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动性是一个非常奇怪的词,每个人对这个词的理解都不一样。可能一个管理者对员工说,你要提高主动性,但是员工会非常苦恼,甚至崩溃:我都天天加班了,你居然还在谈提高主动性?

结合很多应届生在实际工作中遇到的问题,我们再谈一下,什么叫做工作的主动性和有效提问。

1、关于提问和主动性。

我喜欢人问问题,通过问题来展示自己的思路和思考。通过问题来激发双方的灵感。但是,我不喜欢被问一些弱智的问题。这只会让我不断的调低你在我心中的,以及团队中的评分。

大家的付出是相互的,可能我的付出会更苛刻一些。去年有篇文章,我放在自己的博客。《管理的相对公平》
 http://eilfei2000.blog.51cto.com/2956473/931044

昨天遇到的一个弱智的问题是:老大,我的日志有哪些错误,能不能指导我一下?
 这对其他人公平么?我指导你一个人的日志,今天算了一下,可能十分钟。那么,你们这波人,大概40人。如果每个人我每天一对一指导10分钟,就是400分钟。每天的工作时间是多少?如果就这么简单的问题,我指导了你,一视同仁下,我需要对更多技术性的,深层次的问题,付出更多的时间。这事,对其人更优秀的人来讲,公平么?

如果我是你,当收到领导的邮件回复“这是什么?难道你没听过smart原则?”第一反应不是立刻回邮件,摆出一副虚心的样子,问:老大,我错在哪里?
 我大概会怎么做,或者去回复自己领导的这种邮件。
  一、对比法:
     是不是只骂了我一个人?其他人的回复是什么样子?
     有没有表扬过谁的日志?他是怎么写的?
     其他人是怎么写的?
     然后找到A和B的不同之处,模仿和学习。

二、晚一会回,回复的翔实一些。
   比如中午抽时间把邮件中说的《SMART原则》PPT在看一些,自己尝试发现自己日志中的问题。然后回复邮件:“老大,您好:我又看了一下smart原则,他的定义是XXX,我认为我昨天的日志有几点不足,可以做XX、XX的修改。此外,如果还有其他问题,请帮忙指导。”

ok,就是这个意思。如果有人指出了你的问题,肯定希望看到的是,你能对这个问题尝试进行分析和解决,哪怕最后还是一无所获,也让我看到你去主动的思考。

而不是你们现在很多人的主动:盲目主动的问,没有经过自己思考的问。这个问题从我指出,到被人提问,几分钟都不到。行为是很主动,但是一点脑子都没用。试图反复的问我,让我一次次的解释,甚至给出所谓的标准答案,这样自己就可以照猫画虎。如果你一点脑子都不用,只会通过行为来展示骚扰别人的主动性,有可能偶尔一次可以,但是以后我还回再回任何邮件么?

很多人,展示的主动是什么样子:
     1、有个问题自己不会,记一下。然后不查资料,不搜索google,不看看基础的资料。看到一个同事,就主动的问:前辈,这个XXX问题是什么?
     2、别人没给说,或者说了没听懂。然后继续主动的问。又没听懂,换个人继续问。
     3、如果没有自己的主动思考,只是依靠不动脑子的,上发条一样的问别人,只会让自己慢慢的变成一个索取者——还记得《把时间当成朋友》么?

————————————————————————————————————————————

我喜欢人问问题,通过问题来展示自己的思路和思考。通过问题来激发双方的灵感。但是,我不喜欢被问一些弱智的问题。这只会让我不断的调低你在我心中的,以及团队中的评分。

今天被问的第二个问题:不同网段的设备,为什么配了网关就能通?
  我知道为什么,同时,我更知道,问出来这个问题,就意味着你在这个方面,什么都不懂——我没有能力在几分钟、十几分钟、甚至十几个小时内,能把一个不清楚的人,讲明白,并让人掌握。当然,还是值得肯定的,因为比到现在还不懂,但在装懂,或者怕丢人不敢提问的人,主动性是高了很多——和上面一样,就是我不会啊,我也不愿意看书,老大你讲么?你不讲,我怎么会?或者你讲了,没听懂,再讲几次呗?
  类的问题还有:老大,这道题怎么考?老大,这个现象是什么?

