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好,在各个企业的信息化建设中,为保证各个系统的运行稳定,提高IT内部规范化、标准化,提升效率,都会制定对应的配置管理流程,去指导内部管理平台的实施。以下是一个很好的范文:
----------------------------分界线---------------------------------------

目录
目录 3
1 综述 6
1.1 设计目的 6
1.2 适用范围 6
1.3 相关术语 6
2 配置管理流程设计 7
2.1 流程目的 7
2.2 流程主要内容 7
2.3 与其他流程的关系 8
2.4 关键角色、职责定义 8
2.4.1 配置管理员 8
2.4.2 配置经理 9
2.4.3 配置管理流程负责人 9
2.4.4 流程角色与人员对应表 10
2.5 执行原则 11
2.5.1 常规原则 11
2.5.2 流程关联原则 12
2.5.3 控制原则 12
2.5.4 审核原则 12
2.5.5 保密原则 13
2.6 CMDB设计策略 13
2.6.1 配置项层次设计和命名规则 13
2.6.2 配置项间的关系 14
2.7 流程相关定义 15
2.7.1 CI的通用属性 15
2.7.2 配置项状态 17
2.7.3 配置项审核 17
2.7.4 配置项的删除状态 18
2.7.5 配置项所属系统 18
2.7.6 厂商 19
2.7.7 集成商 19
2.8 流程概要设计 20
2.9 流程详细设计 21
2.9.1 (200.1)配置管理策略的制定 21
2.9.2 (200.2)配置项定义和标识 21
2.9.3 (200.3)CMDB初始化 22
2.9.4 (200.4)CMDB控制和维护 23
2.9.5 (200.5)CMDB审核和回顾 24
2.9.6 (200.6)定期生成配置管理报告 25
2.10 关键衡量指标 25
2.11 主要报表 26
2.11.1 配置项审核及变化状态报表 26
3 附件A: CI属性设计 27
3.1 服务器SR 27
3.1.1 小型机(EPS) 27
3.1.2 PC服务器(SPC) 28
3.2 存储设备 RD 29
3.2.1 磁盘阵列(RAD) 29
3.2.2 磁带库(TAP) 30
3.2.3 其他存储设备(OTR) 31
3.3 网络 NW 32
3.3.1 交换机(SWT) 32
3.3.2 路由器(RUT) 34
3.3.3 防火墙(FRW) 35
3.3.4 VPN网关(VPG) 36
3.3.5 安全网关(SEG) 37
3.3.6 链路(LNK) 38
3.3.7 其他网络设备(OTN) 39
3.4 终端TR 40
3.4.1 台式机(COM) 40
3.4.2 笔记本(NTB) 41
3.4.3 字符终端(CTR) 42
3.4.4 图形终端(GTR) 43
3.5 外设及其他 PR 44
3.5.1 外设(DDV) 44
3.5.2 机房(DCE) 48
3.5.3 其他(OTR) 49
3.6 软件 SW 50
3.6.1 应用软件APP 50
3.6.2 系统软件SYS 54
3.7 文档 DC 58
3.7.1 管理文档(ADC) 58
3.7.2 技术文档(TDC) 58
3.7.3 维护文档(ODC) 59
3.7.4 工程文档(PDC) 60
3.7.5 合同(CRT) 60
3.8 应用系统 AP 61
3.8.1 应用系统名称(API) 61
3.8.2 应用系统模块(APM) 62
3.8.3 其他应用(APO) 63
4 附件B: CI关系对照表 63
5 附件C: 厂商和集成商名称标准 66
5.1 厂商名称标准 66
5.2 集成商名称标准 67

