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及通信技术信息通信科技

 维基百科: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s Technology,英文缩写ICT,是信息技术及通信技术的合称。以往通信技术与信息技术是两个完全不同的范畴:通信技术着重于消息传播的发送技术,而信息技术着重于信息的编码或解码,以及在通信载体的传输方式。随着技术的发展,这两种技术慢慢变得密不可分,从而渐渐融合成为一个范畴。

信息技术主要用于管理和处理信息所采用的各种技术总称。它主要是应用计算机科学和通信技术来设计、开发、安装和实施信息系统及应用软件。

        通信技术主要包含传输接入、网络交换、移动通信、无线通信、光通信、卫星通信、支撑管理、专网通信等技术,现在热门的技术有5G、LTE、IPTV、VoIP、NGN和IMS。

移动电话网络

https://zh.wikipedia.org/wiki/%E7%A7%BB%E5%8A%A8%E7%94%B5%E8%AF%9D%E7%BD%91%E7%BB%9C

当前绝大多数无线移动通信网络是数字信号制式的,除了可以进行语音通信以外,还可以收发短信、MMS、以及透过转接连上互联网。

目前在全球范围内使用最广是的第四代移动通信技术(4G),国内4G通信网络最为普及。移动通信的新式标准第五代移动通信技术已商用。

0G到5G介绍

G代表generation,一代的意思,0G~5G就是第0代到第5代移动通信技术。

0G

前蜂巢式技术(Pre-cellular)时代或前移动通信时代。Push-to-talk、移动电话系统(MTS)、改进型移动电话系统(IMTS)、AMTS、OLT、MTD、Autotel/PALM 、ARP等都是属于0G技术。1966年Televerket在挪威开设了第一家手动移动电话系统。稍后挪威成为欧洲第一个获得自动移动电话系统国家。1971年芬兰成为第一个公开采用 Autoradiopuhelin (ARP) 的商业移动电话网络的国家。1972年西德成为第二个公开商用移动电话网络的国家。

1G

第一代移动电话网络(1G)是指使用模拟信号的移动式电话。最先研制出这一代移动电话的是美国摩托罗拉(Motorola)公司的马丁·库珀博士。这种手机有多种制式,如NMT、AMPS(类比式移动电话系统)、TACS,但是基本上使用频分复用方式只能进行语音通信,收讯不稳定,且保密性不足,无线频宽利用不充分。此种手机类似于简单的无线电双工电台,通话时锁定在一定频率,所以使用可调频电台就可以窃听通话。这个时候,语音传播是模拟的,只能传输语音流量。

在台湾,第一代的模拟式移动电话网络(使用北美AMPS系统)于公元1989年(民国78年)由交通部电信总局引进,民国86年电信民营化时正式取得执照,而于公元2001年(民国90年)11月正式退出电信服务市场。模拟式移动电话原来所分配的090、091字头门号,分别转为第二代GSM移动电话网络之下的0910、0911字头门号。

2G/2.5G

        第二代移动电话,到公元2015年左右之时仍是世界上分布最广泛的手机网络服务。采用欧洲规格的GSM、CDMA或者PHS这些十分成熟的标准,具有稳定的通话质量。该类手机具有通话和一些如时间日期等传送的手机通信技术,一般定义为无法直接传送如电子邮件、软件等信息;只具有通话和一些如时间日期等传送的手机通信技术规格。在第二代移动电话网络的发展过程当中,为了适应日益增加的数据通讯需求,一些加强型的传输标准也依次在手机上得到支援,例如GPRS、EDGE和WAP服务。最常见的2.5G系统就是GPRS系统。一些手机厂商也将自己的一些手机称为2.75G手机,其特色就是拥有比GPRS速率更快的EDGE功能。2.5G也是基于2G与3G之间的过渡类型。比2G在速度、带宽上有所提高。可使现有GSM网络轻易地实现与高速数据分组的简便接入。已经进行商业应用的2.5G(Generation)移动通信技术是从2G迈向3G的衔接性技术,突破了2G电路交换技术对数据传输速率的制约,引入了分组交换技术,从而使数据传输速率有了质的突破,是一种介于2G与3G之间的过渡技术。2.5G的出现主要是由于3G是个相当浩大的工程,所牵扯的层面较多且复杂,要从2G一下迈向3G是不可能马上实现的。代表为:GPRS, HSCSD、WAP、EDGE、蓝牙(Bluetooth)、EPOC等技术。

