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述

为什么要将创新模式单做一个模块? 因为没有创新的产品,根本不应该去做。

我们为什么要做产品?为了帮别人、帮自己。

如果市场上已经有了同类产品,用户已经用得很好,如果你还做一样的产品,这不是为了用户,只是因为你不服或者心存侥幸。

用户为什么还需要你?这个产品真的能帮助你实现自己的人生目标吗?很难。

我很佩服的产品大神俞军有个用户价值的公式,我觉得这可以很好地回答这个问题。

这节课就谈谈俞军的用户价值理论,回答这个问题:为什么唯有创新一条路?

在增量市场里寻找机会

俞军对产品经理的定义是这样的:

产品经理是以创造用户价值为工具,打破旧的利益平衡,建立对己方有利的新利益链,建立新平衡的过程。

他没有说做产品,而说的是创造用户价值。

用户价值是一个工具,产品经理用这个工具打破旧的利益平衡,建立对己方有利的新利益链、新平衡。

所有的产品开发与使用都是一个利益链和利益平衡,就好像一条河的流动,是水追求平衡的结果。

你要开一条新河,把这条河的水引到自己的河里去,就需要打破这条河旧有的水位系统。

我曾写过一篇介绍腾讯怎么运营流量的文章,叫《改变大河的流向》。

互联网创业就是挖条自己的沟,抢夺别人江河里的流量,形成自己的河流与生态。

你的水源从哪里来?

按照存量竞争的逻辑,强者为王、厚黑学、找靠山、向权力寻租、崇拜资源,这些成为了我们的成功学。

家里没什么背景,人不够狠,心也不黑,不懂办公室政治,不会抱大腿的人,

在旧有的竞争模型里是没有成功的机会的。还好我们赶上了互联网代表的新经济。

我有个朋友刘韧曾经说过一句话:“我们信仰互联网。”

互联网不是存量竞争,而是增量竞争。

曾经存量里的超级大佬,在新的增量市场里可能毫无威胁。

比如联想曾经风光无两,直到今天在PC制造业的存量体系里依然非常优秀,

但在网络经济里完全没有竞争力,甚至不能威胁一个小创业者。

服务好你的用户,不用怕那些大佬。这就是我热爱互联网的原因。

用户价值公式

俞军的用户价值公式:用户价值 = (新体验 - 旧体验) - 替换成本。

我觉得这个公式很好地解释了两个问题:

1、为什么在存量市场中竞争先发优势那么重要?

2、为什么BAT打创业者非常容易?

按照俞军的用户价值公式,你要撬动一个用户,依靠的工具是用户价值。

那用户能得到的用户价值是什么呢?

用户价值 = ( 新体验 - 旧体验 ) - 替换成本

用这个公式可以解释一下为什么雷军英雄盖世,但当年他带领金山的WPS打微软那么艰难。

如果微软Office软件用户使用体验是90分,价格体验50分,两项相乘,微软Office软件带给用户的旧体验算45分。

金山WPS软件用户使用体验70分,价格体验90分,两项相乘,金山WPS软件带给用户的新体验算63分。

用户的替换成本包括什么?

品牌认知、获取成本、学习成本、使用成本,包括使用过程中遇到问题得到及时帮助的便利程度等。

比尔·盖茨曾经是世界首富,微软公司的品牌、渠道、产品成熟度、客服服务系统都很成熟。

网上还有随处可见的用户分享、使用小技巧。

所以用户体验非常成熟,用户替换成本很高,我们算用户的替换成本是20分。

用户价值=WPS新体验63分-Office旧体验45分-用户替换成本20分=-2分。

雷军带领他的英雄团队做了一个综合体验很好的产品,但是用户几乎没有得到价值。

你认为别人为用户提供了45分的东西,而你为用户提供了63分的东西,你比对手提升了40%的用户价值。

可是,你别忘了用户替换是有成本的。

真实情况是你付出63分,而用户得到的是-2分。

你认为你做得更好,但用户视你为鸡肋。

小企业唯一的活路

这是我们的血泪教训,同维度竞争,先发优势是很高的门槛。

很多朋友,包括雷军和我自己都曾经非常自负,觉得某个产品做得一般,自己可以做得比对方好,于是就杀进去。

小企业对大企业就得仰攻,那么用户替换成本极高。

小企业提供的局部优化,加上用户替换成本可以忽略不计。

如果没有奇招,用同样的产品,小企业仰攻大企业基本上没有赢的机会。

那为什么BAT打创业企业极其容易呢?

