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遥感原理与应用》孙家抦版知识点总结
第一章 电磁波及遥感物理基础
第二章 遥感平台及运行特点
第三章 遥感传感器及其成像原理
第四章 遥感图像数字处理的基础知识
第五章 遥感图像的几何处理
第六章 遥感图像辐射处理
第七章 遥感图像判读
第八章 遥感图像自动识别分类

第一章 电磁波及遥感物理基础

1. 遥感

遥感即遥远感知,是在不与探测目标相接触的情况下,从远处把目标的电磁波特性记录下来,通过分析,揭示出物体的特征性质及其变化的综合性探测技术。

2. 电磁波的波动性

  • 干涉
    两列以上频率相同、震动方向相同、相位相同或相位差恒定的电磁波在空间叠加时,合成波振幅为各个波的振幅的矢量和,出现某些区域震动加强、某些区域减弱或完全抵消的现场。
    应用:干涉雷达指采用干涉测量技术的合成孔径雷达。
  • 衍射
    光通过有限大小的障碍物时偏离直线路径的现象。
    应用:设计传感器和提高遥感图像几何分辨率
  • 偏振(极化)
    雷达遥感系统常用四种极化方式——HH、VV、HV、VH。
    水平极化(H):电场方向平行于电磁波投射的平面
    垂直极化(V):垂直于水平极化的方向
    HH、VV:同向极化 HV、VH:交叉极化
    应用:合成孔径雷达的四种极化方式(VV、HH:同向极化;VH、HV:交叉极化)

3. 电磁波谱

把各种电磁波按照波长或频率的大小依次排列,就形成了电磁波谱。

  • 紫外线(UV):0.01-0.4μm,碳酸盐岩分布、水面油污染;
  • 可见光:0.4-0.76μm,鉴别物质特征的主要波段,是遥感最常用的波段;
  • 红外线(IR):0.76-1000μm,近红外又称光红外或反射红外,中红外和远红外又称热红外;
  • 近红外:0.76-3.0μm
  • 中红外:3.0-6.0μm
  • 远红外:6.0-15.0μm
  • 超远红外:15-1000μm
  • 微波:1mm-1m。全天候遥感;有主动与被动之分;具有穿透能力。

4. 绝对黑体

对于任何波长的电磁辐射全部吸收的黑体。

5. 黑体辐射三特性

  • 辐射通量密度随温度的增高而迅速增加
  • 随着温度的增加,辐射通量的峰值对应的波长向短波方向移动
  • 每条曲线互不相交,故温度升高,所有波长上的辐射通量均增大

6. 大气对辐射的影响

  • 吸收(主要发生在紫外、红外和微波区)
    吸收作用使辐射能量转变为分子的内能,从而引起这些波段太阳辐射强度的衰减,最后造成遥感影像暗淡
    大气成分的主要吸收带:
  • 散射(主要发生在可见光波段)
    大气散射不同于吸收作用,只改变传播方向,不能转化为内能;干扰了传感器的吸收,降低了遥感数据的质量,是影像模糊,影响判读。大气散射主要集中在太阳辐射能量最强的可见光区。
    因此,散射是太阳辐射衰减的主要原因。详见11.大气散射
  • 反射
    通过大气时,气体、尘埃反射作用很小,反射现象主要发生在云层顶部,取决于云量和云雾,而且各个波段均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严重地削弱了电磁波强度。因此,如果不是专门研究云层,尽量选择无云的天气接收遥感信号,则不用考虑大气的反射。

7. 反射辐射

  • 地物的反射率:地物对某一波段的反射能量与入射总能量之比。反射率随入射波长而变化。
  • 影响地物反射率的3个因素:入射电磁波的波长,入射角的大小,地表颜色与粗糙程度。
  • 影响地物光谱反射率变化的因素:太阳位置、传感器位置、地理位置、地形、季节、气候变化、地面湿度变化、地物本身的变异、大气状况等。

