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 物理层要解决什么问题?物理层的主要特点是什么?

 (1)物理层要解决的主要问题:

①物理层要尽可能屏蔽掉物理设备、传输媒体和通信手段的不同,使上面的数据链路层感觉不到这些差异的存在,而专注于完成本曾的协议与服务。

②给其服务用户(数据链路层)在一条物理的传输媒体上传送和接收比特流(一般为串行按顺序传输的比特流)的能力。为此,物理层应解决物理连接的建立、维持和释放问题。

③在两个相邻系统之间唯一地标识数据电路。

(2)物理层的主要特点:

①由于在OSI之前,许多物理规程或协议已经制定出来了,而且在数据通信领域中,这些物理规程已被许多商品化的设备锁采用。加之,物理层协议涉及的范围广泛,所以至今没有按OSI的抽象模型制定一套心的物理层协议,而是沿用已存在的物理规程,将物理层确定为描述与传输媒体接口的机械、电气、功能和规程特性。

②由于物理连接的方式很多,传输媒体的种类也很多,因此,具体的物理协议相当复杂。

2-2 规程与协议有什么区别?

在数据通信的早期,对通信所使用的各种规则都称为“规程”(procedure),后来具有体系结构的计算机网络开始使用“协议”(protocol)这一名词,以前的“规程”其实就是“协议”,但由于习惯,对以前制定好的规程有时仍常用旧的名称“规程”。

2-3 物理层的接口有哪几个特性?各包含什么内容?

(1)机械特性:指明接口所用的接线器的形状和尺寸、引线数目和排列、固定和锁定装置等等。

(2)电气特性:指明在接口电缆的各条线上出现的电压的范围。

(3)功能特性:指明某条线上出现的某一电平的电压表示何意。

(4)规程特性:说明对于不同功能的各种可能事件的出现顺序。

2-4 试给出数据通信系统的模型并说明其主要组成构件的作用。

一个数据通信系统可划分为三大部分:源系统(或发送端)、传输系统(或传输网络)、和目的系统(或接收端)。

源点(源系统):源点设备产生要传输的数据。例如正文输入到PC机,产生输出的数字比特流。

发送器(传输系统):通常源点生成的数据要通过发送器编码后才能在传输系统中进行传输。例如,调制解调器将PC机输出的数字比特流转换成能够在用户的电话线上传输的模拟信号。

接收器(传输系统):接收传输系统传送过来的信号,并将其转换为能够被目的设备处理的信息。例如,调制解调器接收来自传输线路上的模拟信号,并将其转换成数字比特流。

终点(目的系统):终点设备从接收器获取传送过来的信息。

2-5 请画出数据流10100011的不归零编码、曼彻斯特编码、差分曼彻斯特编码的波形。

        在这里主要使用语言描述的方式(马上要考试时间也有限)

不归零编码:1是高电平,0是低电平;或者反之。无跳变

归零编码(补充):1是高(正)电平,0是低(负)电平,周期内开始和结束都会回到一个中值;跳变

曼彻斯特编码:1下跳,0上跳;跳变

差分曼彻斯特编码:1开始不跳变中间跳变,0开始就跳变。

2-6 “比特/秒”和“码元/秒”有何区别?

“比特/秒”是指信息传输速率,每秒钟传送的信息量;“码元/秒”是码元传输速率,每秒钟传送的码元个数。两者在二进制时相等。在多进制时,信息传输速率要乘以log以2为底的进制数等于码元传输速率

一个以m波特传送信号的线路,其传送二进制数据的速率不一定是m比特/秒,因为每个符号需要通过几个比特来表示,所以运送一个符号等于运送了几个比特。例如,若使用0、1、2、3、4、5、6、7共8个电平级,则需要  ,即3个比特来表示一个信号值,因而这种条件下比特率是波特率的3倍。

2-]7 假定某信道受奈氏准则限制的最高码元速率为20000码元/秒。如果采用振幅调制,把码元的振幅划分为16个不同等级来传送,那么可以获得多高的数据率(b/s)?

