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目录

  • 序言
  • 第1章 AT&T
  • 第2章 IBM
  • 第3章 硅谷八叛徒
  • 第4章 Apple
  • 第5章 信息产业的生态链
    • 5.1 摩尔定律
    • 5.2 安迪-比尔定律
    • 5.3 反摩尔定律
  • 第6章 Intel
  • 第7章 Microsoft
  • 第8章 Oracle
  • 第9章 Cisco
  • 第10章 Yahoo
  • 第11章 Hp
  • 第12章 Motorola
  • 第13章 硅谷奇迹探秘
  • 第14章 与成功失之交臂的公司
    • Sun
    • Novell
    • Netscape
    • RealNetworks
  • 第15章 风险投资
  • 第16章 信息产业的规律性
    • 70-20-10 定律
    • 诺威格定律
    • 基因决定定律
  • 第17章 斯坦福大学

序言

硅谷长盛不衰的原因:

  1. 对人才的重视和激励
  2. 适度的竞争淘汰机制
  3. 世界的情怀:创新驱动,国际化程度高

信息革命时代的建议:

  1. 改上技术发展的浪潮
  2. 具有创新精神
  3. 具有合作精神

第1章 AT&T

被股东拆分

美国电话电报公司。电话的发明和 AT&T 公司的建立,第一次实现了人类远程实时的交互通信。

电话技术的专利保护失效后,涌出了6000多家电话公司,电话装机数量激增,但是所有的竞争对手都被 AT&T 收购。

道琼斯工业指数(蓝筹股):美国支柱产业的大公司。

信息时代的科学基础:控制论,信息论,系统论。

反垄断法限制了 AT&T 的活动范围,逼着 AT&T 靠科技进步而不是垄断来提升自己的实力。每一次反垄断都是帮助 AT&T 修枝剪叶,让它发展得更好。

但是 AT&T 主动分家:电信服务的 AT&T 和设备制造的朗讯,本来两者相辅相成,分家后开始衰弱。

2000 年前后,短线投资者发现最快挣钱的方法不是把一家企业搞好,而是炒作和包装上市。将公司的一部分拆了卖无疑挣钱最快。

如果说终结 AT&T 的内因是华尔街和 AT&T 自身的贪婪和短视,那么互联网的兴起则从外部彻底击垮了这个帝国。在互联网兴起以前,固定电话几乎是人类唯一的交互通信手段,互联网兴起后,人们有了一种不要钱的实时通信方式。

新技术代替旧技术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人生最幸运之事就是发现和顺应这个潮流。

AT&T 的每一个大的决定,在当时的情况下都很难避免,即使知道那是错的。20世纪90年代,AT&T 已经不属于一个人,一个机构,没有人为它十年百年后的发展着想。当一家公司没有人对它有控制权时,它的长期发展就会有问题。从华尔街到 AT&T 的高管和员工,大都希望从它身上快快地捞一笔。


第2章 IBM

沦为制造商

保守让 IBM 失去了无数次发展机会,但是也让它能专注于做最重要的事,并因此立于不败之地。

早期 IBM 的产品主要是一些办公管理用的机械,服务对象是政府部门和企业。IBM 的基因决定了它不可能领导以个人用户为核心的 PC 产业。

在现代计算机发展史的前30年里,IBM 只有一个轻量级的竞争对手,数字设备公司 DEC,IBM 生产昂贵的大型机,DEC 生产廉价的小型机。IBM 领导浪潮,DEC 随浪前行。

IBM 的成功秘诀是保守,如果苹果公司失败了,IBM 无需做任何事情。要是苹果公司成功了,IBM 依靠它强大的技术储备完全可以后发制人。

IBM 的客户群基本上是政府部门,军方,银行,大企业和科研院所,它从来没有经营过终端消费型产品的经验,也看不上这类产品。卖掉十几万台 PC 比谈一个大型机合同费劲的多,因此,IBM 不可能把 PC 事业上升到公司的战略高度来考虑。

过去一个公司想要开发计算机,必须是硬件,软件和服务一起做,门槛是很高的。有了 PC 以后,IBM PC 的主要部件,如处理器芯片,磁盘驱动器,显示器和键盘,或者本身是第三方公司提供的,或者很容易制造,操作系统 DOS 又是微软的,自己的 BIOS 被破解,因此,IBM PC 很容易仿制。有了反垄断的限制,一方面自己不愿意下功夫做 PC,一方面无法阻止别人做 PC。

