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看来,商业社会中的服务是:
订立并尊重契约,重视执行过程中对方的感受,给予达到或超出预期的结果,实现互利双赢。

我今天想和大家分享在职场中的服务,以我的角色(软件工程师)为例来讲述,我们应该提供什么样的服务,为什么要以“服务”来形容,怎样做好服务。
不管技术如何发展,人与人之间依然会存在着合作、协作的关系,人的社会属性、天然存在的社交属性,是我们在技术以外的生存必备技能。

常见的服务

说起服务,不少人会先想到饭店中的服务。
让我最印象深刻的是海底捞的服务员,他们总会主动向客人微笑、问好,我带着孩子去时,服务员总会主动询问孩子的需求,免费赠送玩具,孩子提前吃完的话,还可以免费在迷你游乐场里玩,女士免费做美甲……我们同事聚餐首选之地就是海底捞,虽然价位略高,但其服务品质出众,一直没让我们失望过。

还有另一种印象深刻,失望、绝望、再也不会去的经历。我们公司楼下可选的觅食地点有限,某饭店的地理位置不错,刚开张时食材的选择很用心,味道也不错,我便经常光顾,有一次捧着香喷喷的炒饭刚放在餐桌上,眼尖的我发现米饭上趴着一只绿色的毛毛虫,大概有4厘米长,我心想,这种事情难免发生,毕竟厨师不可能是故意的,便告知服务员,服务员给我的回复是:这不不可能是我们饭里面的。我失望的是,没有得到任何道歉,也没有给我合理的解释。我便坚持了一年没再去这家店,一年后,我想再给这家店一次机会吧,当我的炒米粉吃到50%时,突然听到咔嘣一声,感觉牙齿好痛,原来是一个如假包换的铁钉,这次服务员没有找借口,直接以沉默对待我。从此我对这家店绝望了。
基本的服务那么难做到吗?为什么他们会伤害一个老顾客?
且不说他们没提赔钱的事情,就算提了,我也不会要,我宁愿相信是意外造成的损害,我想要的是正面、积极的态度,以及未来改进的措施。
在任何商业关系中,契约是必定存在的,包括提供服务的企业对监管部门的承诺、对社会的承诺、对客户的承诺,以及客户自己的权利和义务。在契约订立后,客户会产生一种对过程和结果的期待,企业会在特定时间内向客户提供服务。如果服务交付得很顺利,那么交易完成,双方各取所需。如果交付失误,又没及时补救,就可能破坏这种建立在利益上的脆弱关系。

内部服务的意义

在《超预期:智能时代提升客户黏性的服务细节》一书中,作者提出客户满意的四要素是:完美的产品,周到的服务,及时,有效的问题解决过程。
其实《超预期》这本书里讲得方法论非常全面了,但作者写的内容更偏向于对外部客户的服务,本文打算和大家探讨在企业/组织内部的服务。
在互联网行业,作为工程师/开发者(简称RD),我们每天的工作,几乎都在开发产品,我们要及时交付产品,快速解决问题,这都是常规的工作要求。而“周到的服务”是很少被提及的,因为我们不需要直接面对使用产品的用户,自然有线下BD、线上客服为他们服务,我们顶多是幕后英雄。上班可以穿拖鞋听音乐,干活靠实力不必看人脸色……
这样的描述有点夸张,实际上技术实力是我们的基础能力,它会决定我们的下限,而服务的能力,会影响我们的视野以及未来发展的上限。

RD的外部客户是直接使用软件产品的用户,在企业内部的客户是与我们合作的产品经理(简称PM)、运营,他们把企业的目标以及用户的需求结合,定义出产品的灵魂。我们为这些灵魂打造躯体,让它们变得鲜活,产品代表着我们,或者代替我们,与用户接触,在Touch的瞬间发生心灵碰撞。

提升企业/组织内部服务的品质,会降低企业的管理成本、生产成本,最终使企业和客户双赢,每一个参与其中的个体,也会获得极大的成长。

现代人,最缺少什么?

