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评论:不是NOKIA,samsung和Moto的演义,因为时代已经改变。NOKIA,Apple,Google,尽管有些关公战秦琼的味道,但在移动和互联网逐渐融合的趋势下,它们,才是未来的主角。

互联网时代让我们重新熟悉了“赢家通吃”的道理。新技术浪潮到来时,这个道理成为行业原有霸主战略选择的基础。去年苹果iPhone手机的上市让外界相 信,用手机而不是PC上网的时候终于到来了,通信和互联网两大活跃行业都会因此发生深刻变化。这两个行业原来的霸主,诺基亚和Google,如何在新时代 成为新的巨无霸?诺基亚和Google的行动让我们再次看到,在行业变革的转折点上,任何重大战略都会遭遇两难困境,最终的选择只能基于自己所拥有的资源 和能力进行取舍。

乔布斯这次没能蒙混过去。
7年前他成功过一次——那次成功太震撼了。

  2001年的10月,苹果公司发布第一款iPod。外界的目光都焦中在这个小东西内存有多大,圆滑的触摸屏如何美妙,没有螺丝的工业设计多么精巧,甚至索尼、三星等直接竞争对手都忽略了最重要的东西:即iPod+iTunes音乐商店销售的营利模式。

  瞒天过海、暗渡陈仓,让iPod毫无对手地迅速风行全球。到今年上半年,苹果iTunes网络商店已经销售出50亿首歌曲。iPod为苹果创造了900亿美金的暴利。

  再看看2007年6月第一款苹果手机iPhone发售后的一年半中发生了什么——

  人们仍然为iPhone简洁炫酷的外观、多点触控和平滑的触摸屏着迷,但苹果的新竞争对手感到的威胁远不止这些。苹果公司CEO史蒂夫·乔布斯 在首次展示iPhone手机时说的话让传统手机巨头们打起百倍精神:“我们今天将创造历史。1984年Macintosh改变了计算机,2001年 iPod改变音乐产业,2007年iPhone要改变通信产业。”

  最先揭竿反击苹果的却不是iPhone要改变的通信产业,而是互联网搜索巨头Google。iPhone的Safari浏览器与触控屏技术的结合,大大提升了移动互联网的使用体验,这让Google相信,新的互联网时代来到了。

  仅仅在iPhone上市后不到5个月,Google就发布了其“Android”开源移动操作系统。3个月后,首批基于Andriod操作系统的手机与公众见面。基于该开放操作系统的手机G1在今年9月发布,被认为完全具备与iPhone竞争的实力。

  与苹果一样,Google用Android打造一个手机系统平台,吸引了大量第三方软件开发者,足以与第二代iPhone中内置的App Store中基于GPS的各种本地应用相抗衡。

  在通信行业没有任何经验的Google,聪明地选择利用操作平台来卡位,而且为了能够吸引更多的同盟军,基于Linux的Android平台完 全免费开放。与G1一样,未来的Android手机将内置Google的服务,包括Gmail、GoogleMaps、YouTube、Google日历 和GoogleTalk,并且内置了同样基于Webkit内核的浏览器。

  不仅Google不敢忽视苹果的威胁,连中国移动都加入了Android“开放手机联盟”。过去几年中国通信行业快速成长,这个原本并不在乔布斯视线之内的市场里,头头是道的iPhone专家恐怕比水货iPhone手机还多。

面对苹果和Google捞过界的挑战,手机制造霸主诺基亚加紧去年开始的向互联网企业转型的战略。在iPhone3G手机上市前两周,诺基亚官方在伦敦发布消息称, 诺基亚将和索尼爱立信、摩托罗拉及日本NTT DoCoMo等公司一同组建一个新的开放软件平台。为了让未来的基金会Symbian具备与Andriod抗衡的实力,诺基亚同时宣布Symbian将在 两年内完全开放源代码。并且在10月2日发布了代号为5800的触摸屏手机。

去年8月,诺基亚推出自己名为Ovi的互联网服务品牌,并在两个月后以81亿美元收购美国数字地图供应商Navteq。就在全资收购Symbian的前一天,诺基亚还宣布收购了一家德国社交网站。诺基亚一系列攻守兼备的行动目的很明白:这家手机霸主欲做移动网络市场领袖。

  竞争对手的快速行动迫使乔布斯也做出改变。今年7上市的iPhone 3G版以199美元低价出售,并且改变过去与运营商分享流量费的做法,改为从2代iPhone中名为App Store的第三方软件商店中获利。

  iPhone确实创造了历史,只不过这一次对手没有坐视乔布斯的入侵。

iPhone革命


  朝三暮四的新低价

  7月11日到13日,全球超过100万人拿到了自己的3G版iPhone。

由于太多用户希望在第一时间激活自己购买的新手机,一度造成美国第四大电信运营商AT&T的服务器过载。

苹果的低价策略显然奏效。去年7月上市的第一代iPhone的4GB和8GB两个版本售价分别为499美元和599美元,到今年6月共卖出600万部,而苹果的销售目标是到2008年底卖出1000万部。

  3G版iPhone上市前,苹果公司官方网站iPhone的主页上赫然打出“Twice as fast,Half the price”。3G版iPhone 199美元的售价引发抢购潮,虽然粉丝们也都了解,这只不过是个“朝三暮四”的花招而已。

  去年7月推出的iPhone1.0可以说开创了电信业新的终端商业模式:在确保产品可以为电信运营商带来大量用户和关注的前提下,苹果与电信运 营商签署独家合作协议,与AT&T共享iPhone 1.0带来的新增收入。该商业模式颠覆了欧美盛行的“手机定制”模式,第一次由终端商“定制”运营商。

