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件的本质是程序各个组成部分之间的一种通信方式,也是异步编程的一种实现。DOM 支持大量的事件,本章开始,我们一起看看 DOM 的事件编程。


1 概念

DOM 的事件操作(监听和触发),都定义在EventTarget接口。所有节点对象都部署了这个接口,其他一些需要事件通信的浏览器内置对象(比如,XMLHttpRequestAudioNodeAudioContext)也部署了这个接口。

该接口主要提供三个实例方法:

  • addEventListener:绑定事件的监听函数
  • removeEventListener:移除事件的监听函数
  • dispatchEvent:触发事件

2 EventTarget.addEventListener()

EventTarget.addEventListener()用于在当前节点或对象上,定义一个特定事件的监听函数。一旦这个事件发生,就会执行监听函数。该方法没有返回值:

target.addEventListener(type, listener[, useCapture]);

该方法接受三个参数:

  • type:事件名称,大小写敏感。
  • listener:监听函数。事件发生时,会调用该监听函数。
  • useCapture:布尔值,表示监听函数是否在捕获阶段(capture)触发(后面的章节会涉及到),默认为false(监听函数只在冒泡阶段被触发)。该参数可选。

下面是一个例子:

function hello() {console.log('Hello world');
}let btn = document.getElementById('btn');
btn.addEventListener('click', hello, false);

上面代码中,btn节点的addEventListener方法绑定click事件的监听函数hello,该函数只在冒泡阶段触发。

关于参数,有两个地方需要注意。

首先,第二个参数除了监听函数,还可以是一个具有handleEvent方法的对象:

buttonElement.addEventListener('click', {handleEvent: function (event) {console.log('click');}
});

上面代码中,addEventListener方法的第二个参数,就是一个具有handleEvent方法的对象。

其次,第三个参数除了布尔值useCapture,还可以是一个属性配置对象。该对象有以下属性。

  • capture:布尔值,表示该事件是否在捕获阶段触发监听函数。
  • once:布尔值,表示监听函数是否只触发一次,然后就自动移除。
  • passive:布尔值,表示监听函数不会调用事件的preventDefault方法。如果监听函数调用了,浏览器将忽略这个要求,并在监控台输出一行警告。

如果希望事件监听函数只执行一次,可以打开属性配置对象的once属性:

element.addEventListener('click', function (event) {// 只执行一次的代码
}, {once: true});

addEventListener方法可以为针对当前对象的同一个事件,添加多个不同的监听函数。这些函数按照添加顺序触发,即先添加先触发。如果为同一个事件多次添加同一个监听函数,该函数只会执行一次,多余的添加将自动被去除(不必使用removeEventListener方法手动去除)。

使用如下HTML

执行上面代码,点击文档只会输出一行Hello JavaScript!

如果希望向监听函数传递参数,可以用匿名函数包装一下监听函数:

function print(x) {console.log(x);
}let el = document.getElementById('div1');
el.addEventListener('click', () => { print('Hello'); }, false);

上面代码通过匿名函数,向监听函数print传递了一个参数。

监听函数内部的this,指向当前事件所在的那个对象:

上面代码中,监听函数内部的this指向事件所在的对象p

这里如果使用匿名箭头函数(() =>)的话,this的指向会是undefined,故此我们也要看情况使用箭头函数。

3 EventTarget.removeEventListener()

EventTarget.removeEventListener方法用来移除addEventListener方法添加的事件监听函数。该方法没有返回值:

div.addEventListener('click', listener, false);
div.removeEventListener('click', listener, false);

removeEventListener方法的参数,与addEventListener方法完全一致。它的第一个参数“事件类型”,大小写敏感。

注意,removeEventListener方法移除的监听函数,必须是addEventListener方法添加的那个监听函数,而且必须在同一个元素节点,否则无效:

div.addEventListener('click', function (e) {}, false);
div.removeEventListener('click', function (e) {}, false);

上面代码中,removeEventListener方法无效,因为监听函数不是同一个匿名函数。

element.addEventListener('mousedown', handleMouseDown, true);
element.removeEventListener("mousedown", handleMouseDown, false);