我想先探讨一下,现代人最缺少的是什么?除了房价高企让年轻人无力负担之外,物质已经比较丰富了,大部分人不会为了吃饭而发愁,吃粗粮、野菜反而成了消遣。中国激进的城市化建设,城乡二元结构体制的割裂;在剧烈的时代变革中,年轻人燃烧青春、追逐梦想;家庭逐渐失衡,留守儿童、空巢老人越来越普遍;社交网络中的好友人数增加,能经常见面的挚友却更少;楼越来越高,人越来越远……
我很怀念儿时的生活环境,虽然吃喝玩乐花样有限,但生活节奏让人感觉舒适。邻居大哥虽然揍我玩,也在关键时刻帮过我。亲人、好友每天都可以见到。
马斯洛人类需求五层次理论中,第3层是 社交需求(Love and belonging needs),第4层是尊重需求(Esteem needs)。很明显,社交是刚需,在城市化和互联网普及同时进行的过程中,人们一边失去着原有的社交圈子,一边又得到了新的社交能力,然而大脑和身体的进化不可能在几十年间发生,文化断层、信仰缺失,于是人们在精神层面更加无所适从,急需寻找归属,寻找自我存在的价值。

在《疯狂成瘾者:TED脑科学家的戒瘾成功之路》一书中,作者马克•刘易斯讲述了自己依赖毒品、疯狂摄取、最终成功戒毒的传奇故事。20世纪60年代,在他15岁那年,被父母送去了军事化管理的学校,面对校园欺凌、种族歧视,他尽力克制着自己的情绪,然而青春期的孩子,心理防线是极其脆弱的,如果没有合理的正向疏导,可能产生极其严重的后果。如书中所说:
“青少年时期是心理上最脆弱的时期,这绝非偶然。在13岁到16岁之间,每种情绪障碍的发生率从直线变为上升曲线,这包括抑郁症、自杀倾向、心境恶劣、品行障碍,当然还有物质滥用。”
为了在恶劣的环境中让精神不至于崩溃,他找到了酒精,以及毒品,他得到了片刻的安全感,却与父母更加疏远。
20世纪70年代,20多岁的马克已经是个吸毒高手,他在马来西亚金马伦高原一带旅行时,看到那里的原住民,让他产生敬畏、羡慕和欣喜的感觉。那是一对自信的父子,强壮的父亲全身只围一块腰布,全裸男孩大约12岁,他们眼中的自信、骄傲,来自于热带雨林、高山,来自于完整的家庭关怀、部落保护,在这里没有现代城市中的迷茫、贪婪。原文是这样描述那个男孩的:“他的双眼是连接身体与体外世界的窗口,不被自我的混沌所干扰,没有一点自我意识,没有焦虑的迹象,没有害羞,没有取悦。”
之所以引用这个故事,我想说明,人们内心所需要的东西,在一些原始、古老的生活环境中依然能找到,反而在物质充足的现代社会,却成了稀缺的奢侈品。

那个东西是什么?我的答案是——爱。纯粹的、无条件的爱。在当前语境中,我所说的爱是一种广义的、泛指的关怀,从归属感,到应有的尊重,都属于爱的范畴。
实际上不求回报的爱是不存在的,但在客户面前,我们不要太急于得到回报或太在意回报,而是要在契约的框架内,习惯于先给予恰当的关怀,回报自然会来。

游戏是精神食粮还是精神鸦片?

玩过电子游戏《星之卡比》的朋友都知道,主角卡比的招牌动作是捧起一颗爱心,“砸”到一些拥有特殊技能的敌人身上,就能化敌为友,为我所用。

这个游戏非常直观地向玩家表达到“爱”、友谊、团队的力量,从3、4岁的小朋友,到三、四十岁的成年人,都有不少卡比的粉丝。


游戏的魅力在于,让玩家体验现实生活中缺少的东西,比如夸张的暴力、虚拟世界共同奋战的友谊、可以反复犯错的机会……
电子游戏只是人生的佐料,当人的心理需求被满足时,便可以元气满满地面对学习和工作,没有继续沉迷游戏的理由。
游戏与毒品的区别在于,游戏是通过人的外在知觉(视觉、听觉、触觉等)满足心理需求,玩游戏可以加强某些能力,如反应力,但不会直接改变大脑构造。毒品是直接在人体内发生化学变化,影响大脑的正常运作,使神经元之间的信号传递过度兴奋或过度抑制,产生幻觉,迅速加强特定神经回路,削弱其他回路。
我必须声明,游戏给人们带来快乐,但物极必反,长期沉迷游戏也会有损健康,或浪费宝贵时间。
在本文谈及游戏和毒品,只是想说明,社会属性是人的基本特点,人既拥有高级智慧,也无法摆脱动物本性,人的心理需求一旦得不到满足,潜意识就开始占据上风,难以正常地、理性地思考。我们在向客户提供服务时,要有意识地建设彼此的心理空间,只有心理空间是安全的、温暖的,理性的、智慧的大脑才能正常运作。

