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元认知

焦虑的根源

触动点和缝扣子

舒适区边缘学习

莫迷恋打卡

反馈

行动力

每日反思


元认知

原文

  • 一个人要想掌握命运之船的风帆,就必须主动、刻意地锻炼自己的元认知能力,让理智脑更多地参与大脑的决策,掌握大脑的主导权,这样,我们就会比一般人走得更快、更远。
  • 理智脑的战斗力其实表现在两方面:一方面是侧重学习、理解、记忆、运算的认知能力,即我们在校学习时主要锻炼的部分,另一方面则是侧重观察、反思、判断、选择的元认知能力
  • 高尔基曾经说:每一次克制自己,就意味着比以前更强大。我以前不是很理解这句话的意思,但是现在懂了。因为每克制自己一次,就相当于进行了一次自我审视和主动控制,相当于进行了一次锻炼。元认知能力要是能经常锻炼,我们理智脑的自控力可不就越来越强大了嘛!
  • 监控自己的注意力,然后将其集中到自己最需要关注的地方。

思考

  • 元认知说白了就是纯粹的觉知,反观内心,利用理性脑在关键节点做出正确的选择,这样让自己进入一个正向的循环。
  • 保持观心断念,断除杂念,集中注意到正确的事上。

焦虑的根源

原文

  • 归结起来,焦虑的原因就两条:同时想做很多事,又想立即看到效果。人的一切痛苦本质上都是对自己无能的愤怒。焦虑的本质也是契合这一观点的,自己的欲望大于能力 ,又极度缺乏耐心。焦虑就是因为欲望与能力之间差距过大。
  • 方法:
    • 克制欲望,不要让自己同时做很多事;
    • 面对现实,看清自己真实的能力水平;
    • 要事优先,想办法只做最重要的事情;
    • 接受环境,在局限中做力所能及的事情;
    • 直面核心,狠狠逼自己一把去突破它。

思考

  • 减少自己的欲望,事情要一件一件做,一步步成长,慢慢来才比较快。
  • 直接去做,行动起来,就不会焦虑

触动点和缝扣子

原文

  • 读书方法:只取全书最触动自己的点,然后尽可能去实践,改变。这样读书不仅收获更大,而且不会焦虑。
  • 以阅读为例,从浅到深依次为:听书、自己读书、自己读书+摘抄金句、自己读书+思维导图/读书笔记、自己读书+践行操练、自己读书+践行操练+输出教授。
  • 罗振宇:我每天要求自己写五篇阅读心得,不用长篇大论,短短几个词就行。因为真正的学习就像是缝扣子,把新的知识结构缝接到原有的知识结构中,每天写五篇阅读心得就是逼迫自己原来的知识结构 对新知识做出反应,然后把这些反应用文字固化下来,缝接的过程就完成了。
  • 深度学习:你必须动用已有的知识去解释新知识,当你能够把新学的知识解释清楚时,就意味着把它纳入了自己的知识体系,同时达到了可以教授他人的水平,并可能创造新的知识。
  • 深度学习的步骤:获取高质量的知识、深度缝接新知识、输出成果去教授(输出倒逼输入,得到反馈)
  • 但凡收获了一个感悟,了解一个观点或者学到一个知识,只要触动了自己,就要想办法让它效率最大化,而效率最大化的办法就是主动关联到别处,并让自己的行动发生改变。所以你不妨也把这句话当做口头禅,时常问自己:这个道理还能用在什么 地方?

思考

  • 读书只需要思考和实践那些有触动的点,只要通过这些触动点能够改变自己,或者能够运用到实际生活中,那就是这本书中最大的收获。
  • 不需要吃透整本书所有的观点,那些是非常耗时间的,只需要把触动点掌握,实践即可。
  • 学会缝扣子,将学到的新知识和旧的知识体系相关联。
  • 学习一定要有输出和反馈,通过输出倒逼输入,让自己彻底掌握和运用知识,并且进入一个正向的循环。

舒适区边缘学习

原文

  • 我们每天都要做那些让自己感到有些困难但又可以通过努力来完成的事情,即跳出舒适区,避开困难区,处在拉伸区。
  • 难以匹配的意思:既不要太难,也不要太容易,难易适中的地带才是学习的心流通道。
  • 我们应该花大量的时间去梳理哪些内容处在自己的拉伸区,即梳理那些会做但特别容易错或不会做但稍微努力就能懂得内容,然后在这个区域内努力。
  • 不管做什么,不管当前做得怎么样,只要让自己处在舒适区边缘持续学习,你的舒适区就会不断扩大,拉伸区也就会不断扩展,原先的困难也会慢慢变成拉伸区,甚至是舒适区,所以成长是必然的。
  • 你只要拆解目标--把大目标拆分为小目标,任务就会立即从困难区转移至拉伸区,这样你就愿意行动了。

