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行行出人才,一个企业哪个岗位不重要

▶手工焊接工,我见识过所谓“2X经验的强大焊接师傅”,接触下来后发现...

我一万金油型研发人员,平时不轻易动烙铁,都能仅靠一把烙铁手焊0.5mm间距TQFP,DFN等封装IC,此外手焊BGA都玩过。

而人家焊了一辈子插件,和我来句:“以后不要用贴片,不方便量产”,我瞬间无语了。

从那天开始,我研发时所有器件均用贴片,阻容向来都是0603用到底,“焊接工”这样的一个职业,本就是为“加工”而存在。

而我的设计决定了产品可以以相对于“焊接工人力成本”低廉得多的价格在工厂中贴片产线上走一遍便能完工。

一切的“可生产性细节”我均可与加工厂直接协商,并根据他们的反馈优化自己的设计。

样板的话,直接自己搞定,那么他们再“人才”有何用?

同样3个焊接工,3个月/3年/30年经验,同样要他们焊SIP的一排针,谁能看得出区别?只能说——这个岗位的东西太简单了。

▶两种不同的库管思维

同样地,库管之类的事情,以前公司的“专职库管”思维,只停留在“这个架子放电阻电容,那个架子放IC等等”。

而我的话,直接给所有器件编序列代码,直接给组合收纳箱编组,这样器件再多都不会乱。

另外在那个库管眼中,【MAX232CSE】和【MAX232CSE+】竟然毫无区别?!真是一点ROHS概念都没有。

至少我的研发样品个人小仓库要比他老人家的先进多了。

▶学好电子基础很重要

因此,站在打工者的角度,我认为职业的“难度”才是“牛与不牛”的真正区别。

研发之所以“牛”就是因为其要学的东西超多,这里指的是真正意义上的研发类人才。

没有高数的基础,便学不好电子基础,自然学不好其上层的一系列专业课。

现在有太多的人,会用单片机编程便觉得自己牛得不得了,问他们能用所学单片机知识做些什么?

一概的答复我想9.9成都是“单片机开发板”。

一天到晚在研究什么“延时”、“消抖”、“汇编和C哪个好”、“51和ARM哪个好”等问题而反复浪费时间,视前人的努力为无物,不断重新造轮胎。

1、延时、消抖:

经常在一个无OS产品程序主循环体内使用delayms(X)以及while(外部事件)。

如果你觉得这样做法不好,但不知道怎么纠正,建议去学一下OS的做法,以及状态机程序架构。

如果你觉得这样做足够了不用那么麻烦,那么你不配搞研发。

2、汇编和C哪个好:

至今抱着51的汇编不放,并认为汇编“速度快”、“可控性强”并轻信某些无良权威所谓的“真正高手都是纯汇编”,就人云亦云,那你永远都只是个“熟练工”。

这一块,除去那些超大量低成本应用4-bit单片机需要汇编外,连AT89C2051都能上C编程,那么C作为“与人方便的工具”,放着不用,要去用汇编以显得自己是高手的井底之蛙,便是很多“人云亦云”之人的真实写照。

3、本人对大多所谓的“汇编高手”的观点:

大部分人对内存管理概念不明,使用寄存器绝对地址重命名出的全局变量到处使用,可能不少都仅仅是临时变量,号称以效率高和占空间小的最终结果是比C程序大得多的代码尺寸及内存占用,程序各模块之间的超高耦合度及移植上的困难。

然后为写出的几十张A4纸的汇编程序沾沾自喜觉得自己有多么多么了不起,最终碰上个问题花上编程时间N倍的悲剧收场。

4、51和ARM哪个好:

又是众说纷纭的话题,但自从目前Cortex核MCU的廉价攻势下,天平算是倾斜了不少,若干年后,“XX和XX哪个好”的争论必定又会展开,纠结于这一问题之人,发展下去难免又成“熟练工”。

不含鄙视的意思,但同样从打工者角度来看,大家都应该明白收入上的差异。

02

做研发的先当几年操作工才能做出好产品,不能一上来直接研发

很多小公司都非常赞成的该观点,确是本人最反对之观点,至少我大二开始至今全都在搞研发,从未当过一天操作工,年轻人的时间也是时间。

国外很多企业没有生存的压力,日本有些企业早先也是搞“终身合同制”的,人家的收入至少不会一年收入一分钱不用买不起一个洗手间。

就我个人而言,可能就是很多年轻工程师的真实写照——与父母合住,结婚、买房等等家里不给一分钱,没女朋友。

那么,我们有什么?