健康的连接

在《超越理智:神经科学揭示情绪为何失控》一书中,作者道格拉斯·费尔兹提出了这样的观点:“人类大脑的形成就是为了与其他人的大脑相融合。”只有认识到这一点,我们才能深刻地理解,为什么要认真维护与客户的“连接”。

在《超越理智》中,作者介绍了一些科学研究发现的成果:“赫林加使用fMRI技术发现,早期有家庭压力经历的男孩,其前额叶和海马的功能性连接较弱,经历同样压力的女孩,其前额叶、海马和杏仁核的连接都比较弱。女孩因此遭受的是双重打击。
关于性别差异的一个解释是,似乎每个人的不同脑区在不同时间段都在发展,大脑成熟的性别差异就和身体成熟的性别差异不一样。回路在形成和成熟的阶段时,压力和虐待对大脑回路发育的影响最大。这就是为什么创伤事件,比如军人经历的战争,对成人和孩子的影响是不同的。”

完整的亲情、坚定的友情、忠诚的爱情,会让人在成长的不同阶段得到满足,建立自信。从神经科学的角度讲,大脑中神经元之间的连接,以及回路的形成在成年之前非常重要。
在我们不知道客户的经历、遭遇之前,要保持足够的热情和适当的距离。你一定听说过在职场发生过的吵架、打斗等恶性事件,一旁的看客可以评论:工作而已,何必呢?但当事人在压力较大的情况下,根本没有思考能力,他们已经被激怒,纯靠潜意识驱使。
道格拉斯总结了9种暴怒的原因,他称之为LIFEMORTS:
生命/身体(Life-or-limb)、侮辱(Insult)、家庭(Family)、环境(Environment)、配偶(Mate)、组织/社会秩序(Order in society)、资源(Resources)、部落(Tribe)、停止/限制(Stopped)。

不同的成长环境和个体差异,会使每个人的暴怒诱因有不同的阈值。我们在与客户沟通时,随时要注意,别触犯对方这9方面的忌讳,否则后果难以收拾。
在此吐槽一下:人真难伺候。

我对于内部服务的建议

向对方提供服务,给予关怀和尊重,我们同样也会得到更多的关怀和尊重。我们不能放弃自己作为与对方一样平等的人的角色。我们自己的喜怒哀乐也需要表达,情绪也需要发泄。
通过分析人性、人的诉求,让我产生一个想法:以上帝视角,或者科学视角来对待工作中的服务。这时,在遇到突发情况时,我自己不再那么慌张,不再急于向别人输出情绪,不再容易被别人的情绪所干扰。
我们很难做到绝对的理性,但通过这些理论的研究,会让我们能通过不断训练自己,抛弃一些无用的情绪,提升对情绪的驾驭能力。
在此,我作为RD,仅从内部客户服务的角度,归纳出我理解的四个方面:

1 契约先行

在与新同伴合作之前,最好学习一下团队内部,以及其他合作团队的工作流程、习惯,交付方式,以及维护方式等等。这定义了服务的方式和范围,我们要向合作伙伴提前地明确说明自己的工作方式、责任、义务以及交付方式,并且明确提出:期待对方在什么时候向我们提供什么交付物。
吹牛是一种坏习惯,可以适度夸张,但不要超出自己的能力。如果其他伙伴对我们期望过高,双方却没有事先订立明确的契约,各自闷头苦干,在执行过程中出现局部延期、异常变更、质量不及预期等,很容易产生失望、沮丧情绪,彼此都会失去信任。

