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温州皮鞋湿,下雨进水不会胖!
今年年初的时候,我写过一篇关于费希纳定律的文章,当时也算是即兴写作,记得本来是看了个电影,电影到高潮的时候喝了一瓶真露看到结束,然后有点微晕,就写了那篇文章:
韦伯-费希纳定律与对数关系的深意 :https://blog.csdn.net/dog250/article/details/79111759
酒后之作难免不严谨,太多些随意的东西,前几日有人问到这篇文章中关于费希纳定律的细节问题,我就决定就这个问题再写几笔。


其中,比较不好理解的是费希纳定律的公式是怎么来的。这就不得不从心理学的角度开始说起。

温水煮青蛙都应该知道,同样的水温,如果是逐渐加热的,青蛙可能还会不亦乐乎地游泳,但是你要是直接把青蛙扔进这个水温的锅里,青蛙一定会跳起来!

韦伯发现了一个一般性的现象,最终他假设,人们对物理刺激的感觉是离散化的,针对每一个强度的物理刺激,在该刺激强度下,若要人们有所感觉,需要额外物理刺激强度和当前物理刺激强度成正比。 韦伯定律即:

ΔII=K\dfrac{\Delta I}{I}=KIΔI​=K

其中KKK为韦伯系数。

举个例子,我抱着10斤的重物,你再给我偷偷加1两我是没感觉的,加2两也是没有感觉的,一旦你加了1斤,我就会发现,怎么变重了。那么根据上面的韦伯定律公式,就是:

1斤10斤=0.1\dfrac{1斤}{10斤}=0.110斤1斤​=0.1

此时,可以得出,我的韦伯系数就是0.10.10.1,那么现在,如果我抱着100斤的重物(假设我能抱得动),你给我添多重的物品,我能感觉得到。

很简单,套用上面的公式即可:

X100斤=0.1\dfrac{X}{100斤}=0.1100斤X​=0.1

可以得到,XXX等于10斤,也就是说,你再加10斤的重量才能让我感觉到重了。

韦伯定律揭示了一个关系,即 当前物理刺激和引起你感觉的额外物理刺激之间的关系。值得注意的是,上面这个韦伯定律的表示其实是费希纳给出的,而韦伯当时只是给出了一组实验以及一个描述。

为什么费希纳要总结这样一个公式?

因为费希纳希望得到一个更加普遍的关系,即 物理刺激的度量和心理感觉的度量之间的关系。这是一个定量的关系,他希望能用数学表达出精确的关系。所以,费希纳总结了韦伯的工作,并且将其命名为 韦伯定律

费希纳为了得到更加普遍的物理刺激量和心理感觉量之间的关系,在他自己整理出的韦伯定律的式子的基础上,提出了自己的假设。

我不是费希纳,但是我也许能感觉到他当时的设想,因为如果是我的话,我也会这么想。

还是以10斤到11斤的重量变化,100斤到110斤的重量变化为例。虽然10斤到11斤只差了1斤,而100斤到110斤差了10斤,但是 在效果上却是相同的。 二者都是引发了 同样的心理感觉变化。进一步地,由韦伯定律可知,重量从1000斤到1100斤,也会引发与前二者相同的心理感觉变化。如果我们把能感受到的心理感觉变化视为一个基本单位,物理刺激和它的关系如下图所示:

非常容易理解,既然1斤,10斤,100斤,1000斤都能引起相同的心理感觉效果,那么将它们无限切割,对应到连续统动力学上,不管是1斤还是10斤,100斤,其中每一份小的物理刺激的增加,也同样能带来 小的且相同的心理感觉的变化 (只是这种心理学上微妙的变化没能引发我们的感觉而已,量变在K×IK\times IK×I的时候才会引起质变)。

按照这个假设,设心理感觉量为yyy,在当前刺激xxx下,能引发心理感觉的额外刺激量为K×xK\times xK×x,根据韦伯定理,上图中的感觉量小份Δy\Delta yΔy则为:

Δy=α×ΔxΔIx=αK×ΔxΔIxK=k×Δxx\Delta y=\alpha \times \dfrac{\Delta x}{\Delta I_x}=\dfrac{\alpha}{K}\times \dfrac{\Delta x}{\frac{\Delta I_x}{K}}=k\times \dfrac{\Delta x}{x}Δy=α×ΔIx​Δx​=Kα​×KΔIx​​Δx​=k×xΔx​

写成微积分的形式就是,设y=f(x)y=f(x)y=f(x),则有:

f′(x)=df(x)dx=k×dxxf\prime(x)=\dfrac{df(x)}{dx}=k\times \dfrac{dx}{x}f′(x)=dxdf(x)​=k×xdx​

解方程则有:
f(x)=k×lnx+Cf(x)=k\times lnx +Cf(x)=k×lnx+C

哇!原来是对数关系!

就这样。一开始费希纳并不知道这是个对数关系,在韦伯的工作的基础上,结合自己的实验以及大胆的假设,才最终推导出了这个对数关系,最终我们通过这个对数关系可以获知:人的感觉滞后于物理刺激的变化

最后,人们得到的东西实在是太多了,这个费希纳定律解释了为什么长发突然刮成光头会很爽,这也解释了为什么食色性在频繁满足后会厌倦,等等等等,不一而足。

… 很晚了。不过…


我得说说我对这种数学公式的理解。

几乎任何可以用数学式子表示的定律,都是从 一个假设 开始的,之后加上一个 求证 的过程,是为 大胆假设,小心求证 。基于最初的假设,大段大段地整理数学式子,最终,哇,这么漂亮的一个结论!

也就是说,就算是作者本人可能一开始也不知道最终的结论性的数学式子长什么样子,他一开始只是假设几条简单的他认为自洽,和谐的假设,然后用数学技巧一步一步推导,最后得到一个化简后的式子。如果大自然是简单优美的,那么能正确描述大自然的式子一定就是简单优美的,至少迄今为止,还没看到哪个科学家喜欢复杂。

所以说,像平方反比律,像E=m×C2E=m\times C^2E=m×C2这种,都是结论,而不是前提。最终,当他有了这种简单式子表示的结论后,他便可以从式子的数学性质来获取其物理意义的关联了,就是这样,而不是反过来。

但是我们的学校在教这些定律时,恰恰是反过来教的,老师一般会先给出式子,然后给出一个证明,最后做几道使用这个式子解答的作业题,老师会让我们把式子背下来,以应对考试之需。

由于大脑容量有限,一旦考完试,这些东西就再也用不到了,于是就都忘了…其实正确的做法中应该包含一个故事的,即人们碰到了什么问题,然后有个科学家提出了什么样的假设,他如何用数学表示他的假设,他如何一步一步地根据他的假设得到最终的那个老师让我们背下来的公式。是这样。

我记得很清楚,高中的物理老师说的那句话,一定要培养大段大段整理数学式子的能力, 后来仔细想想,这是非常必要的,因为这个能力可能真的就能带到一个美好的新世界,在这个世界里,所有的结论都是那么的简单,优美,和谐。


皮鞋没有登上,露着白袜子!

再谈韦伯/费希纳定律以及我对数学公式的理解相关推荐

  1. 韦伯-费希纳定律与对数关系的深意

    我喜欢在秋冬的时候把头发留得很长,一直留到盛夏,然后选这么一天,这天非常炎热干燥,最好再尘土飞扬(可惜上海和深圳都没有这样的夏日),然后确认前一天没有洗头,在这天午后最热的时候,跑去一个理发店,直接剃 ...

  2. 数据结构与算法--再谈递归与循环(斐波那契数列)

    再谈递归与循环 在某些算法中,可能需要重复计算相同的问题,通常我们可以选择用递归或者循环两种方法.递归是一个函数内部的调用这个函数自身.循环则是通过设置计算的初始值以及终止条件,在一个范围内重复运算. ...