8. 地物反射类型

镜面反射、 漫反射、方向反射

9. 地物反射光谱

反射光谱是某物体的反射率(或反射辐射能)随波长变化的规律,以波长为横坐标,反射率为纵坐标所得到的曲线即称为该物体的反射波谱曲线。

水体反射光谱曲线

植被反射光谱曲线

10. 大气窗口

电磁波通过大气后衰减较小,透过率较高,对遥感十分有利,这些波段通常称为“大气窗口”。

0.3-1.5μm:大气窗口
         {
               0.3-0.4μm:近紫外窗口,透过率70%
               0.4-0.7μm:可见光窗口,透过率95%
               0.7-1.1μm:近红外窗口,透过率80%
         }
               1.3-2.5μm:近红外波段,透过率60%-95%
               3.5-4.0μm:中红外波段,透过率60%-70%
               8.0-1 4μm:热红外波段,透过率80%左右
      1mm-1m:微波窗口
         {
               1.0-1.8mm:透过率35%-40%
               2.0-5.0mm:透过率50%-70%
               8.0-1000mm:透过率100%
         }

大气窗口的产生原因:太阳辐射到达地面要穿过大气层,大气辐射、反射共同影响衰减强度,剩余部分才为透射部分,不同电磁波衰减程度不一样,透过率高的对遥感有利。

11. 大气散射

  • 瑞利散射:当微粒的直径比辐射波长小得多时发生的散射。
    主要由大气分子对可见光的散射引起的,所以也叫分子散射。当波长大于1微米时,瑞利散射可不予考虑,故红外线和微波可以不考虑瑞利散射的影响。但在可见光中由于波长愈短,瑞利散射的影响愈大,如晴空呈蓝色,由于大气中的气体分子把波长较短的蓝光散射到天空中的缘故。
  • 米氏散射:当微粒的直径与辐射波长差不多时的大气散射。
    主要由大气中的气溶胶所引起的。由于大气中的云、雾等悬浮粒子的大小与0. 76 ~15微米的红外线的波长相近,因此云、雾对红外线的米氏散射有影响。
    瑞利散射和米氏散射都属于选择性散射。即波长越短,散射越强烈。
  • 非选择性散射(均匀散射):当微粒的直径比辐射波长大得多时发生的散射。
    散射强度与波长无关,因此大气中的水滴、雾、烟尘等气溶胶对太阳辐射常常出现这种散射。常见的云或雾均由大水滴组成,对各种波长的可见光散射均相同,呈白色。这种散射将使传感器接收到的数据受到严重影响。

简答题

1. 传感器从大气层外探测地面物体时,接收到哪些电磁波能量?

  • 目标反射其表面的辐射照度
  • 目标自身辐射
  • 在遥感观察器观测方向上的大气热辐射。

2. 植物为什么是绿色?

植物对绿光的吸收率较低反射率较高,故植物呈现绿色

3. 天空为什么是蓝色?

可见光在天空中发生瑞利散射,散射强度与波长的四次方成反比,蓝光波长较小从而散射强度较大,故天空为蓝色。

4. 微波为什么具有穿云透雾的能力?

微波在云层中发生瑞利散射,散射强度与波长的四次方成反比,微波波长较大从而散射强度很低,具有穿云透雾的能力。

5. 植物真彩色为什么是绿色,假彩色为什么是红色?

假彩色合成:绿波段赋给蓝,红波段赋给绿,近红波段赋给红。
入射到叶子上的太阳辐射透过上表面皮,蓝、红光辐射能被叶绿素吸收进行光合作用;绿光也吸收了一大部分,但仍反射一部分,所以叶子呈现绿色;
植物的辐射量差异在近红外波段最敏感。如果将近红外数据赋给红色波段,那植被就会是红色的;
而水体吸收红外线,在近红外波段的辐射量最低,所以会看到水体是黑色

《遥感原理与应用》孙家抦版知识点总结(含简答题)——第一章相关推荐

  1. 遥感原理与应用孙家炳_2.2遥感应用模型

    章节概览 遥感应用模型是遥感的一种定量化手段,通常在遥感领域有一个更广为人知的名词--定量遥感.但是定量遥感是一种方法模型而非技术手段,随着科学的发展,热门越来越体会到定量遥感的必要性. 定量遥感的应 ...

  2. 电路-第五版-邱关源-习题解答-第一章

    系列文章目录 电路-第五版-邱关源-习题解答-第一章 文章目录 系列文章目录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1-10 1-11 1-12 1-13 1-14 ...

