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部分内容来源于知乎的讨论,建议想读博士或者正在读博士的朋友阅读。

高赞回答一

作者:十万个为什么

来源:知乎

最近和学生聊天,说到以什么心态去读博。

正好适合这个题目。其实只要心态调整好,大部分学习中上等的同学都是适合的。

首先,毫无疑问是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这是研究能力的基本盘。但要从兴趣形成志气才可以。

因为兴趣而好学是读博人的常态。兴趣往往会给人带来弄明白之后的快感。所谓不亦说乎。这其实是一种快感反馈机制。并不见得比别的快感来的高大上多少。

但以兴趣为推动的正反馈机制在很多时候难以久持。因为科研过程中有很大几率是没啥快感,没有所得的。和你习惯的快感机制不相符。甚至很多时候是负面的。你能坚持下去吗?

所以,读博的人不能光有兴趣。还要有志气,志气才是推动你完成这一切的力量,而志气来源于朝一个方向的积累。往往在兴趣之上,踏实前行的积累。真正读博比较顺利的人,不少是在之前的学习工作中已经累积出这种志气的。那么没有这步积累的同学就要尽快去以踏实的行动从兴趣转化成志气。如此可以克服很多这路上的阻碍。

所以务实的兴趣才可以积累成志气,才能保证博士阶段的相对顺利。无序的兴趣无非就是爱好者水平的。博士是专业性职业性的学术训练。不能单靠兴趣。

其次,博士不是躲避社会竞争的避风港。

很多同学其实是不想工作,才读博,对在社会上种种感到不适应,不愿意去面对,有点小逃避的心态,自己读书还不错,就干脆延续了学生心态。有时是种懒散心态的代表。当然不是所有人。

但实际上,博士也是职场的一种。也要善于和人,和所处环境互动。社会上的种种现象都会以这个圈子的特殊表达映射在你博士生活中。有的时候并不会特别温柔。这点要先有觉悟。别抱有逃避的心态读博。转变学生被动的心态应该在研究生期间就完成,但最迟博士时候也要开始了。读博要主动。这是为了你自己。

所以不要放弃任何会议workshop的机会。这是和同行交流的最好机会,还可以为以后的科研职业发展铺路。

其次,生存需要的觉悟。

其实博士首先是一种以科研为职业的技能训练。说白了就是一门吃饭的手艺。和剃头修脚说相声到非洲做个娘娘差不多的职业训练。可以从兴趣出发,但不一定要和兴趣总是正相关的。怎么问问题,设计问题,验证问题,总结问题,最后形成文本。是种能力的训练。想要在科研领域里迁升到研究员之类的,必须要在不同领域中有所建树,其实就是这种能力精熟之后的具体表现,你可以去任何相关领域重新相对快速的开展研究,取得成果。这才是博士以及博后的意义。科研能力的训练关键在能力上。那么课题,知识不过是训练这种能力的一种媒介。喜欢不喜欢,感不感兴趣,都要可以去剥絲抽茧,破开迷雾才是这种能力的真正体现。

再有衡量科研能力的期刊文章。怎么发期刊是有套路的,读博一定要有这个职业训练觉悟,博士是个在现代科研领域高教职业领域的技能训练过程。这个时候你的目的会更明确,再梳理文献时候会很大程度上注意怎么写文章,什么样的文章才能被发表的套路。有意识的去学习和模仿进步会很快。这个听上去很俗,但这是真正靠科研吃饭的本事。我当年有个同事,有点灵感就记下来,不管对不对,都先把开头和自己的灵感按照八股文先写出来,然后慢慢填补修改,三月就能凑成三篇,是我们亲眼所见的。后来就成了大牛。。文章数量就是硬标准。

所以读博士,尤其现在这个社会,不是啥特别高大上的事,放低心气,先以职业培训的心态锻炼科研技能也是一个比较好的心态定位。这是职业科研工作者的心态,练好了,以后就能吃这碗饭。醒悟的晚,心态不对,往往在职业发展中落后于人。。

读博士必然要从兴趣快感驱动过度到职业理性驱动,越早醒悟越好。

最后,自律和行动力。

其实博士的训练是自己开拓研究能力的培养和锻炼。拓展能力,独立研究能力其实需要多方面综合素质的培养。兴趣驱动和生存理性要并存。但最关键是有自律能力,行动力,光有天马行空的想法,没有系统自学,拓展整理的能力,落实不到笔头,落实不到数据,实验上,都是瞎掰。看似明白了,但是精妙之处远没有在实际操作中来的体会的多。很多过来人都会告诉你,文章写着写着就是如有神助,远比自己期望的好。此为学而思,思而学,行而知之。

博士很多时候自主时间比较多,要是没有比较强的自律能力,再碰上一个散养的老板,往往是先闲的要命,到处乱看,然后最后一年多赶命一样算着自己能发几篇文章,能不能按时毕业,别提什么博后之类的,一切都是扭曲的。别提选择和从容了,所以要赶早不赶晚。

综上所述,什么样的人适合读博士?

