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置函数是 Python 的一大特色,用极简的语法实现很多常用的操作。

它们预先定义在内置命名空间中,开箱即用,所见即所得。Python 被公认是一种新手友好型的语言,这种说法能够成立,内置函数在其中起到了极关键的作用。

举个例子,求字符串 x 的长度,Python 的写法是 len(x) ,而且这种写法对列表、元组和字典等对象也同样适用,只需要传入对应的参数即可。len() 函数是共用的。

这是一种极简哲学的体现:Simple is better than complex。

但是,有些语言并不是这样,例如在 Java 中,字符串类有一个求长度的方法,其它类也有自己的求长度的方法,它们无法共用。每次使用时,通过类或实例来调用。

同样是求字符串长度,Python 的写法:

saying = "Hello world!"
print(len(saying))# 结果:12

而在 Java 中,写法可能如下(简化起见):

String saying = "Hello world!";
System.out.println(saying.length());// 结果:12

Python 采用的是一种前缀表达式 ,而 Java 采用的则是后缀表达式 。

除了求长度,Python 的某些内置函数也能在 Java 中找到对应的表达。例如,数值型字符串 s 转化为整型数字,Python 可以用 int(s) 函数,而 Java 可以用 Integer.parseInt(s) ;整型数字转化为字符串,Python 可以用 str(i) ,而 Java 也有 String.valueOf(i) 。

Python 的内置函数不与特定的类绑定,它们是一级对象。而 Java 的“函数”则无法脱离类而存在,它们只是附属品。

从直观角度来看,Python 的表达似乎是更优的。但是,它们并不具有可比性 ,因为这是两套语言系统,各有独特的范畴背景,并不能轻易地化约。

就好比是,不能因为拉丁字母笔画简单,就说它优于汉字,因为在表意时,字母(表音文字)是远逊于汉字(表意文字)的。同样的,日本借用了汉字的偏旁部首而造出来的文字,虽然更省笔墨,但是也完全丧失了意蕴。

以此类比,Python 的内置函数虽有简便之美,但却丢失了某些表意功能。有些人在质疑 /抨击 Python 的时候,也喜欢拿这点说事,认为这是 Python 的设计缺陷。

这就引出本文最想讨论的一个问题来:为什么 Python 要设计成 len(x) 这种前缀表达,而不是 x.len() 这样的后缀表达呢?

事实上,后缀设计也是可行的,以 Python 中列表的两个方法为例:

mylist = [2, 1, 3, 5, 4]mylist.sort()
print(mylist)   # [1, 2, 3, 4, 5]mylist.reverse()
print(mylist)   # [5, 4, 3, 2, 1]

它们都是通过列表对象来调用,并不是凭空从内置命名空间中拿来的。语义表达得也很清楚,就是对 mylist 做排序和逆转。

恰恰那么巧,它们还有两个同父异母的兄弟 sorted() 与 reversed(),这俩是前缀表达型。

mylist = [2, 1, 3, 5, 4]sort_list = sorted(mylist)
print(sort_list)   # [1, 2, 3, 4, 5]reverse_list = reversed(mylist)
print(list(reverse_list))   # [4, 5, 3, 1, 2]

不同的写法,都在做同一件事(不考虑它们的副作用)。因此,后缀语法并非不可行,之所以不用,那肯定是刻意的设计。

回到前面的问题:为什么是 len(x) ,而不是 x.len(x),这根源于 Python 的什么设计思想呢?

