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什么是斐波那契数?

这里我借用百度百科上的解释:斐波那契数,亦称之为斐波那契数列(意大利语: Successione di Fibonacci),又称黄金分割数列、费波那西数列、费波拿契数、费氏数列,指的是这样一个数列:0、1、1、2、3、5、8、13、21、……在数学上,斐波纳契数列以如下被以递归的方法定义:F0=0,F1=1,Fn=Fn-1+Fn-2(n>=2,n∈N*),用文字来说,就是斐波那契数列列由 0 和 1 开始,之后的斐波那契数列系数就由之前的两数相加。特别指出:0不是第一项,而是第零项。

在这个斐波那契数列中的数字,就被称为斐波那契数。这个级数与大自然植物的关系极为密切。几乎所有花朵的花瓣数都来自这个级数中的一项数字:菠萝表皮方块形鳞苞形成两组旋向相反的螺线,它们的条数必须是这个级数中紧邻的两个数字(如左旋8行,右旋13行);还有向日葵花盘……直到最近的1993年,人们才对这个古老而重要的级数给出真正满意的解释:此级数中任何相邻的两个数,次第相除,其比率都最为接近0.618034……这个值,它的极限就是所谓的"黄金分割数"。

2. 求第N个斐波那契数

求第N个斐波那契数比较简单可以直接套用公式n = 0,1 时,fib(n) = 1;n > =2 时,fib(n) = fib(n-2) + fib(n-1)在计算时有两种算法:递归和非递归。如下:

 1 //非递归算法
 2 long long fib1(size_t N) {
 3     long long a = 0, b = 1, c = 0;
 4     if (N < 2) {
 5         return N;
 6     }
 7     else {
 8         for (long long i = 2; i <= N; ++i) {
 9             c = a + b;
10             a = b;
11             b = c;
12         }
13     }
14         return c;
15 }
16 int main()
17 {
18     printf("%lld", fib1(10));
19     getchar();
20     return 0;
21 }  //此算法最大的优点是不存在重复计算,故效率比递归算法快的多得多。

 1 //递归算法
 2 long long fib2(size_t N) {
 3     if (N < 2)
 4         return N;
 5     return fib2(N - 1) + fib2(N - 2);
 6 }
 7 int main()
 8 {
 9     printf("%lld", fib2(10));
10     getchar();
11     return 0;
12 }

递归可以使程序看起来比较简洁,但缺点是效率比较低,并且可能导致栈溢出,当需要计算的数稍大一点,就需要很长的计算时间,因此需要灵活使用递归。

3. 二分法查找

3.1 二分查找的非递归算法

 1 template<typename T>
 2 T* BinarySearch(T* array,int number,const T& data)  //data要查找的数,number查找范围长度,array要查找的数组
 3 {
 4        assert(number>=0);
 5        int left = 0;
 6        int right = number-1;
 7        while (right >= left)
 8        {
 9               int mid = (left&right) + ((left^right)>>1);
10               if (array[mid] > data)
11               {
12                      right = mid - 1;
13               }
14               else if (array[mid] < data)
15               {
16                      left = mid + 1;
17               }
18               else
19               {
20                      return (array + mid);
21               }
22        }
23        return NULL;
24 }  

3.2 二分查找递归算法

 1 template<typename T>
 2 T* BinarySearch(T* left,T* right,const T& data)
 3 {
 4        assert(left);
 5        assert(right);
 6        if (right >=left)
 7        {
 8               T* mid =left+(right-left)/2;
 9               if (*mid == data)
10                      return mid;
11               else
12                      return *mid > data ? BinarySearch(left, mid - 1, data) : BinarySearch(mid + 1, right, data);
13        }
14        else
15        {
16               return NULL;
17        }
18 }  

4. 时间复杂度与空间复杂度

时间复杂度:一般情况下,算法中基本操作重复执行的次数是问题规模n的某个函数f(n),进而分析f(n)随n的变化情况并确定T(n)的数量级。这里用"O"来表示数量级,给出算法的时间复杂度。
T(n)=O(f(n));                 
它表示随着问题规模的n的增大,算法的执行时间的增长率和f(n)的增长率相同,这称作算法的渐进时间复杂度,简称时间复杂度。而我们一般讨论的是最坏时间复杂度,这样做的原因是:最坏情况下的时间复杂度是算法在任何输入实例上运行时间的上界,分析最坏的情况以估算算法指向时间的一个上界。
时间复杂度的分析方法:
(1)时间复杂度就是函数中基本操作所执行的次数;
(2)一般默认的是最坏时间复杂度,即分析最坏情况下所能执行的次数;
(3)忽略掉常数项;
(4)关注运行时间的增长趋势,关注函数式中增长最快的表达式,忽略系数;
(5)计算时间复杂度是估算随着n的增长函数执行次数的增长趋势;
(6)递归算法的时间复杂度为:递归总次数 * 每次递归中基本操作所执行的次数;
常用的时间复杂度有以下七种,算法时间复杂度依次增加:O(1)常数型、O(log2 n)对数型、O(n)线性型、O(nlog2n)二维型、O(n^2)平方型、O(n^3)立方型、O(2^n)指数型。
空间复杂度:
算法的空间复杂度并不是计算实际占用的空间,而是计算整个算法的辅助空间单元的个数,与问题的规模没有关系。算法的空间复杂度S(n)定义为该算法所耗费空间的数量级。
S(n)=O(f(n))  若算法执行时所需要的辅助空间相对于输入数据量n而言是一个常数,则称这个算法的辅助空间为O(1); 
递归算法的空间复杂度:递归深度N*每次递归所要的辅助空间, 如果每次递归所需的辅助空间是常数,则递归的空间复杂度是 O(N)。

