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为希望自己的降落伞自己先背着跳一回,通过在自己园区实施数字化改造,把所有的风险和困难都经历一遍,以便后续为客户提供更好的价值服务。”

——华为轮值CEO郭平

12月26日,又一款这样的“降落伞”从幕后推向台前,它就是华为云WeLink智能工作平台。

数字化转型是企业实现增长的必由之路。这其中,数字化办公作为企业数字化转型的先锋力量,能够帮助企业管理者和员工不断提升工作效率、优化办公体验,对于企业实现数字化转型有很好的促进作用。而WeLink就是华为云倾力打造的一支数字化办公利器。

数字化办公是什么样子?WeLink又能实现什么?华为云为什么会做这样一款产品?WeLink背后有什么硬核科技?要回答这些问题,先从华为人的工作日常说起。

WeLink,未来办公的模样

一个华为人的工作日常这样的:

  • 早晨起床,打开WeLink,获取每日新鲜资讯。

  • 临近园区,WeLink上轻轻一点,叮~“一键打卡”成功。

  • 早餐期间,在WeLink上查看一天的会议安排和待办事项。

  • 开会时,只需点击WeLink上一个链接,就可以通过手机、PAD、PC等多终端进行视频会议,实时共享屏幕,多终端实时标注,建立“面对面”的沟通体验。

  • 事项审批时,WeLink就能随时随地审批待办电子流,查看经营报表。

  • 邮件沟通时,WeLink能实现7种语言的实时智能翻译(消息、文档、邮件正文),并能一键从邮件正文转群聊,让跨区域、跨语言的沟通变得简单。

  • 团队协作时,WeLink中的定制群组可完整保留讨论、文档分享、待办任务等,新进成员也可通过翻阅历史消息完整查看。

  • 出差时,WeLink上审批、报销只需点一点,还可自动推荐出差攻略。

  • ……

不要以为这是别家公司的办公日常,与自己无关。不久的将来,这将是每个职场人的日常。因为不管你承不承认,今天的办公方式和过去已经有了很大的区别,未来,变化还会持续。

华为预测,到2023年,人均办公使用的智能终端将超过4个,社交工具在办公中的使用会超过50%,40%的工作人员会采用远程办公的方式,60%的工作时间在协同沟通。

变化无疑会带来新的挑战。比如,设备多,高效使用管理就是难题,社交软件使用多,安全问题就存疑。在华为进行的企业办公协同面临什么样挑战的调查中,用户最忧虑的三个问题分别是系统多,信息割裂,效率低;企业信息安全没保障,外部攻击多;现有应用与业务耦合深,无法打通底层,无法协同。

为应对这样的变化,新的办公方式呼之欲出。什么是新型协同办公方式?简单说就是华为人现在的日常。总结起来三句话,随时随地,实时互动沟通协作;工作流随时重组,关注用户体验;一体化办公平台,覆盖全工作场景。华为预测到2023年,65%的企业将会采用新型协同办公方式。

WeLink三层价值主张背后

华为人的办公日常是令人向往的,不只是前文讲到的那一幕幕。演讲中,华为办公应用装备部部长王俊还做了很多引发现场掌声连连的演示,包括一键拉起视频会议、语音输入就可完成出差报销、多区域员工无障碍交流……掌声代表了每个人的心声,想必每一个职场人士都希望用上WeLink这样的智能工作平台。

WeLink是如何实现的?接下来,透过现象看看WeLink的本质。WeLink有三层价值主张:智能高效、安全可靠、开放共赢。智能高效是核心,安全可靠是前提,开放共赢是愿景。理解了这三层价值主张也就读懂了华为云WeLink,一个一个分析。

智能高效。智能高效的场景前文已经描绘过了,是一种轻松愉悦的工作方式。如何实现?众所周知,独行快众行远。而众行远是有基础的,这个基石就是协同,要实现协同,联接则是第一步。

事实上,WeLink连字面意思体现的都是产品初心,WeLink“我们联接或者说联接我们”。至于内涵,更是如此。据薛浩介绍,WeLink定位是智能工作平台,但更是企业数字化联接器,联接团队、联接业务、联接设备、联接知识。简单说,把人与人、人与设备的联接变得简单,把关联业务的联接变得简单,把各种经验沉淀下来,联接起来便于人使用。

总之,一切围绕用户设计,而不是产品本身。用户通过一个入口,就能找到所有需要的服务,而且寻找的过程是简便的、智能的。

从另一个维度解释或许更好理解,即数字化、模型化、流水化。物理世界数字化,把人、设备等都数字化,数字世界模型化,给联接建立一套规则,最终追求的结果是用户体验流水化,这里的流水不是指流水线,而是流水般的体验。现场进行的一个演示我印象非常深刻,WeLink群聊时,外籍同事发来的内容会自动转成当前系统所使用的语言,无需多余的操作。在我看来,这就是流水般的体验。