Python 之父 Guido van Rossum 曾经解释过这个问题(链接见文末),有两个原因:

  • 对于某些操作,前缀符比后缀更好读——前缀(和中缀)表示法在数学中有着悠久的历史,其视觉效果有助于数学家思考问题。我们可以简单地把公式 x*(a + b) 重写成 x*a + x*b ,但同样的事,以原生的面向对象的方式实现,就比较笨拙。
  • 当读到 len(x) 时,我就 知道 这是在求某对象的长度。它告诉我了两点:返回值是一个整数,参数是某种容器。但当读到 x.len() 时,我必须事先知道某种容器 x,它实现了一个接口,或者继承了一个拥有标准 len() 方法的类。我们经常会目睹到这种混乱:一个类并没有实现映射( mapping )接口,却拥有 get() 或 keys() 方法,或者某些非文件对象,却拥有一个 write() 方法。

解释完这两个原因之后,Guido 还总结成一句话说:“ I see 'len' as a built-in operation ”。这已经不仅是在说 len() 更可读易懂了,而完全是在拔高 len() 的地位。

这就好比说,分数 ½ 中的横线是数学中的一个“内置”表达式,并不需要再实现什么接口之类的,它自身已经表明了“某数除以某数 ”的意思。不同类型的数(整数、浮点数、有理数、无理数...)共用同一个操作符,不必为每类数据实现一种求分数的操作。

优雅易懂是 Python 奉行的设计哲学 ,len() 函数的前缀表达方式是最好的体现。

让我们来先看看切片的用法。可能最常见的用法,就是“取前 n 位元素”或“从第 i 位索引起,取后 n 位元素”(前一种用法,实际上是 i == 起始位的特殊用法)。如果这两种用法实现时可以不在表达式中出现难看的 +1 或 -1,那将会非常的优雅。

使用 0-based 的索引方式、半开区间切片和缺省匹配区间的话( Python 最终采用这样的方式),上面两种情形的切片语法就变得非常漂亮:a[:n] 和 a[i:i+n],前者是 a[0:n] 的缩略写法。

所以,我们能说 len(x) 击败 x.len() ,支撑它的是一种化繁为简、纯粹却深邃的设计思想。

面向对象的编程语言自发明时起,就想模拟我们生活于其中的现实世界。可是什么类啊、接口啊、对象啊、以及它们的方法啊,这些玩意的毒,有时候蒙蔽了我们去看见世界本质的眼睛。

桌子类有桌子类的求长度方法,椅子类有椅子类的求长度方法,无穷无尽,可现实真是如此么?求长度的方法就不能是一种独立存在的对象么?它之所以存在,是因为有“对象”存在,而不是因为有某个类才存在啊。

所以,我想说,len(x) 击败 x.len(),这还体现了 Python 对世界本质的洞察 。

求某个对象的长度,这种操作独立于对象之外而存在,并不是该对象内部所有的一种属性或功能。从这个角度理解,我们能够明白,为什么 Python 要设计出内置函数? 内置函数其实是对世界本质的一种捕捉。

这些见微知著的发现,足够使我们爱上这门语言了。人生苦短,我用 Python。

关联阅读:

Guido 解释 len 的由来: https://mail.python.org/pipermail/python-3000/2006-November/004643.html

Guido 解释 0 索引的由来: https://python-history.blogspot.com/2013/10/why-python-uses-0-based-indexing.html

本文章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留言!!!

从内置函数看 Python 的设计思想:len(x) 是否击败 x.len(),相关推荐

  1. len(x) 击败 x.len(),从内置函数看 Python 的设计思想

    内置函数是 Python 的一大特色,用极简的语法实现很多常用的操作. 它们预先定义在内置命名空间中,开箱即用,所见即所得.Python 被公认是一种新手友好型的语言,这种说法能够成立,内置函数在其中 ...

  2. len是python的内置函数吗_len(x) 击败 x.len(),从内置函数看 Python 的设计思想(内有公号宣传,不喜勿进)...

    内置函数是 Python 的一大特色,用极简的语法实现很多常用的操作. 它们预先定义在内置命名空间中,开箱即用,所见即所得.Python 被公认是一种新手友好型的语言,这种说法能够成立,内置函数在其中 ...

  3. len是不是python内置函数_len(x) 击败 x.len(),从内置函数看 Python 的设计思想-阿里云开发者社区...

