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www.toutiao.com/a6665954575096218126/

马云说,管理是科学,领导是艺术。我以为,很有道理,但也不尽然。为何?管理既是科学,也是艺术。管理两字,管在前,理在后。管是硬的,理是软的。硬的,是科学的;软的,是艺术的。科学为主,艺术为辅;科学为本,艺术为用。德鲁克是管理学大师,他的真知灼见,既来自于实践,也来自于思考。值得企业中高层学习和借鉴!

张瑞敏说,管理创新是一项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系统工程,好的实践一定要有好的理论为指导,而德鲁克的黄金管理20条,是每一位中高层管理者的必修课。

1、由于企业是社会的一分子,因此企业的目的也必须在社会之中。关于企业的目的,只有一个正确而有效的定义:创造顾客。且也只有这两个基本功能:营销和创新。这两个功能是具有企业家精神的功能。

2、企业家从事创新,而创新是展现企业家精神的特殊手段。创新活动赋予资源一种新的能力,使它能创造财富。事实上,创新活动本身就创造了资源。人类在发现自然界中某种物质的用途,并赋予它经济价值之前,“资源”这种东西是根本不存在的。

3、对于管理人员来说,要获得有意义的外部信息,最终只有一个办法:亲自走出去。无论报告写得多么好,无论支持这些报告的经济或金融理论多么合理,亲身和直接的观察体验是任何其他的方法都无法替代的,而且需要真正地走出去观察。

4、充分发挥人的长处,才是组织存在的唯一目的。要知道任何人都必定有很多缺点和短处,而缺点和短处几乎是不可能改变的。但是我们却可以设法使其不发生作用。管理者的任务,就是要充分运用每一个人的长处,共同完成任务。……只有“让平凡人都能做出不平凡的事”的组织,才是好的组织。

5、观念的改变并未改变事实本身,而是改变了它们的含义。

6、管理是一种实践,其本质不在于知而在于行;其验证不在于逻辑,而在于成果;其唯一权威就是成就。

7、在担任管理职位的人中,真正卓有成效者,殊不多见。一般来说,管理者普遍才智较高、想象力丰富,并且具有较高的知识水准。但是,一个人的有效性,与他的智力、想象力或知识之间几乎没有太大的关联。有才能的人往往最为无效,因为他们没有认识到才能本身并不是成果。他们也不知道,一个人的才能,只有通过有条理、有系统的工作,才有可能产生效益。

8、在绝大多数企业中,管理者都是最珍贵的资源,而且是贬值最快、最需要持续予以补充的一种资源。建立一支管理队伍需要多年的时间,但由于管理不当等原因却可以在很短的时间里垮台。

9、创新并不是电光火石刹那之间的灵感,它是艰苦卓绝的工作。同时,这种工作应该成为企业的各个部门和各级管理人员经常性工作的内容。

10、如果一个工厂常是**迭现,在参观者看来大家忙得不可开交,就必是管理不善。管理好的工厂,总是单调无味,没有任何刺激动人的事情。那是因为凡是可能发生的危机都早已预见,且已将解决办法变成例行工作了。同理,一个管理上了轨道的组织,常常是一个令人觉得索然无味的组织。在这样的组织里,所谓“引人注目”的事情大概是为了未来做决策,而不是轰轰烈烈地处理过去的问题。

11、利润率并不是工商企业和其活动的目的,而只是其中的一个限制因素。利润并不是企业行为和企业决策的解释、原因或其合理性的依据,而是对其有效性的一种考验。

12、互联网消除了距离,那正是它的影响。

13、今天的公司并不怎么管员工的职业发展;实际上,知识工作者必须成为自己的首席执行官。

14、我们无法左右变革,只能走在变革的前面。至今大家都已经接受了“变革不可避免”的事实。但是谈到变革,仍然不免有如谈到“死亡和缴税”的意味,能拖延则拖延,没有人会热烈地张开双臂去拥抱。

15、管理的特殊功能就是通过协调组织的资源为组织之外创造成果。

16、最重要的是,创新不同于发明。创新是一种经济上的术语,而不是工艺技术上的术语。非工艺技术的创新——社会创新或经济创新——同工艺技术的创新至少是同样重要的。

17、顾客购买并认为有价值的,绝不是一件产品,而始终是效用,即一件产品或一项服务可以为顾客做什么……顾客购买的从来就不是产品本身。按定义来说,顾客购买的是一种需求的满足。

18、努力创造未来是要冒很大风险的。然而,它的风险比被动地接受未来小得多。

19、一个重视贡献的人,一个注意对成果负责的人,即使他位卑职小,也应该算是“高层管理人员”,因为他能对整个机构的经营绩效负责。

20、要“出新”,必从“推陈”着手。任何一个组织,都不缺乏新的创意。所以,严格说来,我们的问题不是缺乏“创意”,所缺乏的只是创意的执行。人人都在为昨天的任务而忙碌。

德鲁克的黄金管理20条—------中高层管理必修课相关推荐

  1. 面试技术型中高层管理人员的问题

    今天花点时间,归纳整理一下,软件开发类公司面试技术型中高层管理人员时的一些问题,以便给应聘者.面试官有些参考意义. 谈谈对网络协议与其要素的理解. 谈谈面向对象的理解. 谈谈对B/S.C/S的理解. ...