学习的动力,年轻的拼劲!所谓的“第一份工作定行业”,开头这几年也就是最重要的学习期。

而偏偏就是这种关键点,去当操作工,对于技术的提升可以说是不进反退。

“操作工可以利用业余时间学习”根本就是开玩笑,至少在我们国家的小公司是这样。

那么自然过了“几年”,真当得了“研发人员”?也就是个助理而已。

这时候敢问您几岁了?买房子?结婚?拜托,除非有家底撑着,我认识的“渊博兄”,27岁了收入2000连试用期都撑不下去,在上海想结婚?想买房?想有未来?呵呵...

我的求知欲望向来都很强烈,所以从来不会放过任何的学习机会。

研发时需要确定项目用到的器件,那么我会直接跑赛格,四处寻觅“隐居”的高手,从那些高手处往往能学到许多平时不去注意的细节。

光是最基本的电容,就能有一堆,陶瓷、独石、CBB、聚酯、钽、铌、固态、超级等,而陶瓷又分C0G、X5R、Y5V等。

所有的特性、厂商、供货、寄生参数、寿命、性价比等,都了解了个方方面面。

这些不过就是2个下午的交谈成果,随后我自然而然上网搜寻相关资料对于原理性的内容巩固一番。

这种方式的进步可要比天天看图片直观多了,就连当年Murata的EMI滤波器如何使用及实际在批量产品中的使用效果都能顺便了解到。

加工方面也是如此,去贴片加工厂沟通相关事宜时,我总是找人家老板聊天。

从他那边,我又学到了相当多制造方面的知识,比如如何优化自己的设计,才能使他们更好得协助检测及提高产品的良品率。

由于人家大量承接无线项目的缘故,老板本人是非常健谈的2X年经验的硬件工程师,我参观了不少批量RF产品的PCB,从中又提升不少高频PCB Layout,用导线走天线的经验。

学的越多,越觉得理论的重要性,想到某人的观点又是相当不爽。

03

理论没什么用,动手实践才最重要

不知道这么个谬论为什么会被那么多人接受,个人认为理论才是王道,这并不是从一个极端走向另一极端。

实践前若连实验结果产生的一切范围都不知道,只有“这么做可以用,但为什么可以我不知道”的设计,这不是做工程,是玩艺术。

许多人忽略理论,事实是因为他们自己不懂,就拿个开关电源变压器来说,你以为工频变压器,初级绕几圈,次级绕几圈就完事了?

铜损、铁损、气隙、初次级电感、用什么磁芯等等基本情况完全“随便”的情况下,随便拿手边资源绕了一个,结果一上去发现能用,之后就欣喜若狂得用下去并称之为经验。

当然要是不能用,就换一些手边资源,不断得“加加减减”,最终搞得能用了,之后绝对会更加欣喜若狂得称之为来之不易的经验。

然后我们国人的一套就出现了,拼命保密并为其增加神秘感,恨不得贴上封条写上“祖传经验”。

而所谓的“理论”其本身也是前人经验的整合与梳理,那就更为凸显其重要性。

对于软件方面,理论知识同样重要。一个没有规范所约束的编程,是无法多人合作的。

许多工程师的本意或许混杂了些许私心,想写出个“只有自己看得懂”的程序,结果动用了许多莫名其妙的风格及结构,最终导致程序规模稍大些,比如10万行以上时,自己都控制不了。