  今年6月9日至13日,苹果全球开发商大会在旧金山召开,乔布斯首次公开3G版iPhone 的种种细节。功能方面大致不出苹果迷的意料,他宣布,新版iPhone内建更快速的网络芯片、GPS功能以及软件升级。令人侧目的是新版iPhone销售 模式的变化。在乔布斯专题演讲结束后90分钟左右,AT&T即举行记者会,宣布改变iPhone销售方式:今后不论在苹果还是AT&T的 直营店购买iPhone,都必须立刻同意捆绑两年的AT&T电信服务合同,同时AT&T与苹果结束双方的营收共享协议。苹果还指出,与海 外电信商签署的新协议“绝大多数”都不再涉及营收共享。分析师们认为,第一代iPhone低于预期的销量促使乔布斯改变商业模式。

  虽然手机价格打了对折,但AT&T用户的无线数据套餐月收费将从20美元提升到30美元。也就是说,两年合约下来,AT&T可以从每个用户身上多赚240美元。而且,新的合同也让AT&T避免iPhone遭到服务解锁而造成的损失。

  那么,苹果的收入减少了吗?怎么可能呢。乔布斯不再与运营商进行利益分成,但分析师推测AT&T以400美元的价格从Apple购入8G iPhone,,并以199美元的价格销售出去,16G容量对应的进价和销售价分别为450美元和299美元。

苹果的粉丝们是全球最出名的爱花钱买时尚的消费者,对他们来说,苹果的产品具有难以抗拒的魅力。 而iPhone给他们带来的是移动互联网的体验革命,其Webkit浏览器操作起来平滑自如,让3.5寸屏幕完全可以胜任网上冲浪。iPhone外观和功 能模式也许不难模仿,但市场调研公司Gartner分析师尼尔·麦克唐纳(Neil MacDonald)表示,iPhone成功的 关键是它提供了一个统一、完整的浏览体验,以及更加丰富的使用体验。与第一代产品相比,iPhone 3G内置了更多应用,包括在线游戏、eBay在线购物网站、Loopt位置服务、Typepad博客、美联社Asscicated Press新闻服务、YouTube视频分享等等——“这些都是足够吸引人的好东西,苹果从来不让粉丝失望”。

        开放的苹果

  但是对业界来说,苹果已经发生了巨大的改变。去年1月,乔布斯曾明确表示iPhone不会提供第三方应用软件,因为他不希望看到过多的第三方应 用占用内存,也不希望看到一些“烂”软件影响iPhone运行速度。但是,新发布的iPhone 3G的菜单中设置App Store的链接,专门销售移动应用和服务,这样,iPhone的用户可以很方便地通过移动互联网连接到App Store,购买自己喜欢的iPhone应用和服务。

  苹果公司在今年3月6日推出了第三方开发软件包SDK,这一项目得到全球程序员的积极响应,大量的下载导致当天苹果公司网站崩溃。4天后,全球 官方下载量超过10万次。从苹果公布App Store以来,该想法一直被认为是一个巨大的潜在商业机会,苹果此前根据销量得到的计算结果是,到2009年年底,App Store将成为价值10亿美元的市场。

  来自上海的程序员王林曾经从事苹果iPod软件开发,得知这个消息后,他和另外四个伙伴第一时间下载了iPhone SDK工具包。王林把它看作是一个难得的机会,他说:“乔布斯推新东西的能力很强,这是一个值得跟住的方向。”

  iPhone应用软件开发的进程和在Mac OS X上的开发十分类似,对于有一定经验的王林十分有利。但是时间也非常紧,最后向App Store提交iPhone应用程序的期限是太平洋时间7月7日中午12点,此后苹果的App Store将暂停止处理应用程序提交申请,直到3G版iPhone正式上市。

  非常可惜,王林他们没有赶上最后的期限。在3G版iPhone上线之前,App Store 已经出现在新版的 iTunes 7.7底下,包括500多个应用(其中免费的有100多个)。由于没有赶上第一批,王林他们的收入受到很大影响。他们所做的为iPhone提供录音录像功 能的程序“本来应该大受欢迎”。虽然iPhone内置有摄像头,但有意思的是苹果本身没有提供这个功能。

  王林认为,由第三方程序来提供录音录像功能,是由于有些国家出于安全考虑,地方法律不允许手机提供这一应用。而王林只要在自己的软件说明里声明 不能用于非法用途就可以了。经过半年时间的开发,目前这个产品已经进入App Store。他们的另一款软件也已经开发成功,目前正在由苹果审查,等待进入App Store。

  但是,他们发现完全找不到合适的途径去推广自己的产品,在大卖的软件中,日本世嘉游戏公司的小游戏“超级猴子球”在最初20天内被用户有偿下载 了30万份拷贝。这意味着这个单价9.99美元的程序三周净利润超过200万美元。在6月10日的苹果公司“全球开发者大会”上,“超级猴子球”做了功能 演示,这种广告机会十分难得。

  如果说第一代iPhone保证了苹果和运营商的双赢,那么3G版iPhone的商业模式则是两者与第三方的共赢。

  8月11日,App Store上线一个月,史蒂夫·乔布斯在接受《华尔街日报》采访时表示,这第一个月里,苹果增值产品在线销售平台“iTunes App Store”已经成功为用户提供了超过6000万份附加软件的下载,日均销售收入已经达到100万美元,当月的总销售额超过3000万美元。乔布斯表 示:“在我从事软件行业的整个职业生涯中,都从来没有经历过类似的情况。”

  苹果一向的策略都是在开放的世界中圈出一块自己的封闭领地,并从中牟利。App Store是近年来苹果最成功的开放策略。现在只要加入苹果的iPhone开发人员项目,任何人都可以下载SDK工具包。当然,这并不是彻底的开放,苹果 现在只能接受有限数目的应用软件,所有的第三方软件都要经过苹果的审查才能进入App Store发布,许多软件遭到拒绝,而且骄傲的苹果仍然不会在邮件中给出任何理由。

        手机平台大战

  对于众手机制造商来说,1000万部iPhone也许不会带来实质性威胁,但手机行业资深人士沈子信相信,iPhone掀起的这场革命影响深 远:对于传统的手机制造商来说,iPhone带来了全新的智能手机使用体验;而对于Google等互联网公司来说,则意味着移动互联网跑马圈地的时代到来 了。

