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

王曰:“格尔众庶(1),悉听朕言。非台小子(2),民敢行称乱(3)!有 夏多罪,天命殛之(4)。今尔有众,汝曰:‘我后不恤我众,舍我穑 事(5),而割正夏(6)?’予惟闻汝众言,夏氏有罪,予畏上帝,不敢不正。今汝其曰:‘夏罪其如台(7)?’夏王率曷众力(8),率割夏邑(9)。有 众率怠弗协(10),曰:‘时日易丧(11)?予及汝皆亡。’夏德若兹,今朕 必往。

“尔尚辅予一人,致天之罚,予其大赉汝(12)!尔无不信,朕不食言(134)。尔不从誓言,予则孥戮汝,罔有攸赦(14)。”

【注释】

(1)格:来。众庶:众人,大家。

(2)台(yi):我。小子:对自己的谦称。

(3)称。举,发动。

(4)殛(ji):诛杀。

(5)穑(se)事:农事。

(6)割(he):易,意思 是为什么。正:征,征讨。

(7)如台(yi):如何。

(8)曷:竭,尽力,竭力。

(9)割:剥削。

(10)有众:臣民。率:大多。怠:怠工。协:和。

(11)时:这个。曷:什么时候。日:这里指夏桀

(12)赉(lai):赏赐。

(13)食:吞没。食言:指不讲信用。

(14)罔:无。攸:所。

【译文】

王说:“来吧,你们各位!都听我说。不时我小子敢于贸然发难!实在是因为夏王犯了许多罪行,上天命令我去讨伐他。现在你们大家会问:‘我们的国君不体贴我们,放弃我们 种庄稼的事,却去征讨夏王?’这样的言论我早已听说过,但是夏桀有罪,我敬畏上帝,不敢不去征讨。 现在你们要问:‘夏桀的罪行到底怎么样呢?’夏桀耗尽了民力,剥削夏国人民。民众大多怠慢不恭,不予 合作,并说;‘这个太阳什么时候才能消失?我们宁可和你一起灭亡。’夏桀的德行败坏到这种程度,现在我一定 要去讨伐他。 ”

你们只要辅佐我,行使上天对夏桀的惩罚,我将大大的赏赐你们!你们不要不相信,我决不会不守信用。如果你们不听从我的誓言,我就让你们去当奴隶,以示惩罚,没有谁会得到赦免。”

【读解】

夏桀在历史上以残暴著称,由此导致了夏王朝覆灭。他自比为太阳,以为光照万里,何等地自高自大!但是他忘了一点,当太阳最耀眼的时候,便预示着它即将西下殒落,辉煌难再。这世上从古至今,没有永不殒落的太阳,而只有殒落之后有新的太阳升起。果然,夏桀的残暴激起了天怨人怒,众叛亲离。从此,夏王朝的太阳便永远殒落了。

商汤正是看准了天怨人怒的大好时机,举兵伐桀他显得没 有夏启讨伐有扈氏时那么自信,那么正气凛然,而是以劝说加威 胁,软硬兼施,不由得有些让人怀疑他振振有词地控诉夏桀暴行 时,是不是心怀鬼胎,另有打算?

慷慨激昂最容易激起听众的共鸣。善于演说的讲演者早已把听众的心理揣摩透底了,正如有人很懂得用一把鼻涕一把泪来赚去别人同情爱怜一样。

商汤肯定算得上是出色的演说家,那句“时日曷丧,予及汝皆亡”(是他编出来的吗?)有巨大的穿透力, 可以算得上是个千古名句。

我们应该学习商汤的演说技巧:先摆出一副谦和的 姿态赢得印象分;直接了当提出最过硬的理由, 表明目的;以自问自答的方式消除听众的顾虑,进一步说服和打动听众;表明自己决心已定,义无返顾; 最后严辞威胁加上利诱。别的不说,商汤在印象、心理、权威性诸方面都得分。有了民众得支持,他成功了。

下一篇(盘庚洞若观火劝贵族)

【原文】

王若曰:“格汝众,予告汝训汝,猷黜乃心(2),无傲从康(3)。古 我先王,亦惟图任旧人共政(4)。王播告之修(5),不匿厥指(6),王用丕 钦(7)。罔有逸言(8),民用丕变。今汝联聒聒(9),起信险肤(10),予弗知乃 所讼(11)。

“非予自荒兹德(12),惟汝含德(13),不惕予一人(14)。予若观火,予 亦拙谋作(15),乃逸(16)。若网在纲(17),有条而不紊(18);若农服田(19),力 穑乃亦有秋(20)。汝克黜乃心(21),施安德于民(22),至于婚友(23),丕乃敢 大言汝有积德(24)。乃不畏戎毒于远迩(25),惰农自安,不昏作劳(26),不。 服田亩,越其罔有黍稷(27)。

“汝不和吉言于百姓(28),惟汝自生毒(29)。乃败祸奸宄(30),以自灾 于厥身。乃既先恶于民(31),乃奉其恫(32),汝悔身何及?相时憸民(33), 犹胥顾于箴言,其发有逸口(34),矧予制乃短长之命(35)?汝曷弗告朕, 而胥动以浮言,恐沈于众(36)?若火之燎于原,不可向迩,其犹可扑, 灭?则惟汝众自作弗靖(37),民非予有咎。”

