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这里是专注表观组学十余年,领跑多组学科研服务的易基因。

本公众号将推出植物DNA甲基化研究系列专题,物种涉及拟南芥、玉米、油棕等,敬请持续关注!

首先给大家分享关于拟南芥的DNA甲基化研究,本研究成果由香港中文大学生命科学院张守栋博士和林汉明教授联合香港大学李祥教授以及中国科学院华南植物园罗鸣等课题组在Nucleic Acids Research上发表,多单位合作利用WGBS、ChIP-seq等表观组学技术揭示了拟南芥组蛋白去乙酰化酶AtHDA6参与着丝粒周围(pericentromeric)区域DNA沉默的机制,即HDA6作为组蛋白标记H3K18ac的eraser酶,可以阻止DNA 去甲基化,进而维持着丝粒周围区域DNA甲基化状态。

标题:AtHDA6 functions as an H3K18ac eraser to maintain pericentromeric CHG methylation in Arabidopsis thaliana.

期刊:Nucleic Acids Research

2021影响因子: IF 16.971/Q1

发表时间:2021.08.17

方法:全基因组重亚硫酸盐甲基化测序(WGBS)、染色质免疫共沉淀测序(ChIP-seq)、ONT DRS测序、生化活性检测等

研究摘要

由高拷贝数串联重复(tandem repeats)序列和转座因子(transposable elements)组成的着丝粒周围DNA(Pericentromeric DNA)通常通过DNA甲基化和组蛋白修饰沉默以维持染色体的完整性和稳定性。尽管已知组蛋白去乙酰化酶6(histone deacetylase 6,HDA6)参与着丝粒周围的沉默,但其机制尚不清楚。而ROS1(Repressor of Silencing 1)是最早发现的DNA去甲基化的基因,组蛋白标记H3K18ac(H3 lysine 18 acetylation)是DNA去甲基化的先决条件,需要H3K18ac的去乙酰化来维持全基因组DNA甲基化状态,抑制常染色质扩散并沉默潜在有害的基因组区域,例如转座子(transposons)和重复序列(repeat sequences)。此前研究已鉴定出组蛋白乙酰化H3K18的writer酶,但H3K18ac的eraser酶仍然未知。

本研究通过全基因组重亚硫酸盐甲基化测序(WGBS)和染色质免疫共沉淀测序(ChIP-seq),绘制了野生型和HDA6突变株中差异DNA 甲基化和组蛋白标记H3K18ac的全基因组模式图谱。结果显示HDA6突变株中的着丝粒周围CHG 低甲基化由DNA去甲基化酶介导,而非此前认为的由DNA甲基转移酶介导。DNA去甲基化酶可以识别H3K18ac标记,然后被募集到染色质中。使用生化分析研究表明HDA6 可以作为H3K18ac标记的eraser酶,以阻止DNA去甲基化,进而维持着丝粒周围DNA的沉默。此外,ONT DRS测序 (Oxford Nanopore Technology Direct RNA Sequencing, ONT DRS) 结果显示, H3K18ac富集和CHG低甲基化的HDA6突变体中显示出具有转录活性的着丝粒周围DNA。

材料和方法

(1)植物材料

在研究中使用野生型C24、ROS1-1、ROS1-1&HDA6-9、ROS1-1&HDA6-10等4种不同基因型的拟南芥,将种子用50%漂白水和0.1% Triton-X100进行表面灭菌10分钟,随后用灭菌的双蒸水(ddH2O)洗涤五次。

将种子播种在培养皿中补充有1%蔗糖的1/2 MS(Murashige和Skoog)培养基上。将每个培养皿分成四组,每组播种不同基因型的种子。之后将播种的种子在4℃温度下分层4天,分层后将种子在22℃以下以光照环境暴露16小时和黑暗环境暴露8小时循环生长12天。将获得的幼苗用于基因组DNA提取和WGBS/ChIP-seq实验。

(2)由DNA甲基化和组蛋白修饰介导的染色质动力学原理(图1)