如果你一定要问关于路由方面的问题,你可以问,为什么我尝试搭建了一个环境,经过三个路由后,从A ping B是好的,从B ping A 是不好的?——这证明你真的在尝试看TCP/IP的书。也真的在尝试调试思科的模拟器。行动是主动性!
  而不是很明显的,在IP、掩码、网关还设置不清楚的情况下,会反复的问:不同网段的设备,为什么配了网关就能通?里面是什么原理?
  我知道原理,同时,我也知道,我就是说的再浅显,举的例子再多,也无法让你真的明白。
  当然,我被大量不过脑子的问题问毛了。所以态度很不好,道歉——如果态度好的时候 ,比如现在。我会建议你这么做:把电脑的wifi禁止掉,通过网线连接到两排。然后自己在两台电脑之间互相ping 一下,再尝试修改一下IPV4的设置,看看,是什么参数导致的通和不通。此外,在用tracert 对端ip,看一下,这个命令是做什么用的?

大学里面,一个老师只讲一门课程,在你们掏钱学习的情况下,几十个课时,大量的作业和练习的情况下,还有很多人挂科。ok,如果还是这种模式,在公司里,公司给你发着工资,然后安排一个导师,导师有很多工作的情况下,面对五花八门的技术,花上十几分钟,两个小时,给你进行指导,就能让你掌握清楚?不可能,如果你不主动学习,只是主动的去压榨导师,或者一直在等的话,只是等死的行为。如果不能改变自己。就意味着成长缓慢。

2、如何提问:

在提问之前,一定要拿出来自己思考过的证据,拿出自己的方法。比问题更重要的,是你采取的方法。
  正如同我在某次考试的时候,给你们的总结一样——考试通过,不代表你会,因为你可能是死记硬背考试通过的,我随便换个条件或情况,你又不会了。考试不通过,不代表你不会,软件设置是复杂的,你可能会遇到一个新的问题,但是在排查的过程中,你的思路和方法是ok的,甚至是创新的,但是运气不好,也没有关系,我甚至会更加看好你。因为后面,在真实的工作中,可能面对一百种情况,死记硬背的人,只能搞定一、两种,但是有一定排除思路的人,说不定能搞定50、60种问题。

你遇到的问题非常现实,也是我最近在困惑的问题:排查问题的思路,解决问题的思路,甚至比你在工作中侥幸搞定了某一项工作更重要。因为从长远上看,我们的工作就是不断面对问题,不断解决问题,甚至不断去自己找问题解决的过程——所以遇到问题是必然的。但是在这一阶段,很明显,更多是习惯于问问题,而不是自己尝试去分析和排查问题。除了提供更多的试验场,让大家慢慢的磨,看个人的悟性,哪天透了,这样解决问题会更有思路一些。如果不透,就继续走辛苦路线。

尝试继续学习新的东西,这个职业就是这样。此外,原来我说的,在某一个领域深入的学习,做到触类旁通,有可能是重点中的重点。

所以,比如这个问题:XX有三个参数,是什么功能,怎么测试?我希望听到的问法是这样的:“针对这个功能,我们首先进行了设置和观察,结果没有在电视上看到明显结果。然后我们看了一下管理员手册,发现也没有描述技术的实现逻辑,只是官方的说了一下作用。下一步,我们应该怎么去研究这个点。”这样,能说明,在问我之前,你是经过思考的,但是水平有限,或者资源有限,没有得到答案。然后下一步,你也是想获取一些新的方法和指导的,而不是试图躺着,让我把结果掰开揉碎,一次次的讲给你们听。

所以,如果你问:老大,这个功能点是什么?怎么考?我只会立刻把你拉黑,再也不会在你身上浪费一点精力——还有其他好几十个人,可能更值得我去指导,不是么?  或者这么说,你们要考核的内容,仅仅是最基础最简单的东西,如果在这个阶段没有建立起一个思考的方法,而是死记硬背,按照大学考试的模式,试图侥幸的通过,那么,后面你只能死的更难看。而且,在双输的模式下,毫无疑问,个体的损失会更大一些——这也是《把时间当作朋友》里面分析的道理,非常透彻,不再赘述。

再次附录这个经典的文章:IT论坛:提问的智慧
http://home.donews.com/donews/article/3/34804.html

3、职场是什么?