有志于科研,主动,自律能力强,行动力强,有意识培养技能,善于总结,会落实在笔头上,懂得科研职业训练重要性的人都适合。兴趣与否其实只是你了解这个门类的敲门砖,而智力限制相对今天来说也没那么太大的区别了。

高赞回答二

作者:王科科

来源:知乎

首先,其实99%的人都不适合读博士。

过去读书能光宗耀祖的观念已不合时宜,读博的真相是又苦又穷又枯燥,就是苦其心志劳其筋骨但天还不一定降大任于斯人也。

读博的时间成本非常高,不仅因为读博3-5这比较长的时间投入,而且博士毕业时的年龄会很尴尬,许多企业更偏向于精力充沛的年轻人,比如华为最近就裁了一批35岁的员工,所以这段时间去挣社会经验可能更划算。

但既然有人觉得读博是个选择,选择于人都像围墙,纠结要不要进墙可能有以下3种,看看自己属于哪一类。

a.确定科研方向就是你的真爱恭喜,你属于少数的1%,快去联系导师吧。

b.读博是你的一种手段比如,你以后就业想找高校教职,或者想去的企业有博士文凭会大大提升你的竞争力和上升空间,那也可以读。

有个明确目标的好处在于,以后想退的时候就想想当时为什么读。

一个人知道为什么而活,那么他就能忍受任何一种生活。

c.没想好,就想读读看抱着“也许读着读着会发现自己挺合适”的心态去尝试,不是不可能成真,但是几率渺茫。会在艰难的磨合期中,找不到坚持的理由,越来越不懂自己当初的选择。

这是一种“无由计划(Ultimate Vanity Project)”的做决定方式,即开始一项行为动机不明确的计划。这种做决定方式其实是对自己不负责任,把未来托付给不可掌控的未知,不建议读。

但万一还是不死心,觉得自己就是那1%呢?

那再来,可以看看自己是否具有以下3种素质,即使没有动力,这些素质也能帮助你读完~

1)抗压力毕竟读博的日常就是崩溃,文章发不出来,结果算不出来,实验台又出bug了,这些都很正常。另外,和导师的定期meeting压力也很大,尤其是没有进展的时候。

2)有耐心就是坐得住,因为要做的东西没有套路可寻,不知道有没有答案,也不知道怎么才能找到答案,就要自己耐心去试错,耐心去探索。

3)自律过程漫长,需要自己安排时间,你可以选择朝九晚九,也可以选择坐班两小时玩耍一整天,所以能控制自己很重要。

总结

作者:黄海广

我考上博士的时候,已经过了36周岁了,其实,我当初考博士的时候,并不知道读博士有多难。

首先说说读博士的难度吧:

没有什么参照物,我的群里有位博士说,读一个博士,大概相当于读三次硕士的难度吧。这点,我是认同的。

读博士需要什么品质?

简单说两点:

第一点:读博士需要自律、严谨

以我为例:

我可以做到7点到达实验室,晚上11点离开,每周在实验室70小时,锻炼超过10小时。

我可以记笔记记几千页,笔记可以直接给人当教材。

第二点:读博士需要有非常强的抗挫折的能力。

很少有博士没有经历过各种打击。我始终认为,一个博士能顺利毕业,他的抗挫折能力是高于常人的。

我肤浅地认为,一个博士毕业了,只要身体和心理没有什么问题,前途必定是光明的。

读博士有什么用?

首先是学到了知识。

以我为例,我读博士前,只是一个项目管理人员,读博士的时候,才知道机器学习,但我后来还是入门了,并帮助了很多初学者,博士四年,真的学到了很多。

其次是博士的头衔还真的有用。

从来没人叫我“黄硕士”,现在大部分人叫我“黄博士”。

同样的title,博士说出来就有人信。

最后就是圈子变了。

读了博士,才发现了更大的世界,学到了更多的知识,认识了更多的朋友,和大牛讨论问题的时候可以不卑不亢。

读博士前,我认识的博士不到10个,而现在,好友清单里大概有1000来个博士了。

我建立了两个博士群,第一个群满员了(群里有李航老师那样的大牛),第二个群大概300人了。博士(包括毕业或者在读)想加群的,如果是我或者我的助理海明的好友,直接说下自己是哪里的博士就行,都不是的话,可以扫码摆渡进博士群。

这么多博士在一起能做什么?

也许真的可以改变世界的。


读博士需要什么品质和心态?到底什么样的人适合读博士?相关推荐

  1. 读博士需要什么品质和能力?到底什么样的人适合读博士?

    本文部分内容来源于知乎的讨论,建议想读博士或者正在读博士的朋友阅读. 高赞回答一 作者:十万个为什么 来源:知乎 最近和学生聊天,说到以什么心态去读博. 正好适合这个题目.其实只要心态调整好,大部分学 ...

