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 〇、写在前面
  • 一、时域分析法性能指标
    • 1.1 典型输入信号
    • 1.2 系统时间响应过程
    • 1.3 动态性能指标
  • 二、一阶系统时域分析
    • 2.1 一阶系统数学模型
    • 2.2 一阶系统单位阶跃响应
    • 2.3 一阶系统单位脉冲响应
    • 2.4 一阶系统单位斜坡响应
    • 2.5 一阶系统单位加速度响应
  • 三、二阶系统时域分析
    • 3.1 二阶系统数学模型
    • 3.2 二阶系统特征方程和阶跃响应
      • 3.2.1 负阻尼系统阶跃响应
      • 3.2.2 欠阻尼系统阶跃响应
      • 3.2.3 临界阻尼系统阶跃响应
      • 3.2.4 过阻尼系统阶跃响应
    • 3.3 欠阻尼二阶系统动态过程
      • 3.3.1 上升时间 trt_rtr​
      • 3.3.2 峰值时间 tpt_ptp​
      • 3.3.3 超调量 σ%\sigma\%σ%
      • 3.3.4 调节时间 tst_sts​
    • 3.4 过阻尼二阶系统动态过程
  • 四、线性定常系统稳定性
    • 4.1 系统的稳定性
    • 4.2 线性系统稳定的充分必要条件
    • 4.3 劳斯判据
      • 4.3.1 劳斯表
      • 4.3.2 劳斯判据
      • 4.3.3 特殊情况的处理
      • 4.3.4 各阶系统的稳定性结论
  • 五、稳态误差
    • 5.1 线性闭环系统的误差传递函数
    • 5.2 稳态误差计算式
    • 5.3 系统型别与稳态误差
    • 5.4 稳态误差的意义
    • 5.5 减小稳态误差的方法

〇、写在前面

本文内容涉及到对系统的传递函数、系统模型的理解,关于这部分,可参考我之前写过的【自动控制原理】控制系统的数学模型

一、时域分析法性能指标

控制理论中,衡量系统“好”“差”的指标有很多,但主要围绕三点展开:稳、准、快;即系统的稳定性能、稳态性能和动态性能。线性定常系统在典型输入下,研究其输出响应的波形,可以看出系统的性能。

时域分析法主要是在时间坐标下,分析系统性能的方法。衡量时域下系统响应的指标主要有稳定性、快速性和准确性

1.1 典型输入信号

信号类型 时域表达式 对应拉氏变换
单位阶跃输入 r(t)=1(t)r(t) = 1(t)r(t)=1(t) 1s\frac{1}{s}s1​
单位斜坡输入 r(t)=tr(t) = tr(t)=t 1s2\frac{1}{s^2}s21​
单位加速度输入 r(t)=t22r(t) = \frac{t^2}{2}r(t)=2t2​ 1s3\frac{1}{s^3}s31​
单位脉冲输入 r(t)=δ(t)r(t) = \delta(t)r(t)=δ(t) 111
正弦输入 r(t)=Asin(ωt)r(t) = Asin(\omega t)r(t)=Asin(ωt) Aωs2+ω2\frac{A\omega}{s^2+\omega^2}s2+ω2Aω​

实际应用中,具体采取哪种信号作为系统的输入信号,一般取决于系统的工作状态。在测试系统时,一般采取对系统最不利的信号作为输入信号。阶跃信号由于是一种突变,具有较大的变化率,考验系统跟随的快速性和稳定性,并考验系统的稳定性,所以阶跃信号一般被视为对系统较为不利的信号输入

1.2 系统时间响应过程

分为动态过程和稳态过程两部分:
(1)动态过程:系统在典型输入下,其输出量从初始状态到最终状态的变化过程。
(2)稳态过程:系统在典型输入下,当时间趋向于无穷时,系统输出量最终表现出来的状态。

电路中学过,动态RLC电路系统的全响应有两种写法:

(1)y(t)=[y(t0+)−y(∞)]e−t−t0τ+y(∞)=yp+yhy(t) =[y(t_0^+)-y(\infty)]e^{-\frac{t-t_0}{\tau}}+y(\infty)=y_p+y_hy(t)=[y(t0+​)−y(∞)]e−τt−t0​​+y(∞)=yp​+yh​

其中ypy_pyp​叫做齐次通解、固有项、暂态响应,yhy_hyh​叫做非齐次特解、强迫项、稳态响应。

(2)y(t)=y(t0+)e−t−t0τ+(1−e−t−t0τ)y(∞)=yx+yfy(t)=y(t_0^+)e^{-\frac{t-t_0}{\tau}}+(1-e^{-\frac{t-t_0}{\tau}})y(\infty)=y_x+y_fy(t)=y(t0+​)e−τt−t0​​+(1−e−τt−t0​​)y(∞)=yx​+yf​

其中yxy_xyx​叫做零输入响应,yfy_fyf​叫做零状态响应。

1.3 动态性能指标

某系统在1(t)1(t)1(t)作用下,动态过程随ttt变化如下:

稳态输出 c(∞)c(\infty)c(∞):当 t→∞t\to\inftyt→∞时,系统的输出值。
延迟时间 tdt_dtd​:从t=0t=0t=0开始,达到12c(∞)\frac{1}{2}c(\infty)21​c(∞)时所用时间。
上升时间 trt_rtr​:从t=0t=0t=0开始,到第一次到达c(∞)c(\infty)c(∞)所用时间。
峰值时间 tpt_ptp​:从t=0t=0t=0开始,到第一次到达峰值时所用的时间。
超调量 σ%\sigma \%σ%:从t=0t=0t=0到达到稳态值的过程中,输出最高峰相对稳态值的相对误差。
调节时间 tst_sts​:从t=0t=0t=0开始,输出响应到达并稳定在误差带内所用时间。
误差带:一般定义c(∞)±5%c(\infty)\pm5\%c(∞)±5%或c(∞)±2%c(\infty)\pm2\%c(∞)±2%范围为误差带。

