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这个题,似乎很平常,也很容易。然而我却觉得这个题目很不好讲。据我所知,“读书”可以有三种说法:

(一)要读何书

关于这个问题,《京报副刊》上已经登了许多时候的“青年必读书”;但是这个问题,殊不易解决,因为个人的见解不同,个性不同。各人所选只能代表各人的嗜好,没有多大的标准作用。所以我不讲这一类的问题。

(二)读书的功用

从前有人作“读书乐”,说什么“书中自有千钟粟,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现在我们不说这些话了。要说,读书是求知识,知识就是权力。这些话都是大家会说的,所以我也不必讲。

(三)读书的方法

我今天是想根据个人经验,同诸位谈谈读书的方法。我的第一句话是很平常的,就是说,读书有两个要素:

  • 第一要精
  • 第二要博

现在先说什么叫“精”。

我们小的时候读书,差不多每个小孩都有一条书签,上面写十个字,这十个字最普遍的就是“读书三到:眼到,口到,心到”。现在这种书签虽不用,三到的读书法却依然存在。不过我以为读书三到是不够的;须有四到,是:“眼到,口到,心到,手到”。我就拿它来说一说。

眼到是要个个字认得,不可随便放过。这句话起初看去似乎很容易,其实很不容易。读中国书时。每个字的一笔一画都不放过,近人费许多功夫在校勘学上, 都因古人忽略一笔一画而已。读外国书要把A,B,C,D……等字母弄得清清楚楚。所以说这是很难的。如有人翻译英文,把port看作pork,把oats 看作oaks,于是葡萄酒一变而为猪肉,小草变成了大树。说起来这种例子很多,这都是眼睛不精细的结果。书是文字做成的,不肯仔细认字,就不必读书。眼到 对于读书的关系很大,一时眼不到,贻害很大,并且眼到能养成好习惯,养成不苟且的人格。

口到是一句一句要念出来。前人说口到是要念到烂熟背得出来。我们现在虽不提倡背书,但有几类的书,仍旧有熟读的必要:如心爱的诗歌,如精彩的文章, 熟读多些,于自己的作品上也有良好的影响。读此外的书,虽不须念熟,也要一句一句念出来,中国书如此,外国书更要如此,念书的功用能使我们格外明了每一句 的构造,句中各部分的关系。往往一遍念不通,要念两遍以上,方才能明白的。读好的小说尚且要如此,何况读关于思想学问的书呢?

心到是每章每句每字意义如何?何以如是?这样用心考究。但是用心不是叫人枯坐冥想,是要靠外面的设备及思想的方法的帮助。要做到这一点,须要有几个条件:

(一)字典,辞典,参考书等等工具要完备。这几样工具虽不能办到,也当到图书馆去看。我个人的意见是奉劝大家,当衣服,卖田地,至少要置备一点好的工具。比如买一本《韦氏大字典》,胜于请几个先生。这种先生终身跟着你,终身享受不尽。

(二)要做文法上的分析。用文法的知识,作文法上的分析,要懂得文法构造,方才懂得它的意义。

(三)有时要比较参考,有时要融会贯通,方能了解。不可但看字面。一个字往往有许多意义,读者容易上当。

例如turn这字:

作外动字解有十五解,

作内动字解有十三解,

作名词解有二十六解,

共五十四解,而成语不算。

又如strike:

作外动字解有三十一解,

作内动字解有十六解,

作名词解有十八解,

共六十五解。

又如go字最容易了,然而这个字:

作内动字解有二十二解,

作外动字解有三解,

作名词解有九解,

共三十四解。

以上是英文字须要加以考究的例子。英文字典是完备的;但是某一字在某一句究竟用第几个意义呢?这就非比较上下文,或贯串全篇,不能懂了。

中文较英文更难,现在举几个例:

祭文中第一句“维某年月日”之“维”字,究作何解?字典上说它是虚字。《诗经》里“维”字有二百多,必需细细比较研究,然后知道这个字有种种意义。

又《诗经》之“于”字,“之子于归”“凤凰于飞”等句,“于”字究作何解?非仔细考究是不懂的。又“言”字人人知道,但在《诗经》中就发生问 题,必须比较,然后知“言”字为联接字。诸如此例甚多,中国古书很难读,古字典又不适用,非是用比较归纳的研究方法,我们如何懂得呢?