当然,要实现智能高效,不仅是产品本身设计的问题,更离不开一个强大的平台支撑,这就是华为云的价值。现场演示中,打开一个100多M的PPT只需不到1秒钟,没有华为云强大的支撑能力,做不到。

安全可靠。如果保证不了安全可靠,智能高效的价值也会大打折扣,对于政企客户而言,这一点尤为重要。安全是一个宏大的命题,其核心不仅仅是安全的结果,而是必须构建一个可信的安全体系。这也是华为云WeLink引以为傲的。

华为云WeLink秉承四大安全核心设计理念(进不来、带不走、看不懂、搞不坏),全方位保护企业信息安全:未经允许的信息,进不来,用户注册需要通过企业认证,账号归属于企业;未经过许可的信息,带不走,数据只在企业内流转;未经过授权的信息看不懂,即便获取了信息文件本身,无法打开、无法破解;整体服务搞不坏,实时检测,主动防御。

这背后依托的则是华为在业界独有的安全技术,覆盖芯、端、管、云全链路。比如,芯侧,麒麟芯片内置加密安全算法,动态秘钥;端侧,终端接入鉴权、安全沙箱、安全监测等实现全方位保护;管层,纯软SSL VPN,专线/VPN/NAT,信令/媒体面加密,数据脱敏传输,不依赖硬件能力实现最高安全等级;云侧,分级授权,截屏、另存、转发自带安全水印模式,有效实现信息可追溯。

值得一提的是,华为云目前已获得50+项国内外第三方安全认证,国家安全等保三级,建立了可信的安全体系。这也为WeLink的安全性再次加码。

开放共赢。华为云一贯的专注是在基础架构层,应用不是聚焦重点,因此即便WeLink是应用,但华为云给它更多的定位是平台,它可以方便接入各类第三方应用。

演讲中,薛浩一再强调,在应用与硬件选择方面,华为坚持中立不绑定,由企业根据自己的需要选择合适的应用和硬件。

为此更好的发展WeLink生态,在此次大会上,华为云联手一众合作伙伴成立了WeLink生态联盟,首批加入的伙伴包括(排名不分先后):鼎桥通信、国汽智联、中石油共享运营中心、金山办公、中软国际、致远互联、罗技中国、华为商旅、红圈营销、合思费控、Coremail论客、芯盾集团、目睹直播、视源股份、喜马拉雅、为知笔记。

开放,让华为云、合作伙伴、用户三方共赢。这是WeLink的主张,也是华为云一贯的主张。

WeLink,源自华为,更懂企业

为什么华为会做WeLink这样一款产品?毕竟它看起来和华为聚焦的基础架构层是有出入的。其实原因很简单,一切源于需求,当然需要指出的是,WeLink的研发初衷并不是为了解决外部用户的问题,而是源自内部。

2017年之前,华为跟其它绝大多数企业一样,为满足快速业务发展需求,在信息化建设的过程中先后部署了多个独立APP;与客户、合作伙伴等交流更多依赖传统线下会议、电话会议、邮件等。

用薛浩的话说,App繁多、使用繁琐;全球多点接入、沟通效率低;信息安全没保证,数据泄露偶有发生,这些已经严重影响到华为的高速发展。

这里补充一个背景,那就是华为的规模,华为当前拥有近19万名员工,年营收超1000亿美元,业务遍布全球170多个国家、1023个办公点,业务领域跨越运营商、政企和消费者三大业务,名副其实的全球化企业。

之所以强调这一点,是因为企业规模会将原本很小的问题无限放大。以开会为例,一个100人的企业每天可能就几场会议,但在华为这里每天会有上万场。这一点都不夸张,据统计,2017年,华为人平均每天开了2.5个会(包括语音会议)。在《一句话证明你是华为人》的回帖中,“Welcome to join the conference(电话会议入会提醒)”的回复遥遥领先。

正是基于内部如此严峻的挑战,才促使华为下决心做一款这样的产品。于是有了WeLink。2017年1月1日,WeLink1.0上线。

截至当前,历经三年,WeLink全球华为用户已达到19.5万,日活率99.8%,日联接量超过1200万次,联接团队52万个,联接白板1.4万块、联接业务700+个,联接知识21亿次/年。在WeLink的支撑下,全球华为人整体协作效率提升30%,员工满意度达到90分以上,App交付周期从“90天”到“7天”。

王俊表示,在不显著增加人员的前提下,WeLink有效支撑了华为的高速发展,提升了员工的满意度,为华为的发展做出了贡献。

现在,华为把这种能力通过华为云开放出来,于是有了此次产品发布。

总结全文,从WeLink 1.0到WeLink5.0,华为云用了三年时间给WeLink打补丁,现在,产品成熟了,开放了。华为常说的一句话是,沉淀华为最佳实践,开放共享给业界,将数字化带入每个个人和组织。华为一直在践行这样的承诺。

最后,借用王俊的WeLink联接公式为本文结尾,对于WeLink的用户体验,华为希望是1+1=2,不用思考1+1到底等于几,就是2,简单;在企业效能方面,华为希望1+1=11,希望一个人加上WeLink能达到11个人的效果;在数字平台层,华为希望是1+1=1,加再多服务,也只有一个平台。

看到华为人的工作方式,我心动了相关推荐

  1. 工作方式需要主心骨、承载人

    汶川地震中,出现了一些反差极大的现象:如聚源中学周边的楼房并未倒塌.北川中学旁边一座20多年楼龄的房子却屹立不倒.还有距北川县城15里路的希望小学被媒体追捧为"史上最牛希望小学", ...