  可以说,第二代iPhone的所有转变都指向移动互联网这一核心。iPhone不能称之为一款手机,更大一部分iPhone 3G的购买者是用它代替笔记本电脑,最新的调查显示,iPhone 3G手机用户花在浏览网页的时间达到80%,花在通话上的时间只有20%。这和典型的智能手机形成强烈对比,后者的用户60%的使用时间仍然是打电话。

  手机将给Google和其他互联网公司带来更大压力,迫使它们改变现在处理网络营销的方式。随着越来越多的消费者通过手机访问互联 网,Google及其广告客户投放广告的空间也少了很多。这是个所有人都知道的趋势,但iPhone成为了引爆点。过去很长一段时间里,手机互联网在美国 的普及速度都远远落后于亚洲和欧洲。2007年夏天,随着苹果iPhone多媒体手机进入北美市场,这种情况终于发生了变化。

  对于手机厂商和互联网公司,这显然是一道关于未来的命题作文。两个行业的领导者,诺基亚和Google,已经交出了各自的答卷。

  Google继苹果之后向诺基亚发起挑战。2007年11月,Google正式发布了“Android”开源移动操作系统,以在移动通信技术上 确立其软件标准。今年2月,首批基于Andriod操作系统的手机在西班牙召开的移动通信世界年会上亮相,这是Andriod技术首次与公众见面。

  与iPhone不同,Google推出的Andriod是一个真正免费的开放平台。去年11月5日Google宣布手机战略时,公司CEO施密特表示,Google并不是如传说中那样推出自己的特有品牌手机,而是计划推动数千种不同型号的手机使用它们开发的平台。

  目前有34家公司表示将加入Andriod“开放手机联盟”,包括手机厂商宏达电、摩托罗拉,美国手机运营商T-Mobile和芯片制造商高通公司等。当然这30多家企业中,并不包括诺基亚、Palm、微软、苹果、RIM和Symbian等。

  Android将向手机厂商和手机运营商提供一个开放的平台,Google公司手机平台业务部门主管鲁宾解释说,200MHz的ARM 9处理器是Android硬件的最低要求,此外该平台可以兼容各种尺寸的显示屏、键盘和其他输入设备等。

  Andriod凭借开源和免费两大优势,立即引起手机尤其是智能手机行业的关注,摩托罗拉、三星、LG等巨头都已经排出了自己的Android手机上市时间表。

  对于占据全球手机市场40%的份额和约一半智能手机市场的诺基亚,在手机市场的强大实力和在软件市场的优势——它控制着市场占有率最高的智能手 机操作系统Symbian,使其相信自己也有能力建立互联网技术标准。3G版iPhone上市前两周,诺基亚官方在伦敦发布消息称,诺基亚将和索尼爱立 信、摩托罗拉及日本NTT DoCoMo等公司一同组建一个新的开放软件平台,包括目前的Sybian、S60、UIQ、MOAP系统将全部整合到新平台,一改以往Symbian系 统分疆而治的局面。同时,诺基亚还联合AT&T、LG、三星、意法半导体、德州仪器和英国移动通讯运营巨头沃达丰,组建非营利性的Symbian 基金会,推出全新的Symbian移动操作系统平台。为了让未来的基金会Symbian具备与Andriod抗衡的实力,诺基亚同时宣布Symbian将 在两年内完全开放源代码。

  诺基亚与新对手们面临的是充满风险的新一代手机开发平台争夺战,这次大战的结果决定着谁的产品可以重塑未来的移动通信与网络。

Google在歌唱

  10月22日,使用GoogleAndroid操作系统的G1手机在全球22个国家和地区盛装上市。德国电信旗下公司T-Mobile USA一个月前在美国对外发布了这款由台湾宏达电(HTC)制造的手机。G1支持WCDMA/HSPA网络,理论下载速率7.2Mbps,并支持Wi- Fi。

  G1不可避免的被拿来与3G iPhone比较,这款G1手机拥有一个大触摸屏,尺寸几乎同iPhone一样,屏幕浏览十分简单,并且有多种移动方式。触摸屏具有保护作用,用户可通过 轻击实现上下或左右移动。此外,这款手机的底部还有一个轨迹球类型的小按钮,可以进行滚动。

  让G1区别于 iPhone 的最大特色,是其侧滑屏幕下的一个实体键盘,可以帮助习惯使用电脑的用户更方便的控制手机,iPhone采用的触屏键盘会让一些不习惯的用户感到稍稍碍事。当然,这也增加了G1手机的厚度。

  任何人都能看出来,G1是iPhone未来非常重要的竞争对手。正式上市前,G1的预定数量已经大大超出预期。首批G1在发布当天被抢购一空, 发布会后的3周内,T-Mobile的G1手机已经追加了三倍的预定量,也就是说超过150万台,这个成绩好于iPhone1.0。

  Google的公关部门拒绝了包括本刊在内的几乎所有采访要求,理由是G1是由T-Mobile推出的。G1设有SIM卡锁定限制,只能在T-Mobile网络内使用,与运营商捆绑的售价为179美元。

  实际上,G1由T-Mobile USA推出,台湾宏达电制造,在这款原来被称为“gPhone”的手机的商业模式中,完全没有Google的位置。但Google对此并不在意,这个互联 网时代英雄真正在乎的是G1支持自己的各种服务,包括Gmail、GoogleMaps、YouTube、Google日历和GoogleTalk,并且 内置了Webkit浏览器。

  诺基亚早在几年前就已经宣布,在移动互联时代,手机将替代PC成为接入互联网的主要工具。宏达电欧洲区副总经理弗罗里安·塞切(Florian Seiche)在接受外界采访时更直截了当地表示,G1手机有望成为“PC终结者”。

