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eFi 问题的根本是“既要,又要,不仅,还要”。

近期行业最大的热点,当属知名 DeFi (去中心化金融)产品 Lendf 被盗,损失资金近 2500 万美元。

颇具戏剧化的是,经过团队及众多支持者们的努力,黑客全额返还了被盗资金,团队已经在着手返还投资人资金。

巨额被盗资金被返还,在黑客盗窃史上,都是非常罕见的。对投资人和团队来说,这是一个很不错的结局。对 DeFi 来说也把被盗产生的负面影响降到了最低。

DeFi 安全问题频发,已经有观点认为 DeFi 发展的太快,是不是应该按下暂停键冷静一下,也有人质疑 DeFi 现在的发展路线是不是走偏了。

RenrenBit CMO 梓岑更是提出了“ DeFi 首先需要证明自己不是一剂毒药”的尖锐观点。

本文尝试从 DeFi 和 CeFi (中心化金融)面临的问题出发,探讨一下区块链在金融领域更好发展的可行路径。本文仅从用户端发展进行讨论。

先来看 DeFi 在用户端面临哪些问题。

一、DeFi有哪些问题?

DeFi 在用户端的问题从宏观上看只有两个 ,安全问题和体验问题。

安全问题

安全是一切的基础,不能保证安全的金融产品,注定是失败的。

DeFi 以其创新性,以及由创新性引申出的极高想象空间,被誉为公链圣杯。

但 DeFi 从 2 月 bZx 闪电贷事件,到 3 月 MakerDAO 清算事件,以及紧接着 4 月 uniswap 和 Lendf 被攻击事件,让 DeFi 在用户心中建立起来的信任感,一次次被削弱。

DeFi 的安全问题受到广泛质疑,也让人不得不怀疑,DeFi真的能成为圣杯吗?

关于用户信任被削弱,关键指标是锁仓 ETH 数量的减少。2 月 18 日到 2 月 19 日闪电贷事件爆发,锁定在 DeFi 中的 ETH 总量下降了 5.8%,之后一周锁定的 ETH 减少了 7.8%。

3 月 12 日到 13 日黑色星期四事件,锁定的 ETH 总量下降了 2.69%,之后一周锁定的 ETH 总量减少了 12.2% 。

无数参与者努力建立起来的基础,可能因为几场风险事件的爆发就全线崩溃。

Lendf 资金追回之后,群里有人问在 Lendf 放了几百万的币乎创始人咕噜,lendf 重开之后还会继续投资吗?咕噜回答:“这个问题需要在夜深人静时好好思考”。

更为拷问灵魂的是,如果再来几场和 Lendf 类似的攻击事件,DeFi 还承受的住吗?用户对 DeFi 还会有信心吗?

体验问题

多年来区块链一直被诟病性能问题,比特币因为性能问题已经彻底杜绝了成为电子现金的可能性,以太坊因为性能问题,DAPP 发展一直半死不活,用户量少的可怜。

区块链的使用体验不客气的说依然非常差劲,DeFi 也难以突破底层公链的束缚,使用体验和 CeFi 差距巨大。

体验不仅仅是指速度很慢,操作繁琐,也包括因性能问题给用户造成损失。

3 月 12 日加密货币暴跌,以太坊网络拥堵,导致 MakerDAO 预言机喂价延迟,被人以 0 元的价格拍走了数万枚 ETH 。不仅使Maker 的资产负债表难以平衡,更让用户损失惨重(当然 Maker 也在设法去解决问题)。

不夸张的说,现在制约区块链发展的最核心因素依然体验问题,糟糕的体验让区块链难以大规模获客,只能在一个狭小的圈子内费劲的折腾。

业内苦苦渴求的杀手级应用,在现有基础设施下没有实现的可能性。所谓杀手级应用你得起码“可用”吧,以区块链现在这种残疾状态,想要实现大规模应用,毫无可能性。

在使用体验如此之差的情况下,DeFi 想要成为圣杯,没有可能性。

二、CeFi有哪些问题?