图1

实验结果

1HDA6突变逆转ROS1-1突变表型,导致DNA低甲基化

由于ROS1是一种DNA去甲基化酶,ROS1基因突变会导致全基因组DNA超甲基化。为了验证这种ROS1-1突变表型是否像此前研究报道的可通过HDA6突变逆转来实现,研究人员在4种不同基因型的拟南芥进行了WGBS测序分析,包括野生型C24、ROS 1-1突变株和两种在ROS 1-1环境下培养的HDA6突变株(ROS1-1&HDA6-9、ROS1-1&HDA6-10)。结果显示ROS1-1&HDA6-9和ROS1-1&HDA6-10突变株均显著逆转了由ROS1突变导致的CG、CHG和CHH位点超甲基化(图2A)。

分析ROS 1-1突变体之间的差异甲基化区域(differentially methylated regions,DMR),结果显示:在ROS1-1&HDA6-9/ROS1-1和ROS1-1&HDA6-10/ ROS1-1中发现的CG低甲基化DMR比例远高于C24/ROS1-1(图2B,左图),CHH超甲基化DMR可以在ROS1-1和HDA6双突变中恢复到正常的甲基化水平(图2B,右图),而CHG低甲基化DMR则显示相反模式(图2B,中图)。HDA6突变的特异性CHH低甲基化DMR主要分布在富含H3K9me2标记的转座因子(transposable element,TE)(图2C和D,右图),表明ROS1突变通过HDA6突变中增加的H3K18ac标记活化了其他 DNA 去甲基化酶,因此其他DNA去甲基化酶也可能通过HDA6活性来进行调节。此外,CHG低甲基化DMR的聚类分析(cluster analysis)揭示了ROS1和HDA6之间的共同靶点,其中大部分位于启动子和基因间区域(图2C和D,中图),这与此前研究报道一致。大多数HDA6突变相关的CHG低甲基化DMR也分布在TE区域(图2D,中图),证实了组蛋白乙酰化修饰对DNA去甲基化酶活性至关重要。将ROS1-1&HDA6-9/ROS1-1和ROS1-1&HDA6-10/ROS1-1中的CHG低甲基化DMR与C24/ROS1-1中的CHG低甲基化DMR进行差异分析,结果显示CHG低甲基化DMR主要分布在着丝粒周围(pericentromeric)区域(图3A),表明HDA6主要靶向着丝粒周围区域的TE和重复序列区域。经多次重复验证分析,证实了ROS1-1&HDA6双突变体中着丝粒周围区域的CHG低甲基化由DME(DEMETER)活性和HDA6功能丢失引起。

图2

图3

2HDA6是组蛋白标记H3K18aceraser

组蛋白标记H3K18ac是DNA去甲基化的先决条件,针对上述分析结果,研究人员提出一种假设:HDA6可能通过其对组蛋白标记H3K18ac的去乙酰化活性,阻止DNA 去甲基化,维持CHG甲基化。为了验证这一假设,研究人员使用H3K18ac特异性抗体对野生型C24、ROS1-1、ROS1-1&HDA6-9、ROS1-1&HDA6-10这4种不同基因型的拟南芥样本进行ChIP-Seq实验。将双突变体和ROS1-1相比较,H3K18ac富集的差异peaks主要集中在所有五条染色体的着丝粒周围区域(图3A,环e和f),这些区域与ROS1-1&HDA6双突变体中确定的CHG低甲基化区域对应(图3A,环b和c),支持HDA6在着丝粒周围异染色质区域充当H3K18ac标记eraser酶的假设。

用纯化重组和突变型(由HDA6-9突变等位基因的cDNA构建)的全长HDA6蛋白来证实HDA6的eraser活性。从大肠杆菌中纯化的野生型HDA6蛋白显示出对H3K9ac和H3K18ac的去乙酰化活性,而突变型HDA6蛋白未显示出其去乙酰化酶活性。另外,从稳定转基因拟南芥中纯化的3xFLAG标记全长HDA6在H3K18ac和H3K9ac中显示出高去乙酰化酶活性(图4)。这一结果与此前研究报道的HDA6哺乳动物同源物相似,表明在真核细胞中HDA6蛋白表达可能具有特异性的翻译后修饰(posttranslational modifications),从而增强H3K18ac的去乙酰化活性。

