在“香港科大商学院-国科京东方”2021【人工智能】百万奖金国际创业大赛决赛现场,《袁老师访谈录》—百万对话系列如约而至,希望能够将香港科大教授们和校友们的一些真知灼见传递给大家。本期《袁老师访谈录》邀请到熊辉教授、陆宽校友、何启强校友、高婧校友来分享他们的心得感受。

主持人

袁  冶

香港科大商学院内地办事处主任

香港科大EMBA校友联络理事会常务副主席

香港科大百万奖金创业大赛赛事执行主任

对话人

熊辉教授

香港科技大学(广州)信息枢纽人工智能学域署理主任

陆宽校友

香港科大EMBA2013班校友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高级副总裁

国科京东方董事长

何启强校友

香港科大EMBA2019班校友

广东长青(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

中国企业家论坛创始终身理事

中国产业发展促进会生物质能产业分会副理事长

高婧校友

香港科大商学院本科校友

云深互联(北京)科技有限公司创始人

香港科大2020十大”准独角兽”企业之一

Part 1:关于企业管理中的人性与社会性

Q

袁老师:今天我们的主题叫做企业管理中的人性与社会性。人性是一个非常复杂的话题,也是偏感性的一个话题。如果我们要从理性的角度出发看人性,熊教授您会怎么解读它呢?

A

熊教授:我对人性的初认识就是它是不能被考验、挑战、测试的。这是我大学毕业去深圳工作时学到的一课。我们常感叹,当你凝望深渊时,深渊也在凝望你。从人性角度来说,当你凝视人性时,人性也在凝望你。

Q

袁老师:那这是不是意味着面对人性时最好远离它呢?

A

熊教授:我们要去了解人性,但了解之后就要与它保持合适的距离,最好是一种若即若离的状态。要清楚人性会对事情产生什么影响,保持敏感。企业用人如果不考虑人性的影响,就很难把人用好。反之,如果企业能够妥善利用人性,去激励员工,让他们充分发挥潜能,基本就可以有好的发展。

Q

袁老师:您刚才提到要去了解人性,那在您看来,人性当中最应该了解的是哪一点?

A

熊教授:千万不要触发人性的恶,无论是对他人还是对自己。

Q

袁老师:所以我们就要去创造好的环境,努力去激发人性当中的善。

A

熊教授:是的,要保持善良,也要努力激发周围人的善。

Q

袁老师:熊教授有很多研究就是将人工智能与人力资源结合在了一起。您之前提到,人工智能最核心的还是算法。您设计了这么多模型和算法来把“人”算出来,想要去把“人”搞得很清楚,刚才却又说要对人性“若即若离”。这是不是有些矛盾呢?

A

熊教授:世界上有一些东西是可被标准化的,也就是可以被量化的,剩下的一部分就属于艺术,人性就是属于艺术这一部分的。对于不同行业来说,有的行业艺术部分很少,可量化部分多;也有的行业艺术部分就比较多一些。我比较喜欢艺术部分多的。因为艺术部分多的行业往往能给我更大的操作空间,因为机器可替代的空间少,留给人的空间就比较多。在这样的行业里工作可以累计更多的个人价值。在标准化部分太多的行业里工作,往往要面临更多被淘汰的风险。

Q

袁老师:那么关于人工智能是否会战胜并代替人类这个问题,您的观点是什么?

A

熊教授:我的观点是,人工智能给我们的很多工作赋能,但是完全替代的话目前做不到,未来会怎么样还不得而知。

熊辉教授

Q

袁老师:只能期待人类能够进化到无法被人工智能赶超的阶段了。陆宽校友,您在领导岗位上工作多年,您怎么看待人性?

