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细接入流程图(包含gNB-CU<gNB-CU-CP、gNB-CU-UP>和gNB-DU)


CU:集中单元(可连接多个DU),包括RRC和PDCP
DU:分布单元,包括RLC,MAC,H_PHY
F1接口是标准化接口,连接CU和DU
eCPRI接口连接H_PHY和L_PHY
CPRI接口连接L_PHY和RF,实际上就是BBU(基带处理)和RRU(射频处理)之间的接口,其中RF承载了少量的物理层功能

关于gNB-CU和gNB-DU分离

1、对现有的RAN架构进行分离,可以有效降低前传的带宽需求
2、RAN CU内部的移动性不可见,从而降低了CN的信令开销和复杂度
3、采用CU控制协议和安全协议集中化后,CU的出现更加适应NFV架构实现cloud RAN,增加了RAN侧的功能扩展
4、集中/分布单元CU/DU(Centralized Unit/Distributed Unit)架构是研究C-RAN的基础。

CU/DU架构的特点和实现方式

1、CU和DU逻辑功能分离的需求

目前,5G RAN架构考虑采用中央单元(CU)和分布单元(DU)独立部署的方式,以更好地满足各场景和应用的需求。这在MWC’2017中国移动发布的“3.5GHz 5G系统样机技术指导建议”中以及2016/11发布的“迈向5G C-RAN:需求、架构与挑战”白皮书中都有所体现。

1.1、中国移动对5G RAN架构的要求

MWC’2017上,中国移动发布了“3.5GHz 5G系统样机技术指导建议”,其中对RAN架构的要求如下。
“5G独立(standalone)部署时,gNB的逻辑体系采用CU(即中心单元)和DU(分布单元)分离模式。基于协议栈功能的配置,CU-DU逻辑体系可以分为2种,即CU-DU分布架构和CU-DU融合架构(LTE eNB连接到EPC,NR gNB连接到5GC)”。如下图所示:

选项1:CU-DU分离(distributed)架构
这种架构下,NR协议栈的功能可以动态配置和分割,其中一些功能在CU中实现,剩余功能在DU中实现。为满足不同分割选项的需求,需要支持理想传输网络和非理想传输网络。CU与DU之间的接口应当遵循3GPP规范要求。
选项2:CU-DU整合(integrated)架构
CU和DU的逻辑功能整合在同一个eNB中,这个gNB实现协议栈的全部功能。

1.2 、中国移动C-RAN中关于CU-DU的描述

2016年11月中国移动研究院联合国内外部分设备上和芯片厂商发布了“迈向5G C-RAN:需求、架构与挑战”白皮书,其中对CU和DU分离架构论述如下。

“5G的BBU功能将被重构为CU和DU两个功能实体。CU与DU功能的切分以处理内容的实时性进行区分(如下图所示)。CU设备主要包括非实时的无线高层协议栈功能,同时也支持部分核心网功能下沉和边缘应用业务的部署,而DU设备主要处理物理层功能和实时性需求的层2功能”。
上图中对LTE网元及功能与5G系统进行了对比。可以看到,采用CU和DU架构后,CU和DU可以由独立的硬件来实现。从功能上看,一部分核心网功能可以下移到CU甚至DU中,用于实现移动边缘计算。此外,原先所有的L1/2/3等功能都在BBU中实现,新的架构下可以将L1/2/3功能分离,分别放在CU和DU甚至RRU中来实现,以便灵活地应对传输和业务需求的变化。
关于具体的功能划分,上图可以作为一个例子进行参考。它将L3和L2中的非实时功能(L2-NRT)在CU中实现,L2的实时功能(L2-RT)以及L1的部分功能(L1’’)在DU中实现,L1的另外一部分功能(L1’)移入RRU来实现。
由此可见,5G系统中采用CU-DU分离架构后,传统BBU和RRU网元及其逻辑功能都会发生很大变化。未来3GPP还将进一步研究讨论具体实施方案,具体哪些功能会在CU中实现,哪些功能又会放入DU,各厂家的具体实施方案还需要遵循3GPP规范要求。具体方案和选项有望在4月份予以明确。

1.3 CU-DU分离的好处

3GPP TR38.801中提到,CU-DU功能灵活切分的好处在于:
硬件实现灵活,可以节省成本。
CU和DU分离的架构下可以实现性能和负荷管理的协调、实时性能优化并使用NFV/SDN功能。
功能分割可配置能够满足不同应用场景的需求,如传输时延的多变性。