2 平等相待

不管是领导还是下属,甚至是外部客户,指出了自己的问题,别急着反驳,首先要表现出诚恳倾听的姿态。
他们的资源支配能力不同,老板生气时可以随时开除我们,下属不开心随时可能辞职,客户既可以投诉我们,也可以一走了之。如果我们对上司趋炎附势,对下属大呼小叫,对客户敷衍糊弄,很难得到应有的尊重。我的建议是,除了诚恳倾听之外,还要尽快给予反馈,比如:我们立即调查,正在处理中,预计什么时候完成等等,当然针对不同的人,表达方式会略有差异。
如果对方确实描述得不正确,那只能证明他/她对某些问题理解得不够深刻,我们总会有机会解释,从另一个角度讲,他们的意见,可能代表一个群体的意见,我们应该感谢他们提供这些宝贵的反馈信息,让我们成长。
注意前面提到的“契约”,实际上在与客户接触前,好的契约已经给了客户一定的心理预期,可以避免一些不必要的负面情绪产生,他们会有足够的耐心等待。

3 维护客户的利益

经常听到一种言论:很多饭店的员工,不吃店里做的食物,是因为食材本身有各种各样的问题,而好食材成本又太高。自己都不敢“享受”的产品或服务,丢给无知的顾客,必将会失去信任,失去市场。这种结局还真不一定,如果某个企业有垄断能力,就算态度再差,资金或时间有限的客户照样会买单,因为他们没得选,只能边骂边交钱。一旦客户找到了更好的替代品,随时可以变换阵营。
PM在跟RD合作过程中,也会受阻,但他们不能轻易换队友,这不代表我们有垄断优势,只是在特定时期,为了组织的稳定、持续性,无法把人“快速迭代”,一旦我们研发服务做得不到位,被合作伙伴投诉,很可能会被替换,甚至辞退。
维护好我们合作伙伴的利益,就是维护我们自己的利益,我们要提供足够有诚意的、货真价实的文档、代码、工具,别把忽悠合作伙伴当本事。要适时表明自己的立场和态度,大家目标一致,用恰当的技巧与他们沟通,让对方更加信任我们。还要不定期地调查合作伙伴对我们的看法,不断做出改进。

4 资源支配权

在《超预期》一书中,提到了一个放权的案例。
“也许,大胆放权给员工,最出名的莫过于丽思卡尔顿几十年来赋予员工的货币自由裁量权了:每员工/客户2000美元的额度,以员工认为合适的方式解决客户投诉问题。”
我猜在一些电商、O2O平台上的客服,也应该拥有一些自主赔偿权,在客户带着负面情绪焦急等待问题处理的过程中,能快速安抚客户,让企业赢得良好声誉。
我在思考:我们跟PM的沟通,是否太过生硬了,我们的沟通效率是否需要提高?我在尝试合理放权,让组内同事在跟PM合作时,可以在资源允许的情况下,稍微破格提供支援,不需要等我的确认,比如临时插入的需求尽量加班搞定。他们自己在快速决策时,自己有所成长,也让PM感受到我们超出预期且可靠的服务。这个例子对RD有点残忍了,对吧?毕竟额外加班会很辛苦呢,不过,周末加班我们可以调休。

祝福

我的观点难免有瑕疵,而且我不确定,会得到多少认同。
只要你有在意的人,你同样也希望给对方更多的,更好的。
那么我们的目标就是一样的。祝福你和我,都能达到对方的预期,甚至超出预期。

职场中的服务 —— 满足心理诉求相关推荐

  1. IT职场中外企面试最爱提的问题TOP10

    IT职场中外企面试最爱提的问题TOP10 1.请介绍一下你自己. 这是外企常问的问题.一般人回答这个问题过于平常,只说姓名.年龄.爱好.工作经验,这些在简历上都有,其实,外企最希望知道的是求职者能否胜 ...

  2. 职场中晋升最快的人具有什么特点?隐藏不住的四大特征

    我们在职场打拼,最想得到的是什么? 无非是升职.加薪. 这两项才是你职场中,最有成就感的事.什么梦想.诗与远方那都是后话.人只有解决了生理需求.心理需求,才会有空间和能量去思考心灵的追求. 所以晋升才 ...

