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目录

  • 1.1 三极管反相器
    • 1.1.1 双极性三极管反相器的动态开关特性
    • 1.1.2 (重要!)TTL反相器的电路结构和工作原理
    • 1.1.3 电压传输特性
    • 1.1.4 TTL反相器的输入端负载特性(重要!)
  • 1.2 其他类型的TTL门电路
    • 1.2.1 TTL与非门电路
    • 1.2.3 TTL或非门电路
    • 1.2.4 TTL与或非门电路
    • 1.2.5 TTl异或门电路
    • 1.2.6 集电极开路输出的门电路(OC门)
    • 1.2.7 三态输出门电路(TS门)

TTL门电路是三极管-三极管逻辑的简称,在数电中,我们也经常利用三极管的开关特性

在数电中,我们想让三极管工作在 截止区或者 饱和区
工作在截止区时,就有: uBE<uonu_{BE} < u_{on}uBE​<uon​,为了使三极管深度截止,我们一般令 uBE−>0u_{BE} -> 0uBE​−>0
工作在饱和区时: iB≥iBSi_B ≥ i_{BS}iB​≥iBS​ -> uCE≈0u_{CE} ≈ 0uCE​≈0,我们一般令 uBEu_{BE}uBE​为高电平

下面,我们先来看看三极管的开关等效电路,然后再分析其他东西:

当三极管截止时,我们就可以看看(a)图,相当于开关与b, c极都不接触
当三极管饱和导通时,就是(b), (c )图,(b)图用于定量计算,(c )用于定性分析:当三极管饱和导通时,BE之间的电压就是发射结的导通电压0.7V,然后,C极和E极我们近似看成是由一个开关直接相连了因此,在定性分析时,当三极管导通,我们认C,E等电位

1.1 三极管反相器

接下来,我们看看三极管反相器:

  1. 输入端vIv_IvI​为低电平时,三极管截止,说明v0v_0v0​的电压就等于VCCV_{CC}VCC​,即输出为高电平
  2. 当输入端vIv_IvI​为高电平时,三极管饱和导通,BE的电压为0.7V,C,E之间相当于用开关直接连接,那么,v0v_0v0​ = 0V,输出为低电平

1.1.1 双极性三极管反相器的动态开关特性

1.1.2 (重要!)TTL反相器的电路结构和工作原理

我们先来看看该电路的结构:


我们可以知道,该电路分为了输入级,倒向级还有输出级。

设电源电压VCCV_{CC}VCC​ = 5V,输入信号的高,低电平分别为VIHV_{IH}VIH​ = 3.4V,VILV_{IL}VIL​ =
0.2V,三极管的开启电压为VONV_{ON}VON​ = 0.7V

下面我们来分析一下:

  1. 当输入信号vIv_IvI​为低电平0.2V时,由于T1的基极是高电平,所以T1导通了,那么由上面的分析知:T1的C,E两级相当于直接相连,那么T1的C极的电位就等于T1E极的电位等于0.2V.但是,对于T2,问题来了,T2的基极电位为0.2V,如果T2想导通,由于开启电压为0.7V,那么T2基极的电压就一定要比0.9V还要大才行,换句话说,T1的集电极电压不足以驱动T2导通,因此,T2,T5都截止,又由于T4的基极是高电位,因此,T4导通,那么,v0v_0v0​即输出为高电平
  2. 当输入信号vIv_IvI​为高电平3.4V时,由于一开始T1的基极是直接和VCCV_{CC}VCC​相连的,因此,在一开始的阶段T1的基极电位还是会高于T1的发射极电位的,所以现在T1暂时导通,那么所以T1的C极电位就等于3.4V,3.4V是足以驱动T2,T5导通的。
    但是,当T2,T5导通之后,T2,T5的BE之间的电压都等于了0.7V,这就导致T1集电极的电位被钳在了1.4V,因此,T1反向导通(大家还记得三极管工作时集电结,也就是BC那个PN结是反偏的,原因就是C极的电压大于B极的电压,但是如果B极电压反过来大于了C极电压,就说明这个PN结正偏导通,三极管反向导通),那么此时,T1的B,C极之间的电压为0.7V,那么,T1的基极电位就被钳在了:0.7V +1.4V = 2.1V
    大家有没有发现:在一开始T1的基极电压是大于发射极的,现在基极电压2.1V却小于发射极电压3.4V了,说明T1最终还是截止了!
    这个是一方面,另一方面,由于T2,T5还是导通了,T2的uCEu_{CE}uCE​ = 0.3V(虽然之前说在定性分析的时候可以看成C,E等电位,但现在我们要做定量计算),T5的uBEu_{BE}uBE​ = 0.7V,所以,T4的基极电位就等于0.3V + 0.7V = 1.0V
    但是:
    T4要想导通,它的基极电压要是多大呢?假设T4导通,那么电流流过D2(0.7V),还有T5的uCEu_{CE}uCE​ = 0.3V,因此T4基极的电压至少为:0.7V + 0.7V + 0.3V = 1.7V
    很显然,现在T4的基极电压是达不到标准的,因此,T4截止
    所以,v0v_0v0​输出低电平

