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目录

  • 为什么需要实变函数?
  • 集合论
  • 集合的表示与运算,上极限/下极限集合
  • 对等与基数,伯恩斯坦,定理可数/不可数集合
  • 度量空间与欧氏空间,聚点内点界点,开集闭集

为什么需要实变函数?

对于微积分,其有一个非常明显的不足:黎曼意义下可积函数的类太小。例如定义在[0,1][0,1][0,1]上的狄利克雷函数D(x)D(x)D(x)(有理数点取值1,无理数点取值0),看上去非常简单,但是他不可积。于是数学家们认为,这是关于黎曼积分的定义有问题的,应该采用一个新的积分是。这是勒贝格研究实变量函数的出发点。

我们进一步讨论黎曼积分的缺陷,所谓的黎曼积分就是说

让函数 f{\displaystyle f}f 为定义在区间 [a,b][a, b][a,b] 的非负函数,我们想要计算 f(x)f(x)f(x)所代表的曲线与 xxx坐标轴跟两条垂直线x=ax=ax=a跟x=bx=bx=b 所夹图形的面积(既下图区域 S 的面积),可将区域 S 的面积以下面符号表示:∫abf(x)dx.\int _{a}^{b}f(x)\,dx.∫ab​f(x)dx.
黎曼积分的基本概念就是对 xxx-轴的分割越来越细,则其所对应的矩形面积和也会越来越趋近图形 SSS 的面积。同时请注意,如函数为负函数, f:[a,b]↦R<0f:[a,b]\mapsto \mathbb {R} _{<0}f:[a,b]↦R<0​,则其面积亦为负值。

对于连续函数,我们通过越来越细的分割可以使得每个小区间的矩形面积接近积分值(连续函数小区间的上下确界差别不大)。回过头来看狄利克雷函数,无论把xxx分的再细,每个小区间都有无理数和有理数,他们彼此的高度差到处都是1,即函数的下确界为0,上确界为1,不会趋向于相同的值,于是在黎曼意义下,他是不可积的。

勒贝格提出了一种新的思路:不分定义域,转而将值域进行分割,把函数值差不多的那部分点集放在一起考虑,用横放着的小矩形面积之和加以逼近。

仍然以D(x)D(x)D(x)为例,他只有两个函数值1,0,取0的是[0,1][0,1][0,1]区间内的无理数集III,取1的是其中的有理数集QQQ。假设无理数集的长度是m(I)m(I)m(I),有理数集的长度是m(Q)m(Q)m(Q),此时他的积分就可以表示为1⋅m(Q)+0⋅m(I)1\cdot m(Q)+ 0 \cdot m(I)1⋅m(Q)+0⋅m(I)
这样的话问题就归结为如何确定m(Q),m(I)m(Q),m(I)m(Q),m(I)了,而在微积分中,集合是没有长度的,这就需要一套新的理论——测度论。按照测度论,我们有m(I)=1,m(Q)=0m(I)=1,m(Q)=0m(I)=1,m(Q)=0,因此该函数的勒贝格积分为0。这就是数学之美!

集合论

这里有个很有意思的人物,集合论的创立者康托尔对无限集合也以大小,多少来分,他断言 “全体实数比全体有理数多”,这是实变函数论的出发点。

集合的表示与运算,上极限/下极限集合

集合的表示集合的表示集合的表示

集合:“在一定范围内的个体事物的全体,当将他们看作一个整体时,我们把这个整体称之为一个集合,其中每个个体事务叫做该集合的元素”。一个集合的各个元素必须是彼此相异的;哪些事物是给定集合的元素必须是明确的。表示方法有以下几种

  1. 通过列举元素表示 A={a,b,c...}A=\{a,b,c...\}A={a,b,c...}
  2. 通过需要满足的条件定义 A={x:x满足条件p}A=\{x:x满足条件p\}A={x:x满足条件p}

习惯上,N,Z,Q,R\mathbf{N,Z,Q,R}N,Z,Q,R分别表示自然数集,整数集,有理数集,实数集。设f(x)f(x)f(x)是定义在EEE上的函数,记f(E)={f(x):x∈E}f(E)=\{f(x):x\in E\}f(E)={f(x):x∈E}称为该函数的值域。如果DDD是RRR中的集合,EEE是一个非空集合,则称f−1(D)={x:x∈E,f(x)∈D}f^{-1}(D)=\{x:x\in E,f(x)\in D\}f−1(D)={x:x∈E,f(x)∈D}称为DDD的原像

用集合语言描述函数性质,是实变函数中的常用方法{\color{blue}用集合语言描述函数性质,是实变函数中的常用方法}用集合语言描述函数性质,是实变函数中的常用方法,比如f(x)f(x)f(x)在R\mathbf{R}R上连续,且在[a,b][a,b][a,b]上有上界,即对任意的x∈[a,b]x\in[a,b]x∈[a,b]有f(x)≤Mf(x)\leq Mf(x)≤M,那么用集合语言可以表示为[a,b]⊂{x:f(x)≤M}[a,b]\subset \{x:f(x)\leq M\}[a,b]⊂{x:f(x)≤M}.


