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题思路1“降低次方和次元”

所谓次方,就是例子当中x上面的n:

x n

同理,x 3 就是3次方x 4 就是4次方。

降低次方的目的之一,就是让运算变得更轻松。

比如说,我们将(a+b) n 进行展开:

可以看出,随着次方的升高,整个运算就变得更加复杂。反过来,如果能够降低次方,那么复杂的问题一下子就变得简单了。到底在怎样的情况下能够降低次方呢?我们拿“1开3次方”来举例子。

1开3次方

所谓1开3次方,指的是某数的3次方等于1,也就是:

x 3 =1 ……①

当然了,x=1是1开3次方的解之一。但并非唯一的解。在接着往下说之前,我们先来复习一下因数分解的公式。

【因数分解的公式】

a 3 -b 3 =(a-b)(a 2 +ab+b 2 )

让我们来确认一下这个公式,等号右边是不是真的等于左边。

我们对算式①进行移项,将等号右边的1移到左边来,得出:

x 3 -1=0

然后我们按照上面因数分解的公式进行变形,得出:

也就是:

(关于AB=0这个话题,我们等到后面“解题思路5”这个章节再来详细讨论。)

x-1=0的解,就是x=1。而x 2 +x+1=0,很遗憾,这里不能再因数分解了,于是我们只好用2次公式来求解。

【2次公式】

当ax 2 +bx+c=0的时候:

由于x 2 +x+1=0,那么:

虽然

面是个负数,但是请大家不必惊讶。我们还准备了虚数单位i来应对这种情况。所谓虚数单位i,就是当某数的2次方为负数(我们将它称为虚数)的时候,所给出的定义。

【虚数单位i】

i 2 =-1

在这里,我们代入虚数i,使得

=

=

,那么先前的2次方程式的解为:

感谢大家的配合,能够一直耐心的读到这个地方。现在我们搞明白了一点,1开3次方之后,得出的解除了等于1之外,还有一个非常复杂的数字。那么,对于这个复杂的数字

,我们是不是还要再求出它的2次方,甚至是5次方?

我可不想面对那么麻烦的运算。于是,我们就想办法降低次方。

那我们假设:

(ω是希腊字母,读作“欧米茄”,而不是英文中的w),假设ω是上述2次方程式x 2 +x+1=0的解,那么,我们将ω代入方程式,就可以得出:

ω 2 +ω+1=0

然后再将它进行如下变形:

ω 2 =-ω-1

另外,由于ω就是一开始的x 3 =1的解,那么,我们将ω代入到x 3 =1当中,就可以得出:

ω 3 =1

我们再把这两个方程式放在一起,得出,

接下来就是关键部分了!

在☆号联立方程式中,上面一个方程式,等号左边为2次方,右边为1次方;下面一个方程式,等号左边为3次方,右边为0次方(常数项)。

也就是说,我们降低了☆号联立方程式的次方!比方说,我们来算一下ω的4次方。就能够用到☆号联立方程式:

这样一来,运算变得相当简单。那么,ω的11次方又是多少呢?也可以运用☆号联立方程式,将它变成1次方程式:

按照这个模式,我们再来算一下ω的30次方又是多少呢?同样是运用☆号联立方程式,降低它的次方:

像这样,运用☆号联立方程式来对ω进行运算,那么不管遇到怎么样的情况,我们都可以降低它的次方,使它变成1次方程式或者常数项。

最难得的是,我们可以把之前的复杂数字代入到ω当中,进行进一步的运算。根据前面所算出的结果,我们可以得出:

我们可以看得出,等号左边非常复杂,但是等号右边的计算,就变得十分轻松。这就是降低次方的乐趣所在。

除了在1开3次方(ω)当中我们运用到了降低次方的思路以外。“陪集定理”“三角函数的半角公式”,还有“哈密尔顿定理”,也都运用到了这种思路。

在几何图形当中,同样可以降低“次元”

前面我们说到了次方,现在我们要说另外一个“次”,那就是“次元”。在几何图形,特别是立体图形当中要降低次元,这一点非常重要。,让我们来看一下如下图形:

这是一个长方体。我们把这种图称之为草图。

实际上,当我们看到这个图形,就能够辨认出它是一个“长方体”,这完全是教育的功劳。换一种说法,我们实际上已经被教育“洗脑”了。如果你把这个图形给那些没受过算术、数学教育的人来看,他们就不会认为这是一个长方体。为什么呢?因为长方体的每一个角都应该是直角,而这张图上面,没有哪一个角是直角。当我们把3次元(空间)的物体落在2次元(平面)上的时候,图形自然就会发生扭曲。

所以,当我们遇到立体几何问题的时候,如果按照这样的草图来思考,就容易产生错觉。本来应该是相同长度的两条边,就会显得不一样长;本来应该是直角,看上去就不是直角。那么,应该怎么办呢?

让我们来考虑一下能不能降低它的次元。 把3次元变成2次元,也就是说,找出空间图形当中关键部分,然后把它画在平面图上。这样的平面图看上去没有不实的地方,我们可以根据它来思考问题。也就是说,降低图形的次元,会让问题变得容易许多。

我们来看一个例题。

解这道题,最重要的就是从图形当中把四边形MHFN给提取出来,画成平面图。这时候,你是否能够看出MH和NF的长度是相等的?

如果仅仅是看这张草图的话,也许有人会产生错觉,误以为MH和NF的长度是不等的。但是,如果画出正方形DHGC和正方形BFGC的平面图,我们就能看出M和N分别为CD和BC两条边上的中点。如此一来,MH=NF就一目了然了。

由此我们可以画出MHFN的平面图,因为MH=NF,也就是说,MHFN是一个等边梯形。

这样一来,我们就可以运用勾股定理计算它的面积。首先我们可以算出MN的长度。如果画出△MNC的平面图,再运用勾股定理的话,就很容易算出来:

接下来,可以按照画△MNC的方式画出△HFG,它的边长是△MNC的2倍。

然后我们再画出MHFN的平面图:

在这里,HI和JF是同样的长度,所以:

由于梯形的面积为:

(上底+下底)×高÷2

因此,我们只要知道高度(MI和NJ的长度),就能够得出MHFN的面积。

在这里,△MIH是直角三角形,那我们就可以运用勾股定理来计算。但是,要想计算MI的长度,就必须先计算MH的长度。那么,我们就要从正方体的草图当中提取出△DHM。提取出来之后,就能看出这也是一个直角三角形。

至此,我们就可以计算MI的长度了。

Mh 2 =HI 2 +MI 2

我们将MH=

,HI=

代入到算式当中,得出梯形的高度为:

最后,梯形MHFN的面积:

在整个运算的过程当中,我们要注意的重点就是 从草图当中提取出几个平面图。 通过降低次元,我们把3次元的草图变成2次元的平面图,这样运算就会变得轻松。

今后,当你感觉计算困难的时候或者是把握不了立体图形的时候,不妨想一想:能不能降低次方或次元?

本文由初中化学大师原创,欢迎关注,一起涨知识!

允许非盈利性引用,并请注明出处:“转载自初中化学大师”字样,以尊重作者的劳动成果

简单实现x的n次方pta_数学学霸的解题思路1“降低次方和次元”相关推荐

  1. 2022年高教社杯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解题思路

    2022年高教社杯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试题和最新解题思路,文末可领取各题最新的解题思路和方法. 1. 试题 A 题 波浪能最大输出功率设计 随着经济和社会的发展,人类面临能源需求和环境污染的双重挑战 ...

  2. 数学建模竞赛解题思路

    文章目录 A题 图像边缘分析与应用 题目 B题 热光伏技术中热辐射器的优化设计 题目 C题 生态保护的建设及其对环境影响的评价 题目 如下是数模团队针对2021赛(杯数学建模竞赛)所写的选题建议,希望 ...

  3. 小学数学典型应用题解题思路及方法(一)

    这是一篇对小学常见应用题解题思路和方法的总结,并分成30类汇编,不仅列出方法.定义.公式及解题思路,并对每个知识点进行了举例解析,以图片形式呈现给各位家长,值得收藏和复习,尤其对小升初学生帮助很大.今 ...

