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在人类社会系统中,行动和结果之间的延迟无处不在。我们现在的投入,是为了在未来得到回报;我们今天雇佣一位员工,要等到几个月以后才能使他完全有效的适应工作;我们把资源投入到新项目中,几年以后才能得出期望的结果。但是,延迟常常不被人理解,进而产生不稳定局面。
2.对待症状缓解方法要格外小心谨慎。仅仅针对问题的症状而不触及根本原因的解决方法,最好的情况也只是能带来短期效益。长期来看,问题会重新出现,而要求应用症状缓解措施的压力也增加了;同时,开发“根本解决方法”(fundamental solutions)的能力也因此而萎缩。
3.许多看似有效的“解决方案”,背后都隐藏着转移负担的模式。这些方案会使你感到很不安:问题似乎并没有得到真正解决。经理人认为应该把工作分派给下属做,然而一旦发现下属有困难,他们还是过分依靠自己的能力直接介入处理问题,以至于下属从没有机会获得做好工作的必要经验。
4.转移负担的一个特列是“目标侵蚀”(eroding goals);这种情况的案例频繁发生,很令人吃惊。每当我们的目标和现实情况存在差距时,总会出现两种压力:改进现实状况和降低目标。而应对这些压力的方式是自我超越。
5.要有效应对转移负担的模式,我们必须把强化根本解决方法与弱化症状缓解措施结合起来。
6.神奇科技公司的经理人陷入了一种经典的学习障碍之中:无法辨认在时间距离很远的因果关系。一般来说,如果你等到需求下降之后,才去关心交货时间,那就太晚了。缓慢的交火状态已经在自我校正了—只是临时性的修正。
7.神奇科技公司的微妙互动情况,实际上也验证了许多有经验的经理人的直觉:严格把住关键的工作标准至关重要,不管是顺境还是逆境;执行这样的标准必需不惜任何代价。最重要的标准,就是顾客最关心的标准,这通常包括产品质量(设计和制造)、交货时间、服务质量和可靠性、服务人员对顾客的关注和友善态度等。
8.当今世界不断增加的复杂性让许多经理人感到,他们缺乏自己需要的信息来进行有效的工作。我感觉,经理人面对的根本“信息问题”不是信息太少,而是太多。我们最需要的是用什么办法知道什么重要,什么不重要;要关注什么变量,不管住什么变量—而且要有办法在团队和集体中发展共识。(类似于注意力经济)
9.只有通过个人学习,组织才能学习。个人学习不能保证组织学习。但是,没有个人学习就不会有组织学习。
10.我们用“自我超越”(personal mastery)一词,来描述个人成长和学习的修炼。自我超越水平高的人,能不断为创造自己真心追求的生命成果而扩展自己的能力。学习型组织的精神,出自组织中个人对不断学习的追求。
11.自我超越布局现在能力和技巧方面,尽管它要以能力和技巧为基础。它也不局限在精神的拓展或开放,尽管它也需要精神的成长。它旨在把自己的生命当成一件创造性的艺术作品;并不是以被动反应的观点去生活,而是从主动创造的视角去生活。
12.把愿景(我们想要的)和清晰的显示图像(我们现在相对于愿景所处的位置)并列在一起,就产生了我们所谓的“创造性张力”,即把两者拉到一起的力量,它是张力寻求释放的自然倾向。自我超越的精义,就是学习在我们的生活中,不断生发和保持创造性张力。 
13.有高度自我超越修炼水平的人,总是生活在不断学习的状态中,修炼永无止境。有时候用语言描述,比如“自我超越”这个词,容易引起误解,好像事情必有确定性,黑白分明。但是自我超越不是你能够拥有的。它是个过程,是一项终身的修炼。自我超越水平高的人,非常了解自己的无知、无能以及需要改进的地方。同时,他们又深深的自信。这矛盾吗?只要不能理解“行程本身就是回报”的人,才会觉得矛盾。
14.我们鼓励员工追求它的另一个同等重要的原因是,个人幸福是受全面的个人发展所影响的。只有在工作之余追求个人充实和完善,而忽视我们在工作中所投入的那部分重要的生命,就等于限制了我们活得幸福和完善人生的机会。
