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 什么是Wi-Fi?

    Wi-Fi(Wireless Fidelity),在中文里又称作“行动热点”, 是Wi-Fi联盟(Wi-Fi Alliance,缩写为WFA)的商标,Wi-Fi联盟限制使用Wi-Fi认证这一术语来成功完成互操作性认证测试。严格得说,Wi-Fi是一个认证的名称,该认证用于测试无线网络设备是否符合IEEE 802.11系列协议的规范。也常有人把Wi-Fi当做IEEE 802.11标准的同义术语。“Wi-Fi”常被写成“WiFi”或“Wifi”,但是它们并没有被Wi-Fi联盟认可。

二 . 802.11协议介绍

IEEE 802.11是现今无线局域网通用的标准,它是由国际电机电子工程学会(IEEE)所定义的无线网络通信的标准。

IEEE(Institute of Electrical and Electronics Engineers)是美国电气和电子工程师协会的简称。802是该组织中一个专门负责制定局域网标准的委员会,也称为LMSC(LAN/MAN Standards Committee,局域网/城域网标准委员会)。该委员会成立于1980年2月,其任务就是制定局域网和城域网标准。

由于工作量较大,该委员会被细分成多个工作组(Working Group),每个工作组负责解决某个特定方面问题的标准。工作组也会被赋予一个编号(位于802编号的后面,中间用点号隔开),故802.11代表802项目的第11个工作组[3]。它专门负责制订无线局域网(Wireless LAN)的介质访问控制协议(MAC:Medium Access Control)及物理层(PHY:Physical Layer)技术规范。

IEEE 802.11标准列表

  • IEEE 802.11,1997年,原始标准(2Mbit/s,播在2.4GHz)。
  • IEEE 802.11a,1999年,物理层补充(54Mbit/s,播在5GHz)。
  • IEEE 802.11b,1999年,物理层补充(11Mbit/s,播在2.4GHz)。
  • IEEE 802.11c,匹配802.1D的媒体接入控制层桥接(MAC Layer Bridging)。
  • IEEE 802.11d,根据各国无线电规定做的调整。
  • IEEE 802.11e,对服务等级(Quality of Service, QoS)的支持。
  • IEEE 802.11f,基站的互连性(IAPP,Inter-Access Point Protocol),2006年2月被IEEE批准撤销。
  • IEEE 802.11g,2003年,物理层补充(54Mbit/s,播在2.4GHz)。
  • IEEE 802.11h,2004年,无线覆盖半径的调整,室内(indoor)和室外(outdoor)信道(5GHz频段)。
  • IEEE 802.11i,2004年,无线网络的安全方面的补充。
  • IEEE 802.11j,2004年,根据日本规定做的升级。
  • IEEE 802.11k,该协议规范规定了无线局域网络频谱测量规范。该规范的制订体现了无线局域网络对频谱资源智能化使用的需求。
  • IEEE 802.11l,预留及准备不使用。
  • IEEE 802.11m,维护标准;互斥及极限。
  • IEEE 802.11n,更高传输速率的改善,基础速率提升到72.2Mbit/s,可以使用双倍带宽40MHz,此时速率提升到150Mbit/s。支持多输入多输出技术(Multi-Input Multi-Output,MIMO)。
  • IEEE 802.11o,针对VOWLAN(Voice over WLAN)而制订,更快速的无限跨区切换,以及读取语音(voice)比数据(Data)有更高的传输优先权。
  • IEEE 802.11p,这个通信协议主要用在车用电子的无线通信上。它设置上是从IEEE 802.11来扩展延伸,来匹配智能运输系统(Intelligent Transportation Systems,ITS)的相关应用。
  • IEEE 802.11q
  • IEEE 802.11r:快速BSS切换(FT)(2008)
  • IEEE 802.11s:Mesh Networking, Extended Service Set(ESS)(July 2011)
  • IEEE 802.11t:Wireless Performance Prediction (WPP)—test methods and metrics Recommendation cancelled
  • IEEE 802.11u:Improvements related to HotSpots and 3rd party authorization of clients, e.g. cellular network offload (February 2011)
  • IEEE 802.11v:Wireless network management(February 2011)
  • IEEE 802.11w:Protected Management Frames (September 2009)
  • IEEE 802.11x
  • IEEE 802.11y:3650–3700 MHz Operation in the U.S.(2008)
  • IEEE 802.11z:Extensions to Direct Link Setup (DLS)(September 2010)
  • IEEE 802.11-2012:A new release of the standard that includes amendments k, n, p, r, s, u, v, w, y and z (March 2012)
  • IEEE 802.11aa:Robust streaming of Audio Video Transport Streams (June 2012)
  • IEEE 802.11ab
  • IEEE 802.11ac,802.11n的潜在继承者,更高传输速率的改善,当使用多基站时将无线速率提高到至少1Gbps,将单信道速率提高到至少500Mbps。使用更高的无线带宽(80MHz-160MHz,802.11n只有40MHz),更多的MIMO流(最多8条流),更好的调制方式(QAM256)。目前是草案标准(draft),预计正式标准于2012年晚些时间推出。Quantenna公司在2011年11月15日推出了世界上第一只采用802.11ac的无线路由器。Broadcom公司于2012年1月5日也发布了它的第一支支持802.11ac的芯片。
  • IEEE 802.11ad:Very High Throughput 60 GHz (December 2012) - see WiGig
  • IEEE 802.11ae:Prioritization of Management Frames(2012年3月)
  • IEEE 802.11af:运用过往电视白区(TV White Space,TVWS)的频段所订立标准,由于使用白区频段(VHS的54MHz~216MHz及UHF的470MHz~698MHz),有时IEEE 802.11af也称为White-Fi(取Wi-Fi一词的派生变化)。
  • IEEE 802.11ah:用来支持无线感测器网络(Wireless Sensor Network,WSN),以及支持物联网(Internet of Thing,IoT)、智能电网(Smart Grid)的智能电表(Smart Meter)等应用。
  • IEEE 802.11ai:为IEEE 802.11的修正案,新增部分机制,以及加速创建网络连线的等待时间。
  • IEEE 802.11aj:为IEEE 802.11ad的增补标准,开放45GHz的未授权带宽带使世界上部分地区可以使用。
  • IEEE 802.11aq:为IEEE 802.11的修正案,增加网络探索的效率,以加快网络传输速度。
  • IEEE 802.11ax:以现行的IEEE 802.11ac做为基底的草案,以提供比现行的传输速率加快4倍为目标。

