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使是藏书最为丰富的图书馆,如果里面的书籍胡乱摆放,那么它的实际用处还不如一个收藏不多、但却整理得井井有条的小图书室。同样道理,如果大量的知识没有经过自己细心地思考加工,那么它的价值也远远逊色于数量较少、但却经过大脑反复斟酌的知识。这是因为,只有将每一个真实的知识进行比较,并把我们所知的东西从各个角度和方面去融会贯通以后,才算是我们真正地掌握了这些知识,它们也才能真正地为我们所用。我们需要深思自己所知的东西——这样才会真正学到一些道理;也就是说,只有经过深思熟虑的东西才是我们的真知。

但是,即使我们可以随意安排自己的阅读和学习,我们却不能随意安排自己的思考。就像火的燃烧需要在通风的条件下才能进行一样。同样道理,我们的思考活动必需能使我们对思考对象产生兴趣、激发情感。当然这种兴趣可以是纯客观的,也可以是出于主体的利益。大多数人只有当涉及个人事务时,才会感受到这种由于主体因素而产生的兴趣;而对事物产生客观的兴趣则仅仅是本质上喜欢思考的人的事情——大自然赋予他们喜欢思考的头脑,对于他们来说,思考仿佛像呼吸一样自然。

独立、自为的思考和阅读书籍对我们在精神思想上产生的效果是不同的。因为根据不同的思想能力,人们基本上倾向于独立思考或阅读别人的思想。换句话说,阅读给我们强行带来了一种与我们之前的精神和思想倾向完全不同、陌生的思想。这样一来,我们的头脑就在一种外在的压力下去思考,是完全没有欲望和情绪的。与之相比,当我们自发思考时,我们只是依照自己的兴致,而这种瞬间的兴致却是由外在的环境或我们头脑中的某一份记忆来限定的。也就是说,我们所见的外在环境并非像阅读时那样,将某一确定的见解强行加入我们的头脑,它仅仅为我们提供与当时我们的思考能力相称的素材和机会。所以,阅读得太多会使我们的精神丧失弹性,就像奖一个重物长时间地压在一条弹簧上,那么这条弹簧就会失去弹性;而确保没有自己思想的最保险的办法,就是在空闲的每一分钟,随时拿起一本书阅读。死记硬背的书呆子只是一味地阅读别人,却不会被被人阅读。

书呆子就是阅读书本的人,可是思想家,以及照亮整个世界并推动人类进步的人所阅读的却是世事、人生这一本大书。

总而言之,自己的根本思想产生是真理和生命力的基础:因为我们真正、完全了解的事我们自己的思想。阅读只是我们思考的替代品。阅读时,我们的思想常常是被别人牵引着的。而听从自己守护神的指引,懂得自发、独立、正确思考的人,却牢牢地掌握着能够找到正确方向的罗盘。因此,我们最好在自己的思想源泉出现干枯时再进行阅读。而将自己的、最原始的思想赶走和消除的目的,只是为了阅读随手翻开的一本书——这样做就好比为了察看植物标本,或者欣赏铜刻的大自然而回避真实的、一望无际的大自然。

虽然有时我们可以在一本书中轻而易举地找到自己原本需要艰辛、缓慢的思考才能发现的某一见解或真理,可是,经过自己思考后所获得的见解或真理却更有价值。这是因为只有自己思考后的每一种见解才会真正融入我们的思想系统中;而这种见解也就带上了我们自己思维模式的色彩、色调;当我们需要它时,这一认识就会呼之即来,为我们所用,并不会消失。

我们只有流下热汗,

才能够重新拥有先父们留下的遗产。

换句话说,那些权威的看法也只是确认了他的见解,并使他增强了自信心。与之相比,那些书本哲学家往往是从权威的看法出发,将阅读后获得的别人的意见、看法综合成一个整体。这些经过东拼西凑的思想体系是机器人,但是独立、自行的思想整体却似一个活生生的人。思考的头脑接受了外在世界的播种,思想的果实也就随之生成了。

阅读就是用别人的而非自己的头脑来思考事情。只有经过自己的一番思考,才能形成整套连贯、统一的思想,从而使其发展下去,即使这个整体的思想在严格意义上来说还没有完备。外在的观点都出自于不同的头脑,这些观念不会主动形成一个统一体,头脑便会丧失一切清晰的见解。虽然科学的思想者需要丰富的知识,并因此进行大量的阅读,但是他们的头脑思想足够强劲地将一切知识纳入自己的控制之下,他们会吸收、同化这些知识,并将其归入自己的整体思想中;而这些伟大、出色的见解不断地丰富着总体思想。

