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导言

参与其中的双方有共同利益,也有利益冲突。

讨价还价可以达成不同的协议,产生不同的利益分配,使得各方得到的好处各异(类似于多重均衡问题)。

讨价还价达不成协议的原因:可能达成的协议太多了,每一方都希望达成对自己有益的协议,结果反而任何协议都无法达成。

讨价还价问题中,如果达不成协议,那么所有人都会损失;如果达成协议,那么各方面都会得到好处,各方收益之和大于零——>讨价还价问题是具有利益冲突的正和博弈。

2 合作博弈与非合作博弈

2.1 合作博弈

-谈判各方联合做决策

-强调集体理性

-集体利益的最大化

-各方会合作

2.2 非合作博弈

-参与谈判的每一方独立做出决策

-强调个体理性

-个人利益最大化

-即使能够达成一个让各方利润最大化的协议,如果这个协议不是纳什均衡,那么这个协议也不会被执行

3 谈判砝码

3.1 威胁点与总剩余

威胁点(谈判砝码,非合作状态)——如果谈判破裂了(双方回到不合作状态),每一方可以得到的利益

总剩余——合作后的收益减去双方威胁点的值之和(双方合作的边际剩余增加值,就是V-a-b)

以上图为例,设想两个人,A和B,之间要就总价值等于V的分配问题讨价还价。(V——合作后的总收益,任何一种分配模式不会超过这一条斜向下的直线)

如果他们之间能达成协议,V按照协议规定分配;如果不能达成协议,A得到a,B得到b。(P(a,b)——威胁点,如果谈判结果在P的左边或者P的下边,那么这个谈判结果是绝对不可能出现的)

(a,b) 被称“威胁点”或非合作状态(status quo),是不能达成协议时的最好选择。

a+b<V; S=V-a-b是合作带来的剩余 (surplus)。

我们用x表示A得到的价值,y表示B得到 的价值,假定A和B分别从剩余价值S中得到h和k的份额,那么:

• x=a+h(V-a-b);x-a=h(V-a-b)

• y=b+k(V-a-b);y-b=k(V-a-b)

于是有 (y-b)/(x-a)=k/h。

3.2 现实中可能的总价值

一般来说,总价值V并不是一个固定数,可能与分配方案有关;

在存在激励问题和边际效用递减的时候尤其如此:

3.3 在谈判前改变谈判砝码

决定结果的是谈判砝码的相对值,而不是绝对值

4 纳什谈判解

4.1 公理化条件

纳什谈判解必须基于以下公理化条件:

1,帕累托有效——最后达成的协议应该是帕累托最优的(也就是说,不应该有没有被分配的剩 余。)

2,线性转换不变性——期望效用函数的改变不会改变个人风险决策

3,无关选择的独立性——如果原来可行的谈判结果没有被选择,去掉这些“无关”的谈判选择并不会影响讨价还价的结果

如果参与者都认可上述的公理性假设,那么双方讨价还价等价于:

满足可行性分配约束的前提下,最大化纳什福利目标函数

(其中,a、b是威胁点;h,k是两个参与者分到的总剩余的份额(h+k=1)),于是有:

4.2 纳什福利函数的解释

(a,b)对最后的分配具有决定性的意义,可以理解为“谈判砝码”(bargaining power)。

h和k:是剩余价值的分配比例,又可以理解为谈判力(bargaining strength),可能与个人的耐心有关,或与个人的边际贡献(可替代性)有关。

如果两个人是对称的(即可分配价值以过(a,b)点的45度线对称),h=k=1/2。

5 边际贡献

边际贡献——某个参与者参与合作与不参与合作之前产生的差(这一方加入和不加入对总剩余的影响)

边际贡献率——某一个参与者的边际贡献在总的边际贡献里面所占的比例

当两个人的边际贡献(谈判能力)相等时,合作带来的剩余就应该平均分配。

谈判中一方得到的剩余的多少取决于它的边际贡献

产品的可替代性越高,谈判能力越低(分到的剩余越少)

产品的可替代性越低,谈判能力越高(分到的剩余越多)

提高自己的边际贡献就需要提升讨价还价能力,一种做法是合作(连锁店&单个的店;工会&单个的工人)

6 轮流出价和耐心

这时候是非合作博弈(个人利益最大化)

无论有限次还是无限次,影响到最终分配的是:

1,出价顺序

2,竞拍人的耐心

3,谈判成本

eg,汽车剐蹭,处理赔偿的时候如果是私了(且你全责的时候)

-如果你有耐心对方没有,那么你只要赔偿一点点

-如果你没有耐心对方有,那么你需要赔偿很多

6.1 有限次谈判

存在无穷多纳什均衡,但只有一个精炼纳什均衡

6.1.1 贴现因子和贴现率

记贴现率为s,则贴现因子为1/(1+s)