【注释】

(1)盘庚是汤的第十世孙,商朝的第二十位君王。他为避免水患,复兴殷,商,率领臣民把国都从奄(今山东曲阜)迁往殷(今河南安阳)。此举遇到了来自各方面的反对,盘庚极力申说迁都的好处,前后三次告喻臣民,终于完 成了迁都。《盘庚》(分上、中、下三篇)记述了这次迁徙的经过。上篇记述盘庚迁殷之前告诫群臣的话,中篇是盘庚告诫殷民的话,下篇是迁都后盘庚 告诫群臣的话。历代学者大都认为《盘庚》三篇是殷代的作品,具有很高的史料价值。

(2)猷:为了。黜:除去。心:指私心。

(3)从:纵,放纵。 康:安逸。

(4)惟:想。任:任用。旧人:指世代做官的人。共政:共同 管理政事。

(5)王:指先王。播台:公布命令。修:施行。

(6)匿:隐瞒。指:旨,意旨。

(7)丕:大。钦:敬重。

(8)逸:过失,错误。

(9)聒聒(guo):拒绝别人的好意而自以为是。

(10)信:伸,伸说。险:邪 恶。肤:浮夸。

(11)讼:争辩。

(12)荒:废弃。

(13)含:怀着,藏着。

(14)惕:施,给予。

(15)谋作:谋略。

(16)乃。则。逸。过错。

(17)纲:网的总绳。

(18)紊:乱。

(19)服:从事。

(20)力穑:努力收获 庄稼。

(21)黜乃心:去掉你们的私心。

(22)实德。实惠的德行。

(23) 婚:指有姻亲关系的亲戚。

(24)丕乃:于是。

(25)乃。如果。戎:大。毒:毒害

(26)昏:努力。

(27)越其:于是就。

(28)和:宣布。吉言:好 话。

(29)惟:是。毒。祸根。

(30)败。败露。奸宄(gU1):做坏事。

(31)先:引导。

(32)奉:承受。恫(dong):痛苦。

(33)相:看。时:这。 憸(xian):小。

(34)发:说出。逸口:从口中说出错话。

(35)矧(shen): 况且。制:操纵,掌握。

(36)恐:恐吓。沈:煽动。

(37)靖:善。

【译文】

王这样说道:“来吧,你们各位!我要告诫你们,教训你们,为的是要去掉你们的私心,使你们不要傲慢放肆并追求安逸。从 前我们的先王,也只考虑任用世家旧臣共同管理政事。先王向群 臣发布政令,群臣都不隐瞒先王的旨意,先王因此对他们非常看 重。大臣们没有错误的言论,因而臣民的行动大有变化。现在你 们拒绝别人的好意而又自以为是,到处散布邪恶浮夸的言论,我 真不知道你们争辩的是什么。

“并不是我自己放弃了任用世家旧臣的美德,只是你们欺瞒了 我的好意,不能处处为我着想。我对这一切像看火一样地一清二 世,如果我又不善于谋划,则是过错。就像只有把网结在纲上,才 会有条有理不紊乱;就像农民只有努力耕种,才会有秋天的好收 成。你们能够去掉私心,给予臣民实实在在的好处,以至于你们 的亲戚朋友,那么你们才敢说你们积有恩德。如果你们不怕自己 的言论会大大毒害远近的臣民,就像懒惰的农民一样自求安逸,不 努力操劳,不从事田间劳动,那就不会有黍稷收获。

“你们不把我的善言向百姓宣布,这是你们自生祸害。你们所 做的一些坏事已经败露,这是你们自己害自己。你们既引导人们 做了坏事,就要由你们来承担痛苦,悔恨自己又怎么来得及?看 看一般的小民吧,他们还顾及到我所劝诫的话,担心说出错误的 话,何况我掌握着你们的生杀之权呢?你们有话为什么不告诉我, 却用流言蜚语相互煽动,恐吓蛊惑臣民呢?就像大火已在原野上 燃烧起来,使人无法面对接近,还能够扑灭吗?这都是你们做了 许多坏事造成的,不是我有过错。”

【读解】

这是盘庚对他的臣僚们进行规劝,责备他们不恪守先王的旧 规矩,态度傲慢,贪图享受舒适,还以谣言蛊惑民心。盘庚的良 苦用心日月可鉴,顽固的臣僚们作何感想,不得而知,而他们的 丑恶嘴脸却清晰可见。

大凡能做臣僚的人,总是其先辈或本人有功于国于民,才会参与国政,享有功名利禄。有了功名利禄,就会滋生骄奢淫逸,目中无人,有恃无恐。有恃无恐,就敢于胡作非为,骑在别人头上 拉屎拉尿。腐败就是由此产生的。尧、舜的太平盛世、清明政治 已一去不复返了,接踵而来的是日甚一日的腐败。

古代政治腐败大概有两个重要根源:一是人治和世袭制造成 了庞大的特权阶层,从天子下至芝麻官,无不如此。二是专制制 度为人性丑恶的一面和弱点提供了温床。盘庚大概不会想到这些。 他请出先王和旧时制度,是他所能想到的最好的理由,毕竟血缘、 祖先、传统在中国古代社会生活中起着巨大的纽带作用,毕竟腐 败的官员内心总是有所畏惧,否则就真的是“和尚打伞,无法无 天”了。

话说回来。争论不过起于迁移国都,而实质是盘庚试图对日 益腐败的政治机器动手术———“去奢行俭”。用意虽好,却是治标 不治本。再出现腐败,又往哪儿还?迁来过去,总不会还出地球, 更要紧的是根子在制度和人身上。不作开膛剖肚的手术,是无法 真正解决问题的。