  2. java中什么是布局管理器_Java中布局管理器

    布局管理器种类 FlowLayout: 组件在一行中从左至右水平排列,排满后折行,它是Panel.Applet的默认布局管理器. BorderLayout:北.南.东.西.中,它是Window.Fra ...

  3. 彼得·德鲁克,现代管理之父,“大师中的大师”

    德鲁克于1909年生于奥匈帝国的维也纳,祖籍为荷兰.德鲁克家族的先人在17世纪时从事书籍出版工作.德鲁克的父亲为奥国负责文化事务的官员.母亲是率先学习医学的妇女之一.德鲁克从小生长在富裕文化的环境之中 ...

  4. 德鲁克的二十条管理格言

    德鲁克老师一直是我最崇拜的管理大师,他的那些伟大的著作,可以让你如在迷茫的大海上行船的人找到方向,因为他的那些文字如灯塔般照亮我们前行的道路. 最近编辑公司的内刊,其中有一个栏目是"好书推荐 ...

  5. 读德鲁克的《管理的实践》,我才明白,这些年,我错过了什么

    在读<管理的实践>之前,我一直坚定的认为,企业本质是追求利润,而德鲁克告诉我们,利润仅仅只是检验企业存在合理性和必要性,经济效益才能证明企业存在的价值和权威.因此,企业管理的目的,并非是追 ...

  6. 转:德鲁克:管理的本质是激发善意和潜能

    个人理解:天堂和地狱,只在一念之间,只在一言之中 价值观.信念和承诺,目标管理和自我控制 领导力就是把一个人的视野提到更高的境界,把一个人的成就提到更高的标准,锤炼其人格,使之超越通常的局限:有人跟随 ...

  7. 作为精益敏捷根基的科学管理与福特、大野耐一、戴明、德鲁克

    果总这个文,对中外管理的基因做了解析: 数字化和管理哲学 | 中国企业为啥用不好ERP却信中台和阿米巴 <科学管理>是一本被低估的书,国内的管理很多还停留在"你有科学,我有神功& ...

  8. 8本德鲁克新书,你读过几本?

    今年是彼得·德鲁克诞辰111周年.德鲁克被称为现代管理学之父.大师中的大师,是管理学领域最著名.最有影响力的思想家之一.曾担任美国通用汽车公司.IBM公司等大企业的管理顾问.几乎所有的管理者都听说过彼 ...

  9. 德鲁克:你的工作效率,决定了你的薪资水平

    现代管理学之父彼得·德鲁克在<知识社会>中提出,当下社会面临的新挑战,就是知识工作者和服务工作者的生产力问题. 事实上,要想提高知识工作者的生产力,就必须在组织结构以及社会结构上做出较大的 ...

最新文章

  1. java写文件方法之比较
  2. Android 学习历程摘要(一)
  3. HNU 11720 God Created The Integers
  4. 孙长凯sunck_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分析NMDA受体单克隆抗体抗-中国科技论文在线.PDF...
  5. Excel操作之 导出生成多个sheet页面
  6. 系统学习数字图像处理之描绘子
  7. CDN技术详解(电子书)下载链接
  8. Matplot pyplot绘制单图,多子图不同样式详解
  9. 微信公众号迁移时同一个公司两个微信号公证问题
  10. matlab分段函数的表达_使用matlab表示“段数不确定”的分段函数
  11. 我赢助手手把手教您挖掘用户痛点、做到独一无二的定位
  12. 电脑开机就进入bios的解决方法
  13. openstack 权限管理
  14. 华为2017年实习招聘上机题
  15. 使用python将freemind转化成excel
  16. XSS漏洞的原理与测试解决方案笔记
  17. 西门子PLC控制康耐视COGNEX相机拍照检测注意点
  18. python初体验-布尔类型转换
  19. Jupyter Notebook 开发指南
  20. 电子书包教师触控一体机介绍

热门文章

  1. JAVA 静态变量与静态方法
  2. CNN加速器设计新突破,逼近能效理论极限
  3. 这12本经典技术书,是时候C位出道了!
  4. 强化学习在机器人中的应用
  5. 《Photo-Realistic Single Image Super-Resolution Using a Generative Adversarial Network》阅读笔记
  6. GANs学习系列(8):Deep Convolutional Generative Adversarial Nerworks,DCGAN
  7. Linux服务器网络故障诊断
  8. Java虚拟机(JVM)
  9. 杜克大学提出 AI 算法,拯救渣画质马赛克秒变高清
  10. 福利 | “石墨烯之父”现场演讲!中国科幻大会“科技与未来”论坛报名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