圆周率的算法

古人计算圆周率,一般是用割圆法。即用圆的内接或外切正多边形来逼近圆的周长。Archimedes用正96边形得到圆周率小数点后3位的精度;刘徽用正3072边形得到5位精度;LudolphVanCeulen用正262边形得到了35位精度。这种基于几何的算法计算量大,速度慢,吃力不讨好。随着数学的发展,数学家们在进行数学研究时有意无意地发现了许多计算圆周率的公式。下面挑选一些经典的常用公式加以介绍。除了这些经典公式外,还有很多其他公式和由这些经典公式衍生出来的公式,就不一一列举了。

Machin公式

这个公式由英国天文学教授JohnMachin于1706年发现。他利用这个公式计算到了100位的圆周率。Machin公式每计算一项可以得到1.4位的十进制精度。因为它的计算过程中被乘数和被除数都不大于长整数,所以可以很容易地在计算机上编程实现。

Machin.c源程序

还有很多类似于Machin公式的反正切公式。在所有这些公式中,Machin公式似乎是最快的了。虽然如此,如果要计算更多的位数,比如几千万位,Machin公式就力不从心了。下面介绍的算法,在PC机上计算大约一天时间,就可以得到圆周率的过亿位的精度。这些算法用程序实现起来比较复杂。因为计算过程中涉及两个大数的乘除运算,要用FFT(FastFourierTransform)算法。FFT可以将两个大数的乘除运算时间由O(n2)缩短为O(nlog(n))。

关于FFT算法的具体实现和源程序,请参考XavierGourdon的主页

Ramanujan公式

1914年,印度数学家SrinivasaRamanujan在他的论文里发表了一系列共14条圆周率的计算公式,这是其中之一。这个公式每计算一项可以得到8位的十进制精度。1985年Gosper用这个公式计算到了圆周率的17,500,000位。

1989年,David&GregoryChudnovsky兄弟将Ramanujan公式改良成为:

这个公式被称为Chudnovsky公式,每计算一项可以得到15位的十进制精度。1994年Chudnovsky兄弟利用这个公式计算到了4,044,000,000位。Chudnovsky公式的另一个更方便于计算机编程的形式是:

AGM(Arithmetic-GeometricMean)算法

Gauss-Legendre公式:

重复计算:

最后计算:

这个公式每迭代一次将得到双倍的十进制精度,比如要计算100万位,迭代20次就够了。1999年9月Takahashi和Kanada用这个算法计算到了圆周率的206,158,430,000位,创出新的世界纪录。

Borwein四次迭代式:

重复计算:

最后计算:

这个公式由JonathanBorwein和PeterBorwein于1985年发表,它四次收敛于圆周率。

Bailey-Borwein-Plouffe算法:

这个公式简称BBP公式,由DavidBailey,PeterBorwein和SimonPlouffe于1995年共同发表。它打破了传统的圆周率的算法,可以计算圆周率的任意第n位,而不用计算前面的n-1位。这为圆周率的分布式计算提供了可行性。1997年,FabriceBellard找到了一个比BBP快40%的公式.

椭圆周长的近似公式怎么推来的?

请看下面文段的第五大点:

关孝和著作很多,近20部,但生前只出版过一部《发微算法》(1674),死后又由其弟子对他的遗稿作了整理,出版了《括要算法》,其余均为未出版的稿本.从这些著作的写作时间来看,孝和的数学研究工作可分为两个阶段,他的数学著作基本上是在1685年以前完成的,以后因体弱多病而较少进行新的数学研究,只写了一些天文历法方面的注释书.下面介绍他的主要贡献.

1.引入“傍书法”和代数记号而创立了“演段术”

这是关孝和的最大贡献.主要集录于他的著作《发微算法》(1674)及《三部抄》中的《解见题之法》和《解伏题之法》(1683).在《发微算法》中,孝和运用演段术对日本数学家泽口一之(有资料说泽口一之是孝和的弟子)的《古今算法记》(1671)中的15道“遗题”作了分析和解答.但书中只有结果而把有关演段术的记述略去了,所以当时的日本人对他的解答一般都看不懂,于是就有人指责说《发微算法》可能是关孝和胡编乱造的.1680年,日本数学家佐治一平竟写成《算法入门》指出《发微算法》中解法的“错误”并给予“订正”.作为对此类问题的答复,孝和的弟子建部贤弘写成《发微算法演段谚解》(1685)公诸于世,对孝和的演段术作了详细解说,使之传播开来.

孝和又在《三部抄》中阐述了“傍书法”和演段术.《三部抄》是《解见题之法》、《解隐题之法》(1685)和《解伏题之法》(1683)三部著作的总称.见题是只用加减乘除即可解答的问题,隐题是只用一个方程就可以解答的问题,伏题是必须用两个以上方程组成的方程组才能解答的问题,这也是三部著作各自名称的来历.《解见题之法》中首次出现傍书法表示的式子.所谓傍书法即在一条短竖线旁边写上文字作为记号来表示数量关系的一种方法.如“甲加乙”、“甲减乙”、“甲

乘乙”分别写成“|甲|乙”、“|甲乙”、“|甲乙”;甲2,甲3,甲4,…

将“甲÷乙”记为“乙|甲”.

孝和就用上述一套符号来处理文字方程,比如方程

甲-乙×x+丙×x2+丁×x3=0

|甲乙|丙|丁.

如果一个方程有两个未知数,如

3y3+5xy2+8x2y+4x3=0,

就用“甲”代替y,整个方程表示为

由于“傍书法”可以表示含有两个或者多个未知数的方程,因而“消元”就有了可能,这使得孝和能够用消元法解方程组,从而得出了他的行列式理论.这些内容集中在《解伏题之法》中.书中介绍了一系列以傍书法为基础的算法,他称之为“天元演段术”,后来又扩展为“归源整法”.这一系列的算法传到孝和的第二代弟子松永良弼时,良弼又受其主君内藤政树(1703—1766,“关流”和算家)之命将“归源整法”更名为“点窜术”.点窜术就是用上述的傍书法系统地研究公式变形、解方程(组)、行列式等问题,内容相当于现在的初等代数学.但由于这种代数学不同于西方代数中用a,b,c,…作为记号而采用汉字加短竖线作为记号,因而不仅是日本的而且是整个汉字文化圈内的文化财富,是具有东方风格的符号代数.

2.提出代数方程变换理论和行列式理论

这一研究集中在《解伏题之法》中.书中介绍的方程变换的方法有:略、省、约、缩、叠、括等.把一个方程乘以某一式后从另一方程中减去,称之为“略”;一个方程各项有公因式的就将此公因式约去,称之为“省”;各项有共同的数字系数(他称之为“段数”)时就约去这个公因数,他称之为“约”;两个方程中都不含未知数x的奇次幂时,就用换元法把x2作为一个未知数从而简化方程,称之为“缩”;“叠”是两个方程分别乘以适当的式子再相减以消去某些项;“括”是把相同次幂的系数合起来,即合并同类项.孝和的演段术在这些方法中得到了明确表示.

他用这些方法解方程组的基本思想是,将两个二元方程经过上述变换消去一个未知数,得到一个一元方程,再解这个一元方程.对于二元高次方程组(设两个方程关于x的次数分别是m和n,m≥n,这时方程中每一项中x的幂的系数都是另一未知数y的多项式),为达到一次消元的目的,他先用叠、括方法从原来的两个方程中导出n个关于x的n-1次方程,这些方程都写成标准形式,即方程右边为0,左边按x的升幂排列,他称这n个方程为“换式”.于是求解原方程组的问题就转化为求解由换式构成的方程组了.将这个方程组的各项中x的幂去掉,得到各项系数(y的多项式或单项式)按原来的位置次序构成的行列式,令这个行列式等于0,得到的这个行列式表示出的关于y的方程即是原方程组消去x后得到的一元方程.这样,解原方程组的问题就转化为解这个一元方程的问题.

为了对这个含有行列式的方程化简、求解,他接着对行列式进行变换.他的行列式理论就是由此引出的.他在书中介绍了两种计算行列式值的方法:逐式交乘法和交式斜乘法.

逐式交乘法的基本思想是,对行列式的各行分别乘以适当的式子,再将各列元素相加,直到除第一列(即x0的系数对应的那一列)外,其余各列元素的和均为零,这时第一列元素的和即为行列式的值.

当行列式阶数较高时,要看出上述各行要乘的因式显然不容易,于是,他在书中又介绍了另一种计算行列式的方法即交式斜乘法.不过他没有说明这种方法的根据,只是对2—5阶行列式的展开给出了规则并用图加以说明.从这些说明看出,他的交式斜乘法大致相当于今天中学里介绍的对角线法或其扩展.

西方对于行列式的研究首次出现在G.W.莱布尼茨(Leibniz)1693年写给G.F.A.洛比达(L’Hospital)的信中,而孝和的《解伏法之法》是1683年完成的,所以孝和的研究比西方的此类研究至少要早10年.西方最早发表的关于行列式研究的著作是G.克莱姆(Cramer)的《代数曲线的分析引论》(Intro-ductionàl’analysedeslignescourbesalgébriques,1750),这比《解伏题之法》要晚70年.在行列式方面,关孝和的研究是世界领先的.

3.研究了数字系数高次方程,发现了负根、虚根并提出了判别式概念和相当于多项式函数导函数的多项式

关孝和的这些成就主要包含在《解隐题之法》、《开方算式》及著作集《七部书》中.《七部书》是《开方翻变之法》(1685)、《题术辨议之法》(1685)、《病题明致之法》(1685)、《方阵圆攒之法》(1683)、《算脱验符之法》、《求积》、《毬阙变形草解》这七部著作的总称.

《解隐题之法》、《开方翻变之法》和《开方算式》中记述了解数字系数高次方程的两种近似方法,分别相当于“霍纳法”和“牛顿迭代法”.孝和又将这些解法用在字母系数方程f(x)=a0+a1x+a2x2+…+anxn=0上,从形式上求出了f′(x)=a1+2a2x+…+nanxn-1,即从形式上求出了多项式函数f(x)的导函数.另外,他考察了只有虚根的方程(他称其为“无商式”)、只有负根的方程(他称其为“负商式”)和方程正、负根的个数问题,给出了判别式的概念,研究了方程正、负根存在的条件.在《题术辨议之法》和《病题明致之法》中,他将导出方程是“无商式”和“负商式”的问题归入“病题”之列,利用他对数字系数方程的研究介绍了变换“予量”而纠正“病题”的方法.

对于无商式f(x)=0,他主要是变更方程的系数使其判别式取一定的数值,从而使得方程有正根或负根.这样的变换中又得出了f(x)取极大值(或极小值)的条件f′(x)=a1+2a2x+…+nanxn-1=0,由此式求出极值点x0,再代入f(x)可以求出极大值(或极小值).这是今天通用的求极值方法的雏形,孝和称其为“适尽方级法”.这种求极值方法是关孝和独立发现的.

4.将中国的“三差之法”推广为一般的招差法,研究了数论问题并发明“零约术”

这些成果都集中在《括要算法》中.孝和去世之后,其遗稿全部传给了弟子荒木村英(1640—1718).据说,村英与孝和本来同学于高原吉种门下,后来他又拜孝和为师,由于其在同门弟子中学德俱高,所以得到了孝和的全部遗稿.可是当时村英已年高体弱,就把整理孝和遗稿的工作交给自己的弟子大高由昌.大高由昌从遗稿中抽出数篇编辑成《括要算法》,村英为此作序,并于1712年出版.孝和的有关单行本至今尚存,与此比较看出,大高由昌在编辑时并没有作多大改动.只是孝和原稿中的“诸约之法”不包括“翦管术”,而《括要算法》中将“翦管术”列于“诸约之法”中.

(1)招差法这是由x=x1,x2,…,xn和相应的y=y1,y2,…,yn两组数据确定函数y=a1x+a2x2+…+anxn的系数的方法,相当于西方数学中的有限差分法.孝和的方法如下:

若所有平积相等,就有a3=a4=…=0,这时可取a2=δz1,a1=z1-a2x1,这时的招差法称为“一次相乘之法”.若所有的立积都相等,则a4=a5=…=0,可取a3=δ2z1,再计算zi-a3x2i=ui(1≤i≤n),它是u=a1+a2x在x=xi处的值,再对此施行“一次相乘之法”可得a2,a1的值.依此类推.

关孝和称a1,a2,…,an这些系数为“差”,求这些差为“招差”.上述求差的方法就是他的招差法.

对于n=2,3,4的情况,求f(x)=a1x+a2x2+…+anxn系数的问题早在中国数学中已得到解决,孝和的贡献主要在于将这种“三差之法”推广到了n为任意自然数的一般招差法.