二、一阶系统时域分析

2.1 一阶系统数学模型

研究微分控制系统:

建模可得方程(具体建模过程参考【自动控制原理】控制系统的数学模型):
Tc˙(t)+c(t)=r(t)T\dot{c}(t)+c(t)=r(t)Tc˙(t)+c(t)=r(t)于是,传递函数可以写为:Φ(s)=1Ts+1\Phi(s)=\frac{1}{Ts+1}Φ(s)=Ts+11​一般地,将具有上述闭环传递函数的系统称为一阶系统,其中 TTT 叫做时间常数。对RC电路,有:
Φ(s)=1RCs+1\Phi(s) = \frac{1}{RCs+1}Φ(s)=RCs+11​即:RCducdt+uc(t)=ur(t)RC\frac{du_c}{dt}+u_c(t) = u_r(t)RCdtduc​​+uc​(t)=ur​(t)

2.2 一阶系统单位阶跃响应

由一阶系统闭环传递函数可以看出,当输入为阶跃信号时:
Uc(s)1s=1Ts+1\frac{U_c(s)}{\frac{1}{s}}=\frac{1}{Ts+1}s1​Uc​(s)​=Ts+11​∴\therefore∴Uc(s)=1Ts2+s=1s−1s+1TU_c(s)=\frac{1}{Ts^2+s}=\frac{1}{s}-\frac{1}{s+\frac{1}{T}}Uc​(s)=Ts2+s1​=s1​−s+T1​1​
∴\therefore∴ 一阶系统的单位阶跃响应为:c(t)=1−e−1Tt(t≥0)c(t)=1-e^{-\frac{1}{T}t}(t\geq0)c(t)=1−e−T1​t(t≥0)

以 T=0.02 的一阶系统为例,下同:

该响应具有一些性质:
(1)t=0t=0t=0 时,响应曲线斜率:c˙(0)=c˙(t)∣t=0=1Te−1Tt∣t=0=1T\dot{c}(0)=\dot{c}(t)\mid_{t=0}=\frac{1}{T}e^{-\frac{1}{T}t}\mid_{t=0}=\frac{1}{T}c˙(0)=c˙(t)∣t=0​=T1​e−T1​t∣t=0​=T1​

(2)该曲线是上凸的,且凸率逐渐减小,所以:d2c(t)dt2<0,d3c(t)dt3>0\frac{d^2c(t)}{dt^2}<0,\frac{d^3c(t)}{dt^3}>0dt2d2c(t)​<0,dt3d3c(t)​>0

(3)超调量σ%=0\sigma\%=0σ%=0

(4)误差带设置为0.05时,调节时间 ts≈3Tt_s\approx3Tts​≈3T,误差带设置为0.02时,调节时间 ts≈4Tt_s\approx4Tts​≈4T

2.3 一阶系统单位脉冲响应

由一阶系统闭环传递函数可以看出,当输入为脉冲信号时:
Uc(s)1=1Ts+1\frac{U_c(s)}{1}=\frac{1}{Ts+1}1Uc​(s)​=Ts+11​∴\therefore∴Uc(s)=1Ts+1=1T1s+1TU_c(s)=\frac{1}{Ts+1}=\frac{1}{T}\frac{1}{s+\frac{1}{T}}Uc​(s)=Ts+11​=T1​s+T1​1​
∴\therefore∴ 一阶系统的单位脉冲响应为:c(t)=1Te−1Tt(t≥0)c(t)=\frac{1}{T}e^{-\frac{1}{T}t}(t\geq0)c(t)=T1​e−T1​t(t≥0)
响应曲线如下:

该响应具有一些性质:

(1)初始斜率 dc(t)dt∣t=0=−1T2\frac{dc(t)}{dt}\mid_{t=0}=-\frac{1}{T^2}dtdc(t)​∣t=0​=−T21​

(2)该曲线是下凹的,且凹率逐渐减小,所以:d2c(t)dt2>0,d3c(t)dt3<0\frac{d^2c(t)}{dt^2}>0,\frac{d^3c(t)}{dt^3}<0dt2d2c(t)​>0,dt3d3c(t)​<0

(3)超调量σ%=0\sigma\%=0σ%=0

(4)误差带设置为0.05时,调节时间 ts≈3T−TlnTt_s\approx3T-TlnTts​≈3T−TlnT,误差带设置为0.02时,调节时间 ts≈4T−TlnTt_s\approx4T-TlnTts​≈4T−TlnT

2.4 一阶系统单位斜坡响应

由一阶系统闭环传递函数可以看出,当输入为斜坡信号时:
Uc(s)1s2=1Ts+1\frac{U_c(s)}{\frac{1}{s^2}}=\frac{1}{Ts+1}s21​Uc​(s)​=Ts+11​∴\therefore∴Uc(s)=1s2(Ts+1)=1s2−Ts+Ts+1TU_c(s)=\frac{1}{s^2(Ts+1)}=\frac{1}{s^2}-\frac{T}{s}+\frac{T}{s+\frac{1}{T}}Uc​(s)=s2(Ts+1)1​=s21​−sT​+s+T1​T​
∴\therefore∴ 一阶系统的单位斜坡响应为:c(t)=t−T+Te−1Tt(t≥0)c(t)=t-T+Te^{-\frac{1}{T}t}(t\geq0)c(t)=t−T+Te−T1​t(t≥0)
响应曲线如下:

