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

中国人尊重过去的经验,因为农耕时代,过去的经验对于农业有非常大的价值,所以各家的观点都会诉诸古代权威。像这样朝后看,这些哲学家就创立了历史退化论。他们虽然分属各家,但是都同意这一点,就是人类黄金时代在过去,不在将来。法家却不一样。

在早期的中国封建社会中,以礼治贵族,以刑治平民。所以,儒家要求不仅治贵族以礼,而且治平民也应当以礼而不以刑,这实际上是要求以更高的行为标准用之于平民。在这个意义上,儒家是革命的。在法家思想里,也没有阶级的区别。在法律和君主面前人人平等。可是,法家不是把平民的行为标准提高到用礼的水平,而是把贵族的行为标准降低到用刑的水平,以至于将礼抛弃,只靠赏罚,一视同仁。儒家的观念是理想主义的,法家的观念是现实主义的。正由于这个缘故,所以在中国历史上,儒家总是指责法家卑鄙、粗野,法家总是指责儒家迂腐、空谈。

荀子生活在名家繁荣的时代,因此他的正名学说既有伦理的兴趣,更有逻辑的兴趣。荀子论名家和墨家的观点,出现这一切谬误,是由于“今圣王没”。若有圣王,他就会用政治权威统一人心,引导人们走上生活的正的正道,那就没有争辩的可能和必要了。荀子在这里反映了他那个动乱的时代精神。那是一个人们渴望政治统一以结束动乱的时代。荀子的学生,有两个最著名:李斯、韩非。李斯和秦始皇一统天下,不仅是政治的统一,也是思想的统一。韩非,成为法家的领袖人物,为这次政治的、思想的统一提供了理论的辩护。

为达到巩固统一的目的,秦采取了许多政策,其中最重要的是统一思想的政策。李斯建议的目的很明白。他肯定是希望只有一个天下,一个政府,一个历史,一个思想。所以医药之类实用方技之书免于焚烧,用我们现在的话说,是因为它们是技术书籍,与“意识形态”无关。可是,正是秦朝的残暴促使它迅速垮台,汉朝继之而兴,大量的古代文献和“百家”著作又重见天日。汉朝统治者们虽然不赞成其前朝的极端措施,可是他们也感到,如果要维持政治上的统一,还是一定要统一帝国内的思想。这是统一思想的第二次尝试,是沿着与秦朝不同的路线进行的。汉武帝(公元前140 年至前87 年在位)进行了这一番新的尝试,他采纳了董仲舒的建议,正式宣布儒学为国家官方学说。儒家要巩固这个新获得的地位,需要用相当时间从其他对立的各家中择取许多思想,从而使儒学变得与先秦儒学很不相同。(所以这是董仲舒哲学观点混杂的原因?)

汉朝独尊儒家。儒家的胜利不是仅仅由于当时某些人的运气或爱好。当时存在的一定的环境,使儒家的胜利简直是不可避免的。秦国征服六国,靠的是以法家哲学为基础的残酷无情的精神。秦朝亡了以后,人人就谴责法家的苛刻,完全不讲儒家的仁义道德。与法家距离最远的是儒家和道家,所以很自然地发生了有利于儒家、道家的反作用。汉朝初期,所谓“黄老之学”的道家,实际上十分盛行。按照道家的政治哲学来说,好的政府不要多管事情,而要尽可能少管事情。所以圣王在位,如果他的前王管事过多造成恶果,他就要尽量消除。这恰好是汉初的人所需要的,因为秦朝造成的苦难之一,就是管得过多。到了元气恢复了,道家哲学就不再适用了,而需要一个进一步建设的纲领。统治者们在儒家学说中找到了它。新的贵族,如官僚和地主,有许多人远远不是儒家所要求的有德有才的人,可是他们全都需要儒家专门提供的一些知识。这就是有关繁文缛礼的知识,要靠这些来维持社会差别。汉朝的创建者刘邦降服了他的一切对手之后,第一个行动就是命令儒者叔孙通,和他的门徒一起,制定朝仪。首次试行新的朝仪之后,刘邦满意地说:“吾乃今日知为皇帝之贵也!”

名家将“超乎形象”的观念,贡献给道家。在公元3 世纪、4世纪,随着道家的复兴,名家的兴趣也复兴了。新道家研究了惠施、公孙龙,将他们的玄学与他们所谓的名理结合起来,叫做“辩名析理”。

新道家,至少有一大部分新道家,仍然认为孔子是最大的圣人。其原因,一部分是由于孔子在中国的先师地位已经巩固了;一部分是由于有些重要的儒家经典,新道家已经接受了,只是在接受过程中按照老子、庄子的精神对它们重新做了解释。新道家,尽管是道家,却认为孔子甚至比老子、庄子更伟大。他们认为,孔子没有说忘,因为他已经忘了忘;孔子也没有说无欲,因为他已经无欲于无欲。

法家是些现实的政治家。他们是能够针对新的政治状况提出新的统治法术的人。所以,随着中华帝国版图的扩展,统治者们不能不依靠法家的理论和技术。这就使得汉朝以来的正统儒家,总是责备各朝的统治者是“儒表法里”。但是在实际上,不论儒家学说、法家学说,各有其应用的适当范围。儒家学说的专用范围是社会组织、精神的和道德的文明,以及学术界。法家学说的专用范围则限于实际政治的理论和技术。

汉朝末年,道教也开始产生了。现在有人把这种民间的道教叫做新的道家。古文学派清除了儒家中的阴阳家成分,这些成分后来与道家混合,形成一种新型的杂家,叫做道教。佛教在制度组织方面极大地启发了道教。在宗教信仰方面,道教的发展则是受到民族情绪的极大刺激,人们愤怒地注视着外来的佛教竟然胜利地侵入中国。有些人的确以为佛教是夷狄之教。所以道教是中国本地的信仰,而且在一定程度上是作为取代佛教的本地宗教而发展起来的,在这个过程中,它又从它的外来对手借用了大量的东西,包括制度、仪式,以至大部分经典的形式。

汉(公元前206—公元220)、晋(265—420),不仅是中国历史上两个不同朝代的名称,而且由于它们的社会、政治、文化特征很不相同,它们还指文学艺术的两种不同风格,以及两种不同的生活态度。汉人风度是庄严、雄伟,晋人风度是放达、文雅。文雅也是“风流”的特征之一。

道教虽然一贯反对佛教,但是道家(哲学)却以佛学(哲学)为盟友。在公元3 世纪、4世纪,中国著名的学者一般都是道家,他们又常常是著名的佛教和尚的亲密朋友。这些学者一般都精通佛典,这些和尚一般都精通道家经典,特别是《庄子》。他们相聚时的谈话,当时叫做“清谈”。他们谈到了“非非”的时候,就一笑无言,正是在无言中彼此了解了。在这类场合,就出现了“禅”的精神。禅宗是中国佛教的一支,它真正是佛学和道家哲学最精妙之处的结合。它对后来中国的哲学、诗词、绘画都有巨大的影响。

唐代儒家又被重新确立为国家的官方教义。这时候,儒家表现在孟子、荀子、董仲舒等人著作中的活力早已丧失。经典原文具在,注疏甚至更多,可是都不能满足时代的精神兴趣和需要。道家复兴和佛教传入之后,人们变得对于形上学问题,以及超道德价值,或当时称为性命之学的问题,比较有兴趣。关于这些问题的讨论,在儒家经典如《论语》、《孟子》、《中庸》特别是《易经》中,已经不少。可是,这些经典都需要真正是新的解释和发挥,才能解决新时代的问题。

新儒家的主要来源可以追溯到三条思想路线。第一,当然是儒家本身。第二是佛家,包括以禅宗为中介的道家,因为在佛家各宗之中,禅宗在新儒家形成时期是最有影响的。在新儒家看来,禅与佛是同义语;前一章已经讲过,在某种意义上,可以说新儒家是禅宗的合乎逻辑的发展。第三是道教,道教有一个重要成分是阴阳家的宇宙发生论。新儒家的宇宙发生论主要是与这条思想路线联系着。

清朝的前二百年,整个地说,是中国内部和平和繁荣的时期。在这个时期,在某些方面,中国的文化有了重大进展;但是在其他方面,这个时期滋长了文化的和社会的保守主义。官方方面,程朱学派的地位甚至比前朝更为巩固。非官方方面,对程朱学派和陆王学派在清朝都发生了重大的反动。反对程朱陆王的领袖人物,都谴责他们在禅宗和道家影响下,错误地解释了孔子的思想,因而已经丧失了儒家固有的实践方面。由于这个缘故,清代的学者们发动了“回到汉代”的运动,意思就是回到汉代学者为先秦经典所作的注释。他们相信,汉代学者生活的时代距孔子不远,又在佛教传入中国之前,因此汉儒对经典的解释一定比较纯粹,比较接近孔子的原意。于是,他们研究了浩繁的汉儒注释,都是新儒家所摒弃的,他们将这种研究称为“汉学”。这个名称是与新儒家对立的,他们称新儒家为“宋学”,因为新儒家的主要学派兴于宋代。从 18 世纪到20世纪初,清儒中的汉学与宋学之争,是中国思想史上最大的论争之一。从我们现在的观点看,它实际上是对古代文献进行哲学解释与进行文字解释的论争。文字解释,着重在它相信的文献原有的意思;哲学解释,着重在它相信的文献应有的意思。

