备注:本文引入“管理智慧”微信公众号,文 | 亨利·明茨伯格,编辑 | 姚宇涛  美编 | 李秋杰;
读后感:创新是这个时代的标语,更是国家科技强劲发展的动力和根本,更是企业立足的根基。创新需要千千万万的你我从基本的工作做起,时刻保持敏锐的嗅觉和思考力,不断的迸发出新的思想,且努力的实践,进而形成创新的成果。

原文如下:

如今,总被认为是企业的领导者缺乏能力,因为战略都是他们定的,创新是战略,理应他们“背锅”。实则,我们发现创新往往不是一个人的行为,而是一个组织行动的结果,组织在创新的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而要让组织发挥更大作用,就需要有效的管理来实现。
01
过于泛滥的“领导力”
 
管理文献的一个弊病是夸张,万事都加以夸张。其中,“领导力”的重要性更是被夸张到无以复加的地步(另两个遭此不幸的话题是“变革”和“全球化”)。
我们对领导力的渴望,不啻于在荒郊野外迷路的孩子,坚信只要伟大的英雄来到,所有难题都将奇迹般地得到解决。而每每令我们失望的,恰恰是因为我们抱有这些不切实际的愿望。 
真正的领导人在意的是长久的基业,他们以身作则,带动他人,共同奋斗。所以他们不会接受高得令人咂舌的薪酬,尤其是以短期业绩为衡量指标的薪酬。
从这点看,大上市公司的领导里面没有多少人能称为真正的领导人。 
那种把领导视为一种独立的个人主义英雄的做派是不利于创新的。英雄式领导人必须提出伟大的战略,以此吸引媒体和投资界的注意力,从而拉高股价。
因此,我们看到的那些战略更像是戏剧中的情节:超大规模的并购、全球扩张等等。然而很多大手笔的动作根本称不上是战略。“大”本身并非战略,“全球化”也不是什么高瞻远瞩。
更糟糕的是,这些大手笔的动作与创新完全是南辕北辙。因为创新需要组织里上上下下所有人都认真、投入、持续地关注细节,亦即产品、服务、市场、原材料等具体细节。
员工不仅仅是执行者,他们还是战略家。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一个绝好的创意可以改变一个公司,甚至一个行业,而很多创意往往来自普通员工。
例如,皮尔金顿玻璃公司(Pilkington Glass)的一位工程师想出了一种新的浮法玻璃制造工艺。他获得了高级管理层的支持,花了近10年的时间不懈地进行钻研。
这种新的工艺流程最终重塑了皮尔金顿公司,也重塑了整个行业。但是翻翻战略课本,我们却发现书本上说“生产流程不是战略”。
战略是一盘棋,产品为棋子,市场为棋盘。人们认为,战略是高高在上的,与等而下之的生产流程之类是不沾边的。 
要创新,就要给予那些掌握具体知识的人工作上的自由。复杂的创新项目往往还需要高度灵活的团队作业。
但是英雄式的领导观念强调的是集权,它把过多的光环和权力聚焦到一个人身上,从而不言而喻地剥夺了其他人的权力。
约翰·科特(John Kotter)曾经跟踪哈佛大学商学院74级115名学生的发展轨迹并写了一本书,有人问他,这些人是否具有团队精神,科特回答道:“我想这么说比较合适,他们想组建团队,带领团队创造辉煌,而不是甘心做团队的一个普通成员,接受别人的领导。”
这不是团队精神!想带领一个团队——不得不带领一个团队,是团队精神的对立面。 
以我的经验看来,创新型组织的领导人与英雄式领导人的做法大相径庭:他们在激励员工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但毫不张扬。
用我一个日本同事的话来说,他们是“幕后领导人”。他们致力于制度和流程的建设,以激励员工,营造团队精神,这些措施反过来也促进了创新,继而推动了组织战略的发展。 
很多年前,德鲁克指出了经理人和行政管理人员的区别:行政管理人员循规蹈矩,缺乏创意和魄力。最近,有人指出领导人和经理人的区别,标准大致如此。
如今,我们追捧的是“英雄”,与“仅仅是领导人”不一样的英雄。
在此,我建议我们回归到“经理人”,少一点浮夸的言辞,仔细看一下创新是如何发生的。 
02
何谓“创新” 
 