  虽然放弃了所有眼前的商业利益,但Google搭建了一个让运营商、手机厂商和所有开发者们共同舞蹈歌唱的舞台。

  Google的中国伙伴

  Google移动互联战略成功的前提,是Android平台能够在全球大行其道。IDC大中华区总裁郭昕认为,目前Google、苹果和诺基亚 的手机大战,实质上是Android、iPhone和Symbian三大平台之争,他说: “平台竞争的关键是为合作伙伴提供服务的能力。”

  “分文不取”的Google看上去更胜任这一角色。基于Linux的Android已经成为运营商的最佳选择,Android“开放手机联盟” 的35家初始成员中也包括中国移动。10月初,中移动研究院院长黄晓庆在美国参加一个论坛时称,2009年中国移动将在硅谷设立研发中心,据一位知情者透 露,这个研发中心的任务主要是和Google一起开发中移动基于Android操作系统的平台。

  在黄晓庆发表这个演讲的同时,北京西郊的“清华科技园玉泉慧谷”,来自中移动研究院和播思通讯(Borqs)的工程师们正在紧张工作,他们的任 务同样是研发适合中移动的Android平台。双方的研发人员都很年轻,一位工程师对记者抱怨说,这里离市区太远,交通不便,而且手机信号不是太好。但对 于这些人来说,更大的干扰来自iPhone,从去年一代iPhone上市开始,就不断传出中移动与苹果公司谈判,希望将iPhone引入中国市场的消息。

  但无论是iPhone1.0分享流量收费,还是3G版iPhone从运营商处收取补贴的做法,都不能让中移动这个长期处于垄断的中国运营商感到 满意。正如黄晓庆所说,中移动希望在3G时代建立一个统一的移动平台。“中国移动的营收大部分来源于传统的语音服务,创新应用不足。”他说。

  中移动显然希望搭建一个掌握在自己手里的3G应用平台,而不是苹果公司或其他什么人,因此今年1月中国移动与苹果谈判破裂的消息并不令人意外。 但是,今年4月中国移动总裁王建宙又突然对外表示,中移动对于iPhone非常感兴趣,因为客户迫切希望获得这款多媒体手机。他说,中国移动和苹果已经就 合作的方式达成一致,但还需要就一系列技术问题开展协商——有消息称,王建宙这番讲话的背景是Andriod平台的研究遇到了困难,但现在问题已经解决 了。

  中移动Android平台参与者众多,不仅包括业内设备厂商以及终端厂商,一些基于3G应用的增值厂商也被吸引进来。一位厂商代表表示,此前关 于中移动投资播思通讯的传闻并不准确,实际上中移动目前还没有与这些厂商签商业协议,“大家目前只是急于搭车,至于利润是以后的事”。

  今年夏天,中移动Andriod系统的TD-SCDMA试用手机已经送到一部分业内人士手中。一位人士表示:“网络连接速度还不错,只是有些厚重。”

Google粉丝

  作为市场的新进入者,开放和免费是Google的两大利器,但同时也为Android平台和Google的手机战略的未来,带来了最大的不确定性。

  和苹果的“App Store”一样,G1也有自己独特的Android Market,提供第三方应用。但目前Android Market的具体商业条款仍然没有公布,G1所提供的应用全部免费。

  没有商业模式,Google靠什么吸引开发者?在G1上市前,甚至没有实际项目积累和实际的运行环境,基于Andoid的应用开发如同空中楼阁——谁愿意为一年后的应用买单呢?

  Google的办法是悬奖征集应用。2007年11月13日,Google正式向全球程序员发出英雄帖:宣布举办总奖金为1000万美元的 Android开发者大赛,邀请开发者们为业界第一个完全开放并免费的Android平台开发移动应用,优胜者将获得2.5万美元至27.5万美元不等的 现金奖励。

  Google很快从70多个国家的开发人员那里收到1788件软件作品。屠程远是同学和朋友眼里的技术狂人,也是Google Andrroid平台的支持者。他和自己的团队杀入第二轮,获得十万美金奖金。

  屠程远参赛的直接原因是Android SDK的第一感觉让他十分惊艳。“我接触过很多移动平台,包括J2ME,BlackBerry、Android。”他说,“在看到Andrroid的 SDK工具包后,我发现对想转到移动平台的JAVA程序员来说,转向Android平台是代价最小同时收获最大的选择。”

  但初赛结果出来后,屠程远的作品没有入围前五十名。与大多数参赛者提供的应用程序不同,他提交的rcpandroid项目实际上是程序开发的框架,是一个开发工具,而入围的作品都是那些应用程序。

  今年5月,屠程远把自己的程序放到Google论坛上开源,他相信其他程序员知道这个工具的价值。Google论坛是Google提供给参赛者的一个开发平台。

  不久就有一个印度团队找到他,邀请他一起参加第二轮比赛的软件开发。这个名为Cooking Capsules的项目是由一个美国女孩提出的,主要功能是通过手机联网看菜谱,项目牵头人是找到他的印度人,另外两个成员分别来自保加利亚和荷兰。中间 又有一名来自英国的同行加入,几个伙伴利用Google开发者社区互相联系,并利用时差来提高效率,三个月时间,他们完成了第二轮的开发。

  在Android追随者看来,尽管G1在硬件上与iPhone仍有差距,界面也没有那么酷、炫,但Android手机终将战胜苹果或诺基亚。“因为硬件和手机界面的差距可以由逐渐加入的其他手机厂商弥补,而平台的开发便利性是最重要的。”屠程远说。

  当然目前iPhone在开发便利性上也领先Android,从苹果的MAC机上移植下来的开发工具,提供了比Android更丰富的功能。但屠 程远认为,基于Java的Android平台不久就可以超越,因为Java是目前最好的、最成熟的平台,应用最广泛,资源丰富,编程简单,可移植性强。

  而且,Android提供了更加宽松的商业政策。相比之下,苹果对于进入App Store必须具备的条件秘而不宣,对退回应用程序申请的理由又说的语焉不详,连苹果的退件函据也受保密协议保护,使开发者无法利用信息交流彼此协助。

