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BP神经网络结构模型

BP算法的基本思想是,学习过程由信号的正向传播和误差的反向传播俩个过程组成,输入从输入层输入,经隐层处理以后,传向输出层。如果输出层的实际输出和期望输出不符合,就进入误差的反向传播阶段。误差反向传播是将输出误差以某种形式通过隐层向输入层反向传播,并将误差分摊给各层的所有单元,从而获得各层单元的误差信号,这个误差信号就作为修正个单元权值的依据。知道输出的误差满足一定条件或者迭代次数达到一定次数。

层与层之间为全连接,同一层之间没有连接。结构模型如下图所示。

使用的传递函数sigmoid可微的特性使他可以使用梯度下降法。所以,在隐层函数中使用sigmoid函数作为传递函数,在输出层采用线性函数作为传递函数。

输入向量、隐层输出向量、最终输出向量、期望输出向量:

X=(x1,x2,x3……xn),其中图中x0是为隐层神经元引入阈值设置的;

Y=(y1,y2,y3……ym),其中图中y0是为输出神经元引入阈值设置的;

O=(o1,o2,o3……ol)

D=(d1,d2,d3……dl)

输出层的输入是隐层的输出,隐层的输入是输入层的输出,计算方法和单层感知器的计算方法一样。

单极性Sigmoid函数:

双极性sigmoid函数:

二、BP神经网络的学习算法

标准BP神经网络沿着误差性能函数梯度的反方向修改权值,原理与LMS算法比较类似,属于最速下降法。此外还有以下改进算法,如动量最速下降法,拟牛顿法等。

最速下降法又称为梯度下降法。LMS算法就是最小均方误差算法。LMS算法体现了纠错原则,与梯度下降法本质上没有区别,梯度下降法可以求目标函数的极小值,如果将目标函数取为均方误差,就得到了LMS算法。

梯度下降法原理:对于实值函数F(x),如果函数在某点x0处有定义且可微,则函数在该点处沿着梯度相反的方向下降最快,因此,使用梯度下降法时,应首先计算函数在某点处的梯度,再沿着梯度的反方向以一定的步长调整自变量的值。其中实值函数指的是传递函数,自变量x指的是上一层权值和输入值的点积作为的输出值。

网络误差定义:

三层BP网络算法推导:

1、变量定义

网络的实际输出:

  1. 信号正向传播

  1. 误差信号反向传播

首先误差反向传播首先经过输出层,所以首先调整隐含层和输出层之间的权值。

然后对输入神经元和隐层神经元的误差进行调整。

权值矩阵的调整可以总结为:

权值调整量det(w)=学习率*局部梯度*上一层输出信号。

BP神经网络的复杂之处在于隐层输入层、隐层和隐层之间的权值调整时,局部梯度的计算需要用到上一步计算的结果,前一层的局部梯度是后一层局部梯度的加权和。

训练方式:

  1. 串行方式:网络每获得一个新样本,就计算一次误差并更新权值,直到样本输入完毕。

  2. 批量方式:网络获得所有的训练样本,计算所有样本均方误差的和作为总误差;

在串行运行方式中,每个样本依次输入,需要的存储空间更少,训练样本的选择是随机的,可以降低网络陷入局部最优的可能性。

批量学习方式比串行方式更容易实现并行化。由于所有样本同时参加运算,因此批量方式的学习速度往往远优于串行方式。

BP神经网络的优点:

  1. 非线性映射能力
  2. 泛化能力
  3. 容错能力  允许输入样本中带有较大误差甚至个别错误。反应正确规律的知识来自全体样本,个别样本中的误差不能左右对权矩阵的调整。

BP神经网络的局限性:

梯度下降法的缺陷:

  1. 目标函数必须可微;
  2. 如果一片区域比较平坦会花费较多时间进行训练;
  3. 可能会陷入局部极小值,而没有到达全局最小值;(求全局极小值的目的是为了实现误差的最小值)

