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从工作之后,就已经很久没有写过博客了。时间被分割得比较碎,积累了一段时间的学习成果,才写下了这篇博客。

之前有写过 Webpack4 的文章,但是都比较偏入门,唯一的一篇实战篇 —— 基于Webpack搭建React开发环境,也是比较简单的,没有涉及到 CSS 抽取,第三方库打包等功能,这篇文章相对而言比较深入。但由于作者水平有限,难免存在谬误之处,欢迎大家指正。

还有没入门的童鞋可以参考我之前的文章:

  • 浅入浅出webpack
  • 基于Webpack搭建React开发环境

一、初始化项目

在命令行中敲入如下命令:

$ mkdir Webpack-Vue && cd Webpack-Vue && npm init -y

然后你就可以在你的当前路径下看到一个叫 Webpack-Vue 的文件夹,里面有一个包含默认信息的 package.json 文件,打开并修改这个文件的一些内容。

然后我们在项目文件夹中创建以下几个文件夹:

  • dist
  • src、src/components
  • build

Linux 下可以输入一下命令进行快速创建:

$ mkdir src src/components dist build -p

其中,dist 用于存放 Webpack 打包后的项目文件、src 用于存放你的源代码文件、build 用于存放 Webpack 打包相关的配置文件。

在 src 下,创建入口文件 index.js

Linux 下创建的命令:

$ touch ./src/index.js

在根目录下创建 index.html 文件,内容如下:

    <!DOCTYPE html><html><head><title>Webpack Vue Demo</title><meta http-equiv="Content-Type" content="text/html;charset=UTF-8"><meta name="viewport" content="width=device-width, initial-scale=1.0"></head><body><div id="app"></div></body></html>

这将用于作为我们应用的模板,打包的 js 文件会在 Webpack 插件的处理下插入到这个文件中。

其他配置性文件根据你自己的喜好来添加了,比如 .gitignore 文件等。

二、安装 Webpack

要使用 Webpack,第一步当然是先安装。使用以下命令进行安装:

$ npm i webpack webpack-cli -D

然后你就可以看到你的项目文件夹中多了一个 node_modules 文件夹,然后 package.json 文件中多了一个 devDependencies 属性。里面包含了安装的依赖名称和依赖版本,现在暂时还只有 webpackwebpack-cli

三、配置最基本的 Webpack

这一节我们将着手配置一个具有最基本打包功能的项目,从 src/index.js 开始对项目进行打包。

为了项目结构更加科学合理,我们把所有的 Webpack 配置相关的文件都存放在了 build 目录中。

进入 build 文件夹,然后创建以下几个文件:

  • webpack.base.conf.js
  • webpack.dev.conf.js
  • webpack.prod.conf.js
  • build.js

在 Linux 中,可以敲入如下命令快速创建:

$ cd build/ && touch webpack.base.conf.js webpack.dev.conf.js webpack.prod.conf.js build.js

其中,webpack.base.conf.js 是最基础的打包配置,是开发环境和生产环境都要用到的配置。webpack.dev.conf.js 就是在开发环境要使用的配置。webpack.prod.conf.js 就是在生产环境要使用的配置了。build.js 是通过 Node 接口进行打包的脚本。

接下来我们在对应的文件中写入最基本的配置信息。

(1) webpack.base.conf.js

先写最基本的配置信息:

    const path = require('path');const HtmlWebpackPlugin = require('html-webpack-plugin');module.exports = {entry: {bundle: path.resolve(__dirname, '../src/index.js')},output: {path: path.resolve(__dirname, '../dist'),filename: '[name].[hash].js'},module: {rules: []},plugins: [new HtmlWebpackPlugin({template: path.resolve(__dirname, '../index.html')})]};

(2) webpack.dev.conf.js

同样写入最基本的配置信息:

    const merge = require('webpack-merge');const path = require('path');const baseConfig = require('./webpack.base.conf');module.exports = merge(baseConfig, {mode: 'development',devtool: 'inline-source-map',devServer: {contentBase: path.resolve(__dirname, '../dist'),open: true}});

(3) webpack.prod.conf.js

继续写入最基础的配置:

    const merge = require('webpack-merge');const CleanWebpackPlugin = require('clean-webpack-plugin');const path = require('path');const baseConfig = require('./webpack.base.conf');module.exports = merge(baseConfig, {mode: 'production',devtool: 'source-map',module: {rules: []},plugins: [new CleanWebpackPlugin(['dist/'], {root: path.resolve(__dirname, '../'),verbose: true,dry: false})]});