(2)约术及垛术他叙述的“约术”有互约、逐约、齐约、遍约、增约、损约、零约、遍通等.其中“逐约术”是给出n个整数a1,a2,…,an,确定各自的一个约数a′1,a′2,…,a′n,使这n个约数两两互素且其和等于a1,a2,…,an的最小公倍数.n=2时,他把“逐约术”又称为“互约术”.“齐约”是求整数的最小公倍数.“遍约”是用整数的最大公约数分别去除这n个整数.“遍通”是分数通分.“增约”是求级数a+ar+ar2+…的和,“损约”是求级数a-ar-ar2-…的和.“剩一术”是解一次不定方程ax-by=1的方法.除“增约”和“损约”之外,这些都是数论的内容.

“零约术”是孝和的发明.它是一种确定无限不循环小数的近似分数的方法.在书中他用例子对零约术作了说明.比如边长为1尺的正方

取p1=1,q1=1,按下述规则确定后面的pn,qn.若

n,而相应的pn依次是1,3,4,6,7,9,10,11,13,14,16,17,18,20,21,23,24,26,27,28,30,31,33,34,35,37,38,40,41,43,44,45,47,48,50,51,52,54,55,57,58.于是有

它们都出现在上述的近似分数列中.

在《括要算法》最后一卷(贞卷)中,他用自己发明的这种零约术

给出,但他是怎样得到的呢?这一点却没有流传下来.孝和的这一工作给出了一种推导方法.

《括要算法》的第一卷(元卷)中还记述了“垛术”问题,即求

和Sp=1p+2p+3p+…+np(他称其为“方垛积”)与求和

对于方垛积,他用招差法计算出了p=1,2,3,…,11的情况,然后归纳得出了方垛积一般公式:

对于衰垛积,他也给出一般公式:

值得注意的是,方垛积公式中的B1,B2,…,Bn,…与伯努利数一样.而西方第一部导入伯努利数并给出上述公式的书是数学家雅格布·伯努利(JacobBernoulli)的《猜度术》(Arsconj-ectandi,1713).可见关孝和与伯努利几乎同时发现了伯努利数.

(3)翦管术数论方面,他还研究了翦管术,即解同余式组b1x≡a1(modm1),b2x≡a2(modm2),…,bnx≡an(modmn)的方法.《括要算法》第二卷(亨卷)的“翦管术解”部分举出九个问题说明这种方法,前五个是b1=b2=…=bn=1的情况,根据m1,m2,…,mn是否两两互素而分为两种情况给出了解法;后四个问题都是b1,b2,…,bn不全为1的情况,利用逐约术和剩一术给出了解法.

翦管术的名称和问题形式在中国宋代杨辉的著作集《杨辉算法》中就有记述,但杨辉解决的同余式组只限于b1=b2=…=bn=1,且m1,m2,…,mn两两互素的情况,而且由于所举的例子涉及的数据都比较简单,往往是只靠心算就可以解决,而不用剩一术.可以说,孝和是从《杨辉算法》中得到了翦管术的名称和问题形式,但他由于发明了剩一术,又引入了逐约、互约概念,因而对m1,m2,…,mn不全两两互素的情况和b1,b2,…,bn不全为1的同余式组问题也完满地解决了.因此可以说是关孝和发展完善了翦管术.

5.给出了一些曲线求长和立体求积的近似方法

这些研究主要集中在《解见题之法》、《求积》及《毬阙变形草解》中.其中创新性的成果在于他给出了椭圆周长、阿基米德螺线长的近似算法,解决了圆环体、弧环体和十字环的近似求积问题.

(1)椭圆周长与阿基米德螺线长《解隐题之法》中第一次出现椭圆周长的近似算法.他将椭圆看成是从不同角度看圆时得到的图形,得出椭圆周长L的近近似计算公式:

L2=π2(长径×短径)+4×(长径-短径)2.

此书中还解决了“畹背”问题,即求所谓“畹形”长度的问题.如图1,将扇形OAB用半径OC1,OC2,…,OCn-1n等分,再将半径OA用C′1,C′2,…,C′n-1n等分,经过OA的各分点以O为圆心分别画弧,得到过C′k点的弧与半径OCk的交点Dk(0≤k≤n,记O点为D0,A点为Dn),Dk点的轨迹即是“畹形”.可见,畹形就是阿基米德螺线.他给出畹形长(背)的计算公式:

至于他是如何得到这个公式的,书中没有说明.

(2)圆环体、弧环体和十字环的体积所谓圆环体是圆绕其所在平面上与圆没有公共点的一条直线旋转一周所得到的立体;弧环体则是由弓形绕其所在平面上与弓形没有公共点的一条直线旋转一周所得的立体.关孝和设想,把圆环体截断伸直,圆环体就变成圆柱,因此圆环体的体积就等于这个截面(圆面)的面积乘以这个“圆柱”的高(即圆环体的“中心圆”周长).他这样计算是假定了“圆环体经截断伸直成圆柱后体积不变”,以此假定为基础,他用弓形的面积乘以弧环体的中心圆周长作为弧环体的体积.这里所说的中心圆是指在圆(或弓形)旋转过程中,圆(或弓形)面上一个特定点所形成的圆,这个特定点就是圆(或弓形)的重心.可见,孝和已经有了“重心”这一概念.他这样计算圆环体、弧环体的体积的方法相当于帕波斯-古尔丁(Pappus-Guldin)定理所叙述的方法.

所谓“十字环”是指两个圆柱体与一个圆环体互相截取组成的立体,如图2所示,两个圆柱的轴互相垂直且都通过圆环体的重心,圆柱被圆环体的表面所截,并且两圆柱的底半径与圆环体的截面半径相等.这一问题最早出现在榎并和澄的《参两录》(1653)中,孝和首次用近似方法求出了十字环的体积.

另外,《毬阙变形草解》也是主要研究求积问题的著作.不过此书所涉及的多是阙球(用平面去截球体所得)、阙圆柱(用平面去截圆柱所得)、弧锥(底是弓形的锥体)和弧台(两底都是弓形的台体)等复杂的立体.他通过将这些立体变形而给出这些立体的近似求积方法.他把此书命名为《草解》,可见还有未尽之意,这说明上述一类立体的求积是当时最难的求积问题.

6.创立圆理、角术,解决了有关圆弧长、球体积及正多边形的一些问题

“圆理”一词在后来的和算家中常用来总称求解曲线长、图形(平面图形或曲面图形)的面积及立体的体积的方法.但孝和创立的圆理只限于圆、球的有关计算.他关于圆理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括要算法》第4卷(贞卷)中,由“求圆周率术”、“求弧矢弦率术”和“求立圆积率术”(立圆即球)三部分组成.他求圆的正215,216,217边形的周长a,b,c,并对此施以增约术,用a,b,c的一种平均值

作为圆周长的近似值,由此求得圆周率的小数点后11位数字,接着又用

他的“求弧术”是由弦a,矢c,径d来求弧长s的方法,他给出公式:

其中A0,A1,A2,A3,A4,A5是由c=c0,c1,c2,c3,c4,c5和相应的s=s0,s1,s2,s3,s4,s5来确定的.

如果上述插值公式中没有分母(d-c)i(i=1,2,…,5),则与牛顿插值公式完全一样.这个公式与牛顿插值公式的原理相同.牛顿插值公式是I.牛顿(Newton)发现的,W.琼斯(Jones)得到牛顿允许后著成《微分法》(Methodusdifferentilis,1711)将其公布于世,而《括要算法》是1709年写成序、跋,1712年出版的,因此可以说关孝和与牛顿几乎同时各自独立地发现了这个公式.

对于球的体积,他提出了“求立圆积率术”,首先用平行平面把球截成50个薄片,将各薄片先看成以各自的接近球心一侧的底面为底的圆柱,求这50个“圆柱”的体积之和;再将各薄片看成是以各自的另一底面为底的圆柱,求出这50个“圆柱”的体积之和,再求出这两个体积和的平均值a作为这50个薄片的总体积.同样将球截成100个、200个薄片,分别如上求出这100个、200个薄片的总体积b和c,用增约术求出

将其作为球体积.虽然这一过程中用增约术的条件并不充足,但他如此分割—转换—求和的求积方法中,积分思想已开始萌芽.

“角术”是建立正多边形的边长与外接圆半径、边长与内切圆半径之间关系式的方法.他对正3—20边形分别给出了这种关系式,而以前的和算家只是求出了边数不大于15的正多边形的上述关系式.另外,孝和在推导过程中所用的几何学上的定理,有一些是仅凭直觉得到的.

7.研究了幻方问题,又用同余式解决了日本流传的古老的“继子立”即“立后嗣”的问题

《七部书》中的《方阵之法·圆攒之法》给出了幻方(他称为“方阵”)和圆攒的一般构造方法,即按一定规律变化n-2阶幻方的每一个数,将其相应地作为“内核”,再在外圈上按一定规则填上4n-4个数就可以得到n阶幻方.这种方法与16世纪德国数学家M.施蒂费尔(Stiefel)首次在其著作《整数算术》(Arithme-ticaIntegra,1544)中尝试证阴幻方的思想是一致的.

“继子立”是在日本广泛流传的一个古老问题,它说的是,某贵族家有30个孩子,其中15人是前妻所生,15人为后妻所生.要从这30个孩子中选出一个来继承家业,就让这30个孩子排成一圈,从某一个小孩开始往下数,让第10个孩子从圈中退出,再从下一个继续数,数到20时就让对应20的那个孩子从圈中出去.照此数下去,数到整十的数时就把对应该数的孩子从圈中拉出,直到最后剩下一个孩子,就由这个孩子来继承家业.如果现在只剩下一个前妻之子和14个后妻之子了,那么只要从这个前妻之子开始数,就可以使这个孩子成为“继子”.

孝和在《算脱验符之法》中将这个问题理论化并用同余式进行了推导证明.

除上述著作之外,孝和在数学方面还写下了《角法并演段图》、《阙疑抄一百问答术》、《勿惮改答术》等书.在天文历法方面他也有许多著作,如《授时历经立成》四卷、《授时历经立成立法》(1681)、《授时发明》、《四余算法》(1697)、《星曜算法》、《数学杂著》(又名《天文数学杂著》)等.

先前数学对关孝和的影响

从上面的介绍可以看出,关孝和的数学研究有的起源于在他之前的和算著作中的“遗题”.他最初的数学著作《发微算法》是对泽口一之的《古今算法记》(1671)中遗题的解答.他还解答了礒村吉德的《算法阙疑抄》(1659)的100道遗题和村濑义益的《算法勿惮记》(1673)的遗题,至今尚存有关的抄本.有些遗题成为关孝和研究的起点.例如《算法阙疑抄》第45个问题(“圆台斜截口”)引出了他对椭圆的研究;第41个问题(“俱利加罗卷”,即在圆锥形棒上緾绳,求绳长)引出了他对畹背问题的研究.他的一些重要的思想方法也是从这些著作中得到的.例如,泽口一之在《古今算法记》中通过变换方程系数避开了有两个正根的情况,关孝和由此受启发变换“无商式”和“负商式”系数使其根达到要求,进而得到了求多项式函数的极大值、极小值的“适尽方级法”.他在《题术辨议之法》中,对“碎术”(即“自远至近数次而求所问”的方法,他认为“其术不定也”,因而不是最恰当的方法)问题采用逐次逼近法解决,这可能是从《算法勿惮改》中受到启发的,因为《算法勿惮改》在日本是首次使用逐次逼近法的著作.

但是,他的最主要的数学成就并不能在他之前的和算著作中找到线索,这就在他的研究与先前和算家的研究之间形成了一个“断层”.一些人认为,弥补这个断层的是中国数学和西方数学对他的影响.据日本武林史著作《武林隐见录》(1738)中“关新助算术秩事”一条记载,孝和估计到南部某寺收藏的“唐本”(指古时由中国传到日本的书籍)中可能有数学书,就去南都搜寻,并将其抄录下来带回江户研究.从此类“秩事”中可知关孝和在研究中参考了中国数学著作.

从孝和的数学成果来看,对他的研究产生较大影响的中国数学著作是《杨辉算法》(1378)和清朝的《天文大成管窥辑要》等.《杨辉算法》是杨辉的《乘除通变本末》(上卷为《算法通变本末》,中卷为《乘除通变算宝》,下卷为《法算取用本末》,与史仲荣合著)、《田亩比类乘除捷法》和《续古摘奇算法》三部著作合刻的,在朝鲜重刻后传入日本并保存下来.孝和从《杨辉算法》中得到了“翦管术”的名称和问题形式,并完善了“翦管术”.另外,《杨辉算法》中已有类似于“霍纳法”的解方程方法,大概是孝和从中受到启发,才提出了分别相当于霍纳法和牛顿逼近法的两种解方程方法.

朝黄鼎的《天文大成管窥辑要》对孝和也有影响.孝和的《授时发明》(或称《天文大成三条图解》)就是对此书第三卷的解释,由此看来孝和曾仔细研究过这部书.书中有对元朝郭守敬《授时历》中“三差法”所作的解说,可能由此引出了孝和对“招差法”的研究.