当然,盘庚迁殷的结果,的确带来了商王朝暂时的兴盛,用 今天的话说,他算得上是个改革者。他受到众多客观条件的制约, 能力排众议,推行自己的设想,需要很大的勇气和决心、耐心。他 采用的是文的一套——一规劝说服,而不是武的一套,他显然知道; 迫使人顺从容易,而要使人真心诚意地顺从,就难多了。从这个 意义上说,迁都的成功,也是盘庚征服人心的成功。因此,盘庚 是值得称赞的。

此外,这篇经典性的劝诫文,为我们的汉语成语增添了一些 词汇,比如予若观火,若网在纲,有条不紊,燎原之火。这从一 个侧面说明,改革者要有文化,有智慧,见多识广,了解民心所 向,才可能获得多数人的支持,事业才可能成功。

下一篇(盘庚是东方的摩西)

【原文】

“呜呼!今子告汝:不易(1)!永敬大恤,无骨绝远(2)!汝分猷念 以相从(3),各设中于乃心(4)。乃有不吉不迪(5),颠越不恭(6),暂遇奸宄(7),我乃劓殄灭之(8),无遗育(9),无俾易种于兹新邑(10)。”

“往哉生生!今予将试以汝迁,永建乃家。”

【注释】

(1)易。变更,这里指迁都的计划不会变更。

(2)晋:相互。绝远:疏 远。

(3)分:比,亲近。猷:谋划。

(4)中:衷,和。

(5)迪:道路, 正路。

(6)颠:狂。越:越轨。

(7)暂:渐,欺诈。遇:隅,奸邪

(8)劓(yi):割鼻。殄(tian):灭绝。

(9)育:胄,指后代。

(10)俾: 使。易:延续。种:后代。

【译文】

“啊!现在我告诉你们:迁徙的计划不会改变!要永远提防大 忧大患,不要互相疏远!你们要相互顾念依从,各人心里都要想到和衷共济。如果你们行为不善,不走正道,敢于违法越轨,欺 诈奸邪,我就动用刑罚把你们灭绝,连子孙都不留下,不让你们 的后代在新国都里继续繁衍。

“去吧!去寻求新的生活吧!现在我将率领你们迂徙,在新国 都为你们建立永久的家园。”

【读解】

盘庚现在是在对臣民训话,口气已大不一样。对臣僚.他语气委婉,循循善诱,即使是责怪,也是,温而不怒。对臣民,便显出了领袖的姿态,口气强硬坚决,以断子绝孙(这在古代非同小 可!)相要挟,以新的永久家园为诱惑,不容有叛逆。

寻找家园的诱惑实在太大。这让人想起希伯来人最伟大的先 知和导师摩西。他为了希伯来人摆脱埃及人的奴役,率领他们历 尽艰辛走出埃及,到西奈山去建立家园。这事发生在公元前13世 纪,约比盘庚迁殷晚一个世纪(公元前144纪)。都是为了建立新家园,寻找新生活,都是部落首领,但一个是为摆脱统治集团内部的腐败,一个是为摆脱外族的奴役。

不知道盘庚的臣民是否把他看作是先知和导师,但他们肯定会受到永久家园的诱惑。即便是今天的我们,也会被诱惑的,因为寻找永久的家园,是人类永恒的冲动,永恒的主题。

下一篇(民众才是国家的根本)

【原文】

盘庚既迁,奠厥攸居(1),乃正厥位,绥爱有众(2)。

曰:“无戏怠(3),懋建大命(4)!今予其敷心腹肾肠(5),历告尔百 姓于朕志(6)。罔罪尔众,尔无共怒,协比谗言予一人(7)。

“古我先王,将多于前功(8),适于山(9)。用降我凶(10),德嘉绩于 朕邦(11)。今我民用荡析离居(12),罔有定极(13),尔谓朕易震动万民以迁? 肆上帝将复我高祖之德(14),乱越我家(15)。朕及笃敬(16),恭承民命,用 永地于新邑。肆子冲人(17,非废厥谋,吊由灵各(18);非敢违卜,用 宏兹贲(19)。

“呜呼!邦伯师长百执事之人(20),尚皆隐哉(21)!予其懋简相尔, 念敬我众(22)。朕不肩好货(23),敢恭生生(24)。鞠人谋人之保居(25),叙钦(26) 今我既羞告尔于朕志若否(27),目有弗钦!无总于货宝(28),生生自庸(29)。 式敷民德(33),永屑一心(31)。”

