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财闻汇综合自:复旦大学新闻中心、钱小姐与财先生(MsMoney-MrWealth)、米筐投资、心乐集(cxll913913)、理财中国(mlicai)

如今,80后已成为职场、家庭、社会的中流砥柱。第一批80后已经37岁,最后一批也满了28岁。在这一代人中,现在月薪多少才算跑赢同龄人的“人生赢家”呢?

早两年,大叔是民国老公级别待遇。

魅力大叔吴秀波,秋裤男神李健,师奶杀手张嘉译……互联网上的小姑娘上蹿下跳要嫁给成熟性感的大叔。

两年不到,时过境迁,大叔一夜变了油腻中年人。啤酒肚、发际线后退、盘手串儿,名人野史如数家珍,睡衣唐装混搭出街,保温杯里泡枸杞……人到中年,不管你贵贱美丑,都被贴上了“油腻”的标签。

而走在奔四路上的80后,成了中年危机的重灾区。

近期,复旦大学人口与发展政策研究中心、复旦大学社会科学数据研究中心最新发布的“80后的世界——复旦大学长三角社会变迁调查”,以1980-1989年出生的一代人(简称80后)为跟踪主体,研究的内容包括这一代人的家庭、婚姻、就业、迁移、住房、生育、子女教育、父母养老等各个方面。

80后的收入状况:前1%50万元,前10%20万元

复旦大学人口与公共政策研究中心教授胡湛指出,2012年至2016年间,上海“80后”的个人年收入呈现较稳定的相对快速增长,其收入分布形态体现为较健康的橄榄型,三次调查的年收入中位数依次为5.0万元、6.5万元和7.8万元。

高收入群体的收入增长较快,2012年进入前10%和前1%的收入门槛为12万元和30万元,2016年已分别提高至20万元和50万元。

尽管上海“80后”平均受教育年限达到14.7年,且连续三次调查中的总体收入涨幅均高于同期上海人均可支配收入增幅和上海CPI增幅,但他们仍坦言面临着“经济”“子女教育”和“住房”三大压力。

“80后”的受教育水平及收入水平与其父母的受教育水平呈正相关关系,“80后”的房产持有量也与其父母的持有量具有相关性,呈现一定的代际传递效应,并尤以教育的代际传递最为明显。

具体看数据图(点击图片查看大图):

图片来源:复旦大学新闻中心

结论:

1、80后混的怎样?

80后中高收入群体的收入增长则更快:2012年进入前10%和前1%的收入门槛为12万元和30万元,2016年已分别提高至20万元和50万元。如果你年收入达到50万(月薪大约4.1万),那么你将顺利挤Top1的队列。当然咯,年纪越小,或许越有傲娇的资本。

2、学历越高收入越高

此次调查数据实力打脸“读书无用论”:学历与收入成绝对正相关,学历上升一个台阶,年薪就上调一个档次。

调查中的80后平均受教育年限已达到14.7年,且连续3次调查中的总体收入涨幅均高于同期上海人均可支配收入增幅和上海CPI增幅。

3、80后对工作“忠贞不渝”

超过6成的换工作的次数不超过2次。原来80后在就业观上一点都不离经叛道。对工作的保守程度,简直可以用“忠贞”二字来形容。

换工作的次数与工资收入和受教育程度的关系也很有意思: 工资收入越低,越爱换工作;反之收入越高不爱换工作;本科生最不爱换工作;大专生则最爱换工作。

然而大家换工作的理由也很简单:现单位待遇差VS其他单位待遇优。

80后的婚姻观和生育观:近一半配偶通过介绍认识,不再养儿防老

复旦大学人口与公共政策研究中心教授沈可指出,上海“80后”在结婚、生育、代际关系等方面都呈现出传统与自主并重的新时代特征。

一方面,“80后”的婚前同居率的上升至四成,30岁至34岁调查人群中从未结婚的比例已上升至男性19.2%、女性12.5%,婚姻中学历男强女弱的现象已发生根本性的改变,妻子受教育年限与丈夫相当或更高的婚姻已占83%。

另一方面,“男长女幼”“门当户对”的婚姻依然是主流,夫妻双方均为农业户口以及夫妻双方均为非农户口的婚姻、夫妻双方均为上海户籍与夫妻双方均为外地户籍的婚姻都占据近八成,近一半“80后”的配偶是通过介绍认识的,且主要介绍人是长辈亲戚或父母。