3G/3.5G

自公元1990年代末期开始研发,于公元2000年代前中期开始在世界各国陆续开始服务,目前已经逐渐得到广泛的应用。第三代手机的开始目标之一是开发一种可以轻易地连接上网络,并能在全球通用的无线通讯系统。但是,实际上在最后还是逐渐演变出了多种不同的制式规格,目前在世界上主要有W-CDMA、CDMA2000和TD-SCDMA等规格在竞争。这些新的规格都基于CDMA(码分多址)技术,在带宽利用和数据通信方面都有进一步发展。而在高速数据传输和蜂窝移动通讯技术方面,于2007年10月新增WiMAX标准为第四种技术体制。

3.5G采用HSPA及HSPA+。可以让使用者享用7.2M到42M的下载速率。在提供高速数据服务的同时,安全性也得到了改善,3.5G手机偏重于安全和数据通讯。一方面加强个人隐私的保护,另一方面加强数据业务的研发,更多的多媒体功能被引入进来,手机具有更加强劲的运算能力,不再只是个人的通话和文字信息终端,而是更多功能性的选择。移动办公及对通讯的强劲需求将使得手机与个人电脑的融合趋向加速,手机将逐渐拥有个人电脑的功能,这方面,在中国的手机市场上已经得到了充分的体现。

4G/4.5G

        第四代移动电话网络是在公元2010年代中期之时世界上所普遍使用的高速移动网络,可分为TDD-LTE(分时型长期演进技术)、FDD-LTE(分频型长期演进技术)及WiMAX(IEEE 802.16m);而TDD-LTE、FDD-LTE规格在结构上已经进行了统一。第四代移动电话网络最重要的功能,就是搭配能够上网执行各种网络服务的智能手机。第四代的移动电话技术将一般传统的语音通信完全当作是数据分组加以传输,这是和之前第三代网络非常不同的地方。由于作为第四代移动网络终端的智能手机在功能上已经犹如小型电脑一般,因此第四代移动网络与其说是数字式的高速电话通信网络,更不如形容为是一种可以随着基地台扩展使用范围的巨大互联网(Internet)服务网络。

第四代移动通信技术采用了更多以前没有使用过的新技术,引入了技术层面的交流,主要采用基于路由技术的网络体系结构,通过使用无限频率技术,从而让其系统比前面两代都更加完美。用较少数量的无线频谱就能做和以前一样的事情,且速度仍能保持相对快速。第四代移动通信系统的关键技术包括信道传输;抗干扰性强的高速接入技术、调制和信息传输技术;高性能、小型化和低成本的自适应阵列智能天线;大容量、低成本的无线接口和光接口;系统管理资源;软件无线电、网络结构协议等。第四代移动通信系统主要是以正交频分复用(OFDM)为技术核心。4G移动通信对加速增长的广带无线连接的要求提供技术上的回应,对跨越公众的和专用的、室内和室外的多种无线系统和网络保证提供无缝的服务。通过对最适合的可用网络提供用户所需求的最佳服务,能应付基于因特网通信所期望的增长,增添新的频段,使频谱资源大扩展,提供不同类型的通信接口,运用路由技术为主的网络架构,以傅利叶变换来发展硬件架构实现第四代网络架构。移动通信将向数据化,高速化、宽带化、频段更高化方向发展,移动数据、移动IP将成为未来移动网的主流业务。

4.5G采用LTE Advanced Pro,其概念由NOKIA于2014 年底首次提出,并于2015年10月被 3GPP确认成为LTE的新标准。正如名字所示意般,4.5G 是 LTE、LTE Advanced 的进一步技术演进,亦是各大网络商进入 5G 前的重要一站。4.5G透过聚合载波、4x4 MIMO 以及256 QAM 等技术,网络商可提供服务的 4G 网络容量及下载速度会较以往更多更快,有助解决网络塞车等问题。

4G+

        并非是4G网络技术的一个标准,只能说是国内三大运营商推出的一种服务或品牌。4.5G解决4G不能承受之重的过渡,如果说4G+不算是4G网络技术标准,那么4.5变名副其实的算是4G网络技术的一个演进。