  2. 哪些人适合读博士?哪些人不适合读博士?

    点击上方"小白学视觉",选择加"星标"或"置顶" 重磅干货,第一时间送达 本文转自|视觉算法 有一个朋友指出,"读博士就是在玩奢侈 ...

  3. 试试回答Frankyang的问题-什么样的人适合攻读博士学位?

    frankyang在他的113上提出了这个问题,激发了我说两句的欲望.原始问题在这里. 问题:什么样的人适合 攻读博士学位?[Q:What kind of people fits to persuit ...

  4. 什么样的人适合读博士

    不要为了读博士而读博士,你真的适合读博士吗?想清楚了吗? 看看你是不是适合继续读博士,这是每一个面临读博的学生甚至开始读博的学生的困惑. 01 基本概念 博士:在美国叫A Doctor of Phil ...

  5. 计算机科学读ms还是phd好,美研申请中怎样判断适合读硕士(MS)还是博士(PhD)?

    原标题:美研申请中怎样判断适合读硕士(MS)还是博士(PhD)? 中国已经连续八年成为输出赴美留学生最多的国家,随着美国留学越来越成为一种趋势,也有越来越多的学生纠结于去美国读硕士还是博士.那么在美研 ...

  6. 计算机专业需要什么样的人,什么样的人适合读计算机专业

    每年的夏天,很多的职业学校都会收到很多的入学申请,现在专科办理的也是越来越好了,很多方面甚至不比本科差,特别是对于计算机专业来说,这个专业的学习是很自由的,因此受到很多人的青睐,那么到底什么样的人,才 ...

  7. 怎么判断自己适不适合读博士?

    读完硕士,你会继续读博吗? >>>> 知乎上有这样一个话题"哪些人适合读博士?" 该话题超过260万人浏览,小编整理了一些知乎网友的回答,看看大家怎么说,也 ...

  8. 985博导:如果符合这几条,你可能不适合读博!

    昨天写了一篇<读博士可能后悔四年,不读博士可能后悔一辈子>,有朋友提出支持,也有朋友提出质疑.其中一个朋友指出,"读博士就是在玩奢侈品,青春和金钱的挥霍."本人也觉得比 ...

  9. 【星球】【slam】研讨会(4)你真的适合读博吗?

    读博的选择.过程.出路 直播分为以下几部分: 1.读博动机:父母期望,更多就业机会,更高薪资,情怀. 2.读博收获:掌握一整套学习方法,更高的社会地位,高收入,更多的选择 3.什么样的人适合读博: 一 ...

最新文章

  1. 想改善风险管理工作吗?做些基础性工作吧
  2. python解析任意json
  3. 自然水体辐射特性与数值模拟 pdf_【技术·航天】定量评估贡献 精准决策未来 ——气象卫星数据在数值预报系统中贡献的定量评估...
  4. linux平台 使用dlopen接口调用HelloWorld动态库简单实例
  5. 8.非关系型数据库(Nosql)之mongodb的应用场景(关系型数据库 和 Mongodb进行CRUD时数据用时的比较)
  6. python flagin flagout_Python 进阶之路 (十) 再立Flag, 社区最全的itertools深度解析(中)...
  7. 什么是实验室人员比对人员_CNAS实验室认可对人员、设备的要求
  8. 易语言网页html代码大全,易语言网页操作取网页源码
  9. 阿里中台搞了3年,凉了?网传:副总裁玄难“背锅”,辞职创业!咸鱼放弃维护 Flutter!...
  10. vs2017 git 操作重置、还原、挑拣对比
  11. 7-10 哈利·波特的考试
  12. 自我营销(转帖自 TI E2E 工程师社区 (Beta))
  13. 何小黑的2019年秋招面经~
  14. 网上订鲜花怎么配送?鲜花配送为何首选顺丰同城急送?
  15. 2022年生鲜电商行业竞争分析
  16. 每日搞笑段子API接口,免费好用
  17. linux安装宝塔面板命令大全
  18. js和cs的值相互传递和函数的相互调用
  19. 文献解读 | 单细胞转录组助力解析水稻早期花序的发育轨迹机制
  20. java并发编程实战wwj----------第二阶段-------------Active Object-----------------38-39-40

热门文章

  1. 数据实时分析:日志监控告警系统(一)
  2. PostgreSQL performance test use ssh tunnel
  3. JAVA知识点梳理第四部分——Swing控件
  4. hybrid在大前端的韩流中你自我增值必懂的一个点
  5. proc printto
  6. java html 双引号转义,java如何将单引号转义
  7. python编程简单案例_[五组数据]详解一个简单的卡尔曼滤波器python编程实例
  8. linux-shell系列5-统计
  9. 国鼎IGBT-TRW(E/G)5065NH1是50A,650V高可靠性IGBT,具有高速开关特性、及低导通损耗和开关损耗等特点
  10. 人生需要慎重,对钱要一分钱掰成两半花。大自然规律不可违背,定理定律,数学更不容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