图4

3HDA6对染色质转变和沉默至关重要

以往对HDA6-6和HDA6-7的研究表明,HDA6功能的丢失不仅影响核仁显性(nucleolar dominance)并活化核仁形成区(nucleolus organizer region,NOR),而且还活化了组成型着丝粒周围异染色质区域(constitutive pericentromeric heterochromatin regions)。将HDA6的组蛋白去乙酰化鉴定为阻止异染色质区域活化的主要模式,但没有明确指出该酶的靶标。

本研究鉴定出H3K18ac是HDA6维持着丝粒区域CHG甲基化的关键靶点。为了进一步探索H3K18ac富集和CHG甲基化是否可以阻止异染色质活化,研究人员利用ONT DRS测序来分析ROS1-1和HDA6双突变体中组成型异染色质区域活化的TE和重复序列,结果显示在CHG和CHH位点中,DMR的分布模式与组蛋白标记H3K18ac的存在和基因表达水平相关,但在CG位点中不相关(图5)。而此前已证实H3K18ac富集与CHG甲基化高度相关(图3A)。这些结果表明CHG甲基化与H3K18ac去乙酰化高度相关,可能影响相应基因组区域的表达。

图5

为了验证着丝粒周围区域中活化的基因表达与H3K18ac富集和CHG低甲基化之间的关系,研究人员使用J-browse对来自所有五个染色体的着丝粒周围区域采集了一些例子进行简要说明(图6),所有例子都支持HDA6功能障碍促进H3K18ac富集和着丝粒周围区域CHG位点低甲基化。这些数据进一步证实了HDA6在维持异染色质状态中起着重要作用。

图6

易基因小结

在本研究中,作者利用WGBS、ChIP-seq、ONT DRS测序、生化活性检测等多组学方法, 证实拟南芥组蛋白去乙酰化酶AtHDA6能够有效发挥组蛋白H3K18ac的去乙酰化作用,阻止DNA去甲基化酶接近甲基化的DNA,从而维持着丝粒周围CHG的甲基化水平。

本研究中采用的WGBS、ChIP-seq等表观组学测序技术,均为易基因科技的优势技术,并配合强大的生信分析实力,提供的不仅是海量的测序数据,而且可以根据您的研究目的,有针对性地挖掘提炼出个性化分析结果及见刊图片。

文献来源:DOI: 10.1093/nar/gkab706

原文解读:

植物DNA甲基化专题|NAR:拟南芥AtHDA6与着丝粒周围DNA甲基化关系研究https://mp.weixin.qq.com/s?__biz=MzAwNTY3NDIxMw==&mid=2650648987&idx=1&sn=286fae8141d5e6f1cf26eeab7c8909b2&chksm=83101411b4679d072591d61512e7f9433c3e0c6debda3d93fb8ba6fee487e4f0cf09887a4bf6&token=442617872&lang=zh_CN#rd

易基因 | 植物DNA甲基化专题 | NAR:拟南芥AtHDA6与着丝粒周围DNA甲基化关系研究相关推荐

  1. 中国科学:拟南芥二半萜类化合物调控根系微生物组

    2019年5月10日关于王国栋组和白洋组二半萜化合物对微生物组调控的文章发表于<中国科学>,新闻稿如下: 中国科学:中科院遗传发育所揭示拟南芥二半萜对根系微生物组的调控机制 同一天由白洋组 ...

  2. SCLS:拟南芥二半萜类化合物调控根系微生物组

    2019年5月10日关于王国栋组和白洋组二半萜化合物对微生物组调控的文章发表于<中国科学>,新闻稿如下: 中国科学:中科院遗传发育所揭示拟南芥二半萜对根系微生物组的调控机制 同一天由白洋组 ...

  3. SCLS:中科院遗传发育在拟南芥二半萜类化合物调控根系微生物组取得突破进展

    文章目录 摘要 结果 拟南芥中进化出新的二半萜基因簇 图1. 十字花科中广泛共线性的TPS-GFPPS-P450基因簇 单个氨酸取代决定二半萜的特异性 图2. 十字花科植物二半萜特异的底物 拟南芥二半 ...

