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科学家首次证实量子通信优于传统信息传输方式

日前,据外媒报道,巴黎的一项新实验在解决抽样匹配问题时首次证明了量子通信优于传统的信息传输方式。

据悉,量子机器是利用物质的量子特性对信息进行编码,科学家普遍认为它将彻底改变现有的计算科学,但这种研究发明进展非常缓慢。工程师们一边在努力打造基本的量子计算机,理论计算机科学家这边却遭遇了一个根本性的障碍,即他们无法证明经典计算机永远无法完成量子计算机设计的任务。

在2017年的夏天,就有一位美国德克萨斯州的少年证明了一个长期以来被认为只有通过量子计算机才能快速解决的问题,可以通过经典计算机快速解决。这一事件更是让人们以为的量子计算机的优越性有所降低。

然而,好在通信领域中,量子方法的优势可以进行证明。早在十几年前,计算机科学家就证明了在理论上量子通信比传统信息传递的方式要好。

证明量子通信的优势

这次举行实验的研究项目就证明了量子在传递信息方面的优势所在。据悉,该项目的研究者包括巴黎索邦大学电气工程师Eleni Diamanti、巴黎狄德罗大学计算机科学家Iordanis Kerenidis和Niraj Kumar。

在2004年,Kerenidis和另外两位计算机科学家设想了这样一种场景。就是一个人需要将信息发送给另一个人,这样另一个就能够回答特定的问题。研究人员证实量子装置能够通过比经典通信系统更少的指数级信息去完成这项任务。但由于其设想的量子结构是纯理论的,在当时的技术水平并无法实现。

后来Kerenidis和他的同事将其设想的情景进行了修改,研究讨论的问题也涉及到了两个用户,爱丽丝和鲍勃。其中,爱丽丝有一组编号的球,每个球的颜色是随机的红色或者蓝色,鲍勃想知道随意选择的一对球是相同的颜色或者不同的颜色。爱丽丝则希望尽可能少地向鲍勃发送信息,确保鲍勃能够回答他的问题。

而如果要通过经典通信的方式解决抽样匹配问题,爱丽丝必须要向鲍勃发送与球数平方根成比例的信息,但是量子信息的非正统性使得更有效的解决方式成为可能。

在这次使用的实验室设置中,爱丽丝和鲍勃通过激光脉冲进行通信,每个脉冲代表一个球。脉冲会通过一个分束器,分束器会将每个脉冲的一半发送给爱丽丝,另一半发送给鲍勃。当一个脉冲发送给爱丽丝时,她可以移动激光脉冲的相位来编码每个球的信息,无论是红色的球还是蓝色的球。

同时,鲍勃将他自己关心的两对球信息编码到他那一半的激光脉冲之中。随后,这些脉冲汇聚到另一个分束器,在那里它们互相干扰。这两组脉冲相互干扰的方式反映了每个脉冲的相位被移动的方式。如此一来,鲍勃就能够读出附近光子探测器上的干涉图样。

而在鲍勃“读取”爱丽丝的激光信息之前,爱丽丝的量子信息能够回答关于任意一对球的任何问题。不过,读取量子信息的过程中,鲍勃破坏了所有信息,所以只会获得一对球的信息。

结语

量子信息能够以多种方式进行读取,但最终只能以一种方式读取。这一特性极大的减少了为解决采样匹配问题而需要传输的信息量。假如爱丽丝需要给鲍勃发送100个经典比特数来确保他能够回答出问题,那么,只需发送约10个量子位就能完成同样的任务。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

量子计算机信息传递,科学家首次证实量子通信优于传统信息传输方式相关推荐

  1. 量子力学又一突破,中国科学家首次实现量子纠缠态自检验

    这也是国际上首个具有"高可靠.抗干扰"特性的纠缠态自检验实验. 最近,量子力学领域又传来好消息,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的郭光灿院士团队在实验中首次实现了量子纠缠态的自检验,推动了自检验在 ...

  2. 全球首次,我国科学家攻克世界级难题,证实量子金属态存在

    近日,电子科技大学牵头与北京大学.北京师范大学.清华大学.美国布朗大学等相关专家组成的研究团队,在国际上首次完全证实高温超导纳米多孔薄膜中量子金属态的存在,为研究量子金属态提供了新思路. 该成果相关论 ...

