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金银(行在) 奇点云创始人兼CEO

近20年资深数据玩家,12年阿里系数据经验,阿里巴巴首个数据仓库建立者,阿里巴巴TCIF主持创建者,阿里巴巴大数据和人工智能平台“数加”创始人,ID Mapping和数据交换等20多项大数据方面专利持有者。


文 | babayage
编辑 | 笑 笑

立志
见证大数据的魔力
行在大学毕业那年,“包分配”制度尚未失效,但他放弃了回老家捧公务员金饭碗的机会,选择前往陌生的苏州,加入某台资大型食品集团的计算机部。

问及理由,“虽然不能很清晰地看到,但隐约感觉到数据分析+计算机,在未来能创造很大的价值”。

从大学时主修统计分析、自学计算机专业,到20年后毅然创业,行在面临人生级决策时的判断原则称得上大道至简:只面向未来,只关注未来。

1997年,这家大型食品集团已全面落地信息化系统——有别于大部分企业“信息化=无纸化办公”的浅薄理解,早在新世纪到来之前、上网尚需拨号的年代,这家食品行业巨头便已搭建了成熟的ERP系统以及覆盖全集团的数据库。

从编写ERP入手,到成为集团数据库的主力建造者,再到数据仓库搭建和管理的主导者……在这家集团的7年时间内,行在亲眼见证了“一个庞大的集团将全国数据集中在一个集群上进行分析,进而指导业务、生产”的神奇魔力。

“不夸张地说,领先大部分企业5到10年”,多年以后,行在依然记得大数据技术与理念带来的震撼感。

积累
亲历阿里大数据之路
2004年,行在加入阿里巴巴,除了看好互联网商业模式之外,还因为些许玄妙的缘分:阿里希望招募数据库专业的技术大牛、联系上彼时在IT社区小有名气的行在时,他恰好前往杭州出差,“对方问我能不能来杭州聊一聊,我说巧了,我正好在去杭州的火车上”。

行在亲历了阿里巴巴的黄金发展期,留下了一串赫赫战功:阿里巴巴集团消费者信息库TCIF建立者、第一个数据仓库建立者、第一任数据安全小组组长、拥有ID Mapping和数据交换等20多项大数据方面专利、阿里ACM证书第一人……

如果知乎有人提问“被自己亲手打造的产品惊到是怎样一种体验”,行在一定是最有资格的回答者之一。12年光阴付阿里,他亲历了太多改变中国互联网历史的瞬间:

2004年,行在建立了阿里巴巴第一个数据仓库;2008年,阿里集团业务爆发式增长,IOE框架难以为继,行在在数仓领域着手推动去IOE。

2012,行在带领团队搭建TCIF(淘宝消费者信息工厂),TCIF拉通了阿里所有的消费者数据,完成了3000+标签体系的建设。这些标签现在依旧被广泛使用。

众所周知,阿里巴巴定发展目标的风格通常是“明年是今年的数倍”,最初行在也时常怀疑自己的耳朵“是不是听错了”,但当自己见证并参与了堪称奇迹的发展历程之后,自己的心中也浇灌出了一份磅礴的信心,以及创造美好未来的满腔热血。

“那是一个美好的时代。”回忆告一段落,行在以此为结语。

奠基
阿里云数加创业,坚信“普惠大数据”
“在阿里呆久了,难免会受到‘毒害’。”所谓“毒害”,便是被阿里创业团队的传奇故事感染得热血沸腾,“真的非常激励人,现在想想,也许是因为心里也有创业的冲动才会被激励到。最初还是一个小火苗,但是阿里的故事、阿里创造的成就会不断添柴、浇油,最后烧到你必须要去做这件事”。

所以,当2015年时任阿里云总裁胡晓明(花名孙权)对他说“你要带团队去创业”的时候,行在没有一丝犹豫地点了头。

成功的万丈光芒背后是无数的苦不堪言,行在几乎在第一时间就感受到了创业的辛苦:2015年4月,行在离开了兼具科技硬件基础与生活舒适配套的西溪园区,“滚”到了云栖小镇,办公室家具都是新的、装修味儿尚未散去,阳光暴晒下更是刺鼻……唯一的收益是:过于寡淡的日复一日,每个人只能聚焦于事业,那一年的行在每天娱乐活动就是和伙伴绕着云栖小镇遛弯,探讨如何将阿里的能力赋能给社会。

