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个科研团队在 26 日出版的《自然》杂志上撰文指出,他们分别让仅为蜘蛛丝直径几倍的成对振动铝片、宽度可伸缩硅制梁发生了纠缠,将量子纠缠扩展到肉眼可见的领域,且纠缠时间更长,向构建量子互联网又迈出了一步。

量子纠缠是量子力学的一个特性,指两个物体的属性相互交织,测量其中一个属性会立即揭示另一个的状态,即便两者距离遥远。但量子力学通常适用于原子、电子等微观粒子,而不适用于人们日常所见的较大物体。

图:来自M. A. Sillanpää团队的论文

芬兰阿尔托大学物理学家米卡 · 西兰帕(M. A. Sillanpää)的团队在实验中,让两个肉眼几乎可见、直径为 15 微米的圆形振动铝片发生了纠缠。每块铝片由约 1 万亿个原子组成,其像鼓面一样振动,并与在微腔内来回跳动的微波相互作用,微波就像乐队指挥,使两个鼓面的运动保持同步。

在以前的许多纠缠演示中,量子纠缠持续的时间较短,但新实验获得的量子纠缠持续了 30 分钟。西兰帕表示,这一量子纠缠理论上可以持续更长时间,“甚至永远进行下去”

图:Sungkun Hong团队实验的装置

奥地利维也纳大学的洪孙坤(音译,Sungkun Hong)团队,也在实验中让 15 微米长的、部分宽度可伸缩硅制梁发生了纠缠。但他们没有使用微波,而是另辟蹊径,使用通常在光纤电信网络中传输的红外光。

图:来自Sungkun Hong团队的论文

洪孙坤说:“这是首次展示人造机械系统的纠缠,也是首次在人类制造的肉眼可见的结构中看到量子纠缠。”

研究人员表示,让这些特制结构发生纠缠,意味着距离实现量子互联网更近了一步。而量子互联网一旦建成,可让量子计算机在全球范围内提供不可破解的通信。

原文发布时间为:2018-04-28

本文作者:刘霞

本文来自云栖社区合作伙伴新智元,了解相关信息可以关注“AI_era”。

原文链接:Nature:科学家首次实现肉眼可见的量子纠缠

Nature:科学家首次实现肉眼可见的量子纠缠相关推荐

  1. 潘建伟团队最新研究成果登上Nature:首次实现1120公里长距离无中继纠缠量子密钥分发...

    鱼羊 发自 凹非寺 量子位 报道 | 公众号 QbitAI 量子通信,又获里程碑式突破. 这一次,依然来自潘建伟教授团队-- "墨子号"量子科学实验卫星,实现了1120公里长距离无 ...

  2. 美科学家发现量子纠缠幽灵与宇宙虫洞有关

    美科学家提出新的观点认为量子纠缠与宇宙虫洞之间存在关联,如果这个假设发展成理论,那么可以将量子力学和广义相对论统一起来. 据国外媒体报道,美伊利诺伊州阿贡国家实验室与加利福尼亚州圣迭戈超级计算机中心联 ...

  3. 量子计算机平行宇宙,【宇宙探秘】量子永生?量子纠缠可以推断出平行宇宙,再无真正意义上的死亡?...

    量子纠缠到平行宇宙,听上去似乎有点风马牛不相及,而且也有很多朋友认为这根本就是无稽之谈,不过事实上还真有那么点关系,而且这不是民科的结论,而是科学家都怀疑的事情! 量子纠缠是怎么和平行宇宙扯上关系的? ...

  4. 量子力学又一突破,中国科学家首次实现量子纠缠态自检验

    这也是国际上首个具有"高可靠.抗干扰"特性的纠缠态自检验实验. 最近,量子力学领域又传来好消息,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的郭光灿院士团队在实验中首次实现了量子纠缠态的自检验,推动了自检验在 ...