15.志向目标,指的是个人对为什么活着这个问题的领悟。“人都有志向目标”,这个说法,是没有人能够证明或者证伪的。争论这个问题也不会有什么结果。但作为一个有用的假设(working premise),这个概念很重要。它意味着,幸福感可以最直接地来自与你的志向目标相符的生活。
16.当我们无法承受情感张力时,我们就不在坚持目标,而是放任它受到任何侵蚀。另一方面,当我们理解了创造性张力,并使其通过降低愿景以外的方式起作用时,愿景便成为了一股活跃的推动力量。Robert Fritz 说:“愿景是什么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愿景能做什么。”真正有创新力的人,能够让理想与现实间的差距发挥作用,从而产生推动变革的能量。
17. 愿景是什么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愿景能做什么。把握创造性张力,能够改变人们对“失败”的看法。失败其实就是一种不足,它显示了愿经与现实之间的差距。失败是一个学习良机,它能够澄清人们对现实的不当理解,能够解释某些策略的有效性并不如预期,还能提升愿景的清晰度。失败,并不意味着我们毫无价值或者无能为力。Ed Land 是宝丽来公司的创始,并在该公司担任了几十年的总裁,他还是“一分钟”照相的发明者。他的墙上有一块字框,上面写着:每一个错误都是重要事件,只是尚未将它的所有益处变为自己的优势。
18.Fritz说的第三种对策,是意志力策略,即简单地用精神兴奋法,去摧毁一切妨碍我们实现目标的障碍。按他的说法,意志力策略背后是一个简单的假设,即通过提高意志力,我们会激发自己。意志力在非常成功的人士间表现得十分普遍,以至于很多人相信它的特征就是成功本身的特征—狂燥的执著与目标,甘愿付出代价,以及击败任何对手、突破任何障碍的能力。
19.比如,在我的个人经历中,在很多年里,大项目一进行到关键时刻,就会有人很让我失望。这样的事情发生时,我仍会闷着头努力推进,努力克服由于别人的失信或者无能所带来的困难和障碍。过了很多年我才看到,这是个反复发生的情况,是我自己的意志力策略的特定模式,它的根源在于,我对改变别人总让我失望的情况深感无能为力。没有例外,最后的结果是,我感到“我必须一个人都干了”。
20.重要的是,吝啬财主在更清晰地意识到他的现实之前,没有办法选择改变。狄更斯实际上在告诉我们,生活总是给我们看清现实的机会和选择,不管我们可能如何愚昧、如何抱有偏见。而且,如果我们有勇气抓住这种选择的机会,我们就有能力实现自身的根本改变。或者,用经典宗教术语说,我们只有通过修真(truth),才能得到至善(grace)。
21.我在集中注意力时……就进入潜意识状态。据说人类都有两种状态,即常态意识和潜意识状态,而且当我们处在潜意识状态下时,能力要放大10倍……
22.比如,这就是为什么许多不断进行自我超越修炼的人,会从事某种形式的入静冥想(meditation)练习。无论是沉思祷告(contemplative prayer),还是其他简单的静心方法,只要是经常的入静作冥想练习,就会非常有助于我们更有效地接触潜意识层面。潜意识似乎没有特定的意志。它既不限定自己的目标,也不决定自己的聚焦点。但他特别依赖预防想知道和条件环境—而我们的注意力在哪里,对潜意识却并没有特别的意义。在我们高度紧张活动的常态意识里,潜意识被相互矛盾的思想和情感所淹没。而在相对安静的潜意识状态下,当我们把意识集中在某个特别重要的事情,或者是我们愿景的某个特别的方面时,潜意识就会从分散混乱中解脱出来。
23.直觉被正统管理学界忽视了几十年后,近来又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和承认。现在,有大量研究表明,经验丰富的经理人和领导者,都非常依赖直觉,而不是完全依赖理性的办法分析复杂问题。他们依靠预感,靠识别模式,并且靠直觉的类推和比较,来处理看上去毫不相关的情况。
24.我们必须记住,进行任何个人成长的修炼都应该是自愿的选择。不能强迫人进行自我超越的修炼,强制手段一定会产生事与愿违的后果。组织机构如果过于咄咄逼人,强行推行大家进行自我超越的修炼,就会遇到很大麻烦。