1.4 CU-DU分离和部署的原则

3GPP TR38.801中提到,如何对NR进行架构切分取决于网络部署场景、部署限制以及所支持的服务等。举例说明如下:
需要根据所提供的业务设定不同的QoS时(如低时延、高吞吐量)。
在给定地理区域内需要支持特定用户密度和负荷需求时(这将影响RAN协调水平)。
需要能够与不同性能及别的传输网协同时(如理想到非理想)。
中国移动C-RAN白皮书中提到,“传送网资源充足时,可集中化部署DU 功能单元,实现物理层协作化技术,而在传送网资源不足时也可分布式部署DU 处理单元。而CU 功能的存在,实现了原属BBU 的部分功能的集中,既兼容了完全的集中化部署,也支持分布式的DU 部署。可在最大化保证协作化能力的同时,兼容不同的传送网能力”。

"迈向5G C-RAN:需求、架构与挑战”白皮书中还提到,CU/DU部署方式的选择需要同时综合考虑多种因素,包括:业务的传输需求(如带宽,时延等因素)、接入网设备的实现要求(如:设备的复杂度、池化增益等)以及协作能力和运维难度等。若前传网络为理想传输,即:当前传输网络具有足够高的带宽和极低时延时(如:光纤直连),可以将协议栈高实时性的功能进行集中,CU与DU可以部署在同一个集中点,以获得最大的协作化增益。若前传网络为非理想传输(即:传输网络带宽和时延有限时),CU可以集中协议栈低实时性的功能,并采用集中部署的方式,DU可以集中协议栈高实时性的功能,并采用分布式部署的方式。另外,CU作为集中节点,部署位置可以根据不同业务的需求进行按需灵活调整。

2、 CU和DU分离架构应用举例

韩国KT 5G网络中采用了C-RAN架构。下面借助2015年发表的文章“Mobile Network Architecture for 5G Era - New C-RAN Architecture andDistributed 5G Core”,来进行分析和说明。
5G网络架构需要满足业务和性能的需求:
高速业务 —> 前传话务量巨大 —>C-RAN/新型前传
高速业务 —> 核心网业务激增 —>分布式5G核心网络
超低时延 —> 分布式5G核心网
LTE系统中已经采用了C-RAN架构,BBU和RRH独立放置。BBU放置在中心机房或者主要站点,而RRH分布在各个站址上。BBU与RRU之间采用CPRI接口,每个CPRI端口连接一个RRU。每个RRU为2T2R,LTE带宽为20MHz,故CPRI接口的容量为2.45Gbps。
如果采用mMIMO,BBU与RRU之间的CPRI容量将大幅增加。比如,如果带宽为20MHz,且RRU采用16个流的天线,则CPRI容量需要19.66GHz。如果再进一步采用100MHz以上的带宽,则BBU与RRU之间的CPRI接口容量就需要几百Gbps了。
LTE时代的C-RAN和前传架构已经无法处理这么大的容量了(目前每个CPRI端口的最大传输容量为10Gbps)。为了解决这个问题,考虑重新对BBU和RRU进行定义(如将物理层下放到RRU中,以降低传输容量的需求),并将BBU与RRU之间的接口从电路前传(CPRI)转变为分组前传(Ethernet)。
5G时代,为了对BBU和RRU的功能重新进行定义,且将前传转为分组方式,提出了多种功能分割方式,不同方式下,前传容量降低程度的影响、CoMP的效果以及RAN虚拟化的增益等有所不同。
如下图所示,BBU与RRU之间可以采用多种协议分割方式,如PDCP与RLC之间、RLC与MAC之间、MAC与PHY之间、PHY内部等。它们所对应的CU功能逐渐增强,DU功能逐渐减弱。从而CU与DU接口上的前传容量需求逐渐增大、CoMP效果也越来越强,时延需求越来越小。

那么,3GPP中,对CU-DU分离方式如何定义哪?下面来简单了解和分析一下。

3、关于RAN架构中CU-DU的分割方式

TR38.801 v200中第11章是有关5G的RAN逻辑架构的相关内容,需要说明的是,目前此讨论是基于LTE的协议栈进行分析和研究的,聚焦于RRC、PDCP、RLC、MAC以及物理层等协议层。