对于上面这个电路,我们不难发现,T4和T5总有一个是截止,一个是导通的

1.1.3 电压传输特性

  1. AB段(截止区):T4导通,T2,T5截止,输出高电平
  2. BC段(线性区):T5截止,但T2导通,并且工作在放大区
  3. CD段:T4截止,T2,T5同时导通
  4. DE段(饱和区)

CMOS门短路的传输特性比TTL门电路的要好一些

1.1.4 TTL反相器的输入端负载特性(重要!)

对于一般的TTL门电路来说,当输入端通过负载接地时:

  1. 若负载≤0.7KΩ;则相当于这个输入端输入为低电平
  2. 若负载≥1.5KΩ;则相当于这个输入端输入为高电平

特别注意:CMOS门电路不存在这种特性!!!

小练习:写出下面TT门电路的逻辑关系式:


Y1 = (AB0)’ = 1
Y2 = (AB1)’ = (AB)’
Y3 = ((0A)+ (B1))’ = (0 + B)’ = B’

1.2 其他类型的TTL门电路

1.2.1 TTL与非门电路

设输入的低电平电压为0.2V,输出的高电平电压为3.4V
我们来分析一下:

  1. 当A,B均为低电平时,T1显然导通;同时,T2B极的电位为0.2V,这将导致T2和T5均截止,又由于T4的基极为高电位,因此T4导通,输出为高电平
  2. 然后,我们发现:只要A和B任意一个输入为低电平,T1都会导通,然后得到一样的结果
  3. 最后,如果A和B均为高电平3.4V,我们来看看,由于一开始T1的基极电压还是高于3.4V的,因此在一开始,T1正向导通,那么T2基极的电位就等于3.4V,这足以驱动T2和T5导通。但是,当T2和T5导通之后,T2基极的电位就被钳在了0.7V+0.7V = 1.4V,此时,T1的基极电位高于了T1集电极的电位,因此T1反向导通,这将导致T1基极的电位被钳在了1.4V + 0.7V = 2.1V < 3.4V,最终T1截止
    由于T2,T5导通,导致T4基极的电位被钳在了0.3V + 0.7V = 1V,不足以驱动T4和D3共同导通,换句话说,也即是上面的支路断了,输出低电平

因此,真值表为:

A B Y
0 0 1
0 1 1
1 0 1
1 1 0

表示为Y = (AB)’

说明:在习题中遇到像上图这种多发射极三极管的情况,只要输入端有一个为低电平输入,那么该三极管就会导通,只有当输入全是高电平时,三极管会截止(但是注意一开始是导通的,同时注意反向导通的情况)另外,大家要记得TTL与非门的两个输入端是相关的!

1.2.3 TTL或非门电路

我们来分析一下:

  1. 当A为高电平时,B暂且不看哈:由于T1的基极和VCCV_{CC}VCC​连接,所以B极电压还是会高于A的电压,所以T1暂时导通,这就使得T2的基极电位等于3.4V,T2导通,使得T2的C和E极相通,由于T2的C极连着VCCV_{CC}VCC​,所以是高电平,因此,顺着E极传下来之后使得T5的基极电位为高电平,T5导通,输出为低电平
  2. 当B为高电平时,A暂且不看:同理,由于T1’的基极和VCCV_{CC}VCC​连接,所以B极电压还是会高于B的电压,所以T1’暂时导通,这就使得T2’的基极电位等于3.4V,T2’导通,由于T2‘的C极和VCCV_{CC}VCC​相连,所以导致T2’的E极也是高电平,使得T5的基极为高电平,T5导通,输出为低电平
  3. 当A,B同时为低电平时,T1和T1‘同时导通,使得T2的基极,T2’的基极均为低电平,T2和T2‘均截止,但是我们看到,由于T4的基极和VCCV_{CC}VCC​相连,所以T4的基极为高电平,T4导通,而T5的基极连着T2和T2’的发射极,为低电平,所以T5截止,输出为高电平

真值表为:

A B Y
1 0 0
0 1 0
1 1 0
0 0 1

逻辑表达式为Y = (A + B)’

