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u Cao ,「学习方法」是个伪命题
玉某人、冷峻、淡之 等人赞同

有个TED演讲简直是为这个问题量身订做的。

The first 20 hours-How to learn Anything. Josh Kaufman at TEDxCSU

首先,可能有些地方中文表达不够精到,所以我会尽量听写引用原文,同时引用原文之后尽量用中文过渡,方便英文不太好的知友理解,英文好的知友可以直接拉到末尾,有Youtube链接,同时我也Down了高清的下来放Youku了,Josh Kaufman演讲极有感染力,你们就不用听我废话了。

同时我也会在我自己深有体会的point加上自己的理解,见笑了。

首先作者澄清了一件事:

what outlier actually say is:it takes 10000 hours to get to the top of an ultra competitive field in a very narrow subject. Thats what that means.

but here is what happened.
After outlier came out, 10000 hours rule was everywhere.
but the message, it takes 10000 hours to get to the top of an ultra competitive field became it takes 10000 hours to become an expert,which became it takes 10000 hours to become good,which became it takes 10000 hours to learn.
But its not true.

就是10000小时理论其实是你需要花10000小时才能做到极致,做到行业顶尖,后来却被理解成需要花10000小时去学习。

然后就是我们耳熟能详的理论了,学习时间和学习效果有边际效用递减的关系。

Josh 通过实践,发现:

if you put 20 hours of focused deliberate practice into whatever you want to learn. you would be shocked how good you are.

你想学什么技能,只要你有规划,用心思的投入20小时左右去学,你会被自己的表现震惊的。

然后就是重点了。

There is way to practice intelligently,There is way to practice efficiently that will make sure you invest those 20 hours in the most effective way you possibly can.

(因为知乎技术宅众多,以下我就结合我5 hour从零自学PS学到基本满足我需求的程度的经历来理解Josh的理论好了,方便大家理解)


1.Deconstruct the skill.

  1. 想明白你真的想学的是什么?
  2. 很多我们想学的skill,其实是很多小一点的skill的集合。每个小部分都有自己的要求。如果你能想明白这些小的skill里面,那些小的skill能帮助你达到你的目标,你就可以先学习这些小的skill,如果你能先学会这些最重要的东西,你就能在最短的时间提升自己的表现。

例子来了:

我学习PS的时候,其实主要需求是做海报,偶尔PPT展示需要做几张图,自己有时候参加各种东西做project需要做logo等,参加项目P张网页图等,而我发现我自己是走简洁风的,所以在PS那么多Skill里面,我只需要学习:

1.图层的概念
这是最最核心的,大概15Min 我才做到真正理解,当时查了很多资料,甚至拿了几张纸比划了一下。

2.如何添加字体
这个相对easy,几秒钟搞定。

3.抠图
相对难一点点,不过如果对图层的概念有深刻理解,也不算难。

2.Learn Enough to self-correct

Learn just enough so you can actually practice and self-correct

Learning is a way to become better and better, make mistake and self-correct.

作者举了个栗子,如果你想学编程,不要给自己买20本书然后告诉自己“等我读完这20本书就开始编程”。不要这样,你开始只要学到你足以练习并足以自己纠错的程度就好了。

还是PS的栗子,当时我也找了几本书看,但我从没想过要把书读完,我只是找了上一步中我发现我需要的skill学习。

3.Remove practice barriers.

简单的说就是排除一切干扰。电脑电视游戏小说,等等等等。

这个就不举栗子了,楼主从来就没被这些干扰过,偶尔沉迷知乎后来听知友的建议装了WasteNoTime之后也不沉迷了。。

4.Practice at least 20 hours.


作者发现你学习任何skill的时候都会有一个叫做“frustration barrier”的东西干扰你,在你没有学到一定程度之前,你可能不会有任何突破,但是一旦你过了这个frustration barrier,一切就像打通了任督二脉一样美好(你找谁?我是任督二脉。)用咱中国人的话说就是开窍了。

所以一开始见不到效果的时候不要放弃,一定坚持20h(这个应该只是估计值,你可以理解为你能投入的最大时间/精力)左右看看效果。

这个也不举栗子了,相信大家都能理解。

最后,Josh Kaufman 欢快的用他刚20h学会的(小吉他?)给大家奏了一曲(各种串烧,我听出来的有泰坦尼克主题曲,I'm yours,和Taylor 小美女的一首歌)


我也用5个h学会的PS做了一些勉强能看的东西。

最后是原演讲视频 
墙外地址:http://youtube.com/watch?v=5MgBikgcWnY
墙内地址:
The First 20 Hours -How to Learn Anything Josh Kaufman
The First 20 Hours -How to Learn Anything Josh Kaufmanhttp://v.youku.com/v_show/id_XNTg2NzQyNTM2.html我的其它回答:
如果一辈子无法赚大钱成大事业,那我为什么还活着? - Liu Cao 的回答
听过刘欢《西方音乐史》的同学,对他的课有什么评价? - Liu Cao 的回答

金融相关:
Liu Cao 在话题 金融 下的回答

编辑于 2014-11-30 194 条评论 感谢

分享

收藏 • 没有帮助 • 举报 • 作者保留权利

62赞同 反对,不会显示你的姓名
OurDearAmy ,微信公众号:ourdearamywx
半个西瓜、彭宇、lurefans 等人赞同

最佳方法:实践!
快速学习陌生领域知识的方法,推荐萧秋水的这篇文章http://www.xiaoqiushui.com/archives/2301四个要点:1、建立全景图;2、紧扣知识价值链;3、抓关键;4、善用工具。
编辑于 2011-02-13 17 条评论 感谢

分享

收藏 • 没有帮助 • 举报 • 作者保留权利

321赞同 反对,不会显示你的姓名
汪华 ,创新工场创始合伙人,负责所有投资
scbzbf、别姬、顾越 等人赞同

不知道你要学的是什么领域,假设是互联网产品吧
1. 使用,首先是广度使用 使用这个领域所用的产品,相关产品,上下游产品,然后深度使用,选择几个有代表性的变成他的资深用户。不是随便看看。
2. 在产品内外了解用户,和这些产品的用户交流。
3. 分拆产品机制和特性。这一步要最后做。不要一上来还没有完成第一二步之前就做这个。另外有个技巧是按产品演进分析,一个产品的最终形态往往非常复杂,像facebook 或mmorpg,但他的早期版本往往是表现了最核心的部分,思考他是为什么,如何一步一步变成现在的样子。
4. 当你有了足够的了解后,可以和这些产品的团队,其他相关人士广泛交流。

这里面要注意的是,不要像个电影评论员一样,一开始就以一个资深产品经理一样去拆解产品。最好先以赤子之心的普通用户的角度去用进去

发布于 2011-03-27 9 条评论 感谢

分享

收藏 • 没有帮助 • 举报 • 作者保留权利

12赞同 反对,不会显示你的姓名
大Joy ,Sociologist
思哲、Wu Xinghong、MXXW 等人赞同

最佳方法:从相关的大众科普读物开始,又有趣,面积又大

最快时间不知道,但比较“标准”的时间是“3个月”。西方学术界有个玩笑,说博士生往往某个问题着手研究3个月之后,就能超过其导师,这玩笑里面还是有点实践+生理+心理道理的