此外,理想与现实的冲突背离也是“80后”的一个行为特征,随着中国的生育政策逐步放松,上海“80后”的理想子女数由2012年的1.58上升至2016年的1.7,但二胎生育意愿依然薄弱,仅有13.1%的被访者愿意生二孩,不愿意生二胎的前三个理由是养孩子太贵、房子不够大和时间不够。

代际关系方面,仅有20%的“80后”希望与父母同住,但受到现实条件的约束,现实中约三分之二的“80后”与父母同住。近九成的上海“80后”认为自己作为子女应承担照料父母养老的责任,但对于自己的养老预期又表现出高度的独立性,绝大多数希望在自己家或养老院度过晚年,不再有养儿防老观念。

具体看数据图(点击图片查看大图):

图片来源:复旦大学新闻中心

结论:

80后的二胎生育意愿依然薄弱,仅有13.1%的被访者愿意生二孩,不愿意生二胎的前3个理由是养孩子太贵、房子不够大和时间不够。

当80后的群体由少不经事的“小屁孩”也逐渐成为一个家庭的主心骨,同时更是各行各业的主力军。有时巨大的压力让多数人殚精竭虑:买房问题、婚姻问题、独生子女的养老问题、个人理想问题……

因此大家对自己的职业生涯规划不尽相同,但“薪酬”始终是最重要参考依据之一。

80后的生活方式:三成勤锻炼,四成几乎不锻炼,已婚群体更健康。

复旦大学人口与公共政策研究中心教授高隽指出,“80后”的生活方式趋于多元。

“80后”受访者中有70%以上的人认为自己身体健康和心理健康,有四分之三的人自评 “人生幸福”。

约三分之一的人出现了不健康的行为,分别是睡眠不足、三餐不规律、不健康饮食、喝酒和吸烟,其中睡眠不足最突出、占4成以上,同时具备四种以上不健康行为的高危群体达到14.3%。

调查发现,“婚姻保护伞”的作用在80后群体中较为明显,已婚群体相对未婚以及/或者离婚丧偶群体在健康行为相应指标上表现更优,“80后”已婚群体的心理健康指标更优,不健康的饮食起居行为更少,抑郁和幸福感的均值都优于未婚以及离婚丧偶群体。

从运动行为看,约三成勤锻炼,近四成几乎不锻炼,“散步+跑步”为主要形式。

不同阶层的生活方式已出现分化,高收入群体一方面或因压力大而表现出更多不健康的生活习惯,承受着更多的健康风险,另一方面有更多的健康资源和促进健康的行为,其体检率、运动频率、健康信息获取、健康消费支出等指标都更优,因此平衡下来高收入群体的行为身心健康指标优于低收入群体。

具体看数据图(点击图片查看大图):

图片来源:复旦大学新闻中心

如何避免成为一个贬值的中年人?

科技的进步、交通工具的迭代对城市框架的拉大、城市中心的转移、职住分离的距离影响巨大

在自行车时代,工厂区和居民区几乎挨着,城市的半径也就限定在5公里左右;

到了汽车时代,职住开始分离,出现了集中商业办公区,人们坐公交或者开车上班,城市的半径也就顺势扩大到近30公里;

而到了地铁时代,轻轨/城轨/高铁更是拉近了城与城的距离,人们甚至可以跨城上班(上海的上班族甚至可以住在昆山/花桥),这就是所谓的城市群,城市的半径由此就可以扩大到50公里。

于是,牢固于人心的市中心观念还会固若金汤、牢不可破吗?

而现在,我们即将迎来一个互联网科技的新时代,人们需要聚集(工作/创意/协作/生活),但更可以借助便捷的交通网络实现迅速的流动,而这对城市、对城市的中心、对市中心的房产、甚至财富的逻辑将产生新一轮的重大影响。

稀缺有用的才最保值


财富的逻辑不断转换、看似能传承子孙的房产也因市中心的变迁而价值缩减,那保值增值的资产有什么共性呢?

一是稀缺性;

二是有使用价值。

不知道大家有没有一个疑问:普遍的观点是货币放水会引发通货膨胀,可自2008年4万亿后,货币存量增加数倍,可为什么没有物价飞涨呢?