  Google会是最终的胜利者吗?这不是很快能知道答案的问题,但谁也不敢忽视Google,因为他为自己争取到最多的同盟。正如去年11月5 日的手机策略发布会上,Google公司CEO埃里克·施密特所说:“今天的发布,比媒体此前揣测的任何Google手机都更具雄心。我们的远景是,推出 一个强大的操作平台,驱动成千上万种手机品牌。”

  受制于运营商

  埃里克·施密特一定没有听过这样一句中国古话:水能载舟,亦能覆舟。沈子信对于Google手机的未来并不看好,因为在他看来,“只提供平台,不整合产业链,最终必然受制于人”。

  沈子信的担心不是多余的。在向Google提出采访要求前,本刊先调查了国内几家希望为Android开发应用程序的软件公司对Google的 期望。对于第三方开发者来说,最担心的是Google推进Android的力度和决心到底有多大,而运营商很显然不希望这个平台真正成为开发者的乐园,而 更希望掌控在自己的手中。

  屠程远也有这样的担心,他认为运营商正在影响Google的初衷:在最初的SDK工具包中具软件包自动加载的功能,已经在最新版本中被关闭。他认为原因不仅仅是出于对系统安全的考虑,更大可能是因为运营商想控制应用程序的安装。

  在运营商的主导下,直到10月22日,作为基于Linux的开放平台,Android源代码才兑现承诺,开放大部分源代码,而包括中移动在内的 运营商开发者早已经有了源代码——运营商作为大开发商保持了对普通开发者的优势。而且,和iPhone一样,G1中的摄像功能也被去掉,因为运营商不希望 这个功能影响自己的视频通话业务。

  与苹果、诺基亚不同,Google不掌握这个行业产业链的任何一环,在手机能带来真正的广告收入之前,我们不好预测其对Android的热情能 维持多久。实际上,市场咨询公司J. Gold Associates总裁Jack Gold,曾在三个月前预测Android操作系统将与Symbian合并,当时他在报告中指出了Android出现的一些困难和问题。

  但是现在他拒绝就此发表意见,只是对《商务周刊》指出,与PC桌面系统不同,手机市场是很碎片化的,而且这种分散状态会持续较长时间,所以不太 可能出现单一平台一统江湖的局面。他说:“我们可以预期同时存在3-4个主要手机操作平台:Symbian,Windows Mobile,Android(或其他开放平台)以及Apple iPhone。”

诺基亚的敌人们


  难当重任的5800

  一年多来,由iPhone掀起的触摸屏热潮让手机厂商辗转难安。研究机构NPD日前发布的最新数据显示,iPhone是美国市场今年6—8月的智能型手机销售冠军,市场占有率高达24%。

  当先行者大受欢迎,那么他就成为一种事实上的标准,无论其他人原来有着怎样的完美计划。现在对诺基亚来说就是这样,要在智能手机市场上挡住iPhone袭来的热潮,必须拿出和iPhone一样的触摸屏手机。

  加拿大智能手机制造商RIM不久前宣布,将在今年年底推出触控式黑莓手机BlackBerry Storm迎战——尽管无法让消费者以多点触控的方式操纵屏幕(谁都不能这样做,因为苹果对此申请了专利)。此前诺基亚坚定地把触控式手机排除在自己的主 流产品线之外,但10月2日也不得不发布了代号为5800的触摸屏手机,全球建议售价为279欧元,预计在今年第四季度推出。

  作为首部采用S60第五版新系统的触控式手机,诺基亚5800将主打影音娱乐市场,除支持Xpress Music外,还内置诺基亚“Comes with music”功能,用户可以免费下载音乐。

  5800并非基于Symbian基金会平台,与iPhone和G1所提供的服务比起来也显然逊色,但对于诺基亚仍然有着重要意义。至少这款产品 能够在外观和性能上与iPhone和G1匹敌,在一定程度上阻挡市场新秀们公然蚕食传统智能手机领域。而且,诺基亚负责设备业务的执行副总裁凯·奥伊斯塔 莫指出,当前诺基亚S60平台开发的应用将与Symbian基金会平台完全兼容。也就是说,5800可以与将来SPhone平滑过渡。

  奥伊斯塔莫说:“应用开发人员现在就可以开始为 Symbian平台开发应用。从一位开发者的角度来看,所有的一切均已准备就绪。”

  花4.1亿美元推出开放平台,诺基亚当然希望两年后的Symbian手机上也能有与iPhone和G1匹敌的酷功能,但目前不会有程序员真的开始着手进行这一工作。

  大多数人对于诺基亚的Symbian开放平台持观望态度。首先对于程序员们来说,现在还没有市场;一些崇尚黑客精神的程序员对开发Symbian应用不感兴趣,“这么多年了,谁看过诺基亚上跑应用?”

  一位正在开发Android应用的国内程序员表示,与Android和iPhone相比,Symbian这款老平台的软件编写会更加麻烦,但正 是因此,一直以来S60的程序员都能拿到满意的薪水。他也和普通程序员一样对Symbian系统很陌生,“苹果是用的C语言,Android是JAVA, 我们适应一两个月就能转过去,至于Symbian,我还不知道是用什么开发工具”。

  诺基亚落伍了?