注意到我们上面引用了两个新的依赖,需要先进行安装才能使用:

$ npm i webpack-merge clean-webpack-plugin webpack-dev-server html-webpack-plugin -D

(4) build.js

这个脚本用于构建生产环境,开发环境基于 webpack-dev-server 搭建,不写脚本。

接下来,写入我们的打包脚本,通过 Node 调用 Webpack 进行打包。

    const webpack = require('webpack');const config = require('./webpack.prod.conf');webpack(config, (err, stats) => {if (err || stats.hasErrors()) {// 在这里处理错误console.error(err);return;}// 处理完成console.log(stats.toString({chunks: false,  // 使构建过程更静默无输出colors: true    // 在控制台展示颜色}));});

这样做的好处是可以利用 Node 做一些其他的事情,另外当 Webpack 配置文件不在项目文件夹根部时方便调用。

(5) npm scripts

配置 npm scripts 能够使我们更方便的使用打包命令。

package.json 文件的 scripts 属性中,写入如下两条:

"build": "node build/build.js",
"dev": "webpack-dev-server --inline --progress --config build/webpack.dev.conf.js"

基本的配置写完了,我们测试一下打包效果,在 src/index.js 中写入如下代码:

console.log('index.js!');

然后在命令行中输入:

$ npm run dev

在自动打开的网页中,我打开控制台,我们可以看到输出了一句“index.js”,符合预期。

然后输入构建命令进行构建:

$ npm run build

截图如下:

这就表示打包成功了,但是我们还只完成了最基本的打包功能,Vue 还不能使用,接下来我们将这个项目变得更加强大。

四、引入一些基础的 Loader

为了方便开发,我们需要引入一些 Loader,以简化我们的写法以及使我们的代码兼容更多的环境。

这一部分可以根据 Webpack 的文档来写,因为都是一些基本的东西,配置起来也不难。

(1)babel-loader

为了使我们的 JavaScript 代码兼容更多环境,我们需要使用 babel-loader。

配置方法:

首先安装 babel-loaderbabel-preset-envbabel-core。需要注意的是,如果你的 babel-loader 是 7.x 版本的话,你的 babel-core 必须是 6.x 版本;如果你的 babel-loader 是 8.x 版本的话,你的 babel-core 必须是 7.x 版本。如果不这样的话,Webpack 会报错。

安装命令如下:

$ npm i babel-loader@7 babel-core babel-preset-env -D

然后在 webpack.base.conf.jsmodule.rules 中新增如下对象:

    {test: /\.js$/,use: 'babel-loader',exclude: /node_modules/}

我们还需要添加一个配置文件(.babelrc)在根目录下:

    {"presets": [["env", {"modules": false,"targets": {"browsers": ["> 1%", "last 2 versions", "not ie <= 8"]}}]]}

这就是 babel-preset-env 的作用,帮助我们配置 babel。我们只需要告诉它我们要兼容的情况(目标运行环境),它就会自动把代码转换为兼容对应环境的代码。

以上代码表示我们要求代码兼容最新两个版本的浏览器,不用兼容 IE 8,另外市场份额超过 1% 的浏览器也必须支持。

只需要告诉 babel-preset-env 你想要兼容的环境,它就会自动转换,是不是很爽?再也不用配置那么多了。

接下来我们试一试,把 src/index.js 中的代码改写为:

    const x = 'index.js';const y = (x) => {console.log(x);}y(x);

然后使用 npm run build 进行打包,打包之后的代码中:

    var x = 'index.js';var y = function y(x) {console.log(x);};y(x);

说明我们的代码已经被成功地转换了。

为了做一个对比,未配置 babel 时,转换结果如下:

    const x = 'index.js';const y = (x) => {console.log(x);}y(x);

(2)file-loader

这个用于将字体文件、图片文件进行模块化。

首先安装 file-loader

$ npm i file-loader -D

然后在 webpack.base.conf.js 中添加如下配置到 module.rules

    {test: /\.(png|svg|jpg|gif)$/,use: ['file-loader']},{test: /\.(woff|woff2|eot|ttf|otf)$/,use: ['file-loader']}

