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声明,我要谈的是为知识而读书的方法,不是为考试而读书的方法。后者,香港的学生都是专家——猜题目、背课文之能,世间少有。但为知识而读书可以帮助考试,为考试而读书却未必可助知识的增长。知识是读书的目的(An End);考试只是一个方法(A Means)。然而香港学生(或教育制度),却很显然地将这两佯东西颠倒过来。

我可在四个大前提下给学生们建议一些实用的读书方法。若能习惯运用,不但可以减轻考试的压力,而对更重要的知识投资会是事半功倍的。

一、以理解代替记忆

很多人都知道明白了的课程比较容易记得。但理解其实并不是辅助记忆——理解是记忆的代替。强记理论不仅是很难记得准确:当需要应用时,强记的理论根本无济于事。明白了理论的基本概念及含义,你会突然觉得你的记忆力如有神助。道理很简单,明白了的东西就不用死记。但理论的理解有不同的深度,也有不同的准确性。理解愈深愈准确,记忆就愈清楚,而应用起来就愈能得心应手。所以读书要贯通——理论上的不同重点的联带关系要明白;要彻底——概念或原则的演变要清楚。

要在这些方面有显著的进步易如反掌,而学生也不需多花时间。他只要能改三个坏习惯,一年内就会判若两人。

第一个坏习惯,就是上课时“狂”抄笔记。笔记是次要、甚至是可有可无的。这是因为抄笔记有一个无法补救的缺点——听讲时抄笔记分心太大!将不明白的东西抄下来,而忽略了要专心理解讲者的要点,是得不偿失。我肯定这是一般香港学生的坏习惯。例如好几次我故意将颇明显的错误写在黑板上,200多学生中竟无一人发觉,只知低着头忙将错误抄在笔记上。

笔记有两个用途。①将明白了的内容,笔记要点。但若觉得只记要点都引起分心,就应放弃笔记。明白了讲者的内容是决不会在几天之内忘记的。很多讲者的资料在书本上可以找到,而在书本上没有的可在课后补记。老师与书本的主要分别,就是前者是活的,后者是死的。上课主要是学习老师的思想推理方法。②在上课听不懂的,若见同学太多而不便发问,就可用笔记写下不明之处,于课后问老师或同学。换言之,用笔记记下不明白的要比记下已明白的重要。

第二个坏习惯,就是将课程内的每个课题分开读,而忽略了课题与课题之间的关系,理解就因此无法融会贯通。为了应付考试,学生将每一个课题分开读,强记,一见试题,不管问甚么,只要是似乎与某课题有关,就大“开水喉”,希望“撞”中——这是第二个坏习惯最明显的例子。

要改这个坏习惯,就要在读完某一个课题,或书中的某一章,或甚至章中可以独立的某一节之后,要花少许时间去细想节与节、章与章、或课题与课题之间的关系。能稍知这些必有的连带关系,理解的增长就一日千里。这是因为在任何一个学术的范围内,人类所知的根本不多。分割开来读,会觉得是多而难记;连贯起来,要知要记的就少得多了,任何学术都是从几个单元的基础互辅而成,然后带动千变万化的应用。学得愈精,所知的就愈基本。若忽略了课题之间的连贯性,就不得其门而入。

第三个坏习惯,主要是指大学生的,就是在选课的时候,只想选较容易的或讲课动听的老师。其实定了某一系之后,选课应以老师学问的渊博为准则,其他一切都不重要。跟一个高手学习,得其十之一、二,远胜跟一个平庸的学得十之八九。这是因为在任何一门学术里面所分开的各种科目,都是殊途同归。理解力的增长是要知其同,而不是要求其异。老师若不是有相当本领,就不能启发学生去找寻不同科目之间的通论。

二、兴趣是因思想的集中而燃烧起来的

我们都知道自己有兴趣的科目会读得较好。但兴趣可不是培养出来的。只有总想能在某科目上集中,才能产生兴趣。可以培养出来的是集中的能力。无论任何科目,无论这科目是跟你的兴趣相差多远,只要你能对之集中思想,兴趣即盎然而生。