【注释】

(1)奠:定,安定。

(2)绥:告诉。爱:于。

(3)戏:游戏。怠:懒 惰。

(4)懋:勉力,努力。大命:指重新建家园。

(5)敷:布,开诚布 公。心腹肾肠:指心里话。

(6)历告;尽情相告。

(7)协比:串通,协 同一致。

(8)多:侈,大。

(9)适:往,迁往。

(10)用:因此。降:减 少。

(11)德:升。

(12)荡析:离散。

(13)极:止,至。

(14)肆:今, 现在。高祖:指成汤。

(15)乱;治,治理。越:于。

(16)及:汲,急迫。 笃:厚。

(17)肆:故,因此。冲人:年幼的人。

(18)吊:善,指迁都善 事。灵各:灵格,专门负责占卜的人,据说可传达上帝的命令。

(19)宏:弘 扬。贲:大宝龟,用于占卜。

(20)邦伯:邦国之长,指诸侯。师长:公卿 大臣。百执事:负责具体事务的众位官员。

(21)尚:希望。隐:废,考虑。

(22)简相:视察,考察。

(23)肩:任用。好贷:指喜好财货的官员。

(24) 恭:举用。生生:营生。

(25)鞠:抚养。保:安。

(26)叙:次序。钦:敬 重。

(27)羞:进,提供。若:顺,赞成。否:反对。

(28)总:聚敛

(29)庸:功劳。

(30)式:用。敷:施。德:恩德。

(31)肩:克,能够。

【译文】

盘庚迁都以后,在住地安定下来,选定了王宫和宗庙的方位,然后告诫众人。

他说:“不要贪图享乐,不要懒惰,要努力完成重建家园的大 业。现在我要开诚布公地把我的意见告诉你们各位官员。我没有惩罚你们,你们也不要心怀不满,彼此串通起来诽谤我。 “从前我们的先王成汤,他的功劳大大超过了前人,把臣民迁移到山地去。因此减少了我们的灾祸,为我们的国家立下了大功。现在我的臣民由于水灾而流离失所,没有固定的住处,你们责问我为什么要兴师动众地迁居?这是因为上帝将要复兴我们高祖成。汤的美德,治理好我们的国家。我迫切而恭敬地遵从天意拯救臣 民,在新国都永远居住下去。因此,我这个年轻人不敢放弃迁都 的远大谋略,上帝的旨意通过使者传达了下来;我不敢违背占卜; 的结果,而要使占得的天意发扬光大。

“啊!各位诸侯,各位大臣,各位官员,希望你们各自考虑自。 己的责任!我将认真对你们进行考察,看你们是否体恤我的臣民。 我不会任用那些贪恋财货的人,而要任用帮助臣民谋生的人。能 够养育臣民并使他们安居乐业的人,我将论功行赏。现在我已经 把我心里赞成什么和反对什么都告诉了你们,不要有不顺从!不要聚敛财富,要为民谋生以立功。要把思德施予臣民,永远能与 臣民同心同德。”

【读解】

迁都之后,盘庚再次向群臣训话,要群臣克勤克俭,不要贪 婪聚财;体恤民情,恭谨从政,率领臣民共建家园。这其实也是 盘庚的施政方针,体现了他的“保民”思想。

民众是建立国家的根本。过去常把民众比做水,把统治民众的人比做浮在水上的舟船 。

这种比喻也对也不对。水用以载舟,没有水舟无法行驶;水 也可以使舟倾覆,让舟上的人溺水身亡。还有道理。但是,水是无形的,水往低处走。要使水得到规范,需要进行疏通和引导。谁 来疏通和引导?当然是统治者。还有,舟总在水上行,在上层;水 在舟下推,为上层服务。这种上层与下层、舟与水、引导者和被 引导者的人为的、武断的划分,在根本上就走入了误区,所以才有“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的说法。民众都变得聪明起来了,统治者还能为所欲为稳坐官位吗?

把“保民”思想放到现代政治观的显微镜底下,就显出了它 的荒谬体理。不过,在强大的社会传统势力的制约之中,它也还具有一种积极的意义。为民众着想,为民众造福,在客观上会使 民众的日子稍微好过一点儿。而自此形成的民众心理,是把做官 的统治者看作自己的“父母”、“家长”,一心企盼“父母”恩赐、 开明、公正,盼望天上掉下个“包青天”。为什么就不反过来想, 自己就是自己的“父母”、“家长”,自己就是“包青天”,用得看别人来庇护和保佑吗?

其实,统治者与被统治者的关系,应当像体育比赛。民众是运动员,统治者是裁判。运动员的职责是按照规则进行游戏,裁判的职责是监督和保证游戏按规则进行。规则是参加游戏者共同 制定并要共同遵守的,违者受罚。裁判的监督有偏差,也要受罚,或者被更换。这样,大家的共同目的是使游戏正常健康地进行。

下一篇( 自作孽,不可活)

【原文】

西伯既勘黎,祖伊恐,奔告于王。

曰:“天子!天既讫我殷命(2)。格人元龟(3),罔敢知吉。非先王 不相我后人(4),惟王淫戏用自绝。故天弃我,不有康食(5)。不虞天 性(6),不迪率典(7)。今我民罔弗欲丧,曰:‘天易不降威?’大命不 挚(8),今王其如台?”

王曰:“呜呼!我生不有命在天?”

祖伊反曰:“呜呼!乃罪多,参在上(9),乃能责命于天(10)。殷之 即丧,指乃功(11),不无戮于尔邦(12)!”

【注释】

(1)西伯指周文王。勘(kan)的意思是战胜。黎是殷王朝的属国,在今天 山西长治境内、全篇记述周文王战胜黎国之后,殷朝贤臣祖伊为殷朝安危担忧,向殷纣王进谏,规劝他改弦更张.但遭到了纣王的拒绝。

(2)既;其 恐怕。讫终止。

(3)格人:能知天地吉凶的人.元龟大龟,用于占卜

(4)相:帮助,辅佐。

(5)康食;安居饮食。

(6)虞:度,猜测。

(7)迪:遵循。率典;常法.