新儒家是儒家、佛家、道家(通过禅宗)、道教的综合。从中国哲学史的观点看来,这样的综合代表着发展,因此是好事,不是坏事。

在16 世纪、17 世纪,传教士给予中国人的印象,在其宗教方面,远不如在其数学、天文学方面。但是后来,特别是在 19 世纪,随着欧洲军事、工业、商业优势的增长,中国在满清统治下政治力量却相应地衰落,中国人这才日益感觉到基督教的动力作用了。19 世纪爆发了几场教会与中国人的严重冲突事件之后,为了对抗西方越来越大的冲击,就正在 19 世纪末,著名的政治家、改革家康有为(1858—1927)发起了本国的孔教运动。

西方哲学对中国哲学的永久性贡献,是逻辑分析方法。佛家和道家都用负的方法。逻辑分析方法正和这种负的方法相反,所以可以叫做正的方法。负的方法,试图消除区别,告诉我们它的对象不是什么;正的方法,则试图做出区别,告诉我们它的对象是什么。对于中国人来说,传入佛家的负的方法,并无关紧要,因为道家早已有负的方法,当然佛家的负的方法确实加强了它。可是,正的方法的传入,就真正是极其重要的大事了。它给予中国人一个新的思想方法,使其整个思想为之一变。

形上学只能知道有“理”,而不知道每个“理”的内容。发现每个“理”的内容,那是科学的事,科学要用科学的实验的方法。“理”自身是绝对的、永恒的,但是我们所知道的“理”,作为科学的定律和理论,则是相对的、可变的。理”的实现,要有物质基础。各种类型的社会都是实现社会结构的各种“理”,实现每个“理”所需要的物质基础,就是一定类型的社会的经济基础。所以在历史领域,我相信经济的解释。

人们不需要相信对实际做很多肯定的任何形上学学说。它若做这样的肯定,它就是坏的形上学,也同样是坏的科学。这并不意味着,好的形上学是不可信的。这只意味着,好的形上学是明明白白的,不需要说相信它,就像不需要说相信数学一样。形上学与数学、逻辑的区别,在于后二者不需要以“有某种事物”为出发点。“有某种事物”是对实际的一个肯定,也是形上学需要做的唯一的肯定。

儒家

孔子(公元前551~公元前479)

背景:祖先是宋国贵族成员,出生前由于政治纠纷已失去贵族地位。年轻时很穷。50岁进入鲁国政府,后来做到高管,又被政治阴谋逼下台,之后周游列国。

哲学观点:

1. 在《六经》的基础上发展,用自己的道德观来推导解释。

2. 正名。名与实要相符。

3. 仁:爱人,义:做应该做的事。

4. 忠恕:推已及人。行忠恕就是行仁。

5. 知命。无所为而为。没有目的做事情,做应该做的事情,做事的价值在于做本身。承认世界本来存在的必然性,尽力做应该做的事情,不计成败,这就是知命。

疑问:

1. 为什么会选择发扬传统观念,与墨子相对立。孔子的这个理念与其生活环境和背景有什么关系?

2. 为什么会提到名实相符?

3. 为什么要仁义?

4. 忠恕应该是为了解决何为爱人,如何爱。每个人的忠恕(道德观念不一样,如何辨别对与不对)

5. 知命,是因为被贬之后,看清世态才提出的想法么?

孟子(公元前371~公元前289)

背景:几代齐王爱好学术,建立了一个学术中心,名叫:稷下。孟子是稷下著名学者之一。孟子代表儒家的理想主义的一翼。(荀子代表现实主义的一翼)。

哲学观点:

1. 人性善。人性内有种种善的成分,也有其他成分(人与动物所共有的),本身无所谓,但不适当控制,就会通向恶。

2. 人性皆有四端。这四端充分扩充,就是四德:仁义礼智。人发展这四端才能称之为人。

3. 人之所以异于禽兽,在于有人伦和建立在人伦之上的道德原则。国家和社会起源于人伦。

4. 人只有在人伦(即人与人的关系)中,才能得到充分的发展。只有在国家和社会中,才能够充分发展这些人伦。

5. 国家是一个道德的组织,国家的元首必须是道德的领袖。只有圣人可以成为真正的王。

6. 在孔子那里,忠恕还只是内圣之道,经过孟子的扩展,忠恕又成为外王之道。

7. 尽其心者,知其性也。知其性,则知天矣。人的道德原则就是宇宙的形上学原则,也即这个“天”。知“天”,就是宇宙的公民,天民。

8. 一个人充分发展他的性,就不仅仅只是知天,而且同天,即与宇宙统一。

疑问:

1. 怎敢说只有圣人可以为王?不圣者为何会为王? 名实不符而已?

荀子(公元前298?~公元前238?)

背景:五十岁来到齐国,当时齐国稷下是很大的学术中心,他可能是稷下最后一位大思想家。孔子、孟子只对伦理有兴趣,所以他们应用正名的范围也基本上限于伦理。可是荀子生活在名家繁荣的时代,因此他的正名学说既有伦理的兴趣,更有逻辑的兴趣。荀子论名家和墨家的观点,出现这一切谬误,是由于“今圣王没”。若有圣王,他就会用政治权威统一人心,引导人们走上生活的正的正道,那就没有争辩的可能和必要了。荀子在这里反映了他那个动乱的时代精神。那是一个人们渴望政治统一以结束动乱的时代。荀子的学生,有两个最著名:李斯、韩非。李斯和秦始皇一统天下,不仅是政治的统一,也是思想的统一。韩非,成为法家的领袖人物,为这次政治的、思想的统一提供了理论的辩护。

哲学观点:

1. 人性恶。凡是善的、有价值的东西都是人努力的产物。价值来自文化,文化是人的创造。正是在这一点上,人在宇宙中与天、地有同等的重要性。

2. 宇宙的三种势力:天、地、人,各有自己特殊的职责。人的职责是,利用天地提供的东西,以创造自己的文化。不应该思“天”,与孟子的知“天”相悖。

3. 人们要生活得好些,有必要合作互助;人们需要联合起来,才能制服其他动物。所以人们一定要有社会组织。为了有社会组织,人们需要行为的规则。这就是“礼”。

4. 人们为了在一起生活而无争,各人在满足自己的欲望方面必须接受一定的限制。礼的功能就是确定这种限制。有礼,才有道德。遵礼而行就是道德,违礼而行就是不道德。

5. 人应当有社会关系和礼,因为只有它们才使人异于禽兽。

6. 人心有两方面:理智的;情感的。行丧祭之礼,我们知道人死不会有灵魂,但可以满足人的情感需求。

7. 音乐是道德教育的工具。这一直是儒家奉行的音乐观。

8. 人所有的认识能力叫做“知”;认识能力与外物相合者叫做“智”,即知识。认识能力:天官(耳目)和心。天官接受印象,心解释并赋予其意义。

9. 名的作用:制名以指实,上以明贵贱(伦理的),下以辨同异(逻辑的)。

疑问:

1. 怎么才算是善的东西,人创造的哪些东西是善。

2. 礼的论证,与墨子的功利主义很相似,那为啥不是兼爱。

3. 情感的满足,这个度应该如何把握?

4. 音乐为什么是道德教育的工具?