集合的运算集合的运算集合的运算
并集的概念可以推广到任意多个集合的情形,设有一族集合{Aα:α∈Λ}\{A_\alpha:\alpha\in\Lambda\}{Aα​:α∈Λ},其中α\alphaα是在固定指标集Λ\LambdaΛ中唯一变化的指标,则由一切AαA_\alphaAα​的元素所组成的集合称为这族集合的并集或者合集,记作∪α∈ΛAα\cup_{\alpha\in\Lambda} A_\alpha∪α∈Λ​Aα​,它可以表示为
∪α∈ΛAα={x:存在某个α∈Λ,使x∈Aα}\cup_{\alpha\in\Lambda}A_\alpha=\{x:存在某个\alpha\in\Lambda,使x\in A_\alpha\}∪α∈Λ​Aα​={x:存在某个α∈Λ,使x∈Aα​}
习惯上当Λ={1,2,...,k}\Lambda=\{1,2,...,k\}Λ={1,2,...,k}为有限集时,并集可以写作A=∪α∈ΛAα=∪n=1KAnA=\cup_{\alpha\in\Lambda}A_\alpha=\cup_{n=1}^K A_nA=∪α∈Λ​Aα​=∪n=1K​An​,如果是无限集的话,写作A=∪n∈NAn=∪n=1∞AnA=\cup_{n\in N}A_n=\cup_{n=1}^{\infty}A_nA=∪n∈N​An​=∪n=1∞​An​。

记并集运算为AcA^cAc,我们有德摩根定律

  • (∪α∈ΛAα)c=∩α∈ΛAαc(\cup_{\alpha\in\Lambda}A_\alpha)^c=\cap_{\alpha\in\Lambda}A_\alpha^c(∪α∈Λ​Aα​)c=∩α∈Λ​Aαc​
  • (∩α∈ΛAα)c=∪α∈ΛAαc(\cap_{\alpha\in\Lambda}A_\alpha)^c=\cup_{\alpha\in\Lambda}A_\alpha^c(∩α∈Λ​Aα​)c=∪α∈Λ​Aαc​

上极限/下极限集合上极限/下极限集合上极限/下极限集合

我们首先从数列来定义所谓的上下极限。上极限,就是向上走的最终趋势,假设我们有一个列集ana_nan​,如何确定这个趋势呢

  • 第一步,从a1a_1a1​开始向上走“最高能到达的”{a1,a2,...}\{a_1,a_2,...\}{a1​,a2​,...}的“最大值” sup⁡{a1,a2,...}\sup \{a_1,a_2,...\}sup{a1​,a2​,...}
  • 第二步,从a2a_2a2​开始向上走“最高能到达的”{a2,a3,...}\{a_2,a_3,...\}{a2​,a3​,...}的“最大值” sup⁡{a2,a3,...}\sup \{a_2,a_3,...\}sup{a2​,a3​,...}
  • 第nnn步,从ana_nan​开始向上走“最高能到达的”{an,an+1,...}\{a_n,a_{n+1},...\}{an​,an+1​,...}的“最大值” sup⁡{an,an+1,...}\sup \{a_n,a_{n+1},...\}sup{an​,an+1​,...}

最终趋势为 lim⁡n→∞sup⁡k≥n{ak}\lim_{n\rightarrow\infty}\sup_{k\geq n}\{ a_k\}limn→∞​supk≥n​{ak​},即上极限lim⁡ˉn→∞an\bar{\lim}_{n\rightarrow\infty}a_nlimˉn→∞​an​。从数学上来讲,sup⁡k≥n{ak}\sup_{k\geq n}\{ a_k\}supk≥n​{ak​}是一个不增的数列,因此总是有极限的。而因为一个不增的数列,他的极限就是他的下确界,因此这个上极限又可以定义为inf⁡n≥1sup⁡k≥n{ak}\inf_{n\geq 1}\sup_{k\geq n}\{a_k\}infn≥1​supk≥n​{ak​}。此时我们的定义只依赖于上下确界,因此要将这种定义推广到集合,我们需要知道集合的上下确界。