阿里数加的诞生,缘于阿里数据平台部(CDO)商业化的整体规划,彼时CDO已打破了阿里内部的数据孤岛,在阿里体系内用丰富的数据分析和挖掘工具(如TCIF、数据魔方、淘宝指数等)满足了各子单元的多样需求,但阿里希望能够将积淀十年的数据功力赋能于外部社会。

身为阿里企服战略的先锋军,数加不辱使命:

5月18日斩获第一笔营收,5月26日开发平台(D+Base实例)部署成功,截止同年7月31日,已有9家外部工作室完成线上入驻,2016年1月20日,搭建了业界最完整的大数据价值体系的数加,在云栖大会上海峰会正式发布……

数加的连战连捷,也让行在的内心信念愈加坚定:普惠大数据,让全社会都能享受到数据技术带来的变革红利。

2016年年底,见证天猫双11又一次刷新电商记录之后,行在决定离开阿里,从内部创业的温室走向外部创业的残酷凛冬。

试错
数据在哪?“云+端”模式撞破瓶颈
在杭州西湖北山的茶室,行在与一同创业的伙伴品茗论道,为新公司定名奇点云,一边畅想着美好未来,一边并不无冷静地预想了可能遇到的风险与困难。

行在决意离开阿里,是希望跳脱互联网行业之外,服务孕育着无数可能性的实体行业,“我希望在实体行业的土地上耕耘,帮客户用数据浇灌出肥美的果实”,果实这个比喻,成为了奇点云创业以来最常用的意象。

然而,创业的汪洋之下,永远隐藏着认知之外的漩涡与巨兽:当初愿景为“让实体商家拥有淘宝级数据化运营能力”的奇点云这位巧妇,一次又一次不得不面对“无数之炊”的尴尬窘境。

奇点云官网上线不久,就有一位客户通过官网留言找到他们,希望上数据中台。这位客户是一家传统企业,在全国布有几千家门店,年营业额在100亿到200亿之间。奇点云上下兴奋不已,全情投入准备来一场开门红——然而,这位客户只有300G的数据。

“300G是什么概念?一台笔记本电脑就可以装下。”

在互联网行业内,从不缺少数据,数据结构化更是默认条件。然而进入线下场景,重中之重的消费者数据几乎没有,并且已有的数据中,大部分也是非结构化的视、图、声。

“‘云+端’,是我们当时认为实体商家形成数据闭环的最佳方案。”行在回忆到,“‘云’,也就是数据中台的部分,我们非常擅长;而‘端’,也即智能硬件,与我们熟悉的领域相比确实隔行如隔五大洋”。

意识到困难之后,团队内不乏“另辟蹊径”“曲线救国”的战略意见,但行在没有选择逃避,“没有数据,我们就做出来”。

2018年初春,伴随着“云+端”的深入,智能零售产品也正式发布,恰逢新零售正当风口,奇点云一度被误会为“新零售技术服务商”;更让行在有些哭笑不得的是,当年度10月奇点云以数据中台服务商的形象亮相,正式发布“AI驱动的数据中台”,有媒体称奇道:《奇点云完成战略转型》……

但行在心里很清楚,新零售绝不是奇点云所追求的终点,“奇点云要做的是AI驱动的数据中台”。

迎战
黑天鹅来袭,用数据智能支持政府转型
风清扬当年的演讲中,行在最难理解的部分,就是“自己每一天都是如履薄冰”,“在阿里最辉煌的时候他还是那么说,我当时觉得,这人是不是凡尔赛?”

