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与峰同行博客

概要:新物种是怎么形成的?这是生物学上最根本的问题之一。大致听说过进化论的人可能都知道,地球上我们现在看到的各种各样的生物都是由最初的单细胞经过亿万年的进化而来的。

科学家首次在野外直接观察到雀类新物种的快速形成

陈华燕

新物种是怎么形成的?这是生物学上最根本的问题之一。大致听说过进化论的人可能都知道,地球上我们现在看到的各种各样的生物都是由最初的单细胞经过亿万年的进化而来的。对于新物种的自然形成,普遍认为需要经过漫长的进化时间。例如,在北美原本取食山楂的绕实蝇(Rhagoletis pomonella)在苹果引种美国后,转向取食苹果的种群在100年左右的时间内逐渐形成了一个新的实蝇物种。最近发表在Science杂志的文章揭示,杂交可以使达尔文地雀(Darwin’s finches)在短短30多年内自然形成新的物种(Lamichhaney et al. 2017)。这个研究是科学家首次在野外直接观察到新物种快速形成的过程。

1981年,研究人员在加拉帕哥斯群岛的一个名叫达芙妮岛(Daphne Major)的小岛上发现了一只非本地物种的雄地雀,仙人掌大地雀(the large cactus finch,Geospiza conirostris,图1)。这种地雀的体型比达芙妮岛上的3种土著地雀都大。这只雄地雀竟然鬼使神差般地成功与其中一种中型土著种的雌地雀(Geospiza fortis,图2)交配并产下了可育的后代。随后的30多年内,研究人员一直跟踪观察这两只地雀的后代种群(目前约有30只)。最近,研究人员通过分析这个后代种群的基因组,发现这个种群的遗传物质已经显著不同于达芙妮岛上的3个土著种,已经形成了一个新的地雀物种。土著地雀的雌鸟由于无法识别这个后代种群雄鸟的鸣叫声,已不再与新种群的雄鸟交配。研究者根据遗传物质发现,仅仅经过2代,这些后代种群已跟土著种产生完全的生殖隔离,即这个后代种群已不能跟土著种杂交而只能种群内近亲繁殖。因此,现在这个新种群在生殖和遗传上都与土著种相隔离,已事实上是个新的物种。由于这个新种的体型比土著种都大,研究人员把它们叫做“大鸟(Big Bird)”(图3)。

通常情况下,杂交种后代很能适应他们所在的环境。但在这个例子中,达芙妮岛新形成的地雀种类体型比土著种都大,喙的大小跟土著种都不一样,已经能够觅食新的和未被利用的食物。而且研究人员认为,没有证据表明这些新种种群在将来会重新与土著种交配,即使会再次发生杂交,但目前这个种群的数量已经够大而且他们可以利用新的食物,这些优势特性会经过自然选择保留下来。

这个发现表明,杂交可以导致新物种的快速形成,甚至是仅仅通过简单的引入外来物种的一个个体。另外,我们又有一个有力的例子可以向不相信进化论的人证明,物种不是上帝创造的,而是在可以在我们眼皮子底下进化出来的。

图1. 一只与新种的父本(G. conirostris)同种的地雀.

图2. 一只与新种的母本(G. fortis)同种的地雀.

图3. 一只新种的地雀(Big Bird).

科学家首次在野外直接观察到雀类新物种的快速形成相关推荐

  1. 用计算机演银河系,科学家首次用计算机模拟出类银河星系

    据美国物理学家组织网8月29日报道,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和瑞士苏黎世理论物理研究院科学家首次通过计算机模型,模拟了6000多万个暗物质和气体粒子间的相互作用,经过超级计算机9个月的漫长运算,仿照银河系生 ...

  2. Nature:科学家首次实现肉眼可见的量子纠缠

    两个科研团队在 26 日出版的<自然>杂志上撰文指出,他们分别让仅为蜘蛛丝直径几倍的成对振动铝片.宽度可伸缩硅制梁发生了纠缠,将量子纠缠扩展到肉眼可见的领域,且纠缠时间更长,向构建量子互联 ...

  3. 量子计算机信息传递,科学家首次证实量子通信优于传统信息传输方式

    原标题:科学家首次证实量子通信优于传统信息传输方式 日前,据外媒报道,巴黎的一项新实验在解决抽样匹配问题时首次证明了量子通信优于传统的信息传输方式. 据悉,量子机器是利用物质的量子特性对信息进行编码, ...