也是在国际范围及移动互联行业对4G网络升级的统称,其用来描述与形容应用LTE-A载波聚合技术的4G网络。采用了LTE-A载波聚合技术的4G网络,将4G网络的多个载波“捆绑”在一起,从而实现4G峰值下载速度的倍速增长,其最突出、最核心的表现即是4G网速得到了成倍乃至数倍的大幅增长,但由于其并未采用颠覆性、跃进式的全新技术(如网速可达100G/S的5G技术),因此业内将加速的4G网络统称为4G+,或英文描述4G plus。“4G+” 核心技术是“载波聚合技术”,

5G

是第五代移动通信网络制式。第五代移动通信网络制式的下载速度及上传速度将比第四代快几十倍。其设计理念更加强调的是耗能低的同时满足其效率最大化,而且将继续提高智能化水平及广域覆盖度。通过提高感应的能力,5G会带给用户全新的体验。

5GNR,作为下一代蜂窝网络,5G 网络以 5G NR (New Radio) 统一空中接口(unified air interface)为基础,为满足未来十年及以后不断扩展的全球连接需求而设计。5G NR 技术旨在支持各种设备类型、服务和部署,并将充分利用各种可用频段和各类频谱。基于OFDM的全新空口设计的全球性5G标准(OFDM也是4G的核心技术),也是下一代非常重要的蜂窝移动技术基础,5G技术将实现超低时延、高可靠性。

Qualcomm 认为,要实现 5G NR 的搭建,有三类关键技术不可或缺——1. 基于 OFDM 优化的波形和多址接入(Optimized OFDM-based waveforms and multiple access,Orthogonal Frequency Division Multiplexing,正交频分复用),2. 灵活的框架设计(A flexible framework),3. 先进的新型无线技术(Advanced wireless technologies)。

不同的接入技术

TDMA

时分多址(Time division multiple access,缩写:TDMA) 是一种为实现共享传输介质(一般是无线电领域)或者网络的通信技术。它允许多个用户在不同的时间片(时隙)来使用相同的频率。用户迅速的传输,一个接一个,每个用户使用他们自己的时间片。这允许多用户共享同样的传输媒体(例如:无线电频率)。

        TDMA在美国通常也指第二代(2G)移动电话标准,具体说是指IS-136或者D-AMPS这些标准使用TDMA技术分时共享载波的带宽。

CDMA

        码分多址(英语:Code Division Multiple Access,即:CDMA)或分码多重进接码分复存,是一种多址接入的无线通信技术。CDMA最早用于军用通信,但时至今日,已广泛应用到全球不同的民用通信中。在CDMA移动通信中,将语音频号转换为数字信号,给每组数据语音分组增加一个地址,进行扰码处理,然后将它发射到空中。CDMA最大的优点就是相同的带宽下可以容纳更多的呼叫,而且它还可以随语音传送数据信息。

CDMA技术背后的理念集中体现了由克劳德·香农描述的通信“宽且弱”的哲学。在对信息理论的研究中,香农发现了两个利用传输媒介的基本方法:一种是通过非常窄的信道发送强信号,另一种是通过很宽的信道发送弱信号。强信号不允许其他信号占用太多的空间(信道频率),弱信号则相反。于是在理论上,宽且弱的CDMA技术远远优于使用多个相同的媒介单独进行通信[1]。

OFDM

        正交频分复用(英语:Orthogonal frequency-division multiplexing, OFDM)有时又称为分离复频调制技术(英语:discrete multitone modulation, DMT),可以视为多载波传输的一个特例,具备高速率资料传输的能力,加上能有效对抗频率选择性衰减,而逐渐获得重视与采用。

OFDM使用大量紧邻的正交子载波(Orthogonal sub-carrier),每个子载波采用传统的调制方案,进行低符号率调制。可以视为一调制技术与复用技术的结合。

3GPP

第三代合作伙伴计划(英语:3rd Generation Partnership Project,即3GPP)是一个成立于1998年12月的标准化机构。目前其成员包括欧洲的ETSI、日本的ARIB和TTC、中国的CCSA、韩国的TTA、北美洲的ATIS和印度的电信标准开发协会。

3GPP的目标是在国际电信联盟的IMT-2000计划范围内制订和实现全球性的(第三代)移动电话系统规范。它致力于GSM到UMTS(W-CDMA)的演化,虽然GSM到W-CDMA空中接口差别很大,但是其核心网采用了GPRS的框架,因此仍然保持一定的延续性。

3GPP和3GPP2两者实际上存在一定竞争关系,3GPP2致力于以IS-95(在北美和韩国应用广泛的CDMA标准,中国电信CDMA与之兼容)向IS-2000过渡,和高通公司关系更加紧密。