关于西方数学的影响是进入明治时代之后才开始研究的.17世纪中叶荷兰莱顿大学的F.范·斯霍腾(Schooten)教授有一个学生,名叫P.哈特辛乌斯(Hartsingius),是日本人.这由荷兰阿姆斯特丹大学的D.J.科尔泰韦赫(korteweg)教授给林鹤一博士的信中可知.这个日本人后来是否回到日本已无法证实.但据日本数学史家三上义夫考证,那个时期在日本有一名叫鸠野巴宗的医学家,此人或许就是哈特辛乌斯.如果这个推测正确,则说明当时已经有人将西方数学带回日本了,从而可以认为关孝和的数学研究直接受到西方数学的影响.

从以上的介绍可以看出,关孝和从以往数学家的研究中发现问题,又对这些问题从理论上加以解决或者将其推广为一般性方法.除此之外他还有自己的首创性研究.这些成果奠定了和算的基础,摆脱了日本数学家单纯介绍中国数学的传统束缚,成为后世和算家的典范.

关流数学教育及关流弟子

关孝和作为一个数学家的同时又是一位数学教育家.他一生中亲自授过课的弟子就有几百人,其中最杰出的是荒木村英及建部贤弘、建部贤明两兄弟,村英的弟子中有松永良弼,贤弘的弟子中有中根元圭,元圭弟子中有山路主住等最为著名.孝和与他的弟子们的研究构成了和算的一个最大流派——关流(关流各代数学家系谱如文后图所示).能培养出这许多杰出的弟子,与孝和创立的教育方式有很大关系.他根据学生的情况分成五个等级分别集中指导,每一级都规定有相应的具体数学内容和具体教材.初级的教以珠算,进而筹算,高级的从演段术到点窜术,随着每一级学生学业的完成而分别授以相应的“免许证”,相当于现在的毕业证,有“见题免许”、“隐题免许”、“伏题免许”、“别传免许”和“印可免许”五个等级.后来这种方式不断发展,成为关流严格的教育制度——五段免许制.只有得到五个等级的免许之后,才可以被称为“关流第几传”,而且最后得到“印可”的只限于几名高徒.后来随着数学研究的发展,加入到各等级的学习内容不断增加,五段免许制日益完善和严格.到了山路主住成为关流掌门人时,据说规定一代弟子中只传一子和高徒二人.

关于所用的教材,除了关孝和的著作之外,其他关流数学家也写过教科书,如山路主住的《关流算术》45卷作为关流入门者的最初教程;久留岛义太的《广益算梯》25卷也作为数学初学者的教材.

可见,关孝和创立的五段免许制体系,已有班级授课制的萌芽.

附:关流系谱

参考资料:

?ArticleID=51

本回答由提问者推荐

π(pai)的值是怎么算出来的``???

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受制于生产力发展水平和科技发展水平,π 的计算方法、计算效率、准确度各不相同。圆周率(π)的计算方法的探索主要有实验时期、几何法时期、分析法时期、计算机时代。

1、实验时期——对圆周率的估算:

一块古巴比伦石匾(约产于公元前1900年至1600年)清楚地记载了圆周率 = 25/8 = 3.125。同一时期的古埃及文物,莱因德数学纸草书(Rhind Mathematical Papyrus)也表明圆周率等于分数16/9的平方,约等于3.1605。埃及人似乎在更早的时候就知道圆周率了。

英国作家 John Taylor (1781–1864) 在其名著《金字塔》(《The Great Pyramid: Why was it built, and who built it?》)中指出,造于公元前2500年左右的胡夫金字塔和圆周率有关。例如,金字塔的周长和高度之比等于圆周率的两倍,正好等于圆的周长和半径之比。公元前800至600年成文的古印度宗教巨著《百道梵书》(Satapatha Brahmana)显示了圆周率等于分数339/108,约等于3.139。

2、几何法时期——对圆周率的计算开始走向主动,并趋于科学:

(1)古希腊作为古代几何王国对圆周率的贡献尤为突出。

古希腊大数学家阿基米德(公元前287–212 年) 开创了人类历史上通过理论计算圆周率近似值的先河。阿基米德从单位圆出发,先用内接正六边形求出圆周率的下界为3,再用外接正六边形并借助勾股定理求出圆周率的上界小于4。接着,他对内接正六边形和外接正六边形的边数分别加倍,将它们分别变成内接正12边形和外接正12边形,再借助勾股定理改进圆周率的下界和上界。

他逐步对内接正多边形和外接正多边形的边数加倍,直到内接正96边形和外接正96边形为止。最后,他求出圆周率的下界和上界分别为223/71 和22/7, 并取它们的平均值3.141851 为圆周率的近似值。阿基米德用到了迭代算法和两侧数值逼近的概念,称得上是“计算数学”的鼻祖。

(2)中国古算书《周髀算经》(约公元前2世纪)的中有“径一而周三”的记载,意即取

汉朝时,张衡得出

(约为3.162)。这个值不太准确,但它简单易理解。

(3)公元263年,中国数学家刘徽用“割圆术”计算圆周率,他先从圆内接正六边形,逐次分割一直算到圆内接正192边形。他说“割之弥细,所失弥少,割之又割,以至于不可割,则与圆周合体而无所失矣。”,包含了求极限的思想。

刘徽给出π=3.141024的圆周率近似值,刘徽在得圆周率=3.14之后,将这个数值和晋武库中汉王莽时代制造的铜制体积度量衡标准嘉量斛的直径和容积检验,发现3.14这个数值还是偏小。于是继续割圆到1536边形,求出3072边形的面积,得到令自己满意的圆周率

(4)公元480年左右,南北朝时期的数学家祖冲之进一步得出精确到小数点后7位的结果,给出不足近似值3.1415926和过剩近似值3.1415927,还得到两个近似分数值,密率

密率是个很好的分数近似值,要取到

才能得出比

略准确的近似。

在之后的800年里祖冲之计算出的π值都是最准确的。其中的密率在西方直到1573年才由德国人奥托(Valentinus Otho)得到,1625年发表于荷兰工程师安托尼斯(Metius)的著作中,欧洲称之为Metius' number。

(5)约在公元530年,印度数学大师阿耶波多算出圆周率约为

婆罗摩笈多采用另一套方法,推论出圆周率等于10的算术平方根。

(6)阿拉伯数学家卡西在15世纪初求得圆周率17位精确小数值,打破祖冲之保持近千年的纪录。德国数学家鲁道夫·范·科伊伦(Ludolph van Ceulen)于1596年将π值算到20位小数值,后投入毕生精力,于1610年算到小数后35位数,该数值被用他的名字称为鲁道夫数。

3、分析法时期——科学推演圆周率:

这一时期人们开始利用无穷级数或无穷连乘积求π,摆脱可割圆术的繁复计算。无穷乘积式、无穷连分数、无穷级数等各种π值表达式纷纷出现,使得π值计算精度迅速增加。

第一个快速算法由英国数学家梅钦(John Machin)提出,1706年梅钦计算π值突破100位小数大关,他利用了如下公式:

其中arctan x可由泰勒级数算出。类似方法称为“梅钦类公式”。

斯洛文尼亚数学家Jurij Vega于1789年得出π的小数点后首140位,其中只有137位是正确的。这个世界纪录维持了五十年。他利用了梅钦于1706年提出的数式。

到1948年英国的弗格森(D. F. Ferguson)和美国的伦奇共同发表了π的808位小数值,成为人工计算圆周率值的最高纪录。

4、计算机时代——科学高效计算圆周率:

电子计算机的出现使π值计算有了突飞猛进的发展。

1949年,美国制造的世上首部电脑-ENIAC(Electronic Numerical Integrator And Computer)在阿伯丁试验场启用了。次年,里特韦斯纳、冯纽曼和梅卓普利斯利用这部电脑,计算出π的2037个小数位。这部电脑只用了70小时就完成了这项工作,扣除插入打孔卡所花的时间,等于平均两分钟算出一位数。

五年后,IBM NORC(海军兵器研究计算机)只用了13分钟,就算出π的3089个小数位。科技不断进步,电脑的运算速度也越来越快,在60年代至70年代,随着美、英、法的电脑科学家不断地进行电脑上的竞争,π的值也越来越精确。在1973年,Jean Guilloud和Martin Bouyer以电脑CDC 7600发现了π的第一百万个小数位。

在1976年,新的突破出现了。萨拉明(Eugene Salamin)发表了一条新的公式,那是一条二次收敛算则,也就是说每经过一次计算,有效数字就会倍增。高斯以前也发现了一条类似的公式,但十分复杂,在那没有电脑的时代是不可行的。这算法被称为布伦特-萨拉明(或萨拉明-布伦特)演算法,亦称高斯-勒让德演算法。

1989年美国哥伦比亚大学研究人员用克雷-2型(Cray-2)和IBM-3090/VF型巨型电子计算机计算出π值小数点后4.8亿位数,后又继续算到小数点后10.1亿位数。2010年1月7日——法国工程师法布里斯·贝拉将圆周率算到小数点后27000亿位。2010年8月30日——日本计算机奇才近藤茂利用家用计算机和云计算相结合,计算出圆周率到小数点后5万亿位。

2011年10月16日,日本长野县饭田市公司职员近藤茂利用家中电脑将圆周率计算到小数点后10万亿位,刷新了2010年8月由他自己创下的5万亿位吉尼斯世界纪录。56岁的近藤茂使用的是自己组装的计算机,从10月起开始计算,花费约一年时间刷新了纪录。

扩展资料:

1、国际圆周率日:

2011年,国际数学协会正式宣布,将每年的3月14日设为国际数学节,来源则是中国古代数学家祖冲之的圆周率。

国际圆周率日可以追溯至1988年3月14日,旧金山科学博物馆的物理学家Larry Shaw,他组织博物馆的员工和参与者围绕博物馆纪念碑做3又1/7圈(22/7,π的近似值之一)的圆周运动,并一起吃水果派。之后,旧金山科学博物馆继承了这个传统,在每年的这一天都举办庆祝活动。

2009年,美国众议院正式通过一项无约束力决议,将每年的3月14日设定为“圆周率日”。决议认为,“鉴于数学和自然科学是教育当中有趣而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而学习有关π的知识是一教孩子几何、吸引他们学习自然科学和数学的迷人方式……π约等于3.14,因此3月14日是纪念圆周率日最合适的日子。”

2、圆周率在各学科中的应用:

(1)几何:

(2)代数:

π是个无理数,即不可表达成两个整数之比,是由瑞士科学家约翰·海因里希·兰伯特于1761年证明的。 1882年,林德曼(Ferdinand von Lindemann)更证明了π是超越数,即π不可能是任何整系数多项式的根。

圆周率的超越性否定了化圆为方这古老尺规作图问题的可能性,因所有尺规作图只能得出代数数,而超越数不是代数数。

(3)数论:

两个任意自然数是互质的概率是

任取一个任意整数,该整数没有重复质因子的概率为

一个任意整数平均可用

个方法写成两个完全数之和。

(4)概率论:

设我们有一个以平行且等距木纹铺成的地板,随意抛一支长度比木纹之间距离小的针,求针和其中一条木纹相交的概率。这就是布丰投针问题。1777 年,布丰自己解决了这个问题——这个概率值是 1/π。

(5)统计学:

正态分布的概率密度函数:

(6)物理学:

海森堡不确定性原理:

相对论的场方程:

参考资料来源:搜狗百科 - 圆周率圆周率是一个极其驰名的数。从有文字记载的历史开始,这个数就引进了外行人和学者们的兴趣。作为一个非常重要的常数,圆周率最早是出于解决有关圆的计算问题。仅凭这一点,求出它的尽量准确的近似值,就是一个极其迫切的问题了。事实也是如此,几千年来作为数学家们的奋斗目标,古今中外一代一代的数学家为此献出了自己的智慧和劳动。回顾历史,人类对 π 的认识过程,反映了数学和计算技术发展情形的一个侧面。 π 的研究,在一定程度上反映这个地区或时代的数学水平。德国数学史家康托说:"历史上一个国家所算得的圆周率的准确程度,可以作为衡量这个国家当时数学发展水平的指标。"直到19世纪初,求圆周率的值应该说是数学中的头号难题。为求得圆周率的值,人类走过了漫长而曲折的道路,它的历史是饶有趣味的。我们可以将这一计算历程分为几个阶段。

实验时期

通过实验对 π 值进行估算,这是计算 π 的的第一阶段。这种对 π 值的估算基本上都是以观察或实验为根据,是基于对一个圆的周长和直径的实际测量而得出的。在古代世界,实际上长期使用 π =3这个数值。最早见于文字记载的有基督教《圣经》中的章节,其上取圆周率为3。这一段描述的事大约发生在公元前950年前后。其他如巴比伦、印度、中国等也长期使用3这个粗略而简单实用的数值。在我国刘徽之前"圆径一而周三"曾广泛流传。我国第一部《周髀算经》中,就记载有圆"周三径一"这一结论。在我国,木工师傅有两句从古流传下来的口诀:叫做:"周三径一,方五斜七",意思是说,直径为1的圆,周长大约是3,边长为5的正方形,对角线之长约为7。这正反映了早期人们对圆周率 π 和√2 这两个无理数的粗略估计。东汉时期官方还明文规定圆周率取3为计算面积的标准。后人称之为"古率"。