3.1 CU和DU的8种切分方式

CU和DU逻辑功能分割方式有以下几种选择,基本上可在多个协议层之间或者内部实施切分。

[1]选项1(类似1A的切分方式):
类似于双连接中1A的切分方式。RRC位于中央单元CU中,PDCP、RLC、MAC以及物理层和RF都位于分布单元DU中。
[2]选项2(类似3C的切分方式):
类似于双连接中3C的切分方式。RRC和PDCP位于中央单元CU中,RLC、MAC以及物理层和RF都位于分布单元DU中。
[3]选项3(RLC内部切分):
RLC的低层(部分RLC功能)、MAC及物理层和RF都位于分布单元DU中,而PDCP和RLC的高层(部分RLC功能)位于中央单元CU中。
选项3-1:基于ARQ分割。
选项3-2:基于TX RLC和RX RLC分割。
[4] 选项4(RLC与MAC之间切分):
MAC、物理层和RF位于DU中,PDCP和RLC位于CU中。
[5]选项5(MAC内部切分):
RF、物理层和部分MAC功能(如HARQ)位于DU中,MAC高层、RLC和PDCP位于CU中。
[6]选项6(MAC和PHY切分):
RF和物理层(PHY)位于DU中,其余高层位于CU中。
[7]选项7(物理层内部切分):
部分物理层功能和RF位于DU中,其余高层位于CU中。
选项7-1:
上行方向上,FFT、CP去除以及PRACH过滤功能都在DU中,其他物理层功能在CU中。下行方向上,iFFT和CP添加功能在DU中,其他物理层功能在CU中。
选项7-2:
上行方向上,FFT、CP去除以及资源解影射以及预滤波功能都在DU中,其他物理层功能在CU中。下行方向上,iFFT、CP添加和预编码功能都在DU中,其他物理层功能在CU中。
选项7-3:
仅用于下行方向上。编解码位于CU中,其他物理层功能位于DU中。
[8]选项8(物理层和RF切分):
RF功能位于DU中,其余高层位于CU中。

3.2CU和DU的8种切分方式的特点对比

TR38.801中对每种切分方式都进行了详细分析和说明,本文章仅将其结论放在这里,后续将基于TR38.801并结合每种方式的详细特点予以深入分析。

注1:本总结表是基于LTE协议栈进行的,后续将根据NR协议栈予以更新。
注2:本总结表不能用于分析目前的切分方式。
注3:本总结表头用于对各种CU/DU切分方式提供高层总结,因此集中在一些主要,不是非常全面和详尽。
注4:对URLCC/MEC也许有好处。
注5:由于调度器和物理层处理分开了,所以增加了复杂性。
注6:由于调度器和HARQ分开了,所以增加了复杂性。
注7:在研究阶段(SI)未加以明确和澄清。
最新的TR38.801链接如下:
RP-170490 TR 38.801 Radio Access Architecture andInterfaces
http://www.3gpp.org/ftp/tsg_ran/TSG_RAN/TSGR_75/Docs/RP-170490.zip

4.3GPP标准关于CU-DU分离的讨论进展

最新结束的RAN#75全会结论如下(详见TR38.801 v2.0.0)。

4.1 高层分割

在未来的stage2和stage3阶段还将研究此项工作。但是如果没有其他决定,就将接受RAN3的建议,高层RAN架构分离就考虑选项2。应当限制4月份会议上有关选项2和选项3的提案,以集中在RLC PDU丢失时的重传分析上。如果不能达成协议,则将进行正式的举手表决(vote),以便在2017年4月份对选项2和选项3-1达成决议(If no agreement can bereached, a formal vote will be set-up, which will result in a down selectionbetween Option 2 or Option 3-1, by April 2017)。
不过,对其他选项的标准性提案也是欢迎的(Normative contributions todifferent options are also expected)。
补充说明2月份举行的RAN3#95会议上的讨论结果如下:
在Stage 2/3阶段将设定一种高层分离方案。目前推荐考虑选项2(即PDCP/RLC分离模式),最终在4月份决定。选项3-1(即RLC内部分割)比较难以实施。更底层的分离目前没有讨论完成,需要往后推延。L1分离的时间表没有达成一致意见。
采用PDCP与RLC分离的CU-DU方案,是考虑到LTE种双连接3C模式就是采用的PDCP与RLC分离的方式,且已经标准化了,所以便于实现。另外,LTE-NR紧密互操作模式与CU-DU分割采用相同的模式,在未来LTE向5G迁移(migration)过程中用户面有好处。(详见R3-170902)

4.2低层分割

RAN架构的低层分割的研究工作没有完成,需要延后进行。
需要进一步对低层分割方案、可行性、切分方式选择等进行评估,并且进入规范阶段之强,需要基于NR进行技术优势的对比分析。
研究阶段(SI)的讨论结果表明,选项6和7更受赞成。

NR 5G 关于gNB-CU和gNB-DU相关推荐

  1. NR 5G 安全要求和功能

    安全要求和功能 一般安全要求 缓解和降低攻击请求 攻击者可以通过使UE和网络实体分别认为对方不支持安全功能来尝试降低攻击,即使双方实际上都支持该安全功能. 应确保在上述意义上可以防止出价下降. 身份验 ...