随后3GPP的工作范围得到了改进,增加了对UTRA长期演进系统和5G NR的研究和标准制定。

更多关于3GPP组织架构参考:[4G&5G专题-22]:架构-3GPP组织以及3GPP标准各个版本的演进路线_文火冰糖(王文兵)的博客-CSDN博客_3gpp版本的演进

网络制式-模

百度百科:网络制式_百度百科

网络制式就是网络的类型,我国手机的网络制式有CDMA手机占用的CDMA 1X,800MHZ频段;GSM手机占用的900/1800/1900MHZ 频段;近两年的GSM 1X双模(即WCDMA)占用的900/1800MHZ频段;3G占用的900/1800/1900/2100MHz频段;4G占用的1920--2170MHZ频段。联通4GTD LTE占用的2555-2575MHz,2300-2320MHz频段(仅限室内使用)。

“模”就是手机的网络制式,中国有三大运营商,而且中国移动采用了由我国自主研发的TD技术网络,所以手机网络制式显得更加繁多。比如:双模5g是可支持两种的5G移动电话系统规格。一种是SA、一种是NSA,也是5g组网的方式。

手机网络制式主要包括GSM、CDMA、3G、4G四种,手机自问世,经历了第一代模拟制式手机(1G)、第二代GSM、TDMA等数字手机(2G)、第2.5代移动通信技术GPRS、第三代移动通信技术3G、第四代移动通信技术4G,到现在的第5代通信技术。

中国移动网络制式为2G:GSM制式;3G:TD-SCDMA制式;4G:TD-LTE制式。

中国联通网络制式为2G:GSM制式; 3G:WCDMA制式;4G:TD-LTE和FDD-LTE混合制式。

中国电信网络制式为2G:CDMA制式;3G:CDMA2000制式;4G:TD-LTE和FDD-LTE混合制式。

对于国内的运营商来说,只要达到7模即GSM/TD-SCDMA/WCDMA/TD-LTE/FDD-LTE/CDMA1X/EVDO即可称之为全网通机型。

网络制式的概念扩展

1、CDMA1X(2G):CDMA2000的第一阶段。

2、EVDO(3G):CDMA2000标准的演进。

3、TD-SCDMA:时分同步码分多址。

4、WCDMA:宽带码分多址,或者叫CDMA通用复用技术,不是CDMA标准。

5、TDD(时分双工)和FDD(频分双工)指的是双工方式。

6、LTE(Long Term Evolution,长期演进):是由3GPP(The 3rd Generation Partnership Project,第三代合作伙伴计划)组织制定的UMTS(Universal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System,通用移动通信系统)技术标准的长期演进,于2004年12月在3GPP多伦多会议上正式立项并启动。

7、LTE-TDD:分时长期演进(英语:LongTermEvolution,Time-DivisionDuplex,简称“LTE-TDD”),

8、TD-LTE:是LTE-TDD的商业名称。LTE更加普遍使用的是FDD即频分双工(英语:Frequency-division duplex)。

9、TDD:时分双工(Time-Division Duplexing):指上下行业务完全使用相同的频段,利用时间分隔传送及接收信号。共用一个射频频点,通过不同的时隙来控制上下行。
10、FDD:频分双工(Frequency Division Duplexing):收发使用不同的身对频频点来进行通信。

11、LTE和其派生的LTE-TDD在商业上一般被宣传为4G(第四代移动通信技术),不过3GPP家族中唯一受国际电信联盟认可的4G为LTE的升级版即LTE-Advanced(LTE-A)(另一4G标准是IEEE家族的WirelessMAN-Advanced)。相应的,LTE-TDD的升级版叫做LTE-TDD Advanced(TD-LTE-A)。

12、语音通话方面,LTE标准不再支持用于支撑GSM,UMTS和CDMA2000网络下语音传输的电路交换技术(Circuit Switched, CS),它只能进行全IP网络下的数据包交换(Packet Switching, PS)。随着LTE网络的部署,运营商需使用以下三种方法之一解决LTE网络中的语音传输问题。全行业视VoLTE为未来的标准。

(1)VoLTE(Voice Over LTE,LTE高解析语音).