该响应具有若干特点:
(1)输出响应包含了稳态分量 t−Tt-Tt−T 和瞬态分量 Te−tTTe^{-\frac{t}{T}}Te−Tt​ 说明输出相比输入,滞后 TTT

(2)由于输出相对输入存在滞后,因此一阶系统跟随单位斜坡输入时,存在稳态误差。(关于稳态误差详见第六部分)

(3)可以证明,t=0t=0t=0 时,输出响应的斜率是0,t→∞t\to\inftyt→∞时,输出响应的斜率极限是1

(4)输出响应是下凹的,且凹率越来越小,所以dc2(t)dt2>0\frac{dc^2(t)}{dt^2}>0dt2dc2(t)​>0且dc3(t)dt3<0\frac{dc^3(t)}{dt^3}<0dt3dc3(t)​<0

2.5 一阶系统单位加速度响应

由一阶系统闭环传递函数可以看出,当输入为单位加速度信号时:
Uc(s)1s3=1Ts+1\frac{U_c(s)}{\frac{1}{s^3}}=\frac{1}{Ts+1}s31​Uc​(s)​=Ts+11​∴\therefore∴Uc(s)=1s3(Ts+1)=1s3−Ts2+T2s−T2s+1TU_c(s)=\frac{1}{s^3(Ts+1)}=\frac{1}{s^3}-\frac{T}{s^2}+\frac{T^2}{s}-\frac{T^2}{s+\frac{1}{T}}Uc​(s)=s3(Ts+1)1​=s31​−s2T​+sT2​−s+T1​T2​
∴\therefore∴ 一阶系统的单位斜坡响应为:c(t)=12t2−Tt+T2(1−e−1Tt)(t≥0)c(t)=\frac{1}{2}t^2-Tt+T^2(1-e^{-\frac{1}{T}t})(t\geq0)c(t)=21​t2−Tt+T2(1−e−T1​t)(t≥0)
响应曲线如下:

可以看出,输入和输出之间的拉差在增大,我们可以推导两者之间的误差:
e(t)=r(t)−c(t)=Tt−T2(1−e−1Tt)e(t)=r(t)-c(t)=Tt-T^2(1-e^{-\frac{1}{T}t})e(t)=r(t)−c(t)=Tt−T2(1−e−T1​t)求导:de(t)dt=T−Te−1Tt>0\frac{de(t)}{dt}=T-Te^{-\frac{1}{T}t}>0dtde(t)​=T−Te−T1​t>0
所以,输入与输出之间存在误差(稳态误差详见第六部分),且随着时间的推移,该误差值逐渐增大。因此,一阶系统无法跟踪加速度输入。

三、二阶系统时域分析

3.1 二阶系统数学模型

二阶系统可以写成:Φ(s)=C(s)R(s)=ωn2s2+2ζωs+ωn2\Phi(s)=\frac{C(s)}{R(s)}=\frac{\omega_n^2}{s^2+2\zeta\omega s+\omega_n^2}Φ(s)=R(s)C(s)​=s2+2ζωs+ωn2​ωn2​​其中,ωn\omega_nωn​叫做自然频率,ζ\zetaζ叫做阻尼比。

3.2 二阶系统特征方程和阶跃响应

令二阶系统闭环传递函数分母多项式为0,可以得到系统的特征方程:s2+2ζωs+ωn2=0s^2+2\zeta\omega s+\omega_n^2=0s2+2ζωs+ωn2​=0解得:s1,2=−ζωn±ωnζ2−1s_{1,2}=-\zeta\omega_n\pm\omega_n\sqrt{\zeta^2-1}s1,2​=−ζωn​±ωn​ζ2−1​可以看出,二阶系统的性能与其特征根的位置有关,模值取决于ωn\omega_nωn​,性质取决于ζ\zetaζ。

3.2.1 负阻尼系统阶跃响应

当 −1<ζ<0-1<\zeta<0−1<ζ<0 时,系统具有两个正实部的复根,当 ζ<−1\zeta<-1ζ<−1 时,系统具有两个正实根。

对系统进行仿真,可以看出,系统的动态过程呈现发散振荡或者单调发散,这样的系统是不稳定的。

3.2.2 欠阻尼系统阶跃响应

欠阻尼系统有 0<ζ<10<\zeta<10<ζ<1 ,系统在左半平面有两个共轭复根。

阶跃响应:c(t)=1−e−ζωnt1−ζ2sin(ωdt+β)(t≥0)c(t)=1-\frac{e^{-\zeta\omega_nt}}{\sqrt{1-\zeta^2}}sin(\omega_dt+\beta)\space\space(t\geq0)c(t)=1−1−ζ2​e−ζωn​t​sin(ωd​t+β)  (t≥0)

可以看出,系统稳态分量为1,瞬态分量振荡频率为 ωd\omega_dωd​ ,包络线为 1±e−ζωnt/1−ζ21\pm e^{-\zeta\omega_nt}/\sqrt{1-\zeta^2}1±e−ζωn​t/1−ζ2​