1 综述
1.1 设计目的
本文档是在《CF保险股份有限公司信息技术管理制度V1.1》基础上,结合CF保险股份有限公司信息技术部维护管理的特点,制定的《配置管理流程详细设计文档》。
本文档具有如下目的:
 为CF建立基于ITIL的配置管理流程基本框架,提升CF信息技术维护管理效率
 对CF总公司和各分公司IT配置管理进行规范化、统一化管理
 指导各分公司IT管理平台的实施
1.2 适用范围
本文档作为本次项目的配置管理流程详细设计的交付物,读者对象为与配置管理流程相关的所有技术与管理人员。
1.3 相关术语
 ITIL(IT Infrastructure Library )
是英国政府在1987年制定的有关IT服务管理的方法论,现已成为事实上的IT管理标准。
 帮助台(Service Desk)
帮助台从根本上来说是提供了用户和IT部门的唯一接口。此项功能常通过集中方式提供服务。帮助台的根本目的是提供初始支持,并通过变通方法、解决方案或升级到一线、二线支持等手段帮助用户恢复到正常工作状态。
 事件管理( Incident Management)
ITIL流程之一,事件管理负责解决所有的IT事件、问题和用户请求。它的目的是尽快恢复被中断或受到影响的IT服务,所以它的特点往往是以解决表征现象为目的,而不在于查找根本原因。
 问题管理(Problem Management)
ITIL流程之一,问题管理负责解决重大紧急事件或具有相同症状的一组事件。它的目的是找出事件的根本原因,并通过解除该根本原因从而防止类似事件的再次发生。同时问题管理流程也负责预防事件的发生。
 配置管理(Configuration Management)
ITIL 流程之一,配置管理负责描述,跟踪和汇报所有IT基础架构中的每一个设备或系统的管理流程。这些设备和系统被称为配置项(CI) 。每一个CI必须有效管理,跟踪和控制以支持公司的IT服务和基础设施成功运行。
 配置管理数据库(CMDB - Configuration Management Database)
是在配置管理流程中用于记录企业所有IT相关配置项信息及其相互关系而建立的数据库。
 变更管理(Change Management)
ITIL流程之一, 通过控制和管理IT相关的变更, 使变更对生产环境可能的影响和风险将到最小,从而提高IT环境的整体稳定性。
2 配置管理流程设计
2.1 流程目的
配置管理流程的总体目的是提供一个统一的、一致的流程来管理IT基础架构中的各个组成部份,以确保:
 所有配置项被正确识别
 配置项当前和历史状态得到记录
 配置项记录的完整性得到维护和确认
 IT生产环境的稳定性
2.2 流程主要内容
配置管理流程着重于管理IT环境中所有必须控制的组成元素,并为其他相关流程(如事件管理等)提供相关信息,以使这些流程得到更有效的运行,从而保证IT环境的完整性和稳定性。其主要流程内容如下:
 配置管理策略的制定
确定配置管理的范围,并确定CI类别、CI属性定义、CI关系类型和CI之间的关系等。
 配置项定义和标识
定义CI的分类,识别物理环境中的CI并予以标识,确保只有被认可的和被标识的配置项才能接受和记录,同时识别配置项实体的关系,进行CI信息的收集。
 CMDB初始化
根据CI分类以及识别结果,导入CI数据,初步建立CMDB。每次增加CI分类时,重复执行CMDB初始化动作。
 CMDB的控制和维护
包括CMDB的新CI录入和日常监控维护,采用合适的控制权限以确保CI数据与实际环境保持一致。
 定期审核和回顾
定期审核全部或部分CMDB数据,确认和物理环境的一致性,从而确保配置信息的完整性;定期回顾审核结果,找出改进机会,包括流程和CMDB。
 定期生成配置管理报告
定期生成配置管理报告,为其他流程、配置管理回顾和领导提供管理报告流程相关定义。
2.3 与其他流程的关系
 与事件管理流程的关系
事件记录与CMDB中的配置项相关联,此外配置管理流程为事件管理提供配置项的具体信息。
 与问题管理流程的关系
问题记录与CMDB中的配置项相关联,配置管理同时为问题管理的根本原因分析提供参考信息。
 与变更管理流程的关系
变更管理与配置管理是紧密结合的,变更管理流程引发和控制对配置项的修改,此外配置管理为变更管理提供信息帮助变更的评估分析。
2.4 关键角色、职责定义
流程的实现是通过不同的流程角色以及其所赋有的职责来实现的,因此流程的每一个角色可以被定义为一系列职责的集合,在实际的管理操作中,不同的人员将被赋予不同的职责,也可能一个人被赋予多个职责。
配置管理流程主要分为配置管理流程负责人、配置经理和配置管理员职责角色,分别简述如下:
2.4.1 配置管理员
配置管理员负责管理和维护配置管理系统和配置管理数据库系统。
职责:
 通过手工或自动化操作增加及更改配置项,保证所负责的关键CI的关键属性、关键CI间的关键关系完整、准确
技能要求:
 熟悉变更管理、配置管理、事件管理和问题管理流程及其他们之间的关系
 充分了解所辖的IT基础架构
 有效的组织能力和表达能力
 熟悉和了解数据库管理
 熟悉配置管理工具
人员安排说明:
由各专业技术人员分别担任配置管理员,维护各自所管的设备或应用。配置管理员可以按照基础架构的分类划分,也可以按照所属业务的类别进行划分。
2.4.2 配置经理
配置经理是配置管理具体活动的负责人,包括带领执行配置项的鉴别、监控、控制、维护、审计等工作。配置经理将从整个信息技术中心的层面管理配置管理流程和配置管理数据库,在信息技术中心设立一人作为配置经理。
职责:
 定期对配置管理数据的内容进行审计和验证
 定期主持配置管理回顾会议
技能要求:
 熟悉变更管理、配置管理、事件管理和问题管理流程及其他们之间的关系
 了解公司的IT基础架构和环境
 了解配置项之间的关系
 较强的沟通技巧
 很强的团队领导能力
人员安排说明:
由总公司及分公司分管硬件环境的相关领导或技术资深人员担任配置经理。
2.4.3 配置管理流程负责人
配置管理流程负责人从宏观上监控流程,确保配置管理流程在信息技术维护部门范围内被正确的执行。当流程不能够适应信息技术维护部门的情况时,流程负责人必须及时的对此进行分析、找出缺陷、进行改进,从而实现可持续提高。
职责:
 确定配置管理流程的衡量指标
 确保配置管理流程能够取得管理层的参与和支持
 确保配置管理流程符合公司实际状况和公司 IT发展战略
 总体上管理和监控流程,建立配置管理流程实施、评估和持续优化机制
 确保配置管理流程有效、正确地执行,当流程不能够适应公司的情况时,必须及时进行分析、找出缺陷、进行改进,从而实现可持续提高
 保持与其他流程负责人的定期沟通
技能要求
 深刻理解配置管理流程
 能够很好地理解业务对于配置管理的需求
 对质量控制与保障有很深入的了解
 有决策权,能够确保配置管理流程设计要求在实施项目中得到贯彻和执行
 具有很好的沟通技能,能够取得公司高层的支持,获得所需资源
 有很强的计划、组织、领导和控制才能,能够综合各方意见,进行流程的定期优化
人员安排说明:
由分管硬件环境的相关领导担任配置经理。
2.4.4 流程角色与人员对应表
配置管理流程
角色 角色细分 说明 成员
配置管理员 总公司 主机类 职责:负责总公司小型机、PC服务器、存储设备等系统硬件维护工作
岗位说明:由相关领域的资深维护人员担任
网络类 职责:负责总公司网络交换机、路由器、防火墙、网络链路等网络维护工作
岗位说明:由相关领域的资深维护人员担任
应用系统类 职责:负责总公司各类应用系统的维护工作
岗位说明:由相关领域的资深维护人员担任
数据库、中间件类 职责:负责总公司数据库、中间件维护工作
岗位说明:由相关领域的资深维护人员担任
分公司 主机类 职责:负责分公司小型机、PC服务器、存储设备等系统硬件维护工作
岗位说明:由相关领域的资深维护人员担任,对应岗位包括设备管理岗、地市分公司设备管理岗
网络类 职责:负责分公司网络交换机、路由器、防火墙、网络链路等网络维护工作
岗位说明:由相关领域的资深维护人员担任,对应岗位包括网络管理岗
应用系统类 职责:负责分公司各类应用系统的维护工作
岗位说明:由相关领域的资深维护人员担任,对应岗位包括应用管理岗、地市分公司应用管理岗、运行维护岗
数据库、中间件类 职责:负责分公司操作系统、数据库、中间件维护工作
岗位说明:由相关领域的资深维护人员担任,对应岗位包括系统管理岗
配置经理 总公司 职责:带领执行总公司相关配置项的鉴别、监控、控制、维护、审计等工作
岗位说明:在总公司设置配置经理1名
分公司 职责:带领执行分公司相关配置项的鉴别、监控、控制、维护、审计等工作
岗位说明:在分公司设置配置经理1名,对应岗位包括信息技术部总经理
配置管理流程负责人 职责:负责确定管理流程的衡量指标,从宏观上监控流程,确保配置管理流程在信息技术部门范围内被正确的执行。当流程不能够适应信息技术维护部门的情况时,流程负责人必须及时的对此进行分析、找出缺陷、进行改进,从而实现可持续提高
岗位说明:在总公司设置配置管理流程负责人1名
说明:配置管理员可以按照基础架构的分类划分,也可以按照所属业务的类别进行划分。上表“配置管理员”可以进行扩充
2.5 执行原则
2.5.1 常规原则
 配置管理数据库将为所有IT运行及服务管理流程提供所需信息,特别是针对事件和变更管理流程;所有事件、问题、变更流程触发后,均需要判断是否涉及到配置项信息的变化,如果涉及,则需要根据配置管理流程维护其信息和CMDB信息的一致性
 所有配置项信息必须存储在一个数据库管理系统中
 CMDB准确反应当前已知的IT架构状态
 应该每半年对流程进行回顾,回顾内容包括流程关键衡量指标、流程执行效率和流程支持工具的有效性,以改进配置管理流程
2.5.2 流程关联原则
 和变更管理的关联
 变更主管在变更计划阶段必须制定配置项更新计划,对计划修改的配置项进行说明
 变更实施完后,由变更主管汇总相应的配置项修改的情况,并通知相应的配置管理员,配置管理员接收到配置项修改请求后,与CI实体进行核对,核对无误后方可修改CI属性以及关系
 对于风险等级为高和重大的变更,CAB中应该包括配置经理,以确保对CMDB的适当控制
 CI应与变更记录建立关联,从而对CI的变化情况进行记录
 和事件管理、问题管理的关联
 CI应与事件记录、问题记录建立关联,从而确保对CI维护工作的统计和分析
2.5.3 控制原则
 所有有关生产环境配置项的更改都需要通过变更管理流程进行控制
 只有得到授权的人员(配置管理员)才能对CMDB中的配置项信息进行修改,修改之前需要对物理CI的属性进行核实
 任何设备进机房前或系统投入使用前必须启动配置管理流程,以确保配置项信息与物理环境的一致
 其他流程会引发对配置项的修改,日常使用中发现的配置项信息的不正确需要相应的修改,CMDB审核也会引发对配置项的修改,以上均需要通过变更管理流程的控制,发起配置项修改需求的人将作为变更请求者,通过变更管理流程进行相应的审批,实现对CI信息的修改控制(在变更结束阶段通知相关的配置管理员修改配置项)。
 在CMDB建设的初期,由于数据仍然处于调整中,可以由配置经理定义一个时间段,该时间段内的数据调整可以不经过变更管理流程控制
 当确认配置项信息不需要在CMDB中保留时,进行配置项的删除,配置项的删除不在CMDB中进行物理删除,通过删除状态属性来标识其被删除与否。
 需要至少每季度通过计算配置项的"服务到期日期"来对配置项是否过保进行预警
2.5.4 审核原则
 配置管理流程必须每半年对IT环境进行审核、跟踪监测,以保证CMDB的信息收集准确、完整,并与实际IT环境的状态高度统一。该工作由配置经理负责
 应该定期根据变更的执行情况对变更引发的配置项的修改情况进行审核
2.5.5 保密原则
 各公司只能看到本公司的配置项信息
 公司相关领导及配置经理可以看到本公司的全部配置项信息
 配置管理员只能看到本人所管类别的配置项信息
 其他人只可看到授权后的配置项信息
 配置管理员可以设置哪些配置项属性是共享的哪些是私有的
 配置管理员可以将某一配置项授权给某人,授权后某人可以对授权的配置项进行修改
2.6 CMDB设计策略
CMDB设计策略将从CI的层次设计、CI命名规则和CI关系等方面对CMDB的架构进行描述;
2.6.1 配置项层次设计和命名规则
CMDB的层次按照三层设计,三层既保证CI可以被有效地分组,又可以保证层级不会过于复杂从而导致CMDB难以维护和管理。
各省可以在此表基础上,自行扩充CMDB的层次结构和CI类别。
具体CI属性参见附件A:CI属性设计
一级分类 二级分类 三级分类
服务器SR 小型机(EPS)  
PC 服务器(SPC)  
存储设备 RD 磁盘阵列(RAD)  
磁带库(TAP)  
其他存储设备(OTR)  
网络NW 交换机(SWT) 网络交换机(SWT)
光纤交换机(FST)
路由器(RUT)  
防火墙(FRW)  
VPN网关(VPG)  
安全网关(SEG)  
链路(LNK)  
其他网络设备(OTN)  
终端TR 台式机(COM)  
笔记本(NTB)  
字符终端(CTR)  
图形终端(GTR)  
外设及其他PR 外设(DDV) 打印机(PRT)
扫描仪(SCN)
绘图仪(DRW)
其他(SSO)
机房(DCE) 监控系统()
消防系统
其他(OTR)  
软件SW 应用软件APP 自主开发(SDV)
外包开发(ODV)
商业软件(FRD)
系统软件SYS 数据库(SDB)
操作系统(OPS)
中间件(SMD)
其他(SYO)
文档DC 管理文档(ADC)  
技术文档(TDC)  
维护文档(ODC)  
工程文档(PDC)  
合同CRT 产品购买合同(PUS)
维护合同(MAN)
应用系统AP 应用系统名称(API)  
应用系统模块(APM)  
其他应用(APO)  
每个CI的搜索代码将作为CI的名称,在CMDB层次设计中,每个CI类均标注了简写,作为CI命名依据,搜索代码的命名规则如下:
配置项的搜索代码组成共17位:XX-YYY-ZZZ-mmmmmm
自行扩充CI时,CI简写(XX-YYY-ZZZ)要求为大写英文字母,mmmmmm为数字或小写字母。
XX代表被管理的配置项第一层,YYY代表配置项第二层,ZZZ代表配置项第三层,具体定义参见上表。
mmmmmm(六位)在同一类CI中应该保持唯一,可以是顺序编号,也可以是CI实体的名称等。
注:为保证搜索代码的长度一致,没有第三层的CI项的相应位置统一填写“ZZZ”
如:某一台小型机的命名为HW-EPS-ZZZ-123456
2.6.2 配置项间的关系
利用CI之间的关系可以有效地将相关的CI连接起来,从而为故障和问题的解决、变更的计划和执行提供更好的参照,下表是常用的配置项之间的关系。
编号 关系 说明 示例
1 安装在 … 上 Install on 数据库安装在主机上
2 连接关系 Connect with 主机与网络相连
3 依赖关系 Depend on 应用依赖于中间件
4 父CI parent 程序与软件模块
5 子CI child 模块与程序
6 物理关联关系 Associate with 主机与存储关联
7 文档关联关系 With doc 某软件有某文档
8 使用关系 use 谁使用某台PC
9 监控管理 Admin & Monitor 谁监控某主机
10 组成关系 Consist of 销售系统由主机、DB和中间件组成
11 运行于…上 Perform on 应用运行于OS上
12 热备 standby 主机B是主机A的热备
13 冷备 主机B是主机A的冷备
配置项关系类型按照此定义,根据各个分公司的实际情况可以在此基础上进行扩充。
配置项关系可以通过两种方式实现;第一种是在CI属性中增加对相关联CI的引用,从而实现CI的关系;第二种是采用关系表的方式,记录相关联的CI以及关系类型,从而实现CI的关系。
在实现配置项之间的关系时,当选定某CI时,可以自动调出与其存在关系的所有其他CI,从而实现CI之间信息的关联,方便操作和对CI的使用。
具体配置项之间的关系参见附件B。
2.7 流程相关定义
2.7.1 CI的通用属性
此处列举大部分CI均具有的属性、相关说明以及适用的CI类别:
属性名称 说明 适用CI类别
一级分类 该CI所属的一级分类 适用所有类别CI
二级分类 该CI所属的二级分类 适用所有类别CI
三级分类 该CI所属的三级分类 适用所有类别CI
一级分类代码 该CI所属的一级分类代码 适用所有类别CI
二级分类代码 该CI所属的二级分类代码 适用所有类别CI
三级分类代码 该CI所属的三级分类代码 适用所有类别CI
搜索代码 CI的唯一识别码,参见“CI命名规则”定义(手工填写) 适用所有类别CI
名称 CI的名称,填写时参见CI实体的名称(手工填写) 适用所有类别CI
影响范围 描述该CI失效后会影响到的范围,如果能够明确到地市,则需要注明地市名称;如果会影响全分公司业务,注明“全分公司”;如果仅对某一类型客户造成影响,则描述客户类型。CI的影响范围作为事件、问题和变更影响范围的判断依据之一(手工填写) 适用于除”其他信息”和”文档”类之外的所有CI类别
物理位置 CI所在的物理位置(手工填写) 适用“硬件”、”客服设备”、”文档” 、”安全”类CI
使用部门 使用该CI部门(手工填写) 适用于除”其他信息”类之外的所有CI类别I
维护部门 该CI的维部部门 适用所有类别CI
维护人员 该CI的维护人员 适用所有类别CI
服务开始日期 CI支持服务的服务合同开始日期YYYY-MM-DD(手工填写) 适用于除”其他信息”和”文档”类之外的所有CI类别
服务到期日期 CI支持服务的服务合同结束日期YYYY-MM-DD(手工填写) 适用于除”其他信息”和”文档”类之外的所有CI类别
服务级别 CI支持服务厂商提供的相应的服务级别(如5x8,7x24等)(手工填写) 适用于除”其他信息”和”文档”类之外的所有CI类别
服务提供商 为该CI提供服务的厂商名称(手工填写) 适用于除”其他信息”和”文档”类之外的所有CI类别
服务联系方式 CI支持服务厂商提供的支持服务的联系方式,密码等信息(手工填写) 适用于除”其他信息”和”文档”类之外的所有CI类别
审核状态 配置审核活动中,CI的审核状态,参见“配置项审核” 定义(手工填写) 适用所有类别CI
最近审核时间 最近一次审核该CI的时间,即审核状态从”未审核”变为”已审核”/”不匹配”/”丢失”任一状态的时间;参见“配置审核” 定义YYYY-MM-DD hh:mm(系统自动产生) 适用所有类别CI
创建时间 该CI被创建的时间YYYY-MM-DD hh:mm(系统自动产生) 适用所有类别CI
删除状态 该CI是否被删除;正常/已删除,参见“配置项的删除状态” 定义(手工填写) 适用所有类别CI
删除时间 该CI被删除的时间,既删除状态从”正常”变为”已删除”的时间YYYY-MM-DD hh:mm(系统自动产生) 适用所有类别CI
管理员 负责该CI实体的系统管理员(手工填写) 适用于除”其他信息”类之外的所有CI类别
厂商 该CI的原始厂商(手工填写) 适用于除”其他信息”和”文档”类之外的所有CI类别
状态 该CI的状态,参见“配置项状态” 定义(手工填写) 适用所有类别CI
用途 该CI的用途(手工填写) 适用于除”其他信息”类之外的所有CI类别
最后更新人 最后更新该CI的人员(系统自动产生) 适用所有类别CI
最后更新时间 最后更新该CI的时间,既最后一次更新CI任一属性的时间;YYYY-MM-DD hh:mm(系统自动产生) 适用所有类别CI
硬件设备报废日期/软件许可过期日期 硬件设备报废日期/软件许可过期日期YYYY-MM-DD(手工填写) 适用硬件、软件类CI
备注 备注信息 适用所有类别CI
2.7.2 配置项状态
配置项状态用于标识配置项管理的生命周期,各类配置项的状态代码和说明。
编号 状态 说明
1 借出 设备被借给其他单位使用
2 开发 软件或软件补丁正在开发中
3 入库 设备已经处于备件库中
4 已安装 设备已完成安装
5 测试中 设备正在测试中
6 运行良好 设备处于正常运行状态,无故障
7 运行正常 有轻微故障,不影响系统的正常运行
8 运行基本正常 有故障,每月非正常停机次数少于3次且每次非正常停机不超过4小时
9 运行不正常 严重故障,每月非正常停机次数高于3次或单次非正常停机超过4小时
10 维护中 设备正处于维护状态
11 报废 设备已经被报废
12 丢失 设备丢失
13 借用 设备借自于其他单位
14 闲置 设备处于闲置状态,指用途不明确的未使用设备
15 热备 设备处于热备用状态,可以被系统自动切换投入使用
16 冷备 设备处于热备用状态,可以由人工切换投入使用
2.7.3 配置项审核
配置项属性以及配置项之间的关系必须被定期审核,以确保其与实际的物理环境保持一致,配置审核活动需要对配置项信息与配置项物理存在性进行双向验证。在审核的过程中,配置项有不同的审核状态。
配置审核工作可以按照各分公司自行定义的审核范围和周期来进行,当总公司提出配置审核要求时,也需要发起配置审核工作。
考虑到实际的工作量,CI的审核范围不宜在整个CMDB中进行,每次按照CMDB的第一层进行,如单次审核仅审核所有硬件类CI及其相关关系;
对CMDB的审核同时可以参照变更的执行情况进行,根据一定时间内的变更记录,来检查这些变更中改变的CI属性是否被适当地修改,以确保CI属性和实际物理环境的一致。审核周期按照CMDB建设的情况和流程的完善程度在配置管理策略中制定并定期更新。
在审核前,将所有需要审核的CI状态设置为“未审核”,根据审核的结果,将CI的状态相应地改变为“已审核”/“不匹配”/“丢失”,同时记录更新审核时间;对“不匹配”/“丢失”审核状态的CI信息进行纠正后,相应地将其状态修改为“已审核”,至此一个审核周期结束。应该在在审核工作结束后,CI信息纠正之前统计流程衡量指标。
“审核状态”和“最后审核时间”都将作为配置项的通用属性。
代码 审核状态 说明
1 已审核 CI成功通过审核
2 未审核 CI尚未完成审核
3 不匹配 当审核时发现CI的信息或者CI关系与实际不符
4 丢失 审核时发现实际环境中找不到对应的CI
2.7.4 配置项的删除状态
配置项的删除状态用于标明该配置项是否被删除,删除状态定义如下:
配置项被置为“已删除”状态后,所有属性应该被冻结,不能修改。
代码 删除状态
1 正常
2 已删除
2.7.5 配置项所属系统
配置项所属系统是配置项的重要属性,用于标明该配置项所属的业务系统,目前的配置项所属系统定义参见下表。
业务系统分类 子业务系统分类 简称
办公管理 IT服务管理系统 ITSM
综合办公系统
电子邮件系统 请填写简称
电子商务 网上招聘系统 CORS
管理决策 团体年金报表子系统 GARS
财务计算机管理系统 CLAF
集团财务计算机管理系统 GCLAF
CF财务报表辅助系统 EASY-REPORT
大中城市业绩考核分析系统 CSIS
财务分析系统 LIFA
基础率分析系统 EAS
精算系统 ATMS
每日业务快报系统 ZHCX
统计信息系统 TJXX
审计系统 AMS
核心运营 综合业务处理系统7版 CBPS7
集团综合业务处理系统7版 NBPS
老业务处理系统 OBPS
综合业务处理系统8版 CBPS8
出单管理系统(七版) Printpro
档案影像管理系统 CIMS
单证管理系统 CVMS
打印管理系统 CPMS
数据清理系统 CLEANER
投连万能处理系统 UBPS
团体年金核心业务处理系统 GAPS
中介业务处理系统 ABPS
统括业务处理系统 UNITE
再保险系统 RBPS
健康意外险系统 HDPS
互联网销售系统 ISS
销售客服 团体年金大客户支持子系统 GACS
团体年金报价子系统 GAPS
团体年金销售支持系统 GA3S
个人代理人管理信息系统 AMIS
讲师管理系统 TMIS
会员管理系统2005 MMIS
个人代理人营销支持系统 E-MSS
大客户支持系统 anntsuport
网络查询系统 netquery
CF呼叫中心系统 CALL CENTER
CF短信系统 SMS
其他 非业务系统类 OTS
2.7.6 厂商
CI中定义了“厂商”属性,用于填写各个CI的原厂商。为了在填写过程中保证厂商名称的统一从而利于统计,在此定义厂商名称填写的标准,各分公司可以在此基础上进行扩充,其他流程的厂商填写也参照厂商名称标准。
厂商名称标准参见附件C。
2.7.7 集成商
部分CI中定义了“集成商”属性,用于填写相关CI的集成商。为了在填写过程中保证集成商名称的统一从而利于统计,在此定义集成商名称填写的标准,各分公司可以在此基础上进行扩充,其他流程的集成商填写也参照集成商名称标准。
集成商名称标准参见附件C。
2.8 流程概要设计
配置管理流程概要设计图如下:

配置管理概要设计流程描述如下:
序号 步骤名称 责任人 说明
200.1 配置管理策略的制定 配置经理  确定配置管理的具体范围
 确定CI类别、CI属性和CI的命名规则
 定义CI关系类型
 整理CI收集模板
 定义各类配置项的审核周期
200.2 配置项定义和标识 配置管理员  对所要管理的IT环境的所有组成元素进行命名和说明
 收集CI实体属性
 明确CI实体之间关系
200.3 CMDB初始化 配置管理员  在CMDB开始建设或者新增CI类别时进行CMDB初始化
 回收CI收集的结果
 确保数据的准确性和有效性
 建立配置管理数据库
200.4 CMDB控制和维护 配置管理员  配置管理员接受其他流程引发的正常CI修改、定期审核结果、CI例外发起的对配置管理数据库的更改要求,包括增加、删除CI,修改CI属性和关系等
 核实CI更改要求和物理CI变化的一致
 执行CI的修改
200.5 CMDB审核和回顾 配置经理  通过审核确认CMDB中配置项(CI)信息和其物理信息的一致性,确保惟有授权配置项(CI)被使用,具体可通过定期审计、对最近的变更进行审计和随机抽查等方式
 对配置管理工作执行的情况进行回顾,通常是通过召开回顾会议来完成;回顾工作可能会引发配置管理策略的调整
200.6 定期生成配置管理报告 配置经理  定期地生产配置管理报告,为其他流程、配置管理回顾和领导提供管理报告
2.9 流程详细设计
2.9.1 (200.1)配置管理策略的制定

描述如下:
序号 步骤名称 责任人 输入 输出 说明
200.1.1 确定配置管理的范围 配置经理 配置管理需求 CMDB管理范围、类别和属性  配置管理的范围具体包括:应纳入管理的IT基础架构分类、配置管理项的层次和类别划分、每一类别CI的属性定义
200.1.2 定义CI关系和命名规则 配置经理 配置管理范围定义 CI关系定义,CI的命名规则  根据实际情况定义或调整配置项的关系类别、配置项的命名规则
200.1.3 定义信息收集模板等 配置经理 配置管理范围和平台要求 CI收集模板  根据CI管理范围、预先定义的CI属性、CI关系和平台的功能,制作CI收集模板,为CI的数据收集做好准备
200.1.4 定义CI的审核周期等规则 配置经理 CI的分类定义 CMDB审核周期  根据实际情况制定或调整某类CI的审核周期等规则
2.9.2 (200.2)配置项定义和标识

描述如下:
序号 步骤名称 责任人 输入 输出 说明
200.2.1 发起配置项的收集和标识 配置经理 配置项管理范围 CI收集模板的下发  定义搜集配置项(CI)数据的来源和搜集的方法,要求相应的配置管理员开始进行CI的收集工作;收集工作由配置管理员和CI实体的管理员协同进行
200.2.2 收集CI属性 配置管理员 CI管理范围 CI属性收集  根据CI的收集要求、CI分类和CI的属性设计,标识物理CI,进行CI实体的数据收集和CI的命名
200.2.3 标识CI关系 配置管理员 CI收集结果 CI实体属性的收集  根据CI实体的数据收集结果,标识CI实体之间的关系
200.2.4 维护CI模板 配置管理员 原CI模板 修改过的CI模板  根据实际收集的过程,对CI收集模板进行更新和调整
2.9.3 (200.3)CMDB初始化

描述如下:
序号 步骤名称 责任人 输入 输出 说明
200.3.1 核对CI 配置经理 CI收集结果 CI核对结果  配置管理员作为CI收集的负责人,需要协同CI实体的管理员进行CI的收集工作,并对收集的结果进行核对,核对内容包括:是否在定义的CI范围内、CI命名规则和关系是否符合定义、CI属性数据是否正确等
200.3.2 调整CI收集结果 配置管理员 CI核对结果 调整过的CI数据  对不符合规范的CI数据进行调整,具体调整可以由CI配置管理员协同CI实体的管理员共同进行
200.3.3 CI载入CMDB 配置管理员 收集/调整过的CI数据 CMDB的生成和更新  根据CI的收集和调整结果,将CI数据载入CMDB
200.3.4 检查载入结果 配置经理 CMDB数据 检查结果  在CMDB中检查载入的CI数据,对CI属性、CI关系均需要进行检查
2.9.4 (200.4)CMDB控制和维护

描述如下:
序号 步骤名称 责任人 输入 输出 说明
200.4.1 接受请求 配置管理员 变更管理流程对配置项更改的请求 开始核实CI属性  接受变更管理流程的要求/CMDB审核结果产生的CI调整要求产生的对配置项更新的请求
200.4.2 核实CI属性变化 配置管理员 根据CI实体核实变更描述是否正确 核实结果  接收到CI变更的请求时,与CI实体的信息进行比对,对CI变更请求进行核实
200.4.3 更新配置项信息 配置管理员 配置项更新请求的接受 配置项更新的执行结果  根据配置项的更新请求,在CMDB中增加/删除/修改相应的配置项
200.4.4 回复请求人 配置管理员 配置项更新的执行结果 对请求人的回复  根据配置项更新的执行结果,回复相应的请求人
CI例外报告 日常维护工作 对CI信息变更的请求  在日常维护工作中,如果发现CI信息与CI实体不符,需要通过变更管理流程提出变更请求,实现CMDB中CI信息的校正
CI的正常调整 日常维护工作 对CI信息变更的请求  在日常维护工作中,可能需要对CI实体的属性进行变化,此时也通过变更管理流程提出变更请求,对CMDB中CI的信息进行相应的修改
2.9.5 (200.5)CMDB审核和回顾

描述如下:
序号 步骤名称 责任人 输入 输出 说明
200.5.1 审核某类CI信息 配置经理 配置管理策略/配置审核周期定义 审核结果  根据配置管理策略中制定的配置项审核周期和范围,进行配置项的审核,审核应在CI数据和CI实体之间进行双向验证
 审核工作由配置经理发起,各CI实体的管理人员配合进行审核工作
200.5.2 审核总结/流程KPI统计 配置经理 审核结果 审核明细报告/KPI报表  总结审核结果,列出待修改的CI
 根据审核结果,统计流程KPI中的”已审核”/”不匹配”/”丢失”指标
 KPI统计结束后,对”不匹配”和”丢失”的CI通过变更管理流程进行修正
200.5.3 召开回顾会议 配置经理 审核明细报告/KPI报表 回顾会议纪要  以CMDB的审计结果、各类统计报表作为输入,召开流程回顾会议
 回顾会议参加人员包括配置管理流程经理、配置管理员和其他相关流程人员
 回顾会议内容包括流程关键衡量指标、流程执行效率和流程支持工具的有效性等
200.5.4 更新配置管理策略定义 配置经理 各类统计报表/回顾会议纪要 配置管理策略的更新  根据回顾结果,给出配置管理策略更新的要求
 调整内容包括200.1中定义的全部内容,具体调整动作在200.1中完成
2.9.6 (200.6)定期生成配置管理报告

描述如下:
序号 步骤名称 责任人 输入 输出 说明
200.6.1 接受报表/信息请求 配置经理 报表需求  报表/信息需求来源包括:上报总公司要求、管理层提出的信息需求
 配置经理可以通过多种渠道接受报表/信息需求
200.6.2 选择报表模板/定制报表 配置经理 报表模板  根据报表/信息需求,选择所需要的报表模板或定制报表
 报表模板参见各类报表设计
200.6.3 提供报表 配置经理 报表信息  提供所需要的报表或信息
2.10 关键衡量指标
为了较好地控制流程的质量,必须为流程设置衡量指标,通过对指标的分析,可以有效地对流程的运行情况进行监控和改进。
以下为配置管理流程的关键衡量指标:
序号 衡量指标 指标计算说明
1 周期性审核中与物理环境一致的CI数量(已审核数量)及其比例 已审核数量:【删除状态】=‘正常‘and【审核状态】=‘已审核‘的CI数量;
比例:已审核数量/【删除状态】=‘正常‘的CI数量;
按照CI层次进行分组统计;
2 某时间周期内新增加的CI数量(新增数量) 新增数量:【删除状态】=‘正常‘and【 创建时间】在统计时间区间内的CI数量;
按照CI层次进行分组统计;
3 某时间周期内删除的CI数量(删除数量) 删除数量:【删除状态】=‘已删除‘and【删除时间】在统计时间区间内的CI数量;
按照CI层次进行分组统计;
2.11 主要报表
2.11.1 配置项审核及变化状态报表
配置项审核及变化状态报表用于反映配置项各种审核状态以及新增、删除的数量。
配置项分类 总数 已审核 不匹配 丢失 新增 删除
数量 比例 数量 比例 数量 比例
服务器
小型机
PC 服务器
存储设备 磁盘阵列
磁带库
其他存储设备

合计
指标说明:
序号 指标名称 指标计算说明
1 总数 【删除状态】=‘正常‘的CI总数
2 已审核数量/比例 已审核数量:【删除状态】=‘正常‘and【审核状态】=‘已审核‘的CI总数
比例:已审核数量/总数;
3 不匹配数量/比例 不匹配数量:【删除状态】=‘正常‘and【审核状态】=‘不匹配‘的CI总数
比例:不匹配数量/总数
4 丢失数量/比例 丢失数量:【删除状态】=‘正常‘and【审核状态】=‘丢失‘的CI总数
比例:丢失数量/总数
5 新增 新增:【删除状态】=‘正常‘and【创建时间】在统计时间区间内的CI总数
6 删除 删除:【删除状态】=‘已删除‘and【删除时间】在统计时间区间内的CI总数
3 附件A: CI属性设计
以下列出CI的详细属性设计,作为各分公司CI设计的基准,同时作为上报总公司的要求,各分公司可以在此基础上,自行扩充CI的属性。表格中红色字体的字段为通用属性。
3.1 服务器SR
3.1.1 小型机(EPS)
属性名称 说明
搜索代码 唯一识别
名称 该CI的名称
影响范围 该CI失效后会影响的范围描述
物理位置 该CI的物理位置
使用部门 该CI的使用部门
维护部门 该CI的维部部门
维护人员 该CI的维护人员
服务开始日期 服务合同开始日期
服务到期日期 服务合同结束日期
服务级别 相应的服务级别
服务提供商 该CI的服务提供厂商名称
服务联系方式 联系相应服务提供商的联系方式
创建时间 该CI被创建的时间
删除状态 该CI是否被删除;正常/已删除
删除时间 该CI被删除的时间
审核状态 该CI的审核状态;未审核/已审核/不匹配/丢失
最近审核时间 最近一次被审核的时间
管理员 该CI的系统管理员
厂商 该CI的厂商
状态 该CI的状态,参见CI状态
用途 CI的用途
最后更新人 最后更新该CI的人员
最后更新时间 该CI最后被更新的时间
硬件设备报废时间 该CI的报废时间
备注 备注信息
业务系统分类 该CI所属的业务系统分类
子业务系统名称 该CI所属业务系统的名称
重启时间 小型机最近重新启动的时间
分区标志 如果该主机划分了分区,该项目填“是”,否则填“否”。
型号 小型机的型号
序列号 小型机的序列号
逻辑卷信息 小型机的逻辑卷信息:逻辑名、逻辑卷路径和大小
TPCC 小型机的TPCC值
缺省网关 小型机的缺省网关
CPU描述 小型机的CPU个数、型号和主频描述
内存大小 小型机内存大小
内置硬盘描述 小型机的内置硬盘描述,分别描述硬盘的型号和大小
操作系统 操作系统的描述
资产号 该CI的资产编号
网卡描述 网卡的型号,多个网卡依次描述
IP地址 多个网卡请依次描述
MAC地址 多个网卡请依次描述
系统交换区大小 系统交换区的大小
文件系统信息 文件系统的名称和空间大小
专用设备 该小型机所使用的专有设备
光纤通道卡 光纤通道卡的详细描述
其他板卡 其他该CI使用的板卡