IBM 原来认为 PC 赚钱的是硬件而不是软件,随着兼容机的出现,IBM 沦为了众多 PC 制造商之一,而微软的操作系统却赚了很多钱。

郭士纳改革:

  1. 买回分公司
  2. 引入竞争机制,一个项目多个组开发,为了加强合作,将每个人的利益与全公司而不是之前各部门的效益挂钩。
  3. 将研究与开发结合,将研究成果转化为产品,同时为了弥补长线研究和基础研究,加强和大学的合作。

在美国,申请专利的目的:

  1. 防御性:保证自己不被别人告侵权
  2. 进攻性:申请将来可能有用但自己未必使用的专利,专门来告别人侵权

IBM 成功完成了两次重大的转型,从机械制造到计算机制造,再从计算机制造到服务。


第3章 硅谷八叛徒

仙童公司事硅谷之源

肖克利:半导体制作晶体管,取代电子管

电子管:主要基于单向导通用于放大信号,耗电
晶体管:单向导通,放大信号,用较小的电流电压,控制较大的电流电压

![image.png](https://img-blog.csdnimg.cn/img_convert/d6cb090933076486275826c8f0d807a6.png#clientId=u7e1c998d-833f-4&crop=0&crop=0&crop=1&crop=1&errorMessage=unknown error&from=paste&height=503&id=u76c41095&margin=[object Object]&name=image.png&originHeight=503&originWidth=1136&originalType=binary&ratio=1&rotation=0&showTitle=false&size=752564&status=error&style=none&taskId=u4dc38460-761c-4556-836d-8891800406b&title=&width=1136)

诺伊斯八叛徒从肖克利离职,创立仙童公司:叛徒代表叛逆传统的创业精神。

诺伊斯:发明了集成电路,将电子设备的所有电路和元件都制成底版,刻在硅片上

诺伊斯吸收了肖克利的教训,在仙童公司营造轻松的工作氛围和没有等级差异的公司文化。上下级之间只是分工不同而已,没有传统公司那种发号施令和服从的关系,而是可以自由争论的合作关系。

仙童公司成立时,尚无规范化的风险投资产业,也没有创始人和投资人双赢的股权架构。菲尔柴尔德收回了仙童公司的全部股份,导致公司多人离职创业。

当创使团队和管理团队不拥有公司的股份时,他们除了在经济利益上与公司股东会有冲突外,在管理上出现矛盾,前者也缺乏话语权。

仙童公司对世界的贡献不仅在于发明了集成电路,更在于将半导体促成为一个全球性的行业。仙童公司并非创造了多大的市场,但是其不断分离出的子公司,让半导体产业在旧金山遍地开花。

仙童公司的不断分崩离析,就诠释了信息时代企业的一个重要特征:一家公司很难也没有必要像工业时代那样通过拥有生产资料来把大家组织到一起了,另立门户的成本非常低。要想把员工们组织起来长期发展,必须拥有一种全新的生产关系。(第 22 章 生产关系的革命)


第4章 Apple

追求极致与时尚

新技术必须比老的技术有数量级的进步才能站住脚。

相比微软,苹果走上了封闭的道路,不允许别人制造兼容机。苹果在个人电脑领域已经不可能替代兼容机和微软,于是向高端发展,追求性能,品味和时尚,苹果的产品称为了时尚的象征。

苹果抛弃了传统的手机,切换到智能手机上,苹果带动了一次移动通信的革命。虽然苹果不是第一款智能手机,也不是第一款 MP3,但是苹果把每一款产品做到了极致。

《明朝那些事》中将皇帝分为:好皇帝和坏皇帝,好人和坏人。乔布斯是一个能干的传奇人物,但算不上好人。

大多数产品经理之所以做不出改变世界的产品,是因为他们只看见了成功者最后的临门一脚,而忽视了别人的长期思考。

索尼的盛田昭夫开创了数字化的音乐市场,此人兼具东方式的文雅谦和与西方式的坦诚直白。

苹果最近一直在靠每年翻新一次的苹果手机挣老用户的钱,在高端手机领域也受到了来自华为和三星的挑战。


第5章 信息产业的生态链

5.1 摩尔定律

当今世界经济的前五大行业,金融,IT,医疗,能源,日用消费品,只有IT行业能够以持续翻番的速度进步。

英特尔的处理器芯片在收回生产线和研发成本后,制造成本变得非常低,有了大幅降价的空间。

摩尔定律:

  1. 芯片性能不断提升

    1. 处理器芯片CPU:英特尔和AMD
    2. 图像处理器芯片GPU:英伟达
    3. 手机处理器芯片【ARM架构】:高通,三星,苹果,华为海思麒麟
  2. 硬件支持更多应用
  3. 各个公司的研发必须针对多年后的市场
    1. Google 每次基础架构的升级都要按照目前计算能力和存储量的10倍来设计。

5.2 安迪-比尔定律

编程语言越来越好用,执行效率却越来越低,同样功能的软件,占用的硬件资源也越来越多。

新的软件把硬件提升带来的好处全用光了。

个人电脑工业的生产链:

  1. 微软为首的软件开发商,消耗硬件提升带来的好处
  2. 惠普,戴尔更新机器,向英特尔订购芯片

5.3 反摩尔定律

反摩尔定律使得IT行业不可能像石油工业或者飞机制造业那样只追求量变,而必须不断寻找革命性的创造发明。因为任何一家公司,一旦技术发展赶不上摩尔定律的要求,用不了几年就会被淘汰。

大公司除了要保持很高的研发投入,还要时刻注意周边相关新技术的发展,收购有革命性新技术的小公司。


第6章 Intel

WinTel 体系的 PC 行业

英特尔继摩托罗拉之后,第二个研制出32位微处理器80386。

摩托罗拉的公司和员工基本上还是传统的雇佣关系,而英特尔的员工则拥有公司的股票期权。

图形处理器和手机处理器多为 RISC,电脑处理器多为 CISC。

虽然 AMD 的市值远不如英特尔,但是 AMD 的存在避免了反垄断的很多麻烦。

在能源紧缺的今天,服务器厂商对处理器最关心的不单单是速度,而是单位能耗下的速度,酷睿处理器运行一年的电费已经等于它的价格,CISC 很难做到低功耗,而很多超级计算机都是由 RISC 搭建的。

ARM 公司开发 RISC 的芯片,用于平板电脑和智能手机,其商业模式为将 CPU 设计授权给各个半导体公司,生产的芯片都是 ARM 架构。

组装 PC 并非难事,现在的 PC 都是兼容机,品牌机,戴尔,惠普,联想等,本质都是微软的操作系统和英特尔的处理器,PC 行业称为 WinTel 体系。


第7章 Microsoft

软件的帝国

微软反垄断拆分:操作系统公司和其他软件公司。

乔布斯没有意识到操作系统在计算机制造行业的重要性,而盖茨意识到了,只要垄断了操作系统,就间接垄断了整个行业。

盖茨将 BASIC 语言和 DOS 系统免费提供给 IBM 的个人电脑,吸引大家在上面开发各种软件。【虽然 DOS 很烂,没有进程管理,内存访问受限,完全串行】

由于反垄断,IBM 只能忍受兼容机的出现,而苹果拒绝开放技术,所有的兼容机厂商都聚集到了 IBM 和 Microsoft。

计算机行业发展为软件更新带动硬件更新,软件消耗硬件性能,硬件更新发展。而苹果同时开发软件和硬件,难以平衡两者的速度。

微软垄断操作系统后,接着垄断办公软件,Word 和 Excel,垄断了浏览器。通过软件和操作系统捆绑的方式,形成了微软帝国。【迎来了反垄断调查,辩解为 IE 不是单独的浏览器而是操作系统的功能】

微软几乎所有的产品都是抄袭,避免了研究的费用,但也迎来了很多的知识产权赔款。【智能手机时代,微软没有手机产品,居然收购加拿大北电公司的专利,靠专利诉讼挣钱】

微软和华尔街合作默契,每次微软的业绩都略高于华尔街预期,由华尔街负责抬高股价。

盖茨基金会用于避税,可以避免资产增值税,投资增值税和遗产税。政府办事效率低下,浪费纳税人的钱,应该少缴税。根据法律,可以利用基金会最大限度地发挥财富的作用,盖茨,福特,洛克菲勒都是通过基金会把财富传给了后代。