A

陆宽:我们在制定集团或者公司内部规则的时候常说的一句话的就是“不要和人性作对“。

陆宽校友

Q

袁老师:因为相信人一定要向善,所以我们在组建团队的时候就要尤其注意人性中善良的那一部分。一个乐观、阳光、向上的团队,一定是一个向善的团队。反之,当我们发现有相反的人性信号时,一定要及时屏蔽,这是管理者们在组建团队或者推进团队发展时需要特别关注的。要鼓励人性向善,也要勇于提出人性中恶的那一部分。

我也想问一下何同学这个问题。何同学的经历非常丰富,是改革发展的亲历者,随着开放的节奏与步伐像前走,当过工人、当过班长,之后又自己创业、打造企业,现在又开始二次创业。在这个过程中,何同学一定有许多经历,有丰富的管理经验。那么关于人性,您有什么心得体会吗?

A

何启强:这个题目对我来说有点难,因为我就是在干活,没太多想这些概念性的东西。关于人性,我想,就像熊教授提到的,也许可以这样理解:人性就是在没有外部因素影响的情况下人们在社会中的一种本能反应。我们现在管理企业时,添加了许多外部的激励机制,来激发人的主观能动性,引导员工朝我们期待的方向去努力。这些外部因素产生的影响可能是好的,也可能是坏的。现在很多的宣传口号都只讲引导,不讲具体实现方法。我们要根据人性来调整公司机制,这就是我在考虑的问题。

Q

袁老师:您具体是怎么安排的?现在您的公司有多少员工呢?

A

何启强:现在有五千多名员工了。

Q

袁老师:这么多员工,那您是怎么管理这么庞大的一个体系呢?

A

何启强:我的企业最初只有十几个人,在1985年左右一年的产值只有三四十万,相当于每天只有1000块钱的产值。在1980年代,如果有一个中学生来我们公司,我都把他当作高级人才,因为当时我们招不到文化水平比较高的员工。随着企业规模的扩大,企业的管理也更加系统,如果能有一个大学生加入我们公司,我就会觉得捡到宝了。1990年代改革开放之后,许多大学毕业生都愿意来广东发展,我们才有幸能够招到一些受过高等教育的大学生。那个时候我们要考虑的一个问题就是要如何管理有着不同教育背景和价值取向的员工,要根据他们的价值趋向和需求设置不同的激励机制和管理模式。

Q

袁老师:所以说,从十几个人到五千人,在这个过程中,对人的研究和对公司体制的调整还是很重要的。高婧校友,您是怎么看人性这个问题的?

A

高婧:我忽然想到了一个比喻,就是薛定谔的猫。你看人性还是不看人性,其实最后的结果是不一样的。你看到的只是一个探索态。对人性的探索与理解其实是一个交互的结果。当你去考验人性的时候,别人也在考验你的人性,所以我不会把人摆在对立面。你在观察别人的时候,别人也在观察你。

对我这样的年轻创业者来说,我有一段经历,也许可以引发大家的共鸣。在我20多岁的时候,我会尽可能把自己穿得很成熟,像30多岁一样。现在真的30岁了,我又想让自己看起来年轻一些,给自己套上厚重的盔甲,不去展示自己脆弱的一面。但我现在的感受是,我们要展现真实的自己,展现自己的强势与脆弱、优势与不足,这样才能够去聚拢团队,和大家有共同的愿景。现在我们很多员工都是90后甚至95后,在管理这些员工时,强势性的方法并不有效,所以我会更多地去展示企业愿景。

Q

袁老师:所以说,多一些对人性的认知,就能多收获一些人生智慧。熊老师今天讲了简易、不易、变易,其实在前两天的课堂上,熊老师还讲了一个非常好的模型,就是人员、人才和人物。熊教授您能不能再给我们简短讲一下这个模型?

