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博客中参考了大量的文章或者别的作者的博客,有时候疏忽了并未一一标注,本着分享交流知识的目的,如果侵犯您的权利,这并非我的本意,如果您提出来,我会及时改正。
主要内容概述:
1.核范数的引入及其作用
2.稀疏与低秩
3.核范数的相关应用

1.核范数的引入及其作用

核范数||W||*是指矩阵奇异值的和,英文称呼叫Nuclear Norm。这个相对于上面火热的L1和L2来说,可能大家就会陌生点。那它是干嘛用的呢?霸气登场:约束Low-Rank(低秩)。OK,OK,那我们得知道Low-Rank是啥?用来干啥的?

我们先来以通俗的方式来谈谈什么是“秩”:
秩即秩序,彼此不认识,那就不相关,就有秩序,问题就好解决;反之,彼此相关,就没有秩序,问题就不好解决。

我们来回忆下线性代数里面“秩”到底是啥?举个简单的例子吧:

对上面的线性方程组,第一个方程和第二个方程有不同的解,而第2个方程和第3个方程的解完全相同。从这个意义上说,第3个方程是“多余”的,因为它没有带来任何的信息量,把它去掉,所得的方程组与原来的方程组同解。为了从方程组中去掉多余的方程,自然就导出了“矩阵的秩”这一概念。
对上面的线性方程组,第一个方程和第二个方程有不同的解,而第2个方程和第3个方程的解完全相同。从这个意义上说,第3个方程是“多余”的,因为它没有带来任何的信息量,把它去掉,所得的方程组与原来的方程组同解。为了从方程组中去掉多余的方程,自然就导出了“矩阵的秩”这一概念。

还记得我们怎么手工求矩阵的秩吗?为了求矩阵A的秩,我们是通过矩阵初等变换把A化为阶梯型矩阵,若该阶梯型矩阵有r个非零行,那A的秩rank(A)就等于r。从物理意义上讲,矩阵的秩度量的就是矩阵的行列之间的相关性。如果矩阵的各行或列是线性无关的,矩阵就是满秩的,也就是秩等于行数。回到上面线性方程组来说吧,因为线性方程组可以用矩阵描述嘛。秩就表示了有多少个有用的方程了。上面的方程组有3个方程,实际上只有2个是有用的,一个是多余的,所以对应的矩阵的秩就是2了。
OK。既然秩可以度量相关性,而矩阵的相关性实际上有带有了矩阵的结构信息。如果矩阵之间各行的相关性很强,那么就表示这个矩阵实际可以投影到更低维的线性子空间,也就是用几个向量就可以完全表达了,它就是低秩的。所以我们总结的一点就是:如果矩阵表达的是结构性信息,例如图像、用户-推荐表等等,那么这个矩阵各行之间存在这一定的相关性,那这个矩阵一般就是低秩的。
如果X是一个m行n列的数值矩阵,rank(X)是X的秩,假如rank (X)远小于m和n,则我们称X是低秩矩阵。低秩矩阵每行或每列都可以用其他的行或列线性表出,可见它包含大量的冗余信息。利用这种冗余信息,可以对缺失数据进行恢复,也可以对数据进行特征提取。
好了,低秩有了,那约束低秩只是约束rank(w)呀,和我们这节的核范数有什么关系呢?他们的关系和L0与L1的关系一样。因为rank()是非凸的,在优化问题里面很难求解,那么就需要寻找它的凸近似来近似它了。对,你没猜错,rank(w)的凸近似就是核范数||W||*。

2.稀疏与低秩

之前我们讲过,1范数度量矩阵稀疏性,而现在的核范数度量矩阵的低秩性,那稀疏和抵制有何异同呢?
其实两者都反映了矩阵是可以压缩的。稀疏说明矩阵内的0元素多,可以进行压缩处理;低秩则反映的是矩阵的行向量/列向量之间的线性相关性较强,低秩矩阵可以投影到其低维子空间,揭示其本质,也可在出现矩阵空缺时用其他基(行/列向量)的线性组合来填补空缺。
所以稀疏仅代表数据的分散性和可压缩性,而低秩代表了数据的相关性和压缩后的本质性与预测性。