  2. 累死你的不是工作方式

    累死你的不是工作方式 假如你的老板正在飞机上,还有1小时落地,下来之后需要给客户做一个重要汇报,而你需要给他做一份PPT.但因为你错估了时间,导致PPT草草做完,而且发现其中一些数据没有,你怎么办?& ...

  3. 累死你的不是工作,而是工作方式

    <浪潮之巅>的作者吴军,在<得到>专栏里,提及了Google刚进中国时候的一件事. 刚开始,Google总部对中国研发团队的评价非常低,因为"出工不出活儿" ...

  4. 累死你的不是工作是工作方式 好的团队会教你如何工作

    累死你的不是工作是工作方式 好的团队会教你如何工作 <浪潮之巅>的作者吴军,在<得到>专栏里,提及了Google刚进中国时候的一件事.刚开始,Google总部对中国研发团队的评 ...

  5. zookeeper 负载_ZooKeeper,策展人以及微服务负载平衡的工作方式

    zookeeper 负载 Zookeeper如何确保每个工人都能从工作委托经理那里愉快地完成工作. Apache ZooKeeper是注册,管理和发现在不同计算机上运行的服务的工具. 当我们必须处理具 ...

  6. ZooKeeper,策展人以及微服务负载平衡的工作方式

    Zookeeper如何确保每位工人都能愉快地从工作委托经理那里得到一些工作. Apache ZooKeeper是注册,管理和发现在不同计算机上运行的服务的工具. 当我们必须处理具有许多节点的分布式系统 ...

  7. “新冠肺炎”会让远程移动办公成为很酷的工作方式?

    "新冠肺炎"会让远程移动办公成为很酷的工作方式? 前言 一场武汉新冠肺炎,给政府百姓上了一堂警示课,不仅封省封城封镇封村,节假日延长,大部分无法按时按地返工,对无数人的工作也形成了 ...

  8. 开源许可证 如何工作_开源许可证的工作方式以及如何将其添加到您的项目中...

    开源许可证 如何工作 by Radu Raicea 由Radu Raicea 开源许可证的工作方式以及如何将其添加到您的项目中 (How open source licenses work and h ...

  9. 使用 Git 改进工作方式

    为什么80%的码农都做不了架构师?>>>    一.什么是 Git 请自行 google 二.Git 与 SVN http://www.jianshu.com/p/bfec04234 ...

最新文章

  1. 【Python】Python中*args 和**kwargs的用法
  2. 用java程序编写ip仿真器_用java 编写一个可以实现IP地址查询功能的课程设计
  3. Angular中父子组件之间父组件给子组件传值、传递方法、传递自己
  4. python交互式shell_交互式 shell 玩转 Python
  5. android 自定义对话框 demo,自定义dialog对话框获取EditText数据demo
  6. win10删除开机密码_win10系统,电脑密码和微软密码都忘记了,怎么办? Day22
  7. 【金融】【python】使用python处理多种期货数据指标
  8. 你的公司有如下的症状吗?
  9. 读书笔记----10日摘抄整理(11)
  10. SQLServer数据库可疑的解决方法
  11. [Python]通过有道词典API获取单词发音MP3
  12. Go使用gos7实现西门子PLC通讯
  13. 《袁老师访谈录》第一期|吴恩柏教授/香港科大协理副校长:【成功,说到底要非常专注!】...
  14. Android DRM框架分析
  15. ios 凭据验证_iOS应用SSL .p12身份验证 – 证书错误(-9825)
  16. 潜渊症设置语言后闪退bug解决
  17. RC ORC Parquet之大数据文件存储格式的一哥之争
  18. 品牌商自述:为什么同样的商品,拼多多会更便宜?
  19. spi ioctl无效参数解决
  20. 8位并入,1位串出的移位寄存器

热门文章

  1. 【PDF文档压缩】文档压缩,保留文字信息,压缩页码与文件大小
  2. 分享php 相关学习文档及手册[不断更新]
  3. 余额宝的收益为何越来越低
  4. 随笔-《你的第一本保险指南》读后感
  5. #646 (Div. 2)B. Subsequence Hate
  6. Data Leakage
  7. 简单数据库实现——Part3 - 一个内存存储-只可追加-单数据表的数据库
  8. VS2022永久配置OpenCV开发环境
  9. spring-基于注释(Annotation)的配置(转) 4
  10. theia学习笔记(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