(8)挚:至,到来。

(9)参:到。上:上天 。

(10)乃:难道。责:祈求。

(11)指:示,看。乃:你的。功:事,政事

(12)戮(lu):杀,消灭。尔邦:指周国。

【译文】

周文王战胜黎国之后,祖伊非常恐慌,急忙跑来告诉殷纣王。

祖伊说:“天子啊,上天恐怕要断绝我们殷商的国运了!那善知天命的人用大龟来占卜,觉察不到一点吉兆。这不是先王不力助我们这些后人,而是因为大王淫荡嬉戏自绝于天。因此,上天抛弃了我们,不让我们安居饮食、大王不测度天性,不遵循常法 现在我们的臣民没有谁不希望殷国灭亡,他们说:‘上天为什么还 不降下威罚呢?’天命不再属于我们了,大王现在打算怎么办呢?”

纣王说:“啊!我的命运难道不是早就由上天决定了吗?” 祖伊反问道:“啊!您的过错太多,上天已有所知,难道还能 祈求上天的福佑吗?殷商行将灭亡,从您的所作所为就看得出来, 您的国家能不被周国消灭吗!”

祖伊反问道:“啊!您的过错太多,上天已有所知,难道还能 祈求上天的福佑吗?殷商行将灭亡,从您的所作所为就看得出来, 您的国家能不被周国消灭吗!”

【读解】

殷纣王是中国历史上有记载的、继二架之后的第二个有名的暴君。殷商从高祖成汤开国算起,历经30世、600余年,传到了纣王,殷商的江山就在他的手上的换了主人。

据说纣王本来并不是个等闲之辈,自幼便才思敏捷,能言善 辩,而且体格魁梧,力大无比,可以把九头牛拉着向后退,单手 托住宫殿大梁让人从客换掉梁柱而面不改色。他登上王位之时,也 有过风调雨顺、国泰民安、四夷拱手、八方臣服的好风光,曾号 令天下八百诸侯。

他的弱点在于好色、奢侈、残暴。他在宠妃妲己的怂恿下,制 造了刑具“炮烙”,筑“酒池肉林”取乐,造鹿台笙歌宴舞,以 “虿盆”惩罚异己分子。妲己最后被周武王斩首辕门,纣王在鹿台 点火自焚,死前曾说“天亡我也”。

其实,这是咎由自取,罪有应得。古人说,天作孽,犹可违; 自作孽,不可活。纣王用民脂民膏建造的鹿台,恰好成了他的葬 身之处。

下一篇( 出逃是一种明智的人生选择)

【原文】

微子若曰;“父师、少师!殷其弗或乱正四方(2)我祖氐陈 于上(3),我用沈酗于酒(4),用乱败厥德于下(5)。殷罔不小大好草窃奸 宄(6)、卿士师师非度(7)。凡有罪辜,乃罔恒获,小民方兴,相为敌 雠(8)。今殷其沦丧,若涉大水,其无津涯。殷遂丧,越至于今!”

曰:“父师、少师,我其发出狂(9)?吾家耄逊于荒(10)?今尔无指 告(11),予颠隮(12),若之何其?”

父师若曰;“王子(13)!天毒降灾荒殷邦(14),方兴沈酗于酒,乃罔畏畏(15),咈其耇长旧有位人(16)。今殷民乃攘窃神祗之牺牷牲用以诏 容(17),将食无灾。降监殷民,用乂雠敛(18),召敌雠不怠(19)。罪合于一, 多瘠罔诏(20)。

“商今其有灾,我兴受其败(21);商其沦丧,我罔为臣仆(22)。诏王 子出迪(23)。我旧云刻子、王子弗出(24),我乃颠隮(25)。自靖(26)!人自献 于先王,我不顾行遯(27)。”

【注释】

(1)微子是纣王的哥哥,因为封在微,爵位属于子,所以叫微子。他为维护殷王朝的统治,曾多次规劝纣王改恶从善,但纣王充耳不闻。本篇记述了微子与父师两人的谈话,讨论了在国家行将灭亡之时,各自应抱的态度。

(2)其:恐怕。乱:治理。

(3)我祖:指成汤。氐(zhT):定,致。遂:成。 陈:陈列。

(4)用:因为,由于。酗(xu):发酒疯。

(5)乱:淫乱。厥 德:成汤之德。下;后世。

(6)小大;群臣民众。草窃:盗贼。奸宄:犯 法作乱。

(7)师师:众官。度:法度。

(8)雠(chou):仇敌。

(9)发; 行。狂:往。

(10)耄(mao):年老。逊;逃走。荒:荒野。

(11)指:旨, 想法,打算。

(12)颠;颠覆。隮(ji):坠落。

(13)王子:指微子。

(14)毒:厚,重。荒:亡。

(15)畏畏:惧怕天威。

(16)咈(fu);违逆。耇 (gou):老年人。旧有位人:旧时在位的大臣。

(17)攘窃:盗窃。牺:纯毛 牲畜。牷:健全的牲畜。牲:猪牛羊。用以容:从宽论处。

(18)乂(yi): 杀。雠:稠,多。敛:聚敛。

(19)召:招致。怠:松懈,缓和。

(20)瘠: 疾苦。诏:告诉。

(21)兴:起。败:灾祸。

(22)臣仆:奴隶。

(23)迪: 行,逃走。

(24)旧:久。刻子:箕子。

(25)我:指殷商。

(26)自靖;各自打主意。

(27)顾:顾虑。遯(dun);遁,逃走。

【译文】

微子这样说道:“父师、少师,看来我们殷商是不能治理好天下了。我们的高祖成汤制定的成法在先,而我们的纣王却沉醉在酒中,因淫乱败坏了高祖的美德。殷商的大小臣民无不劫夺偷盗,犯法作乱,官员们都不遵守法度。凡是有罪的人都不加以逮捕和 惩治,小民们起来同我们结成仇敌。现在殷商可能要灭亡了,就 像要渡过大河,却找不到渡口和河岸。殷商到了现在这个样子,就 要灭亡了!”

