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一、人类的旧议题演变

二、人类的新议题

1、长生不死

2、追求幸福快乐

3、努力把自己升级为神

三、研究历史的意义——不是为了重复过去,而是为了摆脱过去并从中获得解放

四、生命的意义

1、主观体验有两个基本特征

2、生命的意义?


一、人类的旧议题演变

>>上世纪的印度人,还是古代的埃及人,都面临着同样的三大问题:饥荒、瘟疫和战争,它们永远都是人类的心头大患。
>> 隔几年,总有人警告可能又将暴发重大疫情,比如2002—2003年的“非典型肺炎”(SARS)、2005年的禽流感、2009—2010年的猪流感,以及2014年的埃博拉疫情。然而凭借有效的应对措施,受疫情影响的人数相对较少。

>> 现在绝大多数人是死于非传染性疾病,比如癌症、心脏疾病,或根本就是寿终而亡。

>> 新的传染病出现的主要原因是病原体基因组发生突变,使病原体能够从动物身上转移到人类身上,打败人体免疫系统,或是对抗生素之类的药物产生抗药性。现在由于人类对环境的影响,这种突变的发生和传播可能比以往更快。然而,在与医学较量的时候,病原体的传播只有靠运气。

>> 虽然我们可以预见到2050年必然会有更多具有抗药性的细菌出现,但那时候的医学也很有可能比今天更能解决这些问题。

>> 因此我们或许可以说,流行病在未来要危及人类只有一种可能,那就是人类自己为了某种残忍的意识形态,刻意制造出流行病。

>> 已经有越来越多的人觉得不可能发生战争。当政府、企业和个人规划不远的将来时,多半不会考虑战争的可能性,这是史无前例的。

>> 过去主要的财富来源是物质资产,比如金矿、麦田、油井,现在的主要财富来源则是知识。发动战争虽然能抢下油田,却无法霸占知识。因此,随着知识成为最重要的经济资源,战争能带来的获利已经下降

>> 可能发生战争的地方越来越局限在世界的特定区域(比如中东和中非),这些地方仍然维持着旧式的物质经济

PS 战争的目的:抢资源 抢地盘,还有其他吗。
>> 于是,目前“和平”这个词已经有了新的意义。过去想到和平,指的只是“暂时没有战争”;而现在想到和平,是指“难以想象会有战争”。

>> 我们无法保证新的和平无限延续。正如最初是核武器促成了新的和平,未来的科技发展也可能掀起新的战争。特别是网络战的出现,让小国或非政府主体也可能有能力痛击超级大国,这就有可能让世界陷入动荡。

>>逻 辑炸弹(logic bomb)让加州大断电、得州炼油厂爆炸、密歇根州火车相撞。(“逻辑炸弹”就是恶意软件代码,能够在和平时期植入,远程操控。不管是美国还是其他许多国家,控制重要基础设施的网络很有可能已经遭到许多此类软件代码的入侵。)
然而,我们不应把动机与能力混为一谈。网络战确实带来了新的毁灭手段,但并不代表增加了使用它的新动机。

>> 肥胖及相关疾病在2010年造成约300万人死亡,而相较之下,恐怖分子在全球造成的死亡人数是7697人,多数在发展中国家。对于一般美国人或欧洲人来说,可口可乐对生命造成的威胁,可能远比基地组织要大。

>> 恐怖分子如果仅靠自己,根本没有能力把我们拖回中世纪,重现“丛林法则”。他们只能试图激怒我们,而最后的结果就要看我们如何回应。如果“丛林法则”真的再现,我们其实必须负起责任。

>> 然而,人类的成就还传达出另一条信息:历史不会允许真空。如果饥荒、瘟疫和战争的发生概率不断减小,必然要有些其他事情成为新的人类议题。

PS: 这也符合马斯洛的需求模型,人总是有需求的,旧需求满足或部分满足后,新需求就会马上出现了。

二、人类的新议题

下来的目标很可能是长生不死、幸福快乐,以及化身为神。

1、长生不死

>> 如果人能活到150岁是什么概念。就算40岁才结婚,后面仍然有110年可活。希望这段婚姻能持续110年,这个想法实际吗?所以,像现在多次结婚的情形可能会日益普遍。受影响的还有职业生涯。

2、追求幸福快乐

  • 追求快乐是一件很个人的事吗?