(2)CSFB(Circuit Switched Fallback,电路交换网络支持)。

(3)SVLTE(Simultaneous Voice and LTE,LTE与语音网同步支持)。

13、5G NR(5G New Radio):基于OFDM的全新空口设计的全球性5G标准。

14、现在5G主流是TDD:因频谱资源有限,5G需要的大带宽,FDD要两段对称,TDD灵活只要一段就可以,省频谱资源。5G频段也有FDD方式的。

15、NSA:非独立组网Non-Standalone,它是在现有的4G基础设施上,进行5G网络的部署。

16、SA:独立组网Standalone,完全独立建设的5G网络,具备eMMB(增强移动宽带)、URLLC(高可靠低时延)、mMTC(海量大连接)三大应用场景及网络切片、边缘计算、云网融合等5G全新特性,可为广大用户提供VR(虚拟现实)、AR(增强现实)、超高清视频及智慧工业、智慧医疗、智慧教育、智慧商业等丰富多彩的5G应用。

网络制式-频

网络制式的频率,指的是每种网络频段的不同,国家都划分了几个不同的频段,让他们运行在不同的频段上,互相不干扰。

我们将不同手机网络的模比喻成收音机的不同的台,我们知道收音机的每一个台都对应一个单独的频率,而手机网络不同的模也对应的频率段范围。国家划分了几个不同的频段,让他们运行在不同的频段上,井然有序互不干扰。

手机支持频率越多,支持的网络就更多,手机的漫游性就越好。比如中国的4G手机,在中国运行在1900MHz这个频率上,当手机漫游到美国的时候,可能需要 运行在2200MHz频率上,到法国又可能需要运行在1800MHz这个频率上。所以手机对多种频率的支持显得尤为重要。

中国已经开始营运的LTE

摘自:https://baike.baidu.com/item/fdd-lte?fromtitle=ltefdd&fromid=15965828

低于6GHZ的5G频段分配

摘自:https://www.rfwireless-world.com/Tutorials/5G-frequency-bands.html

高于6GHZ的5G频段分配

摘自:https://www.rfwireless-world.com/Tutorials/5G-frequency-bands.html

移动通信网络组成

基本组成如下

核心网的作用和功能非常庞大且复杂,所有用户的数据,存放在核心网;所有用户的权限,都由核心网控制;所有用户的开机关机停机,也都是核心网在负责;用户之间的通话,由核心网负责接续;用户使用数据业务上网,也是最终通过核心网连入Internet……

2G时代核心网

主要包括MSC和HLR两个网元(网络单元、节点)。

MSC:就是Mobile Switching Center,移动交换中心。它是当时核心网的最主要设备。

HLR:是Home Location Register,归属位置寄存器。HLR和用户身份有关,存储了用户的数据,用于鉴权。

VLR:是一个功能实体,但是物理上和MSC是同一个硬件设备,所以画在一起。HLR/AUC也是如此,AUC是Authentication Center(鉴权中心)。

2G时代,我们只能打电话发短信,并不能上网。MSC这样的网元设备,我们称之为CS电路域(Circuit Switched,电路交换)核心网设备。

2.5G时代核心网

我们为了让手机能够上网(访问Internet),就搞出了GPRS。GPRS是General Packet Radio Service,通用分组无线业务,它的作用,就是为手机提供数据(上网)服务。

像这种用于数据上网业务的设备,我们称之为PS分组域(Packet Switched,分组交换,包交换)核心网设备。

到了3G时代,这种网络架构逐渐成型。包括SGSN、GGSN、域名服务器(DNS)、计费网关(CG)等。

4G时代核心网

4G LTE网络架构,基站里面的RNC没有了,为了实现扁平化,功能一部分给了核心网,一部分给了eNodeB。核心网设备,

MME:Mobility Management Entity,移动管理实体。

SGW:Serving Gateway,服务网关。

PGW:PDN Gateway,PDN网关。

IMS:在3G到4G的过程中,出现了的新设备。它的作用是取代传统CS(也就是MSC那些),提供更强大的多媒体服务(语音、图片短信、视频电话等)。

5G时代的核心网

从1G到4G,所有的核心网设备都是由设备商自己研发的硬件平台来实现的。也就是说,这些核心网设备都是独特的,专有的。技术门槛高,只有少数厂家研发和支持。

现在演进为通过设备服务器部署软件实现核心网的不同功能。NFV,使用通用服务器,开发虚拟化平台,把网元移植到此平台。这就是现在5G时代的核心网采用的方式。(可以看我前面的数据中心网络了解NFV,相关5G核心网细节资料抽空再加。)