微子说:“父师、少师,我是被弃而出亡在外呢,还是呆在家中到老而避于荒野呢?现在你们不指点我,恐怕就要陷于非义,究 竟怎么办啊?” 父师这样说道:“王子!上天为我们殷商降下大祸,要使我们灭亡,国君却沉醉在酒中,不惧怕上天的威严,不听年高德劭的 旧时大臣的劝告。现在殷商的臣民偷窃祭祖天地神灵的各种贡品, 都会被宽恕,就是吃掉了贡品也没有灾祸。上天向下监视着殷民, 国君用杀戮和重刑横征暴敛,招致民怨也不放松。这些罪行都在 国君一人身上,臣民痛苦不堪却无处申诉。

“殷商现在将有灾祸,我们都会承受灾难;如果殷商灭亡了, 我们不能去做别人的奴隶。我奉劝王子逃出去。我早就说过箕子、王子不逃走,我的国家就要彻底灭亡了。您自己拿主意吧!各人要对先王的事业作出贡献,我没有考虑逃跑的事。”

【读解】

人一旦到了众叛亲离的地步,大概便不可救药了。微子身为纣王的长兄,照理说,胳膊肘肯定是向纣王弯的。他多次劝阻纣王,纣王不予理睬。自己的亲属尚且如此,何况外人呢?大臣梅 伯看到纣王与妲己终日沉迷于淫乐,进宫规劝纣王,惹得纣王大怒,本想以“金瓜击顶”处死,结果却死在妲己想出的“炮烙”之下。

纣王为什么能够为所欲为,一意孤行?这是值得深思的。表面上的理由可以说出一些,比如纣王的残暴,比如妲己的使坏,但这些都不是根本。当一个人独揽大权而不受任何制约之时,就会造成殷纣王时代的情形。应当说,是政治制度本身,造就了纣王。 即使不是纣王,也会有别的什么王。所以,悲剧是制度的悲剧,而不是性格的悲剧。

就微子而言,既然不能力挽狂澜,既然不能从根本上改变局面,出逃肯定是上策。惹不起,躲得起。三十六计,走为上计。

出逃本身是人生的一种出路,一种境遇。出逃的直接原因往往是迫不得已,表面上看似乎是消极的选择,实际上却是十分明智的。暴君专制一时难以推翻,以出逃保存自己,等待契机出现。 婚姻的城堡让人窒息,让人感受不到温馨、快乐和恩爱,逃出城堡寻求新的生活便是上佳选择。在一个工作环境中陷入困境,得不到理解和支持,四面楚歌,这时就应考虑以出逃来摆脱困境。面 对强大敌人的正面进攻难以抗拒,当然也可以用出逃来暂时回避, 寻找别的办法来打击敌人。

所以,出逃不是耻辱,更不是背叛,而是个体应有的自主的主动选择,是一种人生策略和智慧。毛泽东游击战思想的核心和灵魂不就是这样吗?敌进我退,敌退我进,打一枪换一个地方,直到把敌人拖垮,打垮。

下一篇( 得道多助)

【原文】

时甲子昧爽(2),王朝至于商郊牧野(3),乃誓。王左杖黄钺(4),右 秉白族以麾(5),曰:“逖矣(6),西土之人!”王曰:“嗟!我友邦冢君 御事(7),司徒、司马、司空(8),亚旅、师氏(9),千夫长、百夫长(10),及 庸(11)。蜀(12)、羌(13)、髦(14)、微(15)、卢(16)、彭(17)、濮人(18)。称尔戈(19),比尔干(20),立尔矛,予其誓。”

王曰:“古人有言曰:‘牝鸡无晨(21);牝鸡之晨,惟家之索(22)。’ 今商王受惟妇言是用(23),昏弃厥肆把弗答(24),昏弃厥遗王父母弟不 迪(25),乃惟四方之多罪道逃(26),是崇是长(27),是信是使(28),是以为大 夫卿土。俾暴虐于百姓(29),以奸宄于商邑。今予发惟恭行天之罚(30)。 今日之事,不愆于六步、七步(31),乃止齐焉(32)。夫子勖哉(33)!不愆于 四伐、五伐、六伐、七伐(34),乃止齐焉。勖哉夫子!尚桓桓(35),如 虎如貔(36),如熊如罴(37),于商郊。弗迓克奔以役西土(38),勖哉夫子! 尔所弗勖(39),其于尔躬有戮(40)!”