三 . 相关概念及名词解释

转自 https://blog.csdn.net/myarrow/article/details/7930131

1. IE802.11简介

标准号

IEEE 802.11b

IEEE 802.11a

IEEE 802.11g

IEEE 802.11n

标准发布时间

1999年9月

1999年9月

2003年6月

2009年9月

工作频率范围

2.4-2.4835GHz

5.150-5.350GHz

5.475-5.725GHz

5.725-5.850GHz

2.4-2.4835GHz

2.4-2.4835GHz

5.150-5.850GHz

非重叠信道数

3

24

3

15

物理速率(Mbps)

11

54

54

600

实际吞吐量(Mbps)

6

24

24

100以上

频宽

20MHz

20MHz

20MHz

20MHz/40MHz

调制方式

CCK/DSSS

OFDM

CCK/DSSS/OFDM

MIMO-OFDM/DSSS/CCK

兼容性

802.11b

802.11a

802.11b/g

802.11a/b/g/n

2. 频谱划分

WiFi总共有14个信道,如下图所示:

1)IEEE 802.11b/g标准工作在2.4G频段,频率范围为2.400—2.4835GHz,共83.5M带宽

2)划分为14个子信道

3)每个子信道宽度为22MHz
 4)相邻信道的中心频点间隔5MHz 
 5)相邻的多个信道存在频率重叠(如1信道与2、3、4、5信道有频率重叠)

6)整个频段内只有3个(1、6、11)互不干扰信道

3. 接收灵敏度

4. 2.4GHz中国信道划分

802.11b和802.11g的工作频段在2.4GHz(2.4GHz-2.4835GHz),其可用带宽为83.5MHz,中国划分为13个信道,每个信道带宽为22MHz

北美/FCC      2.412-2.461GHz(11信道)

欧洲/ETSI     2.412-2.472GHz(13信道)

日本/ARIB    2.412-2.484GHz(14信道)

2.4GHz频段WLAN信道配置表

信道

中心频率(MHz)

信道低端/高端频率

1

2412

2401/2423

2

2417

2406/2428

3

2422

2411/2433

4

2427

2416/2438

5

2432

2421/2443

6

2437

2426/2448

7

2442

2431/2453

8

2447

2426/2448

9

2452

2441/2463

10

2457

2446/2468

11

2462

2451/2473

12

2467

2456/2478

13

2472

2461/2483

 5. SSID和BSSID

     1)基本服务集(BSS)

基本服务集是802.11 LAN的基本组成模块。能互相进行无线通信的STA可以组成一个BSS(Basic Service Set) 。如果一个站移出BSS的覆盖范围,它将不能再与BSS的其它成员通信。