儒家的形上学 《易传》和《中庸》

背景:《易经》本来是一部占卜的书。到后来,儒家为它做出了宇宙论的、形上学的、伦理学的解释,构成了《易传》。《中庸》是《礼记》的一篇。

哲学观点:

1. 《易传》中最重要的形上学观念是“道”的观念,道家也如此。可是,《易传》的道与道家的道,完全不同。道家的道是无名,不可名。《易传》的道,不但是可名,而且严格地讲来,正是道,也只有道,才是可名。道家的“道”是统一的“一”,由此产生宇宙万物的生成和变化。《易传》的道则相反,是多样的,是宇宙万物各类分别遵循的原理。

2. 有许多这样的“道”,如君道、臣道、父道、子道。每一类的道各以一个名表示,每个人都应该合乎理想地依照这些不同的名来行动。

3. 卦辞、爻辞可以应用于实际生活的各种不同的特殊情况。《易传》的作者们由这种程序而悟到公式。从这个观点来看《易》,他们认为卦辞、爻辞都是公式,每个公式代表一种或多种道,也就是一种或多种共相原理。全部六十四卦和三百八十四爻的卦辞、爻辞,因而被认为代表了宇宙中所有的道。

4. 乾卦正好与坤卦相对,是天之象、夫之象、君之象。乾卦的卦辞、爻辞代表着天道、夫道、君道。

5. 易一名而含三义,第一个意义是:容易、简单;第二个意义是:转化、改变;第三个意义是不变。转化、改变是指宇宙的各个事物;简单和不变是指事物的道,或遵循的原理。事物变,而道不变。事物是复杂的,而道是容易和简单的。

6. 除了各类事物的道,还有万物作为整体的“道”。换句话说,除了特殊的多样的道,还有一般的统一的万物生成变化所遵循的“道”。

7. “一阴一阳之谓‘道’,这是生成万物的“道”。生了某物,必有能生此物者,又必有生此物所用之质料。前者是主动成分,后者是被动成分。前者是刚健的,是阳;后者是柔顺的,是阴。生成万物,需要二者合作。所以说:“一阴一阳之谓‘道’。

8. 每个事物在一个意义上是阳,在另一个意义上又是阴,这要根据它与其他事物的关系而定。例如,一个男人对于其妻是阳,对于其父又是阴。在“一阴一阳之谓‘道’”这句讲形上学的话里,所讲的阴、阳都只有绝对意义。

9. 《易传》中讲的话有两套:一套是讲宇宙及其中的具体事物,另一套是讲《易》自身的抽象的象数系统。“易有太极,是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这个说法后来虽然成为新儒家的形上学、宇宙论的基础,然而它说的并不是实际宇宙,而是《易》象的系统。这些象和公式在宇宙中都有其准确的对应物。所以这两套讲法实际上可以互换。“一阴一阳之谓‘道’”这句话固然是讲的宇宙,可是它可以与“易有太极,是生两仪”这句话互换。“道”等于“太极”,“阴”、“阳”相当于“两仪”。

10.《易传》强调:宇宙万物永远在变化过程中。事物若要臻于完善,若要保住完善状态,它的运行就必须在恰当的地位、恰当的限度、恰当的时间。既不太过,又不不及。

11. 第六十三卦是既济,既济是已经完成的意思。照这样解释,六十四卦的顺序安排至少有三点含义:(一)宇宙中的一切,包括自然界、人类社会,形成一个自然序列的连续链条;(二)在演变过程中,每个事物都包含自己的否定;(三)在演化过程中,“物不可穷也”。

12. 一个组织得很好的社会,是一个和谐的统一,在其中,具有各种才能、各种职业的人都有适当的位置,发挥适当的作用,人人都同样地感到满意,彼此没有冲突。这种和,若不只是包括人类社会,而且弥漫全宇宙,就叫做“太和”。

13. 人伦和道德像人的吃喝活动一样,简直普通而平常得没有价值。可是它们之所以如此,正由于它们重要,没有人能够离开它。吃饭、喝水、维护人伦、实行道德,都是“率性”,即遵循天性。这不是别的,就是“道”。所谓“教”不过就是“修道”。

14. 道虽是天性,但需要教,原因是:因为平常人没有觉察到;并非所有人/所有事都遵循道,所以需要教。才能使人觉悟而完全,也就是明而诚。

15. 明而诚是一体的。完全明白才能完全做到,完全做到才完全明白。

16. 成己的同时,一定要看到还要成人。不管成人,也就不能成己。这是因为,只有通过人伦,即在社会领域内,才能尽其性。成己,就是尽其性,即尽其受之于天者;助人,就是赞天地之化育。完全明白了这些意义,就可以与天地参。

17. 为了达到与天地参,是不是需要做非常的事呢?不需要。仅只需要做普通而平常的事,做得恰到好处,而且明白其全部意义。这样做,就可以达到合内外,这不仅是人与天地参,而且是人与天地合一。用这种方法可以达到出世,而同时仍然入世。

疑问:

1. 儒家为啥会发展形而上学?

2. 从万物的道,到阴阳的道,怎么会到中庸? 如何判断明而诚?

3. 从道的天性到人伦,所以是表示性本善?

董仲舒(约公元前 179—约前 104)

背景:汉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他在其中起了很大作用。著名的考试制度,就是从他的时代开始形成的,他主张以儒家经典作为这些考试的基础。据说他专精学业。董仲舒所要做的就是为当时政治、社会新秩序提供理论根据。照他的说法,由于人是天的一部分,所以人行为的根据,一定要在天的行为中寻找。他采用了阴阳家的思想,认为天与人之间存在密切联系。从这个前提出发,他把主要来源于阴阳家的形上学的根据,与主要是儒家的政治、社会哲学结合起来。先秦思想有两条不同的路线:阴阳的路线,五行的路线。他们各自对宇宙的结构和起源做出了积极的解释。可是这两条路线后来混合了,在董仲舒那里这种混合特别明显。所以在他的哲学中既看到阴阳学说,又看到五行学说。

哲学观点:

1. 宇宙由十种成分组成:天、地、阴、阳,五行的木、火、土、金、水,最后是人。

2. 五行顺序:第一是木、第二是火、第三是土、第四是金、第五是水。五行“比相生而间相胜”。例子(木生火,木胜土)。

3. 阴阳的盛衰遵循固定的轨道,轨道是经过四方的圆圈。阴初盛的时候,它就去扶助东方的木,形成了春。阳全盛的时候,它就去南方扶助火,形成了夏。但是根据物极必反的宇宙规律,盛极必衰。阳盛极而衰的时候,阴就同时开始盛了。阴初盛的时候,它到东方]扶助金,形成了秋。阴极盛的时候,它到北方扶助水,形成了冬。

4. 阳者天之德也,阴者天之刑也。天亦有喜怒之气,哀乐之心,与人相副。因此,无论在肉体或精神方面,人都是天的副本。如此,人就高于宇宙其他一切的物。

5. 天、地、人,万物之本也。天生之,地养之,人成之。人何以成之?董仲舒说通过礼、乐,就是说,通过文明和文化。天、地、人“三者相为手足,合以成体,不可一无也”。

6. 由于天有其阴阳,人是天的副本,所以人心也包含两个成分:性、情。性者,质也”。人的这种质,包括性(狭义)和情。由性而有仁,由情而有贪。狭义的性,相当于天的阳;情相当于天的阴。

7. 人性,即人的质,是善是恶的问题。他不同意孟子的性善说,强调人为和教化的作用,只有教化才使人与天、地同等。他也不认为人的质已经是恶的。

8. 这个时期以前的儒家认为,社会有“五伦”,即君臣、父子、夫妇、兄弟、朋友。董仲舒从中选出“三伦”,称为“三纲”。君为臣之主。夫为妻纲,父为子纲。

9. 五常:仁、义、礼、智、信。仁与东方的木合,义与西方的金合,礼与南方的火合,智与北方的水合,信与中央的土合。

10. 政府的职能就是帮助发展人性。王者以庆、赏、罚、刑为“四政”,相当于四季。政府的组织也是以四季为模型。照董仲舒说,政府官员分为四级,是模仿一年有四季。每级每个官员下面有三个副手,也是模仿一季有三月。官员像这样分为四级,又是因为人的才能和德性也是自然地分为四等。

11. 天人关系既然如此密切,所以董仲舒认为,社会上政治的过失必然表现为自然界的异常现象。目的论和机械论的解释。

12. 朝代的更迭不是根据五德运行,而是根据他所说的“三统”顺序。三统是黑统、白统、赤统。每统各有其统治系统,每个朝代各正一统。

13. 三统并无根本不同。他认为,新王建立新朝代,是由于他受命于天。所以他必须做出某些外表上的改变,以显示他受了新命。改制并没有改变基本原则,董仲舒称之为“道”。

疑问:

1. 简直是个杂家。

新儒家

唐代儒家又被重新确立为国家的官方教义。这时候,儒家表现在孟子、荀子、董仲舒等人著作中的活力早已丧失。经典原文具在,注疏甚至更多,可是都不能满足时代的精神兴趣和需要。道家复兴和佛教传入之后,人们变得对于形上学问题,以及超道德价值,或当时称为性命之学的问题,比较有兴趣。关于这些问题的讨论,在儒家经典如《论语》、《孟子》、《中庸》特别是《易经》中,已经不少。可是,这些经典都需要真正是新的解释和发挥,才能解决新时代的问题。

新儒家的主要来源可以追溯到三条思想路线。第一,当然是儒家本身。第二是佛家,包括以禅宗为中介的道家,因为在佛家各宗之中,禅宗在新儒家形成时期是最有影响的。在新儒家看来,禅与佛是同义语;前一章已经讲过,在某种意义上,可以说新儒家是禅宗的合乎逻辑的发展。第三是道教,道教有一个重要成分是阴阳家的宇宙发生论。新儒家的宇宙发生论主要是与这条思想路线联系着。

佛家的最终目的是教人怎样成佛。怎样成佛,是那个时代的人最关心的问题。新儒家的最终目的是教人怎样成为儒家的圣人。佛家的佛与儒家的圣人,区别在于,佛必须在社会和人世间之外提高精神修养,圣人则必须在社会关系之内提高精神修养。

