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思考》书中的精髓:在信息爆炸的时代,如何提高专注力,高效使用大脑。

《慢思考》的作者是欧洲工商管理学院、 荷兰自由大学、比利时根特大学管理学院教授特奥·康普诺利,研究领域极广的他,擅长将不同领域的知识梳理整合,然后以简明、有趣、实用的方法向大家普及。

这本《慢思考》正是康普诺利教授对人类脑神经领域知识的普及之作,旨在用简洁清晰的语言让读者了解到大脑的工作模式,从而提高思考效率、生活效率和工作效率。

如果你每天都在忙碌,却不知道忙了些什么,每当夜晚降临,都会有一种羞愧感涌上心头,但睡了一觉,第二天又开始同样的重复,那么你一定要听听这本书,看看自己是不是错误地使用了大脑,无意间损失了专注力。

接下来,我将从大脑的工作模式、专注力降低的原因以及如何解放大脑、提高专注力三个方面,帮助你逐渐找回自己的专注力,提高效率。

首先,我们来看看,我们的大脑是如何工作的?

我们都知道,大脑是人体的中央控制器,是一切思维和决策的载体。但我们不知道的是,其实人类拥有3套负责认知、决策的脑系统,我们可以称它们为思考脑、反射脑和储存脑,它们既会相互配合,又会相互竞争。

其中,思考脑是人类独有的,我们所有的思考过程也都由它完成。它的运转速度很慢,需要我们持续投入注意力,保持专注,并且最重要的是:思考脑无法同时处理多任务。

什么意思呢?简单来说,就是在现代社会,为了处理不断涌入的海量信息,我们早已习惯要求自己学会“一心多用”,来提高效率。比如在看上司发来邮件的同时回复手机上客户的消息。

看起来是在同时做2件事,但其实,你的大脑只是在2个任务间不停的切换,当你思考上司邮件里的问题时,是无法同时思考要怎样回复客户的;同样,当你回复客户的消息时,也无法同时思考上司发来的邮件,到底需要你做些什么,甚至当你回复完客户的消息,可能都不记得邮件里说了什么,需要重头看起,反而影响了自己的效率。

而另一个脑系统:反射脑,则是思考脑最重要的朋友,也是它最大的敌人。

作为思考脑的朋友,反射脑的反应速度很快,可以极大地帮助行动缓慢的思考脑,如果没有反射脑来掌管那些无需思考的常规性事物,比如遇到危险要跑、肚子饿了要吃饭,我们的思考脑永远不会有足够的时间、精力和空间来完成自己的任务。并且,一旦我们通过刻意练习,将一些本需要思考才能做到的事情变成了习惯,那么我们的反射脑就能帮助我们的生活变得更简单。

但作为思考脑的敌人,反射脑会持续不断地迅速产生各种直觉、第一印象和感觉,并将这些信息输送给思考脑,所以如果我们太过于信任反射脑,一直跟着“直觉”走,就难免会产生偏见,甚至犯下大错。比如我们必须在有限期内完成看似不可能的任务时,我们倾向于采取欺骗等不道德的手段蒙混过关。

第三个脑系统是储存脑,它的工作就是一刻不停地整理、更新脑子里的信息,以便让我们从中归纳知识,得出见解。但对于储存脑来说,只有当我们暂时让思考脑空闲下来,不要求它完成任何重要任务时,储存脑才能顺利执行信息处理的任务。简单来说,就是思考脑需求越少,储存脑的运行就越高效。

那么,基于这三种脑系统的工作模式,到底有哪些事情会影响我们的专注力呢?康普诺利教授认为,有以下4类:

第一类:随时在线。

现代技术让我们能够随时随地与他人保持联系,照理来说,这样的技术进步让我们能够更加高效地完成工作。但很可惜的是,大多数人将“随时随地”变成了“无时无刻”,以牺牲长期效率为代价,用来在短时间内提高效率。因为随时在线会导致信息超载,让大脑无法再及时处理、储存信息,也无法做出深思熟虑的选择和决策,长期下来,则会使自己处理信息的效率越来越低。

第二类:多任务并行。

基于思考脑的工作模式,我们可以知道多任务并行,势必会造成每个任务之间互相干扰,导致完成单个任务的时间被无限拉长,这不仅会严重损害工作质量,甚至会带来一些不安全的行为,因为受到干扰后,40%的劳动者无法重拾最初的任务,比如一个工人原本只需要按流程检查工厂内所有机器是否关闭,但在中途因为需要完成另一项任务,打断了检查的流程,就很可能会漏掉某一个步骤,导致工厂的事故风险升高。

第三类:负面压力。

人类是拥有很强耐压能力的种族,不光是生理层面,还包括智力、心理和社会等多个层面,甚至从本质上来说,好的压力其实是人类发展的动力来源,拉动压力这根弓弦,人类才有冲向目标的能量。