——刻画耐心程度(m∈[0,1]),这一轮的m等于下一轮的1

——m越大,耐心越大;m越小,耐心越小

6.1.2 后动优势

有限次谈判中,如果两个人的耐心足够高——谈判具有“后动优势”(谁最后一个出价,谁的优势大)。

对于最后一次谈判来说,主动提出的人肯定是想全部占有(如果接收方的效用函数是自己获得的东西的数量),那么被动接受方无论是接受还是不接受,都是效用为0,这就达到了一个均衡(均衡状态——被动接受方的效用为0)。

有限次谈判的计算方式——从最后一次的(0,1)/(1,0)逆向往前推。

如果只有一次谈判:逆向归纳意味着精炼纳什均衡是:x=1,y=0(x是主动提出谈判的人,y是被动接受的人)

• 如果允许谈判两次:精炼纳什均衡是:x=1-b, y=b;如果贴现率不很大,就有后动优势;(最后一轮【第二轮】,y主动提出谈判,那么这轮y希望自己全部占有【因为此时不管x接不接受,他的效用 都为0】,那么最后一轮的均衡为(0,1);y的贴现因子是b,也就是y第一轮的b相当于第二轮的1,所以最后一轮y收益为1,倒退回来就是第一轮y收益为b,此时x收益为1-b。所以精炼纳什均衡为(1-b,b))

• 如果谈判三次,精炼纳什均衡是: x=1-b(1-a), y=b(1-a);【第三轮:(1,0);第二轮:(a,1-a);第一轮:(1-b(1-a),b(1-a))】

• 如果谈判四次,精炼纳什均衡是:  x=1-b(1-a(1-b)), y=b(1-a(1-b))【第四轮:(0,1);第三轮:(1-b,b); 第二轮:(a(1-b),1-a(1-b));第一轮:(1-b(1-a(1-b),b(1-a(1-b))

如果两人的贴现率都不是很高(贴现因子大),也就是对未来有足够的耐心,谈判有“后动优势”(last-mover advantage)(在奇数次谈判,先动和后动是一个人);但这个优势随允许谈判次数的增加而递减;

  最后一轮提出谈判者(奇数轮x,偶数轮y) 最后一轮接受谈判者(奇数轮y偶数轮x)
谈判一次 1 0
谈判两次 b 1-b
谈判三次 1-b(1-a) b(1-a)
谈判四次 b(1-a(1-b)) 1-b(1-a(1-b))

• 无论如何,一个人对未来越没有耐心,得到的份额越少:

6.2 无限次谈判

因为无限次谈判没有最后一次,所以我们不能用逆向归纳法求解,但可以使用和有限次谈判类似的思路得到均衡解(x,y)——计算 第T次的(x,1-x)往前推,且均衡状态下第T次状态等于第T-2次的状态。

6.2.1 先动优势

令A,B的贴现因子分别为a,b

假定在时间t>3时,A出价,得到x;

时间t-1时,B出价,给A为ax就可以了,B得到y=1-ax;

时间t-2时,A出价,给B为b(1-ax)就可以了,自己得到x=1-b(1-ax)

然后t和t-2时,A得到的是一样多的。写一个等式,于是就得到了:

无限次谈判具有“先动优势”(first-mover advantage);

• 一个人的耐心越大(贴现因子越大,贴现率越小),谈判中的优势就越大。

6.3 考虑固定谈判成本

谈判的另一类成本是固定成本,如劳资谈判拖延的话,企业可能要为客户支付违约金。

• 这类似于蛋糕随时间而变小。

设想蛋糕以每次1/4的量缩小,到第5期时,蛋糕已没有任何价值,第4期等于0.25, 第3期是0.50, 第2期是0.75, 第1期是1。

·那么,在第4期,B出价,将把整个蛋糕留给自己(价值=0.25);

·在第3期,A出价,自己可以得到一半的蛋糕(价值=0.25);

·在第2期,B出价,自己可以得到2/3(价值=0.5);

·第1期,A出价,可以得到一半(价值=0.5)。

·精炼纳什均衡: 每人1/2

一般情形:假定初始价值V蛋糕以x1,x2,x3,x4,x5,x6,x7,x8,x9,x10 的速度变为零。

• 精炼纳什均衡为:

– A得到 x1+x3+x5+x7+x9

– B得到 x2+x4+x6+x7+x10

7 现实中的谈判

现实中,谈判总要进行多个回合,如中国加入WTO时候的谈判,进行了好多年。

原因是:我们前面假定当事人具有完全信息:知道价值V和每个人的机会成本或谈判砝码, 每个人的耐心,谈判的时限等等。并且,每个人知道每个人知道;每个人知道每个人知道每个人知道,如此等等。

但在现实中,谈判面临的最大问题是信息不完全。  价值V,生产成本,谈判砝码(a,b),耐心, 机会成本等,双方都不一定完全知道。

谈判的过程实际上是信息揭示和窥探的过程。由于信息不对称,谈判的结果并不总是帕累托最优的;事实上,许多帕累托改进没有被利用。

博弈论笔记:谈判与讨价还价相关推荐

  1. 算法博弈论笔记 - 3 梅尔森的引理

    算法博弈论笔记 - 3 梅尔森的引理 因为感觉看英文教材比较不好理解,所以打算把重点记下来. 维氏拍卖作为一个好的拍卖(Awesome Auctions),具有3个保证 [强动机保证] DSIC (D ...