包络线的收敛速度取决于 ζωn\zeta\omega_nζωn​ ,称之为衰减系数

3.2.3 临界阻尼系统阶跃响应

临界阻尼时,ζ=1\zeta=1ζ=1,特征根分布如图所示:

当 ζ=1,R(s)=1s\zeta=1,R(s)=\frac{1}{s}ζ=1,R(s)=s1​ 时,有:C(s)=ωn2s(s+ωn)2=1s−ωn(s+ωn)2−1s+ωnC(s)=\frac{\omega_n^2}{s(s+\omega_n)^2}=\frac{1}{s}-\frac{\omega_n}{(s+\omega_n)^2}-\frac{1}{s+\omega_n}C(s)=s(s+ωn​)2ωn2​​=s1​−(s+ωn​)2ωn​​−s+ωn​1​于是:c(t)=1−e−ωnt(1+ωnt),(t≥0)c(t)=1-e^{-\omega_nt}(1+\omega_nt),\space\space(t\geq0)c(t)=1−e−ωn​t(1+ωn​t),  (t≥0)其响应过程如下:

这个图的样子跟一阶系统那个有点像,但两者不是同一回事!二阶临界阻尼系统响应过程为单调上升,响应值区域常数1(因为我们施加的输入是单位阶跃)。

3.2.4 过阻尼系统阶跃响应

过阻尼时,ζ>1\zeta>1ζ>1,特征根分布如图所示:

动态响应示例如下:

我们可以画出不同阻尼时的响应图:

从上图可以看出 ζ\zetaζ从负值变为正值过程中,不同的响应曲线。

3.3 欠阻尼二阶系统动态过程

在3.2节我们讨论了欠阻尼二阶系统的阻尼比取值范围及其对应的响应。现实工程中,为兼顾快速性和阻尼比,往往取 0.4<ζ<0.80.4<\zeta<0.80.4<ζ<0.8,下面讨论在动态过程中,欠阻尼系统的响应指标。

3.3.1 上升时间 trt_rtr​

已知二阶欠阻尼系统单位阶跃响应为:c(t)=1−e−ζωnt1−ζ2sin(ωdt+β)c(t)=1-\frac{e^{-\zeta\omega_nt}}{\sqrt{1-\zeta^2}}sin(\omega_dt+\beta)c(t)=1−1−ζ2​e−ζωn​t​sin(ωd​t+β)令c(t)=1c(t)=1c(t)=1,即 e−ζωnt1−ζ2sin(ωdt+β)=0\frac{e^{-\zeta\omega_nt}}{\sqrt{1-\zeta^2}}sin(\omega_dt+\beta)=01−ζ2​e−ζωn​t​sin(ωd​t+β)=0得:ωdt+β=π\omega_dt+\beta=\piωd​t+β=π故而得到上升时间:tr=π−βωd=π−βωn1−ζ2t_r=\frac{\pi-\beta}{\omega_d}=\frac{\pi-\beta}{\omega_n\sqrt{1-\zeta^2}}tr​=ωd​π−β​=ωn​1−ζ2​π−β​

3.3.2 峰值时间 tpt_ptp​

峰值时间为上升到第一个峰所用时长,在峰值点处导数为0,对输出响应求导:
dc(t)dt=ζωne−ζωnt1−ζ2sin(ωdt+β)−ωde−ζωnt1−ζ2cos(ωdt+β)\frac{dc(t)}{dt}=\frac{\zeta\omega_ne^{-\zeta\omega_nt}}{\sqrt{1-\zeta^2}}sin(\omega_dt+\beta)-\omega_d\frac{e^{-\zeta\omega_nt}}{\sqrt{1-\zeta^2}}cos(\omega_dt+\beta)dtdc(t)​=1−ζ2​ζωn​e−ζωn​t​sin(ωd​t+β)−ωd​1−ζ2​e−ζωn​t​cos(ωd​t+β)令其为0,得:ζωne−ζωnt1−ζ2sin(ωdt+β)=ωde−ζωnt1−ζ2cos(ωdt+β)\frac{\zeta\omega_ne^{-\zeta\omega_nt}}{\sqrt{1-\zeta^2}}sin(\omega_dt+\beta)=\omega_d\frac{e^{-\zeta\omega_nt}}{\sqrt{1-\zeta^2}}cos(\omega_dt+\beta)1−ζ2​ζωn​e−ζωn​t​sin(ωd​t+β)=ωd​1−ζ2​e−ζωn​t​cos(ωd​t+β)即:ζsin(ωdt+β)=1−ζ2cos(ωdt+β)\zeta sin(\omega_dt+\beta)=\sqrt{1-\zeta^2}cos(\omega_dt+\beta)ζsin(ωd​t+β)=1−ζ2​cos(ωd​t+β)所以:tan(ωdt+β)=1−ζ2ζtan(\omega_dt+\beta)=\frac{\sqrt{1-\zeta^2}}{\zeta}tan(ωd​t+β)=ζ1−ζ2​​由3.2.2节中的特征根分布图可知,1−ζ2ζ\frac{\sqrt{1-\zeta^2}}{\zeta}ζ1−ζ2​​正是 tan(β)tan(\beta)tan(β),故而有 ωdt=π\omega_dt=\piωd​t=π,解得:tp=πωd=πωn1−ζ2t_p=\frac{\pi}{\omega_d}=\frac{\pi}{\omega_n\sqrt{1-\zeta^2}}tp​=ωd​π​=ωn​1−ζ2​π​