Tips:对比上面TTL与非门来看,TTL或非门两个输入端是互不相关的

1.2.4 TTL与或非门电路

有了之前的分析基础,这一次我们不打算逐个情况的分析,而是换一种更加灵活快捷的思维去分析一下:(我们惊喜地发现这个电路的输入端和TTL与非门很接近)
我们发现A,B只要至少有一个输入是低电平,那么就会导致T1的导通,进而导致T2截止,T5截止,输出为高电平
恰巧C和D的关系也是这样
因此,只有当AB全是高电平或者CD全是低电平的情况下,T2或者T2‘才会导通,进而T5才会导通,输出低电平
那么,这就是TTL与或非门:Y = (AB + CD)’

1.2.5 TTl异或门电路

这里我们也来分析一下:我们发现输入端是一个双发射极三极管,A与B之间只要有一个是低电平,那么T1导通,我们假设A = 1,B = 0,(低电平电压为0.2V,高电平电压为3.4V)
那么此时,T3导通,导致T5基极为高电平,T5和下方二极管导通;之后T5的集电极也就是T7的基极电位就被钳位在0.3V+0.7V = 1.0V但是1.0V的电压不足以驱动T7和T9同时导通,因此T7截止,又T1导通,T6的基极电位变为低电平,T6也截止,因此最终T9也截止,T8导通,输出高电平
A = 0,B = 1的分析类似
而当A = 1,B = 1时,T6和T9同时导通,然后使得T8的基极电位被钳位在1.0V,不足以导通T8和下面的二极管,因此,T8截止,输出低电平

A B Y
0 0 0
0 1 1
1 0 1
1 1 0

1.2.6 集电极开路输出的门电路(OC门)

单个的OC门的逻辑功能相当于与非门,它正常工作时,需要在Y端接电源VCC2V_{CC2}VCC2​以及上拉电阻RLR_LRL​

另外,多个OC门并联可以实现线与的功能:

直接将输出端连起来就相当于“与”的功能
上图的逻辑表达式可以写成:Y = (AB)’(CD)’ = (AB + CD)’

下面,我们来看看上拉电阻范围的计算:

与非门在计算上拉电阻时,电流流出的数目要看与非门的数目而不是端的数目!!

在TTL门电路中计算RLR_LRL​,都是以电压作为方程的驱动:
【1】当输出为高电平时,电流的流向如下图所示:

我们想要求我们输出的电压比输出高电平的最低电压还要高,因此有:VCC−RL(nIOH+mIIH)≥VOH(min)即RL≤VCC−VOH(min)nIOH+mIIHV_{CC} - R_L(nI_{OH} + mI_{IH}) ≥ V_{OH(min)}\\ 即R_L ≤ \frac{V_{CC} - V_{OH(min)}}{nI_{OH} + mI_{IH}}VCC​−RL​(nIOH​+mIIH​)≥VOH(min)​即RL​≤nIOH​+mIIH​VCC​−VOH(min)​​
其中,n是输出端的数目,m是负载的数目(例如一个与非门有两个输入端)
【2】输出为低电平的情况:

当输出为低电平时,我们想要输出的低电平比输出低电平的最高电平要小,我们考虑极端情况,假设所有电流都从一个与非门流入:
VCC−RL(IOL−m′IIL)≤VOL(min)即:RL≥VCC−VOL(min)IOL−m′IILV_{CC} - R_L(I_{OL} - m'I_{IL}) ≤ V_{OL(min)}\\ 即:R_L ≥ \frac{V_{CC} - V_{OL(min)}}{I_{OL} - m'I_{IL}}VCC​−RL​(IOL​−m′IIL​)≤VOL(min)​即:RL​≥IOL​−m′IIL​VCC​−VOL(min)​​
特别注意:上式子中的m’是输出端与非门的个数

1.2.7 三态输出门电路(TS门)

该电路的输出状态,除了高低电平外,还有一种高阻态情况
T1管只要有一个输入为低电平,那么T1就会导通。当EN’ = 1时,经过反向变成低电平0.2V,T1导通,使得T2的基极变为低电平,T2和T5截止;然后由于二极管D导通,因此T4的基极就被钳位在0.2V+0.7V = 0.9V,而0.9V不足以驱动T4和它下面的二极管同时导通,因此,T4和T5同时截止,处于高阻态状态

Tips:EN’表示该三态门是低电平有效(即EN‘为低电平时,不影响电路的正常工作状态(与非门)
EN表示三态门是高电平有效

【数字电子技术 Digital Electronic Technology 4】——门电路笔记 之 TTL门电路详细剖析相关推荐

  1. 【数字电子技术 Digital Electronic Technology 5】—— 组合逻辑电路设计题解题技巧归纳

    不知道在学完数电第四章--组合逻辑电路之后,大家一开始有没有跟我一样的感觉:这些芯片功能是啥??那些控制信号是啥??我应该怎么连接??但是,当题目做的有了一定的量之后,发现考来考去无非是几种类型,下面 ...