早期的人们还使用了其它的粗糙方法。如古埃及、古希腊人曾用谷粒摆在圆形上,以数粒数与方形对比的方法取得数值。或用匀重木板锯成圆形和方形以秤量对比取值……由此,得到圆周率的稍好些的值。如古埃及人应用了约四千年的 4 (8/9)2 = 3.1605。在印度,公元前六世纪,曾取 π= √10 = 3.162。在我国东、西汉之交,新朝王莽令刘歆制造量的容器――律嘉量斛。刘歆在制造标准容器的过程中就需要用到圆周率的值。为此,他大约也是通过做实验,得到一些关于圆周率的并不划一的近似值。现在根据铭文推算,其计算值分别取为3.1547,3.1992,3.1498,3.2031比径一周三的古率已有所进步。人类的这种探索的结果,当主要估计圆田面积时,对生产没有太大影响,但以此来制造器皿或其它计算就不合适了。

几何法时期

凭直观推测或实物度量,来计算 π 值的实验方法所得到的结果是相当粗略的。

真正使圆周率计算建立在科学的基础上,首先应归功于阿基米德。他是科学地研究这一常数的第一个人,是他首先提出了一种能够借助数学过程而不是通过测量的、能够把 π 的值精确到任意精度的方法。由此,开创了圆周率计算的第二阶段。

圆周长大于内接正四边形而小于外切正四边形,因此 2√2 < π < 4 。

当然,这是一个差劲透顶的例子。据说阿基米德用到了正96边形才算出他的值域。

阿基米德求圆周率的更精确近似值的方法,体现在他的一篇论文《圆的测定》之中。在这一书中,阿基米德第一次创用上、下界来确定 π 的近似值,他用几何方法证明了"圆周长与圆直径之比小于 3+(1/7) 而大于 3 + (10/71) ",他还提供了误差的估计。重要的是,这种方法从理论上而言,能够求得圆周率的更准确的值。到公元150年左右,希腊天文学家托勒密得出 π =3.1416,取得了自阿基米德以来的巨大进步。

割圆术。不断地利用勾股定理,来计算正N边形的边长。

在我国,首先是由数学家刘徽得出较精确的圆周率。公元263年前后,刘徽提出著名的割圆术,得出 π =3.14,通常称为"徽率",他指出这是不足近似值。虽然他提出割圆术的时间比阿基米德晚一些,但其方法确有着较阿基米德方法更美妙之处。割圆术仅用内接正多边形就确定出了圆周率的上、下界,比阿基米德用内接同时又用外切正多边形简捷得多。另外,有人认为在割圆术中刘徽提供了一种绝妙的精加工办法,以致于他将割到192边形的几个粗糙的近似值通过简单的加权平均,竟然获得具有4位有效数字的圆周率 π =3927/1250 =3.1416。而这一结果,正如刘徽本人指出的,如果通过割圆计算得出这个结果,需要割到3072边形。这种精加工方法的效果是奇妙的。这一神奇的精加工技术是割圆术中最为精彩的部分,令人遗憾的是,由于人们对它缺乏理解而被长期埋没了。

恐怕大家更加熟悉的是祖冲之所做出的贡献吧。对此,《隋书·律历志》有如下记载:"宋末,南徐州从事祖冲之更开密法。以圆径一亿为丈,圆周盈数三丈一尺四寸一分五厘九毫二秒七忽,朒数三丈一尺四寸一分五厘九毫二秒六忽,正数在盈朒二限之间。密率:圆径一百一十三,圆周三百五十五。约率,圆径七,周二十二。"

这一记录指出,祖冲之关于圆周率的两大贡献。其一是求得圆周率

3.1415926 < π < 3.1415927

其二是,得到 π 的两个近似分数即:约率为22/7;密率为355/113。

他算出的 π 的8位可靠数字,不但在当时是最精密的圆周率,而且保持世界记录九百多年。以致于有数学史家提议将这一结果命名为"祖率"。

这一结果是如何获得的呢?追根溯源,正是基于对刘徽割圆术的继承与发展,祖冲之才能得到这一非凡的成果。因而当我们称颂祖冲之的功绩时,不要忘记他的成就的取得是因为他站在数学伟人刘徽的肩膀上的缘故。后人曾推算若要单纯地通过计算圆内接多边形边长的话,得到这一结果,需要算到圆内接正12288边形,才能得到这样精确度的值。祖冲之是否还使用了其它的巧妙办法来简化计算呢?这已经不得而知,因为记载其研究成果的著作《缀术》早已失传了。这在中国数学发展史上是一件极令人痛惜的事。

中国发行的祖冲之纪念邮票

祖冲之的这一研究成果享有世界声誉:巴黎"发现宫"科学博物馆的墙壁上著文介绍了祖冲之求得的圆周率,莫斯科大学礼堂的走廊上镶嵌有祖冲之的大理石塑像,月球上有以祖冲之命名的环形山……

对于祖冲之的关于圆周率的第二点贡献,即他选用两个简单的分数尤其是用密率来近似地表示 π 这一点,通常人们不会太注意。然而,实际上,后者在数学上有更重要的意义。

密率与 π 的近似程度很好,但形式上却很简单,并且很优美,只用到了数字1、3、5。数学史家梁宗巨教授验证出:分母小于16604的一切分数中,没有比密率更接近 π 的分数。在国外,祖冲之死后一千多年,西方人才获得这一结果。

可见,密率的提出是一件很不简单的事情。人们自然要追究他是采用什么办法得到这一结果的呢?他是用什么办法把圆周率从小数表示的近似值化为近似分数的呢?这一问题历来为数学史家所关注。由于文献的失传,祖冲之的求法已不为人知。后人对此进行了各种猜测。

让我们先看看国外历史上的工作,希望能够提供出一些信息。

1573年,德国人奥托得出这一结果。他是用阿基米德成果22/7与托勒密的结果377/120用类似于加成法"合成"的:(377-22) / (120-7) = 355/113。

1585年,荷兰人安托尼兹用阿基米德的方法先求得:333/106 < π < 377/120,用两者作为 π 的母近似值,分子、分母各取平均,通过加成法获得结果:3 ((15+17)/(106+120) = 355/113。

两个虽都得出了祖冲之密率,但使用方法都为偶合,无理由可言。

在日本,十七世纪关孝和重要著作《括要算法》卷四中求圆周率时创立零约术,其实质就是用加成法来求近似分数的方法。他以3、4作为母近似值,连续加成六次得到祖冲之约率,加成一百十二次得到密率。其学生对这种按部就班的笨办法作了改进,提出从相邻的不足、过剩近似值就近加成的办法,(实际上就是我们前面已经提到的加成法)这样从3、4出发,六次加成到约率,第七次出现25/8,就近与其紧邻的22/7加成,得47/15,依次类推,只要加成23次就得到密率。

钱宗琮先生在《中国算学史》(1931年)中提出祖冲之采用了我们前面提到的由何承天首创的"调日法"或称加权加成法。他设想了祖冲之求密率的过程:以徽率157/50,约率22/7为母近似值,并计算加成权数x=9,于是 (157 + 22×,9) / (50+7×9) = 355/113,一举得到密率。钱先生说:"冲之在承天后,用其术以造密率,亦意中事耳。"

另一种推测是:使用连分数法。

由于求二自然数的最大公约数的更相减损术远在《九章算术》成书时代已流行,所以借助这一工具求近似分数应该是比较自然的。于是有人提出祖冲之可能是在求得盈 二数之后,再使用这个工具,将3.14159265表示成连分数,得到其渐近分数:3,22/7,333/106,355/113,102573/32650…

最后,取精确度很高但分子分母都较小的355/113作为圆周率的近似值。至于上面圆周率渐近分数的具体求法,这里略掉了。你不妨利用我们前面介绍的方法自己求求看。英国李约瑟博士持这一观点。他在《中国科学技术史》卷三第19章几何编中论祖冲之的密率说:"密率的分数是一个连分数渐近数,因此是一个非凡的成就。"

我国再回过头来看一下国外所取得的成果。

1150年,印度数学家婆什迦罗第二计算出 π= 3927/1250 = 3.1416。1424年,中亚细亚地区的天文学家、数学家卡西著《圆周论》,计算了3×228=805,306,368边内接与外切正多边形的周长,求出 π 值,他的结果是:

π=3.14159265358979325

有十七位准确数字。这是国外第一次打破祖冲之的记录。

16世纪的法国数学家韦达利用阿基米德的方法计算 π 近似值,用 6×216正边形,推算出精确到9位小数的 π 值。他所采用的仍然是阿基米德的方法,但韦达却拥有比阿基米德更先进的工具:十进位置制。17世纪初,德国人鲁道夫用了几乎一生的时间钻研这个问题。他也将新的十进制与早的阿基米德方法结合起来,但他不是从正六边形开始并将其边数翻番的,他是从正方形开始的,一直推导出了有262条边的正多边形,约4,610,000,000,000,000,000边形!这样,算出小数35位。为了记念他的这一非凡成果,在德国圆周率 π 被称为"鲁道夫数"。但是,用几何方法求其值,计算量很大,这样算下去,穷数学家一生也改进不了多少。到鲁道夫可以说已经登峰造极,古典方法已引导数学家们走得很远,再向前推进,必须在方法上有所突破。

17世纪出现了数学分析,这锐利的工具使得许多初等数学束手无策的问题迎刃而解。 π 的计算历史也随之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

分析法时期

这一时期人们开始摆脱求多边形周长的繁难计算,利用无穷级数或无穷连乘积来算 π 。

1593年,韦达给出

这一不寻常的公式是 π 的最早分析表达式。甚至在今天,这个公式的优美也会令我们赞叹不已。它表明仅仅借助数字2,通过一系列的加、乘、除和开平方就可算出 π 值。

接着有多种表达式出现。如沃利斯1650年给出:

1706年,梅钦建立了一个重要的公式,现以他的名字命名:

再利用分析中的级数展开,他算到小数后100位。

这样的方法远比可怜的鲁道夫用大半生时间才抠出的35位小数的方法简便得多。显然,级数方法宣告了古典方法的过时。圆周率π的计算历程

圆周率是一个极其驰名的数。从有文字记载的历史开始,这个数就引进了外行人和学者们的兴趣。作为一个非常重要的常数,圆周率最早是出于解决有关圆的计算问题。仅凭这一点,求出它的尽量准确的近似值,就是一个极其迫切的问题了。事实也是如此,几千年来作为数学家们的奋斗目标,古今中外一代一代的数学家为此献出了自己的智慧和劳动。回顾历史,人类对 π 的认识过程,反映了数学和计算技术发展情形的一个侧面。 π 的研究,在一定程度上反映这个地区或时代的数学水平。德国数学史家康托说:“历史上一个国家所算得的圆周率的准确程度,可以作为衡量这个国家当时数学发展水平的指标。”直到19世纪初,求圆周率的值应该说是数学中的头号难题。为求得圆周率的值,人类走过了漫长而曲折的道路,它的历史是饶有趣味的。我们可以将这一计算历程分为几个阶段。

通过实验对 π 值进行估算,这是计算 π 的的第一阶段。这种对 π 值的估算基本上都是以观察或实验为根据,是基于对一个圆的周长和直径的实际测量而得出的。在古代世界,实际上长期使用 π =3这个数值。最早见于文字记载的有基督教《圣经》中的章节,其上取圆周率为3。这一段描述的事大约发生在公元前950年前后。其他如巴比伦、印度、中国等也长期使用3这个粗略而简单实用的数值。在我国刘徽之前“圆径一而周三”曾广泛流传。我国第一部《周髀算经》中,就记载有圆“周三径一”这一结论。在我国,木工师傅有两句从古流传下来的口诀:叫做:“周三径一,方五斜七”,意思是说,直径为1的圆,周长大约是3,边长为5的正方形,对角线之长约为7。这正反映了早期人们对圆周率 π 和√2 这两个无理数的粗略估计。东汉时期官方还明文规定圆周率取3为计算面积的标准。后人称之为“古率”。

早期的人们还使用了其它的粗糙方法。如古埃及、古希腊人曾用谷粒摆在圆形上,以数粒数与方形对比的方法取得数值。或用匀重木板锯成圆形和方形以秤量对比取值……由此,得到圆周率的稍好些的值。如古埃及人应用了约四千年的 4 (8/9)2 = 3.1605。在印度,公元前六世纪,曾取 π= √10 = 3.162。在我国东、西汉之交,新朝王莽令刘歆制造量的容器――律嘉量斛。刘歆在制造标准容器的过程中就需要用到圆周率的值。为此,他大约也是通过做实验,得到一些关于圆周率的并不划一的近似值。现在根据铭文推算,其计算值分别取为3.1547,3.1992,3.1498,3.2031比径一周三的古率已有所进步。人类的这种探索的结果,当主要估计圆田面积时,对生产没有太大影响,但以此来制造器皿或其它计算就不合适了。