3.3.3 超调量 σ%\sigma\%σ%

超调量的定义为最高峰与稳态值的相对误差,对于二阶欠阻尼系统,最高峰出现在峰值时间处,故而有:σ%=c(tp)−c(∞)c(∞)×100%=−e−ζωntp1−ζ2sin(ωdtp+β)×100%\sigma\%=\frac{c(t_p)-c(\infty)}{c(\infty)}\times100\%=-\frac{e^{-\zeta\omega_nt_p}}{\sqrt{1-\zeta^2}}sin(\omega_dt_p+\beta)\times100\%σ%=c(∞)c(tp​)−c(∞)​×100%=−1−ζ2​e−ζωn​tp​​sin(ωd​tp​+β)×100%将 tpt_ptp​ 代入,结合3.2.2中的特征根分布图,可知:σ%=e−πζ1−ζ2×100%\sigma\%=e^{-\frac{\pi\zeta}{\sqrt{1-\zeta^2}}}\times100\%σ%=e−1−ζ2​πζ​×100%

3.3.4 调节时间 tst_sts​

调节时间定义为从开始到进入误差带的最小时间,亦即:∣c(t)−c(∞)∣≤Δc(∞)|c(t)-c(\infty)|\leq\Delta c(\infty)∣c(t)−c(∞)∣≤Δc(∞)而:∣e−ζωnt1−ζ2sin(ωdt+β)∣≤e−ζωnt1−ζ2|\frac{e^{-\zeta\omega_nt}}{\sqrt{1-\zeta^2}}sin(\omega_dt+\beta)|\leq\frac{e^{-\zeta\omega_nt}}{\sqrt{1-\zeta^2}}∣1−ζ2​e−ζωn​t​sin(ωd​t+β)∣≤1−ζ2​e−ζωn​t​如果取 Δ=0.05\Delta=0.05Δ=0.05,则ts=3.5ζωnt_s=\frac{3.5}{\zeta\omega_n}ts​=ζωn​3.5​如果取 Δ=0.02\Delta=0.02Δ=0.02,则ts=4.4ζωnt_s=\frac{4.4}{\zeta\omega_n}ts​=ζωn​4.4​

3.4 过阻尼二阶系统动态过程

对于过阻尼系统,可以将特征方程按如下方法分解:s2+2ζωns+ωn2=(s+1T1)(s+1T2)=0s^2+2\zeta\omega_ns+\omega_n^2=(s+\frac{1}{T_1})(s+\frac{1}{T_2})=0s2+2ζωn​s+ωn2​=(s+T1​1​)(s+T2​1​)=0那么便有:ζ=1+(T1/T2)2T1/T2\zeta=\frac{1+(T_1/T_2)}{2\sqrt{T_1/T_2}}ζ=2T1​/T2​​1+(T1​/T2​)​若如此做,则上升时间可以近似描述为:tr=1+1.5ζ+ζ2ωnt_r=\frac{1+1.5\zeta+\zeta^2}{\omega_n}tr​=ωn​1+1.5ζ+ζ2​过阻尼系统由于具有较长的调节时间,因此对于该上升时间计算式,我们在此不加证明给出近似描述(具体可参考胡寿松《自动控制原理(第六版)》P79)。过阻尼系统调节时间我们往往更加关注,参考书中教材,给出调节时间的有关结论:
(1)如果 T1≥4T2T_1\geq4T_2T1​≥4T2​,系统等效为具有 −1/T1-1/T_1−1/T1​闭环极点的一阶系统,取 ts=3T1t_s=3T_1ts​=3T1​,可以确保精度达到90%以上。
(2)如果 ζ=1\zeta=1ζ=1,则临界阻尼系统调节时间 ts=4.75T1t_s=4.75T_1ts​=4.75T1​

PS:至于高阶系统,那个算式markdown起来太麻烦了,我先挖个坑,以后来填。。。。。

四、线性定常系统稳定性

4.1 系统的稳定性

稳定性描述了系统的一种性能,即受到扰动后,输出出现偏离,当扰动消失后,系统能够恢复到原来状态的能力。

稳定性的关键点在于“恢复原来状态的能力”,而不是“受到扰动不发生偏离的能力”。

看这个例子:

一根木棍,可以绕O点转动,顶端放置一个小球,当小球放置在B点时,给小球一个扰动,在重力作用下,小球都会最终回到B点。因此对于小球来说,B点是一个稳定点。但是如果小球初始在A点平衡,给小球一个扰动,则小球轻易不会再次稳定在A点。因此对于小球来说,A点是一个非稳定点。

而现实中有一些系统,往往具有一种特性,即扰动在一定范围内时,系统是稳定的,当超过了这个限度,系统将在受到扰动后无法恢复原来状态。举个例子理解:

对于第一张图,两个侧壁无限延伸,则对于放在里面的小球,无论在哪个点释放,无论给予小球一个什么样的扰动,小球最终都能稳定在最低点A处。称这样的系统为“大范围稳定”。

而对于第二张图,当施加给小球的扰动是在一个范围时,即小球不越过两侧山峰最高点,小球都能来回摇动后最终回到A点,但如果扰动使得小球超过两侧峰,比如到达了D点处,则小球将无法再次回到A点。称这样的系统为“小范围渐进稳定”。

李雅普诺夫稳定性理论中,将系统看做具有“能量”的系统,使用“能量函数”去描述,如果系统的动态过程随着时间的推移衰减并趋近于0,则系统渐进稳定。说通俗点就是,你一个系统具有能量,如果你这里面的能量随着时间推移越来越多,越来越多,那么就会导致不稳定,只有“能量”随时间推移“衰减”,系统才能达到稳定状态。这也正是李雅普诺夫稳定理论中使用偏导数小于0去描述稳定性的理论依据。