新儒家试图在名教中寻求乐地。寻求快乐,的确是新儒家声称的目标之一。

哲学观点:

1. 怎样成为圣人,是新儒家的主要问题之一,周敦颐的回答是“主静”,他又进一步说“主静”就是“无欲”的状态。

2. 周敦颐提出的怎样成为圣人的方法:自然而生,自然而行。人在本性上根本是善的。因此,他固有的状态,是心中没有私欲的状态,或如周敦颐说的“静虚”状态。应用到行动上,它会引起立即要救孺子的冲动,这类直觉的行动就是周敦颐所说的“动直”。可是,如果这个人不按照他的“第一冲动”而行动,而是停下来想一想,他可能想到,这个孺子是他的仇人之子,不该救他;或者这个孺子是他的友人之子,应该救他。不论是哪一种情况,他都是受“第二私念”即转念所驱使,因而丧失了固有的静虚状态以及随之而有的动直状态。照新儒家的说法,心无欲,则如明镜,总是能够立即客观地反映面前的任何对象。

3. 宇宙发生论:【略】

4. 张载以为,由于宇宙万物都是一气,所以人与其他的物都是同一个伟大身躯的一部分。我们应当事乾(天)如父,事坤(地)如母,把一切人当做自己的兄弟。我们应当推广孝道,通过侍奉宇宙的父母(即乾坤父母)而实行孝道。侍奉宇宙的父母也不需要做不同于平常的事。每一个道德行为,只要对它有觉解,就是一个侍奉宇宙的父母的行为。如果一个人爱别人,不仅是因为他们都是同一个社会的成员,而且是因为他们都是宇宙的父母的孩子,那么他爱别人就不仅是事奉社会,而且同时是事奉整个宇宙的父母了。它将儒家对人生的态度,与佛家、道家、道教对人生的态度,清楚地区别开来。他既不求在此过程以外,如佛家那样追求破除因果,结束生命;又不求长生不老,如道教那样追求修炼身体,尽可能地长留人世。圣人由于觉解宇宙之性,因而知道“生无所得”,“死无所丧”。所以他只求过正常的生活。他活着,就做作为社会一员和作为宇宙一员的义务需要他做的事;一旦死去,他就安息了。原先儒家评定为道德的行为,都获得更高的价值,即超道德的价值。它们本身全都有禅宗称为“妙道”的性质。

5. 程颐的精神修养方法,见于他的名言:“涵养须用敬,进学则在致知。”我们已经知道,程颢也说学者必须首先认识万物本是一体,“识得此理,以诚敬存之”。从此以后,新儒家就以“敬”字为关键,来讲他们的精神修养的方法。于是“敬”字代替了周敦颐所讲的“静”字。在修养的方法论上,以“敬”代“静”,标志着新儒家进一步离开了禅宗。修养的过程需要努力。即使最终目的是无需努力,还是需要最初的努力以达到无需努力的状态。禅宗没有说这一点,周敦颐的“静”字也没有这个意思。可是用了“敬”字,就把努力的观念放到突出的地位了。

程颢(1032—1085)

背景:他们的父亲是周敦颐的朋友、张载的表兄弟。所以他们年少时受过周敦颐的教诲,后来又常与张载进行讨论。还有,他们住的离邵雍不远,时常会见他。

哲学观点:

1. 称赞张载的万物一体,在他看来,与万物合一,是仁的主要特征。

2. 人必须首先觉解他与万物本来是合一的道理。然后,他需要做的一切,不过是把这个道理放在心中,做起事来诚实地聚精会神地遵循着这个道理。这样的功夫积累多了,他就会真正感觉到他与万物合一。【比孟子更多地给予仁以形上学的解释】

3. 在程颢看来,从形上学上说,万物之间有一种内在的联系。孟子所说的“恻隐之心”、“不忍人之心”,都不过是我们与他物之间这种联系的表现。但容易被“私欲”蒙蔽,丧失本来的合一。这时候必须做的,也只是记起自己与万物本来是合一的,并“以诚敬存之”而行动。

4. 圣人也有喜有怒,而且这是很自然的。但是因为他的心“廓然大公”,所以一旦这些情感发生了,它们也不过是宇宙内的客观现象,与他的自我并无特别的联系。他或喜或怒的时候,那也不过是外界当喜当怒之物在他心中引起相应的情感罢了。他的心像一面镜子,可以照出任何东西。这种态度产生的结果是,只要对象消逝了,它所引起的情感也随之消逝了。这样,圣人虽有情,而无累。

陆九渊(1139—1193)

背景:与朱熹是朋友。

哲学观点:

1. 心即理。在朱熹看来,实在有两个世界,一个是抽象的,一个是具体的。在陆九渊看来,实在只有一个世界,它就是心(个人的心)或“心”(宇宙的心)。

王守仁(1473—1529)

背景:为了实行朱熹的教导,有一次他下决心穷竹子的理。他专心致志地“格”竹子这个“物”,格了七天七夜,什么也没有发现,人也累病了。他在极度失望中不得不终于放弃这种尝试。后来,他被朝廷谪贬到中国西南山区的原始生活环境里,有一夜他突然大悟。顿悟的结果,使他对《大学》的中心思想有了新的领会,根据这种领会他重新解释了这部书。就这样,他把心学的学说完成了,系统化了。

哲学观点:

1. 宇宙是一个精神的整体,其中只有一个世界,就是我们自己经验到的这个具体的实际世界。没有,朱熹如此着重强调的、抽象的理世界的地位。

2. 如果没有心,也就没有理。如此,则心是宇宙的立法者,也是一切理的立法者。

3. 一切人,无论善恶,在根本上都有此心,此心相同,私欲并不能完全蒙蔽此心,在我们对事物做出直接的本能的反应时,此心就总是自己把自己显示出来。我们对事物的最初反应,使我们自然而自发地知道是为是,非为非。这种知,是我们本性的表现,王守仁称之为“良知”。我们需要做的一切,不过是遵从这种知的指示,毫不犹豫地前进。

4. 人人都有良知,良知是他本心的表现,通过良知他直接知道是为是、非为非。

5. 致良知不能用佛家沉思默虑的方法。致良知,必须通过处理普通事务的日常经验(也即格物)。

6. 良知所直接指导的是我们意志或思想的伦理方面。它只能告诉我们应该做什么,但是不能告诉我们怎么做。

程颐(1033—1108)

背景:他们的父亲是周敦颐的朋友、张载的表兄弟。所以他们年少时受过周敦颐的教诲,后来又常与张载进行讨论。还有,他们住的离邵雍不远,时常会见他。

哲学观点:

1. 我们所见的宇宙,不仅是气的产物,也是理的产物。事物有不同的种类,是因为气聚时遵循不同的理。

2. “理”是“形而上”的“道”,也可以说是“抽象”的;“器”,程朱指个体事物,是“形而下”的,也可以说是“具体”的。

3. 理是永恒的,不可能加减。全部的理都永恒地在那里,无论实际世界有没有它们的实例,也无论人是否知道它们,它们还是在那里。

4. 须是理会得因何不迁怒。……譬如明镜,好物来时,便见是好;恶物来时,便见是恶;镜何尝有好恶也。(同程颢第4点)

朱熹(1130—1200)

背景:新儒家认为《论语》、《孟子》、《大学》、《中庸》是最重要的课本,将它们编在一起,合称“四书”。朱熹为它们作注,他认为这是他最重要的著作。元仁宗于 1313 年发布命令,以《四书》为国家考试的主课,以朱注为官方解释。朱熹对其他经典的解释,也受到政府同样的认可,凡是希望博得一第的人,都必须遵照朱注来解释这些经典。明、清两朝继续采取这种做法,直到1905 年废科举、兴学校为止。

哲学观点:

1. 形而上者,无形无影是此理。形而下者,有情有状是此器。一切物都有其自己特殊的性,即有理。

2. 理为此物之极,就是说,理是其终极的标准。新儒家用“极”字表示事物最高的理想的原型。

3. 至于宇宙的全体,一定也有一个终极的标准,它是最高的,包括一切的。它包括万物之理的总和,又是万物之理的最高概括。因此它叫做“太极”。

4. 太极不仅是宇宙全体的理的概括,而且同时内在于万物的每个种类的每个个体之中。

5. 理与气无先后之说。

6. 性即理也。这里的性,是人的性,也即人的理。并不是普遍形式的那个理。

7. 理,对于一切人都是一样的;气,使人各不相同。理代表性善,气因为与理想不合,代表性恶。

8. 性与心不同。心和其他个体事物一样,都是理与气合的体现。心与性的区别在于:心是具体的,性是抽象的。心能有活动,如思想和感觉,性则不能。但是只要我们心中发生这样的活动,我们就可以推知在我们性中有相应的理。