A

熊教授:好,我快速说一下。我们可以把整个用工市场的功能分为三类:人员、人才和人物。人员就是流水线上的那种功能,技能结构相对比较简单,教育程度一般比较低。这些人的最大特点就是高效。过去这一群体非常庞大,但是由于现在人工智能的高速发展,很多工厂都进入自动化和标准化的过程,导致这个群体现在正面临着失业。现在的企业,尤其是高科技企业和制造业企业,都开始追求吸收人才和人物。什么是人才?人才就是一个T形结构,在某一方面有很深的专业技能,同时又有知识的宽度。比如一个机器学习或者做人工智能的博士,在专业领域沉淀多年,专业上精通,知识上广博。

我现在经常劝我朋友的孩子去读人工智能。我怎么劝他呢?我就问他一个问题:“你现在的职业兴趣是什么?”小孩就看着我:“我不知道自己喜欢什么”。我就说:“那你现在就应该读人工智能。为啥?因为读了人工智能之后,等你将来想做什么的时候,就可以去做什么。我的一些朋友、同学、学生,读了人工智能之后,现在有在药厂工作的,有在沃尔玛做零售的,有在华尔街、在各个高科技大厂工作的,也有做老师的,各行各业几乎都有。你喜欢打游戏,没关系,现在游戏公司也需要人工智能,需要去了解客户,去设计游戏的场景和战术等等。”

我曾经提到过T字形人才的横杠,就是知识的广度。这个横杠要靠平常的积累,反映的是你自我学习的能力。我们已经进入了一个终身学习的时代,你除了不断学习以外是没有其他选择的。只有通过不断的学习,把自己的知识面加宽,再通过努力的钻研,把学问做深,这样才能被称作是一个人才。我们现在招人,就喜欢有机会成长为人物的人才。什么是人物?就是将来可以领导人才的人。这些人物首先得是个人才,得足够聪明,才能说服手下的人才们。人物一定是要从人才里成长起来的,要有领导力和风险控制能力。世界是多变的。在带领人才团队的时候,要有风控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我常和朋友说,在这个世界中能够走得远的,都是擅长躲开坑的人。机会总是有的,但往往在你想抓住机会的时候你就突然掉进一个坑里了。有些人一辈子都在掉坑,那么他在爬坑的过程中就没有时间抓住机会,也就是没有机会来抓住机会。我常和朋友说,培养下一代一定要首先把他培养成一个人才,同时要注意培养他的领导力,让他将来有机会成长为一个人物。这是现在的企业、学校乃至国家都看好的一个群体。

Part 2:关于古今中外最欣赏的人物

Q

袁老师:谢谢熊教授,用这么短的时间给我们讲了个这么深刻的道理。提到人物,我还有一个问题,就是古今中外您最欣赏的一个人物是谁?

A

熊教授:我最欣赏的人物是越王勾践时代的范蠡。人们对范蠡的评价是“忠以为国,智以保身,商以致富”。他最大的特点就是他的商业成就。范蠡是中国的商神,在座的各位都是商人,自然可以理解我对范蠡的喜爱。在中国历史上,只有范蠡一个人可以称之为“富可敌国”,散尽家财又平地复起,这个成就真的特别了不起。

Q

袁老师:谢谢熊教授的分享。陆宽校友,您最欣赏的一位人物是谁呢?

A

陆宽:坦白讲,我最欣赏孙悟空,因为他全身都是技能。

Q

袁老师:孙悟空能够坚持做正确的事,又能够给团队甚至给世界创造价值。

A

陆宽:是的,我认为孙悟空是团队的支柱。但一个团队里有太多孙悟空也不行哈哈。

Q

袁老师:何校友,您觉得现在您在人员、人才和人物中的哪一阶段呢?您觉得公司内有多少人物、多少人才、多少人员呢?

A

何启强:大概有10%的人才和90%的人员吧!我应该就是属于人员了哈哈。

Q

袁老师:您太谦虚了。那您觉得整个公司最理想的人员、人物、人才的比例是多少呢?

A

何启强:这个比例和具体产业有关。传统制造业的人员比例一定是较高的,但随着人工智能的出现,机器人能替代人,我希望以后人员的占比可以逐步下降。

Q

袁老师:那何校友最欣赏的人物是谁呢?