  3. 中国量子通信再获突破,潘建伟团队完成人类首次洲际量子通信

    世界首颗量子通信实验卫星完成目标:世界首条量子保密通信 "京沪干线" 开通:世界首次洲际量子通信-- 在过去一年里,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潘建伟团队带领 "中国队" ...

  4. 潘建伟团队进行人类首次洲际量子通信,给奥地利发去了什么?

    来源:澎湃新闻 概要:世界首颗量子通信实验卫星完成目标:世界首条量子保密通信"京沪干线"开通:世界首次洲际量子通信-- 世界首颗量子通信实验卫星完成目标:世界首条量子保密通信&qu ...

  5. 潘建伟团队进行人类首次洲际量子通信 都发送了什么

    世界首颗量子通信实验卫星完成目标:世界首条量子保密通信"京沪干线"开通:世界首次洲际量子通信--在过去一年里,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潘建伟团队带领"中国队"迅速走到了 ...

  6. Nature:科学家首次实现肉眼可见的量子纠缠

    两个科研团队在 26 日出版的<自然>杂志上撰文指出,他们分别让仅为蜘蛛丝直径几倍的成对振动铝片.宽度可伸缩硅制梁发生了纠缠,将量子纠缠扩展到肉眼可见的领域,且纠缠时间更长,向构建量子互联 ...

  7. 墨子号量子计算机原型时间,【科技日报】“墨子号”首次实现量子安全时间传递...

    [科技日报]"墨子号"首次实现量子安全时间传递 2020-05-13科技日报 吴长锋 [字体:大 中 小] 语音播报 记者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获悉,该校潘建伟及其同事彭承志.徐飞虎等 ...

  8. 量子计算机led,科学家发现三维量子液晶 超高速量子计算机有戏

    原标题:科学家发现三维量子液晶 超高速量子计算机有戏 19世纪以前,人们从未想过某些物质还可以具有"液晶"状态.直到一位来自奥地利的植物学家,莱尼茨尔在做胆甾醇苯酸酶加热实验时,发 ...

  9. 谷歌量子计算登上Nature封面,首次实现量子优越性,里程碑式突破

    这是量子计算领域的里程碑事件:谷歌在被称为「量子优越性」方向上的重大突破研究,登上了<自然>杂志 150 周年版的封面. 它或许标志着量子计算正在走向实用化:谷歌已经利用一台 54 量子比 ...

最新文章

  1. 20Composite(组合)模式
  2. ps添加的阴影怎么去除_【PS摄影后期教程】去除阴影色块三种方法
  3. [转]sqlserver转换为Mysql工具使用
  4. error: style attribute '@android:attr/windowEnterAnimation' not found.
  5. nDPI-dev分析
  6. 缓冲区溢出漏洞攻击之用户登录
  7. JS特效代码大全(十一)超炫的js图片展示效果(三)
  8. 聊一聊 http2.0
  9. Android开机动画的动态替换
  10. 关于sql中处理日期的相关函数
  11. hive sql 日期格式转换
  12. 创建菜单与游戏界面(下)
  13. 高分一号PMS数据预处理
  14. 坦克大战第一阶段代码
  15. Netlogon特权提升漏洞
  16. DWR 一些注意的地方
  17. WebXR 元宇宙或将基于 Web
  18. 《Human-Level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Be Serious!》论文阅读报告
  19. GeniePath:Graph Neural Networks with Adaptive Receptive Paths 论文详解 AAAI2019
  20. OpenGL入门 矩阵堆栈实现简单行星系统

热门文章

  1. No qualifying bean of type ‘javax.servlet.Filter‘ available: expected at least 1 bean which qualif
  2. Java-互联网通信流程介绍【基础】
  3. Oracle数据库中emp表的基本操作
  4. 华为OD机试 - 执行时长(Java JS Python)
  5. 超级详细的 shell编程知识讲解 —— 第二部分(全文3万多字,看完之后不想成为高手也难!)
  6. GitHub的raw.githubusercontent.com无法链接
  7. 蛟分承影,雁落忘归——袋鼠云一站式全自动化运维管家ChengYing(承影)正式开源
  8. 星际密码(编程题解)
  9. 修改falcon的钉钉告警格式
  10. 云计算是什么意思?3张图看懂云计算架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