广告业中,讲究门当户对,名牌的东西一定要在最好的媒体上做广告。

互联网提供视频服务的成本高于有线电视,因为电视是一对多的信息传输,互联网视频是一对一的信息传输,后者的带宽成本较高。思科具有顶尖的 VoIP 技术,而Youtube 和奈飞占据了全球 50% 的互联网带宽。

微软收购了 Bing 作为搜索引擎,但是市场可以买来,收入却要靠本事挣,微软在 Bing 上长期亏损。

微软向个人 Office 收费是小数,主要向企业级用户收费。

微软 CEO 的成功秘诀在于印度人文化中:没有选择的幸福。【他的职业生涯没有选择,只能在美国发展】

  • 回归基本盘,Office 企业级软件服务
  • 云计算服务 Azure

第8章 Oracle

纯软件使用权盈利的并购机器

创建仅靠软件使用费过活的商业模式:Oracle 和 Microsoft。

IBM 为了防止垄断,开放了应用软件市场,对系统软件市场保持控制,此时 Oracle 进军数据库管理软件市场。

Informix 和 Sybase 早期与 Oracle 竞争,后被收购。

市场和用户对专一的公司更容易认可。

Oracle 通过很多次成功的并购,将原来的用户转化为自己的数据库用户。

Googel 的 Android 和 Oracle 的 Java 知识产权官司,两败俱伤。

成功的关键不在于做对了多少件事,而在于少犯多少错误。

并购机器:未来扩展新业务和向云计算转型。


第9章 Cisco

路由器,内部创业,获利不如运营商和内容服务商,无法摆脱中国制造的阴影。

思科的产品不直接面向用户,没有思科的路由器,就没有今天的互联网。

多协议路由器产生于斯坦福两个计算中心主管互传情书。

连接美国的超级计算机的广域网成为互联网的雏形。

思科通过研究兼容其他公司网络产品的多协议路由器,在互联网兴起的时候占据了路由器市场的领先地位。

有些员工有了好的想法,宁可自己出去创业,也不愿意贡献给所在的公司。思科采用了内部孵化的创业政策,公司在员工创业时,作为投资者而不是管理者,且有权优先收购。

思科的竞争对手:Juniper 主做高端产品,思科没有收购是因为反垄断;【华为】

中国制造对世界产业格局的影响:一个原本只能在北美和欧洲生产的产品,经过一段时间就可以过渡到日本和韩国,进而落脚于中国,而欧美公司能赚钱的时间只有过渡到中国的这一段时间,一旦一种产品可以中国制造,它的利润空间就可以小到让欧美公司退出市场。

当一家公司的市场占有率超过50%以后,就不要再试图扩张市场占有率了。

互联网时代,运营商和内容服务商获利相比网络设备公司更多,或许是因为印钞机模式。

华为从路由器向手机转型,是从网络设备市场转向运营商市场。网络设备只需要考虑性能,消费电子产品还要考虑用户需求和用户体验,很难转型。

思科对互联网的重要性相当于 AT&T 对电话的重要性。


第10章 Yahoo

互联网广告的奠基人

雅虎对世界的贡献远不止创建了世界上最大的互联网门户公司,而在于制定了互联网行业的游戏规则:开放,免费,盈利;发明了一种用户和客户可以不是同一人的商业模式。

雅虎上包含一个分类整理和查询网站的软件,用户通过雅虎找到自己想要的网站,这样大家在访问别的网站之前会先访问雅虎,诞生了门户网站。

日本最大的风投机构软银:雅虎和阿里巴巴的第一大股东。

中国三大门户网站:搜狐,新浪,网易

定下了互联网公司免费的游戏规则,制止了美国公司把互联网办成电话网的企图。

很多公司创始人根本没打算盈利,第一考虑是如何获取风险投资,第二是如何把公司卖给一个冤大头。

品牌广告是媒体品牌的竞争,Google 无法和雅虎竞争;在线搜索广告是技术的竞争,是 Google 的强项。

雅虎应该持有 Google 的股票,对冲两家竞争中的损益。雅虎通过入股阿里巴巴,搭上了中国发展的快车。

技术公司都会尽可能用技术而不是人工来解决问题,但是雅虎却用人工调整搜索结果。

雅虎的股东主要是投资银行和华尔街,对他们来说,利润才是第一位的。

互联网领域,第二名只是用户的备选产品,远远比不上第一名。


第11章 Hp

科技公司沦为电器公司

斯坦福大学出租的土地,办起了斯坦福工业园,是硅谷的前身。

惠普曾是仅次于 IBM 的第二大计算机和仪器制造商,产品线很长,调整重组的最好办法就是剥离一些部门并单独上市。【仪器部门剥离,安捷伦公司上市;企业级软件和 IT 服务业务拆分,惠普企业上市】