  《连线》杂志不久前列举了用3G版iPhone来完成的8件趣事,其中之一是上迷你博客,内置带GPS功能的地图工具。有一个紧急按钮,只要一按就可以将你当前的位置发到Tweet上。这个功能在某些情况下特别有用,比如你碰见交通肇事逃逸或者遭到国际恐怖组织绑架。

  很荒诞但也很有趣吧?再看看这个:你的手机内置的软件可以结合GPS技术,通过查询在线犯罪统计数据库,当你进入到一个犯罪率高发地区时,软件会将安全提示从绿色变成红色,并弹出一个图标,希望用户在线购买生命保险。

  有点幼稚。但考虑到这是12年前的设计,就不那么好笑了。这是1996年诺基亚一款名叫“dangerometer”的软件。

  除了手机制造上大获成功,近10年的时间里,诺基亚是推动无线应用潮流向前发展的最坚实商业力量。只是基础条件并不允许诺基亚在全球销售手机,开拓这个新市场。其中最为关键的投资当然是系统平台。在Symbian上的三次出手,充分显示了诺基亚是一家深谋远虑的公司。

  1998年,微软推出花费5年时间研发的手机版视窗系统Windows Mobile,微软的野心是凭借视窗操作系统的垄断,确立其在手机操作系统的地位。为了对抗微软的手机图谋,1998年6月份,以诺基亚为核心的反微软阵 营Symbian正式成立。此后三星公司又成为诺基亚的心腹大患,为避免三星在手机操作系统领域处于领先地位,2004年诺基亚控股Symbian。

  今年6月24日,在Symbian成立10周年之际,为对抗Google及其Android平台,诺基亚全资收购Symbian平台,并在发布会上展示了部分最新开发成果,包括电子地图、室内搜索、无障碍通信等基于无线互联网的服务。

  5800也有与苹果和Google对抗的其他东西,比如其提供的音乐服务ComesWithMusic与iTunes相比毫不逊色,甚至更胜一 筹。目前苹果的iTunes软件在正版网络音乐中占主导地位,80%从网上购买正版音乐的用户均使用iTunes软件。也许ComesWithMusic 将终止iTunes的脚步。诺若亚通过以折扣价格从唱片公司取得音乐版权,购机者可以直接登录唱片公司的网站免费下载歌曲。很快英国的5800用户就可以 享受这一服务。对于那些想拥有随身携带音乐服务的用户,下载的音乐可以永久保留在自己的手机或电脑上,只要你有足够大的硬盘空间。

  这一业务也大受唱片公司欢迎。华纳、环球唱片和索尼BMG音乐已经分别与诺基亚签约,加入ComesWithMusic计划中。一些分析师估计,唱片公司可以每月从每部5800手机中获得4英镑费用,每100万台诺基亚手机可以为其带来近5000万英镑的年收入。

  诺基亚及其合作伙伴没有透露这项服务的价格,不过他们认为这项业务有着巨大的发展空间。诺基亚音乐业务全球负责人利兹·施梅尔说:“我们认为,这将可以在很大程度上长期提升诺基亚的营收。”

  对苹果来说,诺基亚明显是在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的方式挑起战争。

互联网之门

  移动通讯领域此前最成功的行业领袖诺基亚,自然远比其他人更先知先觉。2000年,诺基亚推出了一个供用户下载小段音乐铃声的网站。当时 Google还只是一个诞生只有两年、人数不到150人的小公司。据说那时的诺基亚可能就看出,在销售手机的同时,销售内容及服务将是一个非常有前景的业 务拓展方法。但当时运营商认为这一业务应该由自己来做。

  可以说,诺基亚已经为移动互联网时代做了近10年准备。去年年底,诺基亚正式宣布从手机制造商向互联网公司转型。诺基亚的组织架构也随之进行调 整,形成终端部、服务与软件部和市场运营部等三个部门——服务与软件史无前例地被提升为一个独立部门,并摆在了与终端部平行的位置。

  在此之前的2007年8月,诺基亚推出了一个名为Ovi的互联网服务品牌,Ovi在芬兰语中是门的意思。诺基亚希望,作为开启互联网的大门,Ovi将手机、电脑和互联网融为一体,为诺基亚手机用户提供音乐、图片、地图及其他内容的服务。

  就在收购Symbian的前一天,诺基亚还宣布收购了一家德国的社交网站Plazes,Plazes服务特色是能够识别网站用户的地理位置,用 户可以利用位置信息安排他们的社交活动。去年10月1日,诺基亚又以81亿美元收购美国数字地图供应商Navteq,这是诺基亚历史上规模最大的收购交易 之一。

  早在ComesWithMusic服务推出前两年,诺基亚公司宣布以6000万美元收购营收只有2700万美元的Loudeye公司,当时的Loudey是与iTunes竞争的全球最大的独立音乐销售平台。

  IDC分析师科沃基安指出,即使目前ComesWithMusic的利润尚不大,但由于当前诺基亚正处于转型期,作为Ovi的一项重要新业务,ComesWithMusic的发布也具有重大意义。

  显然,诺基亚要建立一个移动互联网内容王国,并已经为此精心布局多年。从这个角度看,开放的Symbian和触摸屏手机只是其中两块拼图,甚至 只不过是应对眼前竞争的应景之作。毕竟在苹果和Google的推动下,无线互联网这辆过山车看起来在不断加速,iPhone和G1的热销让诺基亚担心,过 山车会不受自己地控制沿着前者的轨道绝尘而去。

  在大谈Ovi以及向互联网转型的同时,诺基亚对于未来的业务细节保持谨慎。尽管如此,也不难看出诺基亚的战略意图。其互联网宏图大致分为四步: 建立和开放平台,吸引软件开发商、增值业务提供商,只是起始的两步,苹果和Google也还都只走到这里,接下来,诺基亚将以Ovi为核心的系统解决方案 推销给运营商,这些服务通过运营商的网络接入,再经Symbian手机落地。最后,诺基亚显然希望由自己收取服务费。

  这样的战略定位,等于将自己置于运营商的对立面。欧洲运营商们早在2000年就开始移动互联网的大田试验,许多公司因为购买3G牌照而背上了沉 重的债务负担,法国电信、德国电信和英国电信这三家公司的债务总额达到了1300亿美元。之后的几年间,他们又为建造3G网络投入过千亿美元。巨额投资要 想获得回报,只有在3G时代提供增值服务,而不再仅仅收取流量费。但受网络速度、应用、需求、硬件等诸多因素互相制约,这块试验田一直没有带来收成,变成 了巨大的烂泥田。

  运营商会在收获的季节将果实拱手让给诺基亚吗?哥本哈根的移动咨询公司Strand Consult负责人约翰认为,分享是必要的:“全球的移动运营商都对网站、服务及营销进行了巨额投资,这是一场灾难。没有单独的一家公司可以凭借‘围墙 花园’策略取得成功,‘围墙花园’策略把用户限制在一个封闭的服务内,而不是面向开放的互联网。”