思考

  • 一直在舒适区重复学习是没有意义的,直接挑战最困难的问题也是不行的,唯有处在拉伸区,去做那些稍微努力就能完成的事情,才能成长。
  • 分解目标很重要,减小问题的难度。

莫迷恋打卡

原文

  • 单纯地依赖打卡,不仅会转移行动的动机,还会降低行动的效能。
  • 一件事若迟迟没有完成,心里就总是记挂,期盼着早点结束,此事一旦完成,做这件事的动机就会趋向于零。
  • 打卡心态的特性:学不到,假装学一学;学到了,立即停止。
  • 任务心态在个人学习成长领域不可取。
  • 两个策略轻松改变:用记录代替打卡、设下限,不设上限。

思考

  • 打卡时间久了,就会变成一种完成任务的心态,而不是关注任务本身,只想着完成任务,结果越来越浮躁,坚持不下去,也不会有成长。
  • 不打卡,只做记录,不设置上限。提高自己做事的积极主动性,不要抱着完成任务的心态做事,而是去享受事情的过程。

反馈

原文

  • 是否有及时、持续正向的反馈,正式产生学习效果差异的关键。
  • 科学的学习策略是产出作品、获取反馈,驱动本能脑和情绪脑去“玩玩玩”,而不是一味地努力坚持,让理智脑苦苦的去“学学学 ”。
  • 有作品意识才有未来:会拥有清晰而强烈的作品意识,会更加 重视输出和运用,会倾心打磨作品,主动换取外界的反馈。
  • 没有反馈的学习不仅是痛苦的,而且十有八九会失败。
  • 教师最好的学、用是最好的学、输出倒逼输入、请用作品说话。
  • 分享不是随意分享半成品,而是尽最大力气将作品打磨成自己当前能力范围内可以完成的最好样子。
  • 真正的学习成长不是努力努力在努力,而是反馈,反馈再反馈。

思考

  • 不管是读书笔记还是IT技术学习,都要有输出,有反馈。利用好CSDN博客。
  • 认真的完成好每一篇输出的博客文章,精心打磨,哪怕慢一点也没关系,质量最为重要。

行动力

原文

  • 最初的选择会影响行为自动自强的方向。
  • 比如起床后先看手机,那么我们的注意力就可能会被有趣的消息、好玩的视频、吸引眼球的 标题一路吸引过去,每一次点击都会让人产生更强烈的点击欲望,回路不断增强,注意力呈无无限分散的状态。同时一旦适应了轻松有趣的状态,便会期待获取更多轻松有趣的信息,这样又形成了一个情绪增强回路。一天才刚开始,注意力和情绪就收到了影响,面对困难、枯燥的工作时,就不容易进入状态了。
  • 如果起床后我们能可以避开轻松和娱乐的吸引,先去读书、锻炼、或者 重要的工作,精力就会呈聚合状态,并自动增强。
  • 注意的增强回路是正向的还是负向的,很大程度上取决你最初的选择。
  • 在初始阶段,强迫自己先做最重要的事情,一旦进入正向的增强回路,你便能拥有强大的行动力--这正是增强自制力、提升行动力的秘密。
  • 清晰力,也就是把目标细化、具体化的能力。行动只有在清晰力的支撑下才能得到重构。
  • 清晰力的建立并不复杂,写下来。
  • 只有真正做过的人才能体会到写与不写,完全不同。
  • 睡前10分钟,详细的写下第二天要做的事情。认知越清晰,行动越坚定。
  • 真正的成长不在于自己懂得了多少道理,而在于自己改变了多少。
  • 提前准备:如果你准备第二天起来跑步或读书,那么,在头天晚上就要提前把衣物、书籍、水杯、电脑之类的东西准备好。提前想好起床后具体做什么,如果出现其他情况,要怎么调整。

思考

  • 在关键的节点,比如早上,下班时,强迫自己选择正确的重要事情去做,让自己进入正向增强的回路。
  • 每晚在规划好第二天要做的事情,要详细具体 ,并且将要使用的东西准备好,怀着期待的心情去睡觉。
  • 把第二天早上需要的东西准备好,运动的设备,衣服,书籍等

每日反思

原文

  • 选择每天最让你触动的点进行深度反思。
  • 如果某天真的一点感触也没有,那不写也没有关系。
  • 反思的最终目的是改变,而不是形式的完美。
  • 不要沉溺于情绪释放或者碎碎念,而是尽可能提出具体可操作的认知点和行动点,以知道未来的生活,否则很容易让自己反思变成日记,效果大打折扣。
  • 列行动清单,当反思足够多是,很多行动点容易被遗忘,把最重要的行动点列出来,时不时看一眼,可以保证我们能持续行动下去。
  • 对自己极度坦诚,把心底最真实的想法挖出来。

思考

  • 每天选择最触动的点进行反思,列出行动点。
  • 如果没有需要反思的点,也没有关系,不一定每天都要记录。

《认知觉醒:开启自我改变的原动力》--触动的点与思考相关推荐

  1. 认知觉醒:开启自我改变的原动力

    认知觉醒:开启自我改变的原动力     自序 开启自我改变的原动力     上篇 内观自己,摆脱焦虑         第一章 大脑--一切问题的起源             第一节 大脑:重新认识你自 ...