25.领导的核心策略很简单:成为榜样,就是自己承诺并实践自我超越修炼。对自我超越修炼的谈论,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开启人们的心门,但行动总比语言更有力。为了鼓励别人进行自我超越修炼,你本人的认真实践,比任何其他方法都更有力量。
26.学习总要逐步围绕实际行动进行。一项基本的反思技能是,通过比照我们说的与我们做的两者之间的差距来提升意识水平。比如,我可能声称某种观点(声称的理论):人基本上是值得信任的。但我从未借钱给别人,而且护财如命,妒忌他人。显然,我实行的理论、深层的心智模式,与我声称的理论不一致。
27.达到探寻和宣扬相结合的理想境界是富有挑战性的。假如你在有高度政治角力的组织里工作,那你并不接受开放的探寻,那你就会遇到特别大的困难。作为一个资深宣扬者,我可以说,要找到使两者更平衡的方法,就需要耐心和坚忍不拔。进展是逐步的。对我来说,第一步是在意见不合时,学习如何探寻别人的观点。我对不同意见的习惯性反应,就是更起劲儿的宣扬我的观点。我这么做通常并不带有怨恨情绪,只是真的认为我已经想得很透彻了,我的观点一定有确切的根据。不幸的是,这种做法的后果经常是催生两极分化的立场,或者使讨论被迫中止,而我真正希望的伙伴关系的感觉也消失了。现在,对于不同的观点,我经常会请对方多讲讲其观点,或者多解释一下观点是如何形成的。
28.和各种修炼一样,心智模式修炼的进展也需要时间,而且进站的迹象很微妙,很不明显。记得我曾问哈雷—戴维森公司的总裁Jeff Blueste,在组织学习许多方面的工作投入了好几年以后,“你注意到有什么不同了吗?”他的简答很简单:“我越来越多的听大家讲‘这是我对事情的看法’,而不是‘这是事情的实际情况’”。这听说上去没什么大不了的,但前者带动了不同质量的交流。”
29.京都陶瓷的稻盛和夫恳求员工“内省”,发现自己内心的标准。他认为,公司在追求业内领袖地位时,目标可以是比别人“更好”,也可以是业界“最好”。但是,他的愿景是让京都陶瓷达到“完美”,而不仅仅是“最好”。
30.在公司组织里,共同愿景会改变大家与公司的关系。公司不再是“他们的公司”,而变成“我们的公司”。通过共同愿景,原来互不信任的人可以走向第一步合作。共同愿景会带来共同的认同感。实际上,公司组织所共享的志向目标、愿景,及其实践的价值观念,构成最基本的组织共同特征。心理学家亚伯拉罕马斯洛晚年曾研究过高效团队,发现其最突出的特征是共同愿景和志向目标。
31.典型的战略规划只注重对市场机会、公司资源情况、竞争对手的优缺点等作出了详尽分析,而忽略了一个关键问题,即如何形成更长期的行动计划—用哈默尔和普拉哈拉德的话说,就是建立“一个值得投入和风险的目标”。
32.在激励个人愿景的时候,组织务必小心,不可侵犯个人自由。第8章“自我超越”曾讨论过,没有人能够赠予别人“他的愿景”,也不能强迫别人开发愿景。但是,可以采取正面措施来创造一种氛围,以利于激发个人愿景。最直接的方法,就是采取正面措施来创造一种氛围,以利于激发个人愿景。最直接的方法,就是有愿景的领导者以这样一种方式和员工沟通和分享,即:在分享自身愿景的同时鼓励大家分享各自的愿景。这就是有远见和想象力的领导艺术—也是如何从个人愿景出发建设共同愿景的艺术。
33.真正被分享的愿景,是需要时间才能浮现出来,它是大家个人愿景交流沟通过程中成长出来的副产品。经验表明,真正被分享的愿景,需要不断的沟通,大家不仅要自由表达梦想,还要学会如何聆听对方的梦想。从这种聆听中,新的洞见、新的可能性,才能逐渐浮现出来。
34.今天,我们常常听经理人说,要让员工“相信”愿景。我担心,多数情况下这就是一个兜售:我卖,你买。但是“兜售”和“报名加入”有天壤之别。“兜售”一般是指哄骗别人做事,是如果人家掌握全部事实信息,就不会去做的事。相反,“报名加入”,直接意思是“把名字登记在花名册上”,它是个自主选择的过程。而“被兜售”就常常不是自主的选择。