3.核范数的相关应用

  • 矩阵填充
    我们首先说说矩阵填充用在哪。一个主流的应用是在推荐系统里面。我们知道,推荐系统有一种方法是通过分析用户的历史记录来给用户推荐的。例如我们在看一部电影的时候,如果喜欢看,就会给它打个分,例如3颗星。然后系统,例如Netflix等知名网站就会分析这些数据,看看到底每部影片的题材到底是怎样的?针对每个人,喜欢怎样的电影,然后会给对应的用户推荐相似题材的电影。但有一个问题是:我们的网站上面有非常多的用户,也有非常多的影片,不是所有的用户都看过说有的电影,不是所有看过某电影的用户都会给它评分。假设我们用一个“用户-影片”的矩阵来描述这些记录,例如下图,可以看到,会有很多空白的地方。如果这些空白的地方存在,我们是很难对这个矩阵进行分析的,所以在分析之前,一般需要先对其进行补全。也叫矩阵填充。

    那到底怎么填呢?如何才能无中生有呢?每个空白的地方的信息是否蕴含在其他已有的信息之上了呢?如果有,怎么提取出来呢?Yeah,这就是低秩生效的地方了。这叫低秩矩阵重构问题,它可以用如下的模型表述:已知数据是一个给定的m*n矩阵A,如果其中一些元素因为某种原因丢失了,我们能否根据其他行和列的元素,将这些元素恢复?当然,如果没有其他的参考条件,想要确定这些数据很困难。但如果我们已知A的秩rank(A)<<m且rank(A)<<n,那么我们可以通过矩阵各行(列)之间的线性相关将丢失的元素求出。你会问,这种假定我们要恢复的矩阵是低秩的,合理吗?实际上是十分合理的,比如一个用户对某电影评分是其他用户对这部电影评分的线性组合。所以,通过低秩重构就可以预测用户对其未评价过的视频的喜好程度。从而对矩阵进行填充。

  • 鲁棒PCA:
    主成分分析,这种方法可以有效的找出数据中最“主要"的元素和结构,去除噪音和冗余,将原有的复杂数据降维,揭示隐藏在复杂数据背后的简单结构。我们知道,最简单的主成分分析方法就是PCA了。从线性代数的角度看,PCA的目标就是使用另一组基去重新描述得到的数据空间。希望在这组新的基下,能尽量揭示原有的数据间的关系。这个维度即最重要的“主元"。PCA的目标就是找到这样的“主元”,最大程度的去除冗余和噪音的干扰。

    鲁棒主成分分析(Robust PCA)考虑的是这样一个问题:一般我们的数据矩阵X会包含结构信息,也包含噪声。那么我们可以将这个矩阵分解为两个矩阵相加,一个是低秩的(由于内部有一定的结构信息,造成各行或列间是线性相关的),另一个是稀疏的(由于含有噪声,而噪声是稀疏的),则鲁棒主成分分析可以写成以下的优化问题:

    与经典PCA问题一样,鲁棒PCA本质上也是寻找数据在低维空间上的最佳投影问题。对于低秩数据观测矩阵X,假如X受到随机(稀疏)噪声的影响,则X的低秩性就会破坏,使X变成满秩的。所以我们就需要将X分解成包含其真实结构的低秩矩阵和稀疏噪声矩阵之和。找到了低秩矩阵,实际上就找到了数据的本质低维空间。那有了PCA,为什么还有这个Robust PCA呢?Robust在哪?因为PCA假设我们的数据的噪声是高斯的,对于大的噪声或者严重的离群点,PCA会被它影响,导致无法正常工作。而Robust PCA则不存在这个假设。它只是假设它的噪声是稀疏的,而不管噪声的强弱如何。

