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产生超过20万种代谢物(主要是指分子量小于1,000的化合物),这些代谢物在植物的生活史中发挥着重要的生理功能。由于植物是固着生长,而根系周围有大量的微生物(微生物组),长期以来人们认为植物代谢物在植物与根系微生物互作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但迄今为止,关于植物如何利用自身特异的代谢物来调控根系微生物的组成还鲜有报道。

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王国栋课题组在前期的研究中,首先功能鉴定十字花科保守的二半萜生物合成基因簇(GFPPS-TPS-P450)(图1A)。同时发现拟南芥(Arabidopsis thaliana)中新进化获得的两类二半萜化合物的生物合成能力(图1B中TPS25的产物为Compound3和TPS30的产物为Compound 4,结构上两种化合物都具有五环二半萜骨架),而且这两种化合物特异性地在根部积累。通过与白洋课题组合作,比较自然土中生长的野生型(Col-0)和不同的TPS25、TPS30突变体的根系微生物组,发现野生型和TPS25、TPS30突变体形成了显著不同的根系微生物组。有意思的是,tps25tps30单突变体根系微生物组的变化具有比较大程度的交叉,暗示植物利用次生代谢物调控根系微生物组成可能存在构效关系**,即结构类似的化合物具有类似的调控微生物组成功能(图1C)。植物次生代谢物尽管结构繁多,但大体可以分为含氮有机物、萜类化合物和酚类化合物等几大类;本研究也为深入研究植物如何利用自身特异的代谢物来调控根系微生物的组成奠定基础

图1. 拟南芥中新进化的二半萜化合物调控根系微生物组。A和B表示拟南芥新进化(特有)的两个二半萜生物合成GFPPS-TPS-P450基因簇和对应生成的二半萜(C25)化合物。C表示两种二半萜化合物对根系微生物组组成的调控既有特异性,也有共性。

该研究成果于2019年5月10日在线发表于Science China Life Sciences (《中国科学:生命科学》英文版),文章题目为 “Recently duplicated sesterterpene (C25) gene clusters in Arabidopsis thaliana modulate root microbiota”(DOI:10.1007/s11427-019-9521-2)。王国栋课题组陈庆文博士和白洋课题组的姜婷博士为该文章的共同第一作者。中科院遗传发育所王国栋研究员和白洋研究员为共同通讯作者。该项目得到了中科院重点部署项目和先导专项、科技部973项目和植物基因组学国家重点实验室的资助。

Qingwen Chen#, Ting Jiang#, Yong-Xin Liu, Haili Liu, Tao Zhao, Zhixi Liu, Xiaochao Gan, Asis Hallab, Xuemei Wang, Juan He, Yihua Ma, Fengxia Zhang, Tao Jin, M.Eric Schranz, Yong Wang, Yang Bai* & Guodong Wang*. Recently Duplicated Sesterterpene (C25) Gene Clusters in Arabidopsis thaliana Modulate Root Microbiota. Science China Life Sciences. 2019. doi:10.1007/s11427-019-9521-2

通讯作者简介

王国栋 研究员

王国栋,研究员

1996年毕业于南开大学化学系,1999年获中科院上海药物研究所有机化学硕士学位,2003年获中科院上海植物生理生态研究所植物分子遗传学博士学位。2003年11月至2006年12月,在美国University of Michigan (Ann Arbor) 进行博士后研究工作;2006年底-2009年5月,在美国 Samuel Roberts Noble Foundation 工作,长期从事植物特异性代谢研究。2009年六月,入选中国科学院“百人计划”,中科院遗传发育所研究员。在***Nature Biotechnology、Cell Research、Genome Research、PNAS、Molecular Plant、Plant Cell***等杂志发表文章40余篇。实验室集中于 解析植物来源的重要小分子代谢物的代谢途径/酶促反应机理及其生物学功能研究,并对高附加值的代谢物进行合成生物学应用研究。

个人主页:http://sourcedb.genetics.cas.cn/zw/zjrck/200907/t20090722_2160034.html

白洋 研究员

白洋,研究员

中科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所研究员,也是中国科学院-英国约翰英纳斯中心植物和微生物科学联合研究中心(CEPAMS)首位研究员目前主要研究根系微生物组在植物抗病抗逆、营养高效等过程中的功能。在***Science、Nature、Nature Biotechnology、Nature Methods、Nature Plants、Microbiome、GigaScience、Science China Life Sciences***等杂志发表论文20余篇。

点击以下链接,观看视频版白洋组简介

https://v.qq.com/x/page/x0842fhrc5c.html

CEPAMS官页白洋组简介视频

实验室主页:http://bailab.genetics.ac.cn/

猜你喜欢

  • 10000+: 菌群分析
    宝宝与猫狗 提DNA发Nature 实验分析谁对结果影响大 Cell微生物专刊 肠道指挥大脑
  • 系列教程:微生物组入门 Biostar 微生物组 宏基因组
  • 专业技能:生信宝典 学术图表 高分文章 不可或缺的人
  • 一文读懂:宏基因组 寄生虫益处 进化树
  • 必备技能:提问 搜索 Endnote
  • 文献阅读 热心肠 SemanticScholar Geenmedical
  • 扩增子分析:图表解读 分析流程 统计绘图
  • 16S功能预测 PICRUSt FAPROTAX Bugbase Tax4Fun
  • 在线工具:16S预测培养基 生信绘图
  • 科研经验:云笔记 云协作 公众号
  • 编程模板: Shell R Perl
  • 生物科普: 肠道细菌 人体上的生命 生命大跃进 细胞暗战 人体奥秘