▲近五年我国物价平稳,CPI涨幅稳定在2%左右

因为科技进步、因为无人自动化的生产流水线,让生活必需的商品不再稀缺、供应无限量、甚至还产能过剩。

而通货膨胀理论产生的社会生产背景跟今天判若两个世界,所以低生产率、低生产水平、需要大量人工操作的生产环境下诞生的大量经典理论,都已不适用于如今高效、自动化、复杂的新环境,通胀理论是其中的典型之一。

财富的逻辑在转换、城市的中心在变迁,所以被奉为圭臬的经典理论也得与时俱进啊。

与物价平稳形成强烈反差的是,我国一二线城市房价创造的“十年涨十倍”的财富奇迹。为什么?因为人口流入引发的巨大需求,因为土地稀缺引发的房子稀缺,而房子又是有用的——人们总得有间屋子放下一张床吧。

曾经的移动电话砖头块大哥大价格竟然上万,而今功能更全、轻捷美观的智能手机最低的也不过千把块;

曾经要托关系走后门、花费一年工资才能买到的电视机,而今不用半月工资就能买到一台大彩电;

同等配置的汽车,自它诞生那一天起价格就只会跌不会涨……

为什么?因为不稀缺!因为供应无限量!所以奢侈品(如手表/首饰等)为了维持价格不跌、保值增值的假象,经常推出纪念版/限量版商品。黄金就一定保值吗?当人们的审美观改变,不再把黄金作为首饰佩戴,又因为其货币媒介价值、工业使用价值近乎于无,黄金的价值将一文不值。


能保值增值的资产、能世代传承的资产,必须是稀缺且有使用价值的资产(稀缺和使用价值值也会随着时代的变化而改变),而我们要做的就是要具备识别出它们的能力。


80后,别趴下,你才是最靠谱的资产!

回顾人类历史的长河,你会发现根本就没有什么万世不移的财富,也很少有世代相传的家产:一场战争/革命就能摧毁一个家族世代累积的财富,一次科技进步就能让曾经贵重资产变得一文不值,一时自然环境的变化(河流改道/干旱/气候变冷变热等)就能让一座繁华的都市成为荒凉不毛之地……

人们观念思想的变化同样会影响财富的生产和创造,财富都具有历史阶段的时代特征。世界唯一不变的就是变,只是忽快忽慢罢了。

那就没有靠谱的资产了吗?有,就是人本身!

作为地球上智商最高的动物,人是活的、变化的,能根据世间万物的变动而主动的做出调整、适应:城市衰落了,那就迁徙到其他城市好了;行业消亡了,那就学新的技能在新兴行业实现再就业;财富/资产的形式发生了变化,那就抛弃老的、拥抱新的好了……

这里的关键就是你得具备再选择的能力、因应事务变化的适应力,而这又回到老话常态、近乎心灵鸡汤的认知问题——

开阔的胸怀迎接新事物、深究一行的精进精神、不停的尝试试错保持随时出发的状态,让自己更有弹性——虽经万般挤压,终将恢复原状。

财富是人的劳动创造的,你及子孙的劳动创造力才是财富源源不断的来源,比留给子孙物质资产更重要的是思想、格局、观念、技能。同样,更多的后代就会有更多的可能(有的败家但有的奋进,有的平庸但也会有的优秀),多子多福的传统观念还是有道理的,因为人就是一切的根源。

人就是亘古不变、万世不移的资产!赚钱的能力就是财富的逻辑!

有人说,80后,是人到中年,正式开启上有老下有小的不能死模式。

这群人不能倒下,不能放弃,甚至不能去死。

为了父母渴望的眼神,为了孩子伸出的双臂,为了那些还没来得及实现的理想与愿望。

最后,小编想说:80后们,少抽烟喝酒了,也别再熬夜,别太压抑自己,请你对自己好点,再好一点。

记住,未来,最好的投资,是自己。


●本文编号2781,以后想阅读这篇文章直接输入2781即可

●输入m获取文章目录

推荐↓↓↓

Java编程

更多推荐18个技术类公众微信

涵盖:程序人生、算法与数据结构、黑客技术与网络安全、大数据技术、前端开发、Java、Python、Web开发、安卓开发、iOS开发、C/C++、.NET、Linux、数据库、运维等。

大数据曝光了!80后年薪多少,才能摆脱中年危机?相关推荐

  1. 80后年薪多少,才能摆脱中年危机?

    最近,"80后年薪多少才能摆脱中年油腻?"的话题火了. 啤酒肚.发际线后退.盘手串儿,名人野史如数家珍,睡衣唐装混搭出街,保温杯里泡枸杞-- 走在奔四路上的80后,成了中年危机的重 ...

  2. 大数据告诉你80、90后的真实负债

    来自:苏宁金融研究院 近期,一篇"90后超一半网贷"的文章引起了网络热议.看似90后的收入无法支撑他们的超前消费,然而,20多岁的90后真的比奔四的80后负债更多吗? 就此,我们抽 ...