夺回市场份额最简单最快的方法就是买市场,即收购一家公司。

欧美创新到中国制造的时间差已经从几十年缩短到了几年。

惠普从一家科技公司变成了一家电器公司。


第12章 Motorola

移动通信的末日帝国

摩托罗拉拥有全球领先的调频技术和天线技术,作为美国军方和政府部门的供应商,摩托罗拉产品的稳定性和鲁棒性都很好。

通信:

  • 有线单向:AT&T
  • 有线双向:AT&T
  • 无线单向:RCA,美国无线电公司
  • 无线双线:摩托罗拉

专用数字信号处理芯片 DSP 是手机处理器芯片 CPU 和核心部分。

摩托罗拉高估了模拟手机的生命期,在数字手机的研发上进度缓慢。

铱星计划在技术角度上非常成功,但是从商业角度十分失败。过度超前于市场的技术导致成本过高。

摩托罗拉的数字信号处理器 DSP 的24位处理方式,没有竞争过德州仪器。【德州仪器向许多手机厂商提供核心 DSP 芯片】

摩托罗拉过度关注于技术和质量,但是在手机市场上,功能和外观同样重要。

Linux 手机平台被谷歌收购,成为 Android 的原型。

最终,摩托罗拉被谷歌并购,谷歌获得手机和通信领域的上万重要专利。

摩托罗拉曾经横跨通信和计算机两大领域,但是 CPU 和 DSP 都没有做好。只是领导了移动通信的第一波浪潮。

AT&T 缺少控股的股东,而不考虑长远利益;摩托罗拉一直被高尔文家族控制,但是心有余而力不足。


第13章 硅谷奇迹探秘

仙童公司 + 斯坦福;不是创业者的孵化器,而是称王败寇

旧金山的地中海气候四季如春。

硅谷的风险投资是创业的催化剂。硅谷不是一个照顾创业者的孵化器,而是一个成王败寇的地方。

成功的创业者需要有好的团队和技术,还要有商业头脑和能盈利的商业模式。

创业者一定要有饥渴感,一个急于脱离贫困现状的人会比富翁更有欲望把公司办好。

硅谷除了风险投资,个人财产管理和家族办公室业务也很发达。

硅谷诞生很大程度上是因为仙童公司。

在硅谷,竞业禁止很难变成员工跳槽和创业的障碍,加州的规定,当一个人必须使用某一项技能才能生存时,就必须允许他使用。

加州政府甚至起诉了苹果,英特尔,Google 和 Adobe 这四家公司不相互挖角的君子协议。

微信本质并不是一个国际化的团队,产品总体依然是照顾中国用户的习惯。

  • i18n:internationalization
  • l10n:localization

和软件产业同时崛起的的还有基于基因技术的生物产业。但是创办生物公司的投入大,周期长,最成功的典型就是基因泰克。

制药业和软件业很相似,研发成本很高,生产成本很低。专利法即在专利有效期内保护发明,也防止长期垄断发明。所以制药公司的竞争实质上是创新和科研效率的竞争。


第14章 与成功失之交臂的公司

Sun

Java

SUN 的操作系统 Solaris 相比 Windows NT 有明显的优势。

微软防止开发兼容Java的产品,微软的 Visual Basic 和 ASP 与 SUN 的 Java 和 JSP 相对。

SUN 公司的销售人员只关心销售额而不关心利润。

Novell

局域网

发明了以太网的科学家创办了 3Com 公司,开发了以太网适配器,即网卡。而需要一个网络操作系统,于是 Novell 诞生了。

局域网的两个选择:

  • UNIX + TCP/IP
  • DOS + NOS

Netscape

浏览器

微软 IE 浏览器捆绑 Windows,网景公司被这一非技术手段打败。

网景被美国在线收购,成为了 Google 的老师,其 Chrome 超过了 IE 和 Firefox。

RealNetworks

在线媒体播放器

贝尔实验室的语音压缩算法和 MP3 数据格式超过了激光唱盘。

微软免费捆绑的 Media Player 打败了 RealPlayer,也控制了媒体文件的格式,兼容多种媒体文件的优势也荡然无存。


第15章 风险投资

对私有企业的投资:

  • 收购长期盈利看好但是暂时遇到困难的企业
  • 投资一个初创小公司,将它做上市

美国完善的社会保险制度和信用制度成为美国社会的基础。

风险投资和私募基金都是迄今为止收益最高的投资方式。

  • 私募基金收购拥有大量不动产和现金流的上市企业,下市包装后再次上市
  • 风投基金每次融资开始都要去特拉华等地注册一家新公司,有限合伙人分享投资回报,普通合伙人管理基金

风投公司会在被投资公司上市后卖掉股票或将股份分给每个合伙人。

风投不会投资几百万的小钱,这些初期公司的投资由天使投资人完成。【天使投资人不愿意当总经理,只肯当董事】

风险投资必须是渐进的,对创业者避免过早大量融资稀释股权,对投资者避免初期风险较大。

风投公司通常会从天使投资人手中买回股权,避免董事太多。

丰元资本不投资:

  • 投资周期长,生物制药
  • 美国旧工业:半导体
  • 靠政府补贴:新能源

风险投资的高风险需要高回报,回报率要在几百几千倍。

风险投资最重要的是对人的投资。风投公司还要作为顾问在商业上给予建议,还要有自己的管理人才用于派遣,还要有销售人才,【风投公司和创始人的基本利益是一致的】

风险投资对社会有很大的正面影响,而华尔街经常会起负面作用。


第16章 信息产业的规律性

70-20-10 定律

  • 个人电脑处理器:英特尔,AMD
  • 网络设备:华为,思科
  • 互联网:Google,Facebook
  • IT 服务:IBM,甲骨文,惠普
  • 国外电商:亚马逊,eBay
  • 国内电商:阿里巴巴,京东

行业第一的企业可以制定行业规则。

诺威格定律

科技公司几何倍数增长了几年之后,很快就达到了饱和状态。而华尔街依然期望公司继续增长。

一个在市场上占有主导地位的公司必须不断扩展,把现有的技术和商业优势发挥到相关市场上去。

基因决定定律

一家公司的基因是在市场竞争中进化出来并且适应该市场的企业文化,管理方法,产品市场定位,商业模式和营销方式等。


第17章 斯坦福大学

哈佛偏重文科,麻省理工偏重理工科,而斯坦斯文理兼修。

美国政府认为没有必要和工业界做重复的事,因此只投资短期没有商业价值的项目。

斯坦福大学的风险投资论坛,斯坦斯企业家之角,使得师生有机会接触投资渠道。

斯坦福大学可以延长毕业时间,解决创业学生的签证问题。


读书笔记:《浪潮之巅:上》相关推荐

  1. 读书笔记 | 墨菲定律

    1. 有些事,你现在不做,永远也不会去做. 2. 能轻易实现的梦想都不叫梦想. 3.所有的事都会比你预计的时间长.(做事要有耐心,要经得起前期的枯燥.) 4. 当我们的才华还撑不起梦想时,更要耐下心来 ...

  2. 读书笔记 | 墨菲定律(一)

    1. 有些事,你现在不做,永远也不会去做. 2. 能轻易实现的梦想都不叫梦想. 3.所有的事都会比你预计的时间长.(做事要有耐心,要经得起前期的枯燥.) 4. 当我们的才华还撑不起梦想时,更要耐下心来 ...

  3. 洛克菲勒的38封信pdf下载_《洛克菲勒写给孩子的38封信》读书笔记

    <洛克菲勒写给孩子的38封信>读书笔记 洛克菲勒写给孩子的38封信 第1封信:起点不决定终点 人人生而平等,但这种平等是权利与法律意义上的平等,与经济和文化优势无关 第2封信:运气靠策划 ...