4.2 线性系统稳定的充分必要条件

以下说法是等价的:
(1)该线性系统是稳定的;
(2)系统的特征根具有负实部;
(3)系统状态矩阵所有特征值都具有负实部;
(4)系统的脉冲响应输出经过足够长的时间能够衰减到0;
(5)系统输出增量收敛于原来平衡点;
(6)系统闭环传递函数所有极点都位于s域左半平面;
(7)系统没有在s域右半平面的特征根;

4.3 劳斯判据

4.3.1 劳斯表

写出系统的特征方程:a0sn+a1sn−1+⋯+an−1s+an=0(a0>0)a_0s^n+a_1s^{n-1}+\cdots+a_{n-1}s+a_n=0\space\space\space(a_0>0)a0​sn+a1​sn−1+⋯+an−1​s+an​=0   (a0​>0)列劳斯表:
sn∣a0a2a4a6⋯sn−1∣a1a3a5a7⋯sn−2∣c13c23c33c43⋯sn−3∣c14c24c34c44⋯⋮∣s2∣c1,n−2c2,n−2c3,n−2s1∣c1,n−1c2,n−1s0∣c1,n\begin{matrix} s^n & | &a_0 & a_2 & a_4 & a_6 &\cdots\\ s^{n-1} & | &a_1 & a_3 & a_5 & a_7 &\cdots\\ s^{n-2} & | &c_{13} & c_{23} & c_{33} & c_{43}&\cdots\\ s^{n-3} & | &c_{14} & c_{24} & c_{34} & c_{44}&\cdots\\ \vdots & | & \\ s^{2} & | & c_{1,n-2} & c_{2,n-2} & c_{3,n-2}\\ s^1 & | & c_{1,n-1} & c_{2,n-1}\\ s^0 & | & c_{1,n} \end{matrix}snsn−1sn−2sn−3⋮s2s1s0​∣∣∣∣∣∣∣∣​a0​a1​c13​c14​c1,n−2​c1,n−1​c1,n​​a2​a3​c23​c24​c2,n−2​c2,n−1​​a4​a5​c33​c34​c3,n−2​​a6​a7​c43​c44​⋯⋯⋯⋯

其中:ci,j={−∣a0a2ia1a2i+1∣a1,if j=3−∣a1a2i+1c13ci+1,3∣c13,if j=4−∣c1,j−2ci+1,j−2c1,j−1ci+1,j−1∣c1,j−1,if j>4c_{i,j} = \begin{cases} -\frac{\begin{vmatrix} a_0 & a_{2i} \\ a_1 & a_{2i+1} \\ \end{vmatrix}}{a_1}, & \text{if $j=3$} \\ \\ -\frac{\begin{vmatrix} a_1 & a_{2i+1} \\ c_{13} & c_{i+1,3} \\ \end{vmatrix}}{c_{13}}, & \text{if $j=4$} \\ \\ -\frac{\begin{vmatrix} c_{1,j-2} & c_{i+1,j-2} \\ c_{1,j-1} & c_{i+1,j-1} \\ \end{vmatrix}}{c_{1,j-1}}, & \text{if $j>4$} \\ \end{cases}ci,j​=⎩⎨⎧​−a1​∣∣​a0​a1​​a2i​a2i+1​​∣∣​​,−c13​∣∣​a1​c13​​a2i+1​ci+1,3​​∣∣​​,−c1,j−1​∣∣​c1,j−2​c1,j−1​​ci+1,j−2​ci+1,j−1​​∣∣​​,​if j=3if j=4if j>4​

4.3.2 劳斯判据

劳斯表中第一列所有数均大于0,则系统稳定。如果第一列有小于0的数,那么第一列系数符号改变的次数,等于特征方程具有正实部根的个数。

4.3.3 特殊情况的处理

  1. 如果劳斯表某行第一列出现0,其他元素不为0或者不全为0:
    用一个很小的正数 ϵ\epsilonϵ 去代替0,重新对新表使用劳斯判据。
  2. 如果劳斯表出现全0行:
    用上一行系数构造辅助方程,对该方程求导,得到新方程,用新方程的系数去替换全零行

出现全零行,说明该系统存在大小相等,对称于原点的根。

4.3.4 各阶系统的稳定性结论

  1. 一阶、二阶系统稳定的充要条件特征方程各项系数均大于0
  2. 三阶系统稳定的充要条件特征方程各项系数均大于0,且a0a3<a1a2a_0a_3<a_1a_2a0​a3​<a1​a2​
  3. 高阶系统稳定的必要条件特征方程的各项系数均大于0

五、稳态误差

5.1 线性闭环系统的误差传递函数


则:E(s)=R(s)−C(s)H(s)E(s)=R(s)-C(s)H(s)E(s)=R(s)−C(s)H(s)系统是闭环的,所以:Φ(s)=C(s)R(s)=G(s)1+G(s)H(s)\Phi(s)=\frac{C(s)}{R(s)}=\frac{G(s)}{1+G(s)H(s)}Φ(s)=R(s)C(s)​=1+G(s)H(s)G(s)​于是:E(s)=R(s)−R(s)G(s)H(s)1+G(s)H(s)=R(s)[11+G(s)H(s)]E(s)=R(s)-\frac{R(s)G(s)H(s)}{1+G(s)H(s)}=R(s)\left[\frac{1}{1+G(s)H(s)}\right]E(s)=R(s)−1+G(s)H(s)R(s)G(s)H(s)​=R(s)[1+G(s)H(s)1​]所以:Φe(s)=E(s)R(s)=11+G(s)H(s)\Phi_e(s)=\frac{E(s)}{R(s)}=\frac{1}{1+G(s)H(s)}Φe​(s)=R(s)E(s)​=1+G(s)H(s)1​