3.1.2 PC服务器(SPC)
属性名称 说明
搜索代码 唯一识别
名称 该CI的名称
影响范围 该CI失效后会影响的范围描述
物理位置 该CI的物理位置
使用部门 该CI的使用部门
维护部门 该CI的维部部门
维护人员 该CI的维护人员
服务开始日期 服务合同开始日期
服务到期日期 服务合同结束日期
服务级别 相应的服务级别
服务提供商 该CI的服务提供厂商名称
服务联系方式 联系相应服务提供商的联系方式
创建时间 该CI被创建的时间
删除状态 该CI是否被删除;正常/已删除
删除时间 该CI被删除的时间
审核状态 该CI的审核状态;未审核/已审核/不匹配/丢失
最近审核时间 最近一次被审核的时间
管理员 该CI的系统管理员
厂商 该CI的厂商
状态 该CI的状态,参见CI状态
用途 CI的用途
最后更新人 最后更新该CI的人员
最后更新时间 该CI最后被更新的时间
硬件设备报废时间 该CI的报废时间
备注 备注信息
业务系统分类 该CI所属的业务系统分类
子业务系统名称 该CI所属业务系统的名称
重启时间 PC服务器重新启动的时间
型号 PC服务器的型号
序列号 PC服务器的序列号
逻辑卷信息 PC服务器的逻辑卷信息:逻辑名、逻辑卷路径和大小
TPCC PC服务器的TPCC值
缺省网关 PC服务器的缺省网关
CPU描述 小型机的CPU个数、型号和主频描述
内存大小 PC服务器内存大小
内置硬盘描述 PC服务器的内置硬盘描述,分别描述硬盘的型号和大小
资产号 CI的资产编号
网卡描述 网卡的型号,多个网卡依次描述
IP地址 多个网卡请依次描述
MAC地址 多个网卡请依次描述
系统交换区大小 系统交换区的大小
文件系统信息 文件系统的名称和空间大小
专用设备 PC服务器所使用的专有设备
光纤通道卡 光纤通道卡的详细描述
其他板卡 其他该CI使用的板卡
3.2 存储设备 RD
3.2.1 磁盘阵列(RAD)
属性名称 说明
搜索代码 唯一识别
名称 该CI的名称
影响范围 该CI失效后会影响的范围描述
物理位置 该CI的物理位置
使用部门 该CI的使用部门
维护部门 该CI的维部部门
维护人员 该CI的维护人员
服务开始日期 服务合同开始日期
服务到期日期 服务合同结束日期
服务级别 相应的服务级别
服务提供商 该CI的服务提供厂商名称
服务联系方式 联系相应服务提供商的联系方式
创建时间 该CI被创建的时间
删除状态 该CI是否被删除;正常/已删除
删除时间 该CI被删除的时间
审核状态 该CI的审核状态;未审核/已审核/不匹配/丢失
最近审核时间 最近一次被审核的时间
管理员 该CI的系统管理员
厂商 该CI的厂商
状态 该CI的状态,参见CI状态
用途 CI的用途
最后更新人 最后更新该CI的人员
最后更新时间 该CI最后被更新的时间
硬件设备报废时间 该CI的报废时间
备注 备注信息
业务系统分类 该CI所属的业务系统分类
子业务系统名称 该CI所属业务系统的名称
型号 磁盘阵列的型号
序列号 磁盘阵列的序列号
磁盘描述 磁盘(18GB、36GB、73GB、146GB、其他容量)信息,包括:单盘容量、数量和热备盘数量
微码版本 磁盘阵列的微码版本
磁盘裸容量 该磁盘阵列的裸容量大小
磁盘有效容量 该磁盘阵列的有效容量大小
CACHE容量 磁盘阵列的CACHE容量
磁盘适配器标识 磁盘阵列的磁盘适配器的标识
磁盘适配卡类型 可选项:光纤/SCSI/UltralSCSI/SSA等
通道卡类型 可选项:光纤/SCSI/UltralSCSI/ESCON等
通道卡槽位信息 通道卡槽位数量以及相应描述,总槽位数和可用通道卡槽位数
端口数量 端口(1G、2G、其他)信息,总端口数和可用端口数
RAID方式 该磁盘阵列的RAID方式
资产号 磁盘阵列的固定资产编号

3.2.2 磁带库(TAP)
属性名称 说明
搜索代码 唯一识别
名称 该CI的名称
影响范围 该CI失效后会影响的范围描述
物理位置 该CI的物理位置
使用部门 该CI的使用部门
维护部门 该CI的维部部门
维护人员 该CI的维护人员
服务开始日期 服务合同开始日期
服务到期日期 服务合同结束日期
服务级别 相应的服务级别
服务提供商 该CI的服务提供厂商名称
服务联系方式 联系相应服务提供商的联系方式
创建时间 该CI被创建的时间
删除状态 该CI是否被删除;正常/已删除
删除时间 该CI被删除的时间
审核状态 该CI的审核状态;未审核/已审核/不匹配/丢失
最近审核时间 最近一次被审核的时间
管理员 该CI的系统管理员
厂商 该CI的厂商
状态 该CI的状态,参见CI状态
用途 CI的用途
最后更新人 最后更新该CI的人员
最后更新时间 该CI最后被更新的时间
硬件设备报废时间 该CI的报废时间
备注 备注信息
业务系统分类 该CI所属的业务系统分类
子业务系统名称 该CI所属业务系统的名称
磁带驱动器型号 磁带驱动器的型号
磁带驱动器数量 磁带驱动器的数量
磁带型号 兼容使用的磁带的型号
容量 磁带库的总容量
连接方式 可选项:光纤/SCSI
可装载磁带数量 可装载的磁带数量
资产号 磁带库的固定资产编号
3.2.3 其他存储设备(OTR)
属性名称 说明
搜索代码 唯一识别
名称 该CI的名称
影响范围 该CI失效后会影响的范围描述
物理位置 该CI的物理位置
使用部门 该CI的使用部门
维护部门 该CI的维部部门
维护人员 该CI的维护人员
服务开始日期 服务合同开始日期
服务到期日期 服务合同结束日期
服务级别 相应的服务级别
服务提供商 该CI的服务提供厂商名称
服务联系方式 联系相应服务提供商的联系方式
创建时间 该CI被创建的时间
删除状态 该CI是否被删除;正常/已删除
删除时间 该CI被删除的时间
审核状态 该CI的审核状态;未审核/已审核/不匹配/丢失
最近审核时间 最近一次被审核的时间
管理员 该CI的系统管理员
厂商 该CI的厂商
状态 该CI的状态,参见CI状态
用途 CI的用途
最后更新人 最后更新该CI的人员
最后更新时间 该CI最后被更新的时间
硬件设备报废时间 该CI的报废时间
备注 备注信息
业务系统分类 该CI所属的业务系统分类
子业务系统名称 该CI所属业务系统的名称
其他存储设备描述 其他存储设备(18GB、36GB、73GB、146GB、其他容量)信息,包括:单盘容量、数量和热备盘数量
微码版本 其他存储设备的微码版本
其他存储设备裸容量 该其他存储设备的裸容量大小
其他存储设备有效容量 该其他存储设备的有效容量大小
CACHE容量 其他存储设备的CACHE容量
其他存储设备适配器标识 其他存储设备的适配器的标识
其他存储设备适配卡类型 可选项:光纤/SCSI/UltralSCSI/SSA等
通道卡类型 可选项:光纤/SCSI/UltralSCSI/ESCON等
通道卡槽位信息 通道卡槽位数量以及相应描述,总槽位数和可用通道卡槽位数
端口数量 端口(1G、2G、其他)信息,总端口数和可用端口数
RAID方式 该其他存储设备的RAID方式
资产号 其他存储设备的固定资产编号

3.3 网络 NW
3.3.1 交换机(SWT)
3.3.1.1 网络交换机(SWT)
属性名称 说明
搜索代码 唯一识别
名称 该CI的名称
影响范围 该CI失效后会影响的范围描述
物理位置 该CI的物理位置
使用部门 该CI的使用部门
维护部门 该CI的维部部门
维护人员 该CI的维护人员
服务开始日期 服务合同开始日期
服务到期日期 服务合同结束日期
服务级别 相应的服务级别
服务提供商 该CI的服务提供厂商名称
服务联系方式 联系相应服务提供商的联系方式
创建时间 该CI被创建的时间
删除状态 该CI是否被删除;正常/已删除
删除时间 该CI被删除的时间
审核状态 该CI的审核状态;未审核/已审核/不匹配/丢失
最近审核时间 最近一次被审核的时间
管理员 该CI的系统管理员
厂商 该CI的厂商
状态 该CI的状态,参见CI状态
用途 CI的用途
最后更新人 最后更新该CI的人员
最后更新时间 该CI最后被更新的时间
硬件设备报废时间 该CI的报废时间
备注 备注信息
业务系统分类 该CI所属的业务系统分类
子业务系统名称 该CI所属业务系统的名称
管理IP地址 管理该网络交换机的IP地址
操作系统 网络交换机操作系统的名称和版本
百兆以太总端口数 百兆以太端口信息
百兆以太可用端口数 百兆以太端口信息
RJ45千兆以太总端口数 RJ45千兆以太端口信息
RJ45千兆以太可用端口数 RJ45千兆以太端口信息
光纤千兆以太总端口数 光纤千兆以太端口信息
光纤千兆以太可用端口数 光纤千兆以太端口信息
ATM光纤155兆总端口数 ATM光纤155兆端口信息
ATM光纤155兆可用端口数 ATM光纤155兆端口信息
资产号 网络交换机的固定资产号码

3.3.1.2 光纤交换机(FST)
属性名称 说明
搜索代码 唯一识别
名称 该CI的名称
影响范围 该CI失效后会影响的范围描述
物理位置 该CI的物理位置
使用部门 该CI的使用部门
维护部门 该CI的维部部门
维护人员 该CI的维护人员
服务开始日期 服务合同开始日期
服务到期日期 服务合同结束日期
服务级别 相应的服务级别
服务提供商 该CI的服务提供厂商名称
服务联系方式 联系相应服务提供商的联系方式
创建时间 该CI被创建的时间
删除状态 该CI是否被删除;正常/已删除
删除时间 该CI被删除的时间
审核状态 该CI的审核状态;未审核/已审核/不匹配/丢失
最近审核时间 最近一次被审核的时间
管理员 该CI的系统管理员
厂商 该CI的厂商
状态 该CI的状态,参见CI状态
用途 CI的用途
最后更新人 最后更新该CI的人员
最后更新时间 该CI最后被更新的时间
硬件设备报废时间 该CI的报废时间
备注 备注信息
业务系统分类 该CI所属的业务系统分类
子业务系统名称 该CI所属业务系统的名称
型号 光纤交换机的型号
序列号 光纤交换机的序列号
管理IP地址 管理该光纤交换机的IP地址
Domain-ID 该光纤交换机的Domain ID
槽位信息 槽位数量以及相应描述,包括:总槽位数和可用槽位数
端口数量 端口(1G、2G、其他)信息,总端口数和可用端口数
资产号 光纤交换机的固定资产编号

3.3.2 路由器(RUT)
属性名称 说明
搜索代码 唯一识别
名称 该CI的名称
影响范围 该CI失效后会影响的范围描述
物理位置 该CI的物理位置
使用部门 该CI的使用部门
维护部门 该CI的维部部门
维护人员 该CI的维护人员
服务开始日期 服务合同开始日期
服务到期日期 服务合同结束日期
服务级别 相应的服务级别
服务提供商 该CI的服务提供厂商名称
服务联系方式 联系相应服务提供商的联系方式
创建时间 该CI被创建的时间
删除状态 该CI是否被删除;正常/已删除
删除时间 该CI被删除的时间
审核状态 该CI的审核状态;未审核/已审核/不匹配/丢失
最近审核时间 最近一次被审核的时间
管理员 该CI的系统管理员
厂商 该CI的厂商
状态 该CI的状态,参见CI状态
用途 CI的用途
最后更新人 最后更新该CI的人员
最后更新时间 该CI最后被更新的时间
硬件设备报废时间 该CI的报废时间
备注 备注信息
业务系统分类 该CI所属的业务系统分类
子业务系统名称 该CI所属业务系统的名称
管理IP地址 管理该路由器的IP地址
操作系统 路由器操作系统的名称和版本
百兆以太总端口数 百兆以太端口信息
百兆以太可用端口数 百兆以太端口信息
RJ45千兆以太总端口数 RJ45千兆以太端口信息
RJ45千兆以太可用端口数 RJ45千兆以太端口信息
光纤千兆以太总端口数 光纤千兆以太端口信息
光纤千兆以太可用端口数 光纤千兆以太端口信息
ATM光纤155兆总端口数 ATM光纤155兆端口信息
ATM光纤155兆可用端口数 ATM光纤155兆端口信息
E1总端口数 E1端口信息
E1可用端口数 E1端口信息
资产号 路由器的固定资产号码