  3. 大数据下的90后事业画像

    要过年了! 今天我们来聊聊90后事业画像 其实之前我们已经分别讨论过90后创业.90后就业的现状和趋势,今天我们再来一个看一看大数据下的90后事业观全貌. 中国90后人群约1.4亿,占全国总人口的11 ...

  4. 震撼大数据!80后年薪多少,才能摆脱中年危机?

    如今,80后已成为职场.家庭.社会的中流砥柱.第一批80后已经37岁,最后一批也满了28岁.在这一代人中,现在月薪多少才算跑赢同龄人的"人生赢家"呢? 如今,80后已成为职场.家庭 ...

  5. 甲骨文华育兴业|【大数据调查】80%的程序员年薪都在10万以上,三分之一的人年薪20万以上

    看了上面文章的小伙伴 如果感到不舒适 那么请看看这篇文章 非常适合你找准方向 你们印象中程序员是什么样?他们的实际生活状态怎样?针对中国程序员薪资生存现状做了一项调查,大数据让你更懂程序员.(以下数据 ...

  6. 大量海归来抢工作了!图解大数据:为何80%留学生选择回国

    1847年,"中国留学生之父"容闳,漂洋过海三个月抵达纽约.7年后,他带着耶鲁大学第一张颁给中国人的毕业证书回国,成为中国第一位"海归".百余年后,中国成为世界 ...

  7. 在百度地图大数据下,看后疫情时代的消费变化

    文|曾响铃 来源|科技向令说(xiangling0815) 五一假期成为了后疫情时代的一个焦点. 原因无他,作为疫情以来的第一个小长假,不管是从社会的角度,还是从市场的方向,人们都希望能在这个节点上看 ...

  8. 最新离婚大数据曝光:所有的分手,都是蓄谋已久

    来源 | 李月亮 ID:bymooneye 我常常被骂. 每次写女人在婚姻里的委屈,都有读者在后台骂我胡编乱造没事找事. 我家小编有次实在受不了,跟对方说:这是客观存在的事实啊. 那人口吐脏字,说:你 ...

  9. 浙江省中小学信息技术课 9 月换新教材,大数据人工智能占 80%

    7 月 14 日-17 日,浙江省教研室组织小学和初中信息技术课老师,进行三-九年级新修订教材的培训. 这次教材修订是自 2017 年教育部发布高中信息技术新课标后,浙江省教研室组织省内教研员.骨干教 ...

最新文章

  1. 禁止缩放safari浏览器--阻止双击放大--阻止双指掐捏放大-
  2. springMVC保存数据到mysql数据库中文乱码问题解决方法
  3. 很强的PHP图片处理类
  4. Asp.net(C#)面试100+题陆续添加中……
  5. ES: 机器学习、专家系统、控制系统的数学映射
  6. HTML+CSS+JS实现 ❤️6种transform图片悬停动态效果❤️
  7. linux服务器重启ctrl,Linux禁止Ctrl+Alt+Del重启
  8. Qt SizeHint()
  9. oracle10g rac导出ocr,Oracle RAC 迁移OCR(10g)
  10. 【C语言】猜拳小游戏代码实现
  11. 经典面试题 TCP和UDP有什么区别?
  12. android 办公桌面壁纸,android系统励志的壁纸欣赏
  13. python tkinter画布_Python tkinter Canvas画布完全攻略(超级详细)
  14. 关于NuDaqPci 数据采集
  15. AutoRun机制详解
  16. html input 删除线,css样式实现字体删除线效果
  17. go-kit入门指南
  18. opencv 棋盘标定
  19. 关于程序员的自我提升
  20. 中国的因特网低谷 ---- 2000:从希望云端到幻灭低谷

热门文章

  1. Thanks for的用法,Thank you for your句型,老外常说的感谢的话
  2. 青软实训.NET学习笔记(5)---泛型
  3. 运维之道 | Git log 命令详解
  4. 顾客使用天猫优惠券预测分析
  5. Gradle 发布共享库——如何通过Gradle发布Android依赖库(aar)到 jitpack 公共仓库
  6. a|b 与 ab 与 a^b
  7. 企业客户管理软件排名
  8. 377招募线上被试 | 大学生心理健康与应对方式的关系
  9. java输出100内质数,计算数量,输出美观,两种输出顺序
  10. 对GPR15基因进行泛肿瘤分析和虚拟筛查(An Integrated Pan-Cancer Analysis and Structure-Based Virtual Screening 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