总之,读书要会疑,忽略过去,不会有问题,便没有进益。

宋儒张载说:“读书先要会疑。于不疑处有疑,方是进矣。”他又说:“在可疑而不疑者,不曾学。学则须疑。”又说:“学贵心悟,守旧无功。”

宋儒程颐说:“学原于思。”

这样看起来,读书要求心到;不要怕疑难,只怕没有疑难。工具要完备,思想要精密就不怕疑难了。

现在要说手到。手到就是要劳动劳动你的贵手。读书单靠眼到,口到,心到,还不够的;必须还得自己动动手,才有所得。

例如:

(1)标点分段,是要动手的。

(2)翻查字典及参考书,是要动手的。

(3)做读书札记,是要动手的。札记又可分四类:

(a)抄录备忘。

(b)作提要,节要。

(c)自己记录心得。张载说:“心中苟有所开,即便札记。不则还塞之矣。”

(d)参考诸书,融会贯通,作有系统的著作。

手到的功用。我常说:发表是吸收知识和思想的绝妙方法。吸收进来的知识思想,无论是看书来的,或是听讲来的,都只是模糊零碎,都算不得我们自 己的东西。自己必须做一番手脚,或做提要,或做说明,或做讨论,自己重新组织过,申叙过,用自己的语言记述过,——那种知识思想方才可算是你自己的了。

我可以举一个例。你也会说“进化”,他也会谈“进化”,但你对于“进化”这个观念的见解未必是很正确的,未必是很清楚的;也许只是一种“道听 途说”,也许只是一种时髦的口号。这种知识算不得知识,更算不得是“你的”知识。假使你听了我这句话,不服气,今晚回去就去遍翻各种书籍,仔细研究进化论 的科学上的根据:假使你翻了几天书之后,发愤动手,把你研究所得写成一篇读书札记;假使你真动手写了这么一篇“我为什么相信进化论?”的札记,列举了:

(一)生物学上的证据;

(二)比较解剖学上的证据;

(三)比较胚胎学上的证据;

(四)地质学和古生物学上的证据;

(五)考古学上的证据;

(六)社会学和人类学上的证据。

到这个时候,你所有关于“进化论”的知识,经过了一番组织安排,经过了自己的去取叙述,这时候这些知识方才可算是你自己的了。所以我说,发表是吸收的利器;又可以说,手到是心到的法门。

至于动手标点,动手翻字典,动手查书,都是极要紧的读书秘诀,诸位千万不要轻轻放过。内中自己动手翻书一项尤为要紧。我记得前几年我曾劝顾颉刚先生 标点姚际恒的《古今伪书考》。当初我知道他的生活困难,希望他标点一部书付印,卖几个钱。那部书是很薄的一本,我以为他一两个星期就可以标点完了。哪知顾 先生一去半年,还不曾交卷。原来他于每条引的书,都去翻查原书,仔细校对,注明出处,注明原书卷第,注明删节之处。他动手半年之后,来对我说,《古今伪书 考》不必付印了,他现在要编辑一部疑古的丛书,叫做“辨伪丛刊”。我很赞成他这个计划,让他去动手。他动手了一两年之后,更进步了,又超过那“辨伪丛刊” 的计划了,他要自己创作了。他前年以来,对于中国古史,做了许多辨伪的文字;他眼前的成绩早已超过崔述了,更不要说姚际恒了。顾先生将来在中国史学界的贡 献一定不可限量,但我们要知道他成功的最大原因是他的手到的工夫勤而且精。我们可以说,没有动手不勤快而能读书的,没有手不到而能成学者的。

第二要讲什么叫“博”。

什么书都要读,就是博。古人说:“开卷有益”,我也主张这个意思,所以说读书第一要精,第二要博。我们主张“博’’有两个意思:

第一,为预备参考资料计,不可不博。

第二,为做一个有用的人计,不可不博。

第一,为预备参考资料计。

在座的人,大多数是戴眼镜的。诸位为什么要戴眼镜?岂不是因为戴了眼镜,从前看不见的,现在看得见了;从前很小的,现在看得很大了;从前看不分明的,现在看得清楚分明了?王荆公说得最好:

世之不见全经久矣。读经而已,则不足以知经。故某目百家诸子之书,至于《难经素问本草》诸小说,无所不读;农夫女工,无所不问;然后于经为能知其大 体而无疑。盖后世学者与先王之时异矣;不如是,不足以尽圣人故也。……致其知而后读,以有所去取,故异学不能乱也。惟其不能乱,故能有所去取者,所以明吾 道而已。(《答曾子固》)

他说:“致其知而后读。”又说:“读经而已,则不足以知经。”即如《墨子》一书在一百年前,清朝的学者懂得此书还不多。到了近来,有人知道光学、几 何学、力学、工程学等……,一看《墨子》,才知道其中有许多部分是必须用这些科学的知识方才能懂的。后来有人知道了伦理学、心理学……等,懂得《墨子》更 多了。读别种书愈多。《墨子》愈懂得多。

所以我们也说,读一书而已则不足以知一书。多读书,然后可以专读一书。譬如读《诗经》,你若先读了北大出版的《歌谣周刊》,便觉得《诗经》好懂的多 了;你若先读过社会学、人类学,你懂更多了;你若先读过文字学、古音韵学,你懂得更多了;你若读过考古学、比较宗教学等,你懂得的更多了。

你要想读佛家唯识宗的书吗?最好多读点伦理学、心理学、比较宗教学、变态心理学。无论读什么书总要多配几副好眼镜。

你们记得达尔文研究生物进化的故事吗?达尔文研究生物演变的现状,前后凡三十多年,积了无数材料,想不出一个简单贯串的说明。有一天他无意中读马尔萨斯的人口论,忽然大悟生存竞争的原则,于是得着物竞天择的道理,遂成一部破天荒的名著,给后世思想界打开一个新纪元。

所以要博学者,只是要加添参考的材料,要使我们读书时容易得“暗示”;遇着疑难时,东一个暗示,西一个暗示,就不至于呆读死书了。这叫做“致其知而后读”。

第二,为做人计。

专工一技一艺的人,只知一样,除此之外,一无所知。这一类的人,影响于社会很少。好有一比,比一根旗竿,只是一根孤拐,孤单可怜。

又有些人广泛博览,而一无所专长,虽可以到处受一班贱人的欢迎,其实也是一种废物。这一类人,也好有一比,比一张很大的薄纸,禁不起风吹雨打。

在社会上,这两种人都是没有什么大影响,为个人计,也很少乐趣。

理想中的学者,既能博大,又能精深。精深的方面,是他的专门学问。博大的方面,是他的旁搜博览。博大要几乎无所不知,精深要几乎惟他独尊,无人能 及。他用他的专门学问做中心,次及于直接相关的各种学问,次及于间接相关的各种学问,次及于不很相关的各种学问,以次及毫不相关的各种泛览。这样的学者, 也有一比,比埃及的金字三角塔。那金字塔高四百八十英尺,底边各边长七百六十四英尺。塔的最高度代表最精深的专门学问;从此点以次递减,代表那旁收博览的 各种相关或不相关的学问。塔底的面积代表博大的范围,精深的造诣,博大的同情心。这样的人,对社会是极有用的人才,对自己也能充分享受人生的趣味。宋儒程 颢说的好:

须是大其心使开阔:譬如为九层之台,须大做脚始得。

博学正所以“大其心使开阔”,我曾把这番意思编成两句粗浅得口号,现在拿出来贡献给诸位朋友,作为读书得目标:

为学要如金字塔, 要能广大要能高。

转载于:https://www.cnblogs.com/nbalive2001/archive/2013/01/31/2886293.html

《胡适文存》胡适的读书方法相关推荐

  1. 2星|《这样读书就够了》:拆书帮的读书方法和组织结构的介绍

    这样读书就够了-个人学习力升级指南 作者曾在阿里巴巴做管理培训,后来成立拆书帮,反对只看只听精华部分的干货式读书法,强调把书上的知识用起来. 总体就是作者的拆书帮的介绍,包括具体的拆书法(也就是作者提 ...

  2. 《过目不忘的读书方法》读书摘要

    最近读了桦泽紫苑写的<过目不忘的读书方法>,深受启发. 摘录部分比较不错的表述: 前言部分 1 有大量的"输入",才能有大量的"输出". 为什么要读 ...