3.3.3 防火墙(FRW)
属性名称 说明
搜索代码 唯一识别
名称 该CI的名称
影响范围 该CI失效后会影响的范围描述
物理位置 该CI的物理位置
使用部门 该CI的使用部门
维护部门 该CI的维部部门
维护人员 该CI的维护人员
服务开始日期 服务合同开始日期
服务到期日期 服务合同结束日期
服务级别 相应的服务级别
服务提供商 该CI的服务提供厂商名称
服务联系方式 联系相应服务提供商的联系方式
创建时间 该CI被创建的时间
删除状态 该CI是否被删除;正常/已删除
删除时间 该CI被删除的时间
审核状态 该CI的审核状态;未审核/已审核/不匹配/丢失
最近审核时间 最近一次被审核的时间
管理员 该CI的系统管理员
厂商 该CI的厂商
状态 该CI的状态,参见CI状态
用途 CI的用途
最后更新人 最后更新该CI的人员
最后更新时间 该CI最后被更新的时间
硬件设备报废时间 该CI的报废时间
备注 备注信息
业务系统分类 该CI所属的业务系统分类
子业务系统名称 该CI所属业务系统的名称
管理IP地址 管理该防火墙的IP地址
操作系统 防火墙操作系统的名称和版本
槽位信息 槽位数量以及相应描述
端口数量 端口数量
详细描述 包括防火墙支持的网络接口类型、支持的最大网络接口数、支持的应用类型、对路由协议的支持、是否对组播协议支持、IPv6是否支持、IP隧道支持种类、最大吞吐量、VPN(3DES)吞吐量、最大连接数、平均时延、最大VPN通道数、每秒新建连接数、防火墙核心技术、工作模式、身份认证的支持种类、内容检查、防火墙支持的应用类型、是否支持DoS防护、是否支持NAT、安全策略的建立(是否支持基于用户、组、IP、端口来创建策略,可否校验策略)、产品可靠性(是否支持接口模块热插拔、电源模块热插拔)、HA功能支持(是否支持HA模式,HA功能支持的种类)、多安全应用支持(是否支持防火墙应用、IDS应用、病毒保护应用、VPN)、安全系统联动(是否支持支持安全系统的联动、是否OPSEC成员、支持联动的合作伙伴的数量)、日志和报警(是否支持日志功能、日志域,日志过滤、系统日志、内容过滤日志、管理员日志、管理员审计、日志分析功能,支持的日志方式)、对管理方式的支持(是否支持命令行、WebUI、SNMP、SSL、HTTPS、TELNET、SSH、GUI、远程备份恢复、自动备份恢复、管理员密码丢失处理、升级方式、内置CA功能)等属性的说明
资产号 防火墙的固定资产号码

3.3.4 VPN网关(VPG)
属性名称 说明
搜索代码 唯一识别
名称 该CI的名称
影响范围 该CI失效后会影响的范围描述
物理位置 该CI的物理位置
使用部门 该CI的使用部门
维护部门 该CI的维部部门
维护人员 该CI的维护人员
服务开始日期 服务合同开始日期
服务到期日期 服务合同结束日期
服务级别 相应的服务级别
服务提供商 该CI的服务提供厂商名称
服务联系方式 联系相应服务提供商的联系方式
创建时间 该CI被创建的时间
删除状态 该CI是否被删除;正常/已删除
删除时间 该CI被删除的时间
审核状态 该CI的审核状态;未审核/已审核/不匹配/丢失
最近审核时间 最近一次被审核的时间
管理员 该CI的系统管理员
厂商 该CI的厂商
状态 该CI的状态,参见CI状态
用途 CI的用途
最后更新人 最后更新该CI的人员
最后更新时间 该CI最后被更新的时间
硬件设备报废时间 该CI的报废时间
备注 备注信息
品牌 VPN网关品牌
型号 VPN网关型号
序列号 VPN网关序列号
维护合同(CI) VPN网关维护合同(CI)
固定资产卡片编号 VPN网关固定资产卡片编号
现有端口数量 VPN网关现有端口数量
槽位数量 VPN网关槽位数量
当前使用端口数量 VPN网关当前使用端口数量
用途描述 VPN网关用途描述
管理IP地址 VPN网关管理IP地址
设备firmware版本 VPN网关设备firmware版本
IOS版本 VPN网关IOS版本
槽位占用数量 VPN网关槽位占用数量

3.3.5 安全网关(SEG)
属性名称 说明
搜索代码 唯一识别
名称 该CI的名称
影响范围 该CI失效后会影响的范围描述
物理位置 该CI的物理位置
使用部门 该CI的使用部门
维护部门 该CI的维部部门
维护人员 该CI的维护人员
服务开始日期 服务合同开始日期
服务到期日期 服务合同结束日期
服务级别 相应的服务级别
服务提供商 该CI的服务提供厂商名称
服务联系方式 联系相应服务提供商的联系方式
创建时间 该CI被创建的时间
删除状态 该CI是否被删除;正常/已删除
删除时间 该CI被删除的时间
审核状态 该CI的审核状态;未审核/已审核/不匹配/丢失
最近审核时间 最近一次被审核的时间
管理员 该CI的系统管理员
厂商 该CI的厂商
状态 该CI的状态,参见CI状态
用途 CI的用途
最后更新人 最后更新该CI的人员
最后更新时间 该CI最后被更新的时间
硬件设备报废时间 该CI的报废时间
备注 备注信息
品牌 安全网关品牌
型号 安全网关型号
序列号 安全网关序列号
维护合同(CI) 安全网关维护合同(CI)
现有端口数量 安全网关现有端口数量
槽位数量 安全网关槽位数量
当前使用端口数量 安全网关当前使用端口数量
管理IP地址 安全网关管理IP地址
设备firmware版本 安全网关设备firmware版本
IOS版本 安全网关IOS版本
槽位占用数量 安全网关槽位占用数量

3.3.6 链路(LNK)
属性名称 说明
搜索代码 唯一识别
名称 该CI的名称
影响范围 该CI失效后会影响的范围描述
物理位置 该CI的物理位置
使用部门 该CI的使用部门
维护部门 该CI的维部部门
维护人员 该CI的维护人员
服务开始日期 服务合同开始日期
服务到期日期 服务合同结束日期
服务级别 相应的服务级别
服务提供商 该CI的服务提供厂商名称
服务联系方式 联系相应服务提供商的联系方式
创建时间 该CI被创建的时间
删除状态 该CI是否被删除;正常/已删除
删除时间 该CI被删除的时间
审核状态 该CI的审核状态;未审核/已审核/不匹配/丢失
最近审核时间 最近一次被审核的时间
管理员 该CI的系统管理员
厂商 该CI的厂商
状态 该CI的状态,参见CI状态
用途 CI的用途
最后更新人 最后更新该CI的人员
最后更新时间 该CI最后被更新的时间
硬件设备报废时间 该CI的报废时间
备注 备注信息
业务系统分类 该CI所属的业务系统分类
子业务系统名称 该CI所属业务系统的名称
带宽 带宽描述
运营商 该链路的运营商
资费 该链路的资费情况说明

3.3.7 其他网络设备(OTN)
属性名称 说明
搜索代码 唯一识别
名称 该CI的名称
影响范围 该CI失效后会影响的范围描述
物理位置 该CI的物理位置
使用部门 该CI的使用部门
维护部门 该CI的维部部门
维护人员 该CI的维护人员
服务开始日期 服务合同开始日期
服务到期日期 服务合同结束日期
服务级别 相应的服务级别
服务提供商 该CI的服务提供厂商名称
服务联系方式 联系相应服务提供商的联系方式
创建时间 该CI被创建的时间
删除状态 该CI是否被删除;正常/已删除
删除时间 该CI被删除的时间
审核状态 该CI的审核状态;未审核/已审核/不匹配/丢失
最近审核时间 最近一次被审核的时间
管理员 该CI的系统管理员
厂商 该CI的厂商
状态 该CI的状态,参见CI状态
用途 CI的用途
最后更新人 最后更新该CI的人员
最后更新时间 该CI最后被更新的时间
硬件设备报废时间 该CI的报废时间
备注 备注信息
业务系统分类 该CI所属的业务系统分类
子业务系统名称 该CI所属业务系统的名称
带宽 带宽描述
运营商 该链路的运营商
资费 该链路的资费情况说明

3.4 终端TR
3.4.1 台式机(COM)
属性名称 说明
搜索代码 唯一识别
名称 该CI的名称
影响范围 该CI失效后会影响的范围描述
物理位置 该CI的物理位置
使用部门 该CI的使用部门
维护部门 该CI的维部部门
维护人员 该CI的维护人员
服务开始日期 服务合同开始日期
服务到期日期 服务合同结束日期
服务级别 相应的服务级别
服务提供商 该CI的服务提供厂商名称
服务联系方式 联系相应服务提供商的联系方式
创建时间 该CI被创建的时间
删除状态 该CI是否被删除;正常/已删除
删除时间 该CI被删除的时间
审核状态 该CI的审核状态;未审核/已审核/不匹配/丢失
最近审核时间 最近一次被审核的时间
管理员 该CI的系统管理员
厂商 该CI的厂商
状态 该CI的状态,参见CI状态
用途 CI的用途
最后更新人 最后更新该CI的人员
最后更新时间 该CI最后被更新的时间
硬件设备报废时间 该CI的报废时间
备注 备注信息
品牌 台式机品牌
型号 台式机型号
序列号 台式机序列号
维护合同 台式机维护合同
IP地址 台式机IP地址
CPU主频(GHz) 台式机CPU主频(GHz)
内存 台式机内存
硬盘信息 台式机硬盘信息
操作系统 台式机操作系统
MAC地址 台式机MAC地址
使用人员 台式机使用人员
数据信息点(CI) 台式机数据信息点(CI)
显示器类型 台式机显示器类型
操作系统版本号 台式机操作系统版本号
操作系统序列号 台式机操作系统序列号

3.4.2 笔记本(NTB)
属性名称 说明
搜索代码 唯一识别
名称 该CI的名称
影响范围 该CI失效后会影响的范围描述
物理位置 该CI的物理位置
使用部门 该CI的使用部门
维护部门 该CI的维部部门
维护人员 该CI的维护人员
服务开始日期 服务合同开始日期
服务到期日期 服务合同结束日期
服务级别 相应的服务级别
服务提供商 该CI的服务提供厂商名称
服务联系方式 联系相应服务提供商的联系方式
创建时间 该CI被创建的时间
删除状态 该CI是否被删除;正常/已删除
删除时间 该CI被删除的时间
审核状态 该CI的审核状态;未审核/已审核/不匹配/丢失
最近审核时间 最近一次被审核的时间
管理员 该CI的系统管理员
厂商 该CI的厂商
状态 该CI的状态,参见CI状态
用途 CI的用途
最后更新人 最后更新该CI的人员
最后更新时间 该CI最后被更新的时间
硬件设备报废时间 该CI的报废时间
备注 备注信息
品牌 笔记本品牌
型号 笔记本型号
序列号 笔记本序列号
维护合同 笔记本维护合同
IP地址 笔记本IP地址
CPU主频(GHz) 笔记本CPU主频(GHz)
内存 笔记本内存
硬盘信息 笔记本硬盘信息
操作系统 笔记本操作系统
MAC地址 笔记本MAC地址
使用人员 笔记本使用人员
数据信息点(CI) 笔记本数据信息点(CI)
显示器类型 笔记本显示器类型
操作系统版本号 笔记本操作系统版本号
操作系统序列号 笔记本操作系统序列号

3.4.3 字符终端(CTR)
属性名称 说明
搜索代码 唯一识别
名称 该CI的名称
影响范围 该CI失效后会影响的范围描述
物理位置 该CI的物理位置
使用部门 该CI的使用部门
维护部门 该CI的维部部门
维护人员 该CI的维护人员
服务开始日期 服务合同开始日期
服务到期日期 服务合同结束日期
服务级别 相应的服务级别
服务提供商 该CI的服务提供厂商名称
服务联系方式 联系相应服务提供商的联系方式
创建时间 该CI被创建的时间
删除状态 该CI是否被删除;正常/已删除
删除时间 该CI被删除的时间
审核状态 该CI的审核状态;未审核/已审核/不匹配/丢失
最近审核时间 最近一次被审核的时间
管理员 该CI的系统管理员
厂商 该CI的厂商
状态 该CI的状态,参见CI状态
用途 CI的用途
最后更新人 最后更新该CI的人员
最后更新时间 该CI最后被更新的时间
硬件设备报废时间 该CI的报废时间
备注 备注信息
品牌 字符终端品牌
型号 字符终端型号
序列号 字符终端序列号
维护合同 字符终端维护合同
IP地址 字符终端IP地址
CPU主频(GHz) 字符终端CPU主频(GHz)
内存 字符终端内存
硬盘信息 字符终端硬盘信息
操作系统 字符终端操作系统
MAC地址 字符终端MAC地址
使用人员 字符终端使用人员
数据信息点(CI) 字符终端数据信息点(CI)
显示器类型 字符终端显示器类型
操作系统版本号 字符终端操作系统版本号
操作系统序列号 字符终端操作系统序列号

