究竟是用一套ERP系统好,还是要求各个下属单位统一使用同一品牌的ERP软件,由集团总部来制定统一的使用标准,各单位按照要求去各搞各的ERP系统?

我跟他分析了下图两种模式具体做法的异同,并认为,集团信息化的终极模式还是左边一种,即global single instance;当然,能不能实现左边这种模式,并不是一个技术问题,而是纯粹的集团化管理的业务问题。

由于企业历史发展原因以及历史上的IT建设进程,不少大型集团的不同业务单元在历史上形成了分散的多套ERP系统,这是一个普遍现象。大型集团是否需要实施单一安装实例(one instance)的ERP系统,或者整合过去的多个ERP安装实例到一个单一实例中,取决于这个企业集团的战略、运营模式、组织管控模式以及IT管控原则等诸多因素,具体如下图所

大型ERP系统本身最大的强项就是集团财务管理,它的系统设计思想从物料、销售、采购、成本等业务模型上,映射了复杂企业集团的不同财务和管理维度,最终从法定实体、利润中心、业务范围、销售获利区间等多个维度来出财务报表。

据我观察,不少大型企业集团在过去这些年都在进行全球性或者区域性的ERP整合,这也是集团化运作的价值所在。不过,这样的整合通常耗资巨大,周期漫长。有没有必要、能不能搞集团单一ERP,取决于上述原则;而能不能搞成,则取决于该集团的组织管理、流程IT管理以及大型项目协调的能力了。

单一ERP系统的好处是:

  • 降低基础设施和软件架构的复杂性,更易于维护,总体拥有成本低
  • 全集团标准化的流程和数据,有助于标准化管理、提升内控,提高数据分析的效率和准确性
  • 有利于支持业务的快速扩张
  • 有利于集团内的组织调整 ,例如增加、合并、分拆等
  • 简化集团内公司间交易的处理
  • 降低系统升级的成本和技术复杂度

集团单一ERP系统可能存在的风险是:

  • 总体可靠性降低,一处业务的升级、维护、宕机等,会影响到全集团其他所有业务单位
  • 信息安全和信息保密的风险
  • 庞大而复杂的系统会牵一发而动全身,因而,对系统变更会非常谨慎,从而影响系统的敏捷性
  • 全球性系统可能会存在远程访问的性能问题
  • 系统变更和升级对用户影响面大,实施风险高

要实现集团级ERP整合,我认为需要做到如下八个要点:

  1. 设计与业务战略相匹配的企业IT战略
  2. 建立全球ERP整合的治理模式
  3. 基于上述的ERP治理模式,建立相应的BT/IT治理模式(参见《某上市企业数字化转型探秘:BTIT(业务流程与IT实施的治理机制)》)
  4. 建立标准化流程框架,从一个或少数几个端到端的流程入手,来进行整合,例如财务从记录到出表流程、从采购到支付流程等
  5. 力求在集团内不同业务单位取得业务共性的整合效应,例如企业架构里的共性能力,一定只有一个系统存在,避免系统冗余
  6. 充分承认不同业务单元的差异性,建立不同业务单元的共性业务和个性业务的合理的解决方案架构
  7. 尽量使用大型ERP软件的标准功能和原始代码,避免过度开发
  8. 避免使用尚不成熟的新功能,不做软件商的小白鼠

过去几年在国内的信息化领域里,从互联网公司发起的所谓“中台”理论尘嚣至上,一时之间,舆论鼓噪上中台的“去ERP”,给大型企业带来很大的困扰。我在前面两篇文章中已经论述过ERP不需要解耦,同时,ERP和中台建设并不矛盾的观点,在此不做赘述。因此,在企业数字化转型中,切勿去发明ERP的轮子,“去ERP”对大型企业的数字化是个很愚蠢的说法:

在用中台否定ERP的舆论浪潮中,我觉得出现的最奇葩的一个理论是所谓“财务中台”。关于“财务中台”的定义并没有统一说法,有说是跟财务信息相关的数据中台,有说是支持财务流程应用、提供微服务的业务中台,还有就把财务共享服务平台叫财务中台的,而流传最广的一个定义如下:

这个说法认为“财务中台”就是业财一体化的中间转化,即包括了:一是将原始业务票据上传到“中台”上进行核查,确保业务凭证的真实性,二是人工检验业务凭证到财务凭证转化符合预先设置的规则,然后将凭证再传到财务核算系统。

这个中台的定义在我来看,是反ERP原理的,没有从业务流程管控的角度去优化业务,提高业务的合规性,是典型的手工账电算化的思路。这样的中台搞法,不是企业数字化转型的进步,而是企业数字化的倒退,一退退到了二十多年前没有ERP时的认识水平。

企业要搞数字化转型,是用一整套ERP,还是各搞各的数据系统?相关推荐

  1. 调研了2000位CEO,67%的企业都在数字化转型,想做的无非这3点

    全球知名调研机构此前曾对2000位跨国企业CEO做过一项调查,结果显示,全球1000强企业中的67%.中国1000强企业中的50%都将把数字化转型作为企业的战略核心.数字化转型或者说通过数据手段来帮助 ...