但就像频繁拉动弓弦会损害弓弦的耐用度一样,我们如果长期面对压力而得不到足够的放松时间,我们的表现就会开始下滑,甚至会危及到身心健康,也就是本该督促我们进步的压力,变成了影响我们表现甚至健康的负面压力。

第四类:睡眠不足。

充足的睡眠对身体的重要性,大家都不会怀疑,但其实更重要的是,充足的睡眠还会对智力、生产力产生正面影响。

一项对睡眠不足的研究结果表明,如果长时间缺乏足够的睡眠,我们的大脑会损失许多的潜能,专注力、创造力和判断力都会受到影响。

了解了影响我们专注力的四类事情后,接下来我们一一来分析,如何解放大脑、提高专注力?同样的,康普诺利教授也给出四点建议:

第一点:离线思考。

你可以先找出一天中你的思考脑最活跃的时间段,也就是你思维最清晰的时间段,将它抽离出来,保持安静的状态,比如将所有电子设备关机,将需要阅读的文本打印出来,在纸张上进行阅读,然后将最重要的思考放到这段时间来完成。

接着,你需要抽出十分钟时间来安排第二天重要的事情,建议这十分钟安排在睡前一小时内,这样在你睡觉的时候,你的储存脑会提前开始工作。

第二点:集中处理同类琐事。

虽然作为现代人,我们无法彻底避免多任务并行,但仔细分析所有的干扰,我们会发现,大部分的干扰其实与工作无关,比如检查邮箱和短信、各类App的热点推送等等。

在这种情况下,想要保持专注和高效,尽一切可能减少任务切换次数,避免切换时损失专注力。

比如一次完成一个任务,或者相对完整的一部分,拒绝所有干扰,然后将密切相关的任务划分到同一批次进行处理,将不相关的任务、邮件和琐事丢到一个批次里,并在日程表上标注集中处理的时间,然后在每次处理完后,好好休息一下。

第三点:恢复正常的睡眠模式。

要让大脑发挥出最佳潜能,你至少需要睡足8个小时,如果你此时已经发现自己早已处于长期睡眠不足的状态,那么请把恢复健康睡眠列为最高优先级,你可以在设定起床闹钟的同时,设好2个就寝闹钟,第一个闹钟设在睡前1.5-2个小时,提醒自己彻底离线,不要再处理任何新的任务,第二个闹钟设在睡前1小时,提醒自己开始睡前流程。

需要记住的是,如果你需要在周末补觉,请提前一点上床睡觉,而不是晚起,避免这些临时变化对睡眠模式和生物钟的干扰。

第四点:科学应对负面压力。

压力是一把双刃剑,短暂的压力能够刺激智力和生产力,但压力过大或是持续时间过长都会摧毁智力和生产力。所以,我们一方面要合理安排任务,减少压力持续的时间,另一方面,我们要通过“应对压力,然后安排休息回复时间”的交互,来提高自己的耐压能力。

好了,读到这里,这本书的内容我们已经了解的差不多了,下面我来为大家总结一下。

我们的大脑有3套认知系统,其中思考脑是最重要的,也是我们一切思维过程的载体,而随时在线、多任务并行、负面压力和睡眠不足,都会影响思考脑的工作,导致我们损失专注力,降低思考效率。

想要将我们的大脑解放出来,提升专注力和效率,我们要学会留出时间离线思考、集中处理同类琐事、恢复正常的睡眠模式以及科学应对负面压力。

思维方式-《慢思考》书中的精髓:在信息爆炸的时代,如何提高专注力,高效使用大脑。相关推荐

  1. 思维方式-《金字塔原理》书中的精髓:如何利用金字塔原理,逻辑清晰地思考问题、表达观点。

    <金字塔原理>书中的精髓:如何利用金字塔原理,逻辑清晰地思考问题.表达观点. 相信很多人都遇到过这样的情况,工作中,我们花了很长的时间,准备了一份工作报告,结果不仅领导不满意,连同事也觉得 ...

  2. 思维方式-《六顶思考帽》书中的精髓:通过在同一时间只使用一顶思考帽的方法,可以解决思维混乱等问题,从而提升思考效率。

    <六顶思考帽>书中的精髓:通过在同一时间只使用一顶思考帽的方法,可以解决思维混乱等问题,从而提升思考效率. 日常工作生活中,我们常常会遇见这样的情况:会议又长又没重点.不同部门之间争执不停 ...

