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置函数是 Python 的一大特色,用极简的语法实现很多常用的操作。

它们预先定义在内置命名空间中,开箱即用,所见即所得。Python 被公认是一种新手友好型的语言,这种说法能够成立,内置函数在其中起到了极关键的作用。

举个例子,求字符串 x 的长度,Python 的写法是 len(x) ,而且这种写法对列表、元组和字典等对象也同样适用,只需要传入对应的参数即可。len() 函数是共用的。

这是一种极简哲学的体现:Simple is better than complex。

但是,有些语言并不是这样,例如在 Java 中,字符串类有一个求长度的方法,其它类也有自己的求长度的方法,它们无法共用。每次使用时,通过类或实例来调用。

同样是求字符串长度,Python 的写法:

saying = "Hello world!"

print(len(saying))

# 结果:12

而在 Java 中,写法可能如下(简化起见):

String saying = "Hello world!";

System.out.println(saying.length());

// 结果:12

Python 采用的是一种前缀表达式 ,而 Java 采用的则是后缀表达式 。

除了求长度,Python 的某些内置函数也能在 Java 中找到对应的表达。例如,数值型字符串 s 转化为整型数字,Python 可以用 int(s) 函数,而 Java 可以用 Integer.parseInt(s) ;整型数字转化为字符串,Python 可以用 str(i) ,而 Java 也有 String.valueOf(i) 。

Python 的内置函数不与特定的类绑定,它们是一级对象。而 Java 的“函数”则无法脱离类而存在,它们只是附属品。

从直观角度来看,Python 的表达似乎是更优的。但是,它们并不具有可比性 ,因为这是两套语言系统,各有独特的范畴背景,并不能轻易地化约。

就好比是,不能因为拉丁字母笔画简单,就说它优于汉字,因为在表意时,字母(表音文字)是远逊于汉字(表意文字)的。同样的,日本借用了汉字的偏旁部首而造出来的文字,虽然更省笔墨,但是也完全丧失了意蕴。

以此类比,Python 的内置函数虽有简便之美,但却丢失了某些表意功能。有些人在质疑 /抨击 Python 的时候,也喜欢拿这点说事,认为这是 Python 的设计缺陷。

这就引出本文最想讨论的一个问题来:为什么 Python 要设计成 len(x) 这种前缀表达,而不是 x.len() 这样的后缀表达呢?

事实上,后缀设计也是可行的,以 Python 中列表的两个方法为例:

mylist = [2, 1, 3, 5, 4]

mylist.sort()

print(mylist) # [1, 2, 3, 4, 5]

mylist.reverse()

print(mylist) # [5, 4, 3, 2, 1]

它们都是通过列表对象来调用,并不是凭空从内置命名空间中拿来的。语义表达得也很清楚,就是对 mylist 做排序和逆转。

恰恰那么巧,它们还有两个同父异母的兄弟 sorted() 与 reversed(),这俩是前缀表达型。

mylist = [2, 1, 3, 5, 4]

sort_list = sorted(mylist)

print(sort_list) # [1, 2, 3, 4, 5]

reverse_list = reversed(mylist)

print(list(reverse_list)) # [4, 5, 3, 1, 2]

不同的写法,都在做同一件事(不考虑它们的副作用)。因此,后缀语法并非不可行,之所以不用,那肯定是刻意的设计。

回到前面的问题:为什么是 len(x) ,而不是 x.len(x),这根源于 Python 的什么设计思想呢?

Python 之父 Guido van Rossum 曾经解释过这个问题(链接见文末),有两个原因:

对于某些操作,前缀符比后缀更好读——前缀(和中缀)表示法在数学中有着悠久的历史,其视觉效果有助于数学家思考问题。我们可以简单地把公式 x*(a + b) 重写成 x*a + x*b ,但同样的事,以原生的面向对象的方式实现,就比较笨拙。

当读到 len(x) 时,我就 知道 这是在求某对象的长度。它告诉我了两点:返回值是一个整数,参数是某种容器。但当读到 x.len() 时,我必须事先知道某种容器 x,它实现了一个接口,或者继承了一个拥有标准 len() 方法的类。我们经常会目睹到这种混乱:一个类并没有实现映射( mapping )接口,却拥有 get() 或 keys() 方法,或者某些非文件对象,却拥有一个 write() 方法。