  4. ISME | 根内生真菌与来自拟南芥和大麦微生物群落协同有益作用

    题目:The fungal root endophyte Serendipita vermifera displays inter-kingdom synergistic beneficial eff ...

  5. Ensembl数据库下载参考基因组(植物拟南芥)

    Ensembl数据库下载参考基因组 下面以植物拟南芥为例: 1.进入网站:http://plants.ensembl.org/index.html 一些常用的物种列在首页 拟南芥,水稻,玉米等 如果想 ...

  6. npj Microbiomes|细菌群落的整体涌现特性诱导了拟南芥的干旱抗性(一作解读)

    点击蓝字 关注我们 题目:Emergent bacterial community properties induce enhanced drought tolerance in Arabidopsi ...

  7. Nature Protocols | 密歇根州立大学何胜阳/Tiedje团队建立拟南芥微生物组研究的标准化生长体系!...

    多细胞生物体与栖息在其身体各部位的各种微生物群落不断接触.这些微生物统称为微生物群,在宿主的健康和疾病中发挥着关键作用(Nature Microbiology | 微生物组创新,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未来! ...

  8. Nature:拟南芥根系微生物组的结构

    拟南芥根微生物组的结构和组成 课题组介绍 这篇文章来自德国马普 Paul Schulze-Lefert 教授 研究组2012年发表的Nature.虽然文章己发表了7年,作为植物微生物组的开山之作,截止 ...

  9. 中国科学:中科院遗传发育所揭示拟南芥二半萜对根系微生物组的调控机制

    植物产生超过20万种代谢物(主要是指分子量小于1,000的化合物),这些代谢物在植物的生活史中发挥着重要的生理功能.由于植物是固着生长,而根系周围有大量的微生物(微生物组),长期以来人们认为植物代谢物 ...

  10. 专家点评Science:中英合作揭示拟南芥三萜化合物特异调控根系微生物组

    https://science.sciencemag.org/content/364/6440/eaau6389 本周五,中科院遗传发育所白洋组与JIC的Anne Osbourn组合作在拟南芥代谢物调 ...

最新文章

  1. centos查看历史指令记录_CentOS 系统通过 curlftpfs 挂载 FTP 服务器为本地磁盘
  2. 利用SVN的post-commit钩子实现多项目自动同步
  3. python小程序源代码_【程序源代码】Spring Boot 考试小程序
  4. Advanced+Apple+Debugging(2)
  5. 查询各个商品分类中各有多少商品的SQL语句
  6. 用perl操作excel的介绍
  7. PHP新闻管理系统(包括前台后台)
  8. html弹窗无限循环,html恶搞之无限弹窗
  9. 毕业设计答辩PPT模板
  10. java s_java中\s什么意思?
  11. 优秀html5网页设计,五个国外优秀的HTML5酷站欣赏|H5开发第二课
  12. OSChina 周六乱弹 —— 成功的解决了发现问题的人
  13. python 实现接口上传图片
  14. 【影音制作】编辑视频
  15. 现代通用计算机雏形是,科技知识:什么是现代通用计算机的雏形
  16. JZOJ1383. 奇怪的问题 (2017.8B组)
  17. 自动化运维初级村-Netmiko-巡检-2
  18. Burpsuite+夜神模拟器对app抓包(安卓7及其以上)
  19. 手写tomcat socket closed_ipad pencil2019防误触电容笔苹果air3触屏控手写笔mini5绘画202010元优惠券券后价65元...
  20. Tikz作图教程:两个漂亮的示意图,兼谈 Tikz 中的文本框——node 的高级用法

热门文章

  1. C++中重载和重写的区别
  2. html传参,css接受?What 弄啥嘞?
  3. 2021年N1叉车司机找解析及N1叉车司机考试试卷
  4. Hi 小姐姐,这是你要的瘦身大长腿效果?
  5. 电脑无法进入bios
  6. 无线模块数据加密,反码校验,发送字符串ABCDEFGHIJKLMNOP LED频闪
  7. Ceisum 计算向量夹角及垂足
  8. PySide6官方教程 循序渐进学好Qt for Python
  9. 分布式时序数据库作为工业物联网数据后台的7大优势
  10. 卸载 Notepad++ !事实已证明,它更牛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