  2. 《认知觉醒:开启自我改变的原动力》读书摘记

    认知觉醒:开启自我改变的原动力 - 周岭 前言-读书小结 前段时间,读完了这本书,感觉还挺有共鸣的,但还是怕巴纳姆效应,就是把一般性描述往身上套,看起来都是准确的那种,今天回头过,快速翻了下之前的摘记 ...

  3. 【认知觉醒:开启自我改变的原动力】

    认知觉醒:开启自我改变的原动力 要拥有深度沉浸的能力 把握自己的自控力 找到万事万物正确的方法 在拉伸区不断游走,找到合适的心流 学会拆解目标,提炼目标(几乎所有的行动达人都是拆解任务的高手.) 深度 ...

  4. 【读书联动】认知觉醒:开启自我改变的原动力

    背景 上周清明,很巧的是我翻"得到APP"的时候发现了"得到高研院"的广告,然后联想到了之前的领导(就叫king吧)在朋友圈晒过

  5. 【读书笔记】《认知觉醒》- 周岭

    不停的阅读,然后形成自己的知识体系. 2023.06.25 读 在读<房思琪的初恋乐园>时,有读者提到<认知觉醒>这本书,所以特来拜读一下.同时也是因为<房思琪的初恋乐园 ...

  6. 你知道自己究竟“想要”什么,又该如何“做到”吗?--《认知觉醒》读书笔记

    你知道自己究竟"想要"什么,又该如何"做到"吗?--<认知觉醒>读书笔记每天有事情做不代表觉醒,每天都努力也不代表觉醒,真正的觉醒是一种发自内心的渴 ...

  7. 《认知觉醒》的读后感

    <认知觉醒>是前些日子在微信读书上无意中点开,然后利用碎片时间读完的一本关于个人成长的书籍.作者周岭结合自己的成长经历,对现代年轻人普遍的成长困扰给出了自己的一些看法,并提出了能够帮助大家 ...

  8. 认知觉醒——读书笔记

    文章目录 认知觉醒 内观自己,摆脱焦虑 大脑,一起问题的起源 认识大脑 焦虑的根源 耐心:得耐心者得天下 潜意识 模糊 拆解烦恼,消除情绪模糊 里清外明,消除行动模糊 感性 潜意识的智慧 凭感觉学习 ...

  9. 《认知觉醒》-周岭-读书笔记-reading_note

    认知觉醒 (豆瓣) (douban.com) 思维导图来源: https://www.zhihu.com/question/454924392/answer/2601078022 书评 书评的内容写于 ...

最新文章

  1. 肤色检测算法 - 基于不同颜色空间简单区域划分的皮肤检测算法
  2. Thread类中yield方法
  3. ios多线程开发的常用三种方式
  4. Sparkmllib scala KMEANS demo
  5. 如何优雅地在公众号输入数学公式?推荐几款神器
  6. 《微服务设计》(三)---- 集成
  7. VSCode配合eslint进行JavaScript质量检查
  8. 使用Azure云原生构建博客是怎样一种体验?(上篇)
  9. matlab gui 制动程序设计,Matlab的GUI程序设计程序.doc
  10. spring security 的 logout 功能
  11. JBoss + EJB3 + MySql : 开发第一个EJB
  12. 根据前序和中序构造整个二叉树
  13. 正则化与数据先验分布的关系
  14. JDK1.8之ConcurrentHashMap
  15. math的向上取整_JavaScript Math.ceil 方法(对数值向上取整)
  16. 如何开启IIS7以上的“IIS6管理兼容性”
  17. 图形的装饰教案计算机,《有趣的图形》中班教案
  18. IDEA中@author 模板的设置
  19. 一个有意思的在线绘图(像Flash) - zas 的flash blog |闪客,RIA - 歪酷博客 Ycool Blog
  20. Android反编译工具绿色版V2.0(改进版)

热门文章

  1. 看看一位清华计算机专业的学生怎么看LINUX与WINDOWS的! (转载)
  2. workerman应用ssl
  3. Android部分流海屏判断方法
  4. 什么是深度学习(Deep Learning)
  5. cadence 元件之二极管
  6. java 实例方法直接调用超类的实例方法_Java继承关系中,父类方法使用实例变量和调用实例方法的探究...
  7. Linux目录中/和~的区别
  8. 转速传感器信号隔离变送器正弦波输入方波信号输出
  9. 谷歌浏览器插件增强版
  10. c语言如何编写头文件,如何编写自己的C语言头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