  3. 周末的一点心得和总结(Latex技巧,多巴胺和韦伯-费希纳定律还有微商)

    Latex的两个小技巧 这个周末写了几篇文章,连续用到了数学公式,我们都知道Latex插入数学公式非常方便,但是有两点一直困扰着我,我分别来说. 1. 分数线分割的式子字体缩小问题 请看下面的表达式: ...

  4. 再谈JSON -json定义及数据类型

    再谈json 近期在项目中使用到了highcharts ,highstock做了一些统计分析.使用jQuery ajax那就不得不使用json, 可是在使用过程中也出现了非常多的疑惑,比方说,什么情况 ...

  5. C++_动态绑定,再谈const,new,delete

    C++_动态绑定,再谈const,new,delete

  6. 再谈HTTP2性能提升之背后原理—HTTP2历史解剖

    即使千辛万苦,还是把网站升级到http2了,遇坑如<phpcms v9站http升级到https加http2遇到到坑>. 因为理论相比于 HTTP 1.x ,在同时兼容 HTTP/1.1 ...

  7. 再谈工作的主动性和有效提问

    主动性是一个非常奇怪的词,每个人对这个词的理解都不一样.可能一个管理者对员工说,你要提高主动性,但是员工会非常苦恼,甚至崩溃:我都天天加班了,你居然还在谈提高主动性? 结合很多应届生在实际工作中遇到的 ...

  8. 再谈符号间干扰(一)

    在对话通信原理系列相关博文中,有这么一篇博文:通信系统之信道,这篇博文里面已经讲过符号间干扰(ISI),发生符号间干扰的原因在于信号带宽大于相干带宽,同一个意思的表达为:发送符号的周期小于最大时延扩展 ...

  9. 我的WCF之旅 (11): 再谈WCF的双向通讯-基于Http的双向通讯 V.S. 基于TCP的双向通讯...

    在一个基于面向服务的分布式环境中,借助一个标准的.平台无关的Communication Infrastructure,各个Service通过SOAP Message实现相互之间的交互.这个交互的过程实 ...

最新文章

  1. 设置串行端口的通信参数
  2. 在Java中定义常量
  3. Redis批量设置值取值
  4. inline函数学习笔记
  5. 光遇安卓服务器维护时间,光遇国服安卓和IOS什么时候互通?
  6. css多行超出时,超出高度,显示省略号
  7. 算法设计与分析期末复习
  8. SpringSecurity授权管理介绍
  9. php-win.exe 是什么,windows桌面指的是什么
  10. 又发现个新的全网资源搜索神器
  11. (转)Linux——pv、vg和lv的概念
  12. python 如何读取excel表格数据
  13. 基于单片机心率监测的LED灯辅助睡眠系统设备-毕业设计
  14. java 19位时间戳_Java将19位Unix时间戳转换为可读日期
  15. 朴素贝叶斯算法系列:多项式贝叶斯、高斯贝叶斯、伯努利贝叶斯
  16. 科学课和计算机整合,信息技术与科学课整合《风的形成》教学设计
  17. 论文排版怎么排?教您3分钟搞定!
  18. 独家 | 2019届互联网校招高薪清单出炉
  19. Endnote批量导入文献
  20. C语言数据结构-2020级ICODING答案分享

热门文章

  1. 逆变器运用到的c语言算法,总结逆变电源常用到的六种控制算法
  2. 中国步进电机制造行业供给情况及经营效益预测报告(2022-2027年)
  3. 互联网+制造上演两马战:腾讯向左、阿里向右
  4. 大数据面试之Hadoop
  5. EMQTT测试--压力测试
  6. AsyncTask隐藏的陷阱
  7. 计算机是小端模式,计算机内的大小端模式
  8. 尚品宅配牵手创米科技 BIM整装领跑家装数字化空间新革命
  9. HTTP协议Header选项解读
  10. 北北大计算机考研真题,北大计算机系考研_历年高等数学真题附答案.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