当然可以简化配置信息,把两个 test 正则合并到一处。

接下来我们配置 vue-loader

(3) vue-loader

为了使用 Vue 单文件组件,我们需要对 .vue 文件进行处理,使用 vue-loader

首先安装 vue-loadercss-loadervue-style-loadervue-template-compiler,后者也是必不可少的,少了会报错。

命令:

$ npm i vue-loader css-loader vue-style-loader vue-template-compiler -D

然后我们配置 webpack.base.conf.js,写入以下代码到该文件的 module.rules 属性当中:

    {test: /\.vue$/,loader: 'vue-loader'},{test: /\.css$/,use: ['vue-style-loader', 'css-loader']}

只有这一处配置是不行的,根据 vue-loader 官网的说明,我们还需要配置一个插件,然后还需要配置 resolve.alias 别名,不然 Webpack 没法找到 Vue 模块。

配置插件,首先在文件头部引入:

    const VueLoaderPlugin = require('vue-loader/lib/plugin');

然后在 plugins 数组中添加这个插件对象:

    new VueLoaderPlugin(),

随后我们还要配置别名,将 resolve.alias 配置为如下对象:

    {'vue$': 'vue/dist/vue.esm.js','@': path.resolve(__dirname, '../src'),}

这可以使得 Webpack 很方便的找到 Vue,我们在 JavaScript 文件中引入依赖的时候,也可以方便地使用 @ 来代替 src,省去了写文件路径的麻烦。

我们顺便添加一个 resolve.extensions 属性,方便我们引入依赖或者文件的时候可以省略后缀:

extensions: ['*', '.js', '.json', '.vue'],

extensions 属性是一个数组。这样配置之后,我们在 JavaScript 文件中 import JavaScript 文件、json 文件和 Vue 单文件组件都可以省略后缀。

以上几步都很重要,最好不要省略。

接下来我们验证一下 Vue 单文件组件是否可用。

安装 Vue:

$ npm i vue --save

然后修改 index.js 文件内容如下:

    import Vue from 'vue';import App from './App';new Vue({el: '#app',template: '<App/>',components: { App }});

然后在同级目录下创建一个 App.vue 文件,内容如下:

    <template><h1>Hello World!</h1></template><script>export default {name: 'App'}</script><style>html, body {padding: 0;margin: 0;box-sizing: border-box;font-size: 16px;}</style>

运行命令 npm run dev 就可以看到一个大大的一级标题 —— Hello World 啦!

到这里,我们的项目已经可以使用 Vue 单文件组件进行开发了,但是还没有完,我们还有一些任务要做。

五、优化 CSS 代码

这里我们使用 postcss 的 autoprefixer 插件为我们的 css 代码自动添加前缀以适应不同的浏览器。

首先安装依赖:

$ npm i postcss-loader autoprefixer -D

然后修改 module.rules 中的 css 配置项,修改之后如下:

    {test: /\.css$/,use: ['vue-style-loader', 'css-loader', 'postcss-loader']}

然后在我们项目的根目录下新增配置文件 postcss.config.js,内容如下:

    module.exports = {plugins: [require('autoprefixer')]}

代表我们将要使用 autoprefixer 插件。

之后我们就可以愉快地写代码了,可以自己验证一下是否自动添加了前缀,这里不再赘述。

六、开启热更新

Webpack 4 开启热更新相对容易,具体步骤如下:

修改 webpack.dev.conf.js,在 devServer 属性中设置 hot 的值为 true,这就代表开启了热更新。但是只这样做还不够,需要我们添加一个插件,继续修改 webpack.dev.conf.js

设置其 plugins 属性如下:

    const webpack = require('webpack');// 在文件头部引入 webpack 依赖[new webpack.HotModuleReplacementPlugin()]

这就开启了 css 热更新(因为 vue-style-loader 封装了 style-loader,热更新开箱即用),但是 JavaScript 热更新还不能用,每次修改代码我们都会刷新浏览器,所以我们需要继续配置。

为了使得 JavaScript 模块也能进行 HMR,我们需要在我们的 入口文件(index.js) 的底部添加如下代码:

    if (module.hot) {module.hot.accept();}

接下来就可以进行 HMR 了。

七、第三方库单独打包

每次我们对项目进行打包时,我们都会把引用的第三方依赖给打包一遍,比如 Vue、Vue-Router、React 等等。但是这些库的代码基本都是不会变动的,我们没必要每次打包都构建一次,所以我们最好将这些第三方库提取出来单独打包,这样有利于减少打包时间。