我们搞不清创新是什么,就像我们搞不清领导力到底是什么。我们越是重视它,它就显得越是平凡。我们越想得到它,它就越是遥不可及。 
无论何时,世界上总有事物在发生变化,我们这个时代发生变化的是信息科技。但我们只注意到了正在变化的东西,却忽视了其他一成不变的东西。
或者更确切地说,我们假装认为其他事物也在发生变化。
换言之,我们把改进混淆为创新。
无论是奥利奥冰激凌,还是一种新的汽车外形,无不引得大家兴奋异常,其实功能与以前无异,方式也与从前完全相同。
还有,我们错把时尚也当作创新。 
图1描绘了在行业发展过程中,产品设计所经历的几个不同阶段。众所周知,经过初期的设计爆发期,大多数行业的产品设计沉淀为一种主流设计,例如,四轮内燃发动机,或者蓝色牛仔裤。
此时,创新(或者应该说发明)几乎止步,或者行业的注意力转移到如何改进流程,如何提高标准化产品的生产效率上。
随后行业的改进越来越多,于是我们有了新的汽车外形,有了奥利奥冰激凌。
当然,在利基市场上,创新一直层出不穷,例如汪克尔发动机(Wankel engine)和现在的混合动力发动机。
也有一些行业的创新从不止步,总是在不间断地推陈出新,例如软件业和电影业,至少在内容方面是如此。还有制药业也是一个稳步创新的行业。
另外,每隔一段时间,一个颠覆性的创新会催生出一种新的主流设计,例如,皮尔金顿的浮法玻璃工艺、改变了钟表内部结构的石英技术等等。
这些创新也许应该称为发明,它们的前身或许是技术改良,也或许是利基设计,但最终颠覆了整个行业的设计,使之迈入一个新的台阶。 
那些采用主流设计或基本上属于主流设计的企业,或许还适合运用传统的管理方法,包括英雄式的管理。
这些企业的运营就像一条流水线,从一个部门传递到下一个部门,推动这条流水线向前运转的是所谓的“最高领导人”。
这种组织方式倒是确保了一种主流设计永远是主流设计,因为在这种组织里,没有人能够看清全局。
大多数人被局限在一小块狭窄的领域内,而身居高位的管理者呢,又离得太远,看不清楚。
于是有数十年的时间,美国的汽车公司一直固守它们的设计,从风格到工程,从制造到安装,像一堵墙一样坚不可摧。所谓的创新沉沦到加个散热片,换用镀铬材料。
然后日本公司来了,带来了他们的团队精神。团队精神,这对福特和通用汽车可是一大发现哟!日本公司的到来,使得这堵墙轰然倒塌,这么说有点夸张,但至少倒了一小部分。 
复杂的创新项目,例如设计一款新的手机,组织一次奥运会,必须汇聚大量的专业人才和技术,所以必须采用团队作业的方式。与之相反,简单的创新,例如设计一个玩具或T恤,往往可以采用英雄式的领导方式。
但这里的英雄式领导与前面提到的有很大的区别,那就是这些从事简单创新的发明者/创业者往往都是熟知自己领域的专业人才。
问题是,我们基本上不缺少拥有新颖和简单创意的创业者,我们缺少的是能够营造一种团队氛围,带领大家实现真正复杂创新的经理人。 
03
创新的组织结构
 