上面代码中,removeEventListener方法也是无效的,因为第三个参数不一样。

4 EventTarget.dispatchEvent()

EventTarget.dispatchEvent方法在当前节点上触发指定事件,从而触发监听函数的执行。该方法返回一个布尔值,只要有一个监听函数调用了Event.preventDefault(),则返回值为false,否则为true

target.dispatchEvent(event)

dispatchEvent方法的参数是一个Event对象的实例(后面的章节会涉及到 Event 对象):

上面代码在当前节点触发了click事件。

如果dispatchEvent方法的参数为空,或者不是一个有效的事件对象,将报错:

下面代码根据dispatchEvent方法的返回值,判断事件是否被取消了:

let canceled = !cb.dispatchEvent(event);
if (canceled) {console.log('事件取消');
} else {console.log('事件未取消');
}

5 事件模型的监听函数

浏览器的事件模型,就是通过监听函数(listener)对事件做出反应。事件发生后,浏览器监听到了这个事件,就会执行对应的监听函数。这是事件驱动编程模式(event-driven)的主要编程方式。

JavaScript 有三种方法,可以为事件绑定监听函数。

5.1 HTML 的 on- 属性

HTML 语言允许在元素的属性中,直接定义某些事件的监听代码:

<body onload="doSomething()">
<div onclick="console.log('触发事件')">

上面代码为body节点的load事件、div节点的click事件,指定了监听代码。一旦事件发生,就会执行这段代码。

元素的事件监听属性,都是on加上事件名,比如onload就是on + load,表示load事件的监听代码。

注意,这些属性的值是将会执行的代码,而不是一个函数:

<!-- 正确 -->
<body onload="doSomething()"><!-- 错误 -->
<body onload="doSomething">

一旦指定的事件发生,on-属性的值是原样传入 JavaScript 引擎执行。因此如果要执行函数,不要忘记加上一对圆括号。

使用这个方法指定的监听代码,只会在冒泡阶段触发:

<div onclick="console.log(2)"><button onclick="console.log(1)">点击</button>
</div>

上面代码中,<button><div>的子元素。<button>click事件,也会触发<div>click事件。由于on-属性的监听代码,只在冒泡阶段触发,所以点击结果是先输出1,再输出2,即事件从子元素开始冒泡到父元素。

直接设置on-属性,与通过元素节点的setAttribute方法设置on-属性,效果是一样的:

el.setAttribute('onclick', 'doSomething()');
// 等同于
// <Element onclick="doSomething()">

5.2 元素节点的事件属性

元素节点对象的事件属性,同样可以指定监听函数:

window.onload = doSomething;div.onclick = event => {console.log('触发事件');
};

使用这个方法指定的监听函数,也是只会在冒泡阶段触发。

注意,这种方法与 HTMLon-属性的差异是,它的值是函数名(doSomething),而不像后者,必须给出完整的监听代码(doSomething())。

5.3 EventTarget.addEventListener()

所有 DOM 节点实例都有addEventListener方法,用来为该节点定义事件的监听函数:

window.addEventListener('load', doSomething, false);

addEventListener方法的详细介绍就在前文。

5.4 小结

上面三种方法,第一种“HTMLon- 属性”,违反了 HTMLJavaScript 代码相分离的原则,将两者写在一起,不利于代码分工,因此不推荐使用。

第二种“元素节点的事件属性”的缺点在于,同一个事件只能定义一个监听函数,也就是说,如果定义两次onclick属性,后一次定义会覆盖前一次。因此,也不推荐使用。

第三种EventTarget.addEventListener是推荐的指定监听函数的方法。它有如下优点:

  • 同一个事件可以添加多个监听函数。
  • 能够指定在哪个阶段(捕获阶段还是冒泡阶段)触发监听函数。
  • 除了 DOM 节点,其他对象(比如windowXMLHttpRequest等)也有这个接口,它等于是整个 JavaScript 统一的监听函数接口。

6 this 的指向

监听函数内部的this指向触发事件的那个元素节点:

<button id="btn" onclick="console.log(this.id)">click</button>

执行上面代码,点击后会输出btn

其他两种监听函数的写法,this的指向也是如此:

// HTML 代码如下
// <button id="btn">点击</button>
let btn = document.getElementById('btn');// 写法一
btn.onclick = function () {console.log(this.id);
};// 写法二
btn.addEventListener('click',function (e) {console.log(this.id);},false
);