直到自己上了创业这条船,行在体会到了那句话的真正含义,看似厚重、结实的冰面之下,裂痕无处不在。

2019年底,奇点云谈妥新一轮融资,TS已签署,双方约定春节过后正式启动融资流程。

鬼魅般出现的新冠疫情,让行在“人都懵掉了”,即便想方设法回到杭州,也只能在硬扛疫情带来的三记重拳:第一拳,客户不上班,销售无法跑客户,一整个季度新增订单为零;第二拳,回款归零,客户同样面临困难,开始节约现金流,到期的回款也被再三推迟;最为致命的第三拳,“投资人说我要等一等”。

连环打击之下,短短几个月之内,发展势头迅猛的奇点云便被逼到了悬崖边缘:现金流告急。

行在冷静分析了疫情未来的可能走势,决定抵押房产救急,并且还得到了奇点云联合创始人兼COO刘莹(花名:公主)的支持,两张房产证从银行贷出的钱款,为奇点云续命两个月。

运气总是眷顾正确做事的人:早在创立之初,奇点云便曾服务过一些政府项目,加之长期沉淀的数据中台属性,使其能够敏捷、快速地搭建应用。

转机由此而来:为了全力“战疫”,杭州市余杭区需要快速打造具备强大数据能力的政务系统,行在迅速组建项目组并亲自带队支持,最终,奇点云依靠成熟、强大的技术实力与业务理解力,24小时完成企业复工平台的开发,为企业生命线续航,72小时完成应急物资供销平台的搭建,助市民打赢口罩保供战。

行在现在还能记得这样一幅画面:每天往返政府办公地的路上,经过几乎平日拥堵不堪、彼时却几乎空空如也的高架桥。在疫情最猖獗、企业运转最艰难的时节,奇点云依靠敏捷的技术能力、优质的交付和长期沉淀的行业经验活了下来,甚至在2020年上半年实现了盈利。

谈到客户成功,这又是行在的一大自豪之处。

成就
帮助客户成功,创造235%留存率奇迹
数据中台项目100%成功,这不是一句销售话术,而是行在为奇点云定下的铁律。支撑他定下如此苛刻规矩的信念,源自多年之前埋下的一颗种子:科技创业,一定站在技术和商业的交叉点上。

“不要技术自嗨,不要说自己有多牛,阿里巴巴的数据智能技术领先行业10年,能让1万台机器当作一台服务器使用,可有几个客户需要这种能力?他们要解决的问题、他们的场景价值,才是我们真正的服务目标。”

因此,当“产品为王”成为To B服务的主旋律时,行在还在后面加了一个硬指标:保证客户成功。为此,奇点云创业之初便组建了实施团队,确保客户能够用得起来;不仅如此,奇点云还明确提供咨询服务,帮助客户建立数字化转型的完整蓝图,“尤其是那些超大型客户,他可能不关心你的产品和技术,只在乎自己数字化转型这条路的未来规划,第一年做什么、第三年做什么,再将这张蓝图对应到我们提供的产品和服务当中。顺应客户的思路,才能做到以客户价值为驱动。”

面对“如此重视服务,如何避免过度定制化”,行在有着自己独到的看法:“千万不要信武侠小说,深山老林、武功秘籍、天下无敌,那是不可能的,真正的武林高手一定是实战打出来的。没有一个产品诞生时就完美,一定要不断放进场景中打磨、迭代。从客户场景出发、以实现客户价值为终点,在这个过程中持续积累,我们的产品也得到了切实的成长。”

“数据中台项目100%成功”的苛刻自律,赢得了客户的高度认可,奇点云在2020~2021财年实现了奇迹般的留存率:235%——2020年支付100元的客户,2021年愿意支付235元继续使用奇点云。

“直男”行在的人才观
三类人坚决不要,鼓励员工提建议
创业6年,屡破难关,行在认为最大的功劳当属每每遭遇困难、总能完成攻坚任务的团队——他常说,“奇点人是奇点云最宝贵的财富”。创业N大难中,选人难即便不是第一也铁定逃不出TOP 3,而行在依靠着践行多年总结出的“三不招”,打造了一支来之能战、战之能胜的铁军:

“我是个‘直男’,坚决不招三类人:不招搞小团体的人,不招有话当面不说背后嘀咕的人,不招浑身负能量的人。奇点云只有大圈子、没有小圈子,只许当面拍桌子、不许背后捅刀子,只想如何解决问题、不能看啥都是问题。”

6年来,奇点云的团队规模从第一年的五六十人,扩张到如今的近五百人,但团队向心力并没有因为规模的扩大而有所衰减,这当然离不开掌舵人行在的精心经营,“我最常跟合伙人说的话就是一定要警惕大公司病,我希望奇点云一直都能保持低摩擦力、低内耗的状态”。

直至今日,无论工作多忙,奇点云的管理层依旧保持着直接回答员工问题的响应机制,并且每次员工大会上都固定一个回答员工提问的环节,“所有事情摊到桌子上说清楚,管理者要经得起大家考验,回答要经得起大家的监督”。

未来
业数一体化,服务百万客户
自创立以来,奇点云每年营收均实现翻倍增长。截至2021年11月,奇点云累计服务核心客户600多家,且客户复购率逐年提升。

“这是一个好赛道,时代的机会、客户的需要、友商的投入、巨头的加码,都让这个市场更有活力。”行在坦言,“但我们坚定数据中台这条路,更多来源于奇点云对DT时代中国企业的观察和理解——‘业数一体化’是DT时代企服的刚需,而这恰恰是我们作为独立第三方所能为企业提供的。”

“业数一体化”的概念来源于“业财一体化”,IT时代,企业经营管理的核心是财务管理。但在传统的财务管理中,业务与财务数据脱节,财务往往事后才能拿到数据,而无法及时响应业务变动,预测、服务、引领更无从谈起,“业财一体化”应需而生,建立基于业务事件驱动的财务一体化信息处理流程,融合业务和财务。

而奇点云理解的“业数一体化”,是建立基于业务场景驱动的数据一体化处理流程,融合业务和数据,让数据能真实记录和反映业务现状。

DT时代,云计算产业链整体优化,海量数据呈现爆发式增长,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对企业的精益化经营提出高要求,而日益高昂的数据存储成本则更促使企业“向数据要业绩”,数据不再仅承担记录、回溯、事后分析的作用,亦开始被寄予预测未来、敏捷应对不确定性的期望。

“奇点云的愿景是加速客户向数据智能的转变,到2030年,帮助1万家客户实现数据智能的最佳实践,帮助100万家客户具备数字化转型的能力。”

科创人·奇点云CEO张金银:数据赋能始于场景终于价值,深山出不了武林高手相关推荐

  1. 科创人·天云数据CEO雷涛:打造正确理解数智的认知体系

    雷涛 天云数据CEO 荣获国家级AI最高奖项:吴文俊人工智能科学技术发明奖. 2020年中关村高端领军人才获得者:首批CCF中国计算机学会大数据专委会委员:主导并参与汇丰银行.中国移动.中国联通.工商 ...

  2. 科创人·智行者CEO张德兆:这个时代就是最大的背景、最硬的资源

    张德兆,智行者董事长&CEO   清华大学博士.博士后.教授级高工 清华大学创新创业企业导师 多项智能汽车国家标准.智能网联汽车发展路线图主要起草人 曾领导多项ADAS算法及系统开发并实现量产 ...

  3. 科创人·派拉软件CEO谭翔:零信任本质是数字安全,To B也要深研用户心智

    谭翔 派拉软件创始人兼CEO 20 余年数字化和信息安全从业经验,10多年IBM.CA工作经历,中国第一批信息安全&数字化专家,获上海市软件行业标兵等众多荣誉. 2008年创办派拉软件,深耕零 ...

  4. 【科创人】瑞云创始人汪忠田:售后服务SaaS市场拓荒者

    23年企业服务马拉松 创造客户价值推动人生决策 汪忠田在企业服务赛道已经长跑了23年,"从客户角度思考问题""以解决客户问题为目标决策行为"这些大道理,早已成为 ...