同维度竞争,体量大占优,即使它后发。

从替换成本开始说,用户替换为BAT的成本几乎为零。

替换成本包括哪些?用户体验、品牌认知、渠道方便、学习成本。

  • BAT的产品用户体验都不错;
  • 品牌认知成本为零;
  • 渠道畅通,用户获得成本几乎为零;
  • 你已经把用户教育好了,用户切换成BAT产品的学习成本为零。

市面上有很多音乐软件都做得不错,腾讯出个QQ音乐,功能的使用体验完全一样。

腾讯渠道强大,大家很容易知道和安装QQ音乐。

腾讯使用资金资源能力,垄断版权,热门音乐“搜得到,能下载”就是核心体验。

于是,音乐App就QQ音乐一家独大了。

这就是BAT的典型打法,因为用户迁移成本极低,用大公司的体量优势,一点一点地优化用户体验,一点一点地挤压你、蚕食你。

一个产品,你明明可以做得更好,别人先做了,你可以比原来的产品优化20%~40%的体验,怎么办?

看体量,如果对方体量远大于你,就放弃。

我们得出的血泪教训——同维度竞争,体量第一。就像是两个人拼拳脚,大个子打小个子。

如果几个竞争者体量差不多呢?

那就是红海战争,会有一场漫长的拉锯战。

只有两种方式能终结这种同维度乱战:要么有能降维攻击的企业出现,要么是资本意志强行合并。

曾经的杀毒市场,千团大战、打车大战、外卖大战,莫不如此。

小企业、创业者还有什么机会呢?

小企业唯一的活路就是创新。

小企业想改变宿命,飞跃龙门,唯一的路就是离开存量市场,寻找增量市场。

在以前没有人踏足的地方,踏上自己的足迹。

在以前用户体验为零的地方,你的60分就是干干净净的60分,对于用户就是及格的。

傅盛的故事

我为什么喜欢傅盛的故事?

因为他本来有机会在存量市场抱大腿,走上一条传统的成功之路。

但是他铤而走险,放弃已知而且确认的存量市场,去完全陌生的增量市场摸索,并找到了自己的空间。

2012年,有人问我能不能投资傅盛,我说当然可以。

原因很简单,互联网战争就是流量战争,流量资源最丰富的腾讯、百度以及新崛起的小米,

三家一起扶植一个小兄弟傅盛,给的单一任务是让他替大家挡住周鸿祎。

我说:“三个最牛的大哥挺一个小弟,而且傅盛本人也很厉害,当然可以投。”

傅盛为什么要这么做,又为什么成功了?

傅盛自己都说和360打得非常痛苦,虽然360软件最初是他自己从零做起来的,

但即便是他自己,要按照自己曾经成功的路再成功一次,已经是不可能了。

360打了3Q大战,把用户数扩展到了3亿,体量已经比猎豹大太多。

傅盛说:“对比360,我体量太小,正面仰攻真是不好打。”

他拼命做了一堆微创新,比360提前1到2周上线。

一两周之后,同样的功能360就会跟上,而用户反而会觉得是猎豹在抄360。

这就是用户价值公式说的,当你正面仰攻时,微小的产品优化完全没有价值。

总结:

存量市场,小企业正面仰攻,新体验做到80分,用户体验为零分。

增量市场,在用户体验为零的地方,你只要做60分,用户就结结实实地觉得可以用了。

俞军说:“当你找到蓝海,找到一块用户体验为零的领域,你需要做的是什么?你需要把用户体验做到100分再发布,还是做到60分就快速铺开市场?当然是产品做到60分就赶紧上。”

速度第一,快速感染用户铺开市场,让最多的用户体验到你。

这就是给后来者的壁垒,这就是蓝海的意义。

就好像当年在欧洲大陆混不下去的西班牙人,到了南美所向无敌一样。

那些在欧洲的宫廷里混得很好的人,当然不会冒着风险穿越大海。

现有存量市场的既得利益者,也犯不着考虑创新。

创新,找蓝海,找到没有大佬、用户体验为零的增量市场,是新公司唯一的改变命运的机会。

这是我在最后一个模块,用一个模块讲创新的原因。

你问我去向何方,我指着大海的方向。

梁宁《产品思维》之23衡量创新相关推荐

  1. “用户画像”是高能的概括----梁宁产品思维30讲读书笔记201807

    看过<枪王>.<枪王之王>的老人家们,肯定被各种帅到.里面的方中信,有一种神奇的力量:能代入犯人思维,尝试"画"出疑犯的"个人特征.性格.习惯&q ...