解释完这两个原因之后,Guido 还总结成一句话说:“ I see 'len' as a built-in operation ”。这已经不仅是在说 len() 更可读易懂了,而完全是在拔高 len() 的地位。

这就好比说,分数 ½ 中的横线是数学中的一个“内置”表达式,并不需要再实现什么接口之类的,它自身已经表明了“某数除以某数 ”的意思。不同类型的数(整数、浮点数、有理数、无理数...)共用同一个操作符,不必为每类数据实现一种求分数的操作。

优雅易懂是 Python 奉行的设计哲学 ,len() 函数的前缀表达方式是最好的体现。我想起在《超强汇总:学习 Python 列表,只需这篇文章就够了》这篇文章中,曾引述过 Guido 对“为什么索引从 0 开始 ”的解释。其最重要的原因,也正是 0-based 索引最优雅易懂。

让我们来先看看切片的用法。可能最常见的用法,就是“取前 n 位元素”或“从第 i 位索引起,取后 n 位元素”(前一种用法,实际上是 i == 起始位的特殊用法)。如果这两种用法实现时可以不在表达式中出现难看的 +1 或 -1,那将会非常的优雅。

使用 0-based 的索引方式、半开区间切片和缺省匹配区间的话( Python 最终采用这样的方式),上面两种情形的切片语法就变得非常漂亮:a[:n] 和 a[i:i+n],前者是 a[0:n] 的缩略写法。

所以,我们能说 len(x) 击败 x.len() ,支撑它的是一种化繁为简、纯粹却深邃的设计思想。

面向对象的编程语言自发明时起,就想模拟我们生活于其中的现实世界。可是什么类啊、接口啊、对象啊、以及它们的方法啊,这些玩意的毒,有时候蒙蔽了我们去看见世界本质的眼睛。

桌子类有桌子类的求长度方法,椅子类有椅子类的求长度方法,无穷无尽,可现实真是如此么?求长度的方法就不能是一种独立存在的对象么?它之所以存在,是因为有“对象”存在,而不是因为有某个类才存在啊。

所以,我想说,len(x) 击败 x.len(),这还体现了 Python 对世界本质的洞察 。

求某个对象的长度,这种操作独立于对象之外而存在,并不是该对象内部所有的一种属性或功能。从这个角度理解,我们能够明白,为什么 Python 要设计出内置函数? 内置函数其实是对世界本质的一种捕捉。

这些见微知著的发现,足够使我们爱上这门语言了。人生苦短,我用 Python。

关联阅读:

本文原创并首发于公众号 [Python 猫] ,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公众号 [Python 猫] , 本号连载优质的系列文章,有喵星哲学猫系列、Python 进阶系列、好书推荐系列、技术写作、优质英文推荐与翻译等等,欢迎关注哦。后台回复“爱学习”,免费获得一份学习大礼包。

len是python的内置函数吗_len(x) 击败 x.len(),从内置函数看 Python 的设计思想(内有公号宣传,不喜勿进)...相关推荐

  1. len是不是python内置函数_len(x) 击败 x.len(),从内置函数看 Python 的设计思想-阿里云开发者社区...

    内置函数是 Python 的一大特色,用极简的语法实现很多常用的操作. 它们预先定义在内置命名空间中,开箱即用,所见即所得.Python 被公认是一种新手友好型的语言,这种说法能够成立,内置函数在其中 ...

  2. len(x) 击败 x.len(),从内置函数看 Python 的设计思想

    内置函数是 Python 的一大特色,用极简的语法实现很多常用的操作. 它们预先定义在内置命名空间中,开箱即用,所见即所得.Python 被公认是一种新手友好型的语言,这种说法能够成立,内置函数在其中 ...

  3. 从内置函数看 Python 的设计思想:len(x) 是否击败 x.len(),

    内置函数是 Python 的一大特色,用极简的语法实现很多常用的操作. 它们预先定义在内置命名空间中,开箱即用,所见即所得.Python 被公认是一种新手友好型的语言,这种说法能够成立,内置函数在其中 ...