     2)扩展服务集(ESS)

多个BSS可以构成一个扩展网络,称为扩展服务集(ESS)网络,一个ESS网络内部的STA可以互相通信,是采用相同的SSID的多个BSS形成的更大规模的虚拟BSS。连接BSS的组件称为分布式系统(Distribution System,DS)。
     3)SSID

服务集的标识,在同一SS内的所有STA和AP必须具有相同的SSID,否则无法进行通信。

SSID是一个ESS的网络标识(如:TP_Link_1201),BSSID是一个BSS的标识,BSSID实际上就是AP的MAC地址,用来标识AP管理的BSS,在同一个AP内BSSID和SSID一一映射。在一个ESS内SSID是相同的,但对于ESS内的每个AP与之对应的BSSID是不相同的。如果一个AP可以同时支持多个SSID的话,则AP会分配不同的BSSID来对应这些SSID。

BSSID(MAC)<---->SSID

6. AP种类

FAT AP和FIT AP比较如下图所示:

7. 无线接入过程三个阶段
      STA(工作站)启动初始化、开始正式使用AP传送数据帧前,要经过三个阶段才能够接入(802.11MAC层负责客户端与AP之间的通讯,功能包括扫描、接入、认证、加密、漫游和同步等功能):
      1)扫描阶段(SCAN)
      2)认证阶段 (Authentication)
      3)关联(Association)

7.1 Scanning

802.11 MAC 使用Scanning来搜索AP,STA搜索并连接一个AP,当STA漫游时寻找连接一个新的AP,STA会在在每个可用的信道上进行搜索。
       1)Passive Scanning(特点:找到时间较长,但STA节电)
            通过侦听AP定期发送的Beacon帧来发现网络,该帧提供了AP及所在BSS相关信息:“我在这里”…
       2)Active Scanning  (特点:能迅速找到)

STA依次在13个信道发出Probe Request帧,寻找与STA所属有相同SSID的AP,若找不到相同SSID的AP,则一直扫描下去..

7.2 Authentication

当STA找到与其有相同SSID的AP,在SSID匹配的AP中,根据收到的AP信号强度,选择一个信号最强的AP,然后进入认证阶段。只有身份认证通过的站点才能进行无线接入访问。AP提供如下认证方法:
     1)开放系统身份认证(open-system authentication)
     2)共享密钥认证(shared-key authentication)
     3)WPA PSK认证( Pre-shared key)
     4)802.1X EAP认证

7.3 Association

当AP向STA返回认证响应信息,身份认证获得通过后,进入关联阶段。
    1) STA向AP发送关联请求
    2) AP 向STA返回关联响应
    至此,接入过程才完成,STA初始化完毕,可以开始向AP传送数据帧。

 7.4 认证和关联过程

7.5 漫游过程

四 . Wi-Fi的应用场景和解决方案,相对于其他无线通信的优劣势

    Wi-Fi技术可应用于物联网智能家居方面,在物联网中国内市场主要采用的是Wifi,zigbee这两种短距离无线通信技术。这两种通讯技术虽然都大量应用于物联网解决方案,但是这两种技术也各具特点。这里主要列举Wi-Fi技术在物联网通信中的优劣

Wifi的优势:

1. 设备价格相对低廉,普及面比较广,基本上每家都有路由器设备。

2.WIFI组网方便,连接就行,协议统一,使用TCP/IP协议。

3.传输速度比较高,能达到11Mbps。

4.网络带宽比较大,能达到11000KB/S。

5.能够无缝与手机进行通信。

6.能够直接接入互联网。

WIFI的劣势:

1.安全性比较低,比较容易被攻击破解。

2.最多只能连接几十台设备,后面可能满足不了只能家居发展壮大的需求。

3.传输距离比较短,范围在1-100m

4.无线稳定性比较差,房间大了,可能收不到无线网。

5.通信延迟比较大,反应时间比较长

6.功耗比较大,不适合用电池供电设备。

7.对硬件要求比较高,WIFI模组需要大量周边电路辅助工作,对硬件内存要求也比较大。

Wi-Fi理论基础概述相关推荐

  1. wifi频率和zigbee干扰_浅谈ZigBee和Wi—Fi的共存和干扰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浅谈 ZigBee 和 Wi - Fi 的共存和干扰 作者:姜伟 朱凯 刘童 来源:<科技视界> 2013 年第 16 期 [摘 ...