3.4.4 图形终端(GTR)
属性名称 说明
搜索代码 唯一识别
名称 该CI的名称
影响范围 该CI失效后会影响的范围描述
物理位置 该CI的物理位置
使用部门 该CI的使用部门
维护部门 该CI的维部部门
维护人员 该CI的维护人员
服务开始日期 服务合同开始日期
服务到期日期 服务合同结束日期
服务级别 相应的服务级别
服务提供商 该CI的服务提供厂商名称
服务联系方式 联系相应服务提供商的联系方式
创建时间 该CI被创建的时间
删除状态 该CI是否被删除;正常/已删除
删除时间 该CI被删除的时间
审核状态 该CI的审核状态;未审核/已审核/不匹配/丢失
最近审核时间 最近一次被审核的时间
管理员 该CI的系统管理员
厂商 该CI的厂商
状态 该CI的状态,参见CI状态
用途 CI的用途
最后更新人 最后更新该CI的人员
最后更新时间 该CI最后被更新的时间
硬件设备报废时间 该CI的报废时间
备注 备注信息
品牌 图形终端品牌
型号 图形终端型号
序列号 图形终端序列号
维护合同 图形终端维护合同
IP地址 图形终端IP地址
CPU主频(GHz) 图形终端CPU主频(GHz)
内存 图形终端内存
硬盘信息 图形终端硬盘信息
操作系统 图形终端操作系统
MAC地址 图形终端MAC地址
使用人员 图形终端使用人员
数据信息点(CI) 图形终端数据信息点(CI)
显示器类型 图形终端显示器类型
操作系统版本号 图形终端操作系统版本号
操作系统序列号 图形终端操作系统序列号

3.5 外设及其他 PR
3.5.1 外设(DDV)
3.5.1.1 打印机(PRT)
属性名称 说明
搜索代码 唯一识别
名称 该CI的名称
影响范围 该CI失效后会影响的范围描述
物理位置 该CI的物理位置
使用部门 该CI的使用部门
维护部门 该CI的维部部门
维护人员 该CI的维护人员
服务开始日期 服务合同开始日期
服务到期日期 服务合同结束日期
服务级别 相应的服务级别
服务提供商 该CI的服务提供厂商名称
服务联系方式 联系相应服务提供商的联系方式
创建时间 该CI被创建的时间
删除状态 该CI是否被删除;正常/已删除
删除时间 该CI被删除的时间
审核状态 该CI的审核状态;未审核/已审核/不匹配/丢失
最近审核时间 最近一次被审核的时间
管理员 该CI的系统管理员
厂商 该CI的厂商
状态 该CI的状态,参见CI状态
用途 CI的用途
最后更新人 最后更新该CI的人员
最后更新时间 该CI最后被更新的时间
硬件设备报废时间 该CI的报废时间
备注 备注信息
品牌 打印机品牌
型号 打印机型号
序列号 打印机序列号
维护合同(CI) 打印机维护合同(CI)
类型(个人、网络) 打印机类型(个人、网络)
使用人员 打印机使用人员
IP地址 打印机IP地址
3.5.1.2 扫描仪(SCN)
属性名称 说明
搜索代码 唯一识别
名称 该CI的名称
影响范围 该CI失效后会影响的范围描述
物理位置 该CI的物理位置
使用部门 该CI的使用部门
维护部门 该CI的维部部门
维护人员 该CI的维护人员
服务开始日期 服务合同开始日期
服务到期日期 服务合同结束日期
服务级别 相应的服务级别
服务提供商 该CI的服务提供厂商名称
服务联系方式 联系相应服务提供商的联系方式
创建时间 该CI被创建的时间
删除状态 该CI是否被删除;正常/已删除
删除时间 该CI被删除的时间
审核状态 该CI的审核状态;未审核/已审核/不匹配/丢失
最近审核时间 最近一次被审核的时间
管理员 该CI的系统管理员
厂商 该CI的厂商
状态 该CI的状态,参见CI状态
用途 CI的用途
最后更新人 最后更新该CI的人员
最后更新时间 该CI最后被更新的时间
硬件设备报废时间 该CI的报废时间
备注 备注信息
品牌 扫描仪品牌
型号 扫描仪型号
序列号 扫描仪序列号
维护合同(关联CI) 扫描仪维护合同(CI)
使用人员 扫描仪使用人员
3.5.1.3 绘图仪(DRW)
属性名称 说明
搜索代码 唯一识别
名称 该CI的名称
影响范围 该CI失效后会影响的范围描述
物理位置 该CI的物理位置
使用部门 该CI的使用部门
维护部门 该CI的维部部门
维护人员 该CI的维护人员
服务开始日期 服务合同开始日期
服务到期日期 服务合同结束日期
服务级别 相应的服务级别
服务提供商 该CI的服务提供厂商名称
服务联系方式 联系相应服务提供商的联系方式
创建时间 该CI被创建的时间
删除状态 该CI是否被删除;正常/已删除
删除时间 该CI被删除的时间
审核状态 该CI的审核状态;未审核/已审核/不匹配/丢失
最近审核时间 最近一次被审核的时间
管理员 该CI的系统管理员
厂商 该CI的厂商
状态 该CI的状态,参见CI状态
用途 CI的用途
最后更新人 最后更新该CI的人员
最后更新时间 该CI最后被更新的时间
硬件设备报废时间 该CI的报废时间
备注 备注信息
品牌 绘图仪品牌
型号 绘图仪型号
序列号 绘图仪序列号
维护合同(关联CI) 绘图仪维护合同(CI)
使用人员 绘图仪使用人员
3.5.1.4 其他(SSO)
属性名称 说明
搜索代码 唯一识别
名称 该CI的名称
影响范围 该CI失效后会影响的范围描述
物理位置 该CI的物理位置
使用部门 该CI的使用部门
维护部门 该CI的维部部门
维护人员 该CI的维护人员
服务开始日期 服务合同开始日期
服务到期日期 服务合同结束日期
服务级别 相应的服务级别
服务提供商 该CI的服务提供厂商名称
服务联系方式 联系相应服务提供商的联系方式
创建时间 该CI被创建的时间
删除状态 该CI是否被删除;正常/已删除
删除时间 该CI被删除的时间
审核状态 该CI的审核状态;未审核/已审核/不匹配/丢失
最近审核时间 最近一次被审核的时间
管理员 该CI的系统管理员
厂商 该CI的厂商
状态 该CI的状态,参见CI状态
用途 CI的用途
最后更新人 最后更新该CI的人员
最后更新时间 该CI最后被更新的时间
硬件设备报废时间 该CI的报废时间
备注 备注信息
品牌 其他外设品牌
型号 其他外设型号
序列号 其他外设序列号
维护合同(CI) 其他外设维护合同(CI)
使用人员 其他外设使用人员

3.5.2 机房(DCE)
3.5.2.1 监控系统(SRS)
属性名称 说明
搜索代码 唯一识别
名称 该CI的名称
影响范围 该CI失效后会影响的范围描述
物理位置 该CI的物理位置
使用部门 该CI的使用部门
维护部门 该CI的维部部门
维护人员 该CI的维护人员
服务开始日期 服务合同开始日期
服务到期日期 服务合同结束日期
服务级别 相应的服务级别
服务提供商 该CI的服务提供厂商名称
服务联系方式 联系相应服务提供商的联系方式
创建时间 该CI被创建的时间
删除状态 该CI是否被删除;正常/已删除
删除时间 该CI被删除的时间
审核状态 该CI的审核状态;未审核/已审核/不匹配/丢失
最近审核时间 最近一次被审核的时间
管理员 该CI的系统管理员
厂商 该CI的厂商
状态 该CI的状态,参见CI状态
用途 CI的用途
最后更新人 最后更新该CI的人员
最后更新时间 该CI最后被更新的时间
硬件设备报废时间 该CI的报废时间
备注 备注信息
电话 机房值班电话

3.5.2.2 消防系统(FCS)
属性名称 说明
搜索代码 唯一识别
名称 该CI的名称
影响范围 该CI失效后会影响的范围描述
物理位置 该CI的物理位置
使用部门 该CI的使用部门
维护部门 该CI的维部部门
维护人员 该CI的维护人员
服务开始日期 服务合同开始日期
服务到期日期 服务合同结束日期
服务级别 相应的服务级别
服务提供商 该CI的服务提供厂商名称
服务联系方式 联系相应服务提供商的联系方式
创建时间 该CI被创建的时间
删除状态 该CI是否被删除;正常/已删除
删除时间 该CI被删除的时间
审核状态 该CI的审核状态;未审核/已审核/不匹配/丢失
最近审核时间 最近一次被审核的时间
管理员 该CI的系统管理员
厂商 该CI的厂商
状态 该CI的状态,参见CI状态
用途 CI的用途
最后更新人 最后更新该CI的人员
最后更新时间 该CI最后被更新的时间
硬件设备报废时间 该CI的报废时间
备注 备注信息
电话 机房值班电话

3.5.3 其他(OTR)
属性名称 说明
搜索代码 唯一识别
名称 该CI的名称
影响范围 该CI失效后会影响的范围描述
物理位置 该CI的物理位置
使用部门 该CI的使用部门
维护部门 该CI的维部部门
维护人员 该CI的维护人员
服务开始日期 服务合同开始日期
服务到期日期 服务合同结束日期
服务级别 相应的服务级别
服务提供商 该CI的服务提供厂商名称
服务联系方式 联系相应服务提供商的联系方式
创建时间 该CI被创建的时间
删除状态 该CI是否被删除;正常/已删除
删除时间 该CI被删除的时间
审核状态 该CI的审核状态;未审核/已审核/不匹配/丢失
最近审核时间 最近一次被审核的时间
管理员 该CI的系统管理员
厂商 该CI的厂商
状态 该CI的状态,参见CI状态
用途 CI的用途
最后更新人 最后更新该CI的人员
最后更新时间 该CI最后被更新的时间
硬件设备报废时间 该CI的报废时间
备注 备注信息
品牌 其他设备品牌
型号 其他设备型号
序列号 其他设备序列号
维护合同(CI) 其他设备维护合同(CI)
产品号 其他设备产品号
IP地址(以文本方式记录多个IP) 其他设备IP地址(以文本方式记录多个IP)
CPU个数 其他设备CPU个数
CPU主频 其他设备CPU主频
内存 其他设备内存
硬盘信息(包括硬盘大小、型号、RAID信息、数量) 其他设备硬盘信息(包括硬盘大小、型号、RAID信息、数量)
操作系统(CI) 其他设备操作系统(CI)
数据信息点(CI) 其他设备数据信息点(CI)
外包开发软件(CI) 其他设备外包开发软件(CI)
应用系统名称(CI) 其他设备应用系统名称(CI)
应用系统模块(CI) 其他设备应用系统模块(CI)