由以上的对波特率和比特率的理解,可以得到=4,也就是说在这种条件下比特率是波特率的4杯,而此时,波特率为20000码元每秒,因此比特率为20000*4=80000bit/s

2-8 假定要用3kHz带宽的电话信道传送64kb/s的数据(无差错传输),试问这个信道应该具有多高的信噪比(分别用比值和分贝来表示),这个结果说明什么问题?

香农公式:W=码元传输速率

3k*=64kb/s          1+S/N=2^(64/3)   用信噪比为10

2-9 试解释以下名词:数据、信号、模拟数据、模拟信号、基带信号、带通信号、数字数据、数字信号、码元、单工通信、半双工通信、全双工通信、串行传输、并行传输。

数据:是运送信息的实体。

信号:则是数据的电气的或电磁的表现。

模拟数据:运送信息的模拟信号。

模拟信号:连续变化的信号。

基带信号:来自信源的信号。

带通信号:经过载波调制后的信号。

数字信号:取值为有限的几个离散值的信号。

数字数据:取值为不连续数值的数据。

码元:在使用时间域的波形表示数字信号时,代表不同离散数值的基本波形

单工通信:即只有一个方向的通信而没有反方向的交互。

半双工通信:即通信和双方都可以发送信息,但不能双方同时发送(当然也不能同时接收)。这种通信方式是一方发送另一方接收,过一段时间再反过来。

全双工通信:即通信的双方可以同时发送和接收信息。

基带信号(即基本频带信号)——来自信源的信号。像计算机输出的代表各种文字或图像文件的数据信号都属于基带信号。

带通信号——把基带信号经过载波调制后,把信号的频率范围搬移到较高的频段以便在信道中传输(即仅在一段频率范围内能够通过信道)。

2-10 常用的传输媒体有哪几种?各有何特点?

常见的传输媒体有以下几种

1.双绞线

双绞线分屏蔽双绞线和无屏蔽双绞线。由两根相互绝缘的导线组成。可以传输模拟信号,也可以传输数字信号,有效带宽达250kHz,通常距离一般为几道十几公里。导线越粗其通信距离越远。在数字传输时,若传输速率为每秒几兆比特,则传输距离可达几公里。一般用作电话线传输声音信号。虽然双绞线容易受到外部高频电磁波的干扰,误码率高,但因为其价格便宜,且安装方便,既适于点到点连接,又可用于多点连接,故仍被广泛应用。

2.同轴电缆

同轴电缆分基带同轴电缆和宽带同轴电缆,其结构是在一个包有绝缘的实心导线外,再套上一层外面也有一层绝缘的空心圆形导线。由于其高带宽(高达300~400Hz)、低误码率、性能价格比高,所以用作LAN中。同轴电缆的最大传输距离随电缆型号和传输信号的不同而不同,由于易受低频干扰,在使用时多将信号调制在高频载波上。

3.光导纤维

光导纤维以光纤维载体,利用光的全反向原理传播光信号。其优点是直径小、质量轻:传播频带款、通信容量大:抗雷电和电磁干扰性能好,五串音干扰、保密性好、误码率低。但光电接口的价格较昂贵。光纤被广泛用于电信系统铺设主干线。

4.无线电微波通信

无线电微波通信分为地面微波接力通信和卫星通信。其主要优点是频率高、频带范围宽、通信信道的容量大;信号所受工业干扰较小、传播质量高、通信比较稳定;不受地理环境的影响,建设投资少、见效快。缺点是地面微波接力通信在空间是直线传播,传输距离受到限制,一般只有50km,隐蔽性和保密性较差;卫星通信虽然通信距离远且通信费用与通信距离无关,但传播时延较大,技术较复杂,价格较贵。

2-11为什么要使用信道复用技术?常用的信道复用技术有哪些?