向任何组织要一份组织图,你会得到一幅“组织架构图”:
一层摞一层的经理,却没有产品或服务的影子,更不用说那些制造产品或提供服务的人了。真是糟糕! 
如果你坚持要看一份详细的运营流程图,你会得到一副链状图,就像十分流行的价值链那样,一个步骤接着一个步骤,构成一幅线形的流程图。
用这种图表描述生产线倒是非常合适,但绝不适合于新产品的开发,或者任何与创新相关的行为。链状图结构适合稳定的、成熟的流程,不适合创新行动。
循规蹈矩的行政管理人员或许喜欢这种组织结构,或许一些高高在上,不问具体业务的英雄式领导人也觉得不错。 
事实上,组织架构图和链状图非常相配,可以重合在一起。如图2所示,在链状图的每个环节,都设置了一位经理人,在所有的经理人之上,即金字塔的顶端是最高领导人:每个人的经理和所有人的经理。
换言之,我们把权力图重合在运营链状图上,就得到了组织架构图。 
最高领导人的职责是掌控全局,提出战略,把所有部门都凝聚在一起,正因为这项不可能的任务,所以我们才呼唤英雄式的领导人。
问题是,领导人一般都是凡人,或许实质上只有行政管理人员之才,但由于相信自己是人中俊杰,反而添了刚愎自用之疾。
十有八九,他们也只有在组织架构图里才能够显得比别人高超。换个说法,组织架构图挂在那儿不是给人看的,组织架构图应该由千千万万个小的细节组成。
而英雄式领导人由于远离细节,往往变为戏剧性领导人,充满喧嚣与骚动,底下的所有人呢,都在等待惊天动地的事情发生,不用说,他们肯定会失望。创新不是这么来的。 
实际上,我们知道创新的摇篮是什么,不是链状图,而是网状图:一个随意的、自由流动的、便于大家交流的网络。
在复杂的创新活动中,这种网状结构非常有助于员工讨论和解决工作中遇到的疑难问题。我们认识到这一点,但我们心里也认可组织架构图。
问题是,网状图和链状图不相匹配,二者无法重合在一起。
04
重新定位管理
 
看看图3的网状结构图。管理从哪里入手?我们把管理放在何处?请认真想一想。 
把管理放在顶部,使之与网络内众多的活动相分离,无疑是愚蠢的。把管理放在网络的正中也不算明智,因为这样一来,内部的沟通都趋向同一个中心点,妨碍了信息和创意的自由交流。
答案很明显,而且只有一个:管理应该无处不在。
确切地讲,管理应该走出办公室,从高层的豪华套间办公室下来,到员工中间,到工作现场,到顾客那里去,到一切与组织相关的活动中去。
不管从实际的角度还是从比喻的角度来讲,管理必须四处走动,以求促进合作,激励员工。如果管理做不到无处不在,则势必难有所为。 
这个答案还包含另外一层意思,稍欠明显,但同样重要:管理还应该是每个人的管理,每位员工都应该参与其中。
因为不同的职位负担不同的职责,所以大家必须互相交流共享创新流程中的点点滴滴,才能有所进步。
任何员工,不管是科研人员,计划人员,还是销售人员,只要是召集了某件事情,发起了某项工作,就暂时成为事实上的管理者。
这是不是说已经不再需要传统意义上的管理者了呢?绝对不是的。我们照样需要管理者,但必须用非传统的方式来进行管理。 
对管理角色认识的改变,从IBM的两件轶事中可见一斑。几年前,《财富》杂志写道:“4年间,郭士纳让IBM的市值增加了400亿美元。”真了不起,他一个人为IBM增添了400亿美元的市值! 
最近,加里·哈默著文探讨了IBM如何走进电子商务,如何使得IBM在数年内市值大增。
整篇文章中几乎没有提到郭士纳的名字,只有一个地方附带地提了一下,但也称得上恰如其分,毫无夸张成分。
文中写道,郭士纳一听电子商务的提议,马上表示非常赞赏,十分支持。
换言之,在这件事情上,他体现了优秀的管理能力,或者应该说他表现出了良好的判断能力,而不是一件什么英雄式领导的事例。
当然,他可能在公司里营造了一个鼓励创新的氛围,为员工的创新举动提供了一个必要的前提。
但是这也称不上什么英雄,更不是什么传奇,只是称职的管理者应该做到的事情而已。 
除此之外,IBM的电子商务最初是由两位普通员工推进和领导的,一位是一个醉心于技术的程序员,另一位是一个助理经理。
先是这位程序员有了一个初步的创意,花了很大力气向周围的人游说他的想法。之后这位助理经理接手了此事,在几乎没有任何资源的情况下,组织了一个团队,虽然松散,但最终做成了这件事情。 
很显然,这是一个典型的“臭鼬工厂”故事,靠的不是自上而下下达指令,而是组建一个网络,虽然随便自由,但是充满活力,非常高效。
这样的故事我们听说过很多次了,那为什么我们还要坚持向网状团队下达层层指令,就像给它蒙上一条令人扫兴的湿毯子,还是重金属材料的? 
05
向管理注入活力
 