发布于 2010-12-25 2 条评论 感谢

分享

收藏 • 没有帮助 • 举报 • 作者保留权利

171赞同 反对,不会显示你的姓名
张亮 ,《山海战记》制作人
JANE WALKER、不知道想知道、Alex 等人赞同

我个人的体验是,想学会一个领域,就去做做相关的事情。

最简单的,想学写字,就去写字就好了。想学做网站,就去做一个。据说黄修源同学就是用自己做的第一个网站来学的写代码。

我不久前为了更深入的学习手机游戏,就自己反向工程了一个手机社交游戏,把所有的机制都拆出来,然后用类似的模式去策划一个新游戏。这个过程本身是非常明确而快速的。

编辑于 2011-01-01 19 条评论 感谢

分享

收藏 • 没有帮助 • 举报 • 作者保留权利

478赞同 反对,不会显示你的姓名
白峰 ,学会学习是一门学问
完完、天天、美金 等人赞同

上学时候体会到的,而且导师也这么说:在项目中学习,就是最快、最好的学习方法,还要带着问题去做

现在总结一下,大概有几方面:
1. 先别想太多,马上去做一遍——实践;
2. 简单做了一遍后,思考不足的地方和可以继续改进的地方——总结;
3. 找一本相关方面的书加以学习,或找个有相关经验的人去问——理论提高,而且会很有针对性,收获也会很大;
4. 快速迭代:再次做类似的事情,或者把之前的事情不断完善、优化——再实践;
5. 不断重复:做-->思考-->总结-->再做(提高)的过程,实践-->理论-->再实践。

还有一个比较好的方法:把你要学习的东西讲给别人听,做别人的老师。——这也会督促你用不同的思路学习,以及督促自己不断进行总结。

编辑于 2014-11-20 17 条评论 感谢

分享

收藏 • 没有帮助 • 举报 • 作者保留权利

10赞同 反对,不会显示你的姓名
袁靖 ,学生
舟周、江尧、Melb Le 等人赞同

有一本教材、研究一个好实例、做一个工程
发布于 2011-12-23 添加评论 感谢

分享

收藏 • 没有帮助 • 举报 • 作者保留权利

39赞同 反对,不会显示你的姓名
胡维 ,前知乎员工
tang joy、王先森、甜瓜瓜 等人赞同

想办法多和这个领域最聪明的人打交道、聊天。
发布于 2010-12-31 4 条评论 感谢

分享

收藏 • 没有帮助 • 举报 • 作者保留权利

17赞同 反对,不会显示你的姓名
张土福 ,Jiaohu Designer @ Meizu
王晓晨、菜瓜、老子 等人赞同

最佳方法:在热爱与实践中学习。真正的学习不是某种课程,而是自己打心底里热爱并且有强烈的欲望去获取知识。这是为什么多年的学习生活中,中学、大学,很多人都没有找到学习的乐趣。当你真正热爱并且需要某种知识时,你能保持持久的热情,并且能学得更轻松更深入。

最快时间:因人而已。 很多人以为通过简单地教程就可以快速掌握,其实不然。很多时候,教程里不会说得足够广泛与深入,只有自己在学习过程中多思考,多假设才行,而很多人不愿意付出这些时间。另外如果你足够聪明的话,时间会大大缩短。

发布于 2011-12-22 添加评论 感谢

分享

收藏 • 没有帮助 • 举报 • 作者保留权利

6赞同 反对,不会显示你的姓名
李程旭 ,梦想流浪至今……
李自然、Acool、吴至钧 等人赞同

1、首先你要对这个领域感兴趣,如果根本没有兴趣,估计是不怎么学的会的; 
2、最快的了解这个领域的内涵和外延,大概就是这个领域与其它领域的区别,包含哪些内容; 
3、实践、实践、在实践……在实践中不断查阅资料,积累经验; 
4、当你学会基本的东西以后,需要不断地总结摸索,总结提高,而这些经验往往是别处学不到的。 
5、祝贺你成为专家!
发布于 2011-09-20 添加评论 感谢

分享

收藏 • 没有帮助 • 举报 • 作者保留权利

6赞同 反对,不会显示你的姓名
高康迪 ,几米寻实习生,欢迎私信联系。
鱼头、马俊伟、那沫 等人赞同

根据我的体会,不管什么领域的知识,套路基本差不多:
1,学习先广而浅,大概知道这个领域有哪些内容,整体的结构是什么样的;
2,再挑你最感兴趣的那方面内容,再纵向的研究,但之前你得知道学习这个之前的预备知识是什么,可能还得先学习一些预备知识才能开始。

总体来说,就是先具象再抽象,再从抽象到具象的一个过程。

发布于 2011-03-27 1 条评论 感谢

分享

收藏 • 没有帮助 • 举报 • 作者保留权利

85赞同 反对,不会显示你的姓名
张云楚 ,有点愤青的科技工作者
真名Max、林宛宜、猎人 等人赞同

当时李政道先生有一篇文章,讲的就是当时自己和杨振宁如何在短时间内成为他们研究领域的领军人物,文章没找到,大体意思是搜集所有行业领域内的重点问题、解决方案,举一反三,若有不明白之处,地毯式排查解决疑惑,在短时间内便可把握住脉络了。。。。
发布于 2011-08-05 5 条评论 感谢

分享

收藏 • 没有帮助 • 举报 • 作者保留权利

427赞同 反对,不会显示你的姓名
罗文益 ,才疏学浅,闭关修炼。
Fagon Hou、黄东东、ThinkBed 等人赞同

看了一圈,没看到什么满意的回答,我来根据自己的自学经验来谈一谈自学一门新学科,从“小工”到专家的思想与方法吧,权当参考。

这个方法或者思想来源于机器学习领域里面一个优化求解的基础性算法:随机梯度下降算法
核心思想是:把成为专家当成一个目标来进行优化,定下总目标,每一步前进,都选取对当下自己最有利、能力提升最大的方向前进,不断迭代,直到总目标基本达成。

具体实施的步骤
1.选定总目标,明确成为某个领域的专家所需要的全部知识、能力、素质;
2.对1中的总目标进行分解(分解为小目标),选择当下最有兴趣或者最能提升自己的小目标,开始学习;
3.对当下的个人能力进行评估,再次选取在当下能提升自己最大的方向前进;
4.迭代以上步骤,直到总目标基本完成。

下面是对这个方法或者思想的解释,或者说,回答一个问题:使用这个模拟“随机梯度下降算法”的自学方法的好处是什么?
其实,自学一个领域我们一般会面临两方面的问题:
其一:个人心态方面的问题,要知道,成为一个领域的专家,往往需要学习一整个体系的知识,体系庞大,即便是列下计划,也很可能半途而废,或者正如我在这个答案(高度自律是一种怎样的体验?)里面说的那样,由于反馈周期太长,一个人得到学习的成就感要很久,所以很多人就会焦虑,以至于最终失败;
其二:知识体系方面的问题,又包括两个小的方面,一个是很多基础性的理论,虽然不能直接实用,但是却是支撑性的,很多人求快而不稳,不懂“曲线救国”,很难静下心学习;另一个是一个人能力的提升,往往不是线性的,而是阶段性的,层层叠叠如金字塔,按照线性的学习方法前进,不仅扩大了周期,学习效果不好,也很容易陷入纸上谈兵的困境。
而模拟“随机梯度下降”的自学方法刚好能完美解决这两方面的问题,每次选取能提升自己最多的方向前进,目标短小,很容易有成就感(要知道,成就感分两种,一是“做出了一件东西”的成就感,一是“学到或者得到某种知识”的成就感,这种学习,两种成就感都能得到);宏观的目标落实到了微观的学习,学习也是踏实稳妥的,不会半途而废;最后,这种学习方法也符合一个人的能力是层次变化而非线性增加的基本情况,节省时间,也有很好的效果。