5. 斐波那契数的时间复杂度与空间复杂度分析

5.1 非递归算法时间复杂度分析

使用非递归算法求到第n个斐波那契数,是从第2个数开始,将前两个数相加求求后一个数,再将后一个数赋值给前一个数,再计算前两个数相加的结果。依次类推直到第n个数,用n-1个数和n-2个数相加求出结果,这样的好处是,我们只计算了n-1次就求出了结果,即时间复杂度为O(n);我们以代码中测试数10为例详解求第十个数的过程。当N=10时,进入函数首先判断,然后走下面的分支开始计算

计算了N-1次,得出了结果所以时间复杂度是O(N)。

非递归算法空间复杂度分析此函数内部最多时一共开辟了a, b, c, i四个变量空间复杂度是常数,即为O(1)。 

5.2 递归算法时间复杂度分析

在递归算法中,求解fib2(n),把它推到求解fib2(n-1)和fib2(n-2)。也就是说,为计算fib2(n),必须先计算

fib2(n-1)和fib2(n-2),而计算fib2(n-1)和fib2(n-2),时按照表达式及计算法则,需先计算又必须先计算fib2(n-1),而fib2(n-1)由fib2(n-2)和fib2(n-3)计算得来,而这之中的和fib2(n-2)由fib2(n-3)和fib2(n-4)计算得来......依次类推,表面上看不出有何复杂度,但是仔细分析可知,每一个计算fib2(n)的分支都会衍生出计算直至(1)和fib(0),也就是说每个分支都要自己计算数本身到1的斐波那契数列,这样就增加了庞大且冗杂的运算量,还是以10 为例详细计算说明

图中数字代表第N个斐波那契数,图中没有全部将计算步骤画出来,但是已经足够说明问题,它的每一步计算都被分成计算前两个斐波那契数,以此类推。那么这就形成了一颗二叉树,虽然不是满二叉树,但是我们分析的是最坏时间复杂度,而且只要估算出来递归次数随N增长的趋势即可,故可以近似将它看成满二叉树,其中的节点数就是计算的次数,也就是复杂度,由公式:节点数=2^h-1(h为树的高度)可得O(2^n)。

递归的时间复杂度是:  递归次数*每次递归中执行基本操作的次数,所以时间复杂度是: O(2^N)

递归算法空间复杂度分析:

递归最深的那一次所耗费的空间足以容纳它所有递归过程。递归产生的栈侦是要销毁的,所以空间也就释放了,要返回上一层栈侦继续计算+号后面的数,所以它所需要的空间不是一直累加起来的,之后产生的栈侦空间都小于递归最深的那一次所耗费的空间。

递归的深度*每次递归所需的辅助空间的个数 ,所以空间复杂度是:O(N)

6. 求二分法的时间复杂度和空间复杂度

6.1  非递归算法分析

分析:
假设最坏情况下,循环X次之后找到,则:2^x=n; x=logn(算法中如果没写,log默认底数为2)
循环的基本次数是log2 N,所以: 时间复杂度是O(logN);
由于辅助空间是常数级别的所以:空间复杂度是O(1);

6.2 递归算法复杂度分析

假设最坏情况下,循环X次之后找到,则:2^x=n; x=logn(算法中如果没写,log默认底数为2)

递归的次数和深度都是log2 N,每次所需要的辅助空间都是常数级别的:
时间复杂度:O(log2 N);
空间复杂度:O(log2N )。

7.  扩展-----不用循环法和递归法求1+2+3+...+N(思考一种复杂度为O(1)的解法)

 1 class Temp
 2 {
 3 public:
 4     Temp(){
 5         ++N;
 6         Sum += N;
 7     }
 8     static void Reset(){
 9         N = 0;
10         Sum = 0;
11     }
12     static int GetSum(){
13         return Sum;
14     }
15 private:
16     static int N;
17     static int Sum;
18 };
19 int Temp::N = 0;
20 int Temp::Sum = 0;
21 int solution_Sum(int n){
22     Temp::Reset();
23     Temp *a = new Temp[n];
24     delete[]a;
25     a = 0;
26     return Temp::GetSum();
27 }
28 int main(){
29     cout << solution_Sum(100) << endl;
30     getchar();
31     return 0;
32
33 }

转载于:https://www.cnblogs.com/33debug/p/6848330.html

斐波那契数与二分法的递归与非递归算法及其复杂度分析相关推荐

  1. 斐波那契数列(Fibonacci)递归和非递归实现

    序列前9项为:0, 1, 1, 2, 3, 5, 8, 13, 21 要注意非递归的话就是那一个变量帮助存储当前下一项的值,然后依次挪动两个指针往下即可 注意如果n太大 会溢出  1     publ ...