9. 我们只有通过具体的,才能知道抽象的;我们只有通过心,才能知道性。

10. 国家也一定有国家之理。

11. 人人,其实是物物,都有一个完整的太极。太极就是万物之理的全体,所以这些理也就在我们内部,只是由于我们的气禀所累,这些理未能明白地显示出来。需要采用的方法,朱熹的和程颐的一样,分两方面:一是“致知”,一是“用敬”。

12. “格物”的目的,是“致”我们对于永恒的理的“知”。

13. 为什么要“用敬”?若不用敬,则格物就很可能不过是一智能练习,而不能达到预期的顿悟的目的。在格物的时候,我们必须心中记着,我们正在做的,是为了见性,是为了擦净珍珠,重放光彩。只有经常想着要悟,才能一朝大悟。这就是用敬的功用。

道家

杨朱(公元前479/381 ~ 公元前371/289)

墨子和孟子之间。

背景:避世而欲洁其身,给自己的退隐,提出一个思想体系。

哲学观点:

1. 为我。

2. 轻物重生。

老子(晚于孔子)

哲学观点:

1. 有名与无名。共相是超乎形象的,但是有名。无名一定是超乎形象的。“道”就是这种“无名”的概念。

2. 天有天之名,地有地之名,每一类事物都有此类之名。有了天,地和万物,接着就有天,地和万物之名。但道无名,一切有名都是由无名而来。

3. 道无名,不可言说,但为了有所言说,只好勉强给它取个代号。即“道”。道根本不是名。

4. 一物生,是一有;万物生,是万有。在能够是万物之前,必先是有。道是万物之所生者,是无,所以无生有。

5. 道生一。道是无,所以一是有。道是太一。

6. 物极必反。

7. 事物变化所遵循的规律。老子把他们叫做常。

8. 道生万物,每个事物都从普遍的道中获得一些东西,就是德。德可以是道德的,也可以是非道德的,一物自然的是什么,就是它的德。

9. 无为。一个人应该把他的作为严格限制在必要的,自然的范围内。寡欲,弃智。理想的国家只有圣人为王。但应该不做事。

疑问:

1. 道是为了支撑无为而至所想出来的,还是无为是为了支撑道?

2. 哪些是应该做的,自然的,如何界定?

庄子(公元前369~公元前286)

背景:过着隐士的生活。是惠施的朋友。

哲学:

1. 自由发展我们的自然本性,可以的使我们得到一种相对的幸福。绝对的信服是通过对事物的自然本性有更高一层的理解而得到的。

2. 为了发展我们自然的本性,就是自由发挥我们自然的能力,也即老子说的德。

3. 万物的自然本性不同,其自然能力也就各不相同。但只有都发挥了自然能力,都是同等幸福的。

4. 以法治天下,就是人为。因为人与人不同,人的自然能力不同,用同一个标准要求就是反自然的。

5. 以理化情。理解到万物的必然性,可以减少为它们受苦。情可以以理和理解抵消。

6. 圣人对万物的自然本性有完全的理解,所以无情。是不为情所乱。他的心就不再受世界变化的影响,可以说得到了绝对的幸福。

7. 获得绝对幸福的人,是至人,神人,圣人。他超越了事物的普通区别,也超越了自己和世界的区别,“我”与“非我”的区别。与道合一。

8. 是非的观念是各自建立在自己有限的观点上的。所有这些观点都是相对的。事物永远在变化,而且有许多变化方面,所以对于同一事物可以有许多观点。只要我们这么说,就是假定有一个站得更高的观点。

9. 照之于天。就是超越有限的观点,即道的观点,看事物。此/彼像是一个循环无尽的圆,但从道的观点看事物的人,就像是站在圆心上,他理解在圆周上运动这一切,但他自己不参与运动,因为他已超越了有限,从一个更高的观点看事物。

10. 从道的观点看,每物就刚好是每物的那个样子;从道的观点看,万物虽不同,可是都统一为一个整体,即“通为一”。“一”是不可以言说的,有所言说,它就变成存在于这个言说的人之外的东西了,它无所不包括的统一性就失去了。

11. “无竟”是得道的人所住之境。他有“一”的知识,也体验到了“一”,他已经忘了事物的一切区别,他的经验里只有混沌的“一”。他是绝对幸福的。

12. 圣人或至人,与“大一”合一,也就是于宇宙合一,宇宙永存,所以圣人永存。

13. 圣人忘记事物之前的区别,是弃知。由无知,到有了知识之后的不知,再到弃知。不是孩童的无知。

疑问:

1. 我们的本性是什么?是好,是坏,哪些本性是自然的?

2. 畏惧生死,该伤心的时候伤心,为什么是不自然呢?

3. 假定有一个站得更高的观点,不也是一个观点么?

4. 言说“一”,为什么就丧失了它的统一性?怎么不能把说的人也包括么?

5. 万物都没有区别的,那为何还要改变万物? 不做饭,不吃饭?

6. “一”,“有”,“道”的关系?

新道家

指的是公元 3 世纪、4 世纪的“玄学”。“玄”是黑色,又有微妙、神秘等意思。《老子》第一章说:“玄之又玄,众妙之门。”所以“玄学”这个名称表明它是道家的继续。

向秀和郭象(约312年卒)-- 主理派

哲学观点:

1. 道是真正的无。老庄也说道是无,但是他们说无是无名。但是向郭注以为,道是真正的无,道“无所不在,而所在皆无也”。照向郭的说法,先秦道家所说的道生万物,不过是说万物自生。先秦道家所说的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也不过是说有生于自己。而向郭的道,才是真正的无。

2. 万物不是任何造物主所造的,可是物与物之间并不是没有关系。关系是存在的,这些关系都是必要的。每一物需要其他的每一物,但是每一物的存在都是为它自己,而不是为其他的任何一物。物与物之间的关系,就像两支同盟国军队之间的关系。每支军队各为它自己的国家而战,同时也帮助了另一支军队,一支军队的胜败不能不影响另一支军队。存在于宇宙的每一事物,需要整个宇宙为其存在的必要条件,可是它的存在并不是直接由任何另外某物造成的。只要一定的条件或环境出现了,一定的物就必然产生。但是这并不是说它们是任何唯一的造物主或个体造成的。在这个意义上,我们可以说,物自生,而不是他物所生。所以物不能不是它已经是的样子。社会现象也是如此,它们都是一定条件或环境的必然结果。【有一种系统论的感觉】

3. 向郭认为宇宙处于不断的变化之中。社会也是处于不断的变化之中。人类的需要都是经常变化的。在某一时代好的制度和道德,在另一时代可能不好。社会随形势而变化。形势变了,制度和道德应当随之而变。新的制度和新的道德应当是自生的,这才自然。新与旧彼此不同是由于它们的时代不同。它们各自适合各自时代的需要,所以彼此并无优劣可言。

4. 社会形势变化了,新的制度和道德就自生了。任它们自己发展,就是顺着天和自然,就是无为,反对它们,固执过时的旧制度和旧道德,就是人和人为,就是有为。

5. 在先秦道家文献中,“圣人”一词有两个意义。一个意义是完全的人(按道家的标准),一个意义是有一切种类知识的人。老庄攻击知识,因之也攻击这后一种圣人。但是由上述可知,向郭没有反对那些是圣人的人。他所反对的是那些企图模仿圣人的人。老庄生来就是老庄,他们的天资就像龙章风姿一样的自然,他们是自然的,都不能认为是有任何知识。只有那些模仿的人才有知识。模仿是错误的,因为第一,模仿是无用的,每件事情都在变;第二,模仿是没有结果的;第三,模仿是有害的。唯一合理的生活方式是“任我”,这也就是实践“无为”。

6. 一个人若能真正“任我”,他已经能够懂得“齐物”即万物同等的道理,能够从更高的观点看万物了。他已经登上了通向混沌一体没有差别的境界的康庄大道。

7. 一个人若能超越事物的差别,他就能享受绝对的自由和绝对的幸福。如果某物只在其有限的范围内自得其乐,则其乐也一定是有限的,相对的。一个关于正真独立的人的故事,他超越有限,而与无限合一。由于他超越有限而与无限同一,所以他“无已”。由于他顺物之性,让万物自得其乐,所以他“无功”。由于他与道合一,而道不可名,所以他“无名”。

8. “道”是真正的“无”。在这个体系中,“天”或“天地”才是最重要的观念。天是万物的总名,所以是一切存在的全体。从天的观点看万物,使自己与天同一,也就是超越万物及其差别,用新道家的话说,就是“超乎形象”。

疑问:

1. 如何算无为,无为会什么会产生新的制度?环境的变化是哪些变化。

2. 这里的道和易传中万物各有自己的道,有什么区别?