平庸的书本哲学家同独立、自主思考的思想家之间的对比,就像历史调查者与目击证人的对比一样。总而言之,一切独立、自主思考的思想者之间是一种协调、一致的关系,他们之间若存在不同的看法,也只是由于他们各自的立场不同。但是,这里面还有一点儿小小的问题,因为能否独立、自主地思考并非受我们的意志控制。我们可以随时地坐下来阅读,却不能随时地思考。换句话说,思想就像一个客人:我们不能随心所欲地传唤他们,只能静静地等候他们的光临。当外在的机会与内在的情绪以及精神的集中程度巧妙、准确、和谐地统一在一起,对某一事情的思考才会自动展开;我们无须强迫自己,而要静静地等待适合思考的情绪的主动到来。但这种情绪往往会不期而至或者重复出现。我们在不同时段下的不同情绪都会将不同的光线投向所审视的对象,这种缓慢的过程即我们通常所说的深思熟虑。

我们必须将思考的任务划分为几个阶段完成。这样一来,我们就会注意到那些曾经被我们忽略了的东西。除去自主思考的时间,我们可以利用剩余的时间进行阅读,而阅读为我们的精神头脑提供素材,因为在外面阅读时,别人正在为我们思考事情——但不能被他人的头脑所代替,不荒废我们对事情的认识能力。另外,我们绝对不能单纯为了阅读而彻底逃离现实世界,因为当我们观赏现实世界时,我们会发现许多引发自己独立思维的外在机会。

纯粹的经验同阅读一样,不能取代思考。纯粹的经验与思考之间的关系就像进食与消化吸收。

真正的思想家具有一种特殊的标记,那就是他们在作出判断时所表现出的直接了断、绝不含糊。所有他们要表达的东西都是经过自己思考的,有思想的人一定会清楚、明确地知道自己想要表达什么。所以,这些思想家在思想的王国里具有一种王者般直截了当的特点;而其他人则是与会拐角,顾左右而言他。

真正独立、自主思考的思想家与王国中的王侯毫无差别,这样的思想家从来都不会乖乖地采纳那些所谓权威的看法,他们仅仅承认经过自己证实的东西。而那些思维庸常的人,由于他们的头脑受制于各种流行观念、权威说法以及世俗偏见,因此往往拿出某些权威说法来决定处理有争议的问题。因为他们根本没有办法依靠自己的行动观察和理解。

一个奇妙、丰富的思想头脑在一种神奇的时刻在自身所寻找到的幸福时这世界上任何幸福都无法与之相比的。最精湛的思想假如不是我们用笔把它记下来的话,也许有可能从此就彻底遗忘,无法挽回了,以至于彻底遗忘了。因此,要适时的记录,虽然有时候语言无法准确的表达出思想的共鸣。

人之所以被称为有思想的物种,是从广义的意义上说的。那么,当人们呈现出头脑简单和不动脑筋的特性时,我们就不会大惊小怪了。反之,我们会发现一般人的智力视野虽超过了动物(因为动物对未来、过去都没有丝毫的意识,所以它的整个生存就好像只是现在)。但是,人类的思想视野并不一定像人们普遍认为的那样,远远超过了动物。与上述相应的事实就是:甚至在谈话的过程中,我们也会发现许多人的思想狭隘、目光短浅,就像干涸的土地一样破碎。游离在这些支离破碎的思想里,我们连稍长的主线都无法理出。

叔本华系列之(一)论独立的思考相关推荐

  1. 不要让自己的大脑变成别人思想的跑马场-叔本华

    附注②:<论思考>第四节: 阅读只是我们自己思考的代替品.在阅读的时候,我们是被别人牵引着自己的思想.除此之外,许多书本的唯一用处只在于向我们表明错误的道路竟有如此之多,而我们一旦 [3] ...

  2. 2.《THE WISDOM OF LIFE》_叔本华

    关于这个系列的更新有了一些调整,写在了整个系列的"写在前面",为了不让你再多麻烦多点击几次,复述如下: "继马基雅维利后,我想开始学习叔本华,但是叔本华的思想我实在没办法 ...