BP神经网络的缺陷:

  1. 需要的参数过多,而且参数的选择没有有效的方法。确定一个BP神经网络需要知道:网络的层数、每一层神经元的个数和权值。权值可以通过学习得到,如果,隐层神经元数量太多会引起过学习,如果隐层神经元个数太少会引起欠学习。此外学习率的选择也是需要考虑。目前来说,对于参数的确定缺少一个简单有效的方法,所以导致算法很不稳定;
  2. 属于监督学习,对于样本有较大依赖性,网络学习的逼近和推广能力与样本有很大关系,如果样本集合代表性差,样本矛盾多,存在冗余样本,网络就很难达到预期的性能;
  3. 由于权值是随机给定的,所以BP神经网络具有不可重现性;

梯度下降法(最速下降法的改进):

针对算法的不足出现了几种BP算法的改进。

  1. 动量法

动量法是在标准BP算法的权值更新阶段引入动量因子α(0<α<1),使权值修正具有一定惯性,可以看出,在原有的权值调整公式中,加入了动量因子以及上一次的权值改变量。加入的动量项表示本次权值的更新方向和幅度,不但与本次计算所得的梯度有关,还与上一次更新的方向和幅度有关。动量项反映了以前积累的调整经验,对于t时刻的调整起到了阻尼作用。当误差曲面出现骤然起伏时,可减小震荡趋势,提高训练速度。

  1. 调节学习率法

在平缓区域希望学习率大一点减小迭代次数,在坑凹处希望学习率小一点,较小震荡。所以,为了加速收敛过程,希望自适应改变学习率,在该大的时候大,在该小的时候小。

学习率可变的BP算法是通过观察误差的增减来判断的,当误差以减小的方式区域目标时,说明修正方向是正确的,可以增加学习率;当误差增加超过一定范围时,说明前一步修正进行的不正确,应减小步长,并撤销前一步修正过程。学习率的增减通过乘以一个增量/减量因子实现:

  1. 引入陡度因子。

BP神经网络的设计:

   BP神经网络采用有监督学习。解决具体问题时,首先需要一个训练集。然后神经网络的设计主要包括网络层数、输入层节点数、隐层节点数、输出层节点数、以及传输函数、训练方法、训练参数。

(一)输入输出数据的预处理:尺度变换。尺度变化也称为归一化或者标准化,是指变换处理将网络的输入、输出数据限制在[0,1]或者[-1,1]区间内。进行变换的原因是,(1)网络的各个输入数据常常具有不同的物理意义和不同的量纲。尺度变换使所有分量都在一个区间内变化,从而使网络训练一开始就给各输入分量以同等重要的地位;(2)BP神经网络神经元均采用sigmoid函数,变换后可防止因净输入的绝对值过大而使神经元输出饱和,继而使权值调整进入误差曲面的平坦区;(3)sigmoid函数输出在区间[0,1]或者[-1,1]内,如果不对期望输出数据进行变换处理,势必使数值大的分量绝对误差大,数值小的分量绝对误差小。

(二)神经网络结构设计

1)网络层数  BP神经网络最多只需要俩个隐层,在设计的时候一般先只考虑设一个隐层,当一个隐层的节点数很多但是依然不能改善网络情况时,才考虑增加一个隐层。经验表明,如果在第一个隐层较多的节点数,第二个隐层较少的节点数,可以改善网络性能。

2)输入层节点数  输入层节点数取决于输入向量的维数。应用神经网络解决实际问题时,首先应从问题中提炼出一个抽象模型。如果输入的是64*64的图像,则输入向量应为图像中左右的像素形成的4096维向量。如果待解决的问题是二院函数拟合,则输入向量应为二维向量。

3)隐层节点数设计  隐含节点数对BP神经网络的性能有很大影响,一般较多的隐含层节点数可以带来更好的性能,但是导致训练时间过长。通常是采用经验公式给出估计值:

4)输出层神经元个数

5)传递函数的选择  一般隐层选择sigmoid函数,输出层选择线性函数。如果也使用sigmoid函数,则输出值将会被限制在(0,1)或者(-1,1)之间。

6)训练方法的选择  一般来说,对于包含数百个权值的函数逼近网络,使用LM算法收敛速度最快,均方误差也小,但是LM算法对于模式识别相关问题的处理能力较弱,且需要较大的存储空间。对于模式识别问题,使用RPROP算法能收到较好的效果。SCG算法对于模式识别和函数逼近都有较好的性能表现。串行方式需要更小的存储空间,且输入样本具有一定随机性,可以避免陷入局部最优。批量方式的误差收敛条件非常简单,训练速度快。

三、python实现加动量法改进

# -*- coding: utf-8 -*-
"""
Created on Mon Oct  1 22:15:54 2018@author: Heisenberg
"""
import numpy as np
import math
import random
import string
import matplotlib as mpl
import matplotlib.pyplot as plt#random.seed(0)  #当我们设置相同的seed,每次生成的随机数相同。如果不设置seed,则每次会生成不同的随机数#参考https://blog.csdn.net/jiangjiang_jian/article/details/79031788#生成区间[a,b]内的随机数
def random_number(a,b):return (b-a)*random.random()+a#生成一个矩阵,大小为m*n,并且设置默认零矩阵
def makematrix(m, n, fill=0.0):a = []for i in range(m):a.append([fill]*n)return a#函数sigmoid(),这里采用tanh,因为看起来要比标准的sigmoid函数好看
def sigmoid(x):return math.tanh(x)#函数sigmoid的派生函数
def derived_sigmoid(x):return 1.0 - x**2#构造三层BP网络架构
class BPNN:def __init__(self, num_in, num_hidden, num_out):#输入层,隐藏层,输出层的节点数self.num_in = num_in + 1  #增加一个偏置结点self.num_hidden = num_hidden + 1   #增加一个偏置结点self.num_out = num_out#激活神经网络的所有节点(向量)self.active_in = [1.0]*self.num_inself.active_hidden = [1.0]*self.num_hiddenself.active_out = [1.0]*self.num_out#创建权重矩阵self.wight_in = makematrix(self.num_in, self.num_hidden)self.wight_out = makematrix(self.num_hidden, self.num_out)#对权值矩阵赋初值for i in range(self.num_in):for j in range(self.num_hidden):self.wight_in[i][j] = random_number(-0.2, 0.2)for i in range(self.num_hidden):for j in range(self.num_out):self.wight_out[i][j] = random_number(-0.2, 0.2)#最后建立动量因子(矩阵)self.ci = makematrix(self.num_in, self.num_hidden)self.co = makematrix(self.num_hidden, self.num_out)        #信号正向传播def update(self, inputs):if len(inputs) != self.num_in-1:raise ValueError('与输入层节点数不符')#数据输入输入层for i in range(self.num_in - 1):#self.active_in[i] = sigmoid(inputs[i])  #或者先在输入层进行数据处理self.active_in[i] = inputs[i]  #active_in[]是输入数据的矩阵#数据在隐藏层的处理for i in range(self.num_hidden - 1):sum = 0.0for j in range(self.num_in):sum = sum + self.active_in[i] * self.wight_in[j][i]self.active_hidden[i] = sigmoid(sum)   #active_hidden[]是处理完输入数据之后存储,作为输出层的输入数据#数据在输出层的处理for i in range(self.num_out):sum = 0.0for j in range(self.num_hidden):sum = sum + self.active_hidden[j]*self.wight_out[j][i]self.active_out[i] = sigmoid(sum)   #与上同理return self.active_out[:]#误差反向传播def errorbackpropagate(self, targets, lr, m):   #lr是学习率, m是动量因子if len(targets) != self.num_out:raise ValueError('与输出层节点数不符!')#首先计算输出层的误差out_deltas = [0.0]*self.num_outfor i in range(self.num_out):error = targets[i] - self.active_out[i]out_deltas[i] = derived_sigmoid(self.active_out[i])*error#然后计算隐藏层误差hidden_deltas = [0.0]*self.num_hiddenfor i in range(self.num_hidden):error = 0.0for j in range(self.num_out):error = error + out_deltas[j]* self.wight_out[i][j]hidden_deltas[i] = derived_sigmoid(self.active_hidden[i])*error#首先更新输出层权值for i in range(self.num_hidden):for j in range(self.num_out):change = out_deltas[j]*self.active_hidden[i]self.wight_out[i][j] = self.wight_out[i][j] + lr*change + m*self.co[i][j]self.co[i][j] = change#然后更新输入层权值for i in range(self.num_in):for i in range(self.num_hidden):change = hidden_deltas[j]*self.active_in[i]self.wight_in[i][j] = self.wight_in[i][j] + lr*change + m* self.ci[i][j]self.ci[i][j] = change#计算总误差error = 0.0for i in range(len(targets)):error = error + 0.5*(targets[i] - self.active_out[i])**2return error#测试def test(self, patterns):for i in patterns:print(i[0], '->', self.update(i[0]))#权重def weights(self):print("输入层权重")for i in range(self.num_in):print(self.wight_in[i])print("输出层权重")for i in range(self.num_hidden):print(self.wight_out[i])def train(self, pattern, itera=100000, lr = 0.1, m=0.1):for i in range(itera):error = 0.0for j in pattern:inputs = j[0]targets = j[1]self.update(inputs)error = error + self.errorbackpropagate(targets, lr, m)if i % 100 == 0:print('误差 %-.5f' % error)#实例
def demo():patt = [[[1,2,5],[0]],[[1,3,4],[1]],[[1,6,2],[1]],[[1,5,1],[0]],[[1,8,4],[1]]]#创建神经网络,3个输入节点,3个隐藏层节点,1个输出层节点n = BPNN(3, 3, 1)#训练神经网络n.train(patt)#测试神经网络n.test(patt)#查阅权重值n.weights()if __name__ == '__main__':demo()