  与8年前相比,诺基亚将会得到一些来自运营商的支持。欧洲的移动运营商一直密切关注诺基亚的举动,因为它们自己提供的音乐商店及其他数据服务均 没有获得成功,而诺基亚5800的ComesWithMusic看起来前景光明。没有此类服务,运营商就很难希望用户每月消费高额的数据费。

  但是,大型运营商会同意由诺基亚代替自己推出这些内容服务吗?《商业周刊》近期文章中预测,如沃达丰和Orange这样的大型运营商可能会极力阻止。

  我们预测,中国移动这样的垄断运营商肯定也没有那么慷慨。对比中移动和诺基亚的3G战略,不难发现目标几乎完全相同:中移动声称要成为综合信息服务商,并大谈服务业务是运营商未来的生存之道。

  诺基亚是一家非常善于转型的公司,从制造销售手机到卖服务的跨度,不会比从生产木浆到通信线缆更大。但诺基亚这次能成功吗?和Google的超 然态度正好相反,诺基亚希望掌控的太多。但郭昕还是将自己的一票投给诺基亚,他再次强调服务意识和服务能力的重要性。“在这一点上,垄断性运营商无法与诺 基亚匹敌。”他说。

  在苹果的推动下,诺基亚和Google两大通信和互联网行业的传统霸主迅速完成了自己在移动互联时代的布局。两家公司都希望成为巨无霸,诺基亚 希望控制和提供所有应用服务的野心,正如Google在传统互联网时代正在做的;而Google意图将Andriod打造成移动互联时代的 Windows。

  作为新进入者,Google可以推出一个全新的、技术更有优势的平台——Andriod。由于缺乏通信行业经验,Google的选择又只能是搭 建这样一个供人跳舞的平台,而不去控制产业链的任何一环,Google会不会反过来被产业链中原来的强势公司电信运营商所控制?Andriod会不会被拥 有绝对领先的平台整合?作为通信行业霸主的诺基亚,在通信领域的传统优势和深刻理解让它相信自己可以控制其中最关键的应用环节——成为一家更类似于“应用 运营商”的互联网公司。但诺基亚面临的问题是,这也是传统电信运营商的地盘,而且像苹果这样以应用为优势产品的公司也在加速侵蚀。

  当PC时代的互联网格局被改写的时候,我们会看到怎样的新格局呢? Google=微软?诺基亚=Google?现在很难判断,因为一切还只是开始,两家公司还有太多的事要做,我们只知道,苹果,应该还是苹果。

服务是移动互联平台竞争的关键

  ——访IDC大中华区总裁郭昕

  《商务周刊》:新一代手机的竞争已经不仅局限于硬件,更体现在iPhone、Andriod和Symbian这三大标准平台之争,这与过去的产品层面竞争有怎样的区别?

  郭昕:9月初,IDC联合SOA中间件平台提供商普元软件共同发布了《软件商成长路线图》白皮书,其中指出,技术平台及其与产品平台的分离,正是当前软件开发商竞争力得以差异化并提升的战略重点。

  对于其他行业也是这样,实际上,在技术开放的今天,当把技术作为一种生产要素来看时,技术本身已无法让开发商产生差异化。客户最终需要的是应用 解决方案——只有那些对客户业务有着精深理解,以及基于此理解有着对客户业务的抽象、建模、软件化的能力的供应商才具有差异化的竞争力。所以我们看到,全 球大型软件公司都已经完成了产品的平台化过程。

  托马斯·弗里德曼在《凌志车与橄榄树》一书中从另一个角度诠释了全球化,即三个民主化和五个加油站。三个民主化,跟政治上的民主化概念不一样,弗里德曼所谓的民主化,就是人人都能得到,不再成为壁垒。未来经济的发展,资本、技术和信息都将被民主化。

  资金就不用说了,现在已经是钱找项目,而不是项目找钱的时代。除了航天等军事领域,靠技术领先的时代已经过去了。在20年前潘石屹发短信说“人傻钱多速来”的时候,信息是最重要的,但现在的信息社会,所有人都知道什么地方有钱。

  那么在这种情况下,什么才能成为企业的核心能力?弗里德曼通过不同国家的5个加油站来对比不同服务意识,并借此说明在“民主化”时代服务意识、服务能力的重要性。对于企业来说,只有企业的文化是别人无法模仿的。

  其次,平台竞争的另一个关键因素是企业整合资源的能力。整合资源最好的模式就是搭建一个平台,让所有的人都上来跳舞唱歌,他们都不属于你,但是 为你服务,你永远赚钱。比如沃尔玛没有任何核心技术,沃尔玛所做的事美廉美、超市发都能做到,但是为什么他们没有做到沃尔玛的规模呢?就是因为他们没有沃 尔玛那样整合全球资源的能力。

  Andriod可说是其中一个比较极端的例子。Google在手机产业链中可以说什么都没有,既不是手机生产商也不是互联网接入商、运营商或者 GPS卫星公司,但是Google对于网络应用有着很好的理解,有很好的服务能力,他就能够把这些人都吸引过来。我相信将来很有可能会出现不属于任何人的 平台,它会是最成功的平台。

  《商务周刊》:各种平台共存混战,那么中国手机制造厂以及增值服务商应该如何选择?