几何法时期

凭直观推测或实物度量,来计算 π 值的实验方法所得到的结果是相当粗略的。

真正使圆周率计算建立在科学的基础上,首先应归功于阿基米德。他是科学地研究这一常数的第一个人,是他首先提出了一种能够借助数学过程而不是通过测量的、能够把 π 的值精确到任意精度的方法。由此,开创了圆周率计算的第二阶段。

圆周长大于内接正四边形而小于外切正四边形,因此 2√2 < π < 4 。

当然,这是一个差劲透顶的例子。据说阿基米德用到了正96边形才算出他的值域。

阿基米德求圆周率的更精确近似值的方法,体现在他的一篇论文《圆的测定》之中。在这一书中,阿基米德第一次创用上、下界来确定 π 的近似值,他用几何方法证明了“圆周长与圆直径之比小于 3+(1/7) 而大于 3 + (10/71) ”,他还提供了误差的估计。重要的是,这种方法从理论上而言,能够求得圆周率的更准确的值。到公元150年左右,希腊天文学家托勒密得出 π =3.1416,取得了自阿基米德以来的巨大进步。

割圆术。不断地利用勾股定理,来计算正N边形的边长。

在我国,首先是由数学家刘徽得出较精确的圆周率。公元263年前后,刘徽提出著名的割圆术,得出 π =3.14,通常称为“徽率”,他指出这是不足近似值。虽然他提出割圆术的时间比阿基米德晚一些,但其方法确有着较阿基米德方法更美妙之处。割圆术仅用内接正多边形就确定出了圆周率的上、下界,比阿基米德用内接同时又用外切正多边形简捷得多。另外,有人认为在割圆术中刘徽提供了一种绝妙的精加工办法,以致于他将割到192边形的几个粗糙的近似值通过简单的加权平均,竟然获得具有4位有效数字的圆周率 π =3927/1250 =3.1416。而这一结果,正如刘徽本人指出的,如果通过割圆计算得出这个结果,需要割到3072边形。这种精加工方法的效果是奇妙的。这一神奇的精加工技术是割圆术中最为精彩的部分,令人遗憾的是,由于人们对它缺乏理解而被长期埋没了。

恐怕大家更加熟悉的是祖冲之所做出的贡献吧。对此,《隋书·律历志》有如下记载:“宋末,南徐州从事祖冲之更开密法。以圆径一亿为丈,圆周盈数三丈一尺四寸一分五厘九毫二秒七忽,朒数三丈一尺四寸一分五厘九毫二秒六忽,正数在盈朒二限之间。密率:圆径一百一十三,圆周三百五十五。约率,圆径七,周二十二。”

这一记录指出,祖冲之关于圆周率的两大贡献。其一是求得圆周率

3.1415926 < π < 3.1415927

其二是,得到 π 的两个近似分数即:约率为22/7;密率为355/113。

他算出的 π 的8位可靠数字,不但在当时是最精密的圆周率,而且保持世界记录九百多年。以致于有数学史家提议将这一结果命名为“祖率”。

这一结果是如何获得的呢?追根溯源,正是基于对刘徽割圆术的继承与发展,祖冲之才能得到这一非凡的成果。因而当我们称颂祖冲之的功绩时,不要忘记他的成就的取得是因为他站在数学伟人刘徽的肩膀上的缘故。后人曾推算若要单纯地通过计算圆内接多边形边长的话,得到这一结果,需要算到圆内接正12288边形,才能得到这样精确度的值。祖冲之是否还使用了其它的巧妙办法来简化计算呢?这已经不得而知,因为记载其研究成果的著作《缀术》早已失传了。这在中国数学发展史上是一件极令人痛惜的事。

中国发行的祖冲之纪念邮票

祖冲之的这一研究成果享有世界声誉:巴黎“发现宫”科学博物馆的墙壁上著文介绍了祖冲之求得的圆周率,莫斯科大学礼堂的走廊上镶嵌有祖冲之的大理石塑像,月球上有以祖冲之命名的环形山……

对于祖冲之的关于圆周率的第二点贡献,即他选用两个简单的分数尤其是用密率来近似地表示 π 这一点,通常人们不会太注意。然而,实际上,后者在数学上有更重要的意义。

密率与 π 的近似程度很好,但形式上却很简单,并且很优美,只用到了数字1、3、5。数学史家梁宗巨教授验证出:分母小于16604的一切分数中,没有比密率更接近 π 的分数。在国外,祖冲之死后一千多年,西方人才获得这一结果。

可见,密率的提出是一件很不简单的事情。人们自然要追究他是采用什么办法得到这一结果的呢?他是用什么办法把圆周率从小数表示的近似值化为近似分数的呢?这一问题历来为数学史家所关注。由于文献的失传,祖冲之的求法已不为人知。后人对此进行了各种猜测。

让我们先看看国外历史上的工作,希望能够提供出一些信息。

1573年,德国人奥托得出这一结果。他是用阿基米德成果22/7与托勒密的结果377/120用类似于加成法“合成”的:(377-22) / (120-7) = 355/113。

1585年,荷兰人安托尼兹用阿基米德的方法先求得:333/106 < π < 377/120,用两者作为 π 的母近似值,分子、分母各取平均,通过加成法获得结果:3 ((15+17)/(106+120) = 355/113。

两个虽都得出了祖冲之密率,但使用方法都为偶合,无理由可言。

在日本,十七世纪关孝和重要著作《括要算法》卷四中求圆周率时创立零约术,其实质就是用加成法来求近似分数的方法。他以3、4作为母近似值,连续加成六次得到祖冲之约率,加成一百十二次得到密率。其学生对这种按部就班的笨办法作了改进,提出从相邻的不足、过剩近似值就近加成的办法,(实际上就是我们前面已经提到的加成法)这样从3、4出发,六次加成到约率,第七次出现25/8,就近与其紧邻的22/7加成,得47/15,依次类推,只要加成23次就得到密率。

钱宗琮先生在《中国算学史》(1931年)中提出祖冲之采用了我们前面提到的由何承天首创的“调日法”或称加权加成法。他设想了祖冲之求密率的过程:以徽率157/50,约率22/7为母近似值,并计算加成权数x=9,于是 (157 + 22×,9) / (50+7×9) = 355/113,一举得到密率。钱先生说:“冲之在承天后,用其术以造密率,亦意中事耳。”

另一种推测是:使用连分数法。

由于求二自然数的最大公约数的更相减损术远在《九章算术》成书时代已流行,所以借助这一工具求近似分数应该是比较自然的。于是有人提出祖冲之可能是在求得盈 二数之后,再使用这个工具,将3.14159265表示成连分数,得到其渐近分数:3,22/7,333/106,355/113,102573/32650…

最后,取精确度很高但分子分母都较小的355/113作为圆周率的近似值。至于上面圆周率渐近分数的具体求法,这里略掉了。你不妨利用我们前面介绍的方法自己求求看。英国李约瑟博士持这一观点。他在《中国科学技术史》卷三第19章几何编中论祖冲之的密率说:“密率的分数是一个连分数渐近数,因此是一个非凡的成就。”

我国再回过头来看一下国外所取得的成果。

1150年,印度数学家婆什迦罗第二计算出 π= 3927/1250 = 3.1416。1424年,中亚细亚地区的天文学家、数学家卡西著《圆周论》,计算了3×228=805,306,368边内接与外切正多边形的周长,求出 π 值,他的结果是:

π=3.14159265358979325

有十七位准确数字。这是国外第一次打破祖冲之的记录。

16世纪的法国数学家韦达利用阿基米德的方法计算 π 近似值,用 6×216正边形,推算出精确到9位小数的 π 值。他所采用的仍然是阿基米德的方法,但韦达却拥有比阿基米德更先进的工具:十进位置制。17世纪初,德国人鲁道夫用了几乎一生的时间钻研这个问题。他也将新的十进制与早的阿基米德方法结合起来,但他不是从正六边形开始并将其边数翻番的,他是从正方形开始的,一直推导出了有262条边的正多边形,约4,610,000,000,000,000,000边形!这样,算出小数35位。为了记念他的这一非凡成果,在德国圆周率 π 被称为“鲁道夫数”。但是,用几何方法求其值,计算量很大,这样算下去,穷数学家一生也改进不了多少。到鲁道夫可以说已经登峰造极,古典方法已引导数学家们走得很远,再向前推进,必须在方法上有所突破。

17世纪出现了数学分析,这锐利的工具使得许多初等数学束手无策的问题迎刃而解。 π 的计算历史也随之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

分析法时期

这一时期人们开始摆脱求多边形周长的繁难计算,利用无穷级数或无穷连乘积来算 π 。

1593年,韦达给出

这一不寻常的公式是 π 的最早分析表达式。甚至在今天,这个公式的优美也会令我们赞叹不已。它表明仅仅借助数字2,通过一系列的加、乘、除和开平方就可算出 π 值。

接着有多种表达式出现。如沃利斯1650年给出:

1706年,梅钦建立了一个重要的公式,现以他的名字命名:

再利用分析中的级数展开,他算到小数后100位。

这样的方法远比可怜的鲁道夫用大半生时间才抠出的35位小数的方法简便得多。显然,级数方法宣告了古典方法的过时。此后,对于圆周率的计算像马拉松式竞赛,纪录一个接着一个:

1844年,达塞利用公式:

算到200位。

19世纪以后,类似的公式不断涌现, π 的位数也迅速增长。1873年,谢克斯利用梅钦的一系列方法,级数公式将 π 算到小数后707位。为了得到这项空前的纪录,他花费了二十年的时间。他死后,人们将这凝聚着他毕生心血的数值,铭刻在他的墓碑上,以颂扬他顽强的意志和坚韧不拔的毅力。于是在他的墓碑上留下了他一生心血的结晶: π 的小数点后707位数值。这一惊人的结果成为此后74年的标准。此后半个世纪,人们对他的计算结果深信不疑,或者说即便怀疑也没有办法来检查它是否正确。以致于在1937年巴黎博览会发现馆的天井里,依然显赫地刻着他求出的 π 值。

又过了若干年,数学家弗格森对他的计算结果产生了怀疑,其疑问基于如下猜想:在 π 的数值中,尽管各数字排列没有规律可循,但是各数码出现的机会应该相同。当他对谢克斯的结果进行统计时,发现各数字出现次数过于参差不齐。于是怀疑有误。他使用了当时所能找到的最先进的计算工具,从1944年5月到1945年5月,算了整整一年。1946年,弗格森发现第528位是错的(应为4,误为5)。谢克斯的值中足足有一百多位全都报了销,这把可怜的谢克斯和他的十五年浪费了的光阴全部一笔勾销了。

对此,有人曾嘲笑他说:数学史在记录了诸如阿基米德、费马等人的著作之余,也将会挤出那么一、二行的篇幅来记述1873年前谢克斯曾把 π 计算到小数707位这件事。这样,他也许会觉得自己的生命没有虚度。如果确实是这样的话,他的目的达到了。

人们对这些在地球的各个角落里作出不懈努力的人感到不可理解,这可能是正常的。但是,对此做出的嘲笑却是过于残忍了。人的能力是不同的,我们无法要求每个人都成为费马、高斯那样的人物。但成为不了伟大的数学家,并不意味着我们就不能为这个社会做出自己有限的贡献。人各有其长,作为一个精力充沛的计算者,谢克斯愿意献出一生的大部分时光从事这项工作而别无报酬,并最终为世上的知识宝库添了一小块砖加了一个块瓦。对此我们不应为他的不懈努力而感染并从中得到一些启发与教育吗?

1948年1月弗格森和伦奇两人共同发表有808位正确小数的 π 。这是人工计算 π 的最高记录。

计算机时期

1946年,世界第一台计算机ENIAC制造成功,标志着人类历史迈入了电脑时代。电脑的出现导致了计算方面的根本革命。1949年,ENIAC根据梅钦公式计算到2035(一说是2037)位小数,包括准备和整理时间在内仅用了70小时。计算机的发展一日千里,其记录也就被频频打破。

ENIAC:一个时代的开始

1973年,有人就把圆周率算到了小数点后100万位,并将结果印成一本二百页厚的书,可谓世界上最枯燥无味的书了。1989年突破10亿大关,1995年10月超过64亿位。1999年9月30日,《文摘报》报道,日本东京大学教授金田康正已求到2061.5843亿位的小数值。如果将这些数字打印在A4大小的复印纸上,令每页印2万位数字,那么,这些纸摞起来将高达五六百米。来自最新的报道:金田康正利用一台超级计算机,计算出圆周率小数点后一兆二千四百一十一亿位数,改写了他本人两年前创造的纪录。据悉,金田教授与日立制作所的员工合作,利用目前计算能力居世界第二十六位的超级计算机,使用新的计算方法,耗时四百多个小时,才计算出新的数位,比他一九九九年九月计算出的小数点后二千六百一十一位提高了六倍。圆周率小数点后第一兆位数是二,第一兆二千四百一十一亿位数为五。如果一秒钟读一位数,大约四万年后才能读完。

不过,现在打破记录,不管推进到多少位,也不会令人感到特别的惊奇了。实际上,把 π 的数值算得过分精确,应用意义并不大。现代科技领域使用的 π 值,有十几位已经足够。如果用鲁道夫的35位小数的 π 值计算一个能把太阳系包围起来的圆的周长,误差还不到质子直径的百万分之一。我们还可以引美国天文学家西蒙·纽克姆的话来说明这种计算的实用价值:

“十位小数就足以使地球周界准确到一英寸以内,三十位小数便能使整个可见宇宙的四周准确到连最强大的显微镜都不能分辨的一个量。”

那么为什么数学家们还象登山运动员那样,奋力向上攀登,一直求下去而不是停止对 π 的探索呢?为什么其小数值有如此的魅力呢?