CeFi 在使用体验上没有大问题,最大的问题只有安全这一项。CeFi 的安全问题可以分为道德风险、技术风险和监管风险。

道德风险

CeFi 的道德风险是最为大众所诟病的。行业最成功的应用交易所,长期面临天价上币费、暗箱操作、挪用用户资金、期货插针、恶意跑路、花式割韭菜等指控,但交易所没有多少辩解的余地,有的还被抓了现行。

因为 CeFi 的不透明性,自证清白极难。用户之所以选择他们,并不是因为相信他们不会作恶(事实上大多数用户可能认为他们一定会作恶),只是因为确实好用,安全性相对较高,且实力雄厚具有兜底意愿/能力。

从这里可以得出什么呢?相比道德风险,用户更看重使用体验以及兜底意愿/能力,这是顶级 CeFi 被信任、被认可的根本原因。但这是顶级 CeFi 独有的特权,一般 CeFi 必须有额外的好处才能让用户选择他们,实现收益与风险相匹配。

技术风险

相比年龄“尚幼”的 DeFi,CeFi 经历了更多的被盗事件。

以比特币被盗事件为例,2014 年占据比特币交易量80%的门头沟宣布被盗破产,被盗数量高达 744000 枚,对比特币生态的打击可谓惨烈。即使到现在,行业依然在担心门头沟剩余的 14 万枚比特币会在什么时候砸向市场。据不完全统计,多年来交易所有超过100 百万枚比特币被盗。外汇返佣www.fx61.com除门头沟外,Bitstamp、Poloniex、Bitfinex、Youbit、Binance 等众多知名交易所都发生过被盗事件,不断发生的被盗事件不断考验着用户对行业的信心。唯一值得庆幸的是上述损失金额较大、影响范围较广的被盗事件,大部分交易所都自行承担了损失,没让用户利益受损。

现在用户相信经过多年发展,中心化安全方案已经比较成熟,顶级 CeFi 一次性把所有资产全部搞丢的概率已经不大(并不是没有),以及顶级 CeFi 具有强烈的兜底意愿和能力,这些加起来是用户选择顶级 CeFi 的根本原因。

监管风险

政策不确定性导致的监管风险,是 CeFi 难以规避的。目前的法律真空状态,是机遇也是风险。

三、DeFi问题的根本

DeFi ( Decentralized Finance)是去中心化金融,其最理想的状态是完全 Decentralized ,也即完全的去中心化。在近期中国 DeFi 社区的热烈讨论中,持有 DeFi 应该完全 Decentralized 的人不在少数。

区哥对完全的去中心化没有意见,也非常认可其魅力和想象空间,但总觉得哪里有些不对。

咱们看一下 DeFi 项目方们想要实现的是什么?如果你关注 DeFi 社区的讨论,就能简单总结出如下结论:

既要去中心化又要获取更多用户;不仅要获取更多用户还要用户自担风险。

去中心化与更多用户

一个完全去中心化的项目,想要获取更多用户,区哥认为是非常有挑战性的。不是每一个项目都是比特币,这方面区哥并没有见过太多成功的案例。

退一步说,协议去中心化,运营中心化是否可行?当然是可行的,中心化运营更适合市场竞争,在获取更多用户上有明显优势。

但有个问题,像 Lendf 这次合约被盗,开发团队是否要承担责任?如果用去中心化为自己开脱,但运营确实是中心化的,团队也确实有很大的权利,如何解?

这也是梓岑在《梓岑:DeFi首先需要证明自己不是一剂毒药》中所提出的:“谁来承担开源协议的资金安全责任?

关于 DeFi 权责划分,引出了下面这种有趣的观点。

更多用户与风险自担

DeFi 社区的讨论中些声音认为,DeFi 要实现清楚的权责划分,团队不应承担用户使用协议所产生的风险,而应该在充分披露风险前提下,用户风险自担。关于风险自担还分为了两类,谁使用谁承担和谁获益谁承担。

这一观点隐含的意思是说,协议是开源的,用户应该自己去看代码,自己去发现协议中的漏洞,如果没能发现,抱歉那是你自己的问题。要求用户自己去看代码在近几日 DeFi 社区的讨论中也不罕见。

坦白说,如果真是这样,DeFi 想要获取更多用户是不可能的,这根本就不是面向 C 端的思维。如果从商业角度考虑,这简直毫无商业素养。

肯定会有人以互联网基础协议说事,那些协议能获得庞大的用户,为什么我们就不能?但要想清楚,在全球 40 多亿的网民中,有多大比例是直接接触这些协议的,普通用户只会使用在电脑/手机中封装好的成熟产品。

这些协议真的是面向普通用户的吗?事实上他们是面向开发者的,且还不是所有开发者。

如果你的产品面向 C 端,却要求用户自己看代码,自己承担风险,这是多么的不可思议。抱着这种想法的项目方,请去拓展 B 端用户,让更多项目团队使用你们的协议,这才是你们应该做的。

让有能力看代码的人去看代码,让能承担风险的人去承担风险,强求普通用户承担他们承担不了的重担,又怎么可能会有用户?