>> 对伊壁鸠鲁来说,追求快乐是一件很个人的事。但近代思想家则相反,认为这需要群策群力。如果没有政府规划、经济资源和科学研究,个人追求快乐并不会有太大成效.

>> 之所以成立学校,是为了培养温顺而有技能的国民,忠实地为国家服务。

>> 就连福利制度,最初也是为了满足国家的利益而设计,而不是为了满足个体的需求,不是为了让人民快乐.

>> 美国《独立宣言》保障的是“追求幸福”的权利,而不是“享有幸福”的权利。关键的一点是,托马斯·杰斐逊并未要求国家对国民的幸福负起责任,而只是要限制国家的权力

  • 可以做到长久快乐吗?

>> 伊壁鸠鲁把幸福快乐定义成至善的时候,就曾告诫弟子,快乐是件辛苦的差使。仅有物质成就,并不能让我们长久感到满足。事实上,盲目追求金钱、名誉和欢愉,只会让我们痛苦不堪。举例来说,伊壁鸠鲁就建议吃喝要适量,性欲也要节制。从长远来看,深厚的友谊会比一夜狂欢让人更快乐。通往幸福快乐的道路其实暗藏艰险.

>> 就算我们已经克服许多昨日的苦难,但想要获得快乐可能远比解除痛苦更加困难。对于一个濒临饿死的中世纪农民,只要给他一块面包,就能让他非常快乐。但如果是一个百无聊赖、薪水超高、身体超重的现代工程师,你要怎么让他快乐起来?

PS : 你感觉到幸福的门槛大大提高了

  • 物质生活丰富了,主观幸福感变化不大

>> 便宜的汽车、冰箱、空调、吸尘器、洗碗机、洗衣机、电话、电视和计算机如潮水般涌来,人们的日常生活彻底变了样。但研究显示,美国人在20世纪90年代的主观幸福感,与20世纪50年代的调查结果仍然大致相同。

  • 幸福快乐受哪些层面影响?

>> 幸福快乐的玻璃天花板有两大支柱,分别属于心理与生理层面。在心理层面,快乐与否取决于你的预期,而非客观条件

>> 从生理层面来说,不管是预期还是幸福感,其实都是由我们的生化机制控制的,而不是由经济、社会和政治局势决定的。根据伊壁鸠鲁的说法,我们之所以感到幸福,是因为我们感受到愉悦,而且没有不快的感觉。

>> 根据生命科学的说法,快乐和痛苦只不过是身体各种感觉的总和。愉悦或痛苦从来就不是对外在世界事件的反应,而是对自己体内感觉的反应。失业、离婚或国家之间开战,这些事件本身并不会让人受苦。唯一能让人痛苦的,是自己身体里不愉快的感觉。

1)认为没有人是因为升职、彩票中奖甚至找到真爱而快乐。真正能让人幸福快乐的,只有身体里的愉悦感觉,别无其他。如果你升职,但出于某种原因而没有得到这种愉悦的感觉,你就不会觉得满意。反之亦然。如果你刚被开除(或是输了一场重要的足球赛),但得到了非常愉快的感觉(也许是因为嗑药),一样会觉得快乐。

2)坏消息是,愉悦的感觉很快就会消退,迟早会转变成不愉快的感觉。

3)如果想再次感受那些美妙的感觉,就得再次升职,然后再升职。这时如果没能升职,感受到的痛苦和愤怒可能远比当初干脆一直当个小职员更大。

4)人类看重的(高薪的工作、大房子、好看的另一半)也很少能带来长久的满足。

5)人类可能也是这样,喜欢比赛过程的兴奋大于最后夺得成功的桂冠。然而,真正让比赛如此吸引人的,就是那些令人开心的感觉。比如爬山、玩电子游戏或相亲。

6)雪上加霜的是,这里的期望一样会因现有条件而适应,昨天令人感到刺激的挑战,很快就变成今天的沉闷。

>> 如果科学说得没错,幸福快乐是由生化系统所掌控的,那么唯一能确保长久心满意足的方法,就是掌控这个系统。别再管经济增长、社会变革或政治革命了:为了提高全球幸福快乐的程度,我们需要掌控人类的生化机制。在过去几十年间,人类已经开始这么做了。比如,50年前的精神类药物。