  2. 《梁宁·产品思维》笔记

    1 同理心 1.1 用户体验 角色扮演,很难深层交往 透过表象抓本质 扩充能力圈,满足存在感 男人有钱了就不奋斗了 女人结婚了就不化妆了 以上因为存在感得到满足了 1.2 理解愉悦与不爽 满足-> ...

  3. 梁宁-产品思维-笔记

    1,愉悦之外就是恐惧(爽点之外就痛点就是边界) 2,满足用户的愉悦感,解决用户的恐惧感 .解决恐惧的东西比愉悦的东西更有前景 3,梁宁的课里面有一句非常重要的话:互联网时代的产品经理,他们的方法不是打 ...

  4. 梁宁产品思维30讲:模块一同理心

    听后感悟与记录. 如有侵权请告知. 共分五个模块来记录:同理心.机会判断.系统能力.用户体验.创新模式 引言 01讲--产品是每个人的底层能力 产品能力是人生的一个底层能力,拥有产品能力,能让你有一种 ...

  5. 梁宁产品思维学习-2机会判断(1点线面体的战略选择)

    一.点线面体思考结构 穷人和富人的区别 一个人再怎么努力仍然只是一个点 普通人勤勤恳恳.斤斤计较.他在意的是当下的一个点.而任何一个点都不会产生过多的收益. 如果你想成为一个中产,至少需要经历一次线性 ...

  6. 分析拼多多的崛起【产品思维】

    最近朋友圈讨论拼多多上市的新闻大火,各有各的看法,很有意思,突然想起前段时间得到上的<梁宁-产品思维30讲>,所以想从数据和产品角度分析分析拼多多的崛起. 一:拼多多的迅速崛起 我们先看看 ...

  7. 从国际站 - M 站建设谈开发者产品思维

    前言 作为一个开发者我们在持续不断地交付我们负责的需求,可我们很少从产品的角度来看待我们交付的需求,比方说一直被强调的需求类型.需求价值.需求目标.作为产品需要具备的能力:看到用户.倾听用户.判断用户 ...

  8. 产品思维——苏杰、梁宁课程学习个人笔记——持续更新

    目录 产品创新模型 1.1产品的四大属性 1.2采集需求的五个要点 1.3 5MVVP模型 Paperwork(案头研究) Prototype(原型设计) Product(产品设计) Promotio ...

  9. 梁宁《产品思维》之1发刊词

    前言 从同事那里获取到了得到APP中的梁宁<产品思维30讲>,在此做下笔记,记录其内容及个人感触! 注:笔记中对语音中的措辞有所整合,非音频的一对一校译. 01_发刊词: 什么是产品能力? ...

最新文章

  1. 集合list set Map问题
  2. C#设计技巧总结 网上转贴
  3. 参与组织社区活动总结
  4. 【万能小说分析】【python】【词频分析】【词频统计】【jieba】【matplotlib】【wordcloud】【绘图】
  5. Locality Sensitive Hashing
  6. Windows消息循环理解及窗体创建步骤
  7. mysql的where字句调优_mysql中select和where子句优化的总结
  8. php cors和jsonp,jsonp和CORS跨域实现
  9. vue2.0中vue-router使用总结
  10. GF6 WFV卫星视角影响、与Sentinel2协同及精度分析
  11. markdown2 awesomium 无法预览
  12. 不要太在意别人的看法
  13. 计算机视觉 - python实现求解homography矩阵
  14. 《从工业化到城市化》
  15. VOL vs. VLK by Plod
  16. Ubuntu下web开发,php编辑器推荐
  17. 虚拟机VMWare Workstation最新官方原版 有效VMware7.1.4序列号 密钥 VMware7.1.4破解版破解方法 VMware7.1
  18. 怎么将整个英文的pdf文档翻译成中文
  19. ACM信息学竞赛算法总结
  20. Linux-基本指令02

热门文章

  1. (私人收藏)蓝色夜空背景的通用商务PPT模板
  2. MyBatis中的collection使用方法
  3. python自动修图_3 行 Python 代码 5 秒抠图的 AI 神器,根本无需 PS
  4. 如何利用二极管把电路中的电压升上去?
  5. 推荐一款高颜值的服务器探针——WGCLOUD
  6. 深入浅出滴聊聊NFC充值
  7. 计算机体系结构顶级会议ISCA,2017图灵奖得主展望黄金时代
  8. 洛谷题解——P1024:一元三次方程求解
  9. 嵌入式 Linux 应用软件知识体系框架
  10. 基于 MaxCompute 的大数据安全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