  3. 强烈推荐 10 本我私藏的数据库书单,附读书方法

    二哥有推荐的数据库书单吗?关于 MySQL 和 Oracle 的,谢谢了. 读者小猫私信问了我上面这个问题,我觉得问题挺典型的,值得写篇文章分享一下.因为对于 Java 程序员来说,几乎不可避免地要和 ...

  4. 强烈推荐 10 本我私藏的数据库书单,附读书方法,java程序设计项目化教程

    第三本.<MySQL 必知必会> <MySQL 必知必会>这本书的英文原版名是<Sams Teach Yourself MySQL in 10 Minutes>,有 ...

  5. 快速阅读等三种读书方法

    快速阅读法 当拿到一本书,应该在基本了解这本书的大体内容后,再决定是否值得花时间去读. 那么,有没有一种快速阅读的方法呢?快速阅读法的关键是在眼停(瞳孔不运动时)的瞬间,能感知到较多的词汇量.如同我们 ...

  6. 陈景润把一本书读了20多遍,他的读书方法很特别

    陈景润把一本书读了20多遍,他的读书方法很特别 好玩的数学 2017-01-06 06:39 带你走进一个不一样的数学世界 陈景润读书的方法很特别,他成名之后在一篇文章中谈到:"我读书不只满 ...

  7. 你在读书日疯狂囤书,却还没学会读书方法 | 阿里大牛带你高效阅读

       来自北京的技术菜鸟张小跳提问:  最近一直在看 JavaScript 红皮书,从去年 9 月开始看的,到现在才慢吞吞看到事件部分.做了学习笔记,也做了简单的 demo,但笔记感觉基本就是在抄书, ...

  8. 张五常的《读书方法》

    首先声明,我要谈的是为知识而读书的方法,不是为考试而读书的方法.后者,香港的学生都是专家--猜题目.背课文之能,世间少有.但为知识而读书可以帮助考试,为考试而读书却未必可助知识的增长.知识是读书的目的 ...

  9. 比较好用的读书方法分享

    最近需要读的书比较多,特地学习了一位大佬的读书方法,分享一下. 1.看书皮,思考为什么读书,带着自己的目标或者诉求去读书. 2.看目录,了解整本书那个部分是你最需要的部分 3.看正文,对自己最需要的正 ...

最新文章

  1. Pandas的DataFrame数据类型
  2. LVS负载均衡之持久性连接介绍(session篇)
  3. 定时从linux获取文件,Linux 使用scp命令定时将文件备份到另一台服务器
  4. 函数atof,atoi,atol,strtod,strtol,strtoul 描述
  5. 项目后台的最新认识和对MVC封装性、可维护性的更深刻认识!
  6. 50个常用的sql语句
  7. BOM对象有哪些,列举window对象?
  8. 根据经纬度来计算旋转矩阵
  9. IOS根据文字计算laber的行数与长度
  10. Linux下编写C语言
  11. VisionPro斑点工具CogBlobTool
  12. 首先dns服务器自动改变 萤石云,设备的DNS在哪里改 ?
  13. 微信小程序利用canvas绘制一个动画百分比圆圈
  14. 1.8 Illustrator标尺的使用 [Illustrator CC教程]
  15. 软考高级系统架构设计师系列论文七:论基于构件的软件开发
  16. K-means聚类以及利用K-means来压缩图像
  17. Centos升级助手
  18. APK可视化修改工具 APK改之理 APK IDE
  19. 产能利用率 (Capacity Utilization)
  20. 你的计算机资源不足 无法,教你电脑提示系统资源不足无法完成请求的服务怎么办...

热门文章

  1. 【云周刊】第130期:阿里研究院发布新网商五大预测,2020年将诞生第一个机器人网商?...
  2. 诸神之战 | 赛事升级,4.1亿元奖金纳入浙江赛区奖项权益
  3. LaTeX中的中文处理方法
  4. 网络安全就业前景怎么样?好找工作吗?
  5. csdn博客使用反馈,bug
  6. jmeter 5.5+influxdb 2.0+grafana v9.3.2 - 压测看板setup
  7. CET6 2017.12.2
  8. 这姐姐呀的人工智能实训1:机器人语料库数据集准备
  9. HDU5015 233 Matrix
  10. c++读取倍福PLC中轴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