对于数列的上下确界,分别表示数列的上(下)界中最小(大)的那个。那么对于集列{An}\{A_n\}{An​},我们是不是可以定义上确界为比所有AnA_nAn​都大的集合中最小的那个(集合的大小并不是元素的多少,直观来看如果A⊂BA\subset BA⊂B,那么A比B小),对于一群集合{An}\{A_n\}{An​},他们的上确界直观来看应该是他们的并集,同样的他们的下确界就是他们的交集。所以集合列的上下极限就是将数列中的inf⁡\infinf写为∩\cap∩,sup⁡\supsup写为∪\cup∪。

它原始的定义如下


那么我们不妨问一个问题,“集合”与“数列”之间存在什么关系,使得我们可以定义上下极限?
他们的共同点在于,都可以比大小,其中数列比较的值的大小,而集列比较的是集合大小。

对等与基数,伯恩斯坦,定理可数/不可数集合

简单来讲,这部分的内容就是学习“如何数数”,先给出一些定义

  • 映射:给定集合A,BA,BA,B,将集合A中的每个元素都对应到B中的元素的一种方式。、
  • 对等(等势):如果存在从A到B的一一映射,则称A,B对等 A∼BA\sim BA∼B(ϕ\phiϕ与ϕ\phiϕ是对等的)。
  • 对等推广:数量相等的有限个元素的集合都对等。
  • 有限集:集合A与{1,2,...,n}\{1,2,...,n\}{1,2,...,n}对等,则称A是一个有限集。
  • 无限集:不是有限集就是无限集。

    再给出一些有用的推论
  • 整数集合Z∼Z\simZ∼所有奇数的集合(二者的对应关系为n→2n+1n\rightarrow 2n+1n→2n+1)。
  • 无限集中存在着一个真子集与它对等!((0,1)∼R,x→tan⁡(πx−π2)(0,1)\sim R,x\rightarrow\tan(\pi x-\frac{\pi}{2})(0,1)∼R,x→tan(πx−2π​))

如何定义数量如何定义数量如何定义数量
基数(势)

  • 如果A∼BA\sim BA∼B则称A,B有相同基数,记为A==B=\stackrel{=}{A}=\stackrel{=}{B}A=​=B=​,有限集时这显然就是个数。
  • A,BA,BA,B不对等,但AAA与BBB的一个真子集对等,则称A比B有较小的基数A=<B=\stackrel{=}{A}<\stackrel{=}{B}A=​<B=​。
  • ≥,≤,=,>,<\geq,\leq,=,>,<≥,≤,=,>,<这些符号用在集合中就是对基数的比较。

伯恩斯坦定理:A=≤B=andB=≤A=→A==B=\stackrel{=}{A}\leq\stackrel{=}{B}and\stackrel{=}{B}\leq\stackrel{=}{A}\rightarrow\stackrel{=}{A}=\stackrel{=}{B}A=​≤B=​andB=​≤A=​→A=​=B=​

该定理使得我们能够判断两个集合基数的关系,而不需要费尽心思构造两个集合之间的双射。也就是说对等关系简化成了,从A→BA\rightarrow BA→B的单射与B→AB\rightarrow AB→A的单射。

比如(0,1)(0,1)(0,1)与(0,1](0,1](0,1]之间的关系,直接建立二者的双射关系是很复杂的,但是通过定理我们可以先找他们的真子集

以下讨论的可数,不可数集合都是无限集合。
可数/可列集合可数/可列集合可数/可列集合
凡是和全体正整数所成集合Z+\mathbf{Z}^+Z+对等的集合都称为可数集合或可列结合。N,Z\mathbf{N,Z}N,Z,奇数集合,偶数集合都是可数集合。一个集合是可数集合的充要条件是集合可以排成一个无穷序列(与正整数一一对应)

  • 定理1:任何无限集都至少包含一个可数子集,即可数集合是最少的无限集(可数集在所有无限集中有最小的基数)。

  • 定理2:可数集合的无限子集必为可数集合,从而可数集合的任何子集或者是有限集或者是可数集。

  • 定理3:设A为可数集,B为有限或可数集,则A∪BA\cup BA∪B为可数集。

  • 定理4:设Ai(i=1,2,3,...)A_i(i=1,2,3,...)Ai​(i=1,2,3,...)都是可数集,则∪i=1∞Ai\cup_{i=1}^\infty A_i∪i=1∞​Ai​也是可数集。