  郭昕: 我非常愿意看到有能力的中国企业搭建自己的平台。像阿里巴巴、腾讯QQ都是很好的平台,还有像普元、中企动力以及易路联动都是小型公司,但是有一定的服务能力,也搭建了自己的平台,服务于小型公司。

  但并不是所有人都要成为平台商,搭建平台毕竟要做很多投资。大多数公司在这种时候都要站队,骑墙战术肯定不是一个好方法,虽然有钱可以两边投,但历史上两边都投然后两边包赢的例子很少,这种投机的人很少能赢,通常是押对的人赢。

  如何判断一个平台的发展,我觉得还是要再转回来,看这个平台对全球资源的整合能力,它的服务意识,是不是有真正想满足客户需求的想法。说起来这 很容易,比如说如果一方是中移动,一方是诺基亚,那很容易就可以做出选择。但如果让我从Andriod、Symbian和iPhone中选一个,确实很困 难。现在看来Andriod和Symbian比iPhone稍强些。虽然iPhone先推出一年多,但是Google的电子商务和平台整合非常成功。不过 话又说回来,从我们过去对互联网行业的研究来看,这个行业还很少有公司成功转型的案例,新的商业模式通常都是由新公司来创造的。比如国内三大门户网站,他 们虽然也做IM,但最成功的即时通讯工具是腾讯的QQ。虽然诺基亚此前没有Google那种知识管理和平台整合的经验,但是我们知道,诺基亚恰恰是一家擅 长转型的公司。

商务周刊:手机新三国演义相关推荐

  1. 中国:阿里、腾讯与微博:移动支付的新三国演义,美国:三星收购美移动支付服务LoopPay与苹果争抢未来移动支付市场

    中国:阿里.腾讯与微博:移动支付的新三国演义 话说"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这是罗贯中先生笔下<三国演义>的开篇句.古人的习惯讲的是开宗明义,所以这句话亦可作如 ...

  2. 看微软、苹果与谷歌三巨头如何演绎《新三国演义》

    <三国演义>里曾说:"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我们的谚语也说,敌人的敌人就是朋友.这些简单的道理往往道出了某些真理.商业世界,同样如此. 从目前的形势来说,微软 ...

  3. 手机杂志:成长的烦恼

    左一:比特网通讯频道主编田径 左二:比特网记者高妍 左三:管黛 右三:庄舰兵 右二:吕利勇 右一:彭雪飞 主持人: 今天我们很高兴请来了深圳掌媒科技有限公司总裁吕利勇.资深电信法律顾问庄舰兵.资深电信 ...

  4. 2021-2027年中国手机结构件行业投资分析及发展战略研究咨询报告

    [报告类型]产业研究 [报告价格]4500起 [出版时间]即时更新(交付时间约3个工作日) [发布机构]智研瞻产业研究院 [报告格式]PDF版 本报告介绍了中国手机结构件行业市场行业相关概述.中国手机 ...

  5. 2021-2027年中国手机天线行业竞争格局分析及发展趋势预测报告

    [报告类型]产业研究 [报告价格]4500起 [出版时间]即时更新(交付时间约3个工作日) [发布机构]智研瞻产业研究院 [报告格式]PDF版 本报告介绍了中国手机天线行业市场行业相关概述.中国手机天 ...

  6. app如何打开了request url_手机日历app内如何打开节日提醒功能?支持提前提醒节日的云便签...

    我们一年中要度过的节日有很多,除了法定节假日之外,还有其他的很多节日,例如西方传来的圣诞节.万圣节,国际性的节日例如父亲节.母亲节等,还有一些传统节日例如小寒.冬至.腊八等,这些都是不放假的. 有时候 ...

  7. 主流手机OS与鸿蒙OS

    主流手机OS与鸿蒙OS 对于一款手机而言,硬件是外在基础,手机系统才是一个手机的内在核心,是一家手机厂商的个性体现.现在大家熟知的的主流手机系统有iOS.Android以及WindowsPhone,其 ...

  8. 吉利蔚来造手机,小米造车

    吉利蔚来造手机,小米造车 北京时间2022年2月22日星期二,在网络上被认为是百年来最"2"的日子,又一家车企被爆出涉足手机业务,就是中国造车新势力领头羊的蔚来,招来了原美图手机总 ...

  9. 手机与Camera CCM技术发展趋势

    手机与Camera CCM技术发展趋势 CCM是CMOS Camera Module 互补金属氧化物半导体摄像模组的英文缩写,用于各种新一代便携式摄像设备的核心器件,与传统摄像系统相比具有小型化,低功 ...

  10. python 爬取手机app的信息

    我们在爬取手机APP上面的数据的时候,都会借助Fidder来爬取.今天就教大家如何爬取手机APP上面的数据. Python学习资料或者需要代码.视频加Python学习群:516107834 环境配置 ...

最新文章

  1. 技术大佬的肺腑之言:“不要为了 AI 而 AI”! | 刷新 CTO
  2. ASCII与汉字编码方法
  3. linux下xargs命令用法详解
  4. Castle.ActiveRecord 学与练[3]
  5. eval()函数和zip()函数用法、enumerate()
  6. 05NumPy--5.3数组运算
  7. go tcp客户端自动重连_在Go中构建并发TCP服务器样例
  8. jquery 弹出层插件
  9. ubuntu 安装node.js
  10. 计算机硬件及组成原理pdf百度云,计算机组成原理整理版本.pdf
  11. 《机器人学基础》整理(1)
  12. Android 中WebView的使用详解
  13. 用CSS画一只哆啦A梦
  14. 技术盛典,2016AppCan移动开发者大会即将开启
  15. 十、C#接口、抽象、密封、开放封闭原则
  16. BigDecimal 保留小数位
  17. IE ajax无局部刷新_se7en3_新浪博客
  18. 5类“计算机”专业很吃香,人才缺口巨大,就业前景良好
  19. http的一个在线工具(推荐)
  20. matlab读csv文件

热门文章

  1. 常见数据结构面试题(2022年最新版)
  2. Stm32串口通信基础实验
  3. 关于Axure原型在Axure share上的尺寸问题。
  4. Web前端开发工程师需要掌握哪些核心技能?
  5. OSAL动态内存分配
  6. LaTeX 阿拉伯语
  7. 10页PPT,看懂 SaaS 客户生命周期
  8. Android 显示原生Emoji
  9. 【UWA 学堂】部分渲染课程的调价通知
  10. snmp trap 如何在浏览器中_SNMP TRAP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