  2. 用C语言实现斐波那契数

    如何用C语言实现斐波那契数 首先要理解以下斐波那契数的概念 斐波那契数列指的是这样一个数列" 0, 1, 1, 2, 3, 5, 8, 13, 21, 34, 55, 89, 144, 23 ...

  3. 斐波那契数的两种实现方式———1.递归实现,2迭代实现

    对于斐波那契数,若是采用递归的算法,每个递归调用都将触发另外两个递归调用,而这两个中调用任意一个还会触发另外两个的调用.递归调用的时间复杂度O(2^N),空间复杂度为O(N),所以在计算略大的数会花费 ...

  4. 斐波那契数的时间复杂度、空间复杂度详解

     斐波那契数:斐波那契数列指的是1.1.2.3.5.8.13.21.······这样一个数列,我们可以发现它后面的一个数是前两个数之和.而在这个数列中的数就被称为斐波那契数. 时间复杂度:时间复杂 ...

  5. 求斐波那契数(递归,非递归)

    目录 一.斐波那契数? 二.递归实现求第n个斐波那契数 2.1代码与运行结果 2.1.1图解递归过程 三.非递归求法 3.1为什么不用递归求法 3.2非递归 一.斐波那契数? 它指的是这样的数列:1, ...

  6. C语言入门——求斐波那契数

    斐波那契数列,又称黄金分割数列,因数学家莱昂纳多·斐波那契以兔子繁殖为例子而引入,故又称为"兔子数列",指的是这样一个数列:1.1.2.3.5.8.13.21.34.--斐波那契数 ...

  7. 树上问题 ---- E. Fib-tree(斐波那契数的性质 + 暴力模拟 + 认真计算复杂度)

    题目大意: 一个树是FIBFIBFIB树得是节点个数为斐波那契数,且(注意这个且)!!此外满足下面条件一个: 1.只有一个点 2.可以切一条边使得分出的两个子树都是FIBFIBFIB树. 给你一棵树, ...

  8. 算法----斐波那契数

    題目 斐波那契数 斐波那契数,通常用 F(n) 表示,形成的序列称为 斐波那契数列 .该数列由 0 和 1 开始,后面的每一项数字都是前面两项数字的和.也就是: F(0) = 0,F(1) = 1 F ...

  9. 动态规划学习之三种方法解决斐波拉契数

    斐波拉契数是一个很经典的问题,也会很多公司面试的考题,每个学习计算机的同学都会接触这个问题,尤其是在学习递归的时候,利用递归来解决斐波拉契数是很多教材采用的一个例子,所以很多同学一想到斐波拉契马上就会 ...

最新文章

  1. 2.1 线性表的定义和基本操作
  2. 词性标注与命名实体识别
  3. Could not load java.net.BindException错误解决
  4. 小技巧:浏览器里显示成星号的密码,忘记了该怎么办?
  5. java泛型程序设计——类型变量限定 + 泛型代码和虚拟机
  6. php企业黄页源码,PHPCMS 企业黄页模块 v9 GBK 正式版
  7. 找不到天隆虚拟机_玩转虚拟机,教你如何装系统
  8. z370支持pcie信号拆分吗_定了!AMD B550主板确认将支持PCIE4.0,多项能力接近X570
  9. 用PyTorch创建一个图像分类器?So easy!(Part 2)
  10. input框传值是怎么才能是整形_做了这些项目,到底多久才能化妆?
  11. 泛型类 0104 c# 1613697523
  12. 蚂蚁战配基金已售罄两只 累计关注人数超500万
  13. sass穿透 scoped 的情况下 去修改ui组件的样式
  14. Linux下grafana安装方式
  15. 解决tex中参考文献出现[S.l.: s.n.]、[S.l.]、 [s.n.]问题
  16. Raki的统计学习方法笔记0xF(15)章:奇异值分解
  17. Vue 路由的模块化
  18. linux 2.6.32 sdxc 补丁,在大于32GB或64GB容量的SD卡上使用NOOB安装树莓派
  19. 天宝DINI03/莱卡DNA03等电子水准仪原始数据处理软件使用教程
  20. python计算定积分_python 求定积分和不定积分示例

热门文章

  1. 乐视手机android流量,乐视手机流量不能用怎么办
  2. hive解决数据倾斜问题_Hive数据倾斜和解决办法
  3. Linux下crontab命令的用法
  4. 使用Eclipse构建Maven的SpringMVC项目
  5. LeetCode Pancake Sorting
  6. 【常用】数学符号及读法大全
  7. goole机器学习视频链接【学习笔记】
  8. Vue axios发送Http请求
  9. 献给开发者的大礼--打造CSDN论坛专用阅读器(电脑报2006年11月6日 第44期)
  10. Python3之Django Web框架中间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