  • 定理5:有理数(正整数、负整数、正分数、负分数以及零)全体是一个可数集合。

    有理数在实数中是处处稠密的,尽管如此,全体有理数也只不过是一个和稀疏分布的正整数全体一一对应的可数集。这个令人难以置信的事实,正是集合论向“无限”进军的一个重要成果,是人类理性思维的又一胜利。

  • 定理6:AiA_iAi​是可数集,则A=A1×A2×...×AnA=A_1\times A_2\times...\times A_nA=A1​×A2​×...×An​是可数集

  • 定理7:代数数的全体是一可数集(代数数是整系数多项式的根,1是x-1=0的根,−1是x2+1=0的根\sqrt{-1}是x^2+1=0的根−1​是x2+1=0的根)。

不可数集合不可数集合不可数集合
如果所有无限集全都是可数集,那么它们都具有相同的基数,那么这个概念的引入也没有任何意义了。而从以下定理我们可以知道不是可数集的无限集是存在的。我们定义不是可数集合的无限集合为不可数集合。那么我们不妨问两个问题 (i)基数可以不断增大吗? (ii)有没用最大的不可数集合。

  • 康托尔定理:设MMM是任意一个集合它的所有子集组成的新集合μ\muμ,则有μ=>M=\stackrel{=}{\mu}>\stackrel{=}{M}μ=​>M=​.
    对于有限集合,这是显然的如果MMM有nnn个元素,那么μ\muμ有2n2^n2n个元素,无限集合这里不做讨论。
    应用:罗素悖论(所有集合的全体不是集合)。如果康托尔定理成立,那么μ\muμ也是集合且μ\muμ中的元素都属于MMM即μ⊂M→μ=≤M=\mu\subset M\rightarrow\stackrel{=}{\mu}\leq\stackrel{=}{M}μ⊂M→μ=​≤M=​,与康托尔定理矛盾。
    这个定理显示了,基数可以不断增大,而且我们不能找到最大的基数。

  • 定理1:全体实数R\mathbf{R}R是一个不可数集合,其与幂集(自然数的所有子集)2N2^N2N对等。
    证明过程如下,我们可以构造出很多小数,让他的第一位与a1(1)a_1^{(1)}a1(1)​不同,第二位与a2(2)a_2^{(2)}a2(2)​不同,…,第nnn位与an(n)a^{(n)}_nan(n)​不同,它可以与序列中的元素都不相同,也就是说实数全体不能展开为一个序列。

  • 若用ccc表示全体实数所组成的集合RRR的基数,用aaa和表示全体正整数所成集合Z+Z^+Z+的基数,则c>ac>ac>a。以后称ccc为连续基数
  • 定理2:任意区间(a,b),[a,b),(a,b](a,b),[a,b),(a,b](a,b),[a,b),(a,b]均具有连续基数ccc。
  • 定理3:设{Ai}i=1∞\{A_i\}_{i=1}^\infty{Ai​}i=1∞​是一列互不相交的集合,他们的基数都是ccc,则∪i=1∞Ai\cup_{i=1}^\infty A_i∪i=1∞​Ai​的基数也是ccc,
  • 定理4:设有一列集合{An:n∈Z+},An==c,A=∏n=1∞An\{A_n:n\in\mathbf{Z}^+\},\stackrel{=}{A_n}=c,A=\prod_{n=1}^\infty A_n{An​:n∈Z+},An​=​=c,A=∏n=1∞​An​,那么A==c\stackrel{=}{A}=cA=​=c.
  • 定理5:nnn维欧几里得空间Rn\mathbf{R}^nRn的基数为ccc。RnR^nRn是n个RRR的直积。
    推论1:复数的基数为ccc。
    推论2:ccc个基数为ccc的集合的并的基数仍然为ccc。