  3. 思维方式-《思考,快与慢》书中的精髓:很多时候,人其实是不理性的,很容易出现认知偏见,做出非理性决策,我们需要采取针对性的措施努力克服这些偏见。

    <思考,快与慢>书中的精髓:很多时候,人其实是不理性的,很容易出现认知偏见,做出非理性决策,我们需要采取针对性的措施努力克服这些偏见. 本书作者丹尼尔·卡尼曼是一位心理学教授,但他却凭借心 ...

  4. 思维方式-《知识的边界》书中的精髓:互联网对知识的影响以及利用互联网获得更多知识的方法。

    <知识的边界>书中的精髓:互联网对知识的影响以及利用互联网获得更多知识的方法. <知识的边界>英文书名是:Too Big To Know,意思是,大到不可知.我们可以扩充一下为 ...

  5. 思维方式-《如何作出正确决策》书中的精髓:运用RPD模型,在困境中作出正确决策。

    <如何作出正确决策>书中的精髓:运用RPD模型,在困境中作出正确决策. 1985年,作者开展了自己的第一项研究,探讨消防人员在时间极其有限的情况下,如何作出"生与死"之 ...

  6. 思维方式-《游戏改变世界》书中的精髓:如何把游戏融入现实生活,从而让我们的生活变得更美好。

    <游戏改变世界>书中的精髓:如何把游戏融入现实生活,从而让我们的生活变得更美好. 说起游戏,我们可能会想到,有人为了玩网游一天不吃饭.两天不睡觉.一个星期不洗澡:也可能会想到,很多学生因沉 ...

  7. 思维方式-《终身成长》书中的精髓:决定人与人之间巨大差距的,是你的思维模式。

    <终身成长>书中的精髓:决定人与人之间巨大差距的,是你的思维模式. 有些朋友可能觉得智商.情商和财富才是人与人之间差距所在,不过别急,请听我讲一个故事. 大家都知道迈克尔·乔丹,他是有史以 ...

  8. 思维方式-《思维的发现》书中的精髓:两个天才心理学家经历的奇妙经济学之旅。

    <思维的发现>书中的精髓:两个天才心理学家经历的奇妙经济学之旅. 今天要谈的两位心理学家,他们因为研究人类思维的决策过程,其中一位拿到了诺贝尔经济学奖,因为诺贝尔认为,做决策也是一种经济行 ...

  9. 人际关系-《你为什么不道歉》书中的精髓:道歉对于人际关系的重要性,以及怎样传达有诚意、有深度的道歉。

    <你为什么不道歉>书中的精髓:道歉对于人际关系的重要性,以及怎样传达有诚意.有深度的道歉. <你为什么不道歉>的作者是哈丽特·勒纳博士,她是美国备受尊敬的关系专家和女性心理学家 ...

最新文章

  1. 原来这才是游戏上瘾的机制 如果把它用到生活中的话
  2. R语言glm模型预测(predict)过程及Error in eval(predvars, data, env) 错误原因
  3. 【原创】sql:慎用【数字字段1 - 数字字段2】这样的sql(10-null = null)mysql
  4. 【网工必备】网络端口号大全......
  5. 入门机器学习,开启人工智能大门!
  6. ps查看所有php进程,ps命令就是最基本进程查看命令
  7. c语言printf里的自增,笔试题记录:C语言——函数printf()的执行机制;先自增与后自增的区别;取值运算与自增运算的优先级...
  8. 频段表_5G频段范围之:频段3.3GHz-4.2GHz (n77,n78)
  9. CakePHP 2.x十分钟博客教程
  10. 编程书说的“Go程序员应该让聚合类型的零值也具有意义”是在讲什么
  11. html5boder属性,你未必知道的CSS小知识:border属性比你想象的要复杂
  12. QoS流量监管和流量整形配置实例
  13. SqlSessionFactoryBean
  14. 上采样(upsampling)(图像内插)——最邻近内插法、双线性内插法与双三次内插法
  15. 数学建模中的传染病模型及其编程求解
  16. 电子行业使用erp生产管理系统有哪些作用?常见模块有哪些?
  17. 腾讯云网站备案咨询:网站信息类问题汇总解答
  18. vulkan1 (学习笔记)
  19. 从VISTA到WIN 7 揭秘全球软件开发模式的变迁
  20. attempt doing有吗_Attempt 的用法

热门文章

  1. 关于QQ号码激活的常见问题及案例分析(摘录)
  2. 你的python送你的文件传输助手
  3. 教师节有感国内Linux之现状
  4. 构建基于SRU(Search and Retrieve via URL)协议的服务接口
  5. 百度前端必会手写面试题整理
  6. 【走进php内核】之 Zend引擎执行过程
  7. 数据库Schema概念
  8. java高级查询_SQL高级查询(转载)
  9. js打印倒金字塔横线
  10. 论文|谷歌推出最新“手机版”视觉应用的卷积神经网络—MobileNe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