    由于rank和L0范数在优化上存在非凸和非光滑特性,所以我们一般将它转换成求解以下一个松弛的凸优化问题:

    说个应用吧。考虑同一副人脸的多幅图像,如果将每一副人脸图像看成是一个行向量,并将这些向量组成一个矩阵的话,那么可以肯定,理论上,这个矩阵应当是低秩的。但是,由于在实际操作中,每幅图像会受到一定程度的影响,例如遮挡,噪声,光照变化,平移等。这些干扰因素的作用可以看做是一个噪声矩阵的作用。所以我们可以把我们的同一个人脸的多个不同情况下的图片各自拉长一列,然后摆成一个矩阵,对这个矩阵进行低秩和稀疏的分解,就可以得到干净的人脸图像(低秩矩阵)和噪声的矩阵了(稀疏矩阵),例如光照,遮挡等等。至于这个的用途,你懂得。

  • 背景建模:
    背景建模的最简单情形是从固定摄相机拍摄的视频中分离背景和前景。我们将视频图像序列的每一帧图像像素值拉成一个列向量,那么多个帧也就是多个列向量就组成了一个观测矩阵。由于背景比较稳定,图像序列帧与帧之间具有极大的相似性,所以仅由背景像素组成的矩阵具有低秩特性;同时由于前景是移动的物体,占据像素比例较低,故前景像素组成的矩阵具有稀疏特性。视频观测矩阵就是这两种特性矩阵的叠加,因此,可以说视频背景建模实现的过程就是低秩矩阵恢复的过程。

  • 变换不变低秩纹理(TILT):
    以上章节所介绍的针对图像的低秩逼近算法,仅仅考虑图像样本之间像素的相似性,却没有考虑到图像作为二维的像素集合,其本身所具有的规律性。事实上,对于未加旋转的图像,由于图像的对称性与自相似性,我们可以将其看做是一个带噪声的低秩矩阵。当图像由端正发生旋转时,图像的对称性和规律性就会被破坏,也就是说各行像素间的线性相关性被破坏,因此矩阵的秩就会增加。

    低秩纹理映射算法(TransformInvariant Low-rank Textures,TILT)是一种用低秩性与噪声的稀疏性进行低秩纹理恢复的算法。它的思想是通过几何变换τ把D所代表的图像区域校正成正则的区域,如具有横平竖直、对称等特性,这些特性可以通过低秩性来进行刻画。

    低秩的应用非常多,大家有兴趣的可以去找些资料深入了解下。

Reference:

核范数以及低秩RPCA
机器学习中的范数规则化之(二)核范数与规则项参数选择
低秩与稀疏联系和区别是什么?
矩阵低秩的意义?

机器学习中的范数规则化之核范数及其应用相关推荐

  1. 机器学习算法源码全解析(三)-范数规则化之核范数与规则项参数选择

    前言 参见上一篇博文,我们聊到了L0,L1和L2范数,这篇我们絮叨絮叨下核范数和规则项参数选择.知识有限,以下都是我一些浅显的看法,如果理解存在错误,希望大家不吝指正.谢谢. 机器学习算法源码全解析( ...

  2. 机器学习中的范数规则化之L21范数

    先看上面l21范数的定义,注意原始矩阵是n行t列的,根号下平方是对列求和,也就是说是在同一行中进行操作的,根号部分就相当于一个l2范数,由此可以看出l21范数实则为矩阵X每一行的l2范数之和. 在矩阵 ...

  3. 机器学习中的范数规则化之(二)核范数与规则项参数选择

    机器学习中的范数规则化之(二)核范数与规则项参数选择 zouxy09@qq.com http://blog.csdn.net/zouxy09 上一篇博文,我们聊到了L0,L1和L2范数,这篇我们絮叨絮 ...