35.在组织内部,团队学习有三个关键方面。第一,对复杂问题要有深入的思考和明晰的理解。这里团队必须学会如何挖掘个人的思想潜力,以超越个人的心智。这说来容易,但组织中有很多强大的影响力会使团队的智能低于个人智能,而不是高于它。这类影响力中,有许多都在团队成员的直接掌控之下。
第二,需要有创新的、协调的行动。体育冠军团队和伟大的爵士乐队是一种比喻,它揭示了自发而协调的行动的特征。出色的团队也会开发出同样的人际关系——一种“操作信任”(operational trust)关系。每个团队成员都有保持对其他成员的清晰意识,行动中相互依赖,互助互补。
第三,团队成员对其他团队起作用。例如,高层团队的大多数行动,实际上由其他团队完成。所以,“学习型团队”(learning team)要不断通过广泛传授团队学习的技能和实践方法,来培育其他团队的学习实践。
36.交谈的类型主要有两种:深度汇谈和商讨。对有能力不断进行生成性学习的团队来说,两者都很重要,但其效力来自两者的协同整合。如果两者的区别没有清晰的了解,就不可能对它们进行协同整合。
37.对组织团队而言,这种质疑有几个方面的含义。第一,每个参与者必须真心想要获得深度汇谈的利益,并把它看得比保持自己的地位和特权更重要。假如有谁已经习惯于因为自己的地位最高,所以要让自己地观点获胜,那他在深度汇谈中必需放弃这种特权。假如有谁已经习惯于因为自己的地位最低,所以要隐藏自己的观点,那他也必须放弃这种隐蔽观点的安全感。必须消除恐惧,避免武断指责。深度汇谈是很有趣的,它就要求你愿意摆弄、推敲和测试新想法。
38.第9章“心智模式”中讲过,习惯性防卫是人们根深蒂固的防卫习惯,在自己思想暴露时用来保护自己,防范随之而来的窘迫和危险。习惯性防卫是保护我们深层假设的外壳,它在防御痛苦的袭击的同时,也妨碍我们去了解痛苦的起因。根据阿基里斯的研究,习惯性防卫的根源不在于对自己观点的信仰,也不在于对维持社会人际关系的渴望,这与我们一般认为的情况有所不同。阿基里斯发现,习惯性防卫的根源,在于人们害怕暴露自己观点背后的考虑。对我们大多人来说,暴露自己的推理过程是危险的,因为我们担心别人会发现其中的谬误。这种想象中的对暴露思想的危险的担心是从小时候就有的,大多数人先后在学校中和职场中不断强化了这种担心——还记得被叫起来以后,没有给出“正确答案”的心理创伤吧?
39.但是,如果团队不能开发看清现实的方法和技能,如果现实还处在隐匿状态,他们的学习能力就还是不可靠的。没有反思和探寻的技能,当习惯性防卫出现时,他们就会走入歧途——他们的学习实践只能依赖环境条件的偶然因素。
40.开发团队技能比开发个人技能更具挑战性。这就是为什么学习型团队需要“演练场”(practice fields),即一起演练实习的方法,让他们能够开发集体学习的技能。大多数管理团队几乎完全没有实际的演练或彩排,这也许就是阻碍他们成为有效学习单元的主要原因。
41.开发团队技能:
a.整个“团队”(为了行动而相互需要的人)一起参加;
b.解释深度汇谈的基本规则。
c.实施这些基本规则。如果任何人感觉未能“悬挂”自己的假设,那么团队就要承认它现在做的不是“深度汇谈”,而是“商讨”;
d.创造氛围,鼓励大家围绕团队的中心工作,提出最困难、微妙和矛盾冲突的问题。
42.了解"心灵转变"这个词的含义,就能了解“学习”一词的深层含义,这是因为学习也涉及一种心灵的根本性转变或提升转化。谈论“学习型组织”的问题在于,当代人使用的“学习”一词已经丢失了它原有的核心含义。如果你跟别人说起“学习”或“学习型组织”,大多数人会变得目光呆滞。这些词马上回使人想起被动的坐在教室里听讲、听吩咐,以及为了取悦老师而尽力避免犯错的情景。实际上,日常使用的学习一词等同于“接受信息”。“没错,所有这些我已经在昨天的培训课程上学到了”。”然而,接受信息和真正的学习,却只有遥远的间接联系。如果说“我刚刚读了一本关于骑自行车的好书——我已经学会骑车了”,这话会很好笑。
  真正的学习会触及做人的意义这个核心问题。通过学习我们得以再造我们自身;通过学习我们开发自身能力,去做以前不能做的事;通过学习我们拓展我们的创新能力,使自己成为生命的成长和生发过程的一部分。在我们每个人的内心,都有这样的学习过程的深层渴望。