5G核心网的网元,其实就是一个又一个的功能个体。每个个体,单独提供服务。这种架构,被称为SBA架构(Service Based Architecture,即基于服务的架构)。

以下摘自:5G核心网,5G网络切片,5GNFV

5GC(5G核心网)网元包括: UPF, AUSF, UDM, AMF, SMF, PCF, NSSF, NRF, NEF。5GC将数据面和控制面分离,控制面采用 SBA 服务化架构,针对每个网络功能 NF 定义服务,用户面归一为 UPF。

APN

APN指一种网络接入技术,是通过手机上网时必须配置的一个参数,它决定了手机通过哪种接入方式来访问网络。对于手机用户来说,可以访问的外部网络类型有很多,例如:Internet、WAP网站、集团企业内部网络、行业内部专用网络。而不同的接入点所能访问的范围以及接入的方式是不同的,网络侧如何知道手机激活以后要访问哪个网络从而分配哪个网段的IP呢,这就要靠APN来区分了,即APN决定了用户的手机通过哪种接入方式来访问什么样的网络。

移动设备必须设置了运营商提供的接入点名称才能创建数据连接。运营商会使用这个名称区别将要创建的网络连接的类型,例如将要给无线设备分配何种IP地址,又或者是将要采用何种安全方式,还有是否或如何连接到某些私有的客户网络。

更确切的说,接入点名称点明了一个移动数据用户想使用何种PDN(公共数据网)通讯。除此以外,接入点名称也可以用于定义PDN提供的服务类型(例如连接到WAP服务器、多媒体消息服务(MMS))。APN已用于3GPP数据访问网络,例如GPRS、EPC等。

APN业务流程

APN通常作为用户签约数据存储在HSS(Home Subscriber Server,归属用户服务器)/HLR(以下简称HLR)中,用户手机在发起分组业务时也可向网络侧SGSN(Serving GPRS Support Node,服务GPRS支持节点)/MME(Mobility Management Entity,移动管理实体)提供APN。SGSN/MME(以下简称SGSN)根据用户所提供的APN,通过DNS(Domain Name Server,域名服务器)进行域名解析,从而获取到GGSN/PGW(以下简称GGSN)的IP地址,将用户接入到APN对应的PDN中。此外,HLR中也可存储一个通配符,这样用户或SGSN就可以选择接入一个没有在HLR中存储的APN。

SGSN存储APN与GGSN地址对应表,通过不同的APN选择不同的GGSN。APN的获取方式如下:

  • 用户提供

  • 用户定制

  • SGSN指定

用户可以激活多个PDP上下文,每个PDP上下文与一个APN相联系。用户选择不同的APN的目的就是通过不同的GGSN选择外部网络。

APN需要通过DNS进行域名解析才能获取GGSN或外部网络节点的真实的IP地址。

GPRS专网系统终端上网登录服务器平台的流程为:

1)用户发出GPRS登录请求,请求中包括由运营商为GPRS专网系统专门分配的专网APN;

2)根据请求中的APN,SGSN向DNS服务器发出查询请求,找到与企业服务器平台连接的GGSN,并将用户请求通过GTP隧道封装送给GGSN;

3)GGSN将用户认证信息(包括手机号码、用户账号、密码等)通过专线送至Radius进行认证;

4)Radius认证服务器看到手机号等认证信息,确认是合法用户发来的请求,向DHCP服务器请求分配用户地址;

5)Radius认证通过后,由Radius向GGSN发送携带用户地址的确认信息;

6)用户得到了IP地址,就可以携带数据包,对GPRS专网系统信息查询和业务处理平台进行访问。

移动网络通信技术【移动电话网络介绍】相关推荐

  1. android 云应用开发,Android云应用开发:网络通信技术介绍

    [IT168技术]云与端应用的技术基础就是网络通信技术,就应用层的网络通信技术而言,可以使用Socket.HTTP和Web Service,Android应用开发同样必不可少. ▲图书推荐 1.Soc ...

  2. 七台河计算机网络工程专业,网络工程本科专业介绍

    网络工程本科专业介绍 网络工程专业是教育部第二类特色专业,比较热门,竞争力较大,考生报考此专业的时候要慎重. 网络工程本科就业前景 本专业的就业前景不错,学生可从事各级各类企事业单位的企业办公自动化处 ...

  3. oppo服务器是网络运营商的吗,OPPO的无网络通信技术到底是什么?