主情派

向秀与郭象对于具有超越事物差别之心,“弃彼任我”而生的人,做出了理论的解释。这种人的品格,正是中国的人叫做“风流”的本质。

魏晋的新道家和他们的佛教朋友,以“清谈”出名。清谈的艺术在于,将最精粹的思想,通常就是道家思想,用最精粹的语言,最简洁的语句,表达出来,所以它是很有讲究的,只能在智力水平相当高的朋友之间进行,被人认为是一种最精妙的智力活动。《世说新语》记载了很多这样的清淡,这些记载,生动地描绘了公元3 世纪、4世纪信奉“风流”思想的人物。

《列子》是公元3 世纪的著作。所以《杨朱》篇也一定是这个时期的著作。不代表先秦那个真正的杨朱的思想。

哲学思想:

1. 《杨朱》篇所说的治内,相当于向郭所说的任我;所说的治外,相当于向郭所说的从人。人活着,应当任我,不应当从人。就是说,人活着应当任从他自己的理性或冲动,不应当遵从当时的风俗和道德。任从冲动而生活。

2. 晋人精神,除了追求肉体的快乐外(“杨朱”感兴趣的似乎大都是这些),还要理解“超乎形象”的东西,否则用新道家的话说,这就不够“风流”。具有这种超越感,并以道家学说养心即具有玄心的人,必然对于快乐具有妙赏能力,要求更高雅的快乐,不要求纯肉感的快乐。

3. 新道家强调妙赏能力,有了这种能力,再加上前面提到的自我表现的理论,于是毫不奇怪,道家的许多人随地排遣了他们的情感,又随时产生了这些情感。在绝大多数情况下,他们的动情,倒不在于某种个人的得失,而在于宇宙人生的某些普遍的方面。由于有这种妙赏能力,这些有风流精神的人往往为之感动的事物,其他的普通人也许并不为之感动。他们有情,固然有关于宇宙人生总体的情,也有关于他们自己的个人感触的情。

4. 晋代新道家的人对于性的态度,似乎纯粹是审美的,不是肉感的。

佛学

5 世纪的佛学大师,甚至包括印度来的鸠摩罗什在内,继续使用道家的术语,诸如“有”、“无”、“有为”、“无为”,来表达佛学的观念。这样做与类比解释不同,后者只是语词的表面相似,前者则所用语词与其表达的观念有内在联系。所以从这些著作的内容来判断,作者们继续使用道家术语,并没有造成对佛学的误解或曲解,倒是造成印度佛学与道家哲学的综合,导致中国形式的佛学的建立。

中国佛学的最重要的发展,是企图降低佛教固有的出世性质。禅宗说:“担水砍柴,无非妙道。”说这个话,就是这个企图接近成功了。但是,如我在前一章所说的,他们没有把这个话推到逻辑的结论,就是“事父事君,亦是妙道”。当然,原因也很明显,如果他们真的这样说,他们的教义就不是佛家的教义了,他们就不用出家了。

“宇宙的心”的观念,是印度对中国哲学的贡献。佛教传入以前,中国哲学中只有“心”,没有“宇宙的心”。道家的“道”,虽如老子所说,是“玄之又玄”,可是还不是“宇宙的心”。在本章所讲的时期以后,在中国哲学中,不仅有“心”,而且有“宇宙的心”。

大乘在中国的佛学中获得永久的地位。大乘佛学对中国人影响最大者是它的宇宙的心的概念,以及可以称为它的形上学的负的方法。

哲学观点:

1. 宇宙的一切现象,或者更确切地说,一个有情物的宇宙的一切现象,都是他的心的表现。不论何时,他动,他说,以至于他想,这都是他的心做了点什么,这点什么一定产生它的结果,无论在多么遥远的将来。这个结果就是业的报应。业是因,报是果。一个人的存在,就是一连串的因果造成的。

2. 一个有情物的今生,仅只是这个全过程的一个方面。死不是他的存在的终结,而只是这个过程的另一个方面。这一连串的因果报应,就是“生死轮回”。它是一切有情物的痛苦的主要来源。这一切痛苦,都起于个人对事物本性的根本无知。宇宙的一切事物都是心的表现,所以是虚幻的,暂时的,可是无知的个人还是渴求它们,迷恋它们。这种根本无知,就是“无明”。无明生贪嗔痴恋;由于对于生的贪恋,个人就陷入永恒的生死轮回,万劫不复。要逃脱生死轮回,唯一的希望在于将“无明”换成觉悟,觉悟就是梵语的“菩提”。不再贪恋什么而能避开贪恋的业。个人有了这样的业,其结果就是从生死轮回中解脱出来,这种解脱叫做“涅槃”。

3. 大乘佛学的性宗: 涅槃的状态就是个人与宇宙的心的固有的同一,他是宇宙的心。

空宗,又称为中道宗的

背景:公元5 世纪,在中国的佛教此宗大师之一是鸠摩罗什,他是印度人,出生的国家则在今新疆。他于401 年到长安(今陕西省西安),在此定居,直到413年逝世。他的两个弟子:僧肇和道生。

哲学观点:

1. 二谛义:有普通意义的道理,即“俗谛”;有高级意义的道理,即“真谛”。它进一步认为,不仅有这两种道理,而且都存在于不同的层次上。于是低一层次的真谛,在高一层次就只是俗谛。

2. 三个层次二谛:第一层:普通人以万物为实“有”,而不知“无”。诸佛告诉他们,万物实际上都是“无”、“空”。在这个层次上,说万物是“有”,这是俗谛;说万物是“无”,这是真谛。第二层:说万物是“有”与说万物是“无”,都同样是俗谛(例,你开始毁桌子,你所想毁的桌子已经停止存在了)。理解万物非有非无(不片面的中道)。这是真谛。第三层:说“中道”在于不片面(即非有非无),意味着进行区别。而一切区别的本身就是片面的。真谛就在于说:万物非有非无,而又非非有非非无;中道不片面,而又非不片面。

3. 一切都否定了,包括否定这个“否定一切”,就可以达到庄子哲学中相同的境界,就是忘了一切,连这个“忘了一切”也忘了。这种状态,庄子称之为“坐忘”,佛家称之为“涅槃”。我们不可以问佛教此宗,涅槃状态确切的是什么,因为,照它说的,达到第三层次的真谛,就什么也不能说了。

僧肇(384—414)

背景:他先研究老庄,后来成为鸠摩罗什的弟子。

哲学观点:

1. 万物每刻都在变化。在任何特定的时刻存在的任何事物,实际上是这个时刻的新事物,与过去存在的这个事物,不是同一个事物。梵志每时每刻存在着。此刻的梵志不是从过去来的梵志;过去的梵志,不是从现在回到过去的梵志。从每物每时变化来看,我们说有动而无静;从每物此时尚在来看,我们说有静而无动。

2. 僧肇的理论,具体化了第二层次的二谛。在这个层次上,说万物是有是静,说万物是无是动,都是俗谛。说万物非有非无,非动非静,是真谛。

3. 僧肇具体化了第三层次即最高层次的二谛。僧肇把“般若”描写成圣智,可是他又说圣智实际上是无知。因为要知某一事物,就要选出这个事物的某一性质,以此性质作为知的对象。但是圣智是要知“无”,它“超乎形象”,没有性质,所以“无”根本不能成为知的对象。要知“无”,只有与“无”同一。这种与“无”同一的状态,就叫做涅槃。涅槃和般若,是一件事情的两个方面。正如涅槃不是可知之物,般若是不知之知。所以在第三层次上,什么也不能说,只有保持静默。

道生(434 年卒)

背景:他学识渊博,颖悟而雄辩,据说讲起佛学来,顽石为之点头。晚年在庐山讲学,庐山是当时佛学中心,高僧如道安(385 年卒)、慧远(416 年卒)都在那里讲过学。道生提出许多理论,又新又革命,曾被一些保守的和尚赶出了南京。

哲学观点:

1. 善不受报。其总的思想是,将道家“无为”、“无心”的观念应用于形上学。无为的意思并不是真正无所作为,而是无心而为。只要遵循无为、无心的原则,对于物也就无所贪恋迷执,即使从事各种活动,也是如此。既然“业”而受报,是由于贪恋和迷执,现在没有贪恋和迷执,当然“业”不受报了。

2.顿悟成佛,与渐修成佛的理论相对立。成佛就是与“无”同一,也可以说是与宇宙的心同一。由于“无”“超乎形象”,“无”自身不是一“物”,所以它不可能分成若干部分。因此不可能今天修得它的一部分,明天修得它的另一部分。同一,就是与其全体同一。少了任何一点,就不是同一。

3.一切众生,莫不是佛,亦皆涅槃。即每个有感觉的生物都有佛性,或宇宙的心。众生都有佛性,只是不认识自己有佛性。这就是“无明”。这种“无明”使之陷入生死轮回。因此他必须首先认识到他有佛性,佛性是他本性里面本有的,然后通过学习和修行,自己“见”自己的佛性。这个“见”便是顿悟,因为佛性不可分,他只能见其全体,或是毫无所见。这样的“见”也就意味着与佛性同一,因为佛性不是可以从外面看见的东西。