即使从风险收益的角度考虑,用户为了一点点收益,却要承担失去全部资金的风险,用户也只会用脚投票。

那如果要开发团队承担风险呢?

现状是 DeFi 开发团队,有些没意去愿承担风险,因为他们自认为是去中心化的;有些没能力去承担风险,因为开发者可能只是几个人的小团队;有些是承担不了风险,资金全部被盗,实力雄厚的团队也无法承担。

四、DeFi可能的解决方案

DeFi 想要在 C 端有所发展,还是要解决自身的安全问题。

对于 DeFi 如何提升安全性,社区也讨论出了很多方法,比如联合多家安全机构对代码进行定期审计;在接入外部资产时更加审慎;为资产买入保险;成立风险准备基金;以及建立协议开发标准,让协议能够标准化组合等。

通过多种方法不断提高安全性,用长时间的安全运行获取用户信任,这是在 C 端获取用户的可靠方式。虽然很多方式不那么去中心化,但如果你的业务属于商业范畴,就应该按照商业的基本规律来做,给用户提供安全、可靠的服务,获取用户信任,就是商业的基本规律。

从感性上说 DeFi 走的是一条理想主义的道路,CeFi 走的是现实主义的道路。理想当然是美好的,但也是艰难的,现实则是更多考量实用性。

五、CeFi和DeFi的发展趋势

如果把时间拉长一些,区哥认为 CeFi 和 DeFi 的融合会是一个更可能的趋势。这两天 MakerDAO 创始人 Christensen 表达了类似的观点,Christensen 认为:

DeFi 现在仍然处于非常早期。目前所称的 CeFi 将成为各种 DeFi 协议(……)的前端和访问点,您将拥有一个您信任的保管人,然后该保管人将为您与 DeFi 协议交互。这一观点也许可以解释为什么 3 月份 Maker DAO 引入了 USDC 这一中心化的稳定币作为抵押品,Maker DAO 很明显是从解决问题的角度出发,而非坚守去中心化。

对于 CeFi 和 DeFi 的融合会是更可能的趋势,区哥在 3 月初的《交易所公链,噱头还是革命?》中表达过类似观点。区哥根据当时观察到的现象认为:如果中心化和去中心化是线段的两端,中心化正在尝试走向中段。

CeFi 长期面临暗箱操作、不透明等信任问题,加之不断发展的 DeFi 又给了 CeFi 强大的压力,所以 CeFi 也在寻求变革。

以三大交易所公链为例,无一例外都把 DeFi 作为了重点发展方向。Binance Chain 主攻 DEX,币安也投资了不少 DeFi 团队;OKChain 把 DEX、DeFi、智能合约都作为重点发展方向,对 DeFi 的企图显而易见;而对 DeFi 最为看重的当属火币,不仅投资 DeFi 团队,更发行了 ERC 20 版比特币锚定币 HBTC 布局 DeFi 场景,而 Huobi Chain 目前透露出来的重点发展方向只有一个 DeFi。

毫无疑问,CeFi 们在通过 DeFi 谋求更开放、更透明的金融生态,而拥有海量用户、资产的 CeFi 通过和 DeFi 的融合将有可能创造出一个异常灿烂的金融生态。

在最后区哥畅想一下 CeFi 和 DeFi 的融合会发生什么?

假如火币使用某个借贷协议搭建去中心化的理财、借贷服务,会有多大的想象空间?(正如上文所说,B 端机构是有能力看懂代码、承担风险的用户,他们使用协议就意味着承担了风险,同时也帮助协议更加安全)

假使基于各种 DeFi 协议开发的产品能够在火币等交易所直接使用,对 DeFi 生态意味着什么?

假如这个设想实现了,会发生什么?

你会发现已经没有了中心化与去中心化的界限,中心化系统的用户、资金可以无缝切换到去中心化系统,这一行为会促使去中心化系统快速爆发,形成一个巨大的、充满活力的生态。即使去中心化系统无法无缝切换回中心化系统,但已经拥有了一个如此巨大的生态,这还重要吗?

这看起来像现实主义,但谁又确定最后不能发展成理想主义呢?

CeFi、DeFi必有一战?不,更可能融合相关推荐

  1. 社区团购这条路上,美团、拼多多必有一战?

    社区团购这条路上,美团.拼多多必有一战? 作者 l 大钊 社区团购,无疑是近两年里最热门的投资赛道. 受疫情影响,用户对生鲜到家需求暴涨,互联网巨头和创业公司,都聚集在社区团购赛道里"贴身肉 ...