  5. 量子计算机信息传递,科学家首次证实量子通信优于传统信息传输方式

    原标题:科学家首次证实量子通信优于传统信息传输方式 日前,据外媒报道,巴黎的一项新实验在解决抽样匹配问题时首次证明了量子通信优于传统的信息传输方式. 据悉,量子机器是利用物质的量子特性对信息进行编码, ...

  6. 利用计算机证明猜想,计算机科学家利用量子纠缠系统,证实44年前的一个猜想是错误的...

    你进入一个洞穴,在黑暗的走廊的尽头,你会遇到一对密封的密室.每个密室内都有一个无所不知的神使.预言说,在这些神使的帮助下,你可以学习解决无法解决的问题的答案.但有一个问题:神使并不总是说实话.虽然他们 ...

  7. 量子计算机与人脑接口,首次实现25个量子接口之间量子纠缠 清华刷新纪录

    4月26日,清华大学教授段路明正在实验室里指导实验. 清华大学供图 清华团队刷新量子接口纠缠数目纪录 薛定谔的猫.爱因斯坦和波尔的辩论--100多年前科学家把量子力学带进大众视野,从此对于量子力学的探 ...

  8. 潘建伟团队再登Nature:建成全球首个集成量子通信网,全长4600公里

    开发者社区技术周刊又和大家见面了,快来看看这周有哪些值得我们开发者关注的重要新闻吧. MariaDB为Java开发者加入R2DBC连接器 潘建伟团队再登Nature:建成全球首个集成量子通信网,全长4 ...

  9. 科学家首次在野外直接观察到雀类新物种的快速形成

    来源:与峰同行博客 概要:新物种是怎么形成的?这是生物学上最根本的问题之一.大致听说过进化论的人可能都知道,地球上我们现在看到的各种各样的生物都是由最初的单细胞经过亿万年的进化而来的. 科学家首次在野 ...

最新文章

  1. [置顶]Java Web学习总结(25)——MyEclipse+Tomcat+MAVEN+SVN项目完整环境搭建...
  2. 我的算法学习(一)----数组的全排列
  3. c语言怎么让字母倒序排列尼,如何倒序单词顺序输出 ? 我是没辙了
  4. 小团队前端部署演化之路
  5. 错误处理在Spring Integration中如何工作
  6. java 内核驱动程序_内核第三讲,进入ring0,以及编写第一个内核驱动程序.
  7. 7-2 换硬币 (20 分)
  8. android AsyncTask 详细例子
  9. 微软回应法国指责Win10过度收集隐私数据:将更新隐私声明
  10. 【原创·总结】影响sql查询性能的因素
  11. 用IDM快速下载百度云文件
  12. 计算机排版自然段视频教程,排版教程(新手电脑排版教程视频)
  13. Nmap库ICMP主机探测
  14. 分析微信发送消息接口(基于网页版分析)
  15. Splitter 用法
  16. 拉曼光谱去除荧光性 matlab,基于多项式拟合的拉曼光谱基线漂移校正方法(英文)...
  17. 微信小程序毕业设计 基于微信小程序在线电子书阅读系统开题报告
  18. WPS---EXCEL(十一)---将插入数据转化成柱状图
  19. word样式和多级列表设置技巧(二)
  20. SEO 一般优化步骤

热门文章

  1. java.lang.IllegalStateException: Not connected to serve
  2. myeclipse生成getset注释
  3. python多线程爬虫界面_多线程网页爬虫 python 实现
  4. java自定义异常返回_Java自定义异常
  5. reverse()反转字符串的正确使用方式
  6. VC 使用SetCheck(TRUE)函数的注意事项
  7. u8系统更改了服务器,u8修改服务器配置文件
  8. 正则化的通俗解释_干货|深度学习中的正则化技术概述(附Python+keras实现代码)...
  9. 第四范式入选Gartner 2020十大战略技术趋势报告 成全球AutoML代表厂商
  10. 牛客第六场 H-Hopping Rabbi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