【注释】

(1)《牧誓》是公元前1066年2月周武王伐纣、在与纣王决战前的誓师辞。 牧指牧野,在商朝都城朝歌(今河南淇县)以南七十里。这次决战以周武王大胜、殷王朝覆灭告终。在这篇誓辞中,周武王勉励军土和助战的诸侯勇往 直前。

(2)甲子:甲子日。按周历计算,这一天是周武王即位后第十三年的二月五日。昧爽:太阳没有出来的时候。

(3)王:指周武王。朝:早晨。 商郊:商朝都城朝歌的远郊。

(4)杖:拿着。黄钺(yUe):铜制大斧。

(5)秉:持。麾(mao):装饰着牛尾的旗。麾:指挥。

(6)逖(ti):远。

(7)冢(zong):大。冢君:对邦国君主的尊称。御事:邦国的治事大臣。

(8)司徒、司马、司空:古代官名。司徒管理臣民,司马管理军队,司空 管理国土。

(9)亚旅:官名,上大夫。师氏:官名,中大夫。

(10)千夫 长:官名,师帅。百夫长:官名,旅帅。

(11)庸:西南方诸侯国,在今天 湖北房县境内。

(12)蜀:西南方诸侯国,在今天四川西部。

(13)羌:西 南方诸侯国,在今天甘肃东南。

(14)髦(mao):西南方诸侯国,在今天四 川、甘肃交界地区。

(15)微:西南方诸侯国,在今天陕西郿县境内。

(16)卢:西南方诸俟国,在今天湖北南彰境内。

(17)彭:西南方诸侯国,在 今天甘肃镇原东。

(18)濮:西南方诸侯国,在今天湖北郧县与河南邓县之 间。

(19)称:举起。尔:你们。

(20)比:排列。干:盾牌。

(21)牝(pin) 鸡:母鸡。晨:这里指早晨鸣叫。

(22)索:尽,空,衰落。

(23) 妇:指妲己。

(24)昏弃:轻蔑,轻视。肆:祭祀祖先的祭名。答:问。

(25)迪:用,进用。

(26)通逃:逃亡。

(27)崇:尊重。长:恭敬。

(28)信:信任。使:使用。

(29)俾:使。

(30)发:周武王的名字,武王姓 姬。

(31)愆(qian):超过。

(32)止齐:意思是整顿队伍。

(33)夫子:对人的尊称,这里指将土。勖(xv):勉力,努力。

(34)伐:刺杀,一击一刺 叫做一伐。

(35)恒恒:威武的样子。

(36)貔:豹一类的猛兽。

(37)罴(pi):一种大熊。

(38)迓(ya):御,意思是禁止。役:帮助。西土: 指周国。

(39)所:如果。

(40)躬:自身。戮:杀。

【译文】

在甲子日的黎明时分,周武王率领大军来到商朝都城郊外的牧野,在这里举行誓师。武王左手拿着铜制大斧,右手拿着白色 的指挥旗,说道:“辛苦了,远道而来的西方将士们!”

武王说:“啊!我们尊敬的友邦国君和执事大臣,各位司徒、司马、司空、亚旅、师氏、千夫长、百夫长,还有庸、蜀、羌、髦、 微、卢、彭、濮诸邦的将士们,举起你们的戈,排列好你们的盾,用 竖起你们的矛,我要发布誓师令了。”

武王说:“古人说过:‘母鸡在早晨不打鸣;如果谁家母鸡早 晨打鸣,这个家就要衰落了。’现在商纣王只是听信妇人的话,轻副 蔑地抛弃了对祖先的祭祖而不闻不问,抛弃他的先王的后裔,不 任用同宗的长辈和兄弟,却对四方八面的罪人逃犯十分崇敬、信 任、提拔、任用,让他们当上大夫、卿士,使他们残暴虐待老百 姓,在商国都城胡作非为。现在我姬发要恭敬地按上天的意志来 讨伐商纣。今天这场战斗,行进中不超过六步、七步,就要停下 来整顿队伍。努力吧,将士们!作战中刺杀不超过四次、五次、六 次、七次,然后停下来整顿。努力吧,将士们!你们要威武雄壮, 像虎、豹、熊、罴一样勇猛,在商都郊外大战一场。不要迎击向 我们投降的人,以便让他们为我们服务。努力吧,将士们!如果 你们不努力,你们自身就会遭到杀戮!”

【读解】

战争中最使人惴惴不安、最激动人心的时刻,是在一场生死 攸关地大决战即将开始地时候,而不是在战斗的进行过程中或结 束之后。当你意识到战斗的决定性意义,在内心推测可能出现的 任何情况以及最后的胜负之时,总会有千思万绪涌上心头,闪过 各种吉祥的和不祥的念头。

的确,这就像侦探,J、说一开头就设置的大悬念,让你作出种 种猜测,思路一下子被悬念紧紧牵引着。

当周武王率领数万大军在牧野誓师之时,万众的心情大概就 是这样:决定命运的时刻到了,就在此时此刻此地;结果马上将 由拼杀来决定,成者为王,败者为寇。历史已经证明了,这是一个历史转折的关头,从此历史将翻开新的一页。

不过,这并不是一场攻城掠地的单纯的决斗,而有一个道义 问题。周武王列举了商纣王的三条罪状:听信妇人的谗言(实指 妞己);不祭祀祖宗和上天;任用四方逃亡的罪犯而不用同宗兄弟。 这在当时足以称为弥天大罪,不容宽赦,单是其中一条就当诛伐。 正因为如此,周武王才会得到那么多人的拥护和支持,连遥远的 西南方的八个诸侯国也前来助战。他们拥护和支持的不一定是周 武王,而是人同此心心 同此理的道义:妇人的话与小人的话一 样不可信,祖宗和上天神圣不可亵溪,逃犯绝不能取代同宗兄弟。 与其说他们是为周武王而战,倒不如说是为道义而战。这就体现 了“得道多助,失道寡助”的道理。

从力量对比上看,周武王统率的五、六万军队显然不是西纣 王七十万大军的对手。但武王的军队是“仁义之师”,仁义之师不 可战胜,所向无敌。因而,力量对比在冷兵器时代不一定是战争 取胜的绝对因素,完全可以利用其它条件变不利为有利,变弱小 为强大。

历史的经验的确值得注意。人心的向背是个永远不可忽略的 关键因素。专制暴君绝对不相信这一点,只相信高压和暴力可以 消灭一切异己因素。这是导致他们覆灭的根本原因。搞政治要记 取这一历史教训,为人处世同样也可以从中受到启发。当一个人 把自己搞到孤家寡人的地步时,恐怕就走入了绝境。

下一篇(洪范)

《尚书》全文、注释及译文(2)相关推荐

  1. python爬虫爬取古诗词实例补充讲解之获取注释和译文

    对这个网站的具体每首诗,如果想获取它的注释和译文,要怎么实现. 比如: https://so.gushiwen.org/shiwenv_30a67e5c53be.aspx 这首诗,直接进去后,注释和译 ...