3.6 软件 SW
3.6.1 应用软件APP
3.6.1.1 自主开发软件(SDV)
属性名称 说明
搜索代码 唯一识别
名称 该CI的名称
影响范围 该CI失效后会影响的范围描述
物理位置 该CI的物理位置
使用部门 该CI的使用部门
维护部门 该CI的维部部门
维护人员 该CI的维护人员
服务开始日期 服务合同开始日期
服务到期日期 服务合同结束日期
服务级别 相应的服务级别
服务提供商 该CI的服务提供厂商名称
服务联系方式 联系相应服务提供商的联系方式
创建时间 该CI被创建的时间
删除状态 该CI是否被删除;正常/已删除
删除时间 该CI被删除的时间
审核状态 该CI的审核状态;未审核/已审核/不匹配/丢失
最近审核时间 最近一次被审核的时间
管理员 该CI的系统管理员
厂商 该CI的厂商
状态 该CI的状态,参见CI状态
用途 CI的用途
最后更新人 最后更新该CI的人员
最后更新时间 该CI最后被更新的时间
硬件设备报废时间 该CI的报废时间
备注 备注信息
业务系统分类 该CI所属的业务系统分类
子业务系统名称 该CI所属业务系统的名称
版本 自主开发软件版本
安装路径 自主开发软件安装路径
开发部门 自主开发软件开发部门
开发部门支持电话 自主开发软件开发部门支持电话
维护电话 自主开发软件维护电话
数据库(CI) 自主开发软件数据库(CI)
中间件(CI) 自主开发软件中间件(CI)
操作系统(CI) 自主开发软件操作系统(CI)
设计最大用户数 自主开发软件设计最大用户数
管理员帐户名 自主开发软件管理员帐户名
软件最近更新日期 自主开发软件软件最近更新日期
侦听端口 自主开发软件侦听端口
工程文档(CI) 自主开发软件工程文档(CI)
应用系统名称(CI) 自主开发软件应用系统名称(CI)
应用系统模块(CI) 自主开发软件应用系统模块(CI)
3.6.1.2 外包开发软件(ODV)
属性名称 说明
搜索代码 唯一识别
名称 该CI的名称
影响范围 该CI失效后会影响的范围描述
物理位置 该CI的物理位置
使用部门 该CI的使用部门
维护部门 该CI的维部部门
维护人员 该CI的维护人员
服务开始日期 服务合同开始日期
服务到期日期 服务合同结束日期
服务级别 相应的服务级别
服务提供商 该CI的服务提供厂商名称
服务联系方式 联系相应服务提供商的联系方式
创建时间 该CI被创建的时间
删除状态 该CI是否被删除;正常/已删除
删除时间 该CI被删除的时间
审核状态 该CI的审核状态;未审核/已审核/不匹配/丢失
最近审核时间 最近一次被审核的时间
管理员 该CI的系统管理员
厂商 该CI的厂商
状态 该CI的状态,参见CI状态
用途 CI的用途
最后更新人 最后更新该CI的人员
最后更新时间 该CI最后被更新的时间
硬件设备报废时间 该CI的报废时间
备注 备注信息
业务系统分类 该CI所属的业务系统分类
子业务系统名称 该CI所属业务系统的名称
版本(要求软件变更体现在版本控制上) 外包开发软件版本(要求软件变更体现在版本控制上)
License数目 外包开发软件License数目
安装路径 外包开发软件安装路径
维护合同(CI) 外包开发软件维护合同(CI)
设计最大用户数 外包开发软件设计最大用户数
操作系统(CI) 外包开发软件操作系统(CI)
数据库(CI) 外包开发软件数据库(CI)
中间件(CI) 外包开发软件中间件(CI)
应用系统名称(CI) 外包开发软件应用系统名称(CI)
应用系统模块(CI) 外包开发软件应用系统模块(CI)
当前用户数 外包开发软件当前用户数
维护电话 外包开发软件维护电话
管理员帐户名 外包开发软件管理员帐户名
软件最近更新日期 外包开发软件软件最近更新日期
侦听端口 外包开发软件侦听端口
工程文档(CI) 外包开发软件工程文档(CI)
3.6.1.3 商业软件(FRD)
属性名称 说明
搜索代码 唯一识别
名称 该CI的名称
影响范围 该CI失效后会影响的范围描述
物理位置 该CI的物理位置
使用部门 该CI的使用部门
维护部门 该CI的维部部门
维护人员 该CI的维护人员
服务开始日期 服务合同开始日期
服务到期日期 服务合同结束日期
服务级别 相应的服务级别
服务提供商 该CI的服务提供厂商名称
服务联系方式 联系相应服务提供商的联系方式
创建时间 该CI被创建的时间
删除状态 该CI是否被删除;正常/已删除
删除时间 该CI被删除的时间
审核状态 该CI的审核状态;未审核/已审核/不匹配/丢失
最近审核时间 最近一次被审核的时间
管理员 该CI的系统管理员
厂商 该CI的厂商
状态 该CI的状态,参见CI状态
用途 CI的用途
最后更新人 最后更新该CI的人员
最后更新时间 该CI最后被更新的时间
硬件设备报废时间 该CI的报废时间
备注 备注信息
业务系统分类 该CI所属的业务系统分类
子业务系统名称 该CI所属业务系统的名称
品牌 商业软件品牌
序列号 商业软件序列号
版本 商业软件版本
补丁版本 商业软件补丁版本
License数目 商业软件License数目
厂商 商业软件厂商
售后联系电话 商业软件售后联系电话
维护合同(关联CI) 商业软件维护合同(CI)
用途 商业软件用途
管理员帐户名 商业软件管理员帐户名
软件最近更新日期 商业软件软件最近更新日期
设计最大用户数 商业软件设计最大用户数
安装路径 商业软件安装路径
维护电话 商业软件维护电话
当前用户数 商业软件当前用户数
操作系统(关联CI) 商业软件操作系统(CI) 1
数据库(关联CI) 商业软件数据库(CI) 3
中间件(关联CI) 商业软件中间件(CI) 3
应用系统名称(关联CI) 商业软件应用系统名称(CI)10
应用系统模块(关联CI) 商业软件应用系统模块(CI)1
授权证书号 商业软件授权证书号
侦听端口 商业软件侦听端口
类型 商业软件类型
单机版/网络版 商业软件单机版/网络版
3.6.2 系统软件SYS
3.6.2.1 数据库(SDB)
数据库CI指每一个被安装的数据库实例;
属性名称 说明
搜索代码 唯一识别
名称 该CI的名称
影响范围 该CI失效后会影响的范围描述
物理位置 该CI的物理位置
使用部门 该CI的使用部门
维护部门 该CI的维部部门
维护人员 该CI的维护人员
服务开始日期 服务合同开始日期
服务到期日期 服务合同结束日期
服务级别 相应的服务级别
服务提供商 该CI的服务提供厂商名称
服务联系方式 联系相应服务提供商的联系方式
创建时间 该CI被创建的时间
删除状态 该CI是否被删除;正常/已删除
删除时间 该CI被删除的时间
审核状态 该CI的审核状态;未审核/已审核/不匹配/丢失
最近审核时间 最近一次被审核的时间
管理员 该CI的系统管理员
厂商 该CI的厂商
状态 该CI的状态,参见CI状态
用途 CI的用途
最后更新人 最后更新该CI的人员
最后更新时间 该CI最后被更新的时间
软件许可过期时间 该CI的软件过期时间
备注 备注信息
业务系统分类 该CI所属的业务系统分类
子业务系统名称 该CI所属业务系统的名称
序列号 数据库的序列号
资产号 数据库的固定资产编号
版本 数据库的版本
补丁版本 数据库的主要补丁版本
License数目 数据库的License数量
实例名 数据库的实例名称
端口号 数据库的监听端口号
数据库位数 数据库的位数
分配内存大小 分配给数据库的内存大小
安装路径 数据库的安装路径
3.6.2.2 操作系统(OPS)
属性名称 说明
搜索代码 唯一识别
名称 该CI的名称
影响范围 该CI失效后会影响的范围描述
物理位置 该CI的物理位置
使用部门 该CI的使用部门
维护部门 该CI的维部部门
维护人员 该CI的维护人员
服务开始日期 服务合同开始日期
服务到期日期 服务合同结束日期
服务级别 相应的服务级别
服务提供商 该CI的服务提供厂商名称
服务联系方式 联系相应服务提供商的联系方式
创建时间 该CI被创建的时间
删除状态 该CI是否被删除;正常/已删除
删除时间 该CI被删除的时间
审核状态 该CI的审核状态;未审核/已审核/不匹配/丢失
最近审核时间 最近一次被审核的时间
管理员 该CI的系统管理员
厂商 该CI的厂商
状态 该CI的状态,参见CI状态
用途 CI的用途
最后更新人 最后更新该CI的人员
最后更新时间 该CI最后被更新的时间
软件许可过期时间 该CI的软件过期时间
备注 备注信息
业务系统分类 该CI所属的业务系统分类
子业务系统名称 该CI所属业务系统的名称
序列号 操作系统的序列号
版本 操作系统的版本
补丁版本 操作系统的主要补丁版本
License数目 操作系统的License数量
实例名 操作系统的实例名称
分配内存大小 分配给操作系统的内存大小
安装路径 操作系统的安装路径
3.6.2.3 中间件(SMD)
属性名称 说明
搜索代码 唯一识别
名称 该CI的名称
影响范围 该CI失效后会影响的范围描述
物理位置 该CI的物理位置
使用部门 该CI的使用部门
维护部门 该CI的维部部门
维护人员 该CI的维护人员
服务开始日期 服务合同开始日期
服务到期日期 服务合同结束日期
服务级别 相应的服务级别
服务提供商 该CI的服务提供厂商名称
服务联系方式 联系相应服务提供商的联系方式
创建时间 该CI被创建的时间
删除状态 该CI是否被删除;正常/已删除
删除时间 该CI被删除的时间
审核状态 该CI的审核状态;未审核/已审核/不匹配/丢失
最近审核时间 最近一次被审核的时间
管理员 该CI的系统管理员
厂商 该CI的厂商
状态 该CI的状态,参见CI状态
用途 CI的用途
最后更新人 最后更新该CI的人员
最后更新时间 该CI最后被更新的时间
软件许可过期时间 该CI的软件过期时间
备注 备注信息
业务系统分类 该CI所属的业务系统分类
子业务系统名称 该CI所属业务系统的名称
资产号 中间件的固定资产编号
版本 中间件的版本号码
补丁版本 中间件的主要补丁版本
License数目 中间件的License数目
端口号 中间件监听的端口号
客户端最大并发连接数 中间件的客户端最大并发连接数
数据库最大并发连接数 中间件的数据库最大并发连接数
系统日志路径 中间件的系统日志路径
用户日志路径 中间件的用户日志路径
配置的队列空间大小 传输中间件配置的所有队列所占字节数
配置的队列所在路径 传输中间件在队列模式为磁盘队列时有效
单条队列所允许的消息总个数 传输中间件单条队列所允许的消息总个数
单条队列所占字节数 传输中间件单条队列所占字节数
队列模式 传输中间件队列属性是内存队列还是磁盘队列
应用服务器运行模式 应用服务器群集还是单机
允许应用服务器支配的内存堆大小(MB) 允许应用服务器支配的内存堆大小(MB)
配置的总线程数 应用服务器配置的总线程数
配置的数据库连接池大小 应用服务器配置的数据库连接池大小

3.6.2.4 其他(SYO)
属性名称 说明
搜索代码 唯一识别
名称 该CI的名称
影响范围 该CI失效后会影响的范围描述
物理位置 该CI的物理位置
使用部门 该CI的使用部门
维护部门 该CI的维部部门
维护人员 该CI的维护人员
服务开始日期 服务合同开始日期
服务到期日期 服务合同结束日期
服务级别 相应的服务级别
服务提供商 该CI的服务提供厂商名称
服务联系方式 联系相应服务提供商的联系方式
创建时间 该CI被创建的时间
删除状态 该CI是否被删除;正常/已删除
删除时间 该CI被删除的时间
审核状态 该CI的审核状态;未审核/已审核/不匹配/丢失
最近审核时间 最近一次被审核的时间
管理员 该CI的系统管理员
厂商 该CI的厂商
状态 该CI的状态,参见CI状态
用途 CI的用途
最后更新人 最后更新该CI的人员
最后更新时间 该CI最后被更新的时间
软件许可过期时间 该CI的软件过期时间
备注 备注信息
类型 其他系统软件类型
安装路径 其他系统软件安装路径
侦听端口 其他系统软件侦听端口
序列号 其他系统软件序列号
版本 其他系统软件版本
补丁版本 其他系统软件补丁版本
License数目 其他系统软件License数目
中间件管理员帐户 其他系统软件中间件管理员帐户
授权证书号 其他系统软件授权证书号

3.7 文档 DC
3.7.1 管理文档(ADC)
属性名称 说明
搜索代码 唯一识别
名称 该CI的名称
物理位置 该CI的物理位置
使用部门 该CI的使用部门
维护部门 该CI的维部部门
维护人员 该CI的维护人员
创建时间 该CI被创建的时间
删除状态 该CI是否被删除;正常/已删除
删除时间 该CI被删除的时间
审核状态 该CI的审核状态;未审核/已审核/不匹配/丢失
最近审核时间 最近一次被审核的时间
管理员 该CI的系统管理员
状态 该CI的状态,参见CI状态
用途 CI的用途
最后更新人 最后更新该CI的人员
最后更新时间 该CI最后被更新的时间
备注 备注信息
业务系统分类 该CI所属的业务系统分类
子业务系统名称 该CI所属业务系统的名称
发布日期 手册投入使用日期
版本信息 手册版本信息

3.7.2 技术文档(TDC)
属性名称 说明
搜索代码 唯一识别
名称 该CI的名称
物理位置 该CI的物理位置
使用部门 该CI的使用部门
维护部门 该CI的维部部门
维护人员 该CI的维护人员
创建时间 该CI被创建的时间
删除状态 该CI是否被删除;正常/已删除
删除时间 该CI被删除的时间
审核状态 该CI的审核状态;未审核/已审核/不匹配/丢失
最近审核时间 最近一次被审核的时间
管理员 该CI的系统管理员
状态 该CI的状态,参见CI状态
用途 CI的用途
最后更新人 最后更新该CI的人员
最后更新时间 该CI最后被更新的时间
备注 备注信息
业务系统分类 该CI所属的业务系统分类
子业务系统名称 该CI所属业务系统的名称
发布日期 手册投入使用日期
版本信息 手册版本信息

3.7.3 维护文档(ODC)

属性名称 说明
搜索代码 唯一识别
名称 该CI的名称
物理位置 该CI的物理位置
使用部门 该CI的使用部门
维护部门 该CI的维部部门
维护人员 该CI的维护人员
创建时间 该CI被创建的时间
删除状态 该CI是否被删除;正常/已删除
删除时间 该CI被删除的时间
审核状态 该CI的审核状态;未审核/已审核/不匹配/丢失
最近审核时间 最近一次被审核的时间
管理员 该CI的系统管理员
状态 该CI的状态,参见CI状态
用途 CI的用途
最后更新人 最后更新该CI的人员
最后更新时间 该CI最后被更新的时间
备注 备注信息
业务系统分类 该CI所属的业务系统分类
子业务系统名称 该CI所属业务系统的名称
发布日期 手册投入使用日期
版本信息 手册版本信息
更新人 手册更新人

3.7.4 工程文档(PDC)
属性名称 说明
搜索代码 唯一识别
名称 该CI的名称
物理位置 该CI的物理位置
使用部门 该CI的使用部门
维护部门 该CI的维部部门
维护人员 该CI的维护人员
服务开始日期 服务合同开始日期
服务到期日期 服务合同结束日期
创建时间 该CI被创建的时间
删除状态 该CI是否被删除;正常/已删除
删除时间 该CI被删除的时间
审核状态 该CI的审核状态;未审核/已审核/不匹配/丢失
最近审核时间 最近一次被审核的时间
管理员 该CI的系统管理员
状态 该CI的状态,参见CI状态
用途 CI的用途
最后更新人 最后更新该CI的人员
最后更新时间 该CI最后被更新的时间
备注 备注信息
业务系统分类 该CI所属的业务系统分类
子业务系统名称 该CI所属业务系统的名称
发布日期 合同签定的时间
版本信息 合同版本信息