  2. BEM战略解码的核心是打赢必赢之战

    战略制定的过程包括了战略规划和战略解码,在<BLM战略规划的核心是业务模式创新>一文中,樊辉老师为大家展示了运用BLM(业务领先模型)设计业务模式的工具和方法,在接下来的这篇文章中,我们来 ...

  3. 阿里巴巴和亚马逊“必有一战”,马云能赢吗?

    投递人 itwriter 发布于 2017-08-27 14:39 评论(2) 有1051人阅读 [收藏] « » 已经身经百战,并令许多竞争对手"闻风丧胆"的亚马逊和贝索斯, 能 ...

  4. 刘强东:未来京东和亚马逊、沃尔玛必有一战

    刘强东:未来京东和亚马逊.沃尔玛必有一战2013年10月08日 17:37 来源:商业周刊 作者:李志刚 分享到:1人参与1条评论 好久不见,他就像变了一个人.明显黑了,瘦了,笑容满面,精神勃勃.但他 ...

  5. GitHub:围剿Python计划!程序员:早知必有一战!你站谁?

    人红是非多,最近Python就遇到了这样的问题. 与国际技术社区上一片「形势大好」对比鲜明的是,国内技术圈却一直存在对Python,「力挺」和「吃瓜」两派阵营,针锋相对,最近就悄然上线一个争议性疑问: ...

  6. 【高数】高数竞赛必背重点(随时更)

    高数竞赛必背重点(随时更) 博主高数相关文章链接 左边为必背知识点,右边为备注栏 博主高数相关文章链接 高数第一章节--极限&无穷&连续与间断 高数第二章节--导数&求导法则& ...

  7. B站和字节跳动,必有一战

    深燃(shenrancaijing)原创 作者 | 李秋涵 编辑 | 魏佳 2020年,长视频战场正在变天. B站与字节跳动对于长视频的布局和野心,早已经不再是新鲜事.它们近期对这片领地开始强势猛攻, ...

  8. 华为云数据库公网ip_企业数据上云必有一战,华为云12.12云数据库2折起

    每年的Gartner全球数据库魔力象限都会对未来三年的市场进行预测,而2020年的预测相比于2019年的预测出现一个显著的变化,那就是全球75%数据库将被部署或迁移到云平台的时间表提前了一年--从20 ...

  9. 苹果与特斯拉,必有一战

    来源|雷锋网 作者|李帅飞 马斯克不喜欢苹果,但不得不重视苹果. 在 Model 3 项目最黑暗的日子里,我找到了 Tim Cook,希望与他讨论苹果收购特斯拉的可能性(以我们当前市值的十分之一收购) ...

最新文章

  1. 基于Windows配置COLMAP环境
  2. 【通知】3月当当购书大额优惠券赠送,仅限今明两天
  3. linux界面添加地址,Linux系统下图形界面更改IP地址
  4. list 分组_「正则表达式」 匹配分组
  5. 第十三课时:递归组件的使用
  6. 1.2 决策树代码实现
  7. 一直跳出来 visual_只练开合跳一个动作,会瘦吗?
  8. spring整合hibernate出现HibernateException: Unable to get the default Bean Validation factory
  9. oracle operation_type,oracle静默安装
  10. qcow2镜像转换为iso_电子数据镜像格式的转换,以qcow2转raw为例
  11. 禁止ultraiso开机自动加载镜像
  12. 听课记录高中计算机,高中听课记录
  13. 中国20年互联网的发展史
  14. AidLearning上手使用经验谈
  15. 百度ueditor富文本--配置图片上传
  16. ROS实践1:publisher详解
  17. java会签_工作流引擎会签,加签,主持人,组长模式 专题讲解
  18. 手把手教你用VMware安装Centos7.9镜像(史上最详细)
  19. 平衡小车PID,就该这么调!!!
  20. YOLOv5 anchor 编码(label assign)方式详解

热门文章

  1. nacos怎么修改服务分组_nacos配置管理
  2. 浅谈网络控制软件的种类与选择
  3. juniper防火墙清空配置恢复出厂设置命令
  4. 动态规划(一):0-1背包问题
  5. android UI模板自定义设计
  6. 智慧供热解决方案概述
  7. java让电脑死机怎么办,技术编辑教你解决win7系统Java活动脚本出错导致电脑死机的解决步骤...
  8. 揭秘Serverless SSR应用监控平台
  9. 电脑tdr太低是什么意思_“虚拟内存太低”是什么意思?这对电脑有什么坏处?该怎么办呢?...
  10. 编程示例:计算组合数c(2000,1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