要注意的几点是:
1.这个办法不仅仅适用于理论知识的学习,而是也包括综合能力的提升,比如你学到了一定的理论知识之后觉得动手能力差,那你完全可以转向于提升自己的动手能力;
2.这个方法是实用主义至上的,不提倡往往做只是写出来给自己看的“长期计划”,而是讲求一城一池的攻城略地;
3.这个方法还有一个很大的好处就是可定制性,可以根据每个人自己不同的出发点和基础能力储备,定制自己的计划,每次选择对你个人提升最大的方向前进,而不用按照别人的学习方法依葫芦画瓢;
4.学习到某一个阶段之后,你会发现前进的道路平坦了,也就是对于几个选择方向,无论向哪个方向,可能提升都差不多,这个时候,要考虑一下你的评估是不是太感性了,拿出纸和笔,好好列举评估一下自己,或者做一些较难的项目,感受下欠缺的是什么;

最后,我用学习数据挖掘领域的知识做一个举例吧:
(PS:其余领域学习也许可以参详一下:
你会如何重新学习编程?
如何提升个人经济学素养? 
如何快速成为数据分析师? )
数据挖掘领域的知识与理论是交叉性质的,总的来说包括数学方面(主要是数值计算,数学分析,高等代数,概率论与数理统计,最优化等);计算机方面(编程能力,算法与数据结构,计算机系统,数据库编程等);行业知识方面(数据挖掘往往是特定领域的应用,对特定领域,比如说营销、教育、社会网络、金融学,以及生物学物理学等领域的知识要了解才知道如何下手以及后续优化)
其实,很多准备学习数据挖掘并且准备在这个领域有所作为的人,大多都是来自于以上三个领域,他们对自己的领域或多或少都有一定的了解,这个时候,如果准备学习,完全可以按照一个步骤来走:
1.先学习《数据挖掘 (豆瓣)》这本书,总观大略,看不懂也没关系,标记起来,有个整体的印象就好,然后结合一些数据挖掘工程师的要求,明确总目标;
2.根据自己的情况,看书自学,选择自己最有兴趣的方向前进,比如对数学方面不太了解的,可以先看陈希孺的《概率论与数理统计 (豆瓣)》或者蓝以中的《高等代数简明教程(上册) (豆瓣)》,两本的讲解都非常清晰明了,我想即便是文科生好好看也完全能够摸透;对计算机方面不太了解的,可以看下《计算机科学概论(第11版) (豆瓣)》,对计算机与编程有一个整体了解,然后看一点python教程(python在机器学习方面的应用,代码很清晰);
3.有了一定的了解后,继续参照总目标,选择学习更多的理论知识,选择的原则还是“对当下有最大提升”这个指标;
4.理论知识学了个大概,动手能力不能落下,开始动手,下载数据集测试调校;
5.深入学习理论知识;
6.迭代以上步骤,理论知识学习与动手能力提升,一个也不要落下,直到成为该领域的专家为止。

好了,趁数据还在测试,打了一个小时的字,谢谢诸位阅读。
另1:机器学习、数据挖掘交流群:470465986,加群须注明个人技能;
另2:治疗拖延的一个答案,也许可以一看:如何说服自己去做一件需要较长时间周期、必须坚持做才能做好的事情? 
另3:如果你觉得写得还好,可以扫描下面的二维码请我喝一杯茶,感谢:

发布于 2015-08-19 16 条评论 感谢

分享

收藏 • 没有帮助 • 举报 • 禁止转载

242赞同 反对,不会显示你的姓名
大中 ,产品经理@alibaba
JANE WALKER、一直、重衣锦 等人赞同

如果你在图书馆:

  1. 大量的泛读,梳理全景图(用xmind等工具)
  2. 明确几大主要概念及概念间的关联(一层层追下去,到了五六层的时候就差不多了)
  3. 了解历史(国内外)
  4. 膜拜过往的几位大牛及其贡献,书籍
  5. 了解几个经典问题的经典解
  6. 建立适合自己理解的知识结构(细化调整全景图)
  7. 明确当下的问题域及解决思路
  8. 明确当前领域内的唧唧歪歪的人,虽然他们说的并一定对,但体现了关注点 (sina微博)
  9. 近两年的行业报告,明确竞争格局
  10. 看一看大师们喷的未来趋势
  11. 确认自己的问题和价值取向,(对全景图上的点都有了解,这次是选择深入的点)
  12. 深入阅读

如果你在更广阔的空间:

  1. 尽快投入到这个领域的工作环境中,边干边学,再造轮子,逆向工程(和过去时比),并行工程(和进行时比)
  2. 找个资深的好师傅
  3. 敢于暴露短板,保持好奇心,请教别人
  4. 参加行业内分享交流
编辑于 2011-09-23 16 条评论 感谢

分享

收藏 • 没有帮助 • 举报 • 作者保留权利

35赞同 反对,不会显示你的姓名
陈颖丰 ,认知神经科学、政治哲学、知识管理、游戏…
张扬、猎人、彭宇 等人赞同

我不太赞同楼上几位关于实践优先于理论的说法。实践先于理论的方法也许仅仅局限于对简单系统,以及事物、行为流程的熟悉,但面对复杂系统则不起作用。

举个例子吧,如果非医学专业的人,想了解医学,难道一上手就直接去做医生吗?临床诊断、对症下药,是经过数千年来的经验累积以及近百年来对于细胞、分子生物学等的理解,逐步完善起来的。如果不了解机理,仅靠肉眼的观察,很难能够迅速掌握内在系统的复杂关系。

不过,先实践的方法有利于培养兴趣,提高了解知识的动机。一开始面对枯燥的知识,往往很难引起大部分人的兴趣(高考、读过大学的人应该有同感)。而兴趣(动机),往往是深入了解某个领域的先决条件。

总之,我认为,理论和实践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我们从出生开始就不停地在观察世界,然后通过大脑额叶得出对世界规律、因果关系的判断,提出假设,再进一步观察加以验证或反驳(有点像马克思的认识论啊。。。)。在面对新一个领域的时候,我无法得出理论和实践哪个非得优先进行的结论,但是动机也许是需要优先建立的。

PS:如果实践前不了解理论,实践时也许会缺乏目标且效率低下。但如果先了解理论,则面临着“验证偏差”的风险,往往在实践的时候把所获取的信息往理论的框架上套,但容易忽视那些与理论不吻合的信息。 所以,我还是建议先了解理论和知识框架,然后用更谨慎和怀疑的态度进行实践。

发布于 2013-03-03 4 条评论 感谢

分享

收藏 • 没有帮助 • 举报 • 作者保留权利

19赞同 反对,不会显示你的姓名
木头
张扬、彭宇、Alex 等人赞同

以下建议供参考:

1、与这个领域能接触到的最好一批专家交谈

2、去尝试他们交谈的内容(或者学习理论、或者尝试实践)

3、试着勇敢犯错,大胆暴露短板

4、抱着错误和短板向你接触的专家请教

如此反复多次,在这个领域基本能应付常规问题甚至独当一面了。

但我还有以下善意提醒:

1、借花献佛-1万小时理论。需要长期坚持不懈学习和沉淀,你才能成为这个领域真正的专家,或者最起码是别人眼里的专家。

2、既要埋头学习,也要抬头看看世界。一方面,执着并精通细节;另一方面,对这个领域的变化和趋势做到心中有数。

祝,早日成为专家。

发布于 2011-03-28 3 条评论 感谢

分享

收藏 • 没有帮助 • 举报 • 作者保留权利

8赞同 反对,不会显示你的姓名
王宇 ,哈哈哈
间断行、倪不知、Licong 等人赞同

交朋友,当老师。
发布于 2014-11-14 添加评论 感谢

分享

收藏 • 没有帮助 • 举报 • 作者保留权利

121赞同 反对,不会显示你的姓名
九歌piano ,微信公众号:钢琴百科
托托、半个西瓜、西瓜 等人赞同

天涯曾经有个很火的帖子《如何在三个月内获得三年的工作经验》,从豆瓣小站看的。

链接:如何在三个月内获得三年的工作经验。

以下为原文:
很多职场新人都谈到了工作经验的问题,似乎招聘公司不给你机会,你就没办法获得必要的工作经验,其实并不一定。

  很多资料在网上都是可以找到的,只是看你具备不具备足够的信息收集与处理能力,而这个收集与处理信息的过程,也能极大的提升你的职业能力。

  我一直有个感觉,在“模仿中成长,在创新中成功”,其实在真正的职业工作中,大多数的工作都是模仿重复,强调的是工作效率,而不是创新。对于企业而言,过度的创新必然导致过多的失败,以及效率的低下。

  以下方式是我的成长中曾经做过的,也是我用来训练新员工的方案。你们也可以试试。

  看到很多谈应聘技巧的帖子,其实并不实用,有菜谱并不代表能做出好菜,能不能做出好菜仍要看你天天炒,日日炒,炒出来的本事。

  所以,我这里要强调的一点是,你收集到的任何资料都不能只是看看,而必须自己手把手,动手去整理、去归类,去建立新的结构,这个信息收集与处理的过程甚至比你最后总结成文的文字更重要。
  何谓“学习”?学习学习,学而习,习而成习惯。光学不习,那知识还只是书上的,老师教的,不是你自己的,只有你重复练习了,经过量变,才会有质变,当你形成条件反射时,你就真正掌握这个东西了。

  这个过程需要维持两至三个月的时间,一定要坚持下去,你会看到自己的变化的。否则,你会用你最青春的两三年来慢慢沉淀出这些你两三个月就能掌握的东西。

  一切一切,其实,你们比的不是其它的东西,只是比的速度。

  这也是为什么我那么强调基本功的原因。

    1. 职业分析:
    A. 分析性格——分析长处和短处——分析大家都有的长处——确定自己最终发展的专业 
    B. 确定兴趣——分析竞争的激烈程度和发展的空间大小——寻找相对优势—确定自己最终进入的行业 
    C. 确定行业内自己的专业方向,继续保持自身的专业优势。

    2. 编写行业报告——着重对行业全面性的把握。
    A. 通过上网查询和购买行业报刊,收集不少于三十万字的行业、重点企业的有效资料,在电脑中进行资料分析、分类、汇总。 
    B. 参考同类行业书籍,确定写作提纲,确定文章结构和逻辑方向,培养文字表达能力和逻辑能力,以及熟练的电脑使用技能。 
    C. 将三十万字资料浓缩成十至十五万字,写成一本符合出版行文格式要求的行业报告。如果选题好,还真的有出版的可能性。如果有一定的独特见解,也可以写成文章争取在专业刊物上发表,树立个人专业形象。

    3. 编写讲座报告——着重对专业系统性的把握。
    A. 根据你希望从事的专业岗位,从报告中选择两到三个重点,将书稿压缩成两万字的讲座稿(按每分钟150字的演讲速度,即两个小时)。 
    B. 将演讲稿再浓缩成两千字的提纲和重要内容,使用PPT软件编成演讲用演示文件,并根据相关内容配以精彩图片。 
    C. 培养职业化的公众表达能力和表达方式,练习普通话,使用讲座稿进行互动讲座和演讲练习,只到脱口而出。

  告诉大家两个名人是这么成长的.

  一个是教英语的李阳,他读大学时成绩不好,英语不及格,然后他做什么去了?他跑到没人的地方大声喊英语去了. (注:李阳身上,还是有值得学习的地方)

  一个是做广告的叶茂中,他卖广告卖不出去了,他跑回家写书.别人看到的和他自己说的是拿着书出版出了名,发达了.其实做过这个事的人才会知道,当他把这本书写出来时,能不能出版已经不重要的,因为他知道他变化了.

  我当时也是没办法了,把所有的钱买了台电脑,在家里做了三个月这个事,三个月后的变化是惊人的,我的父母、我兼职的公司的老总,最重要的是我自己,都感觉到了自己的变化。

  完全不同了。

  其实我写的已经不是理论了,其实什么都没有技巧的,只是多看书,然后多做,硬磕,坚持下去,刚开始觉得没变化,没感觉,很累,坚持不下去,然后做着做着,就越来越快了,然后慢慢的有变化.

  而且有意思的是,我在家呆了三个月,做的事其实根本与我所从事的工作没有一点关系.只是这三个月的训练,对于我的逻辑、结构、全局性、文字表达能力、口头表达能力有了极大的提升。

  至于收入翻5翻,当年一个月也就八百块钱,然后做完这个训练后整个人的状态都变了,有自信了,然后写了一个方案去应聘,结果进了一家大公司,当然,开始我还不想去,因为对方只给我800/月,还要自己租房子,吃饭,觉得不好,但是对方连续四个月三次打电话找我,于是我去了,结果去了就后悔了,真正好的公司根本不在乎工资的,重要的是你自己的能力。第一个月,我就挣了八千块,我以前想都不敢想的。然后两个月就转了正,而有一个有关系的同事,呆了一年还没能转正。然后每个月的收入超过工资几倍,还有年终奖两万,出国旅游,其实也不累,我到这个家公司的同时,还到另一家广告公司兼职,呵呵,很回忆的过去。

  现在看到太多的人谈工资,我确实不喜欢,我这几年都不和老板谈工资的,因为说出来好笑,帐面工资高了,还要多扣税.

  我只在意公司的分配方式,怎么样算提成和奖金,年薪.

  上个月有一个和我同龄的名牌大学MBA来我现在所在的小公司应聘,不愿意和人事小姐谈,老板不在,我就来谈了,我说好呀,以你的资历我不能和你谈给谁做副手的问题了,我跟你谈谈公司的分配方式吧,其实我们公司普通员工的收入都不高的,长沙平均水平,只是不忙,周末休两天,工作满一年还有一个星期的年休假.

  但是公司几个部门负责人还是有钱的,象我三十岁,一年18万左右的年薪,其它的我就不清楚了,有几个我一个星期才见一次的,比我还小,只怕拿得比我还多.你应该也是这样的吧.

  他要求6千一个月的月薪,我说这倒不重要,重要的是公司不会给你安排业务的,你自己找业务回来,公司给你平台,给你配团队,能挣多少钱是你的本事.

  我说完了,问,你有什么想法吗?他说没想法,起身走人.