度量空间与欧氏空间,聚点内点界点,开集闭集

设XXX是一个集合,对于集合内的任意两个元素x,yx,yx,y,都有唯一确定的实数d(x,y)d(x,y)d(x,y)与之对应,而且这一对应关系满足下列条件

  • 非负性 d(x,y)>0d(x,y)>0d(x,y)>0,d(x,y)=0d(x,y)=0d(x,y)=0当且仅当x=yx=yx=y。
  • 三点不等式 d(x,y)≤d(x,z)+d(y,z)d(x,y)\leq d(x,z)+d(y,z)d(x,y)≤d(x,z)+d(y,z)对任意zzz都成立。
  • 对称性 d(x,y)=d(y,x)d(x,y)=d(y,x)d(x,y)=d(y,x)。
    则称(X,d)(X,d)(X,d)为度量空间或者距离空间。(Rn,d)(\mathbf{R}^n,d)(Rn,d)称为欧氏空间,d(x,y)=(∑i=1n(xi−yi)2)1/2d(x,y)=(\sum_{i=1}^n(x_i-y_i)^2)^{1/2}d(x,y)=(∑i=1n​(xi​−yi​)2)1/2称为欧氏距离。

以下是一些常用定义

  • 集合的距离可以定义为集合中元素离得最近的长度,但是最近这个词在数学中往往是达不到的。因此我们使用下确界来定义d(A,B)=inf⁡p∈A,Q∈Bd(P.Q)d(A,B)=\inf_{p\in A,Q\in B} d(P.Q)d(A,B)=infp∈A,Q∈B​d(P.Q)
  • 集合的直径定义为最远两点的长度,同样的我们使用上确界来定义r(E)=sup⁡p,q∈Ed(p,q)r(E)=\sup_{p,q\in E}d(p,q)r(E)=supp,q∈E​d(p,q)
    如果r(E)<∞r(E)<\inftyr(E)<∞则称EEE有界,如果是点集则称之为有界点集。
    在RnR^nRn中只要与原点的距离有限,那么就是有限集。
  • RnR^nRn的邻域:和定点P0P_0P0​之距离小于定数δ>0\delta>0δ>0的点的全体,即集合{P:d(P,P0)}<δ\{P:d(P,P_0)\}<\delta{P:d(P,P0​)}<δ称为P0P_0P0​的δ\deltaδ邻域,记为U(P0,δ)U(P_0,\delta)U(P0​,δ),不需要指出半径时记为U(P0)U(P_0)U(P0​)
  • 区间:点集{(x1,...,xn):ai<xi<bi,i=1,2,...,n}\{(x_1,...,x_n):a_i<x_i<b_i,i=1,2,...,n\}{(x1​,...,xn​):ai​<xi​<bi​,i=1,2,...,n}称为一个nnn维的开区间,如果将条件换为ai≤xi≤bia_i\leq x_i\leq b_iai​≤xi​≤bi​则成为闭区间,统称为区间III。bi−aib_i-a_ibi​−ai​称为III第iii条边的边长,∏i=1n(bi−ai)\prod_{i=1}^n(b_i-a_i)∏i=1n​(bi​−ai​)称为III的体积,记为∣I∣|I|∣I∣。

聚点内点界点聚点内点界点聚点内点界点
设EEE是RnR^nRn中的一个点集,P0P_0P0​是一个定点,那么P0,EP_0,EP0​,E之间有以下关系

  • 内点:P0P_0P0​附近全是EEE的点,EEE的全体内点的集合称为EEE的开核E∘\stackrel{\circ}{E}E∘​。
  • 外点:该点附近全部是EEE的点。
  • 边界点:该点附近总是有EEE的点又有不是EEE的点,EEE的全体边界点的集合称为边界∂E\partial E∂E。
  • 聚点:该点的任意邻域内都含有无穷多个属于EEE的点,内点一定是聚点,但是聚点也可能是边界点。EEE的全体聚点称为导集E′E'E′
  • 孤立点:如果P0P_0P0​属于EEE但不是EEE的聚点,则称P0P_0P0​为EEE的孤立点。
  • EEE的边界点不是聚点就是孤立点。

开集闭集开集闭集开集闭集

  • 开集:EEE中每个点都是内点,充要条件E⊂E∘E\subset\stackrel{\circ}{E}E⊂E∘​或者E=E∘E=\stackrel{\circ}{E}E=E∘​
  • 闭集:EEE的每一个聚点都属于EEE,E′⊂EE'\subset EE′⊂E或者∂E⊂E\partial E\subset E∂E⊂E。

实变函数与泛函分析(一)集合论相关推荐

  1. 实变函数与泛函分析课本pdf_实变函数与泛函分析

    内容概要 本书第1章至第6章为实变函数与泛函分析的基本内容,包括集合与测度.可测函数.Ledcsgue积分.线性赋范空间.内积空间.有界线性算子与有界线性泛函等,第7章介绍了Banach空间上算子的微 ...