这其中大概免不了有人类的好奇心与领先于人的心态作怪,但除此之外,还有许多其它原因。

奔腾与圆周率之间的奇妙关系……

1、它现在可以被人们用来测试或检验超级计算机的各项性能,特别是运算速度与计算过程的稳定性。这对计算机本身的改进至关重要。就在几年前,当Intel公司推出奔腾(Pentium)时,发现它有一点小问题,这问题正是通过运行 π 的计算而找到的。这正是超高精度的 π 计算直到今天仍然有重要意义的原因之一。

2、 计算的方法和思路可以引发新的概念和思想。虽然计算机的计算速度超出任何人的想象,但毕竟还需要由数学家去编制程序,指导计算机正确运算。实际上,确切地说,当我们把 π 的计算历史划分出一个电子计算机时期时,这并非意味着计算方法上的改进,而只是计算工具有了一个大飞跃而已。因而如何改进计算技术,研究出更好的计算公式,使公式收敛得更快、能极快地达到较大的精确度仍是数学家们面对的一个重要课题。在这方面,本世纪印度天才数学家拉马努扬得出了一些很好的结果。他发现了许多能够迅速而精确地计算 π 近似值的公式。他的见解开通了更有效地计算 π 近似值的思路。现在计算机计算 π 值的公式就是由他得到的。至于这位极富传奇色彩的数学家的故事,在这本小书中我们不想多做介绍了。不过,我希望大家能够明白 π 的故事讲述的是人类的胜利,而不是机器的胜利。

3、还有一个关于 π 的计算的问题是:我们能否无限地继续算下去?答案是:不行!根据朱达偌夫斯基的估计,我们最多算1077位。虽然,现在我们离这一极限还相差很远很远,但这毕竟是一个界限。为了不受这一界限的约束,就需要从计算理论上有新的突破。前面我们所提到的计算,不管用什么公式都必须从头算起,一旦前面的某一位出错,后面的数值完全没有意义。还记得令人遗憾的谢克斯吗?他就是历史上最惨痛的教训。

4、于是,有人想能否计算时不从头开始,而是从半截开始呢?这一根本性的想法就是寻找并行算法公式。1996年,圆周率的并行算法公式终于找到,但这是一个16进位的公式,这样很容易得出的1000亿位的数值,只不过是16进位的。是否有10进位的并行计算公式,仍是未来数学的一大难题。

5、作为一个无穷数列,数学家感兴趣的把 π 展开到上亿位,能够提供充足的数据来验证人们所提出的某些理论问题,可以发现许多迷人的性质。如,在 π 的十进展开中,10个数字,哪些比较稀,哪些比较密? π 的数字展开中某些数字出现的频率会比另一些高吗?或许它们并非完全随意?这样的想法并非是无聊之举。只有那些思想敏锐的人才会问这种貌似简单,许多人司空见惯但却不屑发问的问题。

6、数学家弗格森最早有过这种猜想:在 π 的数值式中各数码出现的概率相同。正是他的这个猜想为发现和纠正向克斯计算 π 值的错误立下了汗马功劳。然而,猜想并不等于现实。弗格森想验证它,却无能为力。后人也想验证它,也是苦于已知的 π 值的位数太少。甚至当位数太少时,人们有理由对猜想的正确性做出怀疑。如,数字0的出现机会在开始时就非常少。前50位中只有1个0,第一次出现在32位上。可是,这种现象随着数据的增多,很快就改变了:100位以内有8个0;200位以内有19个0;……1000万位以内有999,440个0;……60亿位以内有599,963,005个0,几乎占1/10。

其他数字又如何呢?结果显示,每一个都差不多是1/10,有的多一点,有的少一点。虽然有些偏差,但都在1/10000之内。

7、人们还想知道: π 的数字展开真的没有一定的模式吗?我们希望能够在十进制展开式中通过研究数字的统计分布,寻找任何可能的模型――如果存在这种模型的话,迄今为止尚未发现有这种模型。同时我们还想了解: π 的展开式中含有无穷的样式变化吗?或者说,是否任何形式的数字排列都会出现呢?著名数学家希尔伯特在没有发表的笔记本中曾提出下面的问题: π 的十进展开中是否有10个9连在一起?以现在算到的60亿位数字来看,已经出现:连续6个9连在一起。希尔伯特的问题答案似乎应该是肯定的,看来任何数字的排列都应该出现,只是什么时候出现而已。但这还需要更多 π 的数位的计算才能提供切实的证据。

8、在这方面,还有如下的统计结果:在60亿数字中已出现连在一起的8个8;9个7;10个6;小数点后第710150位与3204765位开始,均连续出现了七个3;小数点52638位起连续出现了14142135这八个数字,这恰是的前八位;小数点后第2747956位起,出现了有趣的数列876543210,遗憾的是前面缺个9;还有更有趣的数列123456789也出现了。

如果继续算下去,看来各种类型的数字列组合可能都会出现。

拾零: π 的其它计算方法

在1777年出版的《或然性算术实验》一书中,蒲丰提出了用实验方法计算 π 。这个实验方法的操作很简单:找一根粗细均匀,长度为 d 的细针,并在一张白纸上画上一组间距为 l 的平行线(方便起见,常取 l = d/2),然后一次又一次地将小针任意投掷在白纸上。这样反复地投多次,数数针与任意平行线相交的次数,于是就可以得到 π 的近似值。因为蒲丰本人证明了针与任意平行线相交的概率为 p = 2l/πd 。利用这一公式,可以用概率方法得到圆周率的近似值。在一次实验中,他选取 l = d/2 ,然后投针2212次,其中针与平行线相交704次,这样求得圆周率的近似值为 2212/704 = 3.142。当实验中投的次数相当多时,就可以得到 π 的更精确的值。

1850年,一位叫沃尔夫的人在投掷5000多次后,得到 π 的近似值为3.1596。目前宣称用这种方法得到最好结果的是意大利人拉兹瑞尼。在1901年,他重复这项实验,作了3408次投针,求得 π 的近似值为3.1415929,这个结果是如此准确,以致于很多人怀疑其实验的真伪。如美国犹他州奥格登的国立韦伯大学的L·巴杰就对此提出过有力的质疑。

不过,蒲丰实验的重要性并非是为了求得比其它方法更精确的 π 值。蒲丰投针问题的重要性在于它是第一个用几何形式表达概率问题的例子。计算 π 的这一方法,不但因其新颖,奇妙而让人叫绝,而且它开创了使用随机数处理确定性数学问题的先河,是用偶然性方法去解决确定性计算的前导。

在用概率方法计算 π 值中还要提到的是:R·查特在1904年发现,两个随意写出的数中,互素的概率为6/π2。1995年4月英国《自然》杂志刊登文章,介绍英国伯明翰市阿斯顿大学计算机科学与应用数学系的罗伯特·马修斯,如何利用夜空中亮星的分布来计算圆周率。马修斯从100颗最亮的星星中随意选取一对又一对进行分析,计算它们位置之间的角距。他检查了100万对因子,据此求得 π 的值约为3.12772。这个值与真值相对误差不超过5%。

无穷的神秘气息:纪梵希的男用香水 π 。广告词是:Explore pi, explore the universe

通过几何、微积分、概率等广泛的范围和渠道发现 π ,这充分显示了数学方法的奇异美。 π 竟然与这么些表面看来风马牛不相及的试验,沟通在一起,这的确使人惊讶不已。圆周率是一个极其驰名的数。从有文字记载的历史开始,这个数就引进了外行人和学者们的兴趣。作为一个非常重要的常数,圆周率最早是出于解决有关圆的计算问题。仅凭这一点,求出它的尽量准确的近似值,就是一个极其迫切的问题了。事实也是如此,几千年来作为数学家们的奋斗目标,古今中外一代一代的数学家为此献出了自己的智慧和劳动。回顾历史,人类对 π 的认识过程,反映了数学和计算技术发展情形的一个侧面。 π 的研究,在一定程度上反映这个地区或时代的数学水平。德国数学史家康托说:"历史上一个国家所算得的圆周率的准确程度,可以作为衡量这个国家当时数学发展水平的指标。"直到19世纪初,求圆周率的值应该说是数学中的头号难题。为求得圆周率的值,人类走过了漫长而曲折的道路,它的历史是饶有趣味的。我们可以将这一计算历程分为几个阶段。

实验时期

通过实验对 π 值进行估算,这是计算 π 的的第一阶段。这种对 π 值的估算基本上都是以观察或实验为根据,是基于对一个圆的周长和直径的实际测量而得出的。在古代世界,实际上长期使用 π =3这个数值。最早见于文字记载的有基督教《圣经》中的章节,其上取圆周率为3。这一段描述的事大约发生在公元前950年前后。其他如巴比伦、印度、中国等也长期使用3这个粗略而简单实用的数值。在我国刘徽之前"圆径一而周三"曾广泛流传。我国第一部《周髀算经》中,就记载有圆"周三径一"这一结论。在我国,木工师傅有两句从古流传下来的口诀:叫做:"周三径一,方五斜七",意思是说,直径为1的圆,周长大约是3,边长为5的正方形,对角线之长约为7。这正反映了早期人们对圆周率 π 和√2 这两个无理数的粗略估计。东汉时期官方还明文规定圆周率取3为计算面积的标准。后人称之为"古率"。

早期的人们还使用了其它的粗糙方法。如古埃及、古希腊人曾用谷粒摆在圆形上,以数粒数与方形对比的方法取得数值。或用匀重木板锯成圆形和方形以秤量对比取值……由此,得到圆周率的稍好些的值。如古埃及人应用了约四千年的 4 (8/9)2 = 3.1605。在印度,公元前六世纪,曾取 π= √10 = 3.162。在我国东、西汉之交,新朝王莽令刘歆制造量的容器――律嘉量斛。刘歆在制造标准容器的过程中就需要用到圆周率的值。为此,他大约也是通过做实验,得到一些关于圆周率的并不划一的近似值。现在根据铭文推算,其计算值分别取为3.1547,3.1992,3.1498,3.2031比径一周三的古率已有所进步。人类的这种探索的结果,当主要估计圆田面积时,对生产没有太大影响,但以此来制造器皿或其它计算就不合适了。

几何法时期

凭直观推测或实物度量,来计算 π 值的实验方法所得到的结果是相当粗略的。

真正使圆周率计算建立在科学的基础上,首先应归功于阿基米德。他是科学地研究这一常数的第一个人,是他首先提出了一种能够借助数学过程而不是通过测量的、能够把 π 的值精确到任意精度的方法。由此,开创了圆周率计算的第二阶段。

圆周长大于内接正四边形而小于外切正四边形,因此 2√2 < π < 4 。

当然,这是一个差劲透顶的例子。据说阿基米德用到了正96边形才算出他的值域。

阿基米德求圆周率的更精确近似值的方法,体现在他的一篇论文《圆的测定》之中。在这一书中,阿基米德第一次创用上、下界来确定 π 的近似值,他用几何方法证明了"圆周长与圆直径之比小于 3+(1/7) 而大于 3 + (10/71) ",他还提供了误差的估计。重要的是,这种方法从理论上而言,能够求得圆周率的更准确的值。到公元150年左右,希腊天文学家托勒密得出 π =3.1416,取得了自阿基米德以来的巨大进步。

割圆术。不断地利用勾股定理,来计算正N边形的边长。

在我国,首先是由数学家刘徽得出较精确的圆周率。公元263年前后,刘徽提出著名的割圆术,得出 π =3.14,通常称为"徽率",他指出这是不足近似值。虽然他提出割圆术的时间比阿基米德晚一些,但其方法确有着较阿基米德方法更美妙之处。割圆术仅用内接正多边形就确定出了圆周率的上、下界,比阿基米德用内接同时又用外切正多边形简捷得多。另外,有人认为在割圆术中刘徽提供了一种绝妙的精加工办法,以致于他将割到192边形的几个粗糙的近似值通过简单的加权平均,竟然获得具有4位有效数字的圆周率 π =3927/1250 =3.1416。而这一结果,正如刘徽本人指出的,如果通过割圆计算得出这个结果,需要割到3072边形。这种精加工方法的效果是奇妙的。这一神奇的精加工技术是割圆术中最为精彩的部分,令人遗憾的是,由于人们对它缺乏理解而被长期埋没了。