    职场是残酷的,可能比你们想想的更残酷。我们二营劝退的几个人,已经说明了这点。职场,不会因为你是一个好人,或者一个弱者,就会额外照顾你,额外给你机会的。同样,如果学校里面,自己掏钱,都不包教包会的情况下。就不要奢望,我们招聘进来50人,发着工资,还承诺把所有的人都教会10种技术。

更有可能的是这样的:
   5 0个人,经过统一的授课、刷选,然后末尾的5个人,淘汰,换更好的人进来。然后在进行刷选,再淘汰10个人,只留下40人。
   40个人,就好像一个班级一样。在日常的沟通中,反应快,工作好的人,机会会越来越多。一而再,再而三说不清楚,屡教不改的人,机会会越来越少。那么,一段时间后,该加工资的加工资,该原地踏步的就原地踏步。

是的,这才是职场。混得好的人,技术牛人,都在背后偷偷的翻书本。还是我们说过的一件事儿——“决定一个人命运的,是晚上8点到10点”。而不是躺着,等别人喂饭吃——可能死不了,但是别想混好。

同样,我认为上一小节,我贴的文章,不会有几个人看,更不会有几个人看懂。也没有关系,毕竟,×××性格的人,天生就没几个。

按照从低到高,我分一下档:
 1.我反复的说答案,还是不懂。
 2.我直接说答案,不太懂。
 3.我直接说答案,懂了,做了。
 4.我给出大致的步骤,自己边摸索边搞定了。
 5.我给出几种可能性,搞定。

其他的分档,就不是面向新人的,所以就不在继续写了。

最后再提某人的例子:入职前三天的日志,我回了一句,电脑时间不对。

结果到现在,电脑时间还是不对——是2008年。当然,你回邮件给我解释了一下。但是这么长时间过去了,还是依然会这样。莫非真的以为,这事儿随便忽悠一句就完了?

两个星期,自己重新买台电脑都够了。两块钱的电池,bios换一颗纽扣电池,快两个星期都没有搞定。那么,你凭什么认为,你还值得我回邮件指导工作。我每天邮件200多封,你还凭什么认为,你值得我把邮件,从2013年,痛苦的翻到2008年,再找出来?

4、关于思考和逻辑。

很多人的思考方式都是有问题的,需要练习的。

思维模式决定高度——从推广优秀工具说起
 http://eilfei2000.blog.51cto.com/2956473/1221657

目前,在工作方面,最好的方法就是对比法。
    4.1 别人是怎么搞定的,自己的操作方面,有哪些差异性?
    4.2 这个设备现在是好的,忽然不行了,我是经过了哪些操作?
    4.3 这个设备在这里是好的,换个地方怎么不行了?

再次强调,不是所有的问题都能解决,但是整个排查问题的过程中,你的思路,决定了你的职业生涯的高度。

如果跳出工作,要锻炼自己的逻辑思考能力,建议大家玩数独游戏。以及,网上买一套什么1000个思维游戏,每天做两道。多练习,没有什么好的办法。

本文出自 “柳记” 博客,请务必保留此出处http://eilfei2000.blog.51cto.com/2956473/1260987

转载于:https://blog.51cto.com/zdyjava/1262055

再谈工作的主动性和有效提问相关推荐

  1. 瓦伦达心态——再谈工作中的专注和心态

    瓦伦达心态讲的是一个故事:瓦伦达是美国一个著名的高空走钢索的表演者,他在一次重大的表演中,不幸失足身亡.他的妻子事后说,我知道这一次一定要出事,因为他上场前总是不停地说,这次太重要了,不能失败:而以前 ...

  2. 华为辞职门事件——再谈工作问题

    华为辞职门事件 公务员考试 工作 请用以上三个词造句. 转载于:https://blog.51cto.com/wangjierui/49037

  3. leo再谈 80后 程序员为什么找不到工作

    分享一下我老师大神的人工智能教程!零基础,通俗易懂!http://blog.csdn.net/jiangjunshow 也欢迎大家转载本篇文章.分享知识,造福人民,实现我们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版权声明 ...