官方插件是 DllPlugin,但是这个插件配置比较繁琐。网上有人推荐一个比较好用的插件 —— autodll-webpack-plugin,确实很好用。

下面是它的配置方法:

首先安装:

$ npm i autodll-webpack-plugin -D

然后在 webpack.base.conf.js 中引入:

    const AutoDllPlugin = require('autodll-webpack-plugin');

然后在 plugins 属性中添加这个插件:

    new AutoDllPlugin({inject: true, // will inject the DLL bundle to index.htmldebug: true,filename: '[name]_[hash].js',path: './dll',entry: {vendor: ['vue', 'vue-router', 'vuex']}})

inject 为 true,插件会自动把打包出来的第三方库文件插入到 HTML。filename 是打包后文件的名称。path 是打包后的路径。entry 是入口,vendor 是你指定的名称,数组内容就是要打包的第三方库的名称,不要写全路径,Webpack 会自动去 node_modules 中找到的。

每次打包,这个插件都会检查注册在 entry 中的第三方库是否发生了变化,如果没有变化,插件就会使用缓存中的打包文件,减少了打包的时间,这时 Hash 也不会变化。

八、提取共同代码:

使用 splitChucksPlugin 插件,这是 Webpack 自带的,不用安装第三方依赖。

使用方法:

webpack.base.conf.js 的 plugins 属性中添加如下插件对象;

new webpack.optimize.SplitChunksPlugin()

这代表你将使用默认的提取配置来提取你的公共代码,如果你不想使用默认配置,请给插件构造函数传入配置对象.

具体怎么配置,请参考冷星大神的博客 —— webpack4——SplitChunksPlugin使用指南,里面关于配置项的作用介绍得很清楚很详细。

九、使用 stylus 预处理器

我个人比较喜欢 stylus,因为写起来比较无拘无束,类似 Python,没那么多条条框框,而且用起来也不是很复杂。

引入方法:

首先下载 stylus 和 stylus-loader 依赖:

$ npm i stylus stylus-loader -D

然后在配置项 module.rules 中添加一个处理 stylus 文件的配置对象。

配置信息如下:

    {test: /\.styl(us)$/,use: ['vue-style-loader', 'css-loader', 'postcss-loader', 'stylus-loader']}

接下来只要你在 Vue 单文件组件的 style 标签加上 lang='stylus',你就可以使用 stylus 来写 CSS 了。

十、抽取 CSS 到单文件

这个功能的配置方法在 Vue Loader 官网交代得很清楚了。

使用的是 mini-css-extract-plugin 插件,首先安装:

$ npm i mini-css-extract-plugin -D

然后在配置文件头部引入:

const MiniCssExtractPlugin = require('mini-css-extract-plugin')

然后当你要抽取 CSS 的时候(比如生产环境打包),你就把原来配置文件中的所有 vue-style-loader 替换为 MiniCssExtractPlugin.loader,其他的什么 css-loaderstylus-loader 等等都不要动。

最后,修改 plugins 选项,插入如下插件:

    new MiniCssExtractPlugin({filename: "[name].css",chunkFilename: "[id].css"})

打包之后,你会发现所有的 CSS 代码都被抽取到了一个单独的 CSS 文件当中。

收获

  • 配置要谨慎,一个错误就可能导致莫名其妙的报错。
  • 学习 Webpack 要多实践,光理论学起来比较抽象。
  • 多查 Webpack 文档,其实很多问题里面都交代清楚了,不要急于到网上找答案。
  • 现成的脚手架是最好的范例,比如 Vue-Cli,create-react-app。多看看它们是怎么配置的,可以学到一些东西。

示例代码放在我的 GitHub 仓库,需要的同学可以自取。

如有错误,敬请指出!

转载于:https://www.cnblogs.com/DM428/p/10086574.html

基于 Webpack 4 搭建 Vue 开发环境相关推荐

  1. 初探webpack之从零搭建Vue开发环境

    初探webpack之搭建Vue开发环境 平时我们可以用vue-cli很方便地搭建Vue的开发环境,vue-cli确实是个好东西,让我们不需要关心webpack等一些繁杂的配置,然后直接开始写业务代码, ...

  2. 168.Vue.js智能扫码点餐系统(二)【搭建Vue开发环境】2019.03.18

    0.知识点 搭建开发环境 1.搭建Vue开发环境 2.安装vue-cli脚手架 安装命令 // 第一种: npm install --global vue-cli// 第二种 cnpm install ...