A

何启强:我最欣赏熊辉教授。我听了熊教授的两堂课。我最感兴趣的就是人,因为一切东西都是围绕人展开的。当我发现一个研究人工智能的教授竟让研究人性、人力资源,我是十分惊喜的。熊教授能够把这两者有机结合在一起,融会贯通,我第一次听到这样的课程,真的是第一次。刚才熊教授又讲到范蠡这个人物,我觉得他总结得特别好,更加崇敬熊教授了。

何启强校友

Q

袁老师:高婧校友认为自己是属于人才、人物还是人员呢?

A

高婧:我肯定是属于人员,但我正在为公司努力多寻找一些人物。

Part 3:送给创业者们的一句话

Q

袁老师:今天有许多创业者来参加了我们的访谈。现在我想请四位送给我们的创业者们一句话,来帮助他们更好找到未来的方向。

A

高婧:我想说的就是要保持睡眠、保持初心。很多时候,我们为了追求阶段性的成功付出了太多,最常见的代价就是身体健康。但身体健康真的是一切的根本。我们现在处在一个人工智能的时代,一个需要靠智力的时代,这就需要我们要保持头脑的绝对清醒来做清醒的决策,而不是做反应式的决策。从公司创业来讲,我现在每天都问自己:你的公司为什么一定要存在?刚才教授讲的不变,我认为不变的也应该包括自己的初心。

高婧校友

A

何启强:我觉得做人做企业都一样,活着比什么都强,这是第一个。第二个就是不要让脑子停下来,这是保持长寿、不会太早得老年痴呆的一个很好的方法。

Q

袁老师:就是要活着然后保持脑子的运转。陆宽校友您有什么建议吗?

A

陆宽:刚才我想到了四个词,前两个和何校友的想法相似,就是要随心而动、不断学习,另外两个词是顺势而为、谋定而后动。

Q

袁老师:顺势而为,谋定而后动,这也是对定力的考验。熊教授当时为什么选择进入教育行业呢?为什么不选择创业呢?

A

熊教授:如果穿越回古代,我不会去做将军,我更愿意去做一个谋士。我喜欢给别人出主意。我的一个优点就是我的观察力比较强,善于看到“战场”中的空隙,从科研角度看,就是可以看到科研创新点,看到科研空白,找到机会。我觉得这是一种与生俱来的能力,当然它也需要后天不断的训练。我在不断地学习和扩大这个天赋。

如果说要给创业者们什么建议的话,我想分享一下我经常和学生说的一些话。保持好奇心,无论年纪多大,一定要有好奇心,好奇心可以让你不断观察找寻机会。当你有好奇心的时候,你看到一个东西的时候,就能够看到别人看不到的东西。无论是做科研还是创业,都应该有好奇心、能创新。还有一点就是,我是一个特别信奉终身学习的人,学习可以带来最大的快乐。当你又有好奇心又有学习能力的时候,你每天都可以是快乐的。物欲的快乐太容易满足。有些事情虽然没做,但是我可以靠想象去体验。比如,你问我拥有一个游艇是什么感觉。我没有游艇,但是我和朋友一起坐过游艇玩,我已经可以想象到拥有一个游艇是什么感觉,但当我真正拥有游艇之后,我反而可能觉得有负担了。所以,学习带来的快乐更大。保持好奇心,保持学习。

Part 4:书籍推荐

Q

袁老师:谢谢熊教授的分享。在结束之前,我们《袁老师访谈录》还有一个传统环节就是每人推荐一本书。陆宽校友有什么推荐吗?

A

陆宽:我最近刚读了一本我们香港科大杨强教授写的《联邦学习》,觉得很不错。就像刚才熊教授说的,我们需要不断去学习然后去不断适应这个时代。不管我们是否在做这方面的业务,是否在这个市场中,我们都可以来香港科大汲取养分,学习在课堂上没有得到的东西,贯彻终身学习。