  4. len在python_len(x) 击败 x.len(),从内置函数看 Python 的设计思想

    内置函数是 Python 的一大特色,用极简的语法实现很多常用的操作. 它们预先定义在内置命名空间中,开箱即用,所见即所得.Python 被公认是一种新手友好型的语言,这种说法能够成立,内置函数在其中 ...

  5. python 三元表达式、列表推导式、生成器表达式、递归、匿名函数、内置函数

    一.三元表达式 语法:[成立1 if condition1 else成立2 if condition2 else ...if 成立N conditionN else 不成立] sex = 'man' ...

  6. python不允许使用关键字作为变量名、允许使用内置函数_Python不允许使用关键字作为变量名,允许使用内置函数名作为变量名,但这会改变函数名的含义。...

    Python不允许使用关键字作为变量名,允许使用内置函数名作为变量名,但这会改变函数名的含义. 答:对 对于检查出的无效MAC帧,以太网负责重传. 答:× 哪一年开始中国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 答:2 ...

  7. Python基础20-面向对象:静态、组合、继承与派生、多态、封装、反射、内置attr方法等

    目录 静态 静态属性@property 类方法@classmethod 静态方法@staticmethod 组合 继承与派生 继承与派生 继承顺序 在子类中调用父类方法与super 多态 封装 反射 ...

  8. python内置标准库不可以处理的文件是_精华 | 140种Python标准库、第三方库和外部工具都有了...

    原标题:精华 | 140种Python标准库.第三方库和外部工具都有了 作者 | 宋天龙 来源 | 大数据(ID:hzdashuju) [导读]Python数据工具箱涵盖从数据源到数据可视化的完整流程 ...

  9. hive内置函数_flink教程flink modules详解之使用hive函数

    modules概念 通过hive module使用hive函数 内置函数 自定义函数 sql 客户端的使用 原理分析和源码解析 实现 modules概念 flink 提供了一个module的概念,使用 ...

最新文章

  1. RSA加密和DH加密
  2. spring 找不到applicationContext.xml解决方法
  3. 学习Windows Phone手机开发:Tile的使用
  4. vs2019 更新安装错误_本月Windows 10累积更新再出BUG:安装时跳出错误代码
  5. jps显示当前所有java进程pid
  6. spring安全性_具有PreAuthorize的Spring方法安全性
  7. 汉字与区位码(2) - 分析
  8. Linux网络协议栈:网卡收包分析
  9. 20210501:字符串与哈希表力扣专题学习记录
  10. Java会走向晦暗吗?Kotlin会取而代之吗
  11. 手机移动端浏览器或PC端浏览器莫名出现计算错误或莫名返回到登录界面等问题的解决.
  12. 大数据时代下的用户洞察:用户画像建立(ppt版)
  13. 解决安装VC2015失败的问题
  14. python确定样本量(总体均值)
  15. 高等数学:极值点一定连续吗?间断点可以是极值点吗?
  16. MySQL入门:数据库是什么 | SQL是什么 | MySQL是什么
  17. git rebase的两种用法(最全)
  18. 农业工程与信息技术是计算机类吗,中国海洋大学农业工程与信息技术概论2020考研复试大纲...
  19. c盘空间不足,删除 wer/reportqueue目录文件
  20. vscode 问题解决:“检测到 #include 错误,请更新 includePath”

热门文章

  1. docker及k8s容器面试精华汇总(一),祝大家顺利通过企业面试!
  2. R语言使用rnorm函数生成正太分布数据、使用boxplot函数可视化箱图、中间黑线为中位数位置、上下框线为上下四分位数位置、上下触须为1.5倍四分位数间距、如果有孤立点表示异常值
  3. ARM汇编之kile环境
  4. 北航2021编译原理实验样例编译器-PCODE实现总结
  5. mongodb添加多条数据_mongodb一次能插入多少数据
  6. 关于杂质过滤的一点研究
  7. Nosql之Redis的概念介绍+安装配置+Redis数据库基本操作
  8. java retrofit_Android开发Retrofit2+Rxjava2+okHttp 网络框架封装
  9. 蓝桥杯基础-【切面条】不用画图的解题思路
  10. Android文件实现选择打开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