计算结果:

神经网络学习(3)————BP神经网络以及python实现相关推荐

  1. bp 神经网络 优点 不足_深度学习之BP神经网络--Stata和R同步实现(附Stata数据和代码)

    说明:本文原发于"计量经济圈"公众号,在此仅展示Stata的部分.R部分请移步至本人主页的"R语言与机器学习--经济学视角"专栏,或点击下方链接卡跳转. 盲区行 ...

  2. [深度学习-实践]BP神经网络的Helloworld(手写体识别和Fashion_mnist)

    前言 原理部分请看这里 [深度学习-原理]BP神经网络 Tensorflow2 实现一个简单的识别衣服的例子 数据集Fashion_mnist, 此数据集包含10类型的衣服 ('T-shirt/top ...

  3. 机器学习算法-09-深度学习、BP神经网络、Hopfield神经网络、基于数学原理的神经网络、径向基函数RBF(B站一条会说666的咸鱼)

    Deep Learning 深度学习的概念源于人工神经网络的研究,含多隐层的多层感知器就是有一种深度学些的结构 ,深度学习通过组合低层特征形成更加抽象的高层表示属性类别或特征,以发现数据的分布式特征的 ...

  4. 如何提高bp神经网络精度,改进bp神经网络的方案

    1.BP神经网络的核心问题是什么?其优缺点有哪些? 人工神经网络,是一种旨在模仿人脑结构及其功能的信息处理系统,就是使用人工神经网络方法实现模式识别.可处理一些环境信息十分复杂,背景知识不清楚,推理规 ...