  2. NR 5G 无线直放站(IAB)架构

    5G 无线直放站(IAB)架构 5G站点建设BBU和AAU之间都是通过光纤连接,使用的是25Gbps速率的光模块,一个BBU带3个AAU,需要6芯,如果需要反开4G,就需要12芯,对纤芯的使用很大.其 ...

  3. NR 5G 零基础看5G

    5G概念 5G,就是5th Generation Mobile Networks(第五代移动通信网络),也可以称为5th Generation Wireless Systems(第五代无线通信系统). ...

  4. NR 5G 密钥与安全详解

    密钥层次结构 5GS中密钥层次生成的密钥: 与认证相关的密钥包括以下密钥:K,CK / IK. 密钥层次结构包括以下密钥:K AUSF ,K SEAF ,K AMF ,K nasint ,K nase ...

  5. NR 5G 安全与秘钥简述

    基本说明 适用于连接到5GC安全的NR: 1.对于用户数据(DRB),加密提供用户数据机密性,完整性保护提供用户数据完整性; 2.对于RRC信令(SRB),加密提供信令数据机密性和完整性保护信令数据完 ...

  6. NR 5G 无线协议架构

    一.5G网络的整体架构 5G的网络架构主要包括5G接入网和5G核心网,其中NG-RAN代表5G 接入网,5GC代表5G核心网. 5G接入网(NG-RAN) 5G接入网主要包含一下两个节点:   1.g ...

  7. NR 5G 移动性和状态变化

    基本说明 1.在NR中通过切换,在RRC释放时的重定向机制以及通过使用频率间和RAT间绝对优先级和频率间Qoffset参数来实现负载平衡. 2.UE针对连接模式移动性执行的测量被分类为至少三种测量类型 ...

  8. NR 5G 身份标识

    UE身份 对于单元级别的调度,使用以下标识: C-RNTI:唯一的UE标识,用作RRC连接的标识符和用于调度; CS-RNTI:用于下行链路中的半持续调度的唯一U E标识; INT-RNTI:识别下行 ...

  9. NR 5G 系统信息

    NR 5G 系统信息 基本说明 1.系统信息(SI)分为最小SI和其他SI,其中最小SI使用不同的消息(MIB和SIB1)在两个不同的下行链路信道上传输,而其他SI在SystemInformation ...

  10. 5G/NR 5G核心网(5GC)之网络功能服务通信

    系列文章目录 5G/NR 5G核心网(5GC)之基本概念 5G/NR 5G核心网(5GC)之网络功能和实体 5G/NR 5G核心网(5GC)之非漫游参考架构 5G/NR 5G核心网(5GC)之漫游参考 ...

最新文章

  1. Python 中的3Dplot
  2. 剑指Offer #13 调整数组顺序使奇数位于偶数前面 | 图文详解
  3. 用golang完成tcp协议传输
  4. 我热爱编程,但我讨厌这个行业
  5. 印刷体汉字识别matlab实现,如何用MATLAB仿真印刷体汉字识别系统?
  6. mac touchbar 自定义
  7. 计算机软考你真的了解吗?10G+干货全在这里了
  8. 51单片机驱动8位数码管(74HC595驱动)滚动显示
  9. c语言求圆锥的表面积和体积_C语言-圆形体体积计算器,1:计算球体;2:计算圆柱体;3:计算圆锥体...
  10. Premiere Pro CS6自学所需的视频编辑基础(一)
  11. 如何使用winrar压缩工具实现:文件打包为自解压EXE类型
  12. CentOS/使用RPM管理包
  13. 2048 game (转载)
  14. kronecker积与hadamard积
  15. WMS仓库管理系统有哪些功能介绍
  16. 机械行业想转行IT互联网行业,大家有什么好的建议?
  17. Ubuntu live系统制作方法
  18. 滴水逆向学习笔记 -2-
  19. 【codeforces 821E】Okabe and El Psy Kongroo
  20. matlab矩阵太大内存,Matlab下大矩阵运算

热门文章

  1. android surfaceview动画,怎么让android的surfaceview中的动画更加平滑流畅
  2. 选课系统html页面设计,网上选课系统的设计与实现(代码)..doc
  3. mysql repair 索引_mysql 删除行会重建索引吗
  4. Python数据可视化:幂律分布
  5. 山东财经大学python实验六答案_实验六(带答案)
  6. eeglab中文教程系列(15)-绘制独立成分ERP贡献
  7. 禁毒学、油画、乌尔都语……字节跳动程序员的专业有多奇特丨技术同学大数据报告...
  8. pandas语法乱、API多?你需要整理一下!|知乎讨论
  9. 患上乳腺癌后开发AI诊断模型,这位MIT女科学家获得AAAI首届百万美元最高奖
  10. 专访阿里达摩院聂再清:不能让每个人无差别享受AI,是程序员的耻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