>> 在大约2300年前,伊壁鸠鲁就曾警告门徒,无节制追求享乐带来的很可能是痛苦而非快乐

>> 几个世纪前,佛教甚至还有一个更激进的主张,认为追求快感正是痛苦的根源。这种感觉只是一种短暂且毫无意义的感受。得到快感时,我们的反应不是满足,而是想得到更多。因此,不论我们得到多少幸福、兴奋的感觉,都永远无法满足。想得到真正的幸福快乐,人类该做的并非加速,而是放慢追求快感的脚步。

3、努力把自己升级为神

在追求幸福和不死的过程中,人类事实上是在努力把自己升级为神。

>> 每天都有数百万人决定把更多的生活控制权交给智能手机,或者尝试某种更有效的新型抗抑郁药物。在追求健康、快乐和力量的过程中,人类慢慢地改变自己的特质,于是特质一个又一个地改变,直到人类不再是人类。

>> 如果增长停止,经济并不会温和地平静下来,而是会轰然崩塌。正因为如此,资本主义才会鼓励我们追寻不死、快乐和神性。毕竟,我们能穿几双鞋、能开几辆车、能度几个滑雪假期,这些数字都是有限的。经济需要永远持续的增长,也就需要能永远持续的议题——追寻不死、快乐和神性。

>> 当人们采用了马克思主义的判断时,就会随之改变自己的行为。英法等国的资本家开始改善工人待遇,增强他们的民族意识,并让工人参与政治。因此,当工人开始能在选举中投票、劳工政党在一国又一国陆续取得权力时,资本家也就能够继续高枕无忧。于是,马克思的预言未能实现。英、法、美等工业强国并未发生大规模共产主义革命,无产阶级专政也未在这些国家登上历史舞台。

这正是历史知识的悖论。知识如果不能改变行为,就没有用处。但知识一旦改变了行为,本身就立刻失去意义。我们拥有越多数据,对历史了解越深入,历史的轨迹就改变得越快,我们的知识也过时得越快。

三、研究历史的意义——不是为了重复过去,而是为了摆脱过去并从中获得解放

>> 如果历史不遵循稳定的法则,我们也无法预测未来的走向,那为什么还要研究历史?

1)研究历史并不只是预测未来,原因就在于现在和过去有天壤之别。各个领域的学者经常希望拓展人类的视野,因此展现在我们眼前的是全新而未知的未来。历史领域尤其如此。虽然历史学家偶尔也会提出预言(真正实现的很少),但历史研究最重要的目的,其实是让我们意识到一些通常不会考虑的可能性。历史学家研究过去不是为了重复过去,而是为了从中获得解放

2)我们每个人都出生在某个特定的历史现实中,受特定的规范和价值观制约,也由独特的经济和政治制度来管理。我们都会觉得自己所处的现实是理所当然的,认为这一切纯属自然、不可避免、无法改变。但我们忘了世界是由一连串的意外事件所创造的,历史不仅塑造了我们的科技、政治和社会,也塑造了我们的思想、恐惧和梦想。

研究历史,就是为了挣脱过去的桎梏,让我们能看向不同的方向,并开始注意到前人无法想象或过去不希望我们想象到的可能性。观察让我们走到现在的一连串意外事件,就能了解人类的每个念头和梦想是如何变成现实的。