在高度耦合的状况下,程序本身就是一个大茶几,最终是浪费所有人的时间,得不偿失。

此外上面提到过的“汇编与C哪个好”,纠结于此之人,最常犯的错误便是:追求个别语句的精简,并称之为“程序优化”,省下几个机器周期便开始欢呼雀跃。

而可能就此在程序中埋下了相当大的隐患,事实上所谓的“程序优化”个人认为最重要的是算法的优化。其乃程序之灵魂,程序语言不过是其载体。

我用C最大原因便是它的高效,可以省去汇编相当多细节的处理,可以把研发重心完全放在算法之上,再加上软件分层的做法。

因此至少对我而言,无论51、ARM及其余任何MCU,无外乎建立好面对MCU的接口,搭建个最小软件架构,上层的算法便可不加修改直接使用。

当然了,需要换一种语言,重新编码,自然也属于“移植”,毕竟其“灵魂”不变。

那么回到最上面,所谓“一分耕耘一分收获”,广大工程师群体,许多都全天不间断学习,而广大生产工人,整天机械性重复同样劳动,论重要性到底孰强孰弱?

我觉得:技术含量越是低,其可替代性越高,而可替代性越高,自然重要性越低,看看无数小老板的嘴脸。

04

你不行就滚,外面工人有的是

技术含量越高,其可替代性就越低,交接班就越困难,对应的工资福利就越高,其重要性自然就越高。

很多做老板的一直要考虑员工之间的“公平性”,总喜欢让“大家都开心”,比如杯具公司,我走后几天,他们就所有人加薪10%。

还有人向我炫耀,说我不应该走,这下亏大了等等,我反倒觉得他很可怜,并佩服他们全体在逆境中的生存能力。

所谓“职业无贵贱,行行出状元”本就不可能,不然为何有收入的差异?工资越高越能说明人才的重要性。

05

刚开始工资不重要,学得到东西才重要

这观点同样也是众多小老板的口头禅,事实上只是他们为了降低用人成本,想找到又有独立研发能力,又廉价的“劳动力”罢了。

然后过了1~2年,新人翅膀硬了,往外跳了,他们便破口大骂其忘恩负义,也不知道从自己身上找找原因。

无偿义务加班简直家常便饭,回家了都不太平继续布置任务,把女人当男人使,把男人当牲口使。

给予的待遇一直低得可怜且一直不加薪,还天天喂空心汤圆给员工吃:“以后我们企业壮大了,你们就是元老,我们会给你们分房分车”。

结果企业真的壮大了,第一批干掉的也就是这些人,这例子外面可不少。

而起薪高的公司,往往其福利体系完全,工资越高责任越大,学到的东西相对以前自然也成倍增加,那么自然更努力得工作,想为公司做出更多贡献,最终进入良性循环,才是双赢局面。

当然,论“钱途”,ZZ第一,经济第二,科技第三都排不上,与人打交道才能真正赚大钱。

明白这些却不向这方面发展,主要是兴趣使然,相信许多将技术进行到底的人也是这个情况。

-END-

/* 本文转自公众号:巧学数电模电单片机,不代表本公众号观点*/

猜你喜欢

单片机到底是不是嵌入式?

2020编程语言排行榜,C语言重回王者?

学嵌入式,一定要买开发板吗?

最 后

若觉得文章不错,转发分享,也是我们继续更新的动力。

5T资源大放送!包括但不限于:C/C++,Linux,Python,Java,PHP,人工智能,PCB、FPGA、DSP、labview、单片机、等等

在公众号内回复「更多资源」,即可免费获取,期待你的关注~

长按识别图中二维码关注

做技术的,这些观点真的扯淡!相关推荐

  1. 转载:做技术真的没前途前途吗?

    经常看到有人在各种论坛上问:做技术有没有前途? 经常看到有人发帖说:做技术没前途. 几年前我周围也没有人说做技术有前途,所有人都跟我说在中国做技术没前途. 妈的,要是还有谁跟我说做技术没前途,我跟谁急 ...

  2. 做技术真的有出路吗?

    公众号关注 「奇妙的 Linux 世界」 设为「星标」,每天带你玩转 Linux ! ​ 做技术就好像玻璃上的苍蝇,虽然前途一片光明,但就是找不到出路. 选择 做为技术人员,大家都觉得工资高,工作稳定 ...

  3. 教育|我在美国读博士才发现,美国高等教育如此残酷,以前的感觉完全是扯淡...