4. 涅槃并不是外在于、迥异于生死轮回,佛性也不是外在于、迥异于现象世界。一旦顿悟,后者立刻就是前者。道生的佛无“净土”论的意思。佛的世界,就正在眼前的这个世界之中。有些人,由于“无明”,只见现象世界,不见佛性的实在性。另有些人,由于觉悟,见到佛性,但是这个佛性仍然是现象世界。这两种人所见的都是同一个东西,但是觉悟的人所见的,与无明的人所见的,具有完全不同的意义。

5. 中国哲学的传统,把用词叫做“言筌”。按照这个传统,最好的言说是“不落言筌”的言说。在“二谛义”中,到了第三层次,简直无可言说。在第三层次,也就没有落入言筌的危险。可是道生说到佛性时,他几乎落入言筌,因为他把它说成了“心”,他给人一种印象:定义的限制还可以加之于它。在这方面,他是受了《涅槃经》的影响;《涅槃经》很强调佛性,所以他接近性宗(“宇宙的心”宗)。

禅宗

达摩于梁武帝时,约 520 年至 526年,到中国,为中国禅宗的初祖。达摩将心传传给慧可(486—593),为中国禅宗二祖。如此传到五祖弘忍(605—675),他有两个大弟子,分裂为南北二宗。神秀(706 年卒)创北宗,慧能(638—713)创南宗。南宗不久超过了北宗,慧能被认为六祖。禅宗后来一切有影响的派别,都说它们是慧能的弟子们传下来的。

哲学观点:

1. 空宗所谓的第三层真谛,禅宗谓之为“第一义”。所以第一义,按它的本性,就是不可说的。

2. 有一些禅师,用静默来表示无,即第一义。

3. 第一义的知识是不知之知;所以修行的方法也是不修之修。因此照禅宗所说,为了成佛,最好的修行方法,是不做任何修行,就是不修之修。有修之修,是有心的作为,就是有为。有为当然也能产生某种良好效果,但是不能长久。不造新业,并不是不做任何事,而是做事以无心。因此最好的修行方法就是以无心做事。这正是道家所说的“无为”和“无心”。以无心做事,就是自然地做事,自然地生活。所以修行的道路,就是要充分相信自己,其他一切放下,不必于日用平常行事外,别有用功,别有修行。这就是不用功的用功,也就是禅师们所说的不修之修。

4. 在开始的时候,需要努力,其目的是无须努力;需要有心,其目的是无心;正像为了忘记,先需要记住必须忘记。可是后来时候一到,就必须抛弃努力,达到无须努力;抛弃有心,达到无心;正像终于忘记了记住必须忘记。所以不修之修本身就是一种修,正如不知之知本身也是一种知。这样的知,不同于原来的无明;不修之修,也不同于原来的自然。因为原来的无明和自然,都是自然的产物;而不知之知,不修之修,都是精神的创造。

5. 修行,不论多么长久,本身只是一种准备工作。为了成佛,这种修行必须达到高峰,就是顿悟,如在前一章描述的,它好比飞跃。只有发生飞跃之后才能成佛。这样的飞跃,禅师们常常叫做“见道”。

6. 圣人的生活,无异于平常人的生活;圣人做的事,也就是平常人做的事。他自迷而悟,从凡入圣。入圣之后,又必须从圣再入凡。

名家

惠施(公元前350~公元前260) 公孙龙(鼎盛期公元前284~公元前259)

名实论。例:这是桌子。(这是实,桌子是名)

惠施和公孙龙代表名家中的2种趋向:一种是强调实的相对性。一种强调名的绝对性。

背景:源于辩师,惠施和公孙龙,他们都与当时的法律活动有关。惠施曾任魏惠王的相,庄子与他是好友。

惠施哲学观点:

1. 至大无外,谓之大一;至小无内,谓之小一。 大一/小一,都是名,是绝对的。

2. 我们若以“万有”为一个普遍的类,那万物都是相同的,因为它们都是“万有”。所万物彼此相同,又说万物彼此相异,都是相对的。

公孙龙的哲学观点:

1. 白马非马。马是形,白是色,色和形不同;马和白马的外延不同,求马,黄黑马皆可;马的共相是一切马的本质属性,与白马的共性不同。

2. 离坚白。坚用手感觉,白用眼感觉,所以坚白分离。

3. 指物论。物表示具体的个别的物,指表示抽象的共相。

疑问:

1. 坚白为什么不可以统一,感觉为何一定要分开能,同时用视觉和触摸为什么不形,而且确实有实物是坚白共存的?

墨家

墨子(公元前479 ?~公元前381 ?)

孔子是古代文化的辩护者,墨子则是它的批判者。

背景:源于军事专家的侠士。和儒一样,原本都是上层阶级。到了后来,儒仍然大多处于上层或者中层阶级,而侠更多的是出身于下层阶级。古代礼乐之类的社会活动完全限于贵族,对下层阶级来讲都是奢侈品,毫无实用价值。墨者组成了一个能够进行军事行动的团体,纪律严格。

哲学观点:

1. 信鬼神

2. 仁,义,是兼爱的意思。为天下兴利除害,所以应该兼爱。

3. 国家和国君的来源,一部分是人名的意志(从无政府状态中拯救出来),一部分是天帝的意志。国家和国君有绝对的权威,监督人民兼爱。

疑问:

1. 同样小时候都很穷,为什么孔子支持中上层阶级的传统,墨子不支持?

2. 信鬼神,是为了让人兼爱利天下。

3. 不信鬼神,也有国家、权利的压迫要求大家兼爱。

4. 绝对的服从,和墨子这个体系也是相符合的。军事里面,爱兵入子,绝对服从,也是兼爱的一种理念?

后期墨家

哲学观点:

1. 人都有所以知的能力,但必须接触知的对象,才成为知识。感官传入的外界事物印象,还需要心加以解释。

2. 知识分类。按来源分:亲身经验;权威传授;推论。按认识的对象分:名的知识;实的知识;相合的知识(名与实的匹配);行为的知识(如何做具体的事)。

3. 类似西方逻辑学的演绎法和归纳法。

4. 赞同墨子的功利主义哲学。利是义的本质。利,所得而喜也。(享乐主义哲学)

5. 爱部分人,不能说他不爱人。但若害了某些人,就是不爱人。

疑问:

1. 墨家的哲学观点咋演化成这样了。

2. 利是群里的利,还是个人的利。如何衡量利的大小。

阴阳家

背景:周朝头几百年,每个贵族有这些术数的世袭专家,以备有大事的时候顾问。随着封建制的解体,失去了世袭职位,流散全国,在民众中继续操业。这时候他们就被称为“方士”。

在《洪范》里,我们看到,五行的观念还是粗糙的。《洪范》的作者说到五行的时候,所想的仍然是实际的物,如水、火等,而不是以五者为名的抽象的力,如后人所讲的五行那样。作者还告诉我们,人类世界和自然世界是互相关联的,君主方面的恶行就导致自然界异常现象的出现。这个学说,被后来的阴阳家大为发展了,叫做“天人感应论”。有两种学说进一步解释了这种感应的原因。一种是目的论的。它认为君主方面的恶行,使“天”发怒。这种怒造成异常的自然现象,代表着“天”给君主的警告。另一种是机械论的。它认为君主的恶行自动造成自然界的混乱,因而机械地产生异常现象。全宇宙是一个机械结构。它的一部分出了毛病,其他部分也必然机械地受到影响。这种学说代表了阴阳家的科学精神,而前一种学说则反映了阴阳家的术数根源。

《洪范》 公元前4世纪或前3 世纪内

哲学观点:

1. 五行。5种动态的相互作用力。水火木金土。

《月令》最初见于公元前3 世纪末的《吕氏春秋》,后来又载入《礼记》

哲学观点:

1. 夏季配南方;冬季配北方;春季配东方,因为东方是日出的方向;秋季配西方,因为西方是日落的方向。昼夜变化是四季变化的小型表现。早晨是春季,中午是夏季,傍晚是秋季,夜间是冬季。由于位于北半球,古代中国人十分自然地以为南方是热的方向,北方是冷的方向。

2. 火对应热,所以是夏,对应南方。水对应冷,所以是冬,对应北方。木对应春季(万木生长),对应东方。金与秋季都有肃杀的性质,对应西方。土是中心。

3. 阴阳家试图用这样的宇宙论,既从时间又从空间解释自然现象,还进一步认为这些现象与人类行为密切联系。所以《月令》做出规定,天子应当按月做哪些事,才符合名义。

邹衍(公元前3世纪)在孟子之后不久

哲学观点:

1. 阴阳家认为,五行按一定顺序,相生相克。他们还认为,四季的顺序,与五行相生的顺序是一致的。木盛于春,木生火,火盛于夏。火生土,土盛于中央;土生金,金盛于秋;金生水,水盛于冬;水又生木,木盛于春。

2. 朝代的顺序,也是和五行的自然顺序一致的。

《易传》

哲学观点:

1. 阴阳二道互相作用,产生宇宙一切现象。五行学说解释了宇宙的结构,但是没有解释宇宙的起源。阴阳学说解释了宇宙起源。

2. 各卦中的连线是阳的符号,断线是阴的符号。乾卦、坤卦分别纯粹由连线、断线组成,所以各是阳、阴的典范。乾坤结合而生其余六卦,这种过程,也就是阴阳结合而生天下万物这种过程的象征。阴阳结合而生万物,与男女结合而生生物,是相似的。

疑问:

1. 为什么会提五行?另外为什么是五?