A

何启强:我推荐《决策思维》。这本书不太厚,语言非常精炼,通俗易懂,逻辑性强,非常实用。

A

高婧:我最近正在读著名户外运动品牌Patagonia的创始人Yvon Chouinard写的一本书,叫《让我的员工都去冲浪》(Let My People Go Surfing)。作者在探索一种新型组织的存在,把地球的环保作为公司最大的使命和核心价值观,鼓励员工去做自己热爱的事情。浪来了他就让员工去冲浪,下雪了就让他们去滑雪。作者认为,只有热爱自己做的事情,员工们才能做出好的产品,人生就是要不断去突破自我,去“冲浪”。

A

熊教授:我刚刚想到一本书,觉得很重要,想分享给大家。祁斌老师写的一本书叫《伟大的博弈》,针对世界百年之大变局,探讨时代背景。这本书是在祁斌老师与美国作者的多次沟通交流之后才问世的,是常看常新的一部作品。处在现在的这个时代,后面要怎么走,如何丰富精神世界,如何推进时代发展,这本书都谈到了,所以我想推荐一下。

Q

袁老师:谢谢各位的推荐。我和大家推荐一下我平常看的书,肯定是大家能看懂的。我有一批书是用来温故知新的。国学书系列,我最喜欢看《易经》、《武经七书》、《鬼谷子》。刚才熊教授提到了范蠡,除了范蠡,我认为鬼谷子也是惊世之才。鬼谷子擅长纵横之术,有诡辩之才,才华惊人。读他的书,可以看到一位古代心理学家对人性的理解,我觉得特别棒。现代文学方面,我特别喜欢读雷达里奥的《原则》以及阿富汗陆军司令写的《赋能》。《赋能》这本书其实写的就是管理,里面描述的阿富汗美军的场景诡谲多变,很有现实借鉴意义。

-end-

往期回顾

点击即可跳转↓

《袁老师访谈录》第22期&香港科大“E起午餐会”第二期|齐晔/香港科技大学公共政策研究院院长

《袁老师访谈录》第21期&《红鸟沙龙》第4期|刘通/折纸艺术家

《袁老师访谈录》第二十期[百万对话]@盐城

《袁老师访谈录》第十九期-【在商言商·思享会】(第一场)“企业如何抓住新一代科技红利”

《袁老师访谈录》第十八期-百万对话(2):漫漫创业路

《袁老师访谈录》第23期[百万对话]-企业管理中的人性与社会性相关推荐

  1. 《袁老师访谈录》第九期丨陈家强教授/香港科大商学院前院长【问诊未来·院长系列:科技铺就金融创新之路】...

    2020年3月11日晚8时,香港科大商学院内地办事处重磅推出的<袁老师访谈录>[问诊未来•院长系列],成功举办了第三次线上直播,共有3万多人次观看了本次直播. [院长系列]邀请香港科大10 ...

  2. 《袁老师访谈录》第二期 | 李世玮教授/香港科大深圳研究院院长:【有你同在,与众不同!】...

    李世玮 本期嘉宾 李世玮教授于1992年获得美国普渡大学(Purdue University)航空航天工程博士学位,1993年加入香港科技大学(HKUST)任教,目前是机械及航空航天工程学系教授兼任先 ...

  3. 《袁老师访谈录》第一期|吴恩柏教授/香港科大协理副校长:【成功,说到底要非常专注!】...

    吴恩柏 本期嘉宾 吴恩柏教投于1988年获得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博士学位.2015年8月加入香港科大,担任协理副校长(知识转移)及霍英东研究院院长,同时也是电子及计算机工程学系的工程实践教授. 加入 ...

  4. 《红鸟沙龙》第11期《袁老师访谈录》第25期:郝景芳《未来太空的百家争鸣》...

    本期<袁老师访谈录>与<红鸟沙龙>联名访谈邀请到知名科幻作家郝景芳老师,她以<折未来太空的百家争鸣>为主题,与我们畅谈她的科幻世界. 沙龙精彩回顾(上) 精彩 沙龙 ...

  5. 《袁老师访谈录》第十八期-百万对话(2):漫漫创业路

    在香港科大百万奖金创业大赛的平台上,我们开启了袁老师访谈录的另外一个系列"袁老师访谈录-百万对话".我们百万对话的校友,都曾经是或即将成为我们百万奖金创业大赛中"百万奖金 ...