3)研究历史并不能告诉我们应该如何选择,但至少能给我们提供更多的选项。
那些希望改变世界的举动,常常从改写历史入手,从而使人们能够重新想象未来。

4)新的历史会告诉他们:“现在的状况既非自然而然,也不会永恒不变。过去曾经是另一个样子,只是有了一连串的偶然事件,才创造出现在这个不公平的世界。只要我们采取明智的行动,就能改变并创造出更好的世界。”正因为如此,马克思主义者才要讲述资本主义的历史,女权主义者才要研究父权社会的形成,非洲裔美国人才要永远记住奴隶贸易的恐怖。他们的目的不是要延续过去,而是要从过去中解放出来。

这正是研究历史最好的理由:不是为了预测未来,而是要摆脱过去,想象另一种命运。

当然,我们仍不免受到过去的影响,所以永远不可能得到完全的自由;然而,部分自由总比全无自由要好得多。

5)  读历史就是在看人类故事编织和解体,并让人意识到,对这个世代的人来说最重要的事情,很有可能对他们的后代就变得毫无意义。

>> 人们之所以不愿改变,是因为害怕未知。但历史唯一不变的事实,就是一切都会改变。

四、生命的意义

这是进化心理学基本的一课:几千世代以前形成的需求,就算已经 不再是今日生存和繁衍所需,仍然会留存在主观感受中。可悲的是,农业革命让人类有了确保家畜生存和繁衍的能力,却忽视了家畜的主观需 求。

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也只在很少时间会用纸笔和计算器来做计 算;人类有99%的决定,包括关于配偶、事业和住处的重要抉择,都是 由各种进化而成的算法来处理,我们把这些算法称为感觉、情感和欲 望。

把动物从有情感、值得尊重的生命降格为不过是人类的资 产,但这种过程并非仅限于牛和鸡,大多数农业社会也开始把不同等级 的人视为资产。

1、主观体验有两个基本特征

主观体验有两个基本特征:感觉 和欲望。

之所以说机器人和计算机没有意识,是因为虽然它们能力强 大,却没有感觉,也没有欲望。机器人可能有电能传感器,在电池快没 电时向中央处理器发出信号,让机器人移向插座,自己插上插头充电。 但在整个过程中,机器人不会有什么感觉。正因为如此,我们才会 说人类是有意识的生物,而机器人则不然,逼人工作到因为饥饿和疲惫 而崩溃是一种罪,而让机器人工作到电池耗尽却没有任何道德问题。

2、生命的意义?

我们希望自己的生命有客观意义,希望自己的种种牺牲不只是 为了脑子里的各种空想。但事实上,大多数人生活的意义,都只存在于 彼此讲述的故事之中。 在大家一起编织出共同故事网的那一刻,意义就产生了。

对我来 说,在教堂结婚、在斋戒月禁食或在选举日投票这些行为为什么有意 义?

原因就在于我的父母也认为这有意义,还有我的兄弟姐妹、邻居朋 友、附近城市的居民,甚至是遥远异国的民众,都认为这有意义。为什 么这些人都认为这有意义?因为他们的朋友邻居也有同样的看法。人类 会以一种不断自我循环的方式,持续增强彼此的信念。每一次互相确 认,都会让这张意义的网收得更紧,直到你别无选择,只能相信大家都相信的事。

读历史就是在看这些网的编织和解体,并让人意识到,对这个世代的人来说最重要的事情,很有可能对他们的后代就变得毫无意义。

《未来简史:从智人到智神》笔记一——人类的新议题相关推荐

  1. 未来简史第一章:人类的新议题

    买了本<未来简史:从智人到智神>,以色列历史学家尤瓦尔·赫拉利继<人类简史>后的第二部大作,边读边记录一下. 第一章,人类的新议题.作者首先从历史上人类社会的三大问题入手,进而 ...

  2. 未来简史,从智人到智神

    这本书,总不会有人喷我了吧. 看终结者系列的电影,每一次都被编剧强大的脑洞折服. 终结者中的大反派是一套人工智能防御系统--天网,天网觉醒了自我意识后,把全人类都当作是最大的威胁,诱发核弹攻击. 发动 ...

  3. 3分钟了解未来会发生什么-未来简史读书笔记

    上周拜读了未来简史这本书,书中透着都未来的担忧,未来会是大数据和人工智能的时代,与其抱残守缺,不如拥抱这个时代. 纵观全书,作者对关于未来的3个问题做了回答. 1. 未来人类的新议题是什么 随着科技的 ...