  4. 科学家首次拍到座头鲸交配场景:持续仅30秒

    温柔共舞:两头座头鲸正在交配过程中,这是科学家首次目睹这一罕见的场景 兴奋之极:这头座头鲸高高跃出水面,似乎非常兴奋 新浪科技讯 北京时间6月27日消息,据英国<每日邮报>报道,科学家近日 ...

  5. 【AI每日播报】首次超越LSTM : Facebook 门卷积网络新模型能否取代递归模型

    传送门:http://geek.csdn.net/news/detail/131423 资讯 DeepMind与帝国理工学院医院合作 获得100万患者数据 蚂蚁金服联合互联网协会发布智慧城市白皮书 北 ...

  6. 高手都在用的21类新媒体运营工具

    江湖人一直这么形容新媒体运营的:虽然没有七十二绝技,至少要有防身十八般武艺!做得了文案编辑,当得了设计,干得了活动,涨的了粉,做得了视频,变得了现,分析得了数据,排得了版,找得了图,还做得了电商-啧啧 ...

  7. 量子力学又一突破,中国科学家首次实现量子纠缠态自检验

    这也是国际上首个具有"高可靠.抗干扰"特性的纠缠态自检验实验. 最近,量子力学领域又传来好消息,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的郭光灿院士团队在实验中首次实现了量子纠缠态的自检验,推动了自检验在 ...

  8. MIT科学家首次发现只对歌唱有反应的神经元,对,只能人声带伴奏的那种歌

    博雯 发自 凹非寺 量子位 | 公众号 QbitAI 寻找技能专精的神经元,一直是神经科学领域一个永恒的课题. 就拿"声音感知"来说,虽然对声音进行广泛感知的大脑区域早已确认,但人 ...

  9. 40千克的镜子被量子力学“踢了一脚”,科学家首次发现宏观物体量子波动 | Nature...

    鱼羊 萧箫 发自 凹非寺 量子位 报道 | 公众号 QbitAI 量子力学似乎离我们的日常很远. 除了偶尔会被用来收收智商税(例如,量子波动速读). 毕竟,微观与宏观世界差异很大,前者受量子力学统治, ...

最新文章

  1. (转) Android生成签名文件并用其对apk文件进行签名
  2. This function has none of DETERMINISTIC, NO SQL, or READS SQL DATA in its de 错误解决办法
  3. 硬件技巧:如何隐设置的你的电脑U盘不可见
  4. 数数题(计数类 DP)做题记录
  5. 数据库事务必须具备的特性:ACID【转】
  6. CV学习笔记-推理和训练
  7. 【C++入门】C++多态
  8. 【大屏可视化模板】vue-dataV-echarts-elementul大屏数据可视化方案,屏幕适配方案等比例缩放
  9. String 常用方法总结
  10. 解析MATLAB短时傅里叶变换函数spectrogram()
  11. 【操作系统-进程】PV操作——哲学家问题
  12. Thoughtworks笔试作业
  13. Linux SCSI设备容量打印代码分析
  14. csr867x入门之按键配置(九)
  15. 达人评测 i51240p和r55625u哪个好
  16. pm2日志文件过大问题解决
  17. rviz--显示类型-Marker
  18. Field tagService in xxx.service.impl.ArticleServiceImpl required a bean of type ‘xxserviceTagService
  19. 读 《白说》—白岩松 文摘
  20. Shared Project

热门文章

  1. Python数据可视化教程之基础篇
  2. 太赞!Python和Excel终于可以互通了
  3. 收藏|490页阿里、腾讯、京东等公司的推荐算法最佳实践!pdf限时下载
  4. 7714天,王小川正式卸任搜狗CEO!用一瞬间定格永恒
  5. 刚刚,YOLOv4重磅更新!快来一睹论文真容吧!
  6. 数学界的隐士:世界上最奇怪的数学天才,被奖励100万却拒领
  7. eff java_eff java 15条
  8. SAP PP使用ECR去修改BOM主数据
  9. 清华自研深度学习框架「计图」开源!多项任务性能超过PyTorch
  10. 「GAN优化」小批量判别器如何解决模式崩溃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