  2. 万字长文解读:企业如何做好数字化转型

    本篇文章为亿信华辰系列视频直播稿件. 大家晚上好,欢迎来到小亿直播间!首先介绍下我们本次的直播活动,本次的直播会是一个系列,时间是每周三晚上19-20点,持续6周,将分别就数字化转型.主数据管理.商业 ...

  3. 企业如何进行数字化转型?

    01正确评估数字化成熟度 企业推进数字化转型的过程中,业务应用.IT 架构.组织机制建设等工作环环相扣.企业要分清哪是因.哪是果,建立多维度的企业数字化成熟度评估体系,用于判断企业所处的数字化阶段,找 ...

  4. IDC、刘润:企业如何通过数字化转型,驱动业务发展?附98页PPT

    11月25日-27日,在美丽的太湖之滨浙江湖州,帆软第四届智数大会成功举办.今年的智数大会迎来再度升级,以「数据新动能」为主题,邀请了IDC中国区副总裁武连峰.传化集团流程与IT管理部总经理赖江龙.润 ...

  5. 老板让我搞数字化转型?成功之后,我整理了这套超全的方法论

    文|空白女侠 聊数字化之前,先来给大家画个故事: 通过以上,大家应该对企业数字化转型有了模糊的概念,但是这张图只是展示1%的难点. 一直以来有很多同学都想让我仔细聊聊企业的数字化转型,每每拿起笔来总感 ...

  6. 2020年的风口来了!传统企业如何做数字化转型?

    知乎上有个话题,说现在这个时代,如果不做数字化转型的传统企业就会在十年内消失,当然这个结论有点夸张,那什么是数字化转型,怎么才能完成数字化转型呢?本文就来讲讲. 文 | miao君 什么是数据化转型? ...

  7. 数字化转型方法论_老板让我搞数字化转型?成功之后,我整理了这套超全的方法论...

    文|空白女侠 这是我很喜欢的一位女作者,她也是数据背景出身,对于她的一些观点,我非常赞同. 聊数字化之前,先来给大家画个故事: 通过以上,大家应该对企业数字化转型有了模糊的概念,但是这张图只是展示1% ...

  8. 【干货】普华永道:新形势下,企业如何进行数字化转型.pdf(附下载链接)

    今天给大家分享普华永道于2020年五月份发布的报告<新形势下,企业如何进行数字化转型.pdf>,在数字化对社会经济的冲击和颠覆中,互联网企业独领风骚,传统企业的总体表现迄今为止不够理想.希 ...

  9. 传统的企业如何实现数字化转型?

    传统的企业如何实现数字化转型?传统企业实现数字化转型是一条很漫长但不得不走的道路,看到这个问题下有很多专业人士对传统企业如何做数字化转型都提出了专业的见解,所以这篇就以传统制造业为例,用一些传统制造业 ...

  10. 传统企业如何实现数字化转型

    以信息技术为核心的第四次经济革命使得全球经济进入到数字化转型时期.对于今天的传统企业来说,数字化转型已经不是可做可不做的自选题,而是必须付诸行动的必选题.传统企业如何更好地走向数字化?新兴IT企业又该 ...

最新文章

  1. Cartographer 数据集国内地址
  2. 利益驱动 需求驱动 技术驱动 谁才是真正的驱动力?
  3. 堆、栈、方法区、静态代码块---Java
  4. 扫脸支付引忧虑,那试试扫手支付?
  5. API测试工具SoapUI Postman对比分析
  6. (三)HTTP再邂逅--熟悉HTTP协议结构和通讯原理
  7. opc调试软件_组态王和三菱OPC软件完美演绎天塔之光
  8. linux下删除已经创建的数据库,MongoDB 数据库的创建和删除
  9. 经典算法详解 之 递归算法
  10. # 20180908 2018-2019-2 《密码与安全新技术专题》第9周作业
  11. 仅让演讲者看到备注信息
  12. 100万个脑筋急转弯,猜死你
  13. 于仕琪 老师新版本人脸识别 - DLL接口及Python语言案例
  14. 即时通讯视频聊天原理是什么
  15. 道阻且长,行则将至;行而不辍,未来可期。
  16. 升级ios10默认ruby版本
  17. 承接上篇 Logback 打印SQL配置
  18. 解决 vue-paypal-checkout 导致 PayPal 按钮未正常显示
  19. 嵌入式应用层开发应该学习什么?
  20. 森林保护类毕业论文文献都有哪些?

热门文章

  1. 萌宠历险记html5游戏在线玩,《神武2》天外魔境现世 萌宠历险记首发
  2. stol函数在linux下使用,Linux下ATT汇编语法简介一
  3. 产品经理与产品运营哪个更有前途/钱途?
  4. 5G赋能中国智慧教育
  5. 互联网日报 | 天猫双11今日启动预售;同程艺龙成立酒旅事业群;恒大汽车正式启动科创板上市辅导...
  6. 两个sql交集_sql的高级命令运用
  7. 作者:刘勇,山东农业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
  8. 【操作系统】操作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9. 【大数据】大数据的特点
  10. 【机器学习】机器学习中的缺失值及其填充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