5.2 稳态误差计算式

由拉氏变换的终值定理(拉氏变换传送门)得:ess=lim⁡t→∞e(t)=lim⁡s→0sE(s)=lim⁡s→0sR(s)1+G(s)H(s)e_{ss}=\lim_{t \to \infty} e(t)=\lim_{s \to 0}sE(s)=\lim_{s \to 0}\frac{sR(s)}{1+G(s)H(s)}ess​=t→∞lim​e(t)=s→0lim​sE(s)=s→0lim​1+G(s)H(s)sR(s)​
需要注意的是,这个计算公式适用于没有人为规定 E(s)E(s)E(s)计算的且没有其他前向通道的系统。

  1. 如果人为规定了以何处的信号作为 E(s)E(s)E(s) 则优先以人为规定为准。
  2. 如果系统增加了前向通道,则 E(s)=R(s)−C(s)E(s)=R(s)-C(s)E(s)=R(s)−C(s),并有:ess=limt→∞e(t)=lim⁡s→0sE(s)=lim⁡s→0s[R(s)−C(s)]e_{ss}=lim_{t \to \infty} e(t)=\lim_{s \to 0}sE(s)=\lim_{s \to 0}s\left[R(s)-C(s)\right]ess​=limt→∞​e(t)=s→0lim​sE(s)=s→0lim​s[R(s)−C(s)]

5.3 系统型别与稳态误差

又因为系统开环传递函数总可以表示为尾一标准型:G(s)H(s)=K∏i=1m(τis+1)sν∏j=1n−ν(Tjs+1)=KsνG0(s)H0(s)G(s)H(s)=\frac{K\prod_{i=1}^m (\tau_is+1)}{s^\nu\prod_{j=1}^{n-\nu}(T_js+1)}=\frac{K}{s^\nu}G_0(s)H_0(s)G(s)H(s)=sν∏j=1n−ν​(Tj​s+1)K∏i=1m​(τi​s+1)​=sνK​G0​(s)H0​(s)并有:lim⁡s→0G0(s)H0(s)=1\lim_{s \to 0} G_0(s)H_0(s) = 1s→0lim​G0​(s)H0​(s)=1所以:ess=lim⁡s→0sE(s)=lim⁡s→0sR(s)1+G(s)H(s)=lim⁡s→0sν+1R(s)sν+KG0(s)H0(s)=lim⁡s→0sν+1R(s)sν+Ke_{ss}=\lim_{s \to 0}sE(s)=\lim_{s \to 0}\frac{sR(s)}{1+G(s)H(s)}=\lim_{s \to 0}\frac{s^{\nu+1}R(s)}{s^\nu+KG_0(s)H_0(s)}=\lim_{s \to 0}\frac{s^{\nu+1}R(s)}{s^\nu+K}ess​=s→0lim​sE(s)=s→0lim​1+G(s)H(s)sR(s)​=s→0lim​sν+KG0​(s)H0​(s)sν+1R(s)​=s→0lim​sν+Ksν+1R(s)​
KKK是开环增益,规定 ν\nuν 的值就是系统的型别,也就是系统含有积分环节的个数。

于是可以得出一些结论:

型别 输入信号 稳态误差
0型系统 阶跃输入 Rs\frac{R}{s}sR​ R1+K\frac{R}{1+K}1+KR​
1型系统 阶跃输入 Rs\frac{R}{s}sR​ 000
2型系统 阶跃输入 Rs\frac{R}{s}sR​ 000
0型系统 斜坡输入 Rs2\frac{R}{s^2}s2R​ ∞\infty∞
1型系统 斜坡输入 Rs2\frac{R}{s^2}s2R​ RK\frac{R}{K}KR​
2型系统 斜坡输入 Rs2\frac{R}{s^2}s2R​ 000
0型系统 加速度输入 Rs3\frac{R}{s^3}s3R​ ∞\infty∞
1型系统 加速度输入 Rs3\frac{R}{s^3}s3R​ ∞\infty∞
2型系统 加速度输入 Rs3\frac{R}{s^3}s3R​ RK\frac{R}{K}KR​

5.4 稳态误差的意义

稳态误差描述了系统的稳态性能,反映系统跟随信号的准确性。稳态误差为0,说明系统稳态无误差,稳态误差越大,说明跟随误差越大。工程中,往往希望稳态误差在一定范围内(注:并非任何情况下都是越小越好,比如电机系统要求必须存在一定的误差才能使得输出不为0,从而使得电机持续转动),过大的稳态误差往往对系统是不利的。

5.5 减小稳态误差的方法

1. 增大系统的开环增益或者扰动作用前的增益
这相当于是一种相对方法,增大开环增益或者扰动前的增益,则扰动通道增益相对值就减小了,从而弱化扰动通道的影响,而开环增益的增大,使得系统有足够大的输出,从而减小稳态误差。但过大的增益往往也会导致系统超调量增大,严重时会导致系统不稳定。
2. 在前向通道或者主反馈通道设置串联积分环节
积分环节可以使得输出不仅包含当前的输入,还包含了从以前系统输入输出的全部历史值,这也是积分调节器的设计思想。
3. 采用前馈补偿
前馈补偿可以对输出值进行补偿,从而减小输出值与输入值的差值,使得输出的跟随性能提高。

【自动控制原理】 时域分析法相关推荐

  1. 【控制】《自动控制原理》胡寿松老师-第3章-线性系统的时域分析法

    第2章 回到目录 第4章 第3章-线性系统的时域分析法 3.1 系统时间响应的性能指标 3.2 一阶系统的时域分析 3.3 二阶系统的时域分析 3.4 高阶系统的时域分析 3.5 线性系统的稳定性分析 ...