    如果说一百多年前,林则徐呼吁中国要睁眼看世界,那么现在我们国人仍需要透过迷雾看世界,不要被外国的种种假象所迷惑,不要再像生活在井底的青蛙一样低估自己没有看到的东西. 总之,我们的高等教育缺少了监督鞭策 ...

  4. 扫盲加扯淡——网友随笔画之云计算

    扫盲加扯淡--网友随笔画之云计算 今天在论坛看到网友自创的漫画,也许就是随笔画画吧, 且不说这位网友是否真的理解云计算(老实说,我也不清楚云计算是什么.),但确实是这位网友还是很有才的,能把自己的看法 ...

  5. 驳“一切不谈考核的管理都是扯淡“

    一.引子 以我个人的从业经验认为,研发人员的量化考核,始终是一个世界难题.正巧不久前在园子里看到了"一切不谈考核的管理都是扯淡!"一文(下面简称为"扯淡"),该 ...

  6. IT人不要一直做技术

    发表于:2009-03-04 09:51:44 楼主 IT人不要一直做技术 [引子]感觉这篇文章很有深意,正是我所想说的话.希望大家有借鉴. [原文] 我现在是自己做,但我此前有多年在从事软件开发工作 ...

  7. 师兄教你和面试官扯淡

    神师兄总结的,一定要好好学习.http://www.codingart.info 临近假期,突然感觉心情低落,不想科研,看到最近bbs各种实习招聘,和大家谈谈我找工作的一些经验吧. 当然,我参加的笔试 ...

  8. CSAPP第五章就在“扯淡”!

    "你的时间有限,所以不要为别人而活.不要被教条所限,不要活在别人的观念里.不要让别人的意见左右自己内心的声音.最重要的是,勇敢的去追随自己的心灵和直觉,只有自己的心灵和直觉才知道你自己的真实 ...

  9. 【深度好文】过了30岁,做技术开发、工程师还有前途吗?

    岁月是把杀猪刀,这话确实不假:80后工程师大部分已开始奔四,90后工程师群体已人到中年,然后00后奔袭而来...在这样一个充满变化.机遇.挑战.竞争的时代,我们每个人仿佛都被卷入历史的滚滚洪流,很难独 ...

最新文章

  1. Django 定义模型2.1
  2. 世界农业趋势-国际农民丰收节贸易会: 新技术谋定生产过程
  3. jmeter5.0汉化
  4. D. Binary Literature
  5. 一元多项式的表示和相加【数据结构】
  6. 服务器需要指定dns吗,Windows Server2012 安装配置DNS服务器方法详解
  7. C#获得计算机名,当前登录用户名,Ip地址 .
  8. python语言-python语言基本语句用法总结
  9. 七月算法机器学习5 回归分析与工程应用 小案例
  10. C语言中错误c213是什么意思,DS1302的错误:error c213
  11. 数学笔记——导数4(反函数的导数)
  12. 第三章 一元函数积分概念、计算及应用
  13. 大神教你用Python破解压缩文件zip密码
  14. ipa在线安装搭建_五大在线苹果企业签名平台评测:微导流居然打败了蒲公英
  15. 慎重决定!从自建服务器到选择阿里云
  16. 作为Fab-Liter战略的一部份,安森美剥离晶圆制造厂
  17. 服务器 台式机性能比较,服务器与台式机的区别
  18. 基础算法一一股神问题
  19. sýnesis™ Lite for Snort provides basic analytics for Snort IDS/IPS alert logs using the Elastic Stac
  20. 使用手机但不沉迷的小tis 写给自己的求别玩了姐听听英语吧

热门文章

  1. 根据guid读取Opportunity的技术实现
  2. walkthrough 1 and 2 - id sap-ui-bootstrap
  3. enter opportunity line item detail page AG3
  4. IBASE structure
  5. Adobe Lifecycle ES的安装截图
  6. How is Attachment property retrieved
  7. Debug enterprise search menu
  8. PCM - partner channel management的数据库表
  9. SAP收购的coresystem app的使用截图
  10. 河北省单招计算机类考试考英语吗,2019年河北省高职单招考试十类 和对口电子电工类、计算机类联考 专业基础考试(英语)考试大纲.do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