写在后面

为鼓励读者交流、快速解决科研困难,我们建立了“宏基因组”专业讨论群,目前己有国内外5000+ 一线科研人员加入。参与讨论,获得专业解答,欢迎分享此文至朋友圈,并扫码加主编好友带你入群,务必备注“姓名-单位-研究方向-职称/年级”。技术问题寻求帮助,首先阅读《如何优雅的提问》学习解决问题思路,仍末解决群内讨论,问题不私聊,帮助同行。

学习扩增子、宏基因组科研思路和分析实战,关注“宏基因组”

点击阅读原文,跳转最新文章目录阅读
https://mp.weixin.qq.com/s/5jQspEvH5_4Xmart22gjMA

中国科学:中科院遗传发育所揭示拟南芥二半萜对根系微生物组的调控机制相关推荐

  1. SCLS:中科院遗传发育在拟南芥二半萜类化合物调控根系微生物组取得突破进展

    文章目录 摘要 结果 拟南芥中进化出新的二半萜基因簇 图1. 十字花科中广泛共线性的TPS-GFPPS-P450基因簇 单个氨酸取代决定二半萜的特异性 图2. 十字花科植物二半萜特异的底物 拟南芥二半 ...

  2. 中国科学:拟南芥二半萜类化合物调控根系微生物组

    2019年5月10日关于王国栋组和白洋组二半萜化合物对微生物组调控的文章发表于<中国科学>,新闻稿如下: 中国科学:中科院遗传发育所揭示拟南芥二半萜对根系微生物组的调控机制 同一天由白洋组 ...

  3. SCLS:拟南芥二半萜类化合物调控根系微生物组

    2019年5月10日关于王国栋组和白洋组二半萜化合物对微生物组调控的文章发表于<中国科学>,新闻稿如下: 中国科学:中科院遗传发育所揭示拟南芥二半萜对根系微生物组的调控机制 同一天由白洋组 ...

  4. 专家点评Science:中英合作揭示拟南芥三萜化合物特异调控根系微生物组

    https://science.sciencemag.org/content/364/6440/eaau6389 本周五,中科院遗传发育所白洋组与JIC的Anne Osbourn组合作在拟南芥代谢物调 ...

  5. Science:中英合作揭示拟南芥三萜化合物特异调控根系微生物组

    文章目录 新闻稿 中科院遗传发育所与John Innes Centre合作揭示拟南芥三萜化合物对植物根系微生物组的调控规律 通讯作者简介 白洋简介 Anne Osbourn简介 文章要点总结 猜你喜欢 ...

  6. 植物根系微生物组的调控入选中科院科技创新亮点成果筛选

    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的"拟南芥三萜化合物对植物根系微生物组的调控规律"入选了中科院科技创新亮点成果筛选.本项工作由宏基因组公众号主编刘永鑫博士负责分析. 植物根系微生物组的调控研 ...

  7. Frontiers | 北林邬荣领/何晓青-网络作图揭示拟南芥与叶际微生物组互作机制

    网络作图揭示拟南芥与叶际微生物组互作机制 Disentangling leaf-microbiome interactions in Arabidopsis thaliana by network m ...

  8. Microbiome:中科院遗传发育所揭示植物发育和氮肥共同作用下的小麦根系微生物组...

    植物发育和氮肥共同作用下的小麦根系微生物群落变化 Root-associated microbiomes of wheat under the combined effect of plant dev ...

  9. HIFI测序揭示拟南芥MSH1参与介导的细胞器基因组重组与变异积累规律

    近日,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基因组所武志强课题组在<The Plant Journal>在线发表了题为"Long-read sequencing characterizes mito ...

最新文章

  1. mysql ls命令,Linux 常用 ls命令详解
  2. 「智源论坛·学者报告会」报名: 面向高效推理的深度网络结构设计
  3. python之re模块
  4. mybatis中的MapperAnnotationBuilder
  5. jQueryui autocomplete使用示例
  6. 【分享】WeX5的正确打开方式(1)
  7. binding.filter(filter) will trigger OData request to backend
  8. 到底什么是跨域?附解决方案
  9. 修改JAVA代码,需要重启Tomcat的原因
  10. python使用shell命令_python 调用shell命令的方法
  11. 受迫阻尼 matlab 仿真,MATLAB系统仿真报告——有阻尼受迫振动系统
  12. python垃圾回收 循环引用_在做 Python 循环引用垃圾回收实验中的一个小问题, Python3 的 print 是线程安全的吗?...
  13. 女的喜欢OBC男的喜欢OGC的含义(转)
  14. 从配置文件(*.config)读到内存中,手动修改配置文件后,内存中数据改变问题.
  15. 建立AI智能系统智商评测体系,开展世界人工智能智商评测
  16. 从产业互联网的角度,解读360智慧商业发布“春雨计划”
  17. scanner 获取控制台信息_关于java.util.scanner:如何使用Java中的Scanner类从控制台读取输入?...
  18. word文件不能编辑是什么原因
  19. 长安“战疫”网络安全卫士守护赛部分writeup
  20. Linux安装aapt问题之libstdc++-4.4.7-16.el6.i686 != libstdc++-4.4.7-11.el6.x86_64

热门文章

  1. 阿里云服务器 安全狗外部访问mysql_阿里云linux/centos服务器安全狗安装
  2. docker 启动sqlserver_在Docker上安装MSSQL(SQL Server)
  3. 链表中倒数第k个节点 1
  4. 线性表的存储结构总结
  5. 结婚和年龄有直接关系吗?
  6. PlaneTR:一种用于提取场景中3D平面特征的Transformer(ICCV 2021)
  7. 一套就够了!室内+室外激光SLAM关键算法讲解与工程实现(源码和数据开源)...
  8. 3D 激光雷达地图相对精度自动评价算法
  9. ORB特征提取策略对ORB-SLAM2性能的影响
  10. Git使用教程:超详细、超傻瓜、超浅显、真正手把手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