  4. 排队问题解题思路_教育随笔|数学之排队问题

    小学一年级上册的教材中就已经涉及到"两人之间有几人"的问题,但是对于低年级的学生而言,只学习了20以内的数及其加减法,如何让小学生能更好的理解和掌握这一问题,老师光靠一张嘴和一支粉 ...

  5. 排队问题解题思路_高考文科数学是最“拉分”的!6种题型分析与10大解题方法...

    我回来啦~~好多天没更了. 最近私信挺多的,很多人跟我说学习毫无章法,总是高投入低产出,大量的时间.精力投入,成绩却不见起色.包括当年我自己上高中的时候,也是这样. 问题其实就是上课听懂了.但是一做题 ...

  6. 排队问题解题思路_青岛版二年级数学下册8.2除加除减解决问题微课视频辅导+练习...

    (视频最大化,横屏观看,视觉效果更佳哦!) 课后作业 先 思 考 再 看 答 案 1.34-15÷3=29(元) 答:一件上衣比一双袜子贵29元. 2.48÷6+48=56(只) 答:小香的奶奶一共养 ...

  7. a as as big rat_干货!A Level数学大考攻略:冲刺A*的8大解题思路、8个失分大坑

    CAIE和爱德思的A Level考试正在进行时! 身处考试周的同学们,是不是有点小紧张? 如何你恰好看到了这篇文章 那么恭喜你 这次A Level数学考试 你的分数有机会再涨! PS. 只想看A*攻略 ...

  8. 用计算机算术表白,数学学霸的表白,你能看懂几句?

    原标题:数学学霸的表白,你能看懂几句? 我们的心就是一个圆形, 因为它们的离心率永远为零. 我对你的思念就是一个循环小数, 一遍一遍,执迷不悟. 我们就是抛物线,你是焦点,我是准线, 你想我有多深,我 ...

  9. 数学速算法_小学数学必考应用题解题思路及方法大汇总(附各年级练习题及答案)...

    长按二维码关注 小学数学学习不一定要死盯着书本,学习不是照着书背记就能学好,学习是要灵活的运用.运用的越多,掌握的就越牢靠! 应用题,可以说是小学数学中的半壁江山.做不好应用题的孩子,不止是数学成绩很 ...

最新文章

  1. Python DataFrame导出CSV、数据库
  2. 电脑不能上网win7 解决办法
  3. ORA-12505, TNS:listener does not currently know of SID given in connect descriptor异常
  4. This in JavaScript
  5. 适合pythonpandas的软件_11个Python Pandas小技巧让你的工作更高效(附代码实例)
  6. [转载] Python3.X之——卷积计算
  7. php 框架_八大PHP开源框架(PHP开发必藏哟)
  8. mysql 未发现数据源名称并且未指定默认驱动程序_SQLSERVER 链接 MYSQL 的 两种方法 及 未发现数据源名称并且未指定默认驱动程序 处理办法...
  9. STC单片机使用RS485下载程序方法
  10. hadoop视频教程下载链接汇总
  11. 希尔密码(原理+代码)
  12. MATLAB常用的滤波函数比较:均值滤波 和 中值滤波
  13. Python基础阶段:体脂率计算练习
  14. HTML制作简单的页面
  15. win7与internet时间同步出错_win7系统时间不同步怎么办|win7系统时间同步出错的解决方法...
  16. 直线/曲线检测:Randon变换与Hough变换
  17. 计算机二级前两周,知道这些,计算机二级两周够了
  18. 【路径规划】基于遗传算法求解多中心VRP问题matlab源码
  19. 信息奥赛一本通1312:【例3.4】昆虫繁殖
  20. stm32语音识别文字显示_STM32实现孤立词语音识别系统

热门文章

  1. Dynamips使用说明
  2. HTML/CSS 练习
  3. Redis cluster集群:原理及搭建
  4. Jenkins pipeline+Maven+Gitlab
  5. web前端基础之JS
  6. unity--------------------四元数的旋转与原理
  7. set UVA 11136 Hoax or what
  8. 28 个必备的 Linux 命令行工具
  9. corntab定时执行任务
  10. Ubuntu系统日志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