  3. 职场中的那点事--小领导大智慧

    曾经在上中学的时候,一位语文老师颇有感慨的讲,大学毕业后分到县城工作.当时大学生非常少,在他看来教育局长也就那么回事,更别说校长了.但是多少年过去了,自己也就熬了个校长助理.是呀,当我们每个人刚刚参加 ...

  4. 职场中几个最忌讳的行为模式。

    华德普与巴特勒认为:每个人或多或少都具备下面12种行为模式的影子,在迈向成功之路时,不论主管或基层员工,都有必要时时检视自己.     1.总觉得自己不够好 这种人虽然聪明.有历练,但是一旦被提拔,反 ...

  5. 当职场中领导问是否有男朋友要怎么应对

    在职场上,当你到了该谈对象的年龄时,你的周围肯定会有亲朋好友,不断关心你的个人问题.当然这些人关心的目的各有不同.当职场中领导问是否有男朋友要怎么应对?南京事业单位招聘整理了如下的内容供大家做参考. ...

  6. 职场人士如何抵御消极心理暗示

    职场人士如何抵御消极心理暗示 发布人:匿名 2012-04-01 15:41 跟所有物体一样,职场也积聚着能量,其并不能简单地用职业能力.经验来概括,它还包括了职场人在职场中所积淀的精神.气质.眼光. ...

  7. 职场中典型的学生思维有哪些?

    链接:https://www.zhihu.com/question/63569860 编辑:深度学习与计算机视觉 声明:仅做学术分享,侵删 作者:李嘉 https://www.zhihu.com/qu ...

  8. 该怎么职场中进行有效沟通工作?

    沟通在人的生活中必不可少,和家人和朋友需要沟通来维系感情,以免出现误会:购买东西时,需要和工作人员沟通自己的购买需求,来帮助自己买到合适的东西:职场中,和同事沟通工作,向领导汇报工作,和甲方沟通需求- ...

  9. 彻底丢掉职场中的四个幻想

    [丢掉第一个幻想:我跟别人不一样] 但凡是有点才华的人,对自己都有一些自信,总觉得自己不一样,比较特别.但事实是,你在别人眼里,跟任何人一样,没有什么特别.我发现,很多人走上职场,都带着"我 ...

最新文章

  1. git push origin与git push -u origin master的区别
  2. 反应特别慢_酶促反应与普洱茶的制作
  3. 客户端序列码生成_[基础]-序列化
  4. 编程 mcq_MCQ | 8255 PPI(可编程外围接口)
  5. Mapreduce的排序、全排序以及二次排序
  6. 网络安全——浅谈——AAA认证技术——登录授权、配置命令
  7. cocos2d-x学习笔记番外篇05:如何快速屏蔽触摸
  8. ju 单元测试_【单元测试】一年级语文上册 第二单元
  9. 联合国启动有史以来最大规模全球对话,腾讯会议、企业微信全程支持
  10. openquery 如果执行存储过程_ORA-01502--记一次数据库索引失效导致执行存储过程出错...
  11. QSqlQueryModel结合QTreeView遇到的查询结果不显示的问题
  12. MS CRM 2011汇总更新5发布
  13. mysql 管理工具 绿色_飘云MySQL管理工具(MySQL数据库管理助手)V1.1 最新版
  14. mysql数据库面试题大全(持续更新)
  15. 【js】碰到了Flash与extjs冲突无法输入中文解决办法。
  16. 从头学计量-SPSS攻克常见信度检验1
  17. [生存志] 第72节 夫差许越称臣
  18. Linux云计算好学吗?Linux云计算运维学习资料 文件的基本管理
  19. 基于微信在线电子书阅读小程序设计与实现开题答辩PPT
  20. Android 手机重启相关内容

热门文章

  1. Apache Camel源码研究之Rest
  2. Gephi学习笔记-画出图形基本流程
  3. 关于计算机网络,你需要知道的一些常识
  4. pn532未发现nfc设备_NFC手机手环脱机模拟加密门禁卡,你get了吗?
  5. WEB前端:(3)HTML5②超链接及页面内跳转
  6. 使用Canvas绘制调色板和工艺卡片
  7. python生成图文并茂的pdf--财务报表(四)封面(首页和正页定义)
  8. 域名解析出现错误,该如何解决?
  9. c语言字符型数据是,C语言字符型数据.doc
  10. Python_matplotlib保存矢量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