  5. 神经网络初认识——BP神经网络(7月18,再次认识)

    BP神经网络--Error back Propagtion BP网络属于多层前向神经网络,BP网络是前向神经网络的核心部分,也是整个人工神经网络体系的精华,解决非线性问题**广泛应用在分类识别,逼近, ...

  6. bp神经网络预测模型原理,BP神经网络预测模型

    深度学习与神经网络有什么区别 深度学习与神经网络关系2017-01-10最近开始学习深度学习,基本上都是zouxy09博主的文章,写的蛮好,很全面,也会根据自己的思路,做下删减,细化. 五.DeepL ...

  7. 提高bp神经网络预测精度,bp神经网络数据预处理

    bp神经网络对输入数据和输出数据有什么要求 p神经网络的输入数据越多越好,输出数据需要反映网络的联想记忆和预测能力.BP网络能学习和存贮大量的输入-输出模式映射关系,而无需事前揭示描述这种映射关系的数 ...

  8. bp神经网络时间序列预测,bp神经网络数据预处理

    怎么用已经训练好的BP神经网络进行预测下一个值? 谷歌人工智能写作项目:神经网络伪原创 bp神经网络如何用于预测 如何人工神经网络来预测下一个数值 newff函数建立BP神经网络,历史数据作为样本,例 ...

  9. 简述BP神经网络的流程,BP神经网络的实现包括

    (1)BP算法的学习过程中有两个过程是什么?(2)写出BP神经网络的数学模型,并以20 bp(backpropagation)网络是1986年由rumelhart和mccelland为首的科学家小组提 ...

  10. BP神经网络算法基本原理,bp神经网络实例分析

    BP人工神经网络方法 (一)方法原理人工神经网络是由大量的类似人脑神经元的简单处理单元广泛地相互连接而成的复杂的网络系统.理论和实践表明,在信息处理方面,神经网络方法比传统模式识别方法更具有优势. 人 ...

最新文章

  1. MCU多任务提高实时性
  2. pytorch argsort
  3. android 判断网络是否可用
  4. TikTok 英国业务亏损、苹果从中国应用商店下架近4万款游戏、Zoom 接受调查等|Decode the Week...
  5. webpack devServer
  6. Kubernetes:实现应用不停机更新
  7. python安装 pip_多版本Python安装pip及pip版本管理终极教程
  8. 禁用 ssh agent_如何修复“禁用Agent XP”错误
  9. TURBOMAIL邮件服务器—挽救错误邮件
  10. 学习java第一天 (大白(●—●))
  11. 重载前自增运算符和后自增运算符
  12. 汇率换算(android安卓版)
  13. 小黄鸡 php,Simsimi (小黄鸡) API接口(PHP)公布,小黄鸡API接口非官方PHP版本来啦...
  14. java项目学生量化管理考核细则_班级管理量化考核细则范本
  15. 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 菜鸟初识代码编程规范二 命名规范
  16. 《自控力》读书笔记思维导图
  17. 特征锦囊:特征无量纲化的常见操作方法
  18. 2020年396分上岸湖南大学计算机专硕考研经验分享
  19. “org.springframework.beans.factory.BeanCreationException: Error creating bean with name xxx“问题解决
  20. 搭建gataway所遇问题及解决

热门文章

  1. HttpClient 连接超时重试处理
  2. Javalin:一个轻量的 Web Framework
  3. Day3--搭建微信公众号管理系统
  4. ESP-IDF的下载,设置,编译,烧录和监控
  5. How to deal with interlaced video
  6. flinkSQL Table转DataStream
  7. 《算法第一步》出版啦!
  8. Ubuntu系统无法使用vim命令
  9. 手写数字识别实现课设cnsd博客_讯飞输入法Android V9.1.9465 重磅升级拼音手写A.I.引擎...
  10. 形象理解线性代数(三)——列空间、零空间(核)、值域、特征值(特征向量)、矩阵与空间变换、矩阵的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