图4和图5分别是两个管理模式,第一个是“战略模式”,我们称之为“驱策链”,第二个是“赋能模式”,称为“学习环”。
这两个模式无甚高下之分,但是,如果你希望员工爱岗敬业、创意勃发,那么不妨好好研究一下这两个模式的差别。 
“战略模式”是线性的:链条从上到下分别是战略、组织和执行,其中执行分解为一系列行动。
在这个模式中,领导人做决策,其他人遵照决策行动。注意这个模式的前提:领导人是“公司”,其他人是“人力资源”;领导人是一位独行侠,最终为所有事情负责;领导意味着做伟大的决策、制定宏伟的战略、进行大手笔的交易;领导与执行是完全分开的两个步骤。
在某些情况下,这种模式不失为一种好方法,例如,就像我有一次在电视上看到的,成千上万个工人头顶石头,用最原始的方法建造大坝。但这绝不是推动创新的方法,也不是打胜仗的方法。
例如,在斯莫特和拉格尔斯合著的文章《从五角大楼学习六个商业教训》中写道,越南战争初期的美国国防部长罗伯特·麦克纳马拉(Robert McNamara)曾说:“首先,必须确定我们的外交政策,并依据外交政策制定军事战略,然后建立军队来执行军事战略。” 
“赋能模式”则用完全不同的方式来描述管理的角色。管理不是高高在上、发号施令;管理环绕着整个流程,激励它,协助它,并且管理者亲身示范起带头作用,激发员工的积极性,营造浓厚的创意氛围。
与复杂的创新项目相同,这个模式里没有哪一个环节是起始点和驱动点,因为所有的环节都是环环相套。
自组织是关键的一环,但它离不开经验的帮助,经过不断地总结经验,最终会演变为远见。
至此,战略浮出水面。自组织带来行动,行动又带来对自组织的反思,而反思又启发了新的远见,如此轮回往返,生生不息,不断前进。 
“照料”一词比“纠正”更能贴切地道出此种管理方式的性质,换言之:
它的原则是持续、细心的关注,而不是突如其来的、断断续续的干预。
它的宗旨是激励员工,而不是授予员工权力,因为它尊重员工,员工自己知道应该干什么,需要寻求什么支援,他们不需要得到什么授权。 
我们不需要英雄式领导,复杂的创新项目更不需要此种领导方式。仅仅做好管理,促进创新就足够了。(全文完)

最好的创新,从来不靠领导相关推荐

  1. 对手在开拓,苹果在“堕落”,创新路上,苹果还能走多远

    文|ihahe 来源|智能相对论(aixdlun) 在管理学上,有种跨越S型曲线的二次曲线说法.查尔斯·汉迪(Charles Handy)曾在著作<第二曲线:跨越"S型曲线" ...

  2. 欧盟如何运用AI之力推动社会创新

    2020年新冠病毒的全球肆虐必将成为全人类永远的记忆.但与此同时,2020年也将作为数字化发展的拐点被铭记于史册,向全世界展示社会创新与以人为本治理之道的重要意义.2020年,各行业AI技术采用率空前 ...

  3. 张思华:希望通过创新加深NetApp与中国的联系

    只要关注NetApp的人都知道,NetApp最近发生了两件重要的事情,一个是NetApp Insight 2016在美国拉斯维加斯举办,阐述了NetApp最新的创新技术和产品.一个是NetApp大中华 ...