  太有意思了,你在长沙想拿六千一个月,你等别人找事给你做,你为什么不能自己找到项目呀?六千是底薪呀,差不多7万2千的底薪,如果是这样的,那我自己算我应该拿到二十五万以上的年薪了.

  从来拿底薪和拿年薪的人就是不一样的.

  如果你不敢拿年薪,你就不要想着谈什么老板给你少了.

  企业是要盈利的,资本家是要剥削的.问题是,如果你是一个真正能创造价值的人,你自己所创造的价值你是可以拿到手的.

  大学毕业生,如果什么经验也没有,只有知识,没有技能,能找到一个给你几百块钱,让你在这里呆着学东西的企业就应该感谢了,如果你觉得这种企业不是你所向往的,你在上大学时就老老实实努力学,少玩,多练.

  我工作有一个总结,钱永远不会是目标,但是它会是结果.

  谈到职业规划,有人说过职业可以规划的,我也相信未来可以计划的,问题是,你是不是这个能不能计划出你未来的人,以及,你身边有没有熟悉你的高人指点,如果没有,那你自己都不会明白你自己的未来是什么的,就象象你去做所谓的性向测试,说不定是你自己在自欺欺人了,这种事多了,没人会把自己算成一个坏人的。

  所以重要的还是那一句话,复杂的生活简单过,简单的事情重复做。

  你是中文系的,如果你的年纪还不是很大,建议你凭你自己的能力,哪怕是工资少点,你都要进最好的广告公司,去呆上一年半载,按我说的方法偷师,基本能力提升了,慢慢的你会遇到一些贵人的,还有你会涉及一些行业,慢慢的,你会发觉你内心深处喜欢的行业。

  呵呵,特别是哦,女孩子,只有努力才能进大公司,只有进了大公司才能遇到优秀的男生。好男生都关在写字楼里上班下班加班的,呵呵。生活圈子都小的,你选择的工作圈在你努力的阶段就是你的生活圈。

  在你的成长过程中,有五个人非常重要。

  第一个,导师,教练。 
  他教给你实用的技巧、一定的工作经验,而不是知识。他可以给你指明方向。 
  这个人可能是你的上司、前辈、学长。

  第二个,陪练,同路人。 
  任何人的成长都不是学出来的,而是学而习,习而成习惯,练出来的。在这个练的过程中,是一件很苦的过程,是一系列简单动作的重复重复再重复,由量变到质变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一个人很难坚持下来,这时你需要一个同路人。 
  他可以是和你共同兴趣,共同目标的朋友,最好是你生命中所爱的人。

  第三个,榜样,他是你人生的标杆。 
  在你一生中,在不同阶段,会有不同的标杆,你向他学习,受他鼓舞,一步一步向他靠扰。 
  最重要的是那个你看得到摸得着的人,你知道,不需要通过机遇,只需要通过努力就可以达到的榜样。

  第四个,敌人,看不起你的人,拒绝过你的人。 
  人不到绝境是不会有斗志的,你要证明他是错的,他会给你真正的动力。

  第五个,最重要的是第五个,你们觉得第五个人是你自己。 
  世界上没有救世主,任何希望当别人救世主的人不是疯子就是傻子,只有自己才可以救自己。 
  这个世界上,失败的人除了天分太差之外,只有以下几点,懒,方向不对,方法不对,没有坚持。 
  如果你自己做不到,你不要怪别人。

  基本功是你自己的,细节所积累下来的,能让你迅速融入新环境。

  不知道怎么跟大家谈基本功这个问题.

  很多东西大家都没把它当基本功了.

  比如说,我想要的人,他打字很快,他很少很少写错别字,有丰富的词汇量,逻辑很清晰,用词很准确,这些看上去难不难?

  但是在我这两年见过的应聘的策划文案来看,只有两个人做到了.一个是做了三年文案的女孩子,慢慢磨的.一个是中文硕士生,还没毕业.

  其实大学到底教给大家什么了? 
  知识?

  大学阶段必须打好你的基本功,这些决定了你就业后的学习能力,阶层简单工作的工作效率.

  如果谁还说打字、排版是文员做的事,那只能说他是真正不明白真正的职场需要。

  你们在大学所学到的知识,都是同质化的了,如果将知识变为通用的、标准化的技能才是重要的。

  既然学的东西没用,那在大学还要不要认真学习呢?

  当然要,因为这些东西是系统性的,这个学习过程能培养你的学习能力。

  知识不能改变你的命运了,但是它可以改变你的气质。

  如果你读个四年大学出来,你的气质还不能好一点,那你的大学就真的白读了。

  经常有人在问面试穿什么衣服呀?

  穿什么衣服重要吗?

  重要的是什么人在穿这些衣服。

  重要的是你的精气神,你的气质。

  有一天有一个应聘文案的来了,我叫设计总监先和他聊聊。

  聊完了,我说这个人不行吧,设计总监说为什么?

  我说我们调性不符,我们多少都有点书卷气,而他是一脸的江湖气。

  果然,呵呵。

  招聘方当然是要看应聘者的外形条件的,但并不是丑的就不招,重要的是能力和你的气质,是不是符合公司要求的。

  重要的是兴趣。

  然后是狂练基本功,简单重复积累。

  学打拳,你先站三个月桩再说。

  面对新人,我说很多东西,你会发现,每个字你都认识,每句话你都看得懂,但是你理解吗?

  领悟,是教不了的。

  自己努力吧,自己重复做,再会明白自己最想要的是什么。

  你考公员员如果死活考不上,那你应该去想想,这种机械性的考试你都过不了,那是不是学习方法,或者兴趣不对呀?

  做销售,同样的,从基阶做起吧。

  你的财政学对你有没有帮助?

  当然有,你对销售的认识会不同的。

  象十年前我卖保险,人人都跟银行比,算利息,都算得没有银行高,只能说死了人有赔了。

  而我是怎么算呢?我用递增,还是增减年金公式算,呵呵,比银行高呢。

  另外,别人说死了人有赔,最多是说得婉转点。

  我可没把它当死人卖呀,我把它当礼物卖,当成父母送给孩子的礼物卖,卖得可好了,呵呵。

  现在哪个做人寿险的人敢说他一年做两百多单?

  呵呵,我好象一年做了二百四十单左右,全是年缴哦。

  这个世界上最穷的和最富的人都在做销售.

  做销售的人底薪很低的,大多数人拼的只是体力罢了,如果你想做好,你多花心思就可以了.多想多跑,还是在一个行业里多坚持,找到高手做师父带你.

  我说说当年我混日子的时候怎么过来的.

  那年头电脑还紧俏,我只要一有机会就到别人电脑上练东西,终于练成了今天的电脑基本功,一方面要多学,一方面要多用心.

  然后,我每天做记录,记下工作的流程,记下别人说过的工作中重要的话,其实什么叫行业经验,很多老手随便说的话,都是行话了,有它的意思的,听了就要想,就要去查,很多东西就知道了.