恐怕大家更加熟悉的是祖冲之所做出的贡献吧。对此,《隋书·律历志》有如下记载:"宋末,南徐州从事祖冲之更开密法。以圆径一亿为丈,圆周盈数三丈一尺四寸一分五厘九毫二秒七忽,朒数三丈一尺四寸一分五厘九毫二秒六忽,正数在盈朒二限之间。密率:圆径一百一十三,圆周三百五十五。约率,圆径七,周二十二。"

这一记录指出,祖冲之关于圆周率的两大贡献。其一是求得圆周率

3.1415926 < π < 3.1415927

其二是,得到 π 的两个近似分数即:约率为22/7;密率为355/113。

他算出的 π 的8位可靠数字,不但在当时是最精密的圆周率,而且保持世界记录九百多年。以致于有数学史家提议将这一结果命名为"祖率"。

这一结果是如何获得的呢?追根溯源,正是基于对刘徽割圆术的继承与发展,祖冲之才能得到这一非凡的成果。因而当我们称颂祖冲之的功绩时,不要忘记他的成就的取得是因为他站在数学伟人刘徽的肩膀上的缘故。后人曾推算若要单纯地通过计算圆内接多边形边长的话,得到这一结果,需要算到圆内接正12288边形,才能得到这样精确度的值。祖冲之是否还使用了其它的巧妙办法来简化计算呢?这已经不得而知,因为记载其研究成果的著作《缀术》早已失传了。这在中国数学发展史上是一件极令人痛惜的事。

中国发行的祖冲之纪念邮票

祖冲之的这一研究成果享有世界声誉:巴黎"发现宫"科学博物馆的墙壁上著文介绍了祖冲之求得的圆周率,莫斯科大学礼堂的走廊上镶嵌有祖冲之的大理石塑像,月球上有以祖冲之命名的环形山……

对于祖冲之的关于圆周率的第二点贡献,即他选用两个简单的分数尤其是用密率来近似地表示 π 这一点,通常人们不会太注意。然而,实际上,后者在数学上有更重要的意义。

密率与 π 的近似程度很好,但形式上却很简单,并且很优美,只用到了数字1、3、5。数学史家梁宗巨教授验证出:分母小于16604的一切分数中,没有比密率更接近 π 的分数。在国外,祖冲之死后一千多年,西方人才获得这一结果。

可见,密率的提出是一件很不简单的事情。人们自然要追究他是采用什么办法得到这一结果的呢?他是用什么办法把圆周率从小数表示的近似值化为近似分数的呢?这一问题历来为数学史家所关注。由于文献的失传,祖冲之的求法已不为人知。后人对此进行了各种猜测。

让我们先看看国外历史上的工作,希望能够提供出一些信息。

1573年,德国人奥托得出这一结果。他是用阿基米德成果22/7与托勒密的结果377/120用类似于加成法"合成"的:(377-22) / (120-7) = 355/113。

1585年,荷兰人安托尼兹用阿基米德的方法先求得:333/106 < π < 377/120,用两者作为 π 的母近似值,分子、分母各取平均,通过加成法获得结果:3 ((15+17)/(106+120) = 355/113。

两个虽都得出了祖冲之密率,但使用方法都为偶合,无理由可言。

在日本,十七世纪关孝和重要著作《括要算法》卷四中求圆周率时创立零约术,其实质就是用加成法来求近似分数的方法。他以3、4作为母近似值,连续加成六次得到祖冲之约率,加成一百十二次得到密率。其学生对这种按部就班的笨办法作了改进,提出从相邻的不足、过剩近似值就近加成的办法,(实际上就是我们前面已经提到的加成法)这样从3、4出发,六次加成到约率,第七次出现25/8,就近与其紧邻的22/7加成,得47/15,依次类推,只要加成23次就得到密率。

钱宗琮先生在《中国算学史》(1931年)中提出祖冲之采用了我们前面提到的由何承天首创的"调日法"或称加权加成法。他设想了祖冲之求密率的过程:以徽率157/50,约率22/7为母近似值,并计算加成权数x=9,于是 (157 + 22×,9) / (50+7×9) = 355/113,一举得到密率。钱先生说:"冲之在承天后,用其术以造密率,亦意中事耳。"

另一种推测是:使用连分数法。

由于求二自然数的最大公约数的更相减损术远在《九章算术》成书时代已流行,所以借助这一工具求近似分数应该是比较自然的。于是有人提出祖冲之可能是在求得盈 二数之后,再使用这个工具,将3.14159265表示成连分数,得到其渐近分数:3,22/7,333/106,355/113,102573/32650…

最后,取精确度很高但分子分母都较小的355/113作为圆周率的近似值。至于上面圆周率渐近分数的具体求法,这里略掉了。你不妨利用我们前面介绍的方法自己求求看。英国李约瑟博士持这一观点。他在《中国科学技术史》卷三第19章几何编中论祖冲之的密率说:"密率的分数是一个连分数渐近数,因此是一个非凡的成就。"

我国再回过头来看一下国外所取得的成果。

1150年,印度数学家婆什迦罗第二计算出 π= 3927/1250 = 3.1416。1424年,中亚细亚地区的天文学家、数学家卡西著《圆周论》,计算了3×228=805,306,368边内接与外切正多边形的周长,求出 π 值,他的结果是:

π=3.14159265358979325

有十七位准确数字。这是国外第一次打破祖冲之的记录。

16世纪的法国数学家韦达利用阿基米德的方法计算 π 近似值,用 6×216正边形,推算出精确到9位小数的 π 值。他所采用的仍然是阿基米德的方法,但韦达却拥有比阿基米德更先进的工具:十进位置制。17世纪初,德国人鲁道夫用了几乎一生的时间钻研这个问题。他也将新的十进制与早的阿基米德方法结合起来,但他不是从正六边形开始并将其边数翻番的,他是从正方形开始的,一直推导出了有262条边的正多边形,约4,610,000,000,000,000,000边形!这样,算出小数35位。为了记念他的这一非凡成果,在德国圆周率 π 被称为"鲁道夫数"。但是,用几何方法求其值,计算量很大,这样算下去,穷数学家一生也改进不了多少。到鲁道夫可以说已经登峰造极,古典方法已引导数学家们走得很远,再向前推进,必须在方法上有所突破。

17世纪出现了数学分析,这锐利的工具使得许多初等数学束手无策的问题迎刃而解。 π 的计算历史也随之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

分析法时期

这一时期人们开始摆脱求多边形周长的繁难计算,利用无穷级数或无穷连乘积来算 π 。

1593年,韦达给出

这一不寻常的公式是 π 的最早分析表达式。甚至在今天,这个公式的优美也会令我们赞叹不已。它表明仅仅借助数字2,通过一系列的加、乘、除和开平方就可算出 π 值。

接着有多种表达式出现。如沃利斯1650年给出:

1706年,梅钦建立了一个重要的公式,现以他的名字命名:

再利用分析中的级数展开,他算到小数后100位。

这样的方法远比可怜的鲁道夫用大半生时间才抠出的35位小数的方法简便得多。显然,级数方法宣告了古典方法的过时。此后,对于圆周率的计算像马拉松式竞赛,纪录一个接着一个:

1844年,达塞利用公式:

算到200位。

19世纪以后,类似的公式不断涌现, π 的位数也迅速增长。1873年,谢克斯利用梅钦的一系列方法,级数公式将 π 算到小数后707位。为了得到这项空前的纪录,他花费了二十年的时间。他死后,人们将这凝聚着他毕生心血的数值,铭刻在他的墓碑上,以颂扬他顽强的意志和坚韧不拔的毅力。于是在他的墓碑上留下了他一生心血的结晶: π 的小数点后707位数值。这一惊人的结果成为此后74年的标准。此后半个世纪,人们对他的计算结果深信不疑,或者说即便怀疑也没有办法来检查它是否正确。以致于在1937年巴黎博览会发现馆的天井里,依然显赫地刻着他求出的 π 值。

又过了若干年,数学家弗格森对他的计算结果产生了怀疑,其疑问基于如下猜想:在 π 的数值中,尽管各数字排列没有规律可循,但是各数码出现的机会应该相同。当他对谢克斯的结果进行统计时,发现各数字出现次数过于参差不齐。于是怀疑有误。他使用了当时所能找到的最先进的计算工具,从1944年5月到1945年5月,算了整整一年。1946年,弗格森发现第528位是错的(应为4,误为5)。谢克斯的值中足足有一百多位全都报了销,这把可怜的谢克斯和他的十五年浪费了的光阴全部一笔勾销了。

对此,有人曾嘲笑他说:数学史在记录了诸如阿基米德、费马等人的著作之余,也将会挤出那么一、二行的篇幅来记述1873年前谢克斯曾把 π 计算到小数707位这件事。这样,他也许会觉得自己的生命没有虚度。如果确实是这样的话,他的目的达到了。

人们对这些在地球的各个角落里作出不懈努力的人感到不可理解,这可能是正常的。但是,对此做出的嘲笑却是过于残忍了。人的能力是不同的,我们无法要求每个人都成为费马、高斯那样的人物。但成为不了伟大的数学家,并不意味着我们就不能为这个社会做出自己有限的贡献。人各有其长,作为一个精力充沛的计算者,谢克斯愿意献出一生的大部分时光从事这项工作而别无报酬,并最终为世上的知识宝库添了一小块砖加了一个块瓦。对此我们不应为他的不懈努力而感染并从中得到一些启发与教育吗?

1948年1月弗格森和伦奇两人共同发表有808位正确小数的 π 。这是人工计算 π 的最高记录。

计算机时期

1946年,世界第一台计算机ENIAC制造成功,标志着人类历史迈入了电脑时代。电脑的出现导致了计算方面的根本革命。1949年,ENIAC根据梅钦公式计算到2035(一说是2037)位小数,包括准备和整理时间在内仅用了70小时。计算机的发展一日千里,其记录也就被频频打破。

ENIAC:一个时代的开始

1973年,有人就把圆周率算到了小数点后100万位,并将结果印成一本二百页厚的书,可谓世界上最枯燥无味的书了。1989年突破10亿大关,1995年10月超过64亿位。1999年9月30日,《文摘报》报道,日本东京大学教授金田康正已求到2061.5843亿位的小数值。如果将这些数字打印在A4大小的复印纸上,令每页印2万位数字,那么,这些纸摞起来将高达五六百米。来自最新的报道:金田康正利用一台超级计算机,计算出圆周率小数点后一兆二千四百一十一亿位数,改写了他本人两年前创造的纪录。据悉,金田教授与日立制作所的员工合作,利用目前计算能力居世界第二十六位的超级计算机,使用新的计算方法,耗时四百多个小时,才计算出新的数位,比他一九九九年九月计算出的小数点后二千六百一十一位提高了六倍。圆周率小数点后第一兆位数是二,第一兆二千四百一十一亿位数为五。如果一秒钟读一位数,大约四万年后才能读完。

不过,现在打破记录,不管推进到多少位,也不会令人感到特别的惊奇了。实际上,把 π 的数值算得过分精确,应用意义并不大。现代科技领域使用的 π 值,有十几位已经足够。如果用鲁道夫的35位小数的 π 值计算一个能把太阳系包围起来的圆的周长,误差还不到质子直径的百万分之一。我们还可以引美国天文学家西蒙·纽克姆的话来说明这种计算的实用价值:

"十位小数就足以使地球周界准确到一英寸以内,三十位小数便能使整个可见宇宙的四周准确到连最强大的显微镜都不能分辨的一个量。"

那么为什么数学家们还象登山运动员那样,奋力向上攀登,一直求下去而不是停止对 π 的探索呢?为什么其小数值有如此的魅力呢?