上面两种写法,点击按钮以后也是输出btn

7 事件的传播

一个事件发生后,会在子元素和父元素之间传播(propagation)。这种传播分成三个阶段:

  • 第一阶段:从window对象传导到目标节点(上层传到底层),称为“捕获阶段”(capture phase)。
  • 第二阶段:在目标节点上触发,称为“目标阶段”(target phase)。
  • 第三阶段:从目标节点传导回window对象(从底层传回上层),称为“冒泡阶段”(bubbling phase)。

这种三阶段的传播模型,使得同一个事件会在多个节点上触发。

使用如下HTML

上面代码中,foo<div>)节点之中有一个para<p>)节点。

如果对这两个节点,都设置click事件的监听函数(每个节点的捕获阶段和冒泡阶段,各设置一个监听函数),共计设置四个监听函数。然后,对para点击,click事件会触发四次:

上面代码表示,click事件被触发了四次:foo节点的捕获阶段和冒泡阶段各1次,para节点的目标阶段触发了2次。

  1. 捕获阶段:事件从foopara传播时,触发fooclick事件;
  2. 目标阶段:事件从foo到达para时,触发paraclick事件;
  3. 冒泡阶段:事件从para传回foo时,再次触发fooclick事件。

其中,para节点有两个监听函数(addEventListener方法第三个参数的不同,会导致绑定两个监听函数),因此它们都会因为click事件触发一次。所以,para会在target阶段有两次输出。

注意,浏览器总是假定click事件的目标节点,就是点击位置嵌套最深的那个节点(本例是foo节点里面的para节点)。所以,para节点的捕获阶段和冒泡阶段,都会显示为target阶段。

事件传播的最上层对象是window,接着依次是documenthtmldocument.documentElement)和bodydocument.body)。也就是说,上例的事件传播顺序,在捕获阶段依次为windowdocumenthtmlbodydivp,在冒泡阶段依次为pdivbodyhtmldocumentwindow

8 事件的代理

由于事件会在冒泡阶段向上传播到父节点,因此可以把子节点的监听函数定义在父节点上,由父节点的监听函数统一处理多个子元素的事件。这种方法叫做事件的代理(delegation):

let ul = document.querySelector('ul');ul.addEventListener('click', function (event) {if (event.target.tagName.toLowerCase() === 'li') {// some code}
});

上面代码中,click事件的监听函数定义在<ul>节点,但是实际上,它处理的是子节点<li>click事件。这样做的好处是,只要定义一个监听函数,就能处理多个子节点的事件,而不用在每个<li>节点上定义监听函数。而且以后再添加子节点,监听函数依然有效。

如果希望事件到某个节点为止,不再传播,可以使用事件对象的stopPropagation方法:

// 事件传播到 p 元素后,就不再向下传播了
p.addEventListener('click', function (event) {event.stopPropagation();
}, true);// 事件冒泡到 p 元素后,就不再向上冒泡了
p.addEventListener('click', function (event) {event.stopPropagation();
}, false);

上面代码中,stopPropagation方法分别在捕获阶段和冒泡阶段,阻止了事件的传播。

但是,stopPropagation方法只会阻止事件的传播,不会阻止该事件触发<p>节点的其他click事件的监听函数。也就是说,不是彻底取消click事件:

上面代码中,p元素绑定了两个click事件的监听函数。stopPropagation方法只能阻止这个事件的传播,不能取消这个事件,因此,第二个监听函数会触发。输出结果会先是1,然后是2

如果想要彻底取消该事件,不再触发后面所有click的监听函数,可以使用stopImmediatePropagation方法:

上面代码中,stopImmediatePropagation方法可以彻底取消这个事件,使得后面绑定的所有click监听函数都不再触发。所以,只会输出1,不会输出2

el-table click事件多次触发_JavaScript从零开始——DOM事件编程(1)相关推荐

  1. angular4点击事件监听_JavaScript从零开始——DOM事件编程(1)

    事件的本质是程序各个组成部分之间的一种通信方式,也是异步编程的一种实现.DOM 支持大量的事件,本章开始,我们一起看看 DOM 的事件编程. 1 概念 DOM 的事件操作(监听和触发),都定义在Eve ...