信道复用的目的是让不同的计算机连接到相同的信道上,以共享信道资源。在一条传输介质上传输多个信号,提高线路的利用率,降低网络的成本。这种共享技术就是多路复用技术。

频分复用(FDM,Frequency DivisionMultiplexing)就是将用于传输信道的总带宽划分成若干个子频带(或称子信道),每一个子信道传输1路信号。频分复用要求总频率宽度大于各个子信道频率之和,同时为了保证各子信道中所传输的信号互不干扰,应在各子信道之间设立隔离带,这样就保证了各路信号互不干扰(条件之一)。频分复用技术的特点是所有子信道传输的信号以并行的方式工作,每一路信号传输时可不考虑传输时延,因而频分复用技术取得了非常广泛的应用。

时分复用(TDM,Time Division Multiplexing)就是将提供给整个信道传输信息的时间划分成若干时间片(简称时隙),并将这些时隙分配给每一个信号源使用,每一路信号在自己的时隙内独占信道进行数据传输。时分复用技术的特点是时隙事先规划分配好且固定不变,所以有时也叫同步时分复用。其优点是时隙分配固定,便于调节控制,适于数字信息的传输;缺点是当某信号源没有数据传输时,它所对应的信道会出现空闲,而其他繁忙的信道无法占用这个空闲的信道,因此会降低线路的利用率。时分复用技术与频分复用技术一样,有着非常广泛的应用,电话就是其中最经典的例子,此外时分复用技术在广电也同样取得了广泛地应用,如SDH,ATM,IP和HFC网络中CM与CMTS的通信都是利用了时分复用的技术。

2-13 试写出下列英文缩写的全文,并进行简单的解释:FDM,TDM,STDM,WDM,DWDM,CDMA,SONET,SDH,

STM-1,OC-48

FDM(frequencydivision multiplexing)频分复用,同一时间同时发送多路信号。所有的用户可以在同样的时间占用不同的带宽资源。

TDM(Time DivisionMultiplexing)时分复用,将一条物理信道按时间分成若干时间片轮流地给多个用户使用,每一个时间片由复用的一个用户占用,所有用户在不同时间占用同样的频率宽度。

STDM(Statistic TimeDivision Multiplexing)统计时分复用,一种改进的时分复用。不像时分复用那样采取固定方式分配时隙,而是按需动态地分配时时隙。

WDM(Wave DivisionMultiplexing)波分复用,在光信道上采用的一种频分多路敷衍的变种,即光的频分复用。不同光纤上的光波信号(常常是两种光波信号)复用到一根长距离传输的光纤上的复用方式。

DWDM(Dense WaveDivision Multiplexing)密集波分复用,使用可见光频谱的宽带特征在单个光纤上同时传输多种光波信号的技术。DWDM可以利用一根光纤同时传输多个波长,多路高速信号可以在光纤介质中同时传输,每路信号占用不同波长。

CDMA(Code Wave DivisionMultiplexing)码分多址,是采用扩频的码分多址技术。用户可以在同一时间、同一频段上根据不同的编码获得业务信道。

SONET(SynchronousOptical Network)同步光纤网,是以分级速率从155Mb/s到2.5Gb/s的光纤数字化传输的美国标准,它支持多媒体多路复用,允许声音、视频和数据格式与不同的传输协议一起在一条光纤线路上传输。

SDH(SynchronousDigital Hierarchy)同步数字系列指国际标准同步数字系列。SDH简化了复用和分用技术,需要时可直接接入到低速支路,而不经过高速到低速的逐级分用,上下电路方便。

STM-1(SynchronousTransfer Module)第1级同步传递模块,SDH的基本速率,相当于SONET体系中的OC-3速率。

OC-48(OpticalCarrier)第48级光载波,是SONET体系中的速率表示,对应于SDH的STM-16速率,常用近似值2.5Gb/s.

2-13 码分多址(CDMA)复用方法有何优缺点?

因为用户在使用CDMA通信时,各用户使用经过特殊挑选的不同码型传送信息时,用一个带宽远大于信号带宽的高速伪随机码进行调制,使原数据信号的带宽被扩展,再经载波调制并发送出去。接收端由使用完全相同的伪随机码,与接收的带宽信号作相关处理,把带宽信号换成原信息书籍的窄带信号即解扩、以实现信息通信。各用户之间不会造成干扰。

这种复用方法的优点 :频谱利用率高,容量大;覆盖范围大;有很强的抗干扰能力,其频谱类似于白噪声,传送的信号不易被敌人发现;采用CDMA可提高通信的话音质量和数据传输的可靠性,减少对通信的影响;网络成本低;降低手机的平均发射功率等等。

缺点是:需要为各站分配不同互相正交的码片序列;地域受线路影响,不是每个地方都能用,安装时间长等。

2-14 共有4个站进行码分多址CDMA通信。4个站的码片序列为:

A:(-1 –1 –1 +1 +1 –1 +1 +1)    B:(-1 –1 +1 -1 +1 +1 +1 -1)

C:(-1 +1 –1 +1 +1 +1 -1 -1)     D:(-1 +1 –1 –1 -1 –1+1 -1)

现收到这样的码片序列:(-1 +1 –3 +1 -1 –3 +1 +1)。问哪个站发送数据了?发送数据的站发送的1还是0?
      分析:第一步,判断A,B两个站点,AB内积为0(逐位相乘);第二步,上了公共信道,AB两个向量线性相加;拆分则用AB向量乘线性相加

A:A·S/8=8/8=1   发送了1

B:B·S/8=-8/8=-1   发送了0

C:C·S/8=0     没有发送

D:D·S/8=8/8=1   发送了1

2-15 试比较xDSL,HFC以及FTTx接入技术的优缺点。

xDSL 技术就是用数字技术对现有的模拟电话用户线进行改造,使它能够承载宽带业务。成本低,易实现,但带宽和质量差异性大。

HFC网的最大的优点具有很宽的频带,并且能够利用已经有相当大的覆盖面的有线电视网。要将现有的450 MHz 单向传输的有线电视网络改造为 750 MHz 双向传输的 HFC 网需要相当的资金和时间。

FTTx(光纤到……)这里字母 x 可代表不同意思。可提供最好的带宽和质量、但现阶段线路和工程成本太大。

2-16 为什么ADSL技术中,在不到1MHz的带宽中却可以传递速率高达每秒几个兆比?

靠先进的编码,使得每秒传送一个码元就相当于每秒传送多个比特。

2-17 判断以下正误:

      (1)DSL和电话网拨号接入技术都要通过电话网经过电话交换机连接到ISP的路由器

错误,拨号上网使用拨号调制解调器,利用电话网(电路交换)在用户计算机与ISP的路由器之间建立一条物理链路(话音信道)使用这条话音信道传输数据。而DSL仅使用用户线,利用频分复用技术将用户线划分了数据信道和话音信道分离,上网的数据并不通过电话网。

(2)通过ADSL上网的同时可以利用同一电话线打电话。

正确,ADSL仅使用用户线,利用频分复用技术将用户线划分了数据信道和话音信道分离,上网的数据并不通过电话网,因此可以同时上网和打电话。

      (3)双绞线由两个具有绝缘保护层的铜导线按一定密度互相绞在一起组成,这样不容易被拉断。

错误,双绞线由两个具有绝缘保护层的铜导线按一定密度互相绞在一起组成,这样可以降低信号干扰的程度

      (4)信道复用技术可以将多路信号复用到同一条传输线路上进行传输,而不会混淆,因此能将该传输线路的带宽成倍增加。

错误,信道复用技术是通过一条链路同时传输多路用户的信号,只是充分利用了带宽,并没有使带宽成倍增加

2-18 请比较电话拨号上网和通过ADSL上网的区别。

拨号上网使用拨号调制解调器,利用电话网(电路交换)在用户计算机与ISP的路由器之间建立一条物理链路(话音信道)使用这条话音信道传输数据。

ADSL仅使用用户线,利用频分复用技术将用户线划分了数据信道和话音信道分离,上网的数据并不通过电话网,因此可以同时上网和打电话。

【计算机网络(微课版)】第2章 物理层 课后习题及答案相关推荐

  1. Python程序设计与算法基础教程(第二版)微课版第四章上机实践答案

    Python程序设计与算法基础教程(第二版)微课版第四章上机实践答案 2. def generate(L) : #生成杨辉三角的 一行List = [1]for x in range(1,len(L) ...

  2. 计算机网络教程第五版|微课版 - 第五章 运输层 - 习题【补充】

    第五章.运输层[补充] 本章的习题 在 "滑动窗口" 概念中,"发送窗口" 和 "接受窗口" 的作用是什么?如果接受方的接受能力不断地发生变 ...

  3. 计算机网络教程第五版|微课版 - 第四章 网络层 - 习题【补充】

    第四章.网络层[补充] 本章的习题 请简述网络层的转发和选路两个重要功能的区别和联系 转发:分组在单一的路由器的一条输入链路中,由路由器将该分组移动到合适的输出链路 路由选择:一个网络中,分组从发送方 ...