  2. 【数字电子技术 Digital Electronic Technology 2】—— 逻辑代数基础 之 逻辑函数以其描述方法解析

    文章目录 1. 逻辑函数的描述方法 1.1 真值表 1.2 逻辑函数式 1.2.1 逻辑代数的基本公式和常用公式 1.3 逻辑图 1.4 波形图 2. 各种描述之间的转换方法解析 一,波形图转化为真值 ...

  3. 数字电子技术基础——第一章 绪论(笔记)

    目录 1 绪论 1.1 概述 1.1.1 数字信号 1.1.2 数字电路的特点和分类 1.2 数制和码制 1.2.1数制 1.2.2 不同数制间的转换 1.3 二进制数的算术运算 1.3.1 无符号二 ...

  4. 「数字电子技术基础」4.门电路

    目录 门 数字电路的稳定性 逻辑 二极管门电路 基本原理 二极管与门 二极管或门 二极管门电路的特性 TTL门电路 三极管反相器 TTL反相器 原理分析 电压传输特性 输入噪声容限 静态输入特性和输出 ...

  5. 《数字电子技术》笔记

    <数字电子技术>笔记 绪论 第一章 信息和编码 第二章 逻辑代数 第三章 门电路 第四章 组合电路的逻辑与分析 第五章 触发器 第七章 可编程逻辑器件 绪论 什么是电子技术?是研究电子器件 ...

  6. 山东大学继续教育计算机3,山东大学继续教育数字电子技术基础试题3及答案.doc...

    数字电子技术基础模拟卷 3 一 填空. 1 逻辑代数中,基本的运算关系是 与 . 或 和 非 . 2 十进制数27转换成二进制数为 11011 :转换成8421BCD码是 00011011 . 3 在 ...

  7. 二进制在计算机电路中得到广泛的应用,模拟电子和数字电子技术的区别及应用...

    模电是解决一般都是模拟信号,输出也是模拟信号.数电解决的是0和1的数字信号,输出也是0和1..两者需要数模或模数转换进行联系.一般是先进行模拟电路中放大,转化成数字信号,储存,输出时再变换成模拟信号等 ...

  8. 四位先行进位电路逻辑表达式_数字电子技术考试卷以及答案(4套)

    XX大学信息工程专业 <数字电子技术基础> 期终考试试题(110分钟)(第一套)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15分) 1.逻辑函数Y AB C =+的两种标准形式分别为 ().(). 2. ...

  9. 数字电路技术可能出现的简答题_数字电子技术复习题(本科)

    . . . 数字电子技术复习题(本科) 一. 简答题: 1 . 简述组合电路和时序电路各自的特点是什么? 答:组合电路的特点:任何时刻电路的稳定输出,仅取决于该时刻各个输入变量的取 值,组合电路是由门 ...

  10. 数字电路技术可能出现的简答题_2013年9月份考试数字电子技术第二次作业

    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xuecool-com或QQ:370150219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 以下是由77cn范文大全为大家整理的2013年9月份考试数字电子技 ...

最新文章

  1. 小心Redis漏洞让你服务器沦为肉鸡
  2. react 调用组件方法_React源码分析1 — 组件和对象的创建(createClass,createElement)...
  3. (30)保护模式阶段测试
  4. 2019 秦皇岛 I - Invoker Gym - 102361I dp
  5. tomcat(4)Tomcat的默认连接器
  6. Eclipse下,LogCat(deprecated),显示不了内容,或者全部都是Unknown
  7. java的jdk是什么_什么是jdk?
  8. 5步详解PHP文件上传功能的实现
  9. java.util.concurrent 学习(一)
  10. 02-即时通讯-XMPP 简单介绍
  11. CC2530单片机开发
  12. 第九届蓝桥杯国赛C++B组口胡题解
  13. GBASE 8s UDR内存管理_02_mi_dalloc
  14. 硬盘无刷电机驱动,适用于四线的无刷马达。
  15. Java程序性能优化——设计优化
  16. SENet代码复现+超详细注释(PyTorch)
  17. 按光在光纤中的传输模式可将光纤分为单模光纤和多模光纤两种
  18. 三国志手游挂机脚本 三国志辅助玩法介绍
  19. Qt vs2010开发环境搭建
  20. VBA Instr()函数 返回搜索到的字符位置 - VBA函数学习笔记(三)

热门文章

  1. 数据结构和算法的区别
  2. 2345浏览器兼容模式怎么设置
  3. 学习一下什么是SRE和DevOps
  4. WIN7更改用户名访问共享文件夹
  5. 【过关斩将】选择那些能产生复利效应的事情精进自己
  6. 浅谈python-docx的缩进问题——如何缩进两个字符
  7. 玩转Redis-生产环境如何导入、导出及删除大量数据
  8. 在线有道词典,又添新特色了!
  9. google_trans_new库:谷歌翻译库Googletrans的替代品
  10. C语言及程序设计基础 课程主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