    本月26日开幕的MWC上海展,OPPO展示了两项令人尖叫的黑科技.其中一项是创新的"屏下摄像头"技术,OPPO称之为"透视全景屏":另一项则是"无网络 ...

  4. Linux网络常用工具分类介绍

    Linux网络命令较多,单纯的介绍网络命令的用法也没什么意思.本文将常见的网络命令进行分类,并做出思维导图,对每个分类的命令选择性的介绍其作用.常见选项和用法举例.BTW,不建议记住所有命令,了解一下 ...

  5. Clumsy 弱网络环境模拟工具使用介绍

    Clumsy 弱网络环境模拟工具使用介绍 by:授客 QQ:1033553122 简介 利用封装 Winodws Filtering Platform 的WinDivert 库, clumsy 能实时 ...

  6. Netty入门笔记-Linux网络I/O模型介绍

    在之前的博客中并没有将关于Netty的知识系统的总结起来.从这篇博客开始就将关于Netty的有关知识点总结起来顺便提升自己的分析问题的能力,通过博客分享的形式将学习的知识点形成体系,希望也可以帮助大家 ...

  7. 巧用Android网络通信技术,在网络上直接传输对象

    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blog.csdn.net/guolin_blog/article/details/8967080 要做一个优秀的Android应用,使用到网络通信技术是必不可少的,很难 ...

  8. linux网络存储服务器选题意义,linux网络存储服务器iscsi详细介绍分析.doc

    linux网络存储服务器iscsi详细介绍分析 一,概述 SCSI最初是一种专门为小型计算机系统设计的I/O技术,但由于其架构和协议自身的优点,后被广泛应用于实现DAS以及SAN的底层技术. SCSI ...

  9. 计算机网络通信技术的应用领域,基于计算机远程网络通信技术的应用分析

    彭中 摘 要:随着我国信息技术在全球经济市场不断发展,计算机远程网络通信技术也得到很好的发展.但是由于目前该通信技术的应用性与功能性十分强大,并且该远程技术系统的安全性能也十分地高,使得该技术在国民的 ...

  10. web安全最亲密的战友Burp Suite—网络攻防常用工具介绍--burp suit工具初体验一

    本文是我的免费专栏<网络攻防常用工具介绍>的第一篇文章 磨刀不误砍柴工! 在介绍攻防技术时,突然意识基础工具的使用很容易会被忽略,但是对不熟悉的同学来说,这将会极大影响该领域的学习. 所以 ...

最新文章

  1. arm linux gdb调试工具,gdb+gdbserver调试arm-linux程序
  2. 作为一枚第二天上班的小小.net程序员(技术宅的那种)很迷茫哦,第一个随笔
  3. mongo里的type_MongoDB $type 操作符
  4. Hadoop Streaming
  5. 我的第三个jquery插件——promptForK13内容提示插件
  6. Effective java笔记3--类和接口1
  7. 您好,这是我的第一篇文章
  8. 死锁的处理策略——避免死锁
  9. zend studio php 接口,通过PHP环境ZendStudio轻松实现webservice接口
  10. 并行磁共振成像——SENSE 敏感度编码成像
  11. 机器学习实战 | 综合项目-电商销量预估
  12. ANDROID仿淘宝商品浏览滑(拖)动查看详情界面
  13. ToC和ToB有啥区别
  14. c 语言打印26个大写字母怎么读,26个大写字母读法
  15. 当下企业源代码数据防泄密工作该如何进行
  16. 计算机中通道的基本功能,Photoshop中各个面板的基本功能介绍 -电脑资料
  17. lua深拷贝一个table
  18. 如何在iPhone应用中避免内存泄露
  19. 机械原理复习试题及答案
  20. XMind ,石墨笔记, Effie ,你用什么应用来完成采编工作?

热门文章

  1. 《人生十论》. 钱穆
  2. 神经网络和深度学习-习题
  3. java判断闰年中闰月_农历中闰年闰月的算法
  4. 运维团队(OPS)与技术团队有效沟通配合探讨
  5. 加速数据无限超高速空间免费虚拟主机无限大小 支持SSL
  6. .NET的.snk文件使用方法和DLL加密
  7. 13 函数列与函数项级数
  8. 安卓变苹果12系统永久,安卓系统变苹果系统2020
  9. matlab中的矩阵求和
  10. python中关于时间和日期函数的常用计算总结