对着书本几小时却心不在焉,远比不上几十分钟的全神贯注。认为不够时间读书的学生都是因为不够集中力。就算是读大学,每天课后能思想集中两三小时也已足够。要培养集中力也很简单。第一、分配时间——读书的时间不需多,但要连贯。明知会被打扰的时间就不应读书。第二、不打算读书的时间要尽量离开书本——“饿书”可加强读书时的集中力。第三,读书时若觉得稍有勉强,就应索性不读而等待较有心情的时候——厌书是大忌。要记着,只要能集中,读书所需的时间是很少的。

将一只手表放在书桌上。先看手表,然后开始读书或做功课。若你发觉能常常在30分钟内完全不记得手表的存在,你的集中力已有小成。能于每次读书对都完全忘记外物1小时以上,你就不用担心你的集中力。

三、问比答重要

很多学生怕发问的原因,是怕老师或同学认为他问得太浅或太蠢,令人发笑。但学而不问,不是真正的学习。发问的第一个黄金定律就是要脸皮厚!就算是问题再浅,不明白的就要问;无论任何人,只要能给你答案,你都可以问。

从来没有问题是太浅的。正相反,在学术上有很多重要的发现都是由三几个浅之又浅的问题问出来的。学术上的进展往往是靠盲拳打死老师傅。很多作高深研究的学者之所以要教书,就是因为年轻学生能提出的浅问题,往往是一个知得太多的人所不能提出的。虽然没有问得太浅这回事,但愚蠢的问题却是不胜枚举。求学的一个重要目的,就是要学甚么问题是愚蠢或是多余。若不发问,就很难学得其中奥妙。

老师因为学生多而不能在每一个学生身上花很多时间。认真的学生就应该在发问前先作准备工夫。这工夫是求学上的一个重要过程。孔子说得好:“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要分清楚“知”与“不知”,最容易就是做发问前的准备工夫。这准备工夫大致上有三个步骤——

第一、问题可分三类——A、“是甚么”(What),B、“怎样办”(How?),C、“为甚么”(why)。学生要先断定问题是那一类。A类问的是事实:B类问的是方法:C类问的是理论。问题一经断定是那一类,学生就应立刻知道自己的“不知”是在那方面的,因而可免却混淆。若要问的问题包括是多过一类的,就要将问题以类分开。这一分就可显出自己的“不知”所在。第二、要尽量去将问题加上特性。换言之,你要问的一点是愈尖愈好。第三、在问老师之前,学生要先问自己问题的答案是否可轻易地在书本上找到。若然,就不应花老师的时间。大致上,用以上的步骤发问题,答案是自己可以轻而易举地找到的。若仍须问老师的话,你发问前的准备工作会使他觉得你是孺子可教。

四、书分三读——大意、细节、重点

学生坐下来对着书本,拿起尺,用颜色笔加底线及其他强调记号。读了一遍,行行都有记号,这是毁书,不是读书。书要分三读。

第一读是快读,读大意,但求知道所读的一章究竟是关于甚么问题。快读就是翻书,跳读;读字而不读全句,务求得到一个大概的印象。翻得惯了,速度可以快得惊人。读大意,快翻两三次的效果要比不快不慢的翻一次好。第二读是慢读,读细节,务求明白内容。在这第二读中,不明白的地方可用铅笔在页旁作问号,但其他底线或记号却不可用。第三读是选读,读重点。强调记号是要到这最后一关才加上去的,因为哪一点是重点要在细读后才能选出来。而需要先经两读的主要原因,就是若没有经过一快一慢,选重点很容易会选错了。

在大学里,选择书本阅读是极其重要的。好的书或文章应该重读又重读;平凡的一次快读便已足够。在研究院的一流学生,选读物的时间往往要读书的时间多。

虽然我在以上建议的读书方法是着重大学生,但绝大部分也适合中小学生学习。自小花一两年的时间去养成这些读书的习惯,你会发觉读书之乐,实难以为外人道。

                  1984年1月3日

张五常的《读书方法》相关推荐

  1. 2星|《这样读书就够了》:拆书帮的读书方法和组织结构的介绍

    这样读书就够了-个人学习力升级指南 作者曾在阿里巴巴做管理培训,后来成立拆书帮,反对只看只听精华部分的干货式读书法,强调把书上的知识用起来. 总体就是作者的拆书帮的介绍,包括具体的拆书法(也就是作者提 ...

  2. 《过目不忘的读书方法》读书摘要

    最近读了桦泽紫苑写的<过目不忘的读书方法>,深受启发. 摘录部分比较不错的表述: 前言部分 1 有大量的"输入",才能有大量的"输出". 为什么要读 ...