  2. 比较802.11ac(Wi‑Fi 5)和802.11ax(Wi‑Fi 6)

    MIMO 802.11ac仅在下行模式下,支持多用户MIMO. 802.11ax不仅下行链路:也在上行链路支持MIMO功能,因此多个用户可以同时上传视频. 调制方法 802.11ax具有更高的调制方案 ...

  3. android环境监测,基于Wi―Fi和Android家居环境监测与实现

    摘 要 为了人们生活环境健康安全,实现家居环境检测,利用现在手持智能设备,设计出一种基于Android的家居检测系统.本文采用了具有Android操作系统的智能手机或平板电脑作为家居设备终端,以STM ...

  4. CBE可表示计算机辅助教育,计算机辅助教育(CBE)的理论基础概述

    一:计算机辅助教育简介 计算机辅助教育简CBE (Computer Based Education)是计算机技术在教学领域中的应用.其目的是应用先进的计算机技术来改革教与学的过程,提高教学质量和效益, ...

  5. 条件随机场(CRF)相关理论知识

    文章目录 无向概率图模型 条件随机场 CRF 实例 线性链条件随机场的简化形式 线性链条件随机场的矩阵形式 linear-CRF的三个基本问题 1,概率计算问题 前向后向概率概述 前向后向概率计算 l ...

  6. android单片机wifi通信原理,基于单片机计算机之间无线通信实现.doc

    基于单片机计算机之间无线通信实现 课 程 设 计 报 告 学 院: 专业名称: 学生姓名: 指导教师: 时 间: TOC \o "1-3" \h \u 课程设计任务书 题目:基于单 ...

  7. Solr与MongoDB集成,实时增量索引[转]

    http://www.123905.com/ 一. 概述 大量的数据存储在MongoDB上,需要快速搜索出目标内容,于是搭建Solr服务. 另外一点,用Solr索引数据后,可以把数据用在不同的项目当中 ...

  8. 基于YOLOv7的室内场景智能识别系统(源码&教程)

    1.项目背景: 近年来,随着移动互联网与定位技术的发展,基于位置服务越来越多地出现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虽然智能手机都包含很多基于位置服务的应用,但是传统的基于位置服务常常将服务范围划分为室内与室外两种 ...

  9. 电磁炉全国产化电子元件推荐方案

    方案概述: 电磁炉是一种利用电磁感应原理将电能转换为热能的厨房电器 ,其利用交变电流通过线圈 IH Coi l 产生方向不断改变的交变磁场.而处于交变磁场中的导体内部就会产生涡旋电流 , 这个是涡旋电 ...

最新文章

  1. grep从文件末尾开始找_c++ 开始之旅
  2. 经典算法:牛顿迭代法求平方根
  3. C# MVC 项目下的路由配置-RouteConfig
  4. c语言支持默认参数吗,嵌入式C语言可以带“默认参数”的函数吗
  5. 如何在.NET应用程序中分析CPU使用率过高的问题
  6. Linux下改动Oracle数据库字符集命令
  7. react-router4 + webpack Code Splitting
  8. osgconv使用指南(转)
  9. PC机中各类存储器的逻辑连接情况
  10. swagger如何屏蔽某些接口,不对外公开--使用@ApiIgnore
  11. 无人机动力测试台的应用-测试高转速下的无人机螺旋桨结冰和脱落
  12. cmsis-dap ubuntu Error: unable to find CMSIS-DAP device
  13. wps里的超链接PDF打不开_PDF转Word都可以怎样操作?
  14. matlab 转移矩阵,matlab转移矩阵
  15. c语言对fpga编程,利用C语言对FPGA计算解决方案进行编程方法介绍
  16. 从子域名看百度,新浪,搜狐,QQ和网易
  17. Qt开发之路59---QPushButton的pressed,released,clicked,toggled响应的区别
  18. JAVA生成安卓签名证书
  19. 综合算法03—FrankWolfe_BPR配流算法
  20. 微信公众号获取AccessToken

热门文章

  1. Android下QQ空间查看大图特效
  2. 对话“1024程序员节”嘉宾 ——RT-Thread 创始人熊谱翔
  3. kettle 教程(四):自定义 Java 代码
  4. 为什么说Java中只有值传递
  5. 仙人掌之歌——上线运营(2)
  6. pycharm 字体颜色更改
  7. Odoo tree视图使用js添加按钮(以及跳转页面)
  8. 安卓角色扮演游戏源码_角色扮演类安卓手游排行榜 热门手游推荐
  9. 传统音乐制作与计算机音乐制作,电脑音乐制作与传统音乐制作的方式差异分析...
  10. xmm1是什么器件_电路基础9第九章.pp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