  4. 《未来简史》—央美设计思维推荐书籍

    智 神 觉 醒  今天我们要讲的,是一本神书--尤瓦尔·赫拉利(Yuval Noah Harari)的<未来简史> 01 算法,人类将是一种过时的算法 谷歌利用大数据能够比传统卫生机构更快 ...

  5. 驭势领读 | 陈楸帆评《未来简史》:未来还属于人类吗?

    咳咳咳-- "驭势读书会"终于和大家见面了! 记得小时候,街对面的那家新华书店挂着这样的横幅,上面大大写着"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 可是随着我们长大,好像书也看 ...

  6. 图文笔记,带你走进《未来简史》(16-20)

    作者:@文曰小强(微信公众号:diaoxiazhangqiang) 整理:@一喵(作者已授权) 转载请注明出处. 知识给当代人安全感!<未来简史>笔记16 昨天提到:不断追求增长的现代契约 ...

  7. 图文笔记,带你走进《未来简史》(6-10)

    作者:@文曰小强(微信公众号:diaoxiazhangqiang) 整理:@一喵(作者已授权) 转载请注明出处. 家畜的诞生是人类的罪!<未来简史>笔记06 今天我们进入<未来简史& ...

  8. 《未来简史》五、你我正处在一列没有刹车的快车上,狂奔成“神”

      前情回顾 之前我们说到,一直困扰着人类的三座大山,饥荒.瘟疫和战争在20世纪被我们给拿下了.历史是从来都不允许真空的,既然旧的问题解决了,我们就要把目光聚焦在新的议题上.于是提出了三个新的问题. ...

  9. 图文笔记,带你走进《未来简史》(26-30)

    作者:@文曰小强(微信公众号:diaoxiazhangqiang) 整理:@一喵(作者已授权) 转载请注明出处. 艺术也将被算法取代<未来简史>笔记26 大家早!今天我们来聊一下:艺术领域 ...

最新文章

  1. OpenCV 笔记(03)— 读取视频、通过摄像头采集视频、采集视频 canny 边缘检测
  2. 学习进度条(第一周)
  3. Git使用汇总之工作区、暂存区、版本库
  4. 【LeetCode从零单排】No88.Merge Sorted Array
  5. JAVA.IO字符流
  6. 【LeetCode】3月20日打卡-Day5
  7. 《剑指Offer》 链表中倒数第k个结点
  8. rabbitmq中的队列transient和durable的区别
  9. 报错:/check/src/check_log.c:27:10: 致命错误: subunit/child.h:没有那个文件或目录
  10. MATLAB常用三角函数
  11. Joey Sturgis Tones Soar for Mac(音效延迟插件)
  12. Winrar 5.60 beta 4 个性破解注册码(2018.5.22)
  13. mysql定时清理数据
  14. 杭州电信域名解析服务器,浙江电信的DNS是多少?
  15. Pisces的属性配置文件加载
  16. 三角形周长最短问题_三角形周长最短的动点问题
  17. 阿里云ECS重置实例密码
  18. Matlab中的c2d函数离散化
  19. 国内主要的广告联盟背景
  20. 基于单目和低成本GPS的车道定位方法

热门文章

  1. Linux监控fps,在Linux中的路径客户端上显示FPS
  2. FreeRTOS在神舟IV号开发板的应用demo
  3. 使用cmd命令关机或重启电脑
  4. 杭州城西科创大走廊管委会副主任一行莅临谐云实地调研
  5. 纯C实现的JPEG压缩算法
  6. 一点一滴学习IT日语1
  7. 灰狼算法(GWO)优化混合核极限学习机(HKELM)分类预测,多输入单输出模型,GWO-HKELM分类预测。
  8. 告别被拒,如何提升iOS审核通过率(上篇)
  9. 网络视频任你搜 — Google(谷歌)推出视频搜索
  10. win8系统计算机打不开,Win8系统电脑总是打不开Metro界面怎么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