2. 阴阳和五行有什么关系?

韩非(公元前~公元前 233)和法家

背景:许多大国诸侯,尽管名义上归中央的周天子管辖,实际上是半独立的;各国之内,也有许多大夫之“家”是半独立的。因为都是亲属或亲戚,这些封建领主保持着社会的、外交的接触,如果有什么事情要处理,也都遵循他们不成文的“君子协定”。这就是说,他们是遵礼而行。天子、诸侯高高在上,不直接与百姓打交道。这样的事情交给大夫们处理,每个大夫统治着自己领地内的百姓。大夫的领地通常都不大,人口也有限。所以贵族们统治他们的百姓,在很大程度上是以个人为基础。于是采用刑罚,以保证百姓服从。我们可以看出,在先秦封建社会,人的关系,无论尊卑,都是靠个人影响和个人接触来维持的。

周朝的后几百年,封建社会制度逐步解体,社会发生了深远的变化。君子和小人的社会区别不再是绝对的了。社会各阶级原有的固定性,被打破了。随着时间的推移,通过侵略和征服,大国的领土越来越大了。为了进行战争,准备战争,这些国家需要一个强有力的政府,也就是权力高度集中的政府,其结果就是政府的机构和功能比以前越来越复杂得多了。自孔子以来诸子百家共同努力解决的就是这些问题。可是他们提出的解决方案,多是不够现实的,不能实行的。各国诸侯需要的不是对百姓行仁政的理想纲领,而是如何应付他们的政府所面临的新情况的现实方法。法术之士提出了治理大国的法术。这些法术把权力高度集中于国君一人之手。更进一步,将他们的法术理论化,做出理论的表述,于是构成了法家的思想。由此可见,把法家思想与法律和审判联系起来,是错误的。用现代的术语说,法家所讲的是组织和领导的理论和方法。谁若想组织人民,充当领袖,谁就会发现法家的理论与实践仍然很有教益,很有用处,但是有一条,就是他一定要愿意走极权主义的路线。

韩非背景:韩国的公子。在他以前,法家已经有三派,各有自己的思想路线。是荀子的学生。

哲学观点:

1. 韩非前3派。一派以慎到为首。慎到与孟子同时,他以“势”(权利)为政治和治术的最重要的因素。另一派以申不害(死于公元前337 年)为首,申不害强调“术”是最重要的因素(指办事、用人的方法和艺术,也就是政治手腕)。再一派以商鞅(死于公元前338年)为首,商鞅又称商君,最重视“法”(法律,法制)

2. 韩非认为,这三者都是不可缺少的。

3. 韩非: 古人有德是因为资源充足,但现在人多了,出现了全新的问题,只有用全新的方案才能解决。

4. 韩非: 治国之道先立法,君主就这样用法用势治民,然后利用术(用人之道),来帮君主立法,和监督百姓。

5. 只要君主赏罚严明,不称职的人就再也不敢任职了。

6. 赏、罚,韩非叫做君主的“二柄”。二柄之所以有效,是由于人性趋利而避害。韩非相信其老师的人性恶。

7. 韩非和法家认为,君主必需具备一种大德,就是顺随无为的过程。他自己应当无为,让别人替他无不为。

疑问:

1. 完全是法治,道德的方面?

2. 如果君主有问题了,谁该为君?

3. 君的势来自哪里,为什么要支持君主?

中国哲学简史 读书笔记相关推荐

  1. 中国哲学简史学习笔记

    1.哲学的任务是什么?我在第一章曾提出,按照中国哲学的传统,它的任务不是增加关于实际的积极的知识,而是提高人的精神境界. 2.<世说>有一则说:"王子猷居山阴,夜大雪,眠觉,开室 ...

  2. 读书笔记:《中国哲学简史》

    <中国哲学简史> -- 冯友兰 文化的融合,思想的碰撞,不断的思考和反思造就了一代又一代的宗师,以及传承不断的理论思想. 文明求同,文化求异. 人必须先说很多话,然后保持表默. 新儒家是儒 ...

  3. 读书:冯友兰的《中国哲学简史》

    差不多两年前,读<朴槿惠自传>时知道了冯友兰先生的<中国哲学简史>,所有就买了这本书.小编喜欢买书,买的书很杂乱,主题门类各式各样.另外,相对于活人写的书,小编更倾向于死人写的 ...

  4. 为什么哲学是最难的学科_浅谈《中国哲学简史》:学了一辈子说话,哲学为何让我们保持沉默...

    "人必须先说很多话,然后保持沉默." 这是冯友兰老先生在<中国哲学简史>中,说的最后一句话. 很多人或许会问,哲学不就是研究各种事物的普遍关系的学科么?那应该更要多说多 ...

  5. 中国哲学简史10-道家第三阶段:庄子

    中国哲学简史10-道家第三阶段:庄子  (哲学) Manager 发表于:2005-03-25 09:42:34 道家第三阶段:庄子 庄子(公元前约369一前约286年),姓庄,名周,可算是先秦的 ...

  6. 读冯友兰之《中国哲学简史》

    冯友兰. 中国哲学简史. ISBN: 978-7-301-21569-2 从内容上看,这本书是冯友兰的<中国哲学史>的精简.但实际上这本书的写法和<中国哲学史>完全不同.这本书 ...

  7. 《半小时漫画中国哲学史》——读书笔记

    百家争鸣社会背景 敬德保民,以德配天.--周公旦 轴心时代:我国百家争鸣时,古印度出现释迦牟尼,古印度出现 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士多德 (铁犁牛耕-->生产力up---> 闲的,思考,哲 ...

  8. 《科学哲学》读书笔记

    这几天看了萨米尔奥卡沙编著的<科学哲学>后收获很多.以前想不通的地方都有了合理的解释,故写下这篇读书笔记. 一.什么是科学? 现在在这个知识大爆炸的年代,伪科学,民科大行其道.那么什么是科 ...

  9. 哲学导论--读书笔记

    看了前两章... 随手做个笔记... 哲学.宗教和科学一直都是紧密相关的.它们虽然各有侧重,但目标都是一样的,那就是强调思想和认识的重要性,强调理解我们这个世界,从某种更宏观的甚至是从宇宙的角度来审视 ...

  10. 3分钟了解未来会发生什么-未来简史读书笔记

    上周拜读了未来简史这本书,书中透着都未来的担忧,未来会是大数据和人工智能的时代,与其抱残守缺,不如拥抱这个时代. 纵观全书,作者对关于未来的3个问题做了回答. 1. 未来人类的新议题是什么 随着科技的 ...

最新文章

  1. 新版CCNP中文版教材--ISCW
  2. spring--源码分析
  3. python安装第三方库速度慢的解决方法
  4. 网页前端套java数据_【java】网页/移动前端需要的数据,最好一个接口包含所有数据么?...
  5. 使用python对redis备份zset
  6. anaconda中自带的qtdesigner做界面
  7. java怎么实现两个对象内容的交换
  8. css3制作八棱锥_CSS3制作各种形状图像
  9. 使用python画二元二次函数(笔记)
  10. python苹果手机照片导入电脑_通过python获取苹果手机备份文件中的照片,视频等信息采集...
  11. 拍牌神器是怎样炼成的(二)--- 键鼠模拟之AutoIt
  12. java对接快递单号查询自动识别api接口,调用代码示例
  13. SyntaxError: invalid syntax解决方案
  14. 任务栏的图标变成白色
  15. 小程序验证身份证号、验证手机号方法
  16. Apache Hudi的编译及安装
  17. 【翻译】Visual Place Recognition_ A Survey视觉场景识别综述【四】
  18. 单片机双字节数乘法运算实验_单片机入门——单片机的基本构成及工作原理(1)...
  19. 关东升给的ios学习路线图(可以借鉴)
  20. python毕业设计基于django框架的个人博客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毕设参考

热门文章

  1. Office 2016 首要事项一点就停止工作
  2. fastlane 项目管理_在fastlane上获取您的android项目
  3. 微信小程序获取用户收货地址
  4. 学术写作 系列1 HOW TO WRITE AN INTRODUCTION
  5. Java面试题!mysql格式化查询结果
  6. Bn层之前的卷积层不需要加偏执
  7. HTML5学习第6篇—video:自己实现video的播放控件(添加样式版)
  8. dns配置异常怎么修复_电脑出现dns错误不能上网怎么办?dns错误修复方法
  9. TIC TAC TOE 井字游戏
  10. 台式机计算机无线开关在哪,电脑无线wifi开关在哪里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