  为什么要记录,因为什么叫职业化?职业化就是标准化、流程化,模式化,你多看多记多想就能明白了,这些东西在很多地方都是通用的。

  有一点,如果这里收入还可以的话,你好好学吧,任何工作都要呆一两年,你才会有认识的,跳来跳去的对你不好,真的,你还在磨性情的时候,只要你保持学习的能力,别下班玩去了就可以了,有压力才有动力,好好留心心仪的公司招聘的要求,按那个要求去做一个一年的训练与学习计划,一年后,那个公司在等你。

本文作者:乔伊 来源:天涯

编辑于 2014-12-01 2 条评论 感谢

分享

收藏 • 没有帮助 • 举报 • 作者保留权利

1赞同 反对,不会显示你的姓名
Stark Einstein ,我是机器鼓励师
gc ni 赞同

系统梳理,由点结成面。实践和思考,坚持。
发布于 2014-11-22 添加评论 感谢

分享

收藏 • 没有帮助 • 举报 • 作者保留权利

周泽平 ,有节奏地扯淡
清良、GTX575、杜光玮 等人赞同

【直播】通信狗20小时学会写文案变身广告人拿最牛offer

感谢 @Fenng 的关注让一个这么久的题目出现到Timeline里。

先上20小时文案学习成果吧,以MOTO手机为例。

  • 都说手感他妈好,我们不会砸脸上。(附字:大数据人体工程学弧形设计,持握更牢靠。实际上手感不只他妈好。)
  • 刚洗完澡手没干?挥一挥速看妹子信息。
  • 煮饭来信息手不方便?你只需要挥一挥。(感觉结合生活场景做创意,简直无穷无尽。)
  • 我很小,但很努力。(创意配图:画水彩画的小姑娘把手弄得乱七八糟全是水彩,通过挥一挥手点亮手机屏幕看信息。)
  • 就是任性,想点亮看看而已。(附字:据说,手机用户每天解锁“200”次,其中6成只是为了点亮而点亮。)
  • 念念不忘,必有回想。(创意配图:小时候做的手影游戏,投到屏幕上,显示时间和预览信息。)
  • 想跟我抢?!(创意配图:同事摔了跟头,一群人抢拍,其中MOTO最快持正,旁边两划示意摆动。)

    ——————————
    是的,第一名的答案让我很震撼,但我觉得可以更震撼一点。于是决定写下这篇文章,实际上,我这20小时的第一秒就是从敲下【直播】开始的,虽然不是真正的直播,主要是想从一开始实践就记录起来。在此之前我洗了个澡,打开某音乐播放软件,点开It’s my life单曲循环。

    1 由问题和第一名答案出发,先做一下梳理:

    1.1 Deconstruct the skill,我真正想学的是什么:广告行业博大精深,在此我只想学会初级文案写作。
    1.2 Learn Enough to self-correct,学到足以练习并自我纠错:我手上只有两本书《一个广告人的自白》《一本全是广告的书》,再加上知乎相关优质内容,此次决定速读一遍,整理精髓与原则以供实践与纠错。
    1.3 Remove practice barriers,排除一切干扰和负担:嗯,现在是午夜你懂的,并塞上耳机沉浸于It’s my life摇滚不止。
    1.4 Practice at least 20 hours,现在开始,并提醒自己小心frustration barrier!

    2 大致计划:

    2.1 速读《一个广告人的自白》和知乎相关文章整理文案要点
    2.2 速读《一本全是广告人的书》整理甲壳虫特点、文案技巧
    2.3 通过网络了解MOTO手机图片、介绍、特点
    2.4 创作文案N篇,不间断循环上述过程做修改
    2.5 完结文章,并到相关话题回答引起更多互动

    3 准备工作

    3.1 材料,奥格威《一个广告人的自白》、小马宋《一本全是广告的书》、知乎问题“如何提高写产品文案的能力?”第一名答案。
    3.2 到楼下7-11买一瓶可口可乐和一包黄鹤楼香烟。

    (定下计划并准备,大约用了1个小时)

    4 开始学习:

    4.1 整理《一个广告人的自白》文案相关内容。

    • 好广告是不引公众注意它自己就把产品推销掉的作品
    • 我的“神灯”建立于调查研究的基础之上:邮购公司、百货商店、专家调查、电视、别人智慧
    • 内容比表现重要,选择正确的承诺极端重要
    • 若广告的基础不是上层创意,必遭失败
    • 讲事实,消费者不是低能儿,是你的妻女
    • 令人厌烦的广告是不能促使人买东西的(此条作者后来做了修正)
    • 举止彬彬有礼,但不装模做样
    • 使广告具有现代意识
    • 多人委员会可以批评广告,却不会写广告(好广告是一人创作)
    • 若运气好创作了一则很好的广告,不妨重复使用至号召力减退
    • 千万别写不愿意让家人看到的广告
    • 每一则广告都应该看成是对品牌形象这种复杂现象做贡献
    • 不要当文抄公
    • 标题代表着一则广告费用的80%
    • 标题好比商品价码标签,用它来向买主打招呼
    • 每个标题都应带出给潜在买主的利益
    • 始终注意在标题中加进新的讯息,使用“免费”的机会并不多,但“新”总可以用上
    • 在标题中加入承诺,虽然标题要长一点
    • 标题要能引起好奇心
    • 故意卖弄,比如双关但晦涩,这是罪过
    • 写否定词很危险
    • 避免写有字无实的瞎标题
    • 要直截了当不要旁敲侧击
    • 不要使用最高级形容词、一般化字眼和陈词滥调
    • 把没一则广告写完整,机不可失时不再来
    • 在文案中写入用户的经验之谈,尤其是知名人士
    • 向读者提供有用的咨询或者服务
    • 从不欣赏文学派的广告
    • 避免唱高调
    • 使用通俗语言
    • 不要贪图写获奖文案
    • 不从娱乐角度写,衡量成就的标准是销售
    • 插图与文字同等重要
    • 插图的主题比技巧重要,实质总是比形式重要
    • 照片比绘画更能促销
    • 分版测试(互联网ABtest的思考呀)
    • 对同性的兴趣大于异性,而想吸引女性最好用婴儿
    • 用彩色插图、避免历史主题、简洁、不要老套
    • 把厂标放大两倍
    • 要针对刊登刊物来设计(也很互联网思维啊哈),要放进报纸杂志氛围里考虑
    • 没必要让广告看起来像广告(软文嘛)
    • 人们读照片下文字多于读文章本身
    • 长文案排版建议各种(P143)
    • 大标题字体变化越多读者越少
    • 电视广告的目的不是娱乐观众,而是向他们推销
    • 画面声音互相配合
    • 把文字限制在每分钟90字以内(作者后来修正)
    • 就电视而言,观众一开始就在注意了,关键是不要吓跑
    • 重复销售承诺
    • 要马上进入正题
    • 带有新商情的广告特别有效力
    • 不要用唱的方法
    • 电视荧屏不足以大场面

    (本书通俗易懂,我2个小时内看完了,到此用了3小时)

    4.2 整理《一本全是广告的书》,这本书案例很多(甲壳虫系列80篇),之前粗略扫描过,此次过一遍估计需要消耗较多时间。

    因为这本书全是案例,定下来的整理方法跟上本不同:细读每篇文案,整理出文案想要体现出的甲壳虫亮点和表达技巧,试图在这之间建立联系,下文会整理出MOTO手机亮点,模仿这种联系创作文案。

    进行到中间决定做一点优化:间杂着先整理一下MOTO手机特点,这样看书与创作文案就可以互相启发同时进行了。

    以下是我从书中整理的甲壳虫汽车特点:

    • 外形经典耐看(很多人一开始觉得很丑)
    • 保值(二手车还能卖价)
    • 省油
    • 便宜(1565美金)
    • 气冷式引擎
    • 后置引擎(多种路况都能跑得好)
    • 空间大
    • 车底密封好
    • 四轮独立
    • 易修配
    • 省钱
    • 双重刹车
    • 车身短
    • 不易老化
    • 流行
    • 扭力弹簧避震
    • 售后服务好
    • 喷漆光滑
    • 看不到的地方也完美
    • 造型独特识别性高

    用到的文案技巧大概有:

    • 引起好奇心(问句,
    • 用户口碑
    • 自黑-反转
    • 权威说
    • 罗列多种关联优点
    • 放在具体场景
    • 套用俗语
    • 使用精确数字
    • 讲故事
    • 讽刺非买家
    • 奉承买家,委婉地拍买家马屁
    • 描绘美好生活
    • 描述细节,以小见大
    • 对比
    • 傲娇
    • 刻意谦虚
    • 使用形象画面
    • 自黑-疑问-好奇-解释-反转
    • 卖面子
    • 传闻-证实
    • 重复
    • 自信坚定
    • 说出其他产品的烦恼
    • 说超出期望之处,并解释无关紧要的缺陷
    • 名流选择
    • 附着熟悉的东西
    • 配图视觉效果

    很多,但很实用。
    我的学习习惯还是喜欢多做一遍整理:

    • 抱大腿。学术范的说法叫附着力,不管是熟悉的东西、热点、俗语、文化烙印还是红人牛人,能勾搭上就容易抢到眼球。
    • 引起好奇。包括但不限于使用问句,自黑,夸张等手段引起进一步阅读的欲望。
    • 真实感。用户传播的口碑、具体的场景、数字、讲故事等能真切带来感受的技巧。
    • 对比。最常见是通过自黑-解释衬托出来反转效果,也有描述细节以小见大、对比竞争对手的缺点等。
    • 卖面子。常见是奉承买家、嘲笑对手买家,也有介绍某某名流也使用等。
    • 美好生活的向往。说出烦恼(尤其是使用其他产品的烦恼)的解决方式、变美、变好、变成功、变有爱等等。
    • 以上通过重复重复再重复,再通过复杂的联系结合使用效果更佳。

    下面举几个实例:

    • 你觉得VW不够好看?中国有个词叫内秀,VW的设计就是这样的。(好奇+大腿+解释)
    • 车不可貌相。(俗语大腿)
    • 密西根州大溪城的朗先生,利用闲暇,用备用零件造出了它。(真实感、故事性)
    • Do you earn too much to afford one。(对比嘲笑担心VW太便宜不敢买的人)
    • 更换汽配是件痛苦的事。(生活的烦恼)
    • 还有更多参见《一本全是广告的书》

    (本书需要仔细感受文案的差别,并做自己的总结。前后共用了10个小时左右,到此约13小时)

    4.3 整理MOTO手机特点(主要是MOTO X系列)

    • 原生安卓系统
    • 上千种定制组合
    • 竹子后盖,好看,手感好
    • 竹纹独一无二
    • Nexus也是MOTO做的,曾经是谷歌亲儿子嘛
    • 美国制造
    • Active Display (拿出口袋既点亮屏幕,能主动显示短信等预览;挥一挥手也能点亮)
    • 媒体盛赞
    • 发烧友粉丝多
    • 超灵敏触控(能用指甲操作)
    • MOTO公司“超前到惊艳”的失败故事
    • 整机弧形设计,周围薄,手感好,持握牢靠
    • TouchlessControl,一直在聆听
    • 声纹级别的语音识别
    • 可自定义唤醒称呼
    • 自动适应环境模式(行车、深夜模式)
    • 4个麦克风,语音质量一流
    • 摇动手机两次快捷拍照
    • 真机比图片好看
    • 拍多张照片智能推荐
    • 快速充电
    • 老罗听过的The Verge说:这可能是有史以来最好的安卓手机
    • 华尔街日报:2014年最值得买的安卓手机
    • 反参数
    • MOTO360

    4.4 上手实践创作

    这里一上来就遇到了一个问题:用上文总结出来的“方法论”,套用MOTO手机的特点,做出来的东西总是生硬少了点感觉。
    喝口可乐抽根烟后决定抛弃所有,只管头脑风暴,想到什么写什么,于是有了下面这些(上文已经贴过):

    • 都说手感他妈好,我们不会砸脸上。(附字:大数据人体工程学弧形设计,持握更牢靠。实际上手感不只他妈好。)
    • 刚洗完澡手没干?挥一挥速看妹子信息。
    • 煮饭来信息手不方便?你只需要挥一挥。(感觉结合生活场景做创意,简直无穷无尽。)
    • 我很小,但很努力。(创意配图:画水彩画的小姑娘把手弄得乱七八糟全是水彩,通过挥一挥手点亮手机屏幕看信息。)
    • 就是任性,想点亮看看而已。(附字:据说,手机用户每天解锁“200”次,其中6成只是为了点亮而点亮。)
    • 念念不忘,必有回想。(创意配图:小时候做的手影游戏,投到屏幕上,显示时间和预览信息。)
    • 想跟我抢?!(创意配图:同事摔了跟头,一群人抢拍,其中MOTO最快持正,旁边两划示意摆动。)
    • 听说他们是发烧友?我们从来不说,忙着定制自己的手机。
    • 年轻人的第二台手机,如果有为的话。
    • 年轻人,还换不起第二台手机?
    • 年轻(小字:有为)人的第二台手机。
    • 背后的LOGO很丑?(附字:微博上的林先生也是这么觉得的,但手机到手没几天就成了最喜欢抚摸的地方,再过几天就成了最漂亮的地方了。创意配图:微博用户截图。)
    • 我们特效做得太烂。(附字:只是到手一定比图片好看。我们的设计师都真切地给手机做设计去了。)
    • 对不起,我们永远变不成街机。因为每台都是独一无二。(创意配图:竹纹后盖)
    • 谷歌的设计师很贵,他们给我们做设计。
    • 小学同桌是校长儿子,他成绩总是好一点。(暗示亲儿子,可以配图示意Nexue也是MOTO做的。)
    • 每个人都是自私的,除了父母对孩子。
    • 就算是小蜜,也不准别人用。(附字:只属于自己的声纹语音助手。)
    • “这可能是有史以来最好的安卓手机。”The Verge说。哦我也不认识他,听老罗说他做测评很屌。(可加配图)
    • “2014年最值得买的安卓手机。”华尔街日报。
    • 谁说我们不讲参数,我们的麦克风就有4个。
    • 我们的音质工程师疯了!一下子装了4个麦克风!
    • 逛街时接到面试电话?庆幸你用的是MOTO手机,我们足足装了4个麦克风。
    • 一台可以打好电话的手机。因为我们装了4个麦克风。
    • 冬天到了,请买个暖手宝。是我们不好,功能太少。
    • 女朋友来M了,请给她买个暖手宝。是我们不好,功能太少。

    以上,很容易可以看出,每条都是特点+技巧的整合。我的经验是,学习的时候要多思考多总结(金字塔模式),但创作的时候,要头脑风暴无忧无虑(失控模式),然后再来梳理改善。当然,仅仅依照技巧+产品特点,肯定也能快速创作很多东西的,下面举几个例子:

    • 快速充电 + 大腿 = 速度就是生命。
    • 快速充电 + 好奇 = 大多数时候,我们都不喜欢当快枪手。但这次例外。
    • 快速充电 + 真实感 = 逛了一天街,找个地方吃点东西,顺便把电充满吧。
    • 快速充电 + 对比 = 当用户吐槽电池不够用时。(创意配图:某超厚电池手机 与 快速充电界面做对比。)
    • 快速充电 + 卖面子 = 他们很薄,却很重。(创意配图:一人使用很薄某品牌手机,还带着移动电源和充电线。)
    • 快速充电 + 美好生活向往 = 昨晚聊通宵?早上照样精神焕发。(创意配图,一边吃早餐一边快充,显示80%了)

    期待更多文案高手分享。

    5 终极总结:节奏(此节为自己狂想,也没太清晰描述,可略过)

    还是那句话,我的学习习惯喜欢多做一遍总结。这一次学习文案的过程中,就多次有某种感受,跟以前的学过一点的素描联系起来。

    • 先全局完善地了解产品调性特性再创作 = 素描时先打好全面草稿再进去细节刻画
    • 要抱大腿 = 素描是一种艺术,要切中人们内心深处某种文化或符号,才能产生共鸣
    • 引起好奇 = 可以使用丰富的创作手法,让整体更加让人印象深刻
    • 要对比 = 明暗、稀疏、留白填满
    • 包括很多语言技巧都让我联想到一笔笔的下笔技巧

    感受的结论是,20个小时的收获可以说成两个字:节奏。先说后说的节奏、从哪里说的节奏、说轻说重的节奏、怎么说的节奏等等。
    最后,觉得还得更广更多的读书,才能有指数级的脑洞成长。

    (至此约20小时左右,后面已经记录得不够准确了。)

    注,
    1 实际上我认为Remove practice barriers 不只是@Liu Cao说的排除干扰的意思,这当然是基础,偏向于外来干扰。保证创造力,更要自我的随心所欲。如果是素描,尽管弄张超大纸随便画;如果喜欢抽烟,千万准备好足够抽死的数量;请使用最好的电脑和软件,保证丝滑流畅;请买最好的钢笔和墨水。我的所有精力和注意力都要全部献给创造本身,进入一种沉浸式的体验。
    2 感谢这个问题,感谢 @Liu Cao 分享的20个小时理论,感谢 @张亮 的反向工程思考。


from: https://www.zhihu.com/question/19550362

学习一个新领域的知识的最佳方法和最快时间各是什么?相关推荐

  1. 用事实说话,我是如何快速入门一个新领域的

    记得很久之前听罗胖的音频,讲到如何快速入门一个新领域,基本方法就是:集中火力,大量阅读该领域内相关书籍,最好阅读书籍涵盖该领域的正方和反方. 最近换了新工作,进入一个新领域--跨境支付,在实战中实践了 ...

  2. 如何学习一个新的系统

    如何学习一个新的系统 学习系统主要分为三个部分 一.业务学习可以从如下几点寻找答案 系统所在行业的情况是怎样? 系统的目标用户是谁?比如是给公司高层做决策用?给运营或客服用?还是互联网用户用? 平均有 ...

  3. 学习Kubernetes 和容器技术体系的最佳方法

    你好,我是 Kubernetes 社区资深成员与项目维护者张磊,也是极客时间<深入剖析 Kubernetes >的专栏作者.今天我来与你谈一谈,学习 Kubernetes 和容器技术体系的 ...

  4. dbpedia知识图谱java_一种基于DBpedia的水务领域概念知识图谱构建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的是领域知识图谱构建技术领域,涉及到一种基于DBpedia的水务领域概念知识图谱构建方法,特别涉及到一种基于Jaccard相似度算法与随机游走相似度算法结合的协同过滤模型框架,用于补全概念模 ...

  5. 如何着手学习一个新的PHP框架

    如今的PHP框架层出不穷,名气也各不相同.如何快速掌握一种框架?看看本文吧~ 如今的PHP框架层出不穷,名气也各不相同.我不是这方面的专家,甚至不能熟练地使用其中的一种,所以就不作推荐了.这里我要讨论 ...

  6. 我学到了一个新词汇:知识焦虑

    最近在阅读一本逻辑思维的书<我懂你的知识焦虑>,就下面这本: 才知道最近又多了一个词叫知识焦虑(我倒觉得是罗振宇搞出来的焦虑). 知识焦虑又叫信息焦虑综合症,百科词条的解释如下: 当外界信 ...

  7. 五步读书法,轻松读懂一本书,系统性的了解一个新领域

    题图:电子阅读,来源:pixabay 引子 这两年读书还算比较多,而且很多书是关于数字化转型.产业互联网.中国近现代史.计算机和软件史.科技史等等,不是熟悉的技术领域的,和以往的读书经历就有所不同.以 ...

  8. 如何学习一个新的PHP框架

    2019独角兽企业重金招聘Python工程师标准>>> 如今的PHP框架层出不穷,我不是这方面的专家,甚至不能熟练地使用其中的一种,所以我不做推荐,也不想讨论哪些算是框架哪些不算框架 ...

  9. 如何学习一个新的计算机概念(协议等),如snmp? 上官网学习【官网集合】

    snmp学习,不要仅仅只在百度上翻阅.要养成习惯,去snmp的官网,读英文官方文档.这里会有一手的教程.源代码.命令行. Qt官网:https://www.qt.io .https://doc.qt. ...

最新文章

  1. 永远退出机器学习界!从业八年,Reddit网友放弃高薪转投数学:风气太浮夸
  2. 即使是一个技术人员,也需要知道沟通的重要性
  3. 牛客假日团队赛5 F 随机数 BZOJ 1662: [Usaco2006 Nov]Round Numbers 圆环数 (dfs记忆化搜索的数位DP)...
  4. Java线程池,从使用到原理
  5. c语言除法加括号么,算不了除法,为什么?
  6. loj2683「BalticOI 2013」非回文数 Palindrome-Free Numbers
  7. linux下cmake使用教程,超详细的cmake教程
  8. Java 7 - TWR 和 多异常捕获 示例
  9. 图像分类篇:pytorch实现ResNet
  10. 【QQ邮箱第三方客户端设置】Outlook登录QQ邮箱报错,解决方案。
  11. 网络中的IP地址管理策略及其划分
  12. python图片的高级处理_python数字图像处理(18):高级形态学处理
  13. 暑假教师计算机培训总结,暑期教师培训心得体会4篇
  14. Trinoo DDOS 攻击软件分析
  15. 曾经风靡的1394接口是什么?有什么作用?
  16. html5定义页脚标签,使用 HTML5 中的新标签和新属性
  17. Cache性能分析例题1:失效率和平均访存时间计算例题(附带详细分析)
  18. QPushButton实现图片在上文本在下
  19. linux查看图像大小_如何在Linux上调整一批图像的大小?
  20. ROS2——DDS(十三)

热门文章

  1. html5 光影效果,HTML5 WebGL GLSL 泛光着色效果
  2. 利用STM32VET6实现CAN线波特率,ID转换(适合两端的id和波特率都固定的情况)
  3. JAVA学习记录-two-1.创建猜数游戏
  4. (记录笔记4)——4.2 Spin组件的使用
  5. 大V推荐!安卓放弃java
  6. 我们计划招收200位机械工程师,免费学习机械制图及自动化
  7. 【grafana】grafana Panel plugin not found: grafana-piechart-panel
  8. 毕业设计-基于微信小程序的医院远程挂号系统
  9. 令人叹为观止的10大3D打印机应用
  10. SPC基本概念及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