这其中大概免不了有人类的好奇心与领先于人的心态作怪,但除此之外,还有许多其它原因。

奔腾与圆周率之间的奇妙关系……

1、它现在可以被人们用来测试或检验超级计算机的各项性能,特别是运算速度与计算过程的稳定性。这对计算机本身的改进至关重要。就在几年前,当Intel公司推出奔腾(Pentium)时,发现它有一点小问题,这问题正是通过运行 π 的计算而找到的。这正是超高精度的 π 计算直到今天仍然有重要意义的原因之一。

2、 计算的方法和思路可以引发新的概念和思想。虽然计算机的计算速度超出任何人的想象,但毕竟还需要由数学家去编制程序,指导计算机正确运算。实际上,确切地说,当我们把 π 的计算历史划分出一个电子计算机时期时,这并非意味着计算方法上的改进,而只是计算工具有了一个大飞跃而已。因而如何改进计算技术,研究出更好的计算公式,使公式收敛得更快、能极快地达到较大的精确度仍是数学家们面对的一个重要课题。在这方面,本世纪印度天才数学家拉马努扬得出了一些很好的结果。他发现了许多能够迅速而精确地计算 π 近似值的公式。他的见解开通了更有效地计算 π 近似值的思路。现在计算机计算 π 值的公式就是由他得到的。至于这位极富传奇色彩的数学家的故事,在这本小书中我们不想多做介绍了。不过,我希望大家能够明白 π 的故事讲述的是人类的胜利,而不是机器的胜利。

3、还有一个关于 π 的计算的问题是:我们能否无限地继续算下去?答案是:不行!根据朱达偌夫斯基的估计,我们最多算1077位。虽然,现在我们离这一极限还相差很远很远,但这毕竟是一个界限。为了不受这一界限的约束,就需要从计算理论上有新的突破。前面我们所提到的计算,不管用什么公式都必须从头算起,一旦前面的某一位出错,后面的数值完全没有意义。还记得令人遗憾的谢克斯吗?他就是历史上最惨痛的教训。

4、于是,有人想能否计算时不从头开始,而是从半截开始呢?这一根本性的想法就是寻找并行算法公式。1996年,圆周率的并行算法公式终于找到,但这是一个16进位的公式,这样很容易得出的1000亿位的数值,只不过是16进位的。是否有10进位的并行计算公式,仍是未来数学的一大难题。

5、作为一个无穷数列,数学家感兴趣的把 π 展开到上亿位,能够提供充足的数据来验证人们所提出的某些理论问题,可以发现许多迷人的性质。如,在 π 的十进展开中,10个数字,哪些比较稀,哪些比较密? π 的数字展开中某些数字出现的频率会比另一些高吗?或许它们并非完全随意?这样的想法并非是无聊之举。只有那些思想敏锐的人才会问这种貌似简单,许多人司空见惯但却不屑发问的问题。

6、数学家弗格森最早有过这种猜想:在 π 的数值式中各数码出现的概率相同。正是他的这个猜想为发现和纠正向克斯计算 π 值的错误立下了汗马功劳。然而,猜想并不等于现实。弗格森想验证它,却无能为力。后人也想验证它,也是苦于已知的 π 值的位数太少。甚至当位数太少时,人们有理由对猜想的正确性做出怀疑。如,数字0的出现机会在开始时就非常少。前50位中只有1个0,第一次出现在32位上。可是,这种现象随着数据的增多,很快就改变了:100位以内有8个0;200位以内有19个0;……1000万位以内有999,440个0;……60亿位以内有599,963,005个0,几乎占1/10。

其他数字又如何呢?结果显示,每一个都差不多是1/10,有的多一点,有的少一点。虽然有些偏差,但都在1/10000之内。

7、人们还想知道: π 的数字展开真的没有一定的模式吗?我们希望能够在十进制展开式中通过研究数字的统计分布,寻找任何可能的模型――如果存在这种模型的话,迄今为止尚未发现有这种模型。同时我们还想了解: π 的展开式中含有无穷的样式变化吗?或者说,是否任何形式的数字排列都会出现呢?著名数学家希尔伯特在没有发表的笔记本中曾提出下面的问题: π 的十进展开中是否有10个9连在一起?以现在算到的60亿位数字来看,已经出现:连续6个9连在一起。希尔伯特的问题答案似乎应该是肯定的,看来任何数字的排列都应该出现,只是什么时候出现而已。但这还需要更多 π 的数位的计算才能提供切实的证据。

8、在这方面,还有如下的统计结果:在60亿数字中已出现连在一起的8个8;9个7;10个6;小数点后第710150位与3204765位开始,均连续出现了七个3;小数点52638位起连续出现了14142135这八个数字,这恰是的前八位;小数点后第2747956位起,出现了有趣的数列876543210,遗憾的是前面缺个9;还有更有趣的数列123456789也出现了。

如果继续算下去,看来各种类型的数字列组合可能都会出现。

拾零: π 的其它计算方法

在1777年出版的《或然性算术实验》一书中,蒲丰提出了用实验方法计算 π 。这个实验方法的操作很简单:找一根粗细均匀,长度为 d 的细针,并在一张白纸上画上一组间距为 l 的平行线(方便起见,常取 l = d/2),然后一次又一次地将小针任意投掷在白纸上。这样反复地投多次,数数针与任意平行线相交的次数,于是就可以得到 π 的近似值。因为蒲丰本人证明了针与任意平行线相交的概率为 p = 2l/πd 。利用这一公式,可以用概率方法得到圆周率的近似值。在一次实验中,他选取 l = d/2 ,然后投针2212次,其中针与平行线相交704次,这样求得圆周率的近似值为 2212/704 = 3.142。当实验中投的次数相当多时,就可以得到 π 的更精确的值。

1850年,一位叫沃尔夫的人在投掷5000多次后,得到 π 的近似值为3.1596。目前宣称用这种方法得到最好结果的是意大利人拉兹瑞尼。在1901年,他重复这项实验,作了3408次投针,求得 π 的近似值为3.1415929,这个结果是如此准确,以致于很多人怀疑其实验的真伪。如美国犹他州奥格登的国立韦伯大学的L·巴杰就对此提出过有力的质疑。

不过,蒲丰实验的重要性并非是为了求得比其它方法更精确的 π 值。蒲丰投针问题的重要性在于它是第一个用几何形式表达概率问题的例子。计算 π 的这一方法,不但因其新颖,奇妙而让人叫绝,而且它开创了使用随机数处理确定性数学问题的先河,是用偶然性方法去解决确定性计算的前导。

在用概率方法计算 π 值中还要提到的是:R·查特在1904年发现,两个随意写出的数中,互素的概率为6/π2。1995年4月英国《自然》杂志刊登文章,介绍英国伯明翰市阿斯顿大学计算机科学与应用数学系的罗伯特·马修斯,如何利用夜空中亮星的分布来计算圆周率。马修斯从100颗最亮的星星中随意选取一对又一对进行分析,计算它们位置之间的角距。他检查了100万对因子,据此求得 π 的值约为3.12772。这个值与真值相对误差不超过5%。

通过几何、微积分、概率等广泛的范围和渠道发现 π ,这充分显示了数学方法的奇异美。 π 竟然与这么些表面看来风马牛不相及的试验,沟通在一起,这的确使人惊讶不已。这里是计算公式和计算方法,自己看

五阶行列式怎么计算?

把各列都加到第一列,再把第一行乘-1加到各行,就化成了上三角行列式,答案是(a+4x)(a-x)^4。

n阶行列式等于所有取自不同行不同列的n个元素的乘积的代数和,逆序数为偶数时带正号,逆序数为奇数时带负号,共有n!项。

拓展资料:

按照一定的规则,由排成正方形的一组(n个)数(称为元素)之乘积形成的代数和,称为n阶行列式。

例如,四个数a、b、c、d所排成二阶行式记为

,它的展开式为ad-bc。

九个数a1,a2,a3;b1,b2,b3;c1,c2,c3排成的三阶行列式记为

,它的展开式为a1b2c3+a2b3c1+a3b1c2-a1b3c2-a2b1c3-a3b2c1. 行列式起源于线性方程组的求解,在数学各分支有广泛的应用。在代数上,行列式可用来简化某些表达式,例如表示含较少未知数的线性方程组的解等。

在1683年,日本的关孝和最早提出了行列式的概念及它的展开法。莱布尼兹在1693年(生前未发表)的一封信中,也宣布了他关于行列式的发现。谢谢谢谢。非常感谢

圆周率的算法,椭圆周长的近似公式怎么推来的?相关推荐

  1. 复化梯形公式求椭圆周长C语言,C语言编程解线性,非线性方程,龙贝格算法.docx

    C语言编程解线性,非线性方程,龙贝格算法 课程设计课程名称:数值计算B 设计题目:数值计算B课程设计学号:姓名:完成时间: 2015年10月27日题目一:非线性方程求根一.题目假设人口随时间和当时人口 ...

  2. 【数理几何】椭圆周长

    第一章.简介 最早由欧拉提出,经勒让德,高斯,阿贝尔和雅可比等人发展. 对这类问题的讨论引出一门数学分支--椭圆积分与椭圆函数. 以下是几个比较简单的近似公式: 公式一至公式六为一般精度,满足简单计算 ...

  3. 龙贝格方法计算椭圆周长

    龙贝格方法计算椭圆周长 椭圆周长定积分公式 由于椭圆的周长可以看作是很多Δx\Delta xΔx与Δy\Delta yΔy直角边构成的斜边的和.因此就是dx2+dy2\sqrt{dx^2+dy^2}d ...

  4. 各种求圆周率π的算法(蒙特卡洛法的Java实现)

    什么是算法?简单地说,算法就是有穷规则构成的用于解决某一类问题的运算序列或执行步骤.在<算法之美:隐匿在数据结构背后的原理>第1章中我们讲到要解决一个问题可能会有不同的方法,当时所举的例子 ...

  5. 圆周率计算法公式算法(圆周率公式算法)

    面积: S=ah/2(2).已知三角形三边a,b,c,则 (海伦公式)(p=(a+b+c)/2)S=√[p(p-a)(p-b)(p-c)]=(1/4)√[(a+b+c)(a+b-c)(a+c-b)(b ...

  6. 圆周率 php算法,PHP坐标圆周率计算

    /** * [GetSquarePoint 坐标圆周率计算] * $lng = '116.655540'; * $lat = '39.910980'; * $squares = GetSquarePo ...

  7. 购物网站的推荐算法-个性化推荐算法中如何处理买了还推

    1. 引言 目前在工业界推荐中广泛使用的协同过滤算法(Collaborative Filtering)主要分为user-based和item-based两种类型,user-based多用于挖掘那些有共 ...

  8. 【算法反刍】递归与递推

    对于递归和递推的非常专业的定义和解释在这里就不再copy了,私以为算法的关键是运用和实践,就好比围棋,规则简单但是入门的门槛很高,就算熟练记忆规则也没法下好一盘棋.Likewise,对于算法学习,最关 ...

  9. c++算法基础必刷题目——递推

    文章目录 递推 1.扫雷MINE 2.牛可乐的翻转游戏 递推   递推算法是一种简单的算法,即通过已知条件,利用特定关系得出中间推论,直至得到结果的算法.递推算法分为顺推和逆推两种. 1.扫雷MINE ...

  10. BM算法(Berlekamp-Massey算法):解决线性递推问题

    算法内容 Berlekamp-Massey算法,常简称为BM算法,是用来求解一个数列的最短线性递推式的算法. BM算法可以在O(N2)的时间内求解一个长度为N的数列的最短线性递推式. 算法模板 取模, ...

最新文章

  1. 关于win8/win8.1系统不能调节亮度的解决办法
  2. 新人入职培训有关职场沟通的总结分享
  3. redis bio线程任务队列
  4. Jackson使用详解
  5. RDP协议详细解析(一)
  6. (代码篇)从基础文件IO说起虚拟内存,内存文件映射,零拷贝
  7. oracle12.2 redo 进程,【Oracle Database 12c新特性】TTnn TMON新的redo传输后台进程
  8. mysql建表注意事项,关键字和保留字不能作为表名
  9. 曲奇云盘资源搜索引擎_工具集--任意资源搜索神器(不限速!!)
  10. Linux学习笔记(尚硅谷韩顺平老师2021最新Linux教程)万字笔记
  11. 计量经济学第6章计算机c4,伍德里奇计量经济学第6章部分计算机习题详解STATA.pdf...
  12. 拼多多sdk php,学习猿地-【扩展分享】拼多多 API SDK【拼多多开放平台】
  13. 验证码识别平台哪个好?
  14. 一些杂事之后,该收心了
  15. 关于HTML中a标签的重大安全性漏洞!!!
  16. 北京计算机数字媒体技术大学排名,学习数字媒体技术在北京有哪些好大学,排名?...
  17. Contest1479 - 2018-ZZNU-ACM集训队 夏季队内积分赛 (3) Problem K 易水寒
  18. 《乌合之众》中的50金句
  19. 人口红利结束后 APP市场推广该怎么玩?
  20. 使用vbs脚本操作登陆对话框-登陆QQ为例

热门文章

  1. php无法找到该页,UCHOME出现问题(转帖)
  2. Aircrack-ng套件_无线网卡破解
  3. JJ斗地主记牌器java开发,【欢乐斗地主记牌器制作】遇到两个问题
  4. 利用MapabcAPI实现基于浏览器的地理定位
  5. AutoCAD二次开发1-环境配置
  6. 无缝拼接屏是怎样实现的?有什么特点!
  7. 多屏信号服务器,多屏拼接控制器及多屏拼接方案【图文】
  8. 运行spark及hadoop版本不一致解决方法
  9. 快速排序的C语言实现
  10. java对比两张图片是否一致_Java实现图片对比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