  2. 斯坦福博弈论笔记整理活动的任务已重新划分,望周知

    参与方式:https://github.com/apachecn/stanford-game-theory-notes-zh/blob/master/CONTRIBUTING.md 整体进度:http ...

  3. 博弈论笔记1-博弈论基础引论

    1.博弈论分类 由图上不难看出,现在博弈论的发展中,研究较为丰富的是非合作博弈,但是其他分类的博弈同样重要 2.一个例子 一个简单的博弈论例子,假设人流量在AB两点之间均匀分布,DCE为四等分点. 1 ...

  4. 博弈论笔记:逆向选择与非对称信息

    1 非对称信息 非对称信息:交易一方拥有,但不被交易的另一方知道的信息. 1.1 事前信息不对称 双方发生交易关系之前就存在的信息不对称,又称为隐藏信息. eg.产品质量问题 事前信息不对称导致逆向选 ...

  5. 博弈论笔记:不完全信息与声誉

    1 连锁店悖论 我们看以下的情况 假设市场上一共有20个在位者. 如果这20个在位者互相没有关系: 我们用逆向思维考虑精炼纳什均衡. 当一个进入者要进入的时候,单个在位者会选择默许. 然后在在位者选择 ...

  6. 博弈论笔记1:囚徒困境与纳什均衡

    1 个体最优与社会最优 1.1 社会基本问题 社会:个体之间有互动行为&相互依赖的群体 羊群效应:大家做什么,我就跟着做什么,不管对错和原因 协调问题:两人迎面走来,谁左谁右?(核心:人们如何 ...

  7. 博弈论笔记--03--迭代剔除和中位选民定理

    迭代剔除策略:先站在所有人的角度,删除所有的劣势策略,然后重复这个过程. Game One--中间选民定理的例子 博弈者:2个Players需要选择自己的政治立场. 策略选项:一共有1-10种政治立场 ...

  8. 博弈论笔记--06--纳什均衡之约会游戏与古诺模型

    纳什博弈是自我强制的,每个人都相信自己会赞同协议. 领导力可以在协调博弈中将人调到一个特定的平衡. 战略补充博弈:类似协调博弈,双方都想做的更多 Game One: Going to the Moiv ...

  9. 耶鲁大学 博弈论(Game Theory) 笔记1

    耶鲁大学 博弈论(Game Theory) 笔记1 博弈论主要研究策略形势即不完全竞争情况,策略形势被定义为行为影响结果,但结果不仅自身行为也取决于其他人的行为. 博弈论笔记1 summary 成绩游 ...

最新文章

  1. NLP任务中的文本预处理步骤、工具和示例
  2. 问题集锦(21-25)
  3. JavaScript之数据类型
  4. 配置连接池druid
  5. 成功解决C4996: ‘fopen‘: This function or variable may be unsafe. Consider using fopen_s instead
  6. codeforces round721 div2. E
  7. 一文教你玩转链上「动森」My Neighbor Alice
  8. 33营销是引导至转化的过程
  9. 条款5:了解C++默默编写并调用哪些函数(Know what functions C++ silently writes and calls)...
  10. jstl的formatNumber标签的四舍五入问题
  11. 洛谷 | P1219 八皇后(DFS)C++
  12. C语言 — 数据类型,基本整型所占字节数
  13. shiro(三)shiro实战,常见java面试题和答案
  14. c# encode decode
  15. Kaggle数据集之电信客户流失数据分析(一)
  16. 广西百强正菱集团涉非法吸存 当地银监局介入摸底银行贷款 柳州公安通告正菱集团涉非法集资
  17. 华为云 内容审核API调用 前端 js uni-app
  18. C语言:习题2-5 求平方根序列前N项和.2021-08-02
  19. NAT原理与NAT穿透
  20. 杂事缠身总分神,不妨试试番茄钟,亲测有效

热门文章

  1. 【HDOJ】2577 How to Type
  2. varchar2改为clob带来的问题
  3. Android 手电筒源码
  4. 如何在ASP.NET中用OWC绘制图表
  5. [原]JS ajax类的三种封装形式及简单对比
  6. 机器学习之神经网络模型-上(Neural Networks: Representation)
  7. 编写Thymeleaf视图以展示数据
  8. 2ASK和2FSK相干解调误码率仿真matlab
  9. Leetcode215数组中第k大的数-最小堆
  10. 如何使html中的din居中,HTML+CSS--position大法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