  4. 机器学习中的规则化范数(L0, L1, L2, 核范数)

    今天我们聊聊机器学习中出现的非常频繁的问题:过拟合与规则化.我们先简单的来理解下常用的L0.L1.L2和核范数规则化.最后聊下规则化项参数的选择问题.这里因为篇幅比较庞大,为了不吓到大家,我将这个五个 ...

  5. 机器学习中的范数规则化之(二)核范数与规则项参数选择以及RPCA

    机器学习中的范数规则化之(二)核范数与规则项参数选择 三.核范数 核范数||W||*是指矩阵奇异值的和,英文称呼叫Nuclear Norm.这个相对于上面火热的L1和L2来说,可能大家就会陌生点.那它 ...

  6. 机器学习中的范数规则化之L0、L1、L2范数

    我的博客中参考了大量的文章或者别的作者的博客,有时候疏忽了并未一一标注,本着分享交流知识的目的,如果侵犯您的权利,这并非我的本意,如果您提出来,我会及时改正. 本篇博客主要是为了解决机器学习中的过拟合 ...

  7. 机器学习中的范数规则化之(一)L0、L1与L2范数

    机器学习中的范数规则化之(一)L0.L1与L2范数 zouxy09@qq.com http://blog.csdn.net/zouxy09 参考资料:<机器学习中常常提到的正则化到底是什么意思? ...

  8. l2范数求导_机器学习中的范数规则化之(一)L0、L1与L2范数 非常好,必看

    机器学习中的范数规则化之(一)L0.L1与L2范数 今天我们聊聊机器学习中出现的非常频繁的问题:过拟合与规则化.我们先简单的来理解下常用的L0.L1.L2和核范数规则化.最后聊下规则化项参数的选择问题 ...

  9. l2范数求导_机器学习中的范数规则化之(一)L0、L1与L2范数

    source: https://blog.csdn.net/zouxy09/article/details/24971995 zouxy09@qq.com http://blog.csdn.net/z ...

最新文章

  1. node.js中的框架
  2. URAL 1146 Maximum Sum(最大子矩阵的和 DP)
  3. cgblib 代理接口原理_Java开发者你还不知道?告诉你Dubbo 的底层原理,面试不再怕...
  4. Python基础——numpy.ndarray一维数组与多维数组
  5. 《从0到1学习Flink》—— 如何自定义 Data Source ?
  6. 49. 模型层 --- dao 层
  7. ASP.NET生成Excel并下载
  8. u盘盘符不显示 win10_Win10不显示U盘的盘符怎么办丨Win10不显示U盘的盘符解决方法...
  9. cinta作业5:循环群
  10. Python中pass的使用
  11. C# 通用方法MD5计算
  12. Java 13个语法糖梳理总结
  13. 响应式织梦模板律师事务所网站
  14. python飞机大战概要设计_飞机大战大学课程设计初稿.doc
  15. xx项目机器人底层运动控制方案
  16. node.js下安装 webpack 的时候,出现:TypeError:this is not a typed array;
  17. xilinx芯片管脚使用限制_FPGA管脚分配时需注意的一些事项(以xilinx xc4vsx55为例)
  18. 【单片机】C52单片机之4X4矩阵键盘和数码管联动
  19. 量化交易 米筐 构建一个完整策略
  20. SpringCloudGateway自定义Filter

热门文章

  1. ckEditor使用JS代码调用的方法
  2. Cocos2d-x建工程时避免copy文件夹和库
  3. c#不可忍受之慢——谁是罪魁祸首
  4. FinTech领域的风险控制——风险篇
  5. Java多线程系列---“JUC原子类”02之 框架
  6. 【洛谷习题】尼克的任务
  7. 洛谷P3379 【模板】最近公共祖先(LCA)
  8. Integer学习感悟
  9. Democracy Player 0.8.5
  10. 随手小记 才知道[阁楼藏尸|未来闪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