  2. 劝学篇翻译软件测试,曾国藩家书劝学篇 禀父母·教弟注重看书-曾国藩家书全文翻译-原文,译文,注释-【易文言】-古文,文言文在线翻译网...

    劝学篇 禀父母·教弟注重看书 [原文] 男国藩跪禀父母亲大人万福金安: 八月廿九日男发第十号信,备载二十八生女及率五回南事,不知已收到否?男身体平安,家妇月内甚好,去年月里有病,今年尽除去.孙儿女皆好 ...

  3. 道德经和译文_老子《道德经》第九章原文、注释、译文、导读及解析(收藏版)...

    <道德经>被誉为"万经之王",内容涵盖哲学.伦理学.政治学.军事学等诸多学科,曾被后人尊奉为治国.齐家.修身.为学的宝典.它对我国的哲学.科学.政治.宗教等都产生了深远 ...

  4. underscore-1.8.3.js 源码解读全文注释版

    // Underscore.js 1.8.3 // http://underscorejs.org // (c) 2009-2015 Jeremy Ashkenas, DocumentCloud an ...

  5. python综合题_python基础综合题----选自python二级考试

    <笑傲江湖>是金庸的重要武侠作品之一.这里给出一个<笑傲江湖>的网络版本, 文件名为"笑傲江湖-网络版.txt".‪‬‪‬‪‬‪‬‪‬‮‬‫‬‫‬‪‬‪‬‪ ...

  6. R语言绘图:28个实用程序包

    本文转载自" 阿虎定量笔记",作者郑连虎,转载己获授权.其他人转载请联系原作者,点我跳转原文. 全文注释 # 示例参考帮助文档 # 我用Rstudio重现了所有示例 # 初识R语言 ...

  7. Underscore _.template 方法使用详解

    为什么80%的码农都做不了架构师?>>>    https://github.com/hanzichi/underscore-analysis/issues/26 前文 浅谈 Web ...

  8. 【跟着子迟品 underscore】Array Functions 相关源码拾遗 小结

    Why underscore 最近开始看 underscore.js 源码,并将 underscore.js 源码解读 放在了我的 2016 计划中. 阅读一些著名框架类库的源码,就好像和一个个大师对 ...

  9. [职业生涯]你和你的工作

    这篇文章很好,摆正心态,辩证地去看,去思考,也许非常有用! ~~~~~~~~~~~~~~~~~~~~~~~~~~~~~~~~~~~~~~~~~~~~~ 源文:http://youtheuser.com ...

  10. Web.sitemap网站导航

    全文注释: Web.sitemap导航XML文件,站点地图,功能实现菜单 1.xml的版本1.0 和编码utf-8 2.Url链接 Title显示的标题 Description描述(ToolTip) ...

最新文章

  1. python继承 子类init_Python类继承:使用自己的和父的默认值和init方法进行动态子类初始化...
  2. python列表的用法
  3. mysql 故障案例_mysql故障案例
  4. SAP Spartacus category在breadcrumb里显示不正确的一个问题
  5. 设置拖拽事件,获取拖拽内容
  6. 【Python3网络爬虫开发实战】1.3.3-pyquery的安装
  7. 看看20万程序员怎么评论:前端程序员会不会被淘汰?
  8. php _get返回,php如何无刷新获取get返回值
  9. 开课吧:什么是包?如何定义包?
  10. 初步了解python
  11. 2.Windows 界面技术发展现状
  12. QT设计师(designer)下载安装
  13. 解决php使用ZipArchive解压时中文乱码问题(纯php,绕开ZipArchive)
  14. Linux更新清华源
  15. 正态总体的样本均值与样本方差的分布定理
  16. 大数据平台的作用有什么
  17. 如何合理确定线程池的大小
  18. Python编程基础 第二章 编程练习 (第2轮开课补充)编写程序实现以下功能:计算beg到end之间的所有水仙花数并输出。如果beg到end之间不存在水仙花数,则输出“not found”。
  19. P3975 [TJOI2015]弦论 - 后缀自动机(SAM)
  20. 填坑之PHP的yield和协程在一起的日子里

热门文章

  1. 安装Pytorch-gpu版本(第一次安装 或 已经安装Pytorch-cpu版本后)
  2. iOS越狱系统绕过frida检测
  3. 前端实时可视化开发工具
  4. 协调器掉线,路由和终端节点的不同表现
  5. latex插入参考文献--BibTex格式
  6. np.isin判断数组元素在另一数组中是否存在
  7. python列表元素分割_在Python中分隔列表元素
  8. 方法的重载和重写的区别
  9. 计算机算平方根原理,算术平方根与计算器
  10. windows清理缓存性能加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