  3. 强烈推荐 10 本我私藏的数据库书单,附读书方法

    二哥有推荐的数据库书单吗?关于 MySQL 和 Oracle 的,谢谢了. 读者小猫私信问了我上面这个问题,我觉得问题挺典型的,值得写篇文章分享一下.因为对于 Java 程序员来说,几乎不可避免地要和 ...

  4. 强烈推荐 10 本我私藏的数据库书单,附读书方法,java程序设计项目化教程

    第三本.<MySQL 必知必会> <MySQL 必知必会>这本书的英文原版名是<Sams Teach Yourself MySQL in 10 Minutes>,有 ...

  5. 快速阅读等三种读书方法

    快速阅读法 当拿到一本书,应该在基本了解这本书的大体内容后,再决定是否值得花时间去读. 那么,有没有一种快速阅读的方法呢?快速阅读法的关键是在眼停(瞳孔不运动时)的瞬间,能感知到较多的词汇量.如同我们 ...

  6. 陈景润把一本书读了20多遍,他的读书方法很特别

    陈景润把一本书读了20多遍,他的读书方法很特别 好玩的数学 2017-01-06 06:39 带你走进一个不一样的数学世界 陈景润读书的方法很特别,他成名之后在一篇文章中谈到:"我读书不只满 ...

  7. 你在读书日疯狂囤书,却还没学会读书方法 | 阿里大牛带你高效阅读

       来自北京的技术菜鸟张小跳提问:  最近一直在看 JavaScript 红皮书,从去年 9 月开始看的,到现在才慢吞吞看到事件部分.做了学习笔记,也做了简单的 demo,但笔记感觉基本就是在抄书, ...

  8. 比较好用的读书方法分享

    最近需要读的书比较多,特地学习了一位大佬的读书方法,分享一下. 1.看书皮,思考为什么读书,带着自己的目标或者诉求去读书. 2.看目录,了解整本书那个部分是你最需要的部分 3.看正文,对自己最需要的正 ...

  9. 《如何阅读一本书》——读书方法的整理

    转自知乎:https://zhuanlan.zhihu.com/p/23241617 <如何阅读一本书>成书在二十世纪四十年代,但其中大部分的方法对现在的阅读依然适用,这就是经典的力量. ...

最新文章

  1. 西湖大学鞠峰:环境微生物宏基因组学(报告视频+PPT,11月23日)
  2. RuntimeWarning: invalid value encountered in true_divide
  3. xshell xftp使用
  4. ASP.NET的地址重写“.NET研究”(URLRewriter)实现原理及代码示例
  5. FreeRTOS操作系统,在按键中断函数中恢复被挂起的任务,程序卡死的原因和解决办法...
  6. 操作系统---页面置换算法
  7. python不能安装的问题_无法安装pythoncolam
  8. 分析了 9 万条程序员招聘数据,Python 薪资竟反超 Java?
  9. 图书管理系统python代码课程设计报告_python代码实现图书管理系统
  10. java输入方法有哪些内容_java中输入一个字符的方法有哪些
  11. python读取mat文件报错【NotImplementedError: Please use HDF reader for matlab v7.3 files】
  12. re正则表达式7_{}
  13. 业务信息化与管理信息化
  14. oppok3如何刷机_oppok3怎么刷机
  15. 大数据告诉你:逃离北上广的人最后都去了哪里?
  16. c语言数组中找出相同的数,找出数组中重复的数字(c语言)
  17. linux逻辑卷缩减命令,linux命令:resize2fs、lvm逻辑卷lv扩展及缩减
  18. unity 回合制_用Unity E3 Goodness制成
  19. 反汇编系列(一)——工具篇
  20. 变分推断(variational inference)/variational EM

热门文章

  1. jcenter 到 maven
  2. matlab求cusum,关于CUSUM ARL计算的问题
  3. MySQL学习笔记(狂神)
  4. 浏览器对象BOM对象有哪些?
  5. 《走进对象村3》找对象送孩子之特殊的构造方法
  6. 构图怎么构?多人物怎么构图呢?
  7. 2007年10月高等教育国际金融全国统一命题考试
  8. 17 | 摄像头和相册
  9. 符号速率,码片速率,业务速率,信道编码,扩频因子(转)
  10. python中pyshp_Python使用pyshp库读取shapefile信息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