  3. PMBOK(第六版) PMP笔记——《一》第一章 引论

    本文已同步至 GitHub/Gitee/公众号,感兴趣的同学帮忙点波关注~ 第一章  引论 1."项目管理知识体系":应该包含所有行业.应用领域项目管理的具体知识.技能.方法和实践 ...

  4. 《大数据技术原理与应用(第3版)》期末复习——前两章练习题

    第一章 大数据概述 1[单选题] 人类社会的数据产生方式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不包括: A.运营式系统阶段 B.用户原创内容阶段 C.互联网应用阶段 D.感知式系统阶段 答案:C 数据产生方式经历了三个 ...

  5. 中断原理在计算机中的应用,计算机组成原理期末考试简答题重点

    6.DMA方式和程序中断方式比较有什么不同? DMA:采用内在和外设直接数据交换的方式,只有当有一段数据传送时才会请求CPU中断,减少了CPU的负担. 程序中断:只适用于简单的少量外设的计算机系统,会 ...

  6. 《模拟电子技术》(第五版)课后习题粗讲——第一章

    在这里我不想一点点扣每一道题,因为写多了你们看着也蛮累的,最好还是我给你说个思路,我感性的认识,你再台下再慢慢的扣我说的过程. 书拿在手边,我就不把题目写进去了,用的课本肯定是清华出版的第五版. 本文 ...

  7. 《Python数据分析基础教程:NumPy学习指南(第2版)》笔记1:第一章 NumPy快速入门

    NumPy快速入门 1.1 Python NumPy是基于Python的,因此在安装NumPy之前,需要先安装Python.某些操作系统已经默认安装有Python环境,但仍需检查Python的版本是否 ...

  8. java五家共井问题,水工建筑物简答题及答案

    重力坝 重力坝断面设计应满足:(1)稳定和强度的要求,保证大坝安全(2)工程量小(3)便于施工(4)运用方便. 1.简述重力坝的特点. 重力坝工作原理:在水压力及其他荷载作用下,依靠坝体自重产生的抗滑 ...

  9. 微信小程序云开发用户身份登录_云开发版的微信商城小程序第一章

    我们经过前面小程序基础和云开发基础的学习,今天就来带大家实现一个综合项目,上线一款属于自己的微信商城小程序. 文末有彩蛋 如果你有小程序基础可以跳过上面的基础,直接看下面的,如果没有小程序基础,建议你 ...

  10. 计算机网络(第七版)谢希仁编著 第一章习题详解1-28

最新文章

  1. php t double arrow,关于php:php – 语法错误,意外T_DOUBLE_ARROW
  2. Ubuntu死机解决方法汇总
  3. android studio资产目录,在Android Studio中设置单元测试的自定义资产目录
  4. DNS扫盲系列之五:域名配置ZONE文件
  5. PHP——获取路径和目录
  6. boost::static_min_max_signed_type用法的测试程序
  7. c free语言自定义函数,C 语言free函数的工作原理
  8. python 学习资源收集汇总
  9. [转]进程间通信 - ipcrm
  10. 【JEECG技术文档】online自定义模板的使用
  11. Kotlin学习笔记29(完结篇) Flow part2 Flow的Buffer 中间操作符zip 打平 异常处理 Flow的完成 onCompletion的优势 onCompletion陷阱
  12. H2O Wave教程---基于浏览器的实时显示工具---教程01
  13. 关于在IBatis中返回DataSet
  14. 【论文解读】如何在只有词典的情况下提升NER落地效果
  15. TCP服务端开发为例--web开发不同url请求为何会走不同方法
  16. 在ubuntu下安装Dynamips
  17. VS2015卸载方式的解决
  18. java开发面试自我介绍模板_java程序员面试自我介绍范文(精选3篇)
  19. 2009年英国大学综合排名
  20. system进程占用资源高居不下

热门文章

  1. 网络抓包工具之Wireshark
  2. linux系统如何使用GPT工具进行分区
  3. LNMP一键安装的卸载
  4. 初入laravel之坑
  5. halcon21.11安装教程详解
  6. 免费机器视觉视频教程halcon-百度网盘
  7. AI房产户型图识别3DRender
  8. 合成器基础(三) - 减法合成器的工作原理
  9. hadoop集群搭建(3)
  10. 关于 idea 快捷键 alt + f7 无法使用的一些尝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