  6. 《袁老师访谈录》第十九期-【在商言商·思享会】(第一场)“企业如何抓住新一代科技红利”...

    11月21日,<袁老师访谈录>第十九期-香港科大商学院[在商言商·思享会](第一场)"企业如何抓住新一代科技红利"成功举办,现场共有近150位校友及观众到场,十大平台同 ...

  7. 《袁老师访谈录》第八期|温维佳教授/香港科大(广州)功能枢纽署理院长【问诊未来·院长系列:科研教授的硬核创业之道】...

    2020年3月7日晚8时,香港科大商学院内地办事处重磅推出的<袁老师访谈录>[问诊未来•院长系列],成功举办了第二次线上直播.之后,将陆续邀请来自香港科大各大学院的10位院长,分别进行不同 ...

  8. 《袁老师访谈录》第十四期|李世玮教授/香港科大(广州)系统枢纽署理院长【问诊未来·院长系列:开辟融合创新科技转化新航路】...

    2020年4月15日20:00,香港科大商学院内地办事处重磅推出的<袁老师访谈录>[问诊未来•院长系列],成功举办了第八次线上直播.[院长系列]邀请香港科大10位大咖院长,分别进行不同主题 ...

  9. 《袁老师访谈录》第十一期|宗福季教授/香港科大(广州)信息枢纽署理院长【问诊未来·院长系列:拥抱数字化转型】...

    2020年3月25日20:00,香港科大商学院内地办事处重磅推出的<袁老师访谈录>[问诊未来•院长系列],成功举办了第五次线上直播.[院长系列]邀请香港科大10位大咖院长,分别进行不同主题 ...

最新文章

  1. C++中引用()的用法和举例说明
  2. THINKPHP_关联模型_HAS_ONE/HAS/MANY/BELONGS_TO
  3. MKNetWorkKit打印URL
  4. 若依微服务版怎样在common-core模块下引用第三方lib的jar包(MobileIMSDK4J_tcp的jar包)
  5. 论云计算机下的中小企业会计信息化建设,中小企业云会计信息化的建议论文
  6. python英文词频统计代码_python实现中文和英文的词频统计功能方法汇总
  7. jni调用java类_JNI之C++调用Java类 —— java.lang.String
  8. shadow-cljs: JavaScript 依赖的实践
  9. ModBus通信协议的【Modbus RTU 协议使用汇总】
  10. Junit学习笔记(二): 源码分析(2)-命令和组合模式
  11. JS控制DIV的显示隐藏 。js中radio的取值 。JS控制select的方法(摘取)。js 控制表单中SELECT
  12. 2018最新Jrebel激活服务,Jrebel激活,Jrebel激活码,Jrebel破解
  13. [AGC006F]Blackout
  14. 微软苏州2018冬季实习面试经历
  15. 给俺的女神翠花发邮件告白,我学会了这些网络基础知识
  16. 族蚂网针对宠物网站建设有哪些新体验
  17. 股票自动买卖 java_股票如何实现程序化交易和自动交易?
  18. Android实现记账本(麻雀虽小,五脏俱全)
  19. 通信工程和计算机考研哪个好,通信工程考研还是就业
  20. 迪杰斯特拉算法(邻接表求解)

热门文章

  1. text-transform设置单词首字母大写
  2. jar包冲突如何排查
  3. 解决计算机网络问题的设备(泛洪及其连接避免泛洪问题)
  4. 建筑力学与结构【12】
  5. 信息系统服务器故障应急处理规程,医院信息系统故障应急预案43066
  6. 分享111个助理类简历模板,总有一款适合您
  7. Python面向对象的编程
  8. PD16 for Mac(支持M1芯片)v16.3.2(50531)中文版介绍
  9. SpeedTree Cinema的Blender附加组件
  10. 七大新兴产业 七大新兴产业龙头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