  4. 尴尬君正,是如何被“创新”带到沟里去的?

    作为创业板的一个标杆,北京君正(300223)上市快三年了.在上市三年之际,重新回顾梳理这样一家集"自主创新""高新科技企业""国产CPU" ...

  5. 元宇宙赋能传统产业创新架构

    元宇宙赋能传统产业创新架构 李正海 创新涉及企业的方方面面,按体系架构说明比较好.因此我针对人员组织们从微观到宏观地谈创新,包括基层创新.流程创新.战略创新:再针对技术从微观到宏观地谈创,包括超越实现 ...

  6. 中国“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的实施方案及评审规则

    目录 前言 一.总体要求 (一)指导思想 (二)基本要求 (三)总体目标 二.主要任务和措施 (一)提升师资水平 1.增强教师创新创业教育的意识和能力 2.鼓励教师开设创新创业课程和指导创新创业实践 ...

  7. 跟上司、领导说话的技巧

    跟上司.领导说话的技巧      说话谁都会,但把话说得动听,通过说话给别人留下良好印象,却未必是每个人的专长.在和老板相处的过程中,懂得说话的艺术极其重要.老板在公司里掌握着生杀予夺的大权,一不留神 ...

  8. 《转》创新团队中常见的几种“怪人”

    本文转载自 http://zhaisj.blog.51cto.com/219066/1352165 什么样的企业文化适合于创新人才生根发芽,什么样的团队机制适合于创新人才发挥潜力?创新不能只是领导喊的 ...

  9. 大数据创新在广告营销中的应用(中)

    摘要 创新每天都在发生,能获得市场认可却非常不易,尤其对于前沿领域的引领者,困境和机会同样多.飞常准的困境是对数据和行业有深刻理解的人才难求:Marketin提出"飞速发展的营销技术&quo ...

最新文章

  1. 2021年中国服装行业分析报告-产业规模现状与发展规划趋势
  2. 微软私有云系列----域服务器准备
  3. 刚刚,2020 ACM Fellow放榜!陈怡然、颜水成、周昆等12名华人当选
  4. Wcf 基础教程 服务寄宿之 Windows 服务寄宿
  5. WebLogic Server的单点登陆功能--转载
  6. NYOJ 920 Trees
  7. redis集群扩容和缩容_深入理解Redis Cluster集群
  8. 51nod 1004 【快速幂】
  9. SQL10 用where过滤空值练习
  10. 操作系统和常用软件下载
  11. 华为hcia题库有哪些内容?华为HCIA认证考试多少分及格?
  12. request.getParameter()与request.getParameterValues()的区别和使用方式
  13. Numpy创建正态分布和均匀分布
  14. 乌云章华鹏:如何构建高效的安全运维服务平台
  15. 软件质量属性的两个模型(Software Quality Attributes)—中英文对照
  16. 计算机乘法算法流程,布斯乘法算法
  17. Python - 定时自动获取 Bing 首页壁纸
  18. 带图片的日历html,HTML漂亮的日历插件
  19. 【unity3D】 分享学习路上的一些坑(一)——商店导入的模型人物站上去看起来是飘着的;
  20. GIT服务器使用基础

热门文章

  1. 老鱼的-kuangbin专题题解
  2. 牛客网基础题-有容乃大
  3. 话里话外:“两化融合”既是国家的号召,更是装备制造业的迫切需要
  4. c++狭义算法与广义算法(链表和数组),狭义算法推导广义的算法
  5. Java 关键字之abstract用法
  6. 解决centos6系统pptpd服务的619错误
  7. 虚拟机Ubuntu崩了?只不过是从头再来罢了。
  8. php 判断 ie6,jQuery_Jquery判断IE6等浏览器的代码,Jquery判断IE6的代码: 复制代码 - phpStudy...
  9. JAVA-Ftp上传文件,文件上传上去了,但是大小是0KB
  10. python 时间格式转换,秒级和毫秒级时间戳转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