3.7.5 合同(CRT)
属性名称 说明
搜索代码 唯一识别
名称 该CI的名称
物理位置 该CI的物理位置
使用部门 该CI的使用部门
维护部门 该CI的维部部门
维护人员 该CI的维护人员
服务开始日期 服务合同开始日期
服务到期日期 服务合同结束日期
创建时间 该CI被创建的时间
删除状态 该CI是否被删除;正常/已删除
删除时间 该CI被删除的时间
审核状态 该CI的审核状态;未审核/已审核/不匹配/丢失
最近审核时间 最近一次被审核的时间
管理员 该CI的系统管理员
状态 该CI的状态,参见CI状态
用途 CI的用途
最后更新人 最后更新该CI的人员
最后更新时间 该CI最后被更新的时间
备注 备注信息
业务系统分类 该CI所属的业务系统分类
子业务系统名称 该CI所属业务系统的名称
发布日期 合同签定的时间
版本信息 合同版本信息
3.8 应用系统 AP
3.8.1 应用系统名称(API)
属性名称 说明
搜索代码 唯一识别
名称 该CI的名称
影响范围 该CI失效后会影响的范围描述
物理位置 该CI的物理位置
使用部门 该CI的使用部门
维护部门 该CI的维部部门
维护人员 该CI的维护人员
服务开始日期 服务合同开始日期
服务到期日期 服务合同结束日期
服务级别 相应的服务级别
服务提供商 该CI的服务提供厂商名称
服务联系方式 联系相应服务提供商的联系方式
创建时间 该CI被创建的时间
删除状态 该CI是否被删除;正常/已删除
删除时间 该CI被删除的时间
审核状态 该CI的审核状态;未审核/已审核/不匹配/丢失
最近审核时间 最近一次被审核的时间
管理员 该CI的系统管理员
厂商 该CI的厂商
状态 该CI的状态,参见CI状态
用途 CI的用途
最后更新人 最后更新该CI的人员
最后更新时间 该CI最后被更新的时间
硬件设备报废时间 该CI的报废时间
备注 备注信息
业务系统分类 该CI所属的业务系统分类
子业务系统名称 该CI所属业务系统的名称
功能描述 应用系统功能描述
应用类别 应用系统应用类别
和其他应用的系统接口 应用系统和其他应用的系统接口
接口传输内容 应用系统接口传输内容
接口类型 应用系统接口类型
批处理接口频率 应用系统批处理接口频率
维护责任人及联系方式 应用系统维护责任人及联系方式
维护文档(CI) 应用系统维护文档(CI)

3.8.2 应用系统模块(APM)
属性名称 说明
搜索代码 唯一识别
名称 该CI的名称
影响范围 该CI失效后会影响的范围描述
物理位置 该CI的物理位置
使用部门 该CI的使用部门
维护部门 该CI的维部部门
维护人员 该CI的维护人员
服务开始日期 服务合同开始日期
服务到期日期 服务合同结束日期
服务级别 相应的服务级别
服务提供商 该CI的服务提供厂商名称
服务联系方式 联系相应服务提供商的联系方式
创建时间 该CI被创建的时间
删除状态 该CI是否被删除;正常/已删除
删除时间 该CI被删除的时间
审核状态 该CI的审核状态;未审核/已审核/不匹配/丢失
最近审核时间 最近一次被审核的时间
管理员 该CI的系统管理员
厂商 该CI的厂商
状态 该CI的状态,参见CI状态
用途 CI的用途
最后更新人 最后更新该CI的人员
最后更新时间 该CI最后被更新的时间
硬件设备报废时间 该CI的报废时间
备注 备注信息
业务系统分类 该CI所属的业务系统分类
子业务系统名称 该CI所属业务系统的名称
功能描述 其他系统软件功能描述
应用系统名称(CI) 其他系统软件应用系统名称
用户数 其他系统软件用户数
业务运行时间 其他系统软件业务运行时间
3.8.3 其他应用(APO)
属性名称 说明
搜索代码 唯一识别
名称 该CI的名称
影响范围 该CI失效后会影响的范围描述
物理位置 该CI的物理位置
使用部门 该CI的使用部门
维护部门 该CI的维部部门
维护人员 该CI的维护人员
服务开始日期 服务合同开始日期
服务到期日期 服务合同结束日期
服务级别 相应的服务级别
服务提供商 该CI的服务提供厂商名称
服务联系方式 联系相应服务提供商的联系方式
创建时间 该CI被创建的时间
删除状态 该CI是否被删除;正常/已删除
删除时间 该CI被删除的时间
审核状态 该CI的审核状态;未审核/已审核/不匹配/丢失
最近审核时间 最近一次被审核的时间
管理员 该CI的系统管理员
厂商 该CI的厂商
状态 该CI的状态,参见CI状态
用途 CI的用途
最后更新人 最后更新该CI的人员
最后更新时间 该CI最后被更新的时间
软件许可过期时间 该CI的软件过期时间
备注 备注信息
业务系统分类 该CI所属的业务系统分类
子业务系统名称 该CI所属业务系统的名称
影响范围 该CI失效后会影响的范围描述
序列号 软件序列号
版本 应用程序主版本
补丁版本 应用程序补丁版本
中间件端口号 与应用程序运行相关的中间件监听的端口号

4 附件B: CI关系对照表
具体CI之间的关系定义如下表,未列出的CI之间关系可以按照CI关系的定义自行确定:
CI类 CI类 关系代码
小型机 路由器 连接关系
小型机 网络交换机 连接关系
小型机 磁盘阵列 连接关系
小型机 光纤交换机 连接关系
小型机 磁带库 连接关系
小型机 数据库 安装在 … 上
小型机 中间件 安装在 … 上
小型机 防病毒系统 安装在 … 上
小型机 文档 文档关联
小型机 中间件服务 安装在 … 上
小型机 数据库对象 安装在 … 上

PC服务器 路由器 连接关系
PC服务器 网络交换机 连接关系
PC服务器 磁盘阵列 连接关系
PC服务器 光纤交换机 连接关系
PC服务器 磁带库 连接关系
PC服务器 数据库 安装在 … 上
PC服务器 中间件 安装在 … 上
PC服务器 防病毒系统 安装在 … 上
PC服务器 文档 文档关联
PC服务器 中间件服务 安装在 … 上
PC服务器 数据库对象 安装在 … 上

路由器 小型机 连接关系
路由器 PC服务器 连接关系
路由器 路由器 连接关系
路由器 防火墙 连接关系
路由器 链路 连接关系
路由器 网络交换机 连接关系
路由器 文档 文档关联

网络交换机 小型机 连接关系
网络交换机 PC服务器 连接关系
网络交换机 路由器 连接关系
网络交换机 网络交换机 连接关系
网络交换机 防火墙 连接关系
网络交换机 文档 文档关联

磁盘阵列 小型机 连接关系
磁盘阵列 PC服务器 连接关系
磁盘阵列 文档 文档关联
磁盘阵列 光纤交换机 连接关系

光纤交换机 小型机 连接关系
光纤交换机 PC服务器 连接关系
光纤交换机 文档 文档关联
光纤交换机 磁盘阵列 连接关系

磁带库 小型机 连接关系
磁带库 PC服务器 连接关系
磁带库 文档 文档关联

链路 路由器 连接关系
链路 PC服务器 连接关系

数据库 小型机 安装在 … 上
数据库 PC服务器 安装在 … 上
数据库 中间件 依赖关系
数据库 文档 文档关联

中间件 小型机 安装在 … 上
中间件 PC服务器 安装在 … 上
中间件 数据库 依赖关系
中间件 文档 文档关联

文档 小型机 文档关联
文档 PC服务器 文档关联
文档 路由器 文档关联
文档 网络交换机 文档关联
文档 磁盘阵列 文档关联
文档 光纤交换机 文档关联
文档 磁带库 文档关联
文档 数据库 文档关联
文档 中间件 文档关联

中间件服务 小型机 安装在 … 上
中间件服务 PC服务器 安装在 … 上

数据库对象 小型机 安装在 … 上
数据库对象 PC服务器 安装在 … 上
数据库对象 中间件服务 依赖关系

防火墙 路由器 连接关系
防火墙 网络交换机 连接关系
5 附件C: 厂商和集成商名称标准
本章节厂商和集成商名称标准用来规范配置项属性中”厂商”和”集成商”的信息,同时也用来规范事件管理中”故障厂商”的填写。
5.1 厂商名称标准
编号 厂商名称
1 3COM
2 AVAYA
3 BEA
4 BMC
5 Borland
6 CA
7 Cisco
8 EMC
9 HDS
10 HP
11 IBM
12 McDATA
13 Microsoft
14 NCR
15 NETAPP
16 Oracle
17 Quantum ATL
18 STK
19 SUN
20 Sybase
21 TERADATA
22 北电
23 东方通
24 中兴
25 华为
26 SYMANTEC
27 QUEST
28 REDHAT
29 BROCADE
30 锐捷
31 迈普
32 联想
33 网神
34 天融信
5.2 集成商名称标准
编号 集成商名称
101 亚信
102 联创
103 斯特奇
104 神州数码
105 华为
106 新大陆
107 亿阳
108 神州泰岳
109 创我
110 新宇
111 从兴
112 尚洋
113 高伟达
114 华胜天成
115 华技友天

配置管理流程设计说明书相关推荐

  1. 流程设计建模方法:流程的需求梳理之流程级别梳理

    一般而言,对于一个业务系统的开发过程,可以划分成:需求.设计.开发.测试.集成.部署等阶段.在需求阶段形成<需求规格说明书>之后,设计阶段需要对需求进行设计建模.业务流程需求是业务人员从业 ...

  2. Java课程设计说明书 捕鱼达人

    非mvc结构 本课程设计说明书和项目源码链接: link. 这个应该是达内的,mvc结构的: link.不是我写的 摘 要 捕鱼达人游戏采用 Java 高级程序语言设计.本次游戏的程序设计包含java ...

  3. 消息中心构架设计说明书

    消息中心构架设计说明书 1.文档介绍 1.1 文档目的 1.2 文档范围 1.3 读者对象 1.4 参考文献 1.5 术语与缩写解释 2 系统概述 3 设计约束 4 设计策略 5 系统总体结构 5.1 ...

  4. 线控转向,包含设计说明书,carsim模型,MATLAB Simulink模型全套

    线控转向,包含设计说明书,carsim模型,MATLAB Simulink模型全套 (工程项目线上支持) 线控转向系统是应用在车辆领域处于研究热点和技术代表的动力转向系统,是全世界在转向系统研究中的先 ...

  5. 魔方机器人机械方面设计说明书

    魔方机器人机械方面设计说明书 写在前面 总体情况 这是第二次接触实验班的项目,其实准确的来说还是应该说是第一次,因为第一次的小车项 目我参与的并不是很多,我当时仅仅是画了一个 Soiled works ...

  6. 架构设计说明书究竟应该包含什么

    软件的架构设计说明书主要包括功能和技术两个部分,其中功能是说明解决的某一类痛点问题:技术是为功能架构服务,通过技术架构来完成功能架构的落地和实现. 功能架构和技术架构两者是相辅相成的,相互独立而又无法 ...

  7. 双孔圆垫片冲压模具设计(设计说明书+10张CAD图纸)

    摘  要 关于学校这次的课程设计,我设计了零件的冲孔落料复合模一套经过课程设计的整个课题精心制作,对我所学的模具设计与制造所有知识得到了一个全面的复习,经过查询我们的教材还有我们学校图书馆里的和我这次 ...

  8. 驰骋工作流程引擎案例-水质检测工作流程设计开发实现过程

    2019独角兽企业重金招聘Python工程师标准>>> Technorati Tags: 开源驰骋工作流引擎, .NET工作流,表单设计器,ccflow, jflow, 案例,水质监 ...

  9. activiti框架 数据库设计说明书

    2019独角兽企业重金招聘Python工程师标准>>> 结构设计 常用表说明 ################################ # 部署流程定义涉及到的表# 流程部署 ...

最新文章

  1. 一条sql语句,要修改一个字段的俩个值,比如把字段sex中的男改为女,女改为男...
  2. 2016 7 25 链表
  3. JSP的7个动作指令-forward指令
  4. C语言:强大的函数指针
  5. thinkcmf5调用指定分类的二级_python机器学习API介绍11: 伯努利贝叶斯分类器
  6. 面试官:谈谈 Tomcat 架构及启动过程,我一脸懵逼。。
  7. mint-UI上拉加载下拉刷新和fastclick冲突问题解决
  8. 《鸟哥的Linux私房菜》读书笔记
  9. python处理xps文件_如何在Windows 10系统中处理XPS文件
  10. sipp uas 脚本
  11. 2020年最新UI设计基础入门教程
  12. android建脚本,Android Studio Gradle构建脚本(示例代码)
  13. 适合中小型企业的OA系统网上试用整理
  14. EasyExcel报错 ExcelDataConvertException: Can not find ‘Converter‘ support class List
  15. linux系统读取plc状态,Linux系统下上位机通讯协议及PLC冗余系统组态-工业支持中心-西门子中国...
  16. 【Codeforces 924C】Riverside Curio
  17. 《论语》原文及其全文翻译 学而篇7
  18. 模拟登录丁香园,并抓取论坛页面所有的人员基本信息与回复帖子内容
  19. 。IBM ThinkPad T60P 全面评测
  20. 义工网站技术支持招募

热门文章

  1. pythonios免费下载_附近的兼职
  2. 软件测试:Jmeter性能测试以及压力测试
  3. python 住区数据_Python实现的北京积分落户数据分析示例
  4. atom linux64下载,ATOM下载
  5. BPMN2.0协议简介
  6. Excel2013函数公式大全(二)
  7. 三毛面经-MySql面试经历
  8. Win10双开/多开微信,内附多种方式
  9. VS Code注释快捷键
  10. 点击按钮关闭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