  3. vscode搭建vue开发环境(vue入门)

    本文基于vue2.0版本,文末说明怎么升级为vue3.0版本 一.安装VScode 从官网下载,安装就行.以下操作在win+r -> cmd 命令行界面执行.在vscode中就是在创建好的项目空 ...

  4. 离线/内网环境下搭建vue开发环境

    系列文章目录 第一讲 离线/内网环境下搭建vue开发环境 第二讲 内网环境运行maven项目 目录 外网环境搭建 一.安装nodeJS 二.安装vue依赖包 内网环境正式开始 准备工作: 一.安装no ...

  5. ssm如何支持热部署_IntelliJ IDEA基于SpringBoot如何搭建SSM开发环境

    之前给大家在博文中讲过如何通过eclipse快速搭建SSM开发环境,但相对而言还是有些麻烦的,今天小编给大家介绍下如何使用IntelliJ IDEA基于SpringBoot来更快速地搭建SSM开发环境 ...

  6. Macbook搭建vue开发环境

    一.Vue2.0推荐开发环境 注:上面的图片转自Vue2.0 新手入门 - 从环境搭建到发布 本人使用的各个工具的版本为: Homebrew 3.4.6 node.js v17.9.0 npm 8.5 ...

  7. webpack4 搭建 Vue 开发环境笔记

    一.node 知识 __dirname: 获取当前文件所在路径,等同于 path.dirname(__filename) console.log(__dirname); // Prints: /Use ...

  8. Vue2.x-03使用vue-cli搭建Vue开发环境

    文章目录 概述 安装npm 安装vue-cli 建立工程 npm i安装脚手架项目的基本支持包 npm run dev运行由脚手架构建的基本 Vue.js 程序 工程结构 概述 脚手架 vue-cli ...

  9. vue 分模块打包 脚手架_一步步从头搭建 Vue 开发环境

    前言 由于是工具,很可能你看到的时候有些工具包已经升级了,会有一些报错:这个你就需要自己探索了. 工具的版本 node: v10.16.0 npm: v6.9.0 babel: 7.5.5 webpa ...

最新文章

  1. R语言使用ggplot2包的快速可视化函数qplot绘制分组散点图(添加平滑曲线与标准差带)实战
  2. 电视机检测大巴徘徊在英格兰的大街上
  3. firewalld的9个zone、firewalld关于zone和service的操作
  4. Golang适合高并发场景的原因分析
  5. linux基础-1.1USB设备(USB1.0以上)连接使用
  6. Modules(最小树形图)
  7. oidc_使用Java EE和OIDC构建Java REST API
  8. c语言实验四报告,湖北理工学院14本科C语言实验报告实验四数组
  9. vue-Resource(与后端数据交互)
  10. 推荐系统之协同过滤(CF)算法详解和实现
  11. 笔记本无线网卡变身热点供手机Wi-Fi免费通过宽带上网
  12. Linux下socket编程的简单实例
  13. Matlab遗传算法大纲
  14. php mysql上机题_基于PHP+MySQL的题库管理系统
  15. 如何将视频网站的视频下载为mp4格式
  16. 白帽黑客必备的15个技能点
  17. 北京的程序猿们,今年过年去哪玩?
  18. 微信定位真的泄露了你的精确位置
  19. 条件概率公式、全概率公式以及贝叶斯公式
  20. Android 蓝牙 -- 还原网络设置 删除蓝牙所有存储配对信息流程分析---全网唯一

热门文章

  1. 【22物联网国赛样题第一套】lora屏幕显示,外设值获取,lora光照获取,物联网竞赛今年历年国赛样题真题代码
  2. Fiddler断点Automatic Breakpoints的使用
  3. 从零开始搭建ROS下无人机激光雷达SLAM——hector_slam建图入门——综述篇
  4. 美国西北大学计算机科学排名,2020年西北大学排名TFE Times美国最佳计算机科学硕士专业排名第35...
  5. BZOJ1677: [Usaco2005 Jan]Sumsets 求和
  6. java wssocket close_javax.websocket.Session的一个close异常记录
  7. Android中的跨进程回调
  8. python中values是什么意思_Python values()与itervalues()的用法详解
  9. Notability主题配色
  10. python实现DSA签名数字证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