  2. 数学分析、实变函数与泛函分析

    数学分析.实变函数与泛函分析 实数 泛函的观点:自然数到有理数,有理数到柯西列(元素为有理数),实数就是所有柯西列收敛的极限点的集合 实数的性质 1.若 x<yx<yx<y,则 ∃r ...

  3. 实变函数与泛函分析课本pdf_实变函数与泛函分析基础(第三版)同步辅导及习题全解...

    实变函数与泛函分析基础(第三版)同步辅导及习题全解 作者:孙雨雷,冯君淑 主编 出版时间:2011年版 丛编项:高校经典教材同步辅导丛书 内容简介 <高校经典教材同步辅导丛书·九章丛书:实变函数 ...

  4. 实变函数与泛函分析导论

    1. 内容 实变函数: 测度理论(measure): 基于测度的积分(integration): 拓扑(topology): 泛函分析: Banach Space Compact operator H ...

  5. 实变函数与泛函分析基础

    集合论 集合的运算 并集:1.任意两个集合 2.任意多个集合的并集或和集: 设  一族集合  :由一切   的 元素组成的集合,其中  是固定指标集, 是  中变化的指标. 记为   ,可表示为   ...

  6. Lebesgue外测度—实变函数与泛函分析

    引言  19世纪下半叶,不少分析学家进行一系列扩充长度和面积概念的探索,逐渐形成测度的概念.1898年,博雷尔(Borel)建立了以为Borel点集的测度,法国数学家勒贝格(Lebesgue)在20世 ...

  7. 关于实变函数中德摩根定律和集合列上下极限的一些讨论

    本文内容来自作者本人在学习<实变函数与泛函分析基础>一书过程中的一些思考. 文章目录 前言 一.德-摩根定律 1.概率论与逻辑代数 2.集合论 二.集合列的上极限与下极限 1.基本定义 2 ...

  8. 实变函数笔记-勒贝格积分

    [参考资料] [1]<实变函数与泛函分析基础> [2]陶哲轩 <实分析> 非负简单函数 定义: 设f(x)的定义域E可分为有限个互不相交的可测集E1,E2,...,EsE_1, ...

  9. 实变函数笔记-外测度,可测集,可测函数

    [参考资料] [1]<实变函数与泛函分析基础> [2]<陶泽轩实分析> [3]<实变函数与泛函分析> 外测度 定义: 设E为RnR^nRn中任一点集,对于每一列覆盖 ...

最新文章

  1. MFC显示位图 from http://blog.csdn.net/liuzhuomju/article/details/7299458
  2. 电商大促首焦背景素材|大火C4D元素
  3. java short uuid_MySQL-使用UUID_SHORT( ) 的问题
  4. MPLS(多协议标记交换)协议能否降低跨省组建企业专网的成本?
  5. 如何解决Mac苹果上运行VMware Fusion虚拟机提示“未找到文件”
  6. 怎样设置电脑壁纸_怎样把C盘设置成禁止安装任何软件?教你两个方法,告别电脑卡顿...
  7. [RK3288][Android6.0] 网络服务Netd初始化流程小结
  8. 2021 | VMware ESX虚拟机
  9. 联想Lephone与Apple iPAD的完美组合
  10. 哲学家进餐_我如何通过预算学习计划进餐
  11. 非标资产与标准资产_资产商店行动新闻– 2011年10月!
  12. 车身控制器BCM系统功能规范
  13. vivado2019.2的安装
  14. JFreeChart Hacking-补丁贴
  15. 【功能实现】qrcode生成二维码Demo
  16. 解决GAMIT10.71解算北斗二号三号观测值问题
  17. 腾讯企业邮箱java-收发邮件
  18. npm发布第三方插件
  19. 【stm32f103】引脚功能、工程简介与添加步骤
  20. Redis只会用来做缓存?那你应该来看看这篇文章

热门文章

  1. 看《拿“美女”换和平的皇帝》有感
  2. i7 11700和i7 11700k的区别 i7 11700和i7 11700k的差距大吗
  3. java,jdk 分不清,是否免费,怎么选择合适的版本
  4. linux之静态库与动态库
  5. 远程连接 腾讯云 redis 服务器
  6. 数字逻辑——反函数、对偶函数,用逻辑代数公式化简为最简与或式练习题
  7. 有两种歌声可以打动我
  8. scpi指令转换c语言,SCPI指令介绍
  9. opendrive数据格式解析思维导图 , opendrive高精地图是自动驾驶领域使用最为广泛的开源高精地图标准级地图格式
  10. 记在第三份工作满月之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