  2. 频域串联滞后校正matlab,自动控制原理实验七基于MATLAB控制系统频域法串联校正设计.doc...

    自动控制原理实验七基于MATLAB控制系统频域法串联校正设计.doc 实验七 基于MATLAB控制系统频域法串联校正设计 一.实验目的 (1)对给定系统设计满足频域或时域指标的串联校正装置: (2)掌 ...

  3. 自动控制原理《线性系统的时域分析》

    目录 文章目录 目录 摘要 0.概述 1.典型输入信号 2.线性系统时域性能指标 1.一阶系统的时间响应及动态性能 2.二阶系统的时间响应及动态性能 3.改善二阶系统的动态性能的措施 4.稳定性的概念 ...

  4. 自动控制原理8.4---描述函数法

    参考书籍:<自动控制原理>(第七版).胡寿松主编. <自动控制原理PDF版下载> 4.描述函数法 描述函数法基本思想:当系统满足一定的假设条件时,系统中非线性环节在正弦信号作用 ...

  5. 自动控制原理第5章——频率法(思维导图)

    第5章--频率法 内容参考: 西北工业大学卢京潮老师所讲的<自动控制原理> 王建辉.顾树生老师所主编的自动控制原理(第2版) 如有错误或者不足之处,欢迎大家留言指正!

  6. 【自动控制原理笔记】频率特性的几何表示法

    问就是图比公式好看 上一节 [自动控制原理笔记]线性系统的频域分析-频率特性 频率特性的几何表示法 要把线性系统的频率特性绘制成曲线图,通常有三种方法可供使用. 或者说,在工程设计和分析中,我们可以使 ...

  7. 【自动控制原理】频域分析法

    目录 〇.写在前面 一.频率特性 1.1 线性系统的频率特性 1.2 不同算法之间的联系 二.奈氏图 2.1 绘制开环幅相曲线 2.2 奈氏图利用 三.伯德图 3.1 开环对数频率特性曲线 3.2 绘 ...

  8. 自动控制原理3.2---一阶系统的时域分析

    参考书籍:<自动控制原理>(第七版).胡寿松主编. <自动控制原理PDF版下载> 1.一阶系统的数学模型 一阶控制系统运动微分方程: Tc˙(t)+c(t)=r(t)(1)T\ ...

  9. 自动控制原理(4) - 时域分析

    经典控制理论中,分析线性系统性能的方法主要有以下三点: ①,时域分析法       1,直接在时间域内对系统进行分析       2,提供系统时间响应的全部信息,更加直观.准确.       3,是其 ...

  10. 自动控制原理 - 3 线性系统的时域分析

    3 线性系统的时域分析3.1 时间响应性能指标3.2 一阶系统的时域响应3.3-3.4 二阶系统的时域响应 3.5 二阶系统性能的改善3.6 高阶系统的时域响应3.7 控制系统的稳定性 3.8 稳定性 ...

最新文章

  1. 将数据库查询结果导出成Excel表格
  2. win7的IE缓存,临时文件,cookies和历史记录
  3. base--AuditResult
  4. setTimeout and jquery
  5. 26.Android Studio下Ndk开发(ffmpeg导入Android studio以cmake方式编译的过程)
  6. copyonwritearraylist原理_Java集合干货——CopyOnWriteArrayList源码分析
  7. CSocket类的使用
  8. Laravel源码解析之QueryBuilder
  9. 写入缓存 还是 直接 写入 json 方便,
  10. php 替换 超链接,php 替换字符串所有url为超链接,并给超链接添加nofollow的简单示例...
  11. select函数使用细节
  12. Win10修改用户名及用户文件夹名
  13. ORB-SLAM3编译问题 recipe for target ‘CMakeFiles/ORB_SLAM3.dir/src/LocalMapping.cc.o‘ failed
  14. Windows10 笔记本从睡眠状态唤醒时取消输入密码的方法
  15. Android Volley核心源码解析
  16. 可以测试流放之路伤害的软件,测试平台及细节一览 - 《流放之路》国服硬件需求测试:低配也能续写ARPG传奇 - 超能网...
  17. c语言 买股票的最佳时机
  18. 用Gzip进行js的超强压缩
  19. 秀一下以前搜房soufun发贴机的发帖群发日志!!呵呵..
  20. 如《老人与海》般孤勇【极学】

热门文章

  1. 单片机应用中的c语言用词注解,嵌入式C编程 PIC单片机和C编程技术与应用pdf
  2. visio2013专业版激活密匙
  3. python 多线程 线程池的四种实现方式
  4. python jupyter notebook下载_Jupyter notebook 安装
  5. C语言关键字必备练习题
  6. 新浪股票接口获取历史数据
  7. 80个超详细的Python入门实例
  8. R语言 打包流程-采坑无数终有果
  9. 设计一些自学软件的小测试demo吧。
  10. adsl密码查看器,宽带密码查看器,无广告,绿色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