    内置函数是 Python 的一大特色,用极简的语法实现很多常用的操作. 它们预先定义在内置命名空间中,开箱即用,所见即所得.Python 被公认是一种新手友好型的语言,这种说法能够成立,内置函数在其中 ...

  4. len在python_len(x) 击败 x.len(),从内置函数看 Python 的设计思想

    内置函数是 Python 的一大特色,用极简的语法实现很多常用的操作. 它们预先定义在内置命名空间中,开箱即用,所见即所得.Python 被公认是一种新手友好型的语言,这种说法能够成立,内置函数在其中 ...

  5. python内置函数bin,Python内置函数bin() oct()等实现进制转换

    Python内置函数bin() oct()等实现进制转换 使用Python内置函数:bin().oct().int().hex()可实现进制转换. 先看Python官方文档中对这几个内置函数的描述: ...

  6. python常用内置函数总结-python 几个常用的内置函数

    __init__(self [,args]) 构造函数 是当实例对象创建完成后被调用的,然后设置对象属性的一些初始值 简单的调用方法: obj = className(args) __init__是当 ...

  7. python常用内置函数总结-Python 常用内置函数

    Python 常用内置函数如下: 1. abs()函数返回数字的绝对值. print( abs(-45) )# 返回45print("abs(0.2):",abs(0.2))#返回 ...

  8. python常用内置函数总结-python常见的内置函数

    函数分为自定义函数和内置函数 python内置函数分类: 一.强制转换 int() / str() / bool() / list() / tuple() / dict() / set() 二.输入输 ...

  9. python常用内置函数总结-Python学习教程之常用的内置函数大全

    前言 内置函数,一般都是因为使用比较频繁或是元操作,所以通过内置函数的形式提供出来.在Python中,python给我们提供了很多已经定义好的函数,这里列出常用的内置函数,分享出来供大家参考学习,下面 ...

最新文章

  1. TensorFlow解析常量、变量和占位符
  2. windows系统共享文件夹访问无需验证(输入用户名和密码)即可进入
  3. android 4.0之前版本号出现JSONException异常
  4. 【视频】云信CTO阙杭宁:IM云开发经验分享
  5. SpringBoot_日志-日志框架分类和选择
  6. Ubuntu 16.04安装SQLite Browser操作SQLite数据库
  7. 吴恩达深度学习 —— 2.9 逻辑回归中的梯度下降法
  8. SpringMVC的响应数据和结果视图
  9. c++网络编程连接成功后回调onconnected_谈谈网络编程(基于C++)
  10. 关于Oracle中的错误 「SQL*Loader-522: lfiopn failed for file (xxx.log)」
  11. Redis设计与实现笔记 |目录
  12. Android11(RK3568)自定义服务制作(3)-Hardware制作和权限管理
  13. Thinkpad E40黑苹果驱动
  14. 什么叫wipe,安卓用户如何去wipe?
  15. 残酷事实:程序员没有真正的「睡后收入」,解决办法是利用「复利思维」放大「复业收入」...
  16. 迅雷和flashgot 出现AddRef问题
  17. 每日一题-75(向公司CEO汇报工作的所有人)
  18. 2010年9月2号安排~
  19. 生日祝福小程序_手边小程序新年祝福插件正式上线
  20. Redis从入门到精通(二)

热门文章

  1. [Linux]Linux应用程序中添加强制中断处理
  2. JS中this的四种用法
  3. 使用data()方法缓存数据
  4. [转]关于WM_NCHITTEST消息
  5. word粘贴至html特殊字符 粘贴后可能为乱码
  6. 《JavaScript高级程序设计》阅读笔记(一):ECMAScript基础
  7. 待机、休眠、睡眠的区别和优缺点
  8. 为什么不能同时用const和static修饰成员函数?
  9. php读取三维数组,php 读取多维数组方法_PHP教程
  10. 北京林业大学计算机复试难度,北京林业大学考研难吗?一般要什么水平才可以进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