  4. 计算机网络教程第五版|微课版 - 第七章 网络安全 - 重要概念【补充】

    第七章.网络安全[补充] 本章的重要概念 计算机网络中需要提供的基本安全服务有机密性.报文完整性.不可否认性.实体鉴别.访问控制和可用性等. 密码学是计算机网络安全的基础,是实现机密性.报文完整性.实 ...

  5. 计算机组成原理(微课版) -- 第三章 -- 运算方法与运算器

    第三章根据书本[计算机组成原理(微课版) ]进行整理 文章目录 第三章 -- 运算方法与运算器 3.2 定点加减法运算 3.2.1 补码加减法运算方法 1. 补码加法 2. 补码减法 3.2.2 溢出 ...

  6. 计算机网络第七版谢希仁著课后习题答案

    计算机网络第七版答案 第一章 概述 1-01 计算机网络向用户可以提供那些服务?答: 连通性和共享 1-02 简述分组交换的要点.答:(1)报文分组,加首部(2)经路由器储存转发(3)在目的地合并 1 ...

  7. Java2实用教程2(第五版)耿祥义课后习题参考答案

    Java2(第5版)最新答案 耿祥义 第1章 一.问答题 1.James Gosling 2.需3个步骤: 用文本编辑器编写源文件. 使用javac编译源文件,得到字节码文件. 使用解释器运行程序. ...

  8. 【计算机网络(微课版)】第1章 概述 课后习题及答案

    1-1计算机网络向用户可以提供哪些服务? 计算机网络可以向用户提供的最重要的功能有两个,即连通性和共享性.具体可以展开为提供:浏览信息和发布信息的平台:通信和交流的平台:休闲娱乐的平台:资源共享的平台 ...

  9. 【计算机网络(微课版)】第3章 数据链路层 课后习题及答案

    3-1 数据链路(即逻辑链路)与链路(即物理链路)有何区别?"电路接通了"与"数据链路接通了"的区别何在? (1)数据链路与链路的区别在于--数据链路除链路外, ...

最新文章

  1. 人为「刷」论文引用量,IEEE高级会员被终身“禁赛”,奖项被撤销
  2. 四则运算题目生成程序
  3. Java Spring源代码学习之how is bean scanned - did not answer when this.beanDefinitionNames is filled
  4. jdbc事务 jta事务_将非事务性资源绑定到JTA事务中的几种模式
  5. ABP+AdminLTE+Bootstrap Table权限管理系统第八节--ABP错误机制及AbpSession相关
  6. Nacos 集群搭建_01
  7. 两组声音的一维数据如何比较相似度_TSNE高维数据降维可视化工具 入门到理解 + python实现...
  8. 颠覆世界的新技术:区块链
  9. 一、网络知识 1.计算机网络原理
  10. 大学c语言怎么应付考试,二级c语言考试应对技巧
  11. 讲讲亿级PV的负载均衡架构!
  12. ilm 和dlm差异_价值观异质性对团队绩效的影响机制研究 ———团队互动的中介作用与DLMX的调节效应(上)...
  13. 为什么鼓励工程师写博客
  14. 如何通过电影学英语 English through Movies
  15. 宜信大数据金融云==宜信==谷文栋==金融科技行业动态系列1
  16. AOP技术介绍--(AOP技术基础)
  17. wifi技术从了解到熟悉3-----wifi的系统结构分析
  18. JAVASE详解(上篇)
  19. 利用facebook graph api发送图片
  20. 1046 划拳 PTA

热门文章

  1. [Android] 任意时刻从子线程切换到主线程的实现
  2. [转贴]ASP优化之显示数据查询内容
  3. BLE安全机制从入门到放弃
  4. AB1601运行后反复复位问题排查过程
  5. R语言:paste函数解析
  6. C++ Primer 5th笔记(chap 13 拷贝控制)引用计数
  7. MIMIC 以太坊医疗项目开发(7) 医疗智能合约 sample
  8. [羊城杯 2020]RRRRRRRSA
  9. IMAP和POP3的相关知识与区别
  10. 向函数传递一维数组和已知大小的二维数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