  2. 解决vue项目中@mousemove 事件 子元素触发了父元素事件

    在Vue项目中使用@mousemove事件从$event中获取x与y轴时 , 如果绑定此事件的元素内还有别的子元素那么同样会触发mousemove事件 , 但是$event.target会是这个子元素 ...

  3. addeventlistener事件第三个参数 passive_JS DOM 事件流、事件冒泡

    当一个HTML元素触发一个事件时,该事件会在元素结点与根结点之间的路径传播.传播按顺序分为三个阶段:捕获阶段.目标阶段.冒泡阶段,这个传播过程就是 DOM 事件流. 事件冒泡就是当一个HTML元素出发 ...

  4. 移除元素所有事件监听_前端日记—DOM 事件机制和事件委托

    DOM事件机制 事件指的就是就是onclick,onmouseover,onmouseout等. 2002年W3C规定了浏览器的事件调用顺序标准,这其中有两个关键术语. 事件捕获:简单一点解释事件捕获 ...

  5. jQuery事件3——trigger触发事件

    作用:触发事件,可传参数为事件类型(包括自定义事件)和传递给事件处理程序的额外数组参数 [例1]传事件类型 <!DOCTYPE html> <html lang="en&q ...

  6. 全选或双击触发了键盘keydown事件(鼠标事件触发c快捷键事件)

    程序员的日常玄学记录 遇到一个情况,在监听键盘事件的时候,单击某个地方,然后点delete能够成功监听delete键并且成功删除我想删除的东西. 但是当滑动鼠标,全选数据的时候,delete键盘事件就 ...

  7. DOM 事件深入浅出(一)

    在项目开发时,我们时常需要考虑用户在使用产品时产生的各种各样的交互事件,比如鼠标点击事件.敲击键盘事件等.这样的事件行为都是前端DOM事件的组成部分,不同的DOM事件会有不同的触发条件和触发效果.本文 ...

  8. mysql事件不定时执行_Mysql 中的事件//定时任务

    什么是事件 一组SQL集,用来执行定时任务,跟触发器很像,都是被动执行的,事件是因为时间到了触发执行,而触发器是因为某件事件(增删改)触发执行: 开启事件 查看是否开启: show variables ...

  9. 观察者模式 - dom事件 / 自定义事件 / Promise 我的理解

    观察者模式(Observer) 又称作为发布-订阅模式或消息机制,定义了一种依赖关系,解决了主体对象与观察者对象之间通讯和耦合的问题; 观察者模式例子 引用于<JavaScript设计模式> ...

最新文章

  1. oracle查询用户连接记录,记录ORACLE用户登录信息
  2. sublime tex创建可服用的片段
  3. css sprite技巧详解
  4. 怎么求导来着?别费劲了,试试这个Python的通用求导法
  5. 从类似如下的文本文件中读取出所有的姓名,并打印出重复的姓名和重复的次数
  6. Nexus入门指南(图文)[转]
  7. __dopostback
  8. python数值模拟教程_数值模拟必备random模块
  9. phpcmsV9 自定义分页函数与调用 - 不影响后台SQL分页
  10. 使用VirtualEnv在Mac安装TensorFlow
  11. DaveGray推荐的视觉思维好书(一)
  12. Lammps之循环定压比热熔计算
  13. Foxmail如何设置?
  14. compare的数组升序和降序
  15. (二)GNSS定位中的卫星轨道位置计算
  16. A. ConneR and the A.R.C. Markland-N-----思维/水
  17. 【无标题】学习浩辰CAD软件的心得
  18. 2019软考总结-UML
  19. linux系统制作qcow2,oz制作qcow2镜像
  20. 通过蓝点无限的学习,对UWB实现的过程以及对UWB连接WIFI的遇到的问题进行复盘

热门文章

  1. 如何为iPhone 5屏幕分辨率开发或迁移应用程序?
  2. 检索每个组中的最后一条记录-MySQL
  3. Android文件操作代码示例,sd卡数据储存
  4. activiti配置文件activiti.cfg.xml
  5. 建模实训报告总结_刘鹏在2020江西省职业院校计算机院长主任年会作报告
  6. python与html5_python前端HTML和CSS入门
  7. 全向移动机器人参数校准对比及流程分析
  8. split函数python 未定义_实现python 的split函数
  9. Open3d之坐标变换
  10. Linux知识--初始linu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