  5. 【科创人】联软科技张建耀:不擅长营销的拓荒高手,企业长期发展必经管理变革

    爱上IT的动力工程专业生 与马化腾师出同门 1998年,比同龄人早上学两年的张建耀,带着一身稚气就读热能动力工程专业,不过发动机这颗"人类工业文明王冠上的明珠"并没能拴住他的心,在 ...

  6. 科创人·弘玑Cyclone CEO高煜光:从RPA到超自动化,以客户需求构建战略纵深

    煜光 上海弘玑Cyclone创始人兼CEO 曾担任惠普企业数据服务及业务发展大中华区总经理,带领团队制定了多种创新增长战略,为多个全球及国内知名企业客户提供专业的咨询实施服务. 于2015年创立上海弘 ...

  7. 科创人·用友网络刘剑锋:企业服务云生态尚处建设阶段,大团队管理核心是凝聚共识

    刘剑锋,用友网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副总裁兼集团产品总监 所负责主导规划.架构的用友高端NC集团管理和电子商务平台软件的产品,为国内1.5万多家集团企业提供信息系统解决方案.目前任用友新一代商业创新平台Y ...

  8. 科创人·观远数据CEO苏春园:让业务用起来,是BI行业推倒渗透率之墙的关键

    苏春园 观远数据创始人兼CEO 毕业于卡耐基梅隆大学信息系统管理专业,拥有近20年数据分析以及商业智能管理服务经验,擅长企业数据分析战略规划,曾任全球顶尖BI公司微策略软件全球高管&中国研发总 ...

  9. 【科创人】易快报创始人兼CEO马春荃:擅长自黑的改良派,创业就是带着未知跑步前进

    技术人不急于培养综合能力 2003年,毕业于北大的马春荃没有选择出国或进入名企大厂,而是加入了一家多位北大学长联合创建的新公司,理由便如一些技术出身但志不在Coding的专业人士一样:"希望 ...

  10. 【科创人】维格表创始人陈霈霖:喜茶数字化转型的结晶是vika维格表

    金融基酒的IT人生 在<科创人>的专访名录中,陈霈霖异类得过于醒目:大学就读于北师大商学院金融系,人生梦想是做一名职业经理人,系统性深度学习IT技术是毕业入职金山游戏之后的事. 陈霈霖将独 ...

最新文章

  1. Automation Test in Maya Plugin Development
  2. STM32 基础系列教程 41 – SDMMC
  3. Lync 2010迁移Lync 2013 PART8:部署新边缘
  4. Intellij IDEA + Maven + Cucumber 项目 (三):简单解释RunCukesTest.java
  5. leetcode--912--排序数组
  6. 面试官:你说说互斥锁、自旋锁、读写锁、悲观锁、乐观锁的应用场景?
  7. 美国西海岸php,美国西海岸大学top 14
  8. PAT甲级1141 Ranking of Institutions
  9. Ubuntu 下搭建 Android 开发环境(图文)
  10. Python分类求和方法
  11. ireport java 变量_iReport —— 使用 JavaBean 作为数据源
  12. python视频笔记17(控制窗体)
  13. GUTI S-TMSI及在LTE PAGING中的应用
  14. 这几年我看过的书,力荐书单(含技术和非技术)
  15. Golang正确停止Ticker
  16. 百度短网址 php,调用百度短网址API生成短网址
  17. 我在帝都买房后,又开始思考怎样赚更多的钱了。
  18. 推荐一款数据可视化分析工具
  19. 【C 语言知识点】C语言中 %s、%m.n、%e、%m.ne 的含义
  20. 原码、反码、补码、机器数,真值,概念介绍

热门文章

  1. CCCC 天梯赛初赛心得
  2. 中国Android应用商店汇总
  3. 仿豆果美食tableview的展开和收缩效果
  4. 肥学说电影(1)——双城之战
  5. VOT目标路径可视化
  6. Java 打飞机 雷霆战机 游戏 源代码
  7. visio2019和Mathtype7.0版本冲突,出现VBE6EXT.OLB不能被加载
  8. 使用 matplotlib 绘制文氏图(venn)
  9. 主要计算机硬件部件,计算机硬件各部件的主要功能
  10. python管理系统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