转载于:https://www.cnblogs.com/jerrychane/p/6022706.html

第五项修炼-读书笔记相关推荐

  1. 2009.02.22 读彼德.圣吉《第五项修炼》(一)

    读彼德.圣吉<第五项修炼>笔记(一)           --初识创建学习型组织的五项修炼     第五项修炼:系统思考(Systems Thinking)    自然界.企业和人类其他活 ...

  2. 读书笔记-第五项修炼

    记录读书笔记-关于组织建设的<第五项修炼> 今日的问题来自昨日的解决方案 解决问题要分析产生问题的原因:避免解决问题时,只是把问题从系统的一个部分推移到另一个部分 愈用力推,系统反弹力量愈 ...

  3. 「读书笔记」第五项修炼-学习型组织的艺术与实践(二)

    第五项修炼的11个法则 法则1 今天的问题来自昨天的"解决方法" 法则2 你越使劲儿推,系统的反弹力越大 法则3 情况变糟之前会先变好 法则4 选择容易的办法往往会无功而返 法则5 ...

  4. 第五项修炼_论《第五项修炼-学习型组织的艺术与实践》

    本文来自于孙春岭的读书笔记. 孙老师目前给众多知名企业做<第五项修炼>书的的深度解读,帮助企业组织建立学习目标,向学习型组织靠拢. 另外,孙春岭老师也即将在喜马拉雅平台上线语音节目,深度解 ...

  5. 高效能程序员的修炼 --读书笔记

    高效能程序员的修炼 –读书笔记 这是我读完Jeff Atwood的<高效能程序员的修炼>这本书后的一些回顾, 我会根据这本书的章节依次写下对每章节的理解和认识. 高效能程序员的修炼 读书笔 ...

  6. 五项管理行动日志_迈向学习型组织,企业必须具备五项修炼

    未来真正出色的企业,将是能够设法使各阶层人员全心投入,并有能力不断学习的组织. --彼得·圣吉 陈春花老师曾说,一个企业组织在平稳发展之时,最可怕的是怠情,是组织疲劳,就像人们说的"温水煮青 ...

  7. 系统思考与《第五项修炼》

    系统思考与<第五项修炼>--<可以量化的管理学> 内容提要:彼得•圣吉通过<第五项修炼>将控制理论的正反馈和负反馈引入管理学,对管理学理论产生了巨大的影响.系统思考 ...

  8. 讲义:第五项修炼(学习型组织的艺术与实践)

    主要内容: 作者及书. Part I. 我们的行动如何创造事实,我们如何才能改变现实. Part II. 第五项修炼:学习型组织的基石. Part III. 建立学习型组织. Part V. 实践中的 ...

  9. 第五项修炼--学习型组织的艺术与实践

    强烈推荐这本章,是很久难得的一本书 五项修炼分别为:自我超越,心智模式,共同愿景,深度汇谈,系统思考 以下是简单摘要: 前言 领导力的本质不在简单的行动和目标,而在一种更微妙的身心状态.它使领导者与现 ...

  10. 聊聊学习型组织的五项修炼(上)

    这是鼎叔的第二十五篇原创文章. 行业大牛和刚毕业的小白,都可以进来聊聊. 欢迎关注本人专栏和微信公众号<敏捷测试转型>,大量原创思考文章陆续推出. 本文是对<第五项修炼-学习型组织的 ...

最新文章

  1. RedisClient的安装及基本使用
  2. 在php中使用json
  3. 设计模式总结 (3)创建内存型模式
  4. linux下安装jdk,非常简单的操作
  5. 演练 多班分数录入统计优秀人数
  6. 对计算机辅助英语的看法,论我国计算机辅助英语笔译的必要性
  7. 通过异常处理错误-2
  8. 创建一个简单的数据库
  9. RHEL5 下构建PPTP ***服务器
  10. tbytes 转 十六进制 string
  11. 第三回:羁旅客忆碌碌旧事 暴雨天里依依惜别[林大帅作品连载]
  12. talentcentral测评结果_人才测评报告
  13. python爬虫ip限制_爬虫访问中如何解决网站限制IP的问题?
  14. PS、PR、AE、AI、AU区别
  15. 小米,红米手机miui安装谷歌服务框架GMS三件套安,安装Google Play商店
  16. 《个人信息安全规范》会让我们的信息更安全吗?
  17. Andriod SDK安装及配置
  18. 微信如何实现小程序实时视频直播点播?有哪些难点?
  19. uboot下的nand flash驱动分析
  20. NVS4200M显卡“超频”

热门文章

  1. 元宇宙GOD新纪元打通元宇宙
  2. [CareerCup] 9.8 Represent N Cents 组成N分钱
  3. zabbix部署及监控测试
  4. Android Device Moniter部分问题的解决办法:
  5. java 给文件加密文件_java对文件做简单加密的方法
  6. linux防护勒索病毒的补丁,抵御Petya勒索病毒的最新办法
  7. DataMatrix 数据容量
  8. IE9环境下。LODOP打印,首次打印时,图片加载不出来、加载不完全问题
  9. 90后,为什么我建议你不要老是加班?
  10. openwrt-wps功能的实现(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