  4. 股神大家了解多少?深度剖析股神巴菲特

    股神巴菲特是金融界里的传奇,大家是否都对股神巴菲特感兴趣呢?大家对股神了解多少?小编最近在QR社区发现了<阿尔法狗与巴菲特>,里面记载了许多股神巴菲特的人生经历,今天小编简单说一说关于股神 ...

  5. 2014巴菲特股东大会及巴菲特创业分享

     沃伦·巴菲特,这位传奇人物.在美国,巴菲特被称为"先知".在中国,他更多的被喻为"股神",巴菲特在11岁时第一次购买股票以来,白手起家缔造了一个千亿规模的 ...

  6. 《成为沃伦·巴菲特》笔记与感想

    本文首发于微信公众帐号: 一界码农(The_hard_the_luckier) 无需授权即可转载: 甚至无需保留以上版权声明-- 沃伦·巴菲特传记的纪录片 http://www.bilibili.co ...

  7. 读书笔记002:托尼.巴赞之快速阅读

    读书笔记002:托尼.巴赞之快速阅读 托尼.巴赞是放射性思维与思维导图的提倡者.读完他的<快速阅读>之后,我们就可以可以快速提高阅读速度,保持并改善理解嗯嗯管理,通过增进了解眼睛和大脑功能 ...

  8. 读书笔记001:托尼.巴赞之开动大脑

    读书笔记001:托尼.巴赞之开动大脑 托尼.巴赞是放射性思维与思维导图的提倡者.读完他的<开动大脑>之后,我们就可以对我们的大脑有更多的了解:大脑可以进行比我们预期多得多的工作:我们可以最 ...

  9. 读书笔记003:托尼.巴赞之思维导图

    读书笔记003:托尼.巴赞之思维导图 托尼.巴赞的<思维导图>一书,详细的介绍了思维发展的新概念--放射性思维:如何利用思维导图实施你的放射性思维,实现你的创造性思维,从而给出一种深刻的智 ...

  10. 产品读书《滚雪球:巴菲特和他的财富人生》

    作者简介 艾丽斯.施罗德,曾经担任世界知名投行摩根士丹利的董事总经理,因为撰写研究报告与巴菲特相识.业务上的往来使得施罗德有更多的机会与巴菲特亲密接触,她不仅是巴菲特别的忘年交,她也是第一个向巴菲特建 ...

最新文章

  1. SpringBoot2.0.3之quartz集成,不是你想的那样哦!
  2. 免费送书啦!《3D计算机视觉:原理、算法及应用》一本全搞定
  3. golang中的strings.ContainsRune
  4. msc货物跟踪查询_运联研究 | 货物全程可视,能否真正消除物流信息盲点?
  5. 《剑指offer》孩子们的游戏---约瑟夫问题
  6. arrylist和linked list区别
  7. 05.html学习-表单
  8. ffmepg 命令提取音视频数据
  9. 好用的营销系统都是这个架构
  10. bzoj5406: Gift
  11. Windows 7程序开发系列之一(任务栏篇)
  12. 冒死揭开饭圈遮羞布,明星僵尸粉盘点
  13. 综合布线干线子系统设计原则
  14. Ext4文件系统架构分析
  15. 2022 DSCTF首届数字空间安全攻防大赛 部分题解
  16. 第四章 选择结构程序设计习题总结
  17. Mybatis之choose(where,otherwise)标签
  18. 牛客-kotori和糖果(哈斯图吗?)
  19. 技术经理成长复盘-激励
  20. 租房注意事项(一):租房术语

热门文章

  1. U34202 JerryC Loves Driving 洛谷
  2. 直播电商源码使用缓存,将面临什么问题
  3. java毕业设计高校毕业生就业管理系统mybatis+源码+调试部署+系统+数据库+lw
  4. 计算机ppt听课记录,《打造PPT三大风格》听课笔记(十八)
  5. Autoleaders控制组——51单片机学习笔记
  6. b级计算机机房标准,B级电子信息系统机房技术要求(国标GB50174–2008)
  7. 解决局域网流量异常的问题
  8. 磁盘阵列服务器Intel C610系列,IBM全系列产品资料手册(服务器和磁盘阵列).doc
  9. 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一级书,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一本通:一级MS OFFICE
  10. STM32 FOC BLDC 无刷电机 控制开发板资料 视频教程 例程 FOC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