  4. 再读《中国惠普前总裁孙振耀谈工作与生活》之一:健康第一

    大学以来一直在追求梦想,追求有所为的生活,毕业工作后也一直拼命,甚至于差点牺牲了革命的本钱--健康.大病一场,想尽人间事.心里依旧有梦想,但是健康放到了第一位.原来的工作,我也辞职了,在被评为先进个人 ...

  5. 再谈HTTP2性能提升之背后原理—HTTP2历史解剖

    即使千辛万苦,还是把网站升级到http2了,遇坑如<phpcms v9站http升级到https加http2遇到到坑>. 因为理论相比于 HTTP 1.x ,在同时兼容 HTTP/1.1 ...

  6. “云计算”三部曲之二:与“云”共舞——再谈云计算

    引言:去年,我曾在一篇名为<未来计算在"云-端">的文章中指出,纯"云计算"并不是启动计算未来的"万能钥匙","云+端 ...

  7. python基础教程第三版怎么样-Python基础教程(第三版)(七)再谈抽象

    菜鸡的学习笔记. 7.1 对象魔法 多态:可对不同类型的对象执行相同的操作,但是操作将随对象所属的类型而异: 封装:对外隐藏对象内部工作原理的细节: 继承:可基于通用类创建出专用类. 按作者的意思,多 ...

  8. 再谈编程范式-程序语言背后的思想

    link link 编程范式 托马斯.库尔提出"科学的革命"的范式论后,Robert Floyd在1979年图灵奖的颁奖演说中使用了编程范式一词.编程范式一般包括三个方面,以OOP ...

  9. JVM学习笔记之-垃圾回收相关概念 System.gc()的理解 内存溢出与内存泄漏 STW 垃圾回收的并行与并发 安全点与安全区域 再谈引用:强引用 软引用 弱引用 虚引用 终结器引用

    System.gc()的理解 在默认情况下,通过System.gc()或者Runtime. getRuntime ( ).gc ()的调用,会显式触发Full GC,同时对老年代和新生代进行回收,尝试 ...

最新文章

  1. 算法与数据结构题目的 PHP 实现:栈和队列 由两个栈组成的队列
  2. thinkphp require php 5.3.0 !,给thinkphp3.2用上composer
  3. 原子微型结构信息应用到局部图形信息存储的猜想
  4. qmake生成vs2013工程文件
  5. [3/21]Windows Server 2008时钟方面的改进展示
  6. 手势UITapGestureRecognizer的tag
  7. 快手与2020央视春晚达成独家互动合作:大年三十发红包
  8. POJ 1743 后缀数组
  9. 记一次获得 3 倍性能的 go 程序优化实践,及 on-cpu / off-cpu 火焰图的使用
  10. python decimal.quantize()参数rounding的各参数解释与行为
  11. C++中将数据(或图像数据)写到txt
  12. [存档]使用CxServer的7个战略原因
  13. 通过USB连接线ssh到iOS中
  14. PRT电波拉皮的原理, 做电波拉皮效果好吗能维持多久
  15. matlab多重数值积分,Matlab数值积分和微分(一重、多重都有),简单实用。
  16. db2 jdbc 连接池_【转】java jdbc连接db2
  17. GitHub 上排名前 100 的 Android 开源库介绍
  18. php大商创商城,news.php · Mihok/ecshop大商创商城 - Gitee.com
  19. 《数字进化论——2020中国企业服务数字智能生态白皮书》发布预告
  20. 谷歌浏览器ajax异常,谷歌浏览器 jquery ajax

热门文章

  1. 自然语言处理工具hanlp自定义词汇添加图解
  2. 2017年前端面试题整理汇总100题
  3. GIT:本地有更改,但强制作远程仓库里作更新
  4. 关于Hibernate中No row with the given identifier exists问题的原因及解决
  5. expand yourself
  6. 合理配置MySQL缓存 提高缓存命中率
  7. H5的学习从0到1-H5的实体(14)
  8. 【工具使用系列】关于 MATLAB 机器视觉,你需要知道的事
  9. Android DDMS应用
  10. [摘录]第二部分 战略决策(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