  3. [转]叔本华《要么庸俗 要么孤独》

    能够自得其乐,感觉到万物皆备于我,并可以说出这样的话:我的拥有就在我身--这是构成幸福的最重要的内容.因此,亚里士多德说过的一句话值得反复回味:幸福属于那些容易感到满足的人(这也是尚福的妙语所表达的同 ...

  4. 【无标题】后来,我认为王阳明比尼采,叔本华都高明

    悲欣交集 --灵遁者 虽然我是个写作者,但我还是希望无苦难可以诉说.可事与愿违,我的笔下总有忧伤,也许我天生忧郁. 我觉得现在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能体验和接触苦难.打开新闻,打开抖音,苦难就扑面而来了 ...

  5. STM32F103五分钟入门系列(十三)独立看门狗IWDG

    参考:STM32F103五分钟入门系列(十三)独立看门狗IWDG 作者:自信且爱笑' 发布时间:2021-07-31 19:50:28 网址:https://blog.csdn.net/Curnane ...

  6. java8编程开发入门 李兴华_李兴华系列--JAVA详解视频(jdk1.8)及项目实战教程

    李兴华系列--JAVA详解视频教程(jdk1.8)有源码+文档01_<Oracle从入门到精通> 02_<Java8编程入门> 03_<Java8面向对象编程> 0 ...

  7. 三叔学FPGA系列之二:Cyclone V中的POR、配置、初始化,以及复位

    对于FPGA内部的复位,之前一直比较迷,这两天仔细研究官方数据手册,解开了心中的诸多疑惑,感觉自己又进步了呢..... 原创不易,转载请转原文,注明出处,谢谢.   一.关于POR(Power-On ...

  8. 自由到底意味着什么(二)叔本华说的第一类自由

    目录 一.叔本华说的第一类自由 二.当自由纯粹到一定程度,便与孤独等同了 三.<一切都在孤独里成全>这本书说 一.叔本华说的第一类自由 叔本华在<伦理学的两个基本问题>中对自由 ...

  9. 读叔本华之《人生的智慧》

    作者简介 权本华(Arthur Schopenhauer,1788-1860)是德国著名哲学家,唯意志主义和现代悲观主义创始人.1788年2月22日诞生在但泽(今波兰格旦斯克)一个异常显赫的富商家庭, ...

最新文章

  1. SD-WAN平台的要素
  2. 技术团队的情绪与效率
  3. php 接收curl json数据格式,curl发送 JSON格式POST数据的接收,以及在yii2框架中的实现原理【精细剖析】...
  4. [2012.04.03] Windows Phone 上的汉语拼音以及多音字处理
  5. java登陆拦截器_SpringBoot拦截器实现登录拦截
  6. 查询mysql数量_Linux 运维基础 Mysql性能优化
  7. 【PYTHON笔记】:文件打开和关闭
  8. hdu 4302 Holedox Eating 线段树去维护蛋糕!! 多校联合赛第三题
  9. 【预测模型】基于天牛须算法优化ELman神经网络实现数据预测matlab代码
  10. android canvas 教程,Android Canvas drawLine
  11. 26个英语字母表及字母音标
  12. 盘点那些走向世界的中国开源项目
  13. python怎么读是啥意思-python怎么读?python的含义和读音!
  14. Linux学习~树莓派gpio控制
  15. moviepy剪切视频spleeter视频降噪-CPUGPU
  16. java 双向链表排序_数据结构之(2)JAVA实现双向链表
  17. JAMA发表备受期待的22nd Century SPECTRUM(R)极低尼古丁含量香烟III期研究结果
  18. Eclipse修改颜色主题
  19. 【软件工程】-- 期末考试题含答案(二)(考前必看、看完不挂科)
  20. 《逻辑哲学论》 (最后部分节选)

热门文章

  1. ArcGIS中的土地利用变化分析
  2. 用于土地使用和土地覆盖分类的landsat8的OLI波段组合的选择
  3. SpringBoot是如何动起来的
  4. UML交流群2月14日讨论内容!
  5. nodeJS Express 删除 x-powered-by
  6. 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必修)数学1_学习笔记
  7. 详细介绍微软SQL Server 2008
  8